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西医:
本病为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肝脏疾病。

本病常与乙肝丙肝病毒合并存在,起到叠加的致病作用,更易肝硬化和肝癌。

中医:
本病属于伤酒,酒癖,酒臌,酒疸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为酒毒湿热之邪,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痰湿内停,肝气不疏,肝瘀气滞,肝肾同源,肝病久郁伤及肾脏,肾气化失司,水湿壅盛而成。

(1)湿热内蕴:(早期)
腹胀纳呆,腹泻乏力,肝区不适,偶有黄疸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茵陈30g,栀子12g,大黄10g,金钱草30g,龙胆15g,柴胡12g,车前子20g,虎杖20g,泽泻20g,木通15g,当归15g,生地15g,枳实15g,丹参2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痰湿阻滞:(中期)
纳呆乏力,肝区疼痛,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颤,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涩。

茵陈30g,栀子15g,大黄15g,虎杖25g,山楂20g,丹参30g,浙贝15g,青皮12g,枳实12g,醋元胡15g,生鳖甲(先下)30g,生牡蛎(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水湿蕴停:(晚期)
肝掌蜘蛛痣,肝腹水,心悸气短,脘腹胀痛,神昏振颤,唇甲色
淡,舌淡暗有瘀斑苔滑腻,脉细涩。

制附子15g,水蛭10g,大腹皮30g,茵陈30g,猪苓30g,丹参30g,黄芪50g,葛根25g,溪黄草30g,垂盆草30g,马鞭草30g,生牡蛎(先下)30g,生鳖甲(先下)30g,生龟板(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45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45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45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45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03%。

以湿热内蕴型的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为96.15%,肝郁气滞型总有效率为92.11%,脾失健运型总有效率为91.67%,均明显高于痰瘀互结型,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证型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型治疗后的肝功能、血脂指标与其他各型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辨证;临床疗效酒精性脂肪肝是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 % 的肝损害性疾病,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表现,其危害性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阻止肝脏损害进一步加重[1]。

目前,西医对于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病理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不适、腹胀、乏力、头晕、恶心及大便不调等症状,经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 超等检查,符合中医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其中,男131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37.3±19.2)岁;病程1~12年,平均(6.3±2.1)年;湿热内蕴型52例,痰瘀互结型43例,肝郁气滞型38例,脾失健运型12例;且所有患者排除病毒性、药物性、营养性肝病。

1.2 方法14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中医辨证论治及组方:①湿热内蕴型52例,涤痰汤加减:法半夏10g,制胆星10g,决明子10g,生甘草15g,泽泻20g,葛根10g,丹参10g,桃仁20g,三七10g,蒲公英10g,积实10g。

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8临床经验151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杨继岭磐石市医院肝胆感染内科 吉林省磐石市 132300【摘 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医院2013年5月到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治疗组(n=140)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酒肝消方治疗,对照组(n=70)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2组用药疗效和总胆红素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且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总胆红素本研究为明确酒精性肝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将1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西药治疗,现报道2组用药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14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均为医院自2013年5月到2015年1月收治,已经病史询问、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检查等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炎,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中毒性肝损伤、肝病毒感染患者,本组患者均神志清醒,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随机将上述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70例。

其中,治疗组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年龄为(41.6±2.2)岁;病程是2~7年,平均病程是(4.5±0.7)年;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41.7±2.0)岁;病程是3~7年,平均病程是(4.6±0.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生产厂家: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28mg*24s ;生产批号:20120926】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口服美他多辛(生产单位: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8s ;生产批号:131205),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组则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酒肝消方,其药物组成如下:茵陈30g ,葛根、姜半夏、虎杖各12g ,丹参、山楂各15g ,汉防己、郁金、猪苓、茯苓、炒白术和栀子各10g 。

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

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

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目的探讨中药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肝病科门诊收治的72例单纯性酒精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拟的调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随访,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

实验组在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等主症积分改善幅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在ALT、AST、TBIL等3项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方面要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标签:调肝汤;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嗜酒人群呈逐渐诸多趋势,造成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再加上影像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酒精性肝病的检出率也显著提高,酒精性肝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诱发疾病[1,2]。

传统的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长期效果欠佳,毒副作用大[3],本文从中医药角度出发,探讨应用中药调肝汤来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肝病科门诊收治的72例单纯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对象,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指南》关于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并经B超予以确诊,排除嗜肝病毒感染、药物和中毒性损伤等。

7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72岁,平均(48.2+3.5)岁;病程1~10年,平均(5.3+2.3)年。

依患者意愿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治疗前均行戒酒,停用降脂、保肝药物,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运动锻炼等。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50例临床分析
经 验 交流 中国民阍 疗法
CHI NA’ N o 6

2 .慢 性 胆 囊 炎
局部 即可 。主 治 胆 囊 炎 引 起 的 腹 胀 、 食 纳 呆 等 症 。 少 ②取 葱 白 、 豉 各 5 g 玄 明 粉 、 前 草 各 1 , 仁 豆 , 车 0g 砂
1 5g 田螺 1 , 片 0 2g . , 个 冰 . 。先将 冰片放 于脐 中 , 药 余 共捣 如泥 , 贴在纱 布 上覆盖 脐部 , 摊 并用 纱 布 固定 , 次 每
敷 贴 3 ~6 n O 0mi 。一 般用 药 1 ~2 n可 出现 肠 鸣矢 5 0mi
气 , 胀 随之 而解 。 腹 调 护
治 疗 方 法 目前 酒 精 性 肝 病 尚 无 特 异 性 的治 疗 方 法 , 重 要 的 最
5 0例 酒 精 性 肝 病 患 者 全 部 为 男 性 , 龄 3 ~ 5 年 7 9
岁, 均 4. 平 5 4岁 ; 日饮 酒 量 8 ~ 2 8 g 平 均 饮酒 量 每 3 0 , 1 7 3g 饮酒史 1 ~ 3 3 . ; 5 1年 , 均 2 . 平 0 6年 。所 有病 例 均 排除慢 性病 毒性肝 损 害 、 物 性 肝损 害 、 吸虫 性 肝 损 药 血 害 、 石症 、 胆 胆囊 炎 、 尿 病 及 其 他 原 因所 致 的肝 损 害 。 糖 符 合酒 精性 肝病 的 诊 断 标 准口 , 断 为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诊 1 8例 , 精性 肝炎 2 例 , 酒 3 酒精 性肝 硬化 9例 。
道 如下 。

曲张 。④ C T平 扫对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的分 级 标 准 : 度 : 轻
般 资 料
肝脏 密 度降低 , T值 稍 低 或 等于 脾 脏 2 C 5例 。中 度 : 肝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疗简介:山东中医药年夜学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乙醇及其代谢产品对肝细胞的毁坏与毒性效用所引起的,以肝脏代谢混乱为根本的急、慢性肝毁伤。

临床上表现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平常而言,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可按伤酒正文:山东中医药年夜学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乙醇及其代谢产品对肝细胞的毁坏与毒性效用所引起的,以肝脏代谢混乱为根本的急、慢性肝毁伤。

临床上表现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平常而言,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可按伤酒、胁痛、酒癖等论治,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属于酒癖、酒臌等病证。

一、酒精性肝病分期、分型依据当代医学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结节性肝硬化三个阶段,如今多将酒精性肝病分为三期。

1、早期:多属伤酒阶段。

症见脘腹胀满或胀痛,纳谷不馨,噫气酸臭,吞酸气急或胁下积块,质地柔弱等。

此期属实属热,以气滞、血瘀、湿阻为主,病位多在肝胃。

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胃郁热与肝郁痰阻。

2、中期:多属酒癖阶段。

症见胁下积块增年夜,质地中等,胁胀而痛,饮食裁减,面色萎黄,形体渐渐瘦小等。

酒湿浊毒,蕴而不化,聚而为痰,酒湿痰浊又可进一步静止气血运行,气、血、痰与湿热酒毒彼此搏结,结为痞块,停于胁下,而为酒癖,因病延日久,或治不得法,邪气渐盛,正气稍衰,病势趋重。

病在肝脾,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胆湿热、食滞痰阻与气滞血瘀。

3、晚期:多属酒臌阶段。

症见腹年夜胀满,如囊裹水,胁下积块,按之坚固,青筋败露,甚则脐心突起,面色萎黄或黧黑,四肢明显瘦小等。

盖因纵酒不止,肝脾毁伤日久,气血消耗,病及于肾,肝伤气滞血瘀,脾伤痰湿蕴结,肾伤水湿内停,气血水凝集腹中,形成腹年夜膨隆之症。

此期属正虚邪恋,本虚标实,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脾血瘀、脾虚水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胃肝肾俱伤、气阴两虚。

二、临床治疗紧张为实则用祛痰浊、清湿热、解酒毒、行停水、疏肝胆、导积滞、逐瘀血、降逆气等法,虚则以益脾气、温脾阳、滋肝肾、调阴阳等法,以清肝解毒、活血利湿法利用最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明显 差 异 ( 0 0 ) P> .5 ,具 有 可 比性 。 诊 断 均 符 合 酒 精 性 肝 病 诊 断 标 准 ” ,并 排 除 病 毒 性 、
药 物 性 、寄 生 虫性 、代 谢 异 常 及 其 他 原 因 引 起 的 肝 功 能 异
常。 2 治 疗 方 法
4 % 。无 效 :临床 症 状 及 体 征 无 改 善 ,A T 0 L 、A T S 、r —
关 键 词 :抑 郁 性 神 经症 ;中 西 医结 合 疗 法 ;解 郁 一 号 方 ;汉 密 尔 顿抑 郁 量表
中 图分 类 号 :R 7 . 27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0 0—00 (0 8 1 0 3 O 74 20 ) 1— 0 9一 2
抑 郁 性 神经 症 是 以 持 久 的 心 境 低 落 为 特 征 的 神 经 性 障
碍 疾 病 ,常 伴焦 虑 、身 体 不 适 和 睡 眠 障 碍 。西 医 多 以 三 环
共 观 察 治 疗 12例 ,均 为 我 院 门 诊 和 住 院 患 者 。 因 患 1
者 依 从 性 差 等 原 因 ,最 后 实 际 完 成 12例 ,其 中 中西 医 结 0
类抗抑郁药 (e ) T A 、单 胺 氧 化 酶 抑 制剂 ( O ) MA I 、选 择 性 5一羟 色 胺 回摄 取 抑 制 剂 ( S I 和 苯 二 氮 卓 类 等 药 物 治 SR ) 疗 ,疗 效 尚 可 ,但 因 其 副 作 用 较 重 , 患 者 大 多 不 能 耐 受 。
例 ,女 1 ;年 龄 3 6 0例 6— 4岁 ;每 日饮 酒 ( 合 乙醇 含 量 ) 折
2 — 8 ,平 均 ( 2 1 2 . ) g 1 9g 5 . ± 3 1 ;饮 酒 史 平 均 ( . 7 2±39 .) 年 。两组 患者 的性 别 、年 龄 、病 程 、 肝 功 能 损 害 程 度 均 无

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

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

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摘要酒精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传统中医药中有一种名为逍遥解毒汤的方剂,被认为可以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症状。

本文将对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引言酒精性肝病是一种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引起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酒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中医药中有一种名为逍遥解毒汤的方剂,被认为可以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症状,但其具体疗效尚未得到明确的科学证实。

因此,本文将对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逍遥解毒汤的组成和作用逍遥解毒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桑白皮、黄柏、栀子、芍药、白术、甘草和生姜等多种中药组成。

逍遥解毒汤可以清热解毒,润燥通便,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脂、解毒等功效,被认为对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逍遥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逍遥解毒汤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炎的症状一项研究发现,逍遥解毒汤能够显著缓解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并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实验表明,逍遥解毒汤可以抑制肝脏内基因表达的改变,减轻酒精诱导的肝细胞损伤,防止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展。

逍遥解毒汤可以降低血清胆红素和ALT多项临床实验表明,逍遥解毒汤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和ALT,从而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减轻疾病的临床症状。

逍遥解毒汤中的黄柏、栀子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和ALT。

逍遥解毒汤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逍遥解毒汤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一项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发现,服用逍遥解毒汤8周后,患者的睡眠时间和深度均有所提高。

结论逍遥解毒汤是一种由传统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抗氧化、保肝、降脂、解毒等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科学性。

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
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所有酒精性肝病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先对患者的肝病分类,然后对症治疗。

结果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率接近90%,效果明显。

结论酒精性肝病使用中医药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饮酒和含有乙醇的饮料引起肝脏损伤。

常见的三种形式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变以及酒精性肝炎[1]。

酒精性肝病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有以下临床表现:轻者容易疲倦,肝脏难受或肿大,按压有压痛感,恶心呕吐,胃口下降,缺乏力气,重者营养不良,男性乳房发育、肝功能减退以及门静脉高压等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酒的数量和时间都上升了,因此导致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先对患者的肝病分类,然后对症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其中男性为32例,女性为8例。

年龄在27-6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9.6岁。

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中医药治疗方法
1.2.1饮食调养治疗前患者必须戒酒,多饮用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清淡有营养为宜,有条件的也可以食用药膳,如赤小豆薏米粥或茵陈粥。

等身体调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分期分型。

1.2.2对症下药[2]①基本药物:以解酒为主,白茅根20g,葛根20g,茵陈篙20g,茯苓15g,山楂15g,佩兰10g。

②湿热型:增加栀子15g,蒲公英10g。

大黄10g。

③湿困脾虚型:增加白术10g,半夏15g,草决明10g,厚朴15g。

④肝脾两虚型:增加桃仁5g,高丽参2g,赤芍10g,红花10g,虫5g,当归10g。

服用方法:每天1剂,10剂为一个疗程,服用6个疗程。

1.2.3其他方法①胆热淤积:胡柴,枳实,黄岑,大黄等个10g,茵陈15g,金钱草25g,蒲公英20g,金银花20g,丹参25g。

②肝郁血积:当归10g,穿山甲,土鳖王个12g,五灵脂10g,大腹皮15g。

③肝肾阴虚:山茱萸12g,牡丹皮12g,白芍20g,红花10g,延胡索10g,栀子10g,生地黄15g。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数据用χ±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例数共35例,有效率达87.5%。

具体见下表:
3讨论
3.1研究结果分析本次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效果显著,基本达到根治效果。

治疗前对患者的饮食调整很重要,戒酒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乙醇的摄入,使用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保证了患者的体质和营养需要。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酒精性肝病的分期和分型,再对症下药,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的治疗有效率接近90%,说明对症下药可以提高针对性,达到根治的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中药疗法,还有其他便捷的方式,如服用五子衍宗丸、柴寇冲剂、小柴胡汤、慢肝消等,都可以达到调理肝脾的效果,防治酒精性肝损伤,促进损伤的肝修复等,而且服用方便。

3.2存在的问题探讨①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缺少理论的支持,而且缺乏可靠的判定指标,国内的研究试验严谨度不是很高,科学性有待考察。

②国际上的认可度没有优势,国际上治疗酒精性肝病一般采用动物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的[3],但是中药治疗直接在病人身上试验,因此实验模型需要跟上国际轨道。

③中药治疗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临床调查,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特点还需进一步探索,医学界没有指定同意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的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酒精性肝病上的临床应用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严谨的大量临床试验才能确保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需要建立和指定合理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方式。

参考文献
[1]任延明,祁培宏.任世存4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5):375-376.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5期.
[3]项红军,柴福录,鲁彦.酒精性肝病的实验室诊断[j];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