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合集下载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摘要: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保护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保护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土地,维护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背景、目标、政策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背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的基础,农田是农民的命根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地被大量转用于工业、建设用地,导致农田资源严重流失。

为了保护农田资源,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中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了《农田占用补偿条例》并于2004年实施《农业土地转用保护制度》,并逐步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二、目标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确保农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保障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土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措施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根据土地质量、农业用地需求等因素,对农田资源进行分类和划定,确保基本农田的保护。

2. 严格控制农地转用:除非经过特殊程序和审批,一般禁止将基本农田用于非农业用途。

对需要转用的农田,必须符合严格的审批流程和条件。

3. 加大对违法占用农田的打击力度:对非法侵占和破坏农田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惩。

4. 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管体系,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农地转用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的土地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短板,对于农地转用的审批流程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2. 地方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方面重视过度,对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保护工作的不到位。

3. 违法行为难以打击:一些非法占用和破坏农田的行为存在隐蔽性和复杂性,执法执纪力度还不够强劲,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打击。

我国耕地保护基本政策

我国耕地保护基本政策

我国耕地保护基本政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 耕地保护红线制度我国实行了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将国家确定的耕地保护红线划分为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用地。

基本农田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不得用于建设或者转为非农业用地。

一般农用地可以适度开发利用,但需严格控制规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2. 耕地违法用地查处制度针对耕地被非法占用或违法使用的情况,我国实行耕地违法用地查处制度。

对于未经批准的耕地占用,将依法予以处罚,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恢复原耕地功能,保障耕地资源的完整性。

3. 土地流转政策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我国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分散的小块耕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减少耕地碎片化现象。

4. 耕地质量监测制度我国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制度,定期对全国耕地进行监测评估,及时掌握耕地的质量状况。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提高耕地的肥力和产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5. 耕地保护奖励政策为了激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耕地保护奖励政策。

对于严格保护耕地、积极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鼓励他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耕地资源。

结语我国的耕地保护基本政策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要共同努力,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好我国的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_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_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3JUZHANGLUNTAN局长论坛兰溪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数量居金华市第一。

近年来,兰溪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防违法”一体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近两年净流入耕地5600余亩,坚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底线根基。

一、压实“责任田”,构筑一体推进大格局(一)立好“军令状”兰溪市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严格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和考核制度。

根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切实将耕地保护目标和永农保护任务带面积、带位置分解下达到镇、村、社,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形成责任清晰、奖惩分明的制度体系。

(二)管好“宣导员”2022年,兰溪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设立市、乡、村三级田长共728名、村级巡查员317名,上下贯通“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并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通过上级下达、主动上报等方式实时监控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巡查26609次,及时发现、制止、处置问题137起,不断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到村、到人、到地块的“人田对应”机制。

同时,引导各级田长、基层自然资源所干部加强耕地保护、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持续深化爱护耕地、爱惜粮食的全民意识,推动形成“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格局。

二、聚焦“加减法”,对准从严从紧大坐标(一)强硬监管做好“减”文章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层层控制各类建设占用集中连片高质量耕地。

坚持“先易后难、轻重缓急、精准施策”原则,以长牙齿的“硬举措”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行动。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坚守耕地红线保卫绿色家园‚天罗地网‛式监管格局,使得我市在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的立体式土地执法巡查,确保了全市196万亩耕地、163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当大象在枪声中倒地,当飞鸟从森林中绝迹,当原野不再翠绿,我们听见大地的叹息……‛正如前些年流行甚广的《大地之歌》中所唱,我国的土地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珍贵。

据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耕地存量仅20.30亿亩,且以每年1240亩的速度持续减少。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在倒数第三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现有耕地要基本稳定,耕地质量要不断提高。

要像保护文物,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

‚保护耕地红线‛成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

“天罗地网”守红线保护耕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市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完善齐抓共管保护机制方面,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据市国土资源监察局副局长许生发介绍,‚我市正积极构建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关于管控性保护,形象点说就是天上有卫星遥感监测,地上有层层监管,天罗地网坚守红线。

‛许生发说,我市在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方面,可用‚树型结构‛来概括:以市委综合考核和‚三农考核‛为平台,市、镇、村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巡查制度和网格化管理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耕地保护监督员,聘任全市基层623名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为耕地保护协管员,对全市耕地进行全覆盖、全时段巡查。

‚就算不给工资,我们也会守好自己的田!因为田地是农民的根本,连地都守不好,我们的生活还怎么过?‛6月18日,记者到沔城镇王河村采访时,村级协管员老姜的一番话,说出了普通百姓对土地的感情,‚我们天天在村里转,全村的大事小事都在脑子里装着呢!有时根本不需要到现场,都知道哪家人在建房挖沟,符不符合政策!‛在许生发眼里,这些‚前哨‛式基层干部,就像整个土地保护系统的神经末梢,‚最敏感,最准确,反馈消息也最及时!‛‚天罗地网‛式监管格局,使得我市在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率先完成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对全市3224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全部重新埋设保护界碑,树立固定保护标牌,发放保护明白卡,明确保护责任人。

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探讨--以田林县为例

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探讨--以田林县为例

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探讨——以田林县为例● 陈燕丽,卢静静(广西国土测绘院,广西 南宁 530021)[摘 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等“三生”界线,明确国土空间生态、生活、生产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

文章以田林县为例,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划定思路,探讨县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田林县我国人多地少,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行的战略手段。

随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科学地保护耕地和合理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生”界线之一,特指被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图斑边界,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必须保护的最小耕地范围[2]。

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经过多次调整。

第二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于2015年启动,于2017年全面完成,所有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落到具体地块,明确保护责任、补齐标志界桩、建成信息表册、实现上图入库。

由于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和农村承包集体对基本农田统计方法和口径的不一致,导致永久基本农田还存在基础数据不准确、规划衔接性不强等问题。

当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正在进行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范围,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笔者以广西田林县为例,探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为构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理念及思路1.1 划定理念1.1.1 力求与经济、资源、生态协调发展在新的生态保护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下,永久基本农田兼具农业生产、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系统调节等多重功能,其划定理念要由传统的单一的永久划定、严格保护向经济、资源、生态协调转变。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划定流程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划定流程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划定流程(1)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收集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

(2)基本农田划出
市县根据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占用需求和生态退耕要求等进行基本农田划出。

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统计分析划出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3)确定基本农田补划潜力
根据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约束因素,明确在已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外、位于农业空间范围内的现状耕地,作为规划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补划潜力空间。

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明确补划潜力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4)形成划定方案
校核划出永久基本农田和可补划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要求,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最终形成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表、市县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情况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分析图、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等划定成果。

“三区三线”

“三区三线”

“三区三线”“三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

其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是禁止或限制建设的。

这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

必须把这条底线划在那里。

所谓“三线”就是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

对于生活在绿色地球上的我们来说,有了“三线”意味着:我们可以吃健康食品;可以喝干净的水;住在绿树成荫的房子里……而要守好这个底线并非易事。

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也涉及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问题。

“三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

其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是禁止或限制建设的。

这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

必须把这条底线划在那里。

所谓“三线”就是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

对于生活在绿色地球上的我们来说,有了“三线”意味着:我们可以吃健康食品;可以喝干净的水;住在绿树成荫的房子里……而要守好这个底线并非易事。

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也涉及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刻不容缓!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惜每一片绿叶,节约每一滴水,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让绿色充满校园,让花香飘满校园,让鸟语回荡校园,让文明伴随校园。

同时还要争当环保卫士,敢于向污染宣战,勇于同破坏行径斗争,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主动选择绿色消费,减少垃圾排放,提倡简朴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为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1、规划优先序和分解落实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安排、规模数量和质量要求等。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批准后,作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根据国家下达的保护任务,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组织逐级分解落实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合理控制平原地区城市和山区城市划定比例,确保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联合逐级报至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范围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的规定。

因生产建设或者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河道两岸堤防范围内不适宜或者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且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还牧的耕地,不得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验收确认,或者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市级人民政府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验收确认,结果报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资源的核心区域,是空间规划体系中划定“三区三线”的核心管控工具之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

强调的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这一概念,是2023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管护,采取的是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数量、生态等全方面管护。

基本农田、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都是怎么回事儿?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为了发挥耕地在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等功能,阻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到2023年,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将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永久基本农田,它不是在基本农田中挑选出来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是加上"永久"两个字,体现的是国家对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

所以,实行特殊保护,是国家意志、刚性约束的表现。

“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基本农田,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还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

基本农田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两部分组成。

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的那部分。

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什么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作和个人是不能改变或者占用的。

耕地红线宣传内容

耕地红线宣传内容

耕地红线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底线含义的数字。

以下是一些耕地红线的宣传内容:
1. 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2. 严格耕地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坚守耕地红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爱护耕地,珍惜资源: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共同爱护我们的耕地资源。

4. 加强耕地监管,严惩违法占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5. 科技赋能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耕地质量和产量,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6. 坚守耕地红线,守护绿水青山:保护耕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 共同守护耕地红线,造福子孙后代: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肥沃的耕地资源。

这些宣传内容旨在强调耕地红线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耕地保护的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开征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开征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开征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
•【公布日期】2024.01.26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开征求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
公告
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起草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现将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公众可以登录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
()、农业农村部门户网站()查阅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

有关意见建议可以在2024年2月26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fgzqyj@(自然资源部)或者ntszdc@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2024年1月26日。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的具体内容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的具体内容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的具体内容
保护耕地红线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国的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其具体内容包括:
1.固定耕地红线。

中国设定了约1.8亿公顷的固定耕地红线,
禁止侵占、破坏和建设。

在城市、工业区等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规划中,必须严格遵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耕地面积不少于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

2.保护耕地水利设施。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尊重
并保护耕地用水的利益,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建立耕地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

包括加强土地管理、提高
耕地利用效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

4.严格监督执法。

在耕地保护和利用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对耕地保护红线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加大对耕地侵占、破坏和占用的惩治力度,保障耕地资源不被滥用和浪费。

总之,保护耕地红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三区三线的解读

三区三线的解读

三区三线的解读1.三区三线的含义: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1.1. 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1)符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条件的项目: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定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

军事国防类。

交通类。

能源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认可的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项目。

机场项目。

国家级规划(指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颁布,下同)明确的民用运输机场项目。

铁路项目。

国家级规划明确的铁路项目,《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明确的城际铁路项目,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明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公路项目。

国家级规划明确的公路项目,包括《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明确的国家高速公路和国道项目,国家级规划明确的国防公路项目。

为解决当前地方存在的突出问题,将省级公路网规划的部分公路项目纳入受理范围:省级高速公路;连接深度贫困地区直接为该地区服务的省级公路。

(2)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项目需开展工作踏勘论证。

踏勘论证主要针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说明。

例如:是否有比选方案且对方案有分析说明,推荐方案理由是否充分;对于高速公路匝道收费站、服务区及铁路车站应尽量避让或少占永久基本农田;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监控通讯站及铁路“四电”设施(分区所、AT所、牵引变电所、开闭所、通信基站、直放站、中继站)等配套用地应完全避让永久基本农田。

多少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多少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多少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中国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

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近年来又出台了强化对耕地保护的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耕地质量降低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整治。

新开垦和整治的耕地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验收。

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易地开垦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_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_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三区三线基本农田是指中国国家生态保护功能区划中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可以确保粮食生产和供给的稳定,有效防止非农占用耕地、重要农用地过度开发等现象。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解释说明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目的并对后续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部分将定义和背景相关概念,并详细解释划定原则和标准;解释说明部分将从为什么需要划定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和过程以及影响和意义等方面深入探讨;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实施策略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进行全面介绍和详细解释,以增加读者对该规则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的定义和背景、划定原则和标准等内容,并掌握其划定方法和过程以及影响和意义。

同时,文章还将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实施策略建议,以期激发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2. 三区三线基本农田划定规则2.1 定义和背景三区三线基本农田是指在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重要农田保护区域。

它包括三大功能分区和三条控制线。

- 三大功能分区:核心耕地保护区、一般耕地保护区、重点开发利用区;- 三条控制线:城市扩展边界线、生态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这一划定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划定原则在进行三区三线基本农田的划定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精确科学原则:以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据,确保划定结果准确可靠;- 合理经济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追求资源高效利用;- 社会公平原则:注重公众参与,尊重各方利益,并提供相应的补偿保障机制;- 生态优先原则: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确保农田资源可持续利用。

守住耕地红线[8篇]

守住耕地红线[8篇]

守住耕地红线[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守住耕地红线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守住耕地红线第一篇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如今的中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守住18亿亩土地红线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1)粮食安全与耕种保护的重要性“谁来养活中国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

在相当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

鉴于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中国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按照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

众所周知,城镇化、工业化对用地需求甚殷,土地出让,可能会比庄稼地里来钱快。

但是,要是不坚守18亿“红线”,粮食供求逆转,今年物价的飙升该至何种地步?(1) 耕地现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耕地。

中国是一个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仅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1亿吨,1996年突破了5000亿公斤大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自1958年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是重要资源保障条件。

”2006年以来,中国耕地减少过快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

2006至2009年间全国共补充耕地1600多万亩,多于同期建设占用的1250多万亩耕地,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基本与三基工作融合取得的成效

三基本与三基工作融合取得的成效

三基本与三基工作融合取得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我国提出了“三基本”和“三基工作”的战略。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三基本的概念“三基本”是指基本农田、基本草原和基本生态保护红线。

其中,基本农田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耕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本草原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草地,是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和维护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基本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防线。

二、三基工作的内容“三基工作”是指基本农田保护、草原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三项工作。

其中,基本农田保护是指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是指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草地,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和维护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三基本与三基工作融合的成效自2015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三基本和三基工作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农田保护与草原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我国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加强了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了耕地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加强了对草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保障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基本农田保护和草原生态保护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

2. 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我国加强了对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保护,确保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加强了对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了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形成了共同促进的发展局面。

按照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级

按照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级

按照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级
1、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耕地交叉重叠的,原则上优先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退出后,实地可保留为耕地,并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执行。

若永久基本农田质量较好、集中程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集中连片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保留,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2、对现状耕地及现状永久基本耕地布局集中度、质量、粮食作物种植、土壤污染等情况以及耕地后备资源、永久基本耕地储备区等布局开展评价,依据国家和省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工作,并按照规划分区管控和用途管制的要求,层层落实划定永久基本耕地。

3、将生态保护极重要、极敏感区域优先补充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充分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范围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4、对保留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的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应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其他人为活动,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责令其有序退出或划出。

5、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海洋空间划分为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海洋生态空间内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开展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评估调整。

将评价为生态保护极重要的区域、部
分生态保护重要但无矛盾冲突的区域,以及目前虽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并对陆海管控不一致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进行调整优化,按要求进行人为活动矛盾冲突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资源的核心区域,是空间规划体系中划定“三区三线”的核心管控工具之一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

强调的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这一概念,是2023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管护,采取的是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数量、生态等全方面管护。

基本农田、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都是怎么回事儿?
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为了发挥耕地在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等功能,阻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到2023年,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将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永久基本农田,它不是在基本农田中挑选出来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是加上"永久"两个字,体现的是国家对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

所以,实行特殊保护,是国家意志、刚性约束的表现。

“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
基本农田,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还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

基本农田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两部分组成。

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的那部分。

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什么是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作和个人是不能改变或者占用的。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耕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一定是耕地,但耕地也有可能不一定是基本农田。

背景资料:
我国国土包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

但是,耕地面积仅为15亿亩(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推算我国有耕地22
亿亩,联合国公布我国耕地数为19亿亩)。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仅约1、46亩,而世界人均耕地约为
2.89
一方面人口在增加,一方面耕地在减少,加剧了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什么?
18亿亩耕地红线的表述,多次出现在中央的一号文件中。

18亿亩耕地红线,它是保持我国耕地总量18亿亩不能减少的刚性约
束下,任何人、任何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限制。

1、提出的背景
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第二轮开发区热,当时的建设热度,造成耕
地大量减少,这基本上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来之前的一个大背景。

在整治开发区之后,中央对于控制耕地数量的政策越来越紧。

尽管如此,由于来自各方面非常旺盛的土地利用需求,耕地保护仍面
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统计,2004年至2023年间我国耕地仍然减少了5745万亩。

2、首次提出,“红线”写进“十一五”规划
2005年,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修编,规划编制用的数据,
就是当时的耕地面积18.3亿亩,这个数据也成为了后来划定“18亿亩耕
地红线”的依据之一
2023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并把它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

这是"红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官方公开的文件之中。

中央在“红线”提出之后,对土地违规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在“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3、是红线,也是底线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必须要稳定在95%以上,保证这个自给率就是保证粮食安全。

根据国土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测算,耕地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粮食安全保障便与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因此,18亿亩耕地红线,从根本上是不可突破的底线。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刚性管控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的刚性管控,体现在:
1、改变过去多预留的方式,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要划足划实,不得让预留的永久基本农田为建设项目占用留有空间;要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特别是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不能随意改变的保护红线和开发边界。

2、要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

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3、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植树造林,或者闲置、撂荒永久基本农田。

4、禁止以设施农用地为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休闲旅游、仓储厂房等设施。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的要点
1、统筹与各类规划衔接
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与空间规划编制统一起来。

将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强化用途管制,加强各类规划与永久基本农田的衔接,强化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和引导,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

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占用补划工作,保障好重点工程。

2、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中,重点是把易被建设占用、耕地保护矛盾最大的交通沿线、城镇周边的优质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形成城市开发边界。

严控城市扩张对耕地尤其是对城市周边地区优质耕地的挤占,进一步倒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在“三区三线”划分中以保护耕地资源为核心,在空间管控方面反映为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3、协同推进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协同开展,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定内容。

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等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过程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中,要与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充分衔接,原则上不得突破永久基本农田边界。

4、划定的弹性机制
在城镇规划区外,进行矿产资源开发、防汛抢险、灾害移民、落实国
家政策、农业结构调整等活动,会涉及占用基本农田,需要有一种弹性机制。

5、建立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对城镇的人口密度、建筑状况、房屋利用、低效用地、可改造旧城用地、城镇承载能力、除耕地和园地以外的剩余建设用地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对城镇土地利用进行评估,为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下达年度建设用地
指标、进行城镇周边基本农田划定、调整、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调整城镇
规划等提供参考。

划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城市建设用地预留空间过大,与优质耕地重叠度较高,城镇
周边还有不少优质耕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2、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

过去原划定的基本农
田中,位置偏远、零星破碎、质量低劣的耕地占比较大,城市周边划定的
基本农田比例很低。

3、存在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问题图斑”和“不实耕地”问题。

4、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规定中,允许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类型
不够细化。

5、对《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定容易存在误解,比如,省一级的建设项目属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再比如,能源、
交通、水利、军事设施具体包括有哪些?规定不够细化,地方政府就会容易产生误读。

6、位于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如何论证逐步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