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制造性的PCB设计规范
PCBA可制造设计规范
PCBA可制造设计规范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具备特定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工艺流程。
PCBA制造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PCBA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从设计、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PCBA可制造设计规范。
1.设计规范(1)布局设计:合理布局各个电子元件的位置,尽量缩短元器件之间的连接距离,减少信号传输的衰减和噪音干扰。
(2)电路阻抗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信号传输特性,合理设置电路板的材料和几何参数,确保电路板的阻抗匹配,并与信号源和负载匹配。
(3)绝缘与防护:合理设置绝缘隔离层、防护罩和屏蔽层,提供电磁屏蔽和机械保护。
(4)散热设计:对功耗较大的元器件,采取散热措施,如设置散热表面、散热片和风扇等,确保元器件工作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5)信号完整性:避免信号串扰和互相干扰,如通过阻抗匹配、布线分隔、地线设计等手段提高信号完整性。
2.材料选用规范(1)电路板材料:选择适合设计要求的电路板材料,如FR4、高频材料、高温材料等,确保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2)元器件选型:选择符合质量要求、温度范围、电气参数和可靠性要求的元器件,如芯片、电解电容、电阻等。
(3)焊接材料:选用适合工艺流程的焊接材料,如无铅焊料、焊膏等,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3.工艺流程规范(1)印刷:确保PCB板材表面光洁、均匀,印刷厚度均匀一致,避免短路和偏厚现象。
(2)贴片:确保元器件与PCB板材精准对位,减少误差和偏离,避免虚焊、漏焊和偏焊。
(3)回流焊接: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确保焊点可靠性和焊接质量,避免过热和虚焊。
(4)清洗:清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如焊膏、金属颗粒等,保证PCBA表面的干净和可靠性。
(5)测试与检验: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质量检验,确保PCBA的功能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环境标准(1)温度和湿度: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PCBA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CBA可制造性设计
PCBA可制造性设计目录1.目的 (3)2.名词定义 (3)3.PCB设计要求 (3)4.元器件选用 (8)5.器件布局设计要求 (9)6.阻焊、丝印 (17)7.焊盘、焊孔及阻焊层的设计 (19)8.布线、焊盘与印制导线连接 (23)9.测试点的相关规定 (24)10.基准点(Fiducial Mark点) (24)11.拼板设计 (26)12.可装配性设计 (29)1. 目的从可制造性角度对PCB 的设计提出要求,供PCB layout 参考,同时用于指导新产品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评审。
设计无法满足此文档要求时,需经过生产工艺相关同事评估确认。
2. 名词定义Pcb layout :pcb 布局Solder mask :防焊膜面、防焊漆、防焊绿漆 Fiducial Mark :光学定位点或基准点 Via hole :导通孔 SMD :表面贴装器件 THC/THD :通孔插装器件 Mil :长度单位,1mil=0.0254mm3. PCB 设计要求3.1 PCB 外形PCB 外形(含工艺边)为矩形,单板或拼板的工艺边的四角须按半径R=2mm 圆形倒角。
应尽可能使板形长与宽之比为3:2或4:3,以便夹具夹持印制板。
3.2 印制板的可加工尺寸范围适用于全自动生产线的PCB 尺寸为最小长×宽:50mm ×50mm 、最大长×宽:610mm ×460mm 。
设计单板或拼板时,SMT 阶段允许使用最大拼板尺寸为610mm ×460mm ,PCB 单板尺寸较小时,建议拼板尺寸不大于210mm×210mm 。
3.3 传送方向的选择R=2mmPCB 传送方向工艺边为减少焊接时PCB 的变形,对不作拼板的PCB ,一般将其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对于拼板也应将拼板的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
但是对于短边与长边之比大于80%的PCB ,可以用短边传送。
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
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非常常见的一部分。
它是由一种基层材料(通常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通过印刷或压合技术固定在基层上的导电层构成的。
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是一系列准则和要求,用于确保PCB的设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达到高质量和可重复性。
首先,对于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来说,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布局和布线。
布局指的是元件在PCB上的位置和排列方式,而布线则是指通过导线将元件连接在一起。
在布局方面,应该根据电路的需求和元件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噪音。
在布线方面,应该注意导线的长度、走线的宽度和间距,以及阻抗匹配和传输速率等因素。
其次,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还包括了对于孔的规定。
在PCB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板上打孔以安装元件。
对于孔的规定,包括孔的类型(如贴片孔、通孔等)、孔的直径和位置等。
这些规定需要考虑到元件的尺寸和安装的要求,以及后续的焊接和连接等操作。
此外,在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中还包括了对于焊盘和焊接的要求。
焊盘是指用于连接元件和导线的金属圆盘。
对于焊盘的规定,包括焊盘的形状、尺寸和间距等。
而对于焊接的要求,包括焊接的方法、焊点的形状和强度等。
这些规定需要考虑到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后续的维修和升级等操作。
最后,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还应该包括对于阻焊和丝印的要求。
阻焊是一种覆盖在PCB表面的绝缘材料,用于保护导线和焊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于阻焊的规定,包括阻焊的类型、颜色和厚度等。
丝印则是一种印刷在PCB表面的文字和标记,用于标识元件和线路的位置和功能。
对于丝印的规定,包括丝印的颜色、位置和字体等。
总的来说,PCB可制造性设计工艺规范是为了确保PCB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达到高质量和可重复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这些准则和要求涵盖了PCB布局和布线、孔的规定、焊盘和焊接的要求,以及阻焊和丝印等方面。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原则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原那么1. 引言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个好的PCB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制造本钱和生产周期。
为了确保PCB设计的可制造性,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一些根本原那么和最正确实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PCB设计的可制造性原那么。
2. 原那么一:保持布局简单和紧凑在进行PCB设计时,保持布局简单和紧凑是非常重要的原那么。
简单的布局可以降低PCB的复杂性,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紧凑的布局可以缩短信号传输路径,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
3. 原那么二:考虑耦合和信号完整性PCB上的不同电路和组件之间存在着耦合作用。
在设计PCB时,需要考虑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和交叉耦合。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地线规划,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并提高信号的完整性。
4. 原那么三:合理设置电源和地线电源和地线的布局在PCB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电源和地线布局可以确保良好的电源分配和地线回流,减少电源噪声和干扰。
在设计中,应尽量将电源和地线别离,并使用适宜的地引脚和电源引脚进行连接。
5. 原那么四:防止过于密集的布线在PCB设计中,过于密集的布线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和短路等问题。
因此,应尽量防止过于密集的布线,合理规划和安排信号线和电源线的路径。
同时,应留出足够的空白区域,方便焊接和维修工作。
6. 原那么五:合理选择元件和材料在PCB设计中,选择适宜的元件和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宜的元件和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应选择具有良好可焊性和耐高温的元件,并防止使用过时或质量不佳的元件和材料。
7. 原那么六:考虑制造和组装过程在PCB设计中,要考虑制造和组装过程。
例如,要确保元件的放置和布线不会影响到焊接和组装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尽量减少PCB板的层数和复杂性,以降低制造和组装的本钱。
8. 原那么七: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PCB设计完成后,应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
PCB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PCB电路板PCB设计规范1.尺寸和形状:根据电路板应用和要求确定尺寸和形状,确保能够容纳所有的组件并符合外形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PCB的弯曲、挤压等因素,应保持板面较为平整。
2.布线规范:合理规划布线,使布线路径尽量短,减小电阻和干扰。
应避免线路交叉和平行,减少串扰和阻抗不匹配。
同时,应根据不同信号的特性分开布线,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高频信号。
3.引脚布局:根据电路板上的组件情况,合理安排引脚位置和布局,以便于布线和检修。
引脚布局应尽量避免互相干扰,减少电磁辐射和串扰。
4.电源和接地:电源和接地是电路板的重要部分,应合理规划电源和接地的位置和路径,确保电源供应稳定和接地可靠。
同时,应避免电源和接地回路交叉、干扰。
5.差分信号设计:对于差分信号,对应的差分线应该保持相同的长度和距离,并且相对地和其他信号线隔离,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6.阻抗控制:对于高频信号和差分信号,需要控制PCB的阻抗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通过合理布线、选用合适的线宽和间距等方式来控制阻抗。
7.信号层分布:不同信号应分配在不同的信号层上,以减少串扰和互相影响。
如分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层,使其相互独立。
8.过孔和焊盘:过孔和焊盘是PCB上的重要部分,需要合理设计和布局,以便于焊接和连接。
过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尺寸和孔径,焊盘应采用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9.元件布局:在布局元件时,应合理安排元件的位置和间距,以便于布线和散热。
同时,要注意元件的方向和引脚位置,以方便组装和检修。
10.标记和说明:在PCB上标注元件的名称、值和引脚功能,以便于使用和维护。
同时,在PCB设计文件中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注释,方便其他人理解和修改。
总之,PCB设计规范是确保PCB电路板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可制造性的重要标准和方法。
通过遵循相关规范,可以有效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制造成本。
PCB可制造性设计规范
PCB可制造性设计规范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制造性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布局PCB电路板时所需考虑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电路板的制造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可靠性和性能。
一、尺寸规范1.PCB电路板的尺寸要符合制造商的要求,包括最小尺寸、最大尺寸和板上零部件之间的间距。
2.确保电路板的边缘清晰、平整,并防止零部件或钳具与电路板边缘重叠。
二、层规范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层次和层的数量,确保原理图和布局文件的一致性。
2.定义PCB的地平面层、电源层、信号层和垫层、焊盘层等的位置和规格。
三、元件布局规范1. 合理布局元件,以最小化路径长度和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2.避免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干涉,确保元件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焊接工序和维修。
四、接线规范1.线路走向应简洁、直接,避免交叉和环形走线。
2.确保信号和电源线路之间的隔离,并使用正确的引脚布局和接线技术。
五、电路可靠性规范1.选择适当的层次和厚度,以确保足够强度和刚度。
2.确保电路板表面和感应部件光滑,以防止划伤和损坏。
六、焊接规范1.在设计中使用标准的焊盘尺寸和间距,以方便后续的手工或自动焊接。
2.制定适当的焊盘和焊缺陷防范措施,以最小化焊接问题的发生。
七、标准规范1. 遵循IPC (Institute for Interconnecting and Packaging Electronic Circuits)标准,以确保PCB的制造符合国际标准。
2.正确标注和命名电路板上的元件和信号,以方便生产和测试。
八、生产文件和图纸规范1.提供准确和详细的生产文件和图纸,包括层叠图、金属化孔、引线表和拼图图等。
2.确保文件和图纸的易读性和可修改性。
九、封装规范1.选择适当的封装类型和尺寸,以满足电路板的要求。
2.避免使用不常见或过于复杂的封装,以确保可靠的元件焊接和连接。
PCB线路板设计规范
PCB线路板设计规范PCB线路板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电路板的性能、可靠性和可制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电路板的质量,减少故障率,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使电路板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PCB线路板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方面:1.外形尺寸和形状:电路板的外形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适合安装在相应的应用设备中。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尺寸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设计过大或过小的尺寸。
2.电路板层布局:电路板的层布局应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来确定。
在布局过程中,应将元件、信号线和电源线等布置在合适的层中,以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还应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和频率要求来确定电路板的层数。
3.电路布线规则:电路板的布线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如信号线与电源线的间距、信号线的阻抗控制等。
布线规则的遵循可以减少信号串扰和噪音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4.元件布置规则:电路板上各个元件的布置应符合一定的规则,如元件之间的间距、元件与边界的距离等。
元件布置规则的遵循可以方便焊接和维修,避免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短路等问题。
5.焊盘和焊接规则:电路板上焊接点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规则,如焊盘大小、已焊盘的间距等。
焊盘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焊接工艺的要求,如正确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等。
6.电源布局和分离规则:电路板上各个电源的布局应合理,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还应根据电路的功耗和电流要求来确定电源的容量和类型,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防护和绝缘规则:电路板的防护和绝缘要求是确保电路板安全运行的关键。
设计时应注意电路板的防尘、防潮、防静电等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绝缘层的加工、防火阻燃材料的选择等。
8.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电路板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和可靠性要求来制定的。
设计时应考虑电路板的工作温度范围、振动和冲击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适应性材料和加强电路板的结构,以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
可制造性需求规范AQ2A-05-R002
< 0.8mm
< 0.8mm
缩短贴片周期、减少短 路,提高直通率
BGA旁边加MARK 标识点
φ1.0mm,圆或方形
依照IPC-7351设 计
依照IPC-7351设计
缩短贴片周期、减少短 路,提高直通率 缩短贴片周期、减少短 路,提高直通率
依照IPC-7351设 计
缩短贴片周期、减少短 路,提高直通率
1.2mm
器件的重量
表贴器件最大重量≤
35g,元件重量与顶部可
吸附面积比小于0.600g/ ㎡.A=器件重量/引脚与 焊盘接触面积,片式器 件A≤0.075g/㎡,翼形引 脚器件A≤0.300g/㎡,J
器件重量符合要求, 利于自动贴片机的生 产,且保证焊接质量, 器件不易脱落。
形引脚器件A≤0.200g/
38
电容及信号接口接 地PAD
39
插件管脚过孔
40
功放IC
41
管脚PAD间距
42
单板可 制造性
43
单板可 制造性
Φ30-50mi
Φ30-50mi
≧ 0.1mm
≧ 0.1mm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按原理图标识重 要的测试点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 5mm
≧ 5mm
≧ 2.0mm 清晰、不得印在 焊盘上 ≧ 5mm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 5mm
缩短装配周期、减少装 配出错率。
椭圆形
椭圆形、泪滴型
PCB设计可制作性规范-2
PCB设计可制作性规范-2本文由rikixie1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手机及模块PCB设计可制造性设计可制造性手机及模块工艺规范DFM-2 工艺规范HP公司DFM统计调查表明: HP公司DFM统计调查表明: 公司DFM 统计调查表明产品总成本60%取决于产品的最初设计; 60%取决于产品的最初设计产品总成本60%取决于产品的最初设计; 75%的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说明和设计规范; 75%的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说明和设计规范; 70-80%的生产缺陷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
70-80%的生产缺陷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
目的和意义本文件试用范围原则内容意义和目的可制造性设计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是保证(可制造性设计) PCB设计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DFM就是从产品开发设计时设计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设计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产品开发设计时起,就考虑到可制造性和可测试性,使设计和制造之间紧密就考虑到可制造性和可测试性,联系,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一次成功的目的。
联系,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一次成功的目的。
DFM 具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优具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具有缩短开发周期点,是企业产品取得成功的途径。
是企业产品取得成功的途径。
本文件适用范围适用于SIMCOM所有手机及无线模块PCB设计的可制造性。
针对客户对个别机型有特殊要求与此规范存在冲突的,以客户特殊标准为准。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技术产品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时应遵循的基本工艺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SIMCOM以印制板(PCB)为贴装基板的表面贴装组件(SMD)的设计和制造。
原则DFM基本规范中涵盖下文提到的“PCB设计的工艺要求” 、“PCB焊盘设计的工艺要求” 、“屏蔽盖设计”三部分内容为R&D 拼板设计及Layout时必须遵守的事项,否则SMT 或割板时无法生产。
PCB DFM可制造性设计规范(A1版)
技术研究及知识产权处发布声明及版本说明1声明本文件属于公司保密信息。
本文件的所有权、相关知识产权及其他权利均由公司所享有并予以保留,此种权利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国际条约的保护,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泄漏、复制、公开本文件的内容,不得以泄露、告知、公布、发布、出版、传授、转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透露于任何第三方或依赖本文件内容采取任何行动。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许可第三方使用。
任何人有违反上述情形之一的均有可能导致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法律责任。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2版本说明序号版本号牵头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意见批准人/日期1.011.123版本增长信息序号修订日期修订后版本修订内容修订人V1.1 11、根据我公司工艺能力和设备能力的提升,对4.1、4.3、4.4.2.2、4.4.3、4.5.2相应的设计要求作了更改;2、对标准中未指明、含糊不清、以及评估不重要的要求做了删减和再描述,以到达设计要求叙述的客观和准确。
目 次前言 (V)1 目的与范围 (1)2 术语与定义 (1)2.1DFM (1)2.1 PCB (1)2.2覆铜箔层压板 (1)2.3波峰焊 (1)2.4再流焊 (1)2.5 SMD (1)2.6 THC (1)2.7导通孔 (1)2.8盲孔 (1)2.9埋孔 (1)2.10过孔 (1)2.11元件孔 (1)2.12 Stand off (1)2.13 Pitch (2)3 可制造性基础知识 (2)3.1开展可制造性的设计的意义 (2)3.2工艺可制造性设计主要考虑方面 (2)4 设计要求 (2)4.1 PCB设计总则★★★ (2)4.2拼板及辅助边设计 (3)4.2.1 V-CUT连接★★★ (3)4.2.2邮票孔连接 (4)4.2.3拼板方式 (4)4.3基准点设计★★★ (5)4.4器件布局要求 (6)4.4.1器件布局通用要求 (6)4.4.2回流焊 (7)4.4.2.1 SMD器件的通用要求★★ (7)4.4.2.2 SMD器件布局要求★★★ (7)4.4.3波峰焊 (9)4.4.3.1波峰焊SMD器件布局要求★★★ (9)4.4.3.2 THD器件波峰焊通用要求 (10)4.4.3.3 THD器件局部波峰焊要求 (11)4.4.4压接★★★ (12)4.5孔设计 (12)4.5.1过孔 (12)4.5.1.1总体要求 (12)4.5.1.2孔间距 (12)4.5.1.3过孔禁布设计★★★ (13)4.5.2安装孔 (13)4.5.2.1类型选择 (13)4.5.2.2禁布区要求★★★ (13)4.6板材选择及叠层设计 (14)4.7走线设计 (15)4.7.1线宽/线距及走线安全性要求★★★ (15)4.7.2出线方式 (15)4.8覆铜设计要求 (16)4.9阻焊设计★★★ (16)4.9.1导线的阻焊设计 (16)4.9.2孔的阻焊设计 (16)4.9.3过孔塞孔设计 (16)4.9.4焊盘的阻焊设计 (16)4.9.5金手指的阻焊设计 (17)4.9.6板边阻焊设计 (17)4.10表面处理方式★ (17)4.11丝印设计★★★ (17)4.11.1通用要求 (17)4.11.2丝印内容 (18)4.12尺寸和公差标注★★★ (18)4.13输出文件的工艺要求★★★ (19)4.13.1装配图要求 (19)4.13.2钢网图要求 (19)4.13.3钻孔图、表内容要求 (19)5 工厂PCBA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19)前 言 。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PCB板工艺设计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工艺规范,以保证PCB的性能、可靠性和可制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CB板工艺设计规范。
1.PCB板设计流程PCB板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设计、器件布局、线路布线、标准化、设计验证、文件生成和生产准备等多个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流程,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材料选择PCB板的材料包括基板、贴片元件、焊膏、印刷墨水、包装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适应性、耐久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3.线路布线规范线路布线是PCB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布线过程中,应考虑信号完整性、阻抗匹配、信号干扰、耐噪声性能等因素。
同时,还应避免线路交叉、线宽过窄、走线过长等问题。
4.元器件布局规范元器件布局是影响PCB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布局过程中,应根据电路功能、布线需求和散热要求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
同时,还应避免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和过度热耦合现象。
5.焊盘设计规范焊盘是焊接电子元器件和PCB板之间的连接部分。
在设计焊盘时,应确保焊盘与元件脚的匹配度,避免过大或过小。
同时,还应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盘形状和尺寸。
6.过孔设计规范过孔是连接PCB板上不同层的电气信号或电流的通道。
在设计过孔时,应考虑通孔的大小、位置、形状和数量。
同时,还应避免过孔过多或过大,以避免影响PCB的机械强度和信号完整性。
7.丝印和文字标记规范丝印和文字标记是PCB上用于标识元器件、引脚和其他关键信息的印刷内容。
在设计丝印和文字标记时,应保证其清晰可读,大小适中,位置准确。
同时,还应注意不要与焊盘或其他元器件发生冲突。
8.PCB板尺寸和外形规范PCB板的尺寸和外形是根据设备安装和连接要求确定的。
在设计PCB板尺寸和外形时,应考虑到外部连接和固定设备的需求,确保PCB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良好适配。
最全PCB设计规范
最全PCB设计规范PCB设计规范是指对PCB板设计与布线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和标准。
合理的PCB设计规范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减少设计错误和生产问题。
以下是一个最全的PCB设计规范指南:一、尺寸和层数规范1.预留适当的板边用于固定和装配。
2.保持板厚适当,符合设备尺寸和散热要求。
3.层数应根据电路需求合理选择,减少层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元器件布局规范1.分配适当的空间给每个元器件,避免过于拥挤。
2.避免敏感元器件(如高频元器件)靠近高噪声源(如高压变压器)。
3.分组布局,将相关功能的元器件放在一起,便于调试和维护。
三、信号线布线规范1.信号线走线应尽量保持短而直的原则,减小传输延迟和信号损耗。
2.高频信号线避免与高电流线路交叉,以减少互相干扰。
3.分层布线,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四、电源和地线布线规范1.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宽而短,以降低阻抗。
2.使用大面积的地平面,减少地回流电流的路径。
3.电源线和地线应尽量平行走线,减少电感和电容。
五、阻抗控制规范1.布线时应根据需求控制差分对阻抗和单端信号阻抗。
2.保持差分对信号的平衡,避免阻抗不匹配。
3.使用合适的线宽和间距设计走线,以满足阻抗要求。
六、焊盘和插孔规范1.确保焊盘和插孔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符合零部件要求,并适合选用的焊接工艺。
2.避免焊盘和插孔之间过于拥挤,以便于手动和自动插件。
七、丝印规范1.丝印应清晰可见,包括元器件标识、引脚标识、极性标识等。
2.不要在元器件安装位置上涂抹丝印墨水,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八、通孔布局规范1.确保通孔位于焊盘的中心,避免焊盘过大或过小,影响焊接质量。
2.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通孔类型(如PTH、NPTH等)。
九、防静电规范1.PCB板表面清洁,避免灰尘和静电积累。
2.使用合适的静电防护手套和接地装置进行操作。
十、符号和标识规范1.适当添加电路图符号和标识,便于后续调试和维护工作。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
面向制造约束的优化策略
总结词
根据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等因素进行优化, 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
在PCB设计中,应考虑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 等因素。不同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会影响 制造成本和产品质量。在面向制造约束的优 化时,应考虑制造流程、材料选择、加工精 度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稳定的PCB制造。 同时,应尽量减少制造过程中的废料和不良
流程优化
对流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和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流程监控
对制造流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计划的执行。
制造约束分析
尺寸限制
01
分析PCB板材的尺寸、厚度、孔径等参数,以满足产品的规格
要求。
制造能力限制
02
根据供应商的制造能力,分析产品的可制造性,避免制造过程
中的问题。
材料限制
选择符合制造要求的元件封装, 以确保PCB制造的可行性和可靠
性。
PCB尺寸和形状
根据产品需求和制造能力,确定 PCB的尺寸和形状,以提高制造
效率和降低成本。
定位孔和标识
在PCB上设置合适的定位孔和标 识,以确保PCB在制造过程中的
准确定位和识别。
03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分析
制造可行性分析
板材选择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高速数字电路pcb的可制造性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高速数字电路pcb的可制造性设计需要考虑信号的完整性和 时序性,以及如何优化布线和元件布局。
高速数字电路pcb设计需要关注信号的完整性和时序性, 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失真或畸变。为了优化信号的 完整性和时序性,需要考虑布线和元件布局的优化。例如 ,合理安排信号线的长度和走向,以减少信号反射和延迟 ;合理安排元件的排列和连接方式,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 声。
DFM产品可制造性设计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让设计者更好的了解如何在材料,工艺和设备影响印刷电路设计,提供设计和布局的印刷电路组件的概念,给设计者一个基本的设计建议和NPI工程师一个基本指导。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PCB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要求。
3.0术语:3.1 DFM:产品可制造性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用来确定生产线的规划,使其设备满足公司产品、工艺和品质要求。
3.2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3.3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简称,柔性印刷线路板;3.4 layout: 布局设计。
4.0职责:4.1项目BU负责与客户沟通,向公司内部传达客户信息;4.2 NPI小组的PIE/ME负责制作DFM报告,NPI组长负责主导召开新产品评估会议和DFM报告的审核,工程部经理负责批准;4.3新产品导入小组(NPI)负责评估新产品的可制造性。
5.0程序:5.1项目BU负责在新合同评审时,在客户有要求或者NPI小组评估需要时召集公司NPI专家评审小组成员对新产品进行可制造性评审,由NPI PIE/ME负责根据会议的结果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可制造性评估(DFM)报告”;5.2 NPI PIE/ME将制作完成的DFM报告提交给NPI主管审核,审核OK之后,提交工程部经理批准;5.3工程部经理批准后DFM报告NPI主管转发给项目经理提交给客户或直接提供客户对应的工程人员;5.4 PIE/ME确认DFM报告中客户的评价与改善方案,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
6.0可制造性设计规范DFM 1、PCB/FPC layout1.1印制线路要点:虽然布置layout是运用的软件,但是要考虑线路的形状尽可能的简单以此缩减制作成本,直角形状的板子比其它不规则的形状的成本低且更容易处理。
设计内部的拐角必须考虑板子的外形,避免暴露在外面。
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规范共11页word资料
1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中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为基板的表面组装印制板设计,采用其它材料为基板的设计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B 2036-94 印制电路术语GB 3375-82 焊接名词术语SJ/T 10668-1995 表面组装技术术语SJ/T 10669-1995 表面组装元器件可焊性试验Q/DG 72-2019 PCB设计规范3定义3.1术语本标准采用GB 3375、GB2036、SJ/T 10668定义的术语。
3.2缩写词a. SMC/SMD(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组装元器件;b. 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c. 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两侧具有翼形或J形短引线的一种表面组装元器件封装形式;d. SOT(Small outline transistor):小外形晶体管;e.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四边具有J形短引线,典型引线间距为1.27mm,采用塑料封装的芯片载体,外形有正方和矩形两种形式f.;QFP(Quad flat package):四边扁平封装,四边具有翼形短引线,引线间距为1.00mm,0.80mm,0.65mm,0.50mm,0.30mm等;g. DIP (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h.;BQFP (QFP with buffer):带缓冲垫封装的Q FP;i.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板。
J.BGA(Ball Grid Array):球形栅格列阵4一般要求4.1印制电路板的尺寸厚度4.1.1印制板最小尺寸L×W为80mm×70mm,最大尺寸L×W为457mm×407mm4.1.2印制板厚度一般为0.8~2.0mm。
自动化组装的PCB可制造性设计要求
自动化组装的PCB可制造性设计要求PCB的可制造性设计主要解决电路板设计和工艺制造之间的接口问题,本文从PCB的组装、元器件的选用、PCB板面布局、元器件相互间距、可测试性设计等方面分析,提出诸多可制造性设计要求。
标签:可制造性PCB 表面组装封装1 前言目前在武器装备制造领域,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复杂化的发展,电路板的组装密度越来越高,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应用越来越广。
面向自动化组装的工艺,如回流焊接工艺、波峰焊接工艺、微组装工艺等已成为现代电子组装的主流组装技术。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可制造性。
如果在设计之初考虑不周导致可制造性差,那么生产装配过程中就必须要修改设计和图样,这样以来必然会延长产品的生产交周期和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延误了产品交付周期,可能使企业在市场上错失良机,在战略上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因此,对武器装备生产单位来说,产品的可制造性设计是其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越早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设计问题,就越有利于其产品的开发和质量的控制。
2 PCB组装方式和可制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2.1 PCB组装方式电路板在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要采用什么样的焊接方式完成电路板装联,电路板组装方式直接影响到其装配效率、成本和质量。
常见组装方式有单面全SMD、双面全SMD、单面混合组装、T面混装B面贴简单SMD、T面插装B面贴简单SMD等方式。
2.2 PCB可制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PCB可制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涵盖PCB制作、PCB组装及电路板测试等三个主要部分。
PCB制作是指生产印制板的加工工艺性。
PCB组装是指电路及结构上的元器件和PCB组装的工艺性,它还包括PCB与系统的组装。
电路板测试,包含通断测试及功能测试。
3 PCB可制造性设计分析3.1 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选择包括下述三个方面:元器件和封装类型的选择,元器件管脚有铅、无铅的选择,元器件的封装尺寸和包装形式的选择。
ipc pcb设计标准
ipc pcb设计标准一、概述IPC-PBCB设计标准是工业电子委员会(IPC)为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制定的标准规范。
该标准旨在提供一套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制造商的通用设计原则和指导,以确保PCB设计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原则:PCB设计应符合设备的功能需求,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可靠性原则: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电气干扰和机械应力对电路的影响,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考虑维修和调试的方便性,便于故障诊断和修复。
4. 可制造性原则:PCB制造应易于实现,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和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三、设计要求1. 布局要求:a. 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布局,确保电路间的信号传输顺畅。
b. 避免布线之间的电磁干扰,减少电路间的串扰。
c. 遵循电源线和地线的规则,确保电气隔离。
2. 尺寸要求:a. 使用的导线宽度和间距应符合IPC标准,确保电路的电气性能。
b. PCB尺寸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以适应设备的尺寸和结构。
3. 元器件选择:a. 应选择具有可靠性能和低成本的元器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b. 应考虑元器件的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选择易于采购和更换的型号。
4. 焊接要求:a. 应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如波峰焊或回流焊,以确保焊接质量。
b. 应考虑焊接后的热应力对PCB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
四、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明确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PCB的功能和结构。
2. 布局设计:根据功能模块进行布局规划,确定元器件的位置。
3. 布线设计:根据信号传输要求进行布线设计,确保电路间的信号传输顺畅。
4. 验证与测试:对设计进行验证和测试,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可制造性优化:根据可制造性原则,对设计进行优化,减少制造难度。
6. 出图与生产:将设计结果输出为生产所需的文件,交付给制造部门进行生产。
五、注意事项1. 应遵循IPC-PBCB设计标准的所有规定,确保设计的合规性。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知识
PCB设计的可制造性知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PCB设计时,了解和掌握可制造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减少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PCB设计相关的可制造性知识和建议。
1. PCB板材选择在PCB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板材对于保证电路板的性能和可制造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PCB板材有FR-4、高频板材、金属基板等。
1.1 FR-4板材FR-4是一种常见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由于其价格适中,成型工艺相对简单,所以在大多数普通应用中广泛使用。
在选择FR-4板材时,应根据电路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板材的层数、厚度和铜箔厚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1.2 高频板材高频板材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设计,如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与FR-4板材相比,高频板材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以及更好的高频特性。
在使用高频板材进行设计时,应注意板材的层数和铜箔厚度,以确保电路的传输特性和匹配性能。
1.3 金属基板金属基板通常用于高功率、高散热的电路设计,如功放、LED照明等。
金属基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路温度,提高整体可靠性。
在选择金属基板时,应根据电路功率和散热要求来确定基板的厚度和金属材料,以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
2. 元件布局与走线规则良好的元件布局和走线规则对于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制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布局和走线规则:2.1 元件布局•尽量将相互关联的元件放置在靠近一起的位置,以缩短连线长度,减小电磁干扰。
•避免元件之间的相互遮挡,以便进行后续的组装和维修。
•根据信号的传输特性和敏感性,合理地进行电路分区,以降低噪声和串扰。
2.2 走线规则•充分利用电路板的空间,合理布局走线,减小走线长度和阻抗。
PCB工艺流程和可制造性设计
前言:可制造性设计DFM(Design ForManufacture)是保证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DFM就是从产品开发设计时起,就考虑到可制造性和可测试性,使设计和制造之间紧密联系,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一次成功的目的。
DFM具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是企业产品取得成功的途径。
HP公司DFM统计调查表明:产品总成本60%取决于产品的最初设计,75%的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说明和设计规范,70-80%的生产缺陷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
一、PCB简介及工艺流程二、可制造性设计2.1.多层板叠层设计可靠性通常PP介质厚度的设计不要低于80um,介质太薄耐压性相应减弱,可能会出现电击穿的现象。
不同材料的PCB产品,其介质层耐电压能力情况如下表:序号介质层材料类型耐电压能力/(V/mil)1环氧树脂材料5002陶瓷材料7003BT材料10004PI材料1000对称性多层板叠层设计不论从叠层材料厚度(板材、PP、铜箔)还是布线设计(信号层、电源层、地层)、钻孔设计均需保证对称性,以避免PCB翘曲钻带设计对称:盲孔设计时,避免不对称结构设计线路图形分布的对称:处于对称结构位置的线路层,图形面积不能差距太大,如6层板,1层和6层,2层和5层分别处于对称结构的位置,同张芯板两面图形面积不能差距太大,否则很容易导致板弯曲超标,影响贴片(如遇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可在图2空旷区域铺上铜,减少图形面积的差异)。
其他(多层板叠层厚度设计)普通多层板叠层厚度应该比成品厚度小0.1mm(如下图示),因层压后还需要电镀、印刷绿油等,会增加板厚。
2.2.钻孔设计最小钻咀及孔径公差(孔直径小于6.3mm的孔)机械钻孔的最小钻咀:0.15mmPTH孔公差:插件孔:常规+/-4mil(非常规可做到+/-3mil )压接孔:+/-2milNPTH孔公差:+/-2mil孔径纵横比纵横比(如下图示):纵横比过大,在沉铜工序或电镀工序药水在孔内交换困难,会产生薄铜或局部缺铜,影响产品可靠性。
PCBA 可制造性工艺设计(DFM)规范
3.5 PCB 丝印要求 a. PCB上应有厂家的完整信息,PCB板号、版本号、CODE NO等标识位置明确、醒目。 b. 所有元器件、安装孔和散热器都有对应的丝印标识和位号(密度较高,PCB上不需作丝印的除外)。 c. 丝印字符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对于电解电容、二极管等有极性的器件,在每个功能
THD
峰焊接—手工焊接
锡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翻板—锡
改进波峰焊
效率较高,PCB加热三 器件为SMD、
7
膏印刷—贴片—回流焊接—插件—波峰
双面混装 焊接—手工焊接
次
THD
对于双面都有元件的PCB,较大、较密的IC,如:QFP,BGA,SOJ,PLCC,CSP 等封装的元件放在板子
的顶层,对于一些元件底部有散热面的封装也必须放在顶层(如:SOT89,TO-252,TO-263/TO-268等),
3 内容与要求
3.1 术语 1、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指用自动贴装设备将表面组装元件/器件
贴装到PCB 表面规定位置的一种电子装联技术。 2、THT: Through Hole Technology(THT) 通孔插装技术 3、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指在印刷电路基板上,用铜箔布置的电路。 4、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指采用表面组装技术完成装配的电路板组装件。 5、SMD(Surface Mounting Device)表面贴装元件,它不同于以前的通孔插装部品,而是贴装在PCB
1.2 明确深圳爱迅计算机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制程能力。确定利于生产的项目因素,固定有利项目并标准化。 1.3 本工艺说明书针对深圳爱迅计算机有限公司所拥有设备生产能力、品质检验标准、电子行业相关设计 标准以及生产过程中实际经验制定。 1.4 符合本工艺说明设计的产品称为标准产品,反之,称为非标产品。非标产品工艺制程能力不在本工艺 说明,按相关产品制定其工艺制程。 1.5 蓝色字体为工艺设计允许条件及需注意条件说明,红色为工艺设计限制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制造性的PCB设计规范
作者:韩志刚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09期
摘要PCB设计是指电路版图的设计,通常是借助EDA软件来完成,是电子产品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PCB元件组装绝大部分是由大型自动化设备完成,如何在高效生产中实现PCB元件装配的高品质易操作控制,每一位PCB设计工程师都应该在设计中考虑PCB的可制造性。
【关键词】PCB设计可制造性目的
DFM具有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是企业产品取得成功的途径。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实现电气连接的载体,而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组件,即把电子元器件装配到PCB板上形成的半成品)是实现电子产品电路系统功能的硬件主体。
本文针对电子产品中的PCB组件制造,从多个方面浅谈PCB设计的一些规范,达到实现PCB组件的可制造性的目的。
1 PCB DFM设计基本原则
(1)减少PCB组装的制程工序及成本,尽量使零件置于PCB的主焊接面。
(2)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应置于同一列或一排并且极性应指向同一方向。
(3)在PCB上按尺寸及数量均匀的分配元件以避免PCBA在回流过程及波峰焊接过程中变形。
(4)连接器和插座应置于PCBA的主要焊接面。
(5)不要在PCB的两面都设计通孔设备。
(6)设计中应尽量考虑自动装配,尽量减少人工操作。
(7)避免使用跳线及任何额外的人工操作。
(8)设计中考虑设备调试的要求。
(9)设计中考虑各种变量的误差。
2 PCBA主流工艺方式介绍
PCBA两面为顶面和底面,简单的PCBA只有顶面有元件(贴装或者插装),复杂的PCBA双面均有混装元件。
图1简单介绍了几种PCBA主流工艺方式。
图2为PCBA SMT生产设备(用于贴装SMD贴片元器件的设备)图例。
3 PCB外形及尺寸设计
PCB外形和尺寸是由贴装机的PCB传输方式、贴装范围决定的。
根据设备能力指数,目前通常的PCB组件生产厂家能生产的PCB拼板尺寸范围为:最小50(长)*50(款)mm,最大520(长)*400(宽)mm,PCB厚度0.2mm~~4.5mm。
为提高SMT机器的利用率与平衡率,通常要求PCB拼板的尺寸尽量做大(同个拼板中单板越多越好,只要不超过设备允许尺寸范围),当然也要同时考量拼板的可拿放性以及拼板的受压变形隐患。
4 PCB工艺边
大部分装配PCB都要有上下轨道边,又称之为PCB工艺边。
PCBA装配设备传送边宽度通常设计是5~10mm,用于接触PCB工艺边带动PCB的行进装配。
通常在实际PCB板距离PCB边缘3mm内不可以置放元件,以免线路板装配时机器轨道夹住元件焊盘无法安装。
如果单板板边3mm内有元件,则该板一定要加上PCB工艺边。
如果装配元件本体超出板边或平齐板边,则该板裸板不允许放置在传送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该板边不允许设置成V-Cut拼板方式,而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以镂空板边部分或采用邮票孔方式连接板边。
如果该板一定要使用SMT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则需要使用特制的治具载板作业。
如果插件元件本体超出板边或者平齐板边,则需经过分板之后再进行波峰焊制程。
PCB上的金手指边不可当作传送边。
5 PCB拼板的V-CUT与邮票孔连接设计
当PCB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则PCB拼板可用V-CUT
方式连接各个小板。
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使用V-CUT拼板设计的PCB推荐的板厚为0.60-2.0mm。
刻槽的深度是(针对常用的FR4 PCB材料)上下各1/3板的厚度。
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V-CUT连接PCB,为了保证PCB分板加工时不出现露铜缺陷,在PCB布线设计时要求所有的走线及铜箔距离板边大于0.50mm,而元器件实际物理边与V-CUT处的距离应该大于1mm.
如果PCB拼板中板与板之间的连接不是直线,则可以使用邮票孔连接的方式连接拼板中的各个小板。
一般情况下邮票孔连接部分采用四个贯穿孔方式,邮票孔不可以在零件正下方,邮票孔距离布线边缘最小为0.5mm。
6 PCB光学定位点设计
为便于SMT生产设备进行精确的光学定位,Fiducial Mark(光学定位点)为PCB必要设计。
PCB光学定位点SMT机器打件想当重要,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器置件精度。
全局光学定位点(Global fiducial mark):一般要求PCB最少要有2个全局光学定位点(通常又称为大板Mark点),其大小和形状应当一致,而3到4个全局光学定位点对SMT生产更佳。
至少的2个全局光学定位点应该分布在拼板的对角线上,如果PCB需要双面生产,则两面均要有全局光学定位点;如果是单面板,建议单板板内和工艺边(即轨道边)都加上定位点。
光学定位点通常设计为直径1.0mm的实心圆。
在光学点圆心直径为实心圆直径加2.0mm 的圆形区域需要进行阻焊开窗。
光学点制造工艺上要求表面洁净、平整,边缘光滑、齐整,颜色与周围的背景色有明显区别(关键要和基准点颜色有明显对比)。
光学点背景內不准有焊盘、过孔、测试点或丝印标识等。
光学点不能被V-Cut切割造成机器无法辨识。
7 PCB焊盘与相连引线的设计
(1)当焊盘尺寸大小不对称,或两个元件的端头设计在同一个焊盘上时,由于表面张力不对称,会产生吊桥、移位,需要避免。
(2)当焊盘和大面积的地相连时,应优选十字铺地法和45°铺地法。
从大面积的地或电源线处引出的导线长应大于0.5mm,宽应小于0.4mm。
(3)尽量使连接到焊盘的布线呈对称分布,减少由于不对称分布引起的焊料流动不平衡,造成元件转动或错位。
8 PCBA测试点设计
对于常用的消费电子产品PCB,通常每个线路网络上至少要有一个测试点,每个电源线路网络上至少要有4个测试点,地线网络上至少有6个测试点。
所有测试点尽可能分布在PCB 底面,方便测试治具的制作,降低测试治具制作成本以及增加治具的稳定性。
相邻的两测试点之间的中心距离至少要大于1.25mm,测试点中心应距板边(不含折断边)大于2.54mm,距螺丝孔边大于1.25mm.
测试点与零件外围(零件高度3mm以下)应相距1.27mm以上,测试点与零件外围(零件高度3~6mm)应相距3.3mm以上,测试点与零件外围(零件高度6mm以上)应相距
3.81mm以上。
9 PCB叠层设计
PCB叠层一般有两种设计:一种是铜箔加芯板(Core)的结构,简称为Foil叠法;另一种是芯板。
(Core)叠加的方法,简称Core叠法。
PCB叠层方式推荐使用Foil叠法,特殊材料多层板以及板材混压时可采用Core叠法。
PCB外层一般选用0.5oz至1oz(1oz=0.35微米)的铜箔电镀,内层一般选用1oz的铜箔;尽量避免在内层使用两面铜箔厚度不一致的芯板。
PCB叠层采用对称设计。
对称设计指绝缘层厚度、半固化片类别、铜箔厚度、图形分布类型(大铜箔层、线路层)尽量相对于PCB的垂直中心线对称。
10 PCB表面处理
10.1 热风整平工艺
该工艺是在PCB最终裸露金属表面覆盖锡银铜合金。
热风整平锡银铜合金镀层的厚度要求为1微米至25微米。
热风整平工艺对于控制镀层的厚度和焊盘图形较为困难,不推荐使用在有细间距元件的PCB上,原因是细间距元器件对焊盘平整度要求高。
热风整平工艺的热冲击可能会导致PCB翘曲,厚度小于0.7mm的超薄PCB不推荐使用该表面处理方式。
10.2 化学镍金工艺
化学镍金是化镍浸金的简称,PCB铜金属面采用的非电解镍层镀层为2.5微米至5.0微米,浸金(99.9%的纯金)层的厚度为0.08微米至0.127微米。
因能提供较为平整的表面,此工艺适用于细间距元件的PCB.
10.3 有机可焊性保护膜工艺
该工艺英文缩写为OSP,是指在裸露的PCB铜表面用特定的有机物进行表面的覆盖,目前唯一推荐的该有机保护层为Enthone's Entek Plus Cu-106A,其厚度要求为0.2微米至0.5微米,因其能提供非常平整的PCB表面,尤其适合于细间距元件的PCB。
11 结束语
在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意味着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更有效地完成电子产品的装配制造,可制造性的PCB 设计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越发丰富,它在提高产能、把控品质的同时为生产企业也能带来直接的成本节省。
只有把握住设计与生产的统一性,才能相互促进,达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国舜.论PCB设计的常见问题[J].机械设计,2011(08).
[2]李志国.浅析电路板的组装技术[J].电子信息技术,2009(09).
[3]林云堂.PCB企业如何进行过程控制[J].印制电路信息,2004(05):54-56.
作者单位
纷达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