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二则笔记
新序二则注解
新序二则1)、带宝剑以过徐君()2)、不言而色欲之()()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4)、然其心许之矣()5)、致使于晋()6)、顾反()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8)、从者止之曰()9)、先日吾来()10)、虽然()11)、今死而不进()()12)、是欺心也()()13)、爱剑伪心()14)、廉者不为也()15)、先君无命()()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17)、徐人嘉而歌之曰()1)、以示玉人()2)、玉人以为宝()3)、故敢献之()4)、若与我者()5)、不若人有其宝()()6)、所宝者异也()()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1)、带宝剑以过徐君(拜访)2)、不言而色欲之(神色表情)(要)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使命)4)、然其心许之矣(心中许诺)5)、致使于晋(到达)6)、顾反(还返)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继位的国军)8)、从者止之曰(劝阻)9)、先日吾来(先前)10)、虽然(既然如此)11)、今死而不进(却)(进奉)12)、是欺心也(这是)(自己的心)13)、爱剑伪心(爱其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14)、廉者不为也(方正的人)15)、先君无命(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命令)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挂)17)、徐人嘉而歌之曰(赞许)1)、以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人)2)、玉人以为宝(认为它是宝物)3)、故敢献之(胆敢)4)、若与我者(如果)(给)5)、不若人有其宝(不如)(各自)6)、所宝者异也(所当作宝物的东西)(以……为宝)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百两黄金)(黄鹂)(婴儿)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陋俗的人)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选择也越精妙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儒部语录《新序》
儒部语录《新序》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杂事第二杂事第三杂事第四杂事第五刺奢第六节士第七义勇第八善谋第九善谋下第十新序一、内容《新序》是刘向(公元前79-前8)收集或编写的一部著名的道德说教性的轶事和历史传说的汇编。
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卷。
人们还从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
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是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转述或直接照抄而成。
这些著作主要是《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以及《春秋三传》(其中刘向对《谷梁传》很有偏见)、《庄子》、《荀子》。
书中大多数历史故事集中在春秋时期,最后一卷(卷10)完全是汉代的故事。
书中前5卷冠以“杂事”之名。
广常人世(参见下文“九”,第17-19页)认为虽然这些卷的标题中有“杂”字,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通过一系列的范例藉以说明一个好的政府的基本因素。
其他各卷中,有的讽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卷六),有的赞扬大臣的全节和忠诚(卷七),有的赞扬义勇之士(卷八),有的讲述大臣的善谋(卷九和卷十)。
该书的思想基础是儒家学说,书中尤其强调统治者必须为人正直,要多听民众意见和留心贤能和有德之士——这些贤能之士不应动摇自己告诫和谴责残暴或愚蠢的国君的职责——的建议。
二、成书年代和真伪虽然早期的资料认为刘向是《新序》的作者,但更准确地说他是该书的编者,因为书中材料的主体都来自于其他典籍,刘向本人并没有创作任何部分内容。
把刘向视为作者而非编者起源于对《七略》中《新序》著录的错误解释,《七略》把此书和其他三种著述一同著录在刘向所“编排的”(即“序”)的67篇之中(见《汉书杂事第一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顽,母嚚,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
舜尽孝道,以供养瞽。
瞽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
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
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窳;渔于雷泽,雷泽之渔者分均。
新序原文及翻译
新序原文及翻译新序原文及翻译《新序》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
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心欲之。
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沪教版作“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文学常识编辑1、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
轶闻轶事,半史半闻,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定,清代学者有辑佚,校补各一卷。
【原文翻译】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训俭示康·第三单元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 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理解与豁达: 再见吧,胡同。
“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 “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作者: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 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 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 “诤臣”。“疏”是古代一种文体,指臣子向 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奏章。 内容: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 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写法:正反对比论证(如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 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比喻论证, 说理形象;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语言: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占有 使用(鱼翅) 挑选 存放(鸦片) 毁灭(烟枪烟灯 姨太太)
反 对 三 种 态 度
喻证
破 立
对比论证
提 出 三 种 方 式
胡同文化(汪曾祺)
作者:汪曾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 戒》、《大淖纪事》等。 内容:《胡同文化》是作者给摄影艺术集《胡 同之没》写的序。作者久居北京,非常熟悉北 京人的生活,介绍北京的胡同,从居住、交际、 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多个方面分析胡同文 化的特征,对在现代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北京胡 同的没落,充满复杂难言的感情。 语言:平实朴素、京腔京韵、亲切幽默。
概括各部分大意
胡同的特点:§1-4
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胡同的衰败没落:§13-15
北京胡同的特点
• 形正
• 名俗
• 量多
• 贯通
• 安静
胡同文化的特点: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封闭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精义:忍
《新序》二则(精)
刘向
经学家: 专门指称阐释、注解、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 (或径称“经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 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通常是民间学者。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诸侯之间派遣使节互 通信息。今指请人担任工作。
故事背景
延陵季子受到晋国的邀请前去拜访晋国的国
课文疏解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不言而其色欲之
然其心许之 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虽然,吾心许之矣。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而歌之曰
思考:你看出延陵季子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
品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诚信无欺。“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 伪心,廉者不为也” 是什么让孔子非常想拜他为师呢? 诚信不欺的品格 ,一颗高洁的、真实的、高 尚的心。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 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找 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 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写下了历史上 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 墓”。(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碑文,除了武则天的 无字碑文。)这个人就是季子。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孔子如此感动呢?即季 子的“爱剑不伪心”。伪:诈也。有人刻意的去 做叫做伪,解释成欺骗。延陵季子有一颗怎样的 心呢?高洁的、真实的、高尚的心。一般来说, 如果做一个真人,就会心有所想,口有所言,身 有所行。我怎么想就怎么说,我怎么说就怎么做。
而延陵季子跳过了“言”,只是心许这样就去 做了。这是一个很诚信的人。什么叫信?人言为 信,一字千金,讲出来就是守诺,欺诈了自己的 真心就是伪,跟伪相关的,有所不为就是“佛”, 不去做蒙蔽自己真心的事情。这就是佛的境界。 这个故事只是延陵季子诚信无欺的一个方面, 一件事情,但是确实是他身上的贤、义的具体写 照。尽管几千年后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好像觉得仍 然有点不可思议,那是因为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内 心,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的、光明的心。延陵季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李白 在诗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 坟松,万古知其心。”
《新序》二则
《新序》 《新序》是古代历史故事集,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 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他编写此书, 意在“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 汉规鉴”。所以,其内容走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 给人以启迪;尽管《新序》中的许多故事采自诸子 史传,但就其材料取舍、思想内容来看,无疑体现 了刘向本人的社会政治思想。《新序》中的许多章 节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丰富多彩, 特色鲜明,特别是有了虚构的成分,这说明,《新 序》已经具备了小说的某些因素。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 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 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本文的记述和史书的记载分别侧重什么?
❖ 最后作者以“子罕所宝者至矣”作结,(至,极致 )进一步强调了子罕“不贪”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操 守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 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构成一副对联,少了横批。 延陵季子挂剑诚信无欺; 司城子罕辞玉廉洁不贪。
❖ 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构成一副对联,少了横批。
延陵季子挂剑诚信无欺; 司城子罕辞玉廉洁不贪。
❖ (2)第一则重在叙事,叙得一波三折,本则重在议论,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得 出什么结论?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 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 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作者先设喻,写人面对宝物的不同态度不同选择,然 后由此推出结论,“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 ,其取弥粗。”也就是说,人面对宝物的选择与人的 “知”密切相关。知识越多,智慧越大,选择越正确 ,越精妙。这一段实际上谈的是人的价值选择、人的 价值观的问题。
《新序》二则翻译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
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
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
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
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
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
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廉洁的人是不这样的。
”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
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
”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
子罕不接受。
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人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
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
”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
”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
人的知识愈精妙,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陋,他所选择的也愈粗陋。
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新序》文言文翻译
原文:《说苑·修文》孔子曰:“文者,所以载道也。
道不可不弘大,弘大者,非文无以载之。
文者,所以表德也。
德不可不尊崇,尊崇者,非文无以表之。
文者,所以宣志也。
志不可不抒发,抒发者,非文无以达之。
文者,所以纪事也。
事不可不纪,纪之者,非文无以传之。
是以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观其宜,作则观其顺而观其则,言则观其深而观其远,诗书礼乐,皆所以载道也。
”翻译:《说苑·修文》篇中,孔子说:“文章是用来承载道理的。
道理不可不宏大,宏大的道理,没有文章就无法承载。
文章是用来表彰德行的。
德行不可不尊崇,尊崇的德行,没有文章就无法表彰。
文章是用来宣扬志向的。
志向不可不抒发,抒发的志向,没有文章就无法传达。
文章是用来记载事情的。
事情不可不记载,记载的事情,没有文章就无法流传。
因此,君子安居时,就观察其象征意义并玩味其文辞;行动时,就观察其变化并审视其适宜之处;创作时,就观察其顺应自然并遵循法则;言谈时,就观察其深刻并审视其远见。
诗、书、礼、乐,都是用来承载道理的。
”孔子认为,文章具有多重功能:一是承载道理,使道理得以广泛传播;二是表彰德行,使德行得到尊崇;三是宣扬志向,使志向得以传达;四是记载事情,使事情得以流传。
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善于观察文辞中的象征意义,行动中的变化,创作中的顺应自然,言谈中的深刻与远见。
诗、书、礼、乐等,都是用来承载道理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文章依然承载着重要的使命。
我们要学习古人的智慧,将文章作为传播思想、弘扬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我们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精选)新序二则
❖ 诚信不欺的品格 ,一颗高洁的、真实的、高尚 的心。
拓展阅读
陈情赠友人(李白)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宋人有得玉者
❖ 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 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 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一 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 大拥护。
课文理解
❖ 罕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
❖ 廉洁不贪。
❖ “我以不贪为宝”
比较阅读
❖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 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 非常想拜他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 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 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为这个人 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 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 “聘”: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诸侯之间派 遣使节互通信息。今指请人担任工作。
❖ 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 百姓所希望的。”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 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 也都把粮食借出来。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 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 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 挨饿。
课文疏解
❖ 宋人有得玉者 ❖ 所宝者异也 ❖ 今以粗。
❖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 其所。
《新序》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序》阅读答案及译文《新序》阅读答案及译文申包胥者,楚人也。
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
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
若得君之灵,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秦伯使辞焉,曰:“寡君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
”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包胥九顿首而坐。
秦哀公曰:“楚有臣若此而亡,吾无臣若此,吾亡无日矣。
”于是乃出师救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秦大夫子满、子虎帅车五百乘。
子满曰:“吾未知吴道。
”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会之,大败吴师。
吴师既退,昭王复国,而赏始于包胥。
包胥曰:“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为名也;功成而受赏,是卖勇也。
君既定,又何求焉?”遂逃赏,终身不见。
君子曰:“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不受赏,不伐矣。
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取材于西汉刘向《新序》)注释:【1】封,大。
【2】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秦伯使辞焉A.言辞B.辞赋C.推辞D.告辞②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A.宽厚B.深厚C.丰厚D.醇厚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逮吴之未定逮奉圣朝B.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秦王不怿,为一击缶C.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皆以美于徐公D.而赏始于包胥临溪而渔10.请用“/”为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断句。
(3分)11.请将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12.文中说“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请阅读此诗,完成①-②题。
(3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高中文言文《新序二则》重点词句解释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曾巩校订。
编者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别录》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二、文言词语(一)通假字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二)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古,方正、刚正;今,不贪为廉(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此处名作动);今,携带(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诸侯之间遣使通问;今,聘请(5)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不言而色欲之言,说话(名作动)2)徐人嘉而歌之曰嘉,称许,赞许(形作动)歌,唱歌、歌颂(名作动)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名作动)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形作动)5)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形作名)6)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名作状)7)不言而其色欲之色,从神色看上去(名作状)8)然其心许之心,在心里(名作状)9)所宝者异也。
宝,以……为宝(意动)(四)一词多义1、致(1)致使于晋达,达到(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2、为(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五)文言虚词用法1、之(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2、以(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一个,把,用;后一个,用来(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3、然(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三、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语后置宋人有得玉者(二)文言难句翻译(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新序》文言整理
《<新序>二则》文言常识整理通假字顾反(反,同“返”,返回)古今异义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古:指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近:聘请)今以白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古:婴儿;今:子女中的男性)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古:鄙俗的人;今:谦称,对人称自己)非所以赠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廉者不为也(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虽然,我心许之矣(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一词多义带:致:带宝剑以过徐君(佩带)致使于晋(达到)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挂)遂脱剑致之嗣君(奉献)为:若:为有上国之使(因为)若与我者,皆丧宝也(如果)廉者不为也(做)不若人有其宝(如)与:宝:若与我者(给)我以不贪为宝(宝贝)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和)所宝者异矣(以……为宝)句式1、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判断句)2、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判断句)3、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判断句)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判断句)5、致使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6、则徐君死于楚。
(介词结构后置)7、宋人有得玉者。
(定语后置)8、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
(省略宾语“之”,代“玉”)9、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省略宾语“之”,代“剑”)词类活用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名作状,向西)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名作动,唱歌)所宝.者异也(宝,名作意动,以…为宝)爱剑伪.心(伪,形作动,欺诈)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形作名,故人,老朋友)。
建平中学语文:《新序》二则
句式
倒装句
“宋人有得玉者”为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下面句子括号内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省主语“我”)以(省宾语“璧”)示玉人,玉 人以(省宾语“璧”)为宝
《新序》二则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曾校书于天禄阁(皇 家馆),主持经传、诗赋的校正整理工作 达20年之久,撰成《别录》,为我国目 录学之祖、校雠学的创始人。平生著述甚 丰,以《新序》、《说苑》最有文学价值。 《新序》为历史故事集,以春秋时事为多, 利用寓言、比喻等形式来达到讽谏的目的, 著名的如“叶公好龙”。
古今异义
“玉人以为宝”中的“玉人”,古义指雕琢玉器的工 人。
“以示鄙人”中的“鄙人”,古义指知识浅陋鄙俗的 人。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中的“今”,古义指如 果。 一词多义 “若与我者”与“不若人有其宝”中的“若”:前者 为连词,解释为“如果或假使”;后者为介词,解释 为“如”。 “若与我者”与“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中的 “与”:前者为动词,解释为“给”;后者为连词,
句式: 判断句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吾非赠之也 倒装句 如:致使于晋 则徐君死于楚 省略句(下列各句括号内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未献(省“之”)也 先日,吾来(省“徐”,徐国)块宝玉的人,他把宝玉献给司空子罕。子罕不 肯接受宝玉。献玉的人说:“(我)把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匠 看过了,玉匠认为它是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你。”子罕 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宝玉作为珍宝。如果你把宝 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人都丧失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 拥有自己的宝物。"
出使上国的使命,所以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但我心里已 经答应给他了。现在他已死就不进献,这是欺骗我自己的心 呀,因为爱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正直的人是不会 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赠给了徐君的继位人。(这位) 继位者说:“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能接受您 的赠剑。”于是季札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墓前的树上就离 开了。徐国人为赞许季札就作了首歌来歌颂他:”延陵季子 呵不忘故人,解下千金宝剑呵挂在墓前。"
新序二则知识点总结
知识整理一、文言实词(一)通假(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二)古今异义(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4)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5)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唱歌(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2、名词作状语(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3、名词意动用法(1)所宝者异也。
宝,以……为宝(四)一词多义1、致(1)致使于晋:达到(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2、为(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3、精(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二、文言虚词用法1、之(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2、以(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连词(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介词,把,用;连词而,表承接(3)我以不贪为宝:介词,把,将3、然(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三、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1、定语后置(1)宋人有得玉者2、介词结构后置(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四、文言难句名句摘录精译(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没有开口,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
”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
新序
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
轶闻轶事,半史半闻2、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版本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另有《说苑》、《列女传》,以及辞赋《九叹》等。
知识整理一、文言实词(一)通假(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二)古今异义(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虽然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唱歌(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3)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3、名词作状语(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2)不言而其色欲之色,神色看上去4、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1)所宝者异也。
宝,以……为宝(四)一词多义1、致(1)致使于晋:大,达到(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2、为(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3、精(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二、文言虚词用法1、之(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2、以(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3、然(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三、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新序》二则特殊句式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名作状,往西)聘(诸侯之间遣使通问)晋,带(佩带)宝剑以(连词)过(拜访)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神色)欲(想要)之。
延陵季子为(因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但是)其心许之矣。
(季子)致(到达)使于晋【省略,介宾结构后臵】,顾反(同“返”),则徐君死于楚【介宾结构后臵】。
于是(在这个情况下)(季子)脱剑致(奉献)之(于)嗣君【省略】此吴国之宝,非所以(用来做…的)赠也。
【判断句】”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
先日(先前),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
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虽然(即使如此),吾心许之矣。
今(徐君)死而不进(进奉),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省略句,判断句】”遂(于是)脱(解下)剑致(奉献)之(于)嗣君【省略句】。
嗣君曰:“先君(已故的国君)无命(命令),孤不敢受剑。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季子以(介词,把)剑带(挂在)徐君墓树而去。
徐人嘉(赞许)而歌(名作动,作歌来称颂)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挂在)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宋人有得玉者【定语后臵】,献诸(兼词,之于)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曰:“(我)以(介词,把)(之)示玉人(雕琢玉器的人),玉人以(之)为宝,故敢献之。
【省略句】”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如果)与(给)我者,皆丧宝也,不若(如)人(各自)有其宝。
”故宋国之长者(忠厚的人)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意动,以…为宝)者异也。
”今(如果)以(介词,把)百金与搏黍以(连词,来)示儿子(婴儿),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鄙俗之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宝者至矣。
《新序》二则-用
2021/3/10
17
三种人的三种选择
物质利益,只顾眼前
儿子 搏黍 好玩
玉 献玉者
鄙人 百金 实用
和氏璧 贤人 至言 高尚
高洁
不贪
2021/3/10
精神利益,君子风范
子罕
异
18
《宋人有得玉者》中,百金比之于搏黍,婴儿取好 玩的搏黍;和氏之璧比之于百金,鄙俗的人取实用的百 金;和氏之璧比之于至理之言,“贤者必取至言”。一 连三个比较,最后是为了突出说明贤者子罕的选择,是 最正确、最高尚的。
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
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
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
《说苑》、《列女传》等书。
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
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
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根据战ຫໍສະໝຸດ 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2
《新序》
2021/3/10
【西聘晋】奉命向西出使晋国。西,名词 作状语。吴在东,晋在西,故用“西”字。 聘 :诸侯与诸侯之间遣使通问。
2021/3/10
4
延陵季子(延陵是其封地)受到晋国的邀请前 去拜访晋国的国君,(题目中的西聘),为什么到 徐国去拜访徐君了呢?当时地理上徐国是吴国到晋 国的必经之地,是水陆的交通要害,季子在当时很 有名气,因三让君位而出名、博学多闻,徐国的国 君也是很会治国的的,季子也是慕名而来。到徐国 一看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社会风气。两个人交 谈甚欢,把酒言欢,两个人相见恨晚,成了知己。 徐君看到宝剑就流露出想要的表情,季子心理就暗 暗许下了承诺。史书中说延陵季子是吴王的第四个 儿子,最小但是最贤德。兄弟皆爱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
诚信无欺延陵季子
其他诚信无欺的例子? 曾子杀猪 ;李勉埋金;商鞅立信;赵氏孤儿 ; 诚信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言必信,行必果。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信无以成,行 非信无以立。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社会角色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 同,阅历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其对心中的至宝有不同 的 选择。 请以“对______(人)而言,______是他(她)心中 的至宝,因为_______。”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如: 对教师而言,爱心是他(她)心中的至宝,因为只 要心中有爱,就季子的形象和文 章主旨的影响? 答:徐君一死,故事便起波澜,首先,延陵季子的诺言立 即面临考验;如果不赠剑,那么必将“欺心”、“伪心”; 如果赠剑,那么赠给谁?怎样赠?最后,延陵季子以奇特 的方式,“以剑徐君墓”,兑现了诺言。经过这一番曲折, 延陵季子恪守信用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褒奖诚信的主旨 也更突出了。
孔子以仁为核心,他发现一个人大仁大义,非常想拜他 为师,但是他晚生了20年,当孔子找到他,想向他学习的时 候发现这个人已经死了。孔子非常伤心,他慨然地位这个人 写下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十字碑文, “呜呼有吴(今江苏) 延陵君子之墓”,这个人就是季子。 有一句广告词中说“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感动”,究竟是 什么力量让孔子如此感动呢? 答:诚信不欺的品格。具体的说就是“爱剑不伪心”。伪:诈 也。有人刻意的去做叫做伪,解释成欺骗。延陵季子有一颗怎 样的心呢?高洁的、真实的、高尚的心。一般来说,如果做一 个真人,就会心有所想,口有所言,身有所行。我怎么想就怎 么说,我怎么说就怎么做。这个地方延陵季子跳过了“言”, 只是心许这样去做了。这是一个很诚信的人。什么叫信?人言 为信,一字千金,讲出来就是守诺,欺诈了自己的真心就是伪, 跟伪相关的,有所不为就是“佛”,不去做蒙蔽自己真心的事 情。这就是佛的境界。
小结:学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延陵季子这个人为什么让孔 子如此感动,这个故事只是延陵季子诚信无欺的一个方面, 一件事情,但是确实是他身上的贤、义的具体写照。尽管几 千年后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好像觉得仍然有点不可思议,那是 因为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内心,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的、光明的 心。延陵季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李 白在诗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 古知其心。”杜甫(欲留挂徐剑,犹回忆戴船。)、黄庭坚 对他也是非常佩服。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 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 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 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 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 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刘向为人简易积 思于经术昼诵《书》、《传》, 夜观星宿,常以阴阳吉凶论时 政得失。平生著述甚丰,以《新序》、《说苑》最有文学价值 。 《新序》为历史故事集,以春秋时事为多,利用寓言、比喻等 形式来达到讽谏的目的,著名的如“叶公好龙”。《说苑》为 分类故事选,共 20篇,内容与时政颇相切合,取材通俗、风 格朴实 。其文多为奏疏及校书后为古书所作的“叙录”。 以 《谏营昌陵疏》最为有名,融情于事,被视为具有“阴柔”之 美的代表作。在经学上,专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 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 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 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 的仿骚作品。
《新序》简介 新序是笔记小说集。分杂事、刺奢、节士、 义勇、善谋五类 。记录从舜禹至汉初的历史人物 的各种事迹 。作者根据古史及各家之书、史记录 而用文学笔法再传之 。不少篇章善于对特定史实 进行渲染,有的具有浓厚的小说意味,如《孙叔 敖》、《 丑女无盐》等篇,曲折有趣、耐人寻味, 开魏晋小说之先河 。其记载与《左传》、《国 语》、《战国策》、《史记》有所不同,亦可补诸 史之不足。 文笔朴素洗练,委婉流畅。
联系自己生活,谈谈怎样看待子罕“以不贪为宝”?说说 你的“宝”是什么? 答:这“宝”即精神的宝物,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宝。 他以此为宝,表明了子罕的超过常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一个人的选择就越精妙。这里的 知识一指道德修养,二指智力培养。总而言之就是一个 人要有精神追求。贤者从和氏璧和道德之言中选择后者 这里是道德修养提升的需要,体现了其精神的崇高。当 今社会有些贪官品德底下,抵不住诱惑无法坚守本性, 在物欲面前心理失衡,这是道德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 缘故。历史上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季羡林等都是很穷的, 生活不富裕,但他们都有高尚的仁德,别人都羡慕他们, 他们自己也很快乐。“一个人只追求吃穿,他的格不 高。”——季羡林
写作手法探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以剑为线索,以“许剑”、“ 赠剑”、“ 挂剑”为 中心记述了吴公子季札信守自己内心的诺言,不欺骗他人, 不欺骗自己的良心的感人故事。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 晰。 2、季子“不欺心”的言论在前文的伏笔是? 答:然其心许之。 3、通过侧面表现的方式突出主人翁的崇高品质。 答:随从和继位者的对话,以及引用徐人的赞歌。
刘向受到儒家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观念的影响,他认为善行可以改变天意,转危 为安。所以《新序》中记载了许多西汉时期人 物的善德懿行,希望善行能感动上天。例如记 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孙叔敖看见双头蛇然后又把 他杀死埋掉,认为自己将要死了,后来他的母 亲告诉他“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结果孙叔敖 不但没有死,还升为楚令尹,得到很好的声誉。
联系实际,谈谈季子的诚信有何特别之处
这个承诺是心的承诺,没有任何 证据,季子完全可以当成什么事都没 有。可见季子讲诚信并非是受外界舆 论的束缚和威压,而是发自内心的做 人的原则
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个故事?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故事? 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辞玉 廉洁不贪司城子罕
答:作者还通过设喻的手法,从人对宝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 论。先以百两黄金和黄鹂给婴儿选择,婴儿必定会选取黄鹂; 拿和氏璧与百两黄金给鄙俗的人选择,鄙俗的人必定会选取 百两黄金;拿和氏璧与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名言给贤人选择, 贤人必定会选取至理名言,由此推出结论 :其知弥精其取弥 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最后以子罕之所宝者至矣作结,进一 步强调了子罕不贪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