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整式的加减 教案及反思
整式的加减整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整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 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整式的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教师准备好相关教材,包括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相关例题。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生,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便更好地跟上课堂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整式的加减法,让学生了解整式的加减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整式的加减法。
2. 讲解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包括同类项相加减、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等内容,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练习(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整式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教授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讲解、练习和拓展,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1. 教学内容设计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缺乏实际应用的理解。
下一次教学时,我将更多地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的加减法。
2.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下一次教学时,我将在课前布置更多的预习作业,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3.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课堂氛围略显沉闷。
下一次教学时,我将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综上所述,整式的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
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篇一」一、知识目标: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教材处理与数学方法1.调动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行归纳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3.利用不同记号标出各同类项,有助学生合并同类项。
4.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已经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5.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辅导,把共性问题与典型题目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纠错能力。
四、(一)复习旧知识1、合并同类项定义、法则;2、去括号法则。
3、基础训练计算(1)(2x-3y)-(5x+4y)(2) -3ab-4a2+3 a2 -(-2ab)(3) (3 a2 -ab+7)-(-4 a2+2ab+7)(4) (-x+2x2+5)+(4x2-3-6x)4、列式计算(1) 2x2-3x+1与-3x2+5x-7 的和;(2)-x2+3xy-2y2 与-2x2+4xy-y2 的差;(3)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1 得-8x2+6x+2 ,求这个多项式;5、求值:2a2-b2+(2b2-a2)-(a2+2b2),其中a=1/3,b=3。
五、归纳小结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4《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它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而整式的加减运算既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运算,又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根式运算、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能力目标:通过具体情境导入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经历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类、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合并。
【教学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
课前准备:学习工具、自己家的内部图片、PPT、智慧课堂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昨天我们请同学们拍一拍自己的家,现在我们来看一看。
(图例)教师出示图片:这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家的一部分呢?它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分类摆放。
在数学学习中有时候我们也要将一些单项式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交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并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二、思考交流、理解概念1.同类项的思考和认识观察下列单项式,你觉得它们中哪些是同类?-a ; 2b ; ab ; 3a ; -7ba ; 5b2abc通过学生猜测,讨论,说出分类和分类标准,得到同类项的定义。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游戏:找朋友a²mn xy 2-3pq³a³xy/2 pq-8pq³-nm 3q³p -4分析思考:两个单项式是否为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单项式中字母的顺序无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整式的加减运算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代数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实践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整式的加减运算,例如:“已知两个数的和是20,差是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整式的加减运算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例。
例如,对于两个整式的加减运算,先将同类项合并,再进行加减运算。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如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操练(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计算以下整式的和:(1)2x+ 3y - 4x + 5y;(2)4a^2 - 3a - 2a^2 + 5a。
整式的加减法教案
整式的加减法教案教案标题:整式的加减法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整式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3. 学生能够运用整式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整式的概念和特点;2.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 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式的加减法运算的示例和练习题;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整式的概念,解释整式是由常数项、变量项和它们的系数通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得到的表达式;2. 提问学生:你们对整式有什么了解?整式和多项式有什么区别?二、讲解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15分钟)1. 教师介绍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同类项的合并和系数的运算;2. 通过示例演示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步骤;3. 强调整式中变量的指数和字母要保持一致,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进行练习,计算给定的整式加减法运算;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3.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惑。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整式的加减法解决;2.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答问题;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内容,强调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2. 学生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和建议;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巩固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2.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学生完成的练习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在整式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和讨论机会,加强对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024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2.能够熟练运用整式的加减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整式加减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整式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整式之间可以进行哪些运算吗?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
2.学习整式的加减法则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减运算,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整式合并成一个整式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整式的加减法则。
整式的加减法则可以概括为:同类项相加减,系数相加减。
3.示例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讲解整式的加减运算。
例1:将整式3x^2+2x5和2x^23x+4合并成一个整式。
解:3x^2+2x5+2x^23x+4=5x^2x1例2:将整式4x^32x^2+x和3x^22x1合并成一个整式。
解:4x^32x^2+x+3x^22x1=4x^3+x^2x14.练习与巩固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整式的加减运算。
练习题1:将整式5x^23x+2和2x^2+x1合并成一个整式。
解:5x^23x+2+2x^2+x1=7x^22x+1练习题2:将整式6x^34x^2+3x和x^22x+1合并成一个整式。
解:6x^34x^2+3x+x^22x+1=6x^33x^2+x+15.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看看如何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来解决问题。
问题: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2x+3y元,其中x表示原材料成本,y表示人工成本。
如果工厂要生产100件产品,那么总共的成本是多少?解:总成本=100×(2x+3y)=200x+300y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家在课后要加强练习,熟练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3篇学问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整式的加减实际就是合并同类项,有意识地培育他们有条理的思索和语言表达力量。
2、了解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法则,且会运用此法则进展整式加减运算。
3、知道在求多项式的值时,一般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详细情境的观看、思索、类比、探究、沟通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把握讨论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感受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受学数学是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点:娴熟地进展合并同类项,化简代数式。
教学难点;如何推断同类项,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题: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安装窗花,其余局部刷油漆,请依据图中的尺寸,算出:(1)甲乙油漆面积的和。
(2)甲比乙油漆面积大多少。
(处理方式:①学生思索片刻②找学生代表沟通自己的解答③教师汇总学生的解答)板书:(1)(2ab-πr2)+(ab-πr2)或(2ab+ab)-(πr2+πr2 )(2) (2ab-πr2)-(ab-πr2)(此时提问学生:这3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引出课题—从本节课开头来学习:2.3整式的加减。
并板书)二、探求新知教师自问:如何计算(1)和(2)两个式子呢?接着解答:本节课来学习2.2.1合并同类项(此时板书课题——1.合并同类项)1、同类项的概念观看多项式(2ab+ab)-(πr2+πr2 )中的项:2ab、ab 的特点。
学生沟通、争论。
③师生总结:(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介绍的同类项,此时板书: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一样并且一样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强调:①所含字母一样②一样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简称“两同”。
整式的加减教案(最新8篇)
整式的加减教案(最新8篇)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等过程,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数量关系表示规律。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式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日历、粉笔、黑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⑴填写下表:⑴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⑴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寻找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规律验证规律。
⑴练习: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活动二: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
⑴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⑴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人。
⑴在⑴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人。
活动三:探索图表的规律下面是20xx年五月份的日历:1.日历图彩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这个关系。
整式的加减(4)教案
§2.2 整式的加减(4)教案开课教师:郑建忠开课时间:2010年10月20日上午第3节开课班级:七年级(2)班开课地点:多媒体教室Ⅱ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体验整式加减的意义;2.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运算;3. 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列整式并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列整式并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Powerpoint 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数学游戏:①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②交换这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两位数;③求这两个两位数的和。
观察计算结果,你会发现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对任意的两位数都成立吗?为什么?设这个数的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交换数位后所得的新两位数可表示为,则:(+10)=+(++ab10bba)11a11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问题1:(教材P69例7)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3本,买圆珠笔2支;小明买这种笔记本4本,买圆珠笔3支. 则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1)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2)小明比小红多花费多少钱?问题2:(教材P69例8)做大小两个长方形纸盒,尺寸如下(单位:㎝):(1)用含a 、b 、c 的式子表示:小纸盒的表面积是 2cm ,大纸盒的表面积是 2cm ;(2)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材料多少平方厘米?(3)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材料多少平方厘米?注:问题1与2都是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三,归纳小结,练习巩固:归纳:列整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将其中的一个量或几个量用字母表示,列出整式;②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去括号,合并同类项;③验证及答案(化简结果是:不含同类项的整式)。
课堂练习:P61第1、2题。
四,深入探究,应用升华:问题3:一种练习簿售价为2.3元/本,如果买100本以上(不含100本),售价为2.2元/本,则:(1)列式表示买n 本练习簿所需钱数;(2)按照这种售价规定,会不会出现多买比少买反而付钱少的情况?(3)如果你需要100本练习簿,怎样购买能省钱?五,课堂小结,回顾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六,课后作业:P61-62第5~8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规范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两种求代数式值的方法,体会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2.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
3.关键:正确理解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理数可以进行加减计算,那么整式能否可以加减运算呢?怎样化简呢?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的时间是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的时间就是2.1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100t+1202.1t,即100t+252t1.类比数的运算,我们应如何化简式子100t+252t呢?五、新授(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1002+2522=______;100(-2)+252(-2)=________。
1002+2522=(100+252)2=3522100(-2)+252(-2)=(100+252)(-2)=352(-2)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如果用t表示上述算术中的数2(或-•2)•就有,•100t+252t=(100+252)t=352t。
《整式的加减》教案「篇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四)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整式的加减的基本概念。整式的加减是指含有字母和数字的代数式的加减运算。它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整式的加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四)教案
一、教学内容第二章整式的来自减(四)1.章节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整式的加减运算展开,包括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及应用等内容。
2.本节内容:
(1)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
(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去括号的方法;
(4)解决实际问题时整式的加减运算。
3.教材内容列举:
(1)例题:2x + 3x,5y - 2y,3m^2 + 4n^2等整式的合并同类项;
-举例:使用分配律简化(a+b)(c+d)类型的表达式。
2.教学难点
(1)合并同类项:对于含有多个变量的整式,学生可能会在识别和合并同类项时出现困难。
-难点解析:强调只有变量和指数都相同的项才是同类项,如3x^2和4x^2是同类项,而2x和2x^2不是。
(2)去括号:在整式中去括号时,学生可能会忘记改变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难点解析:使用数学符号和颜色编码来帮助学生记忆,如括号前是负号,括号内所有项的符号都要取反。
(3)整式加减运算的顺序:在进行多步骤的整式加减运算时,学生可能会弄错运算顺序。
-难点解析:强调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的运算顺序,可以通过示例进行逐步演示。
(4)解决实际问题时整式的构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表达式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难以把握哪些信息是重要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规则及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式的加减法。
2.实际问题的转化为整式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把文字信息或规律转化为整式进行加减运算。
2.不同次数的整式相加减。
四、教学方法1.归纳法与举例法相结合。
2.讲授与实例讲解相结合。
3.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1)整式的概念和性质•整式是指含有字母的常数与它们的积以及幂的有理数乘积的和。
•一个整式的次数是它各项中最高次数的项的次数。
•相同次数的各项系数可以合并。
(2)整式的加减法规则和方法•算法:对应相加减。
•注意事项:先合并同类项再合并不同次项。
(3)实际问题的转化为整式加减运算•找规律或描述中的数量关系转为整式。
•利用相应的文字语言或语句进行转化。
2. 合作学习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以下练习:(1)求解下列整式的和差:1.2x2+3x−1,−x2+5x+32.4a2+3ab−b2,2ab+3b2−a23.3y4+2y2+1,−4y4+3y+2(2)将以下实际问题进行转化求解:1.某商店共有商品x万元,其中有 A、B 两种商品,A 产品的价值为y1元/万,B 产品的价值为y2元/万,若 A、B 两种商品的价值总和为3000元,求 A、B 两种商品分别占多少万元。
2.一辆车的前轮是大型轮,每转一圈可以行进 $2\\pi$ 米。
后轮是小型轮,每转一圈可以行进 $1\\pi$ 米。
经过一段时间后,车的前轮转了a圈,车的后轮转了b圈,求这段时间内车行驶的总路程。
3. 老师辅导老师检查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纠正操作错误,解答疑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完成下列题目:1.计算(3a2−2ab+5b2)−(a2−3b2)。
2.用一个代数式表示表格中几何点的和(下图为直角坐标系,A,B,C,D分别为点坐标):| x | y |-----|-----|-----|A | 1 | 2 |-----|-----|-----|B | -3 | 4 |-----|-----|-----|C | 5 | -5 |-----|-----|-----|D | -2 | 3 |-----|-----|-----|3.李先生购买了x个苹果、y个梨和z个桃子,共花费120元。
冀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精品教案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主题中的“整式的加减”.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代数式,包括代数式、整式、分式的概念及运算.课标重点强调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理解代数式的表述功能、建立符号意识、理解运算的意义及运算的必要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一般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断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在本单元中,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和整式的加减运算等主要内容,既是以后学习整式乘法、分式运算、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整式的过程中,要把概念和运算紧密联系.新课标明确指出本单元的重点在于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所以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式的概念和掌握单项式的概念、系数、次数,多项式的概念、项、次数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等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关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体验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发展符号意识,感受计算原理,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冀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本章包括四个小节:4.1整式;4.2合并同类项;4.3去括号;4.4整式的加减.通过提供充分的素材,让学生经历用代数式表示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教学活动应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正确处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学会运用加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通过数与式的类比,自然而合理地解决去括号问题.关注学生对算理的认识和理解,重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数学的思考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情境问题到用整式表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开展用数学语言(代数式)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抽象,初步发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运算,并要求在每一步的算理教学中,教师不要人为拔高,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即可;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的,因此要强调运用数的运算律,保证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多的、繁琐的运算.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初步积累了用代数式表示数量的活动经验,在学习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概念时会比较容易,但是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强调.由于学生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抽象思维比较薄弱,所以对于多项式的次数要重点进行讲解.四、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知道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代数式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并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3.探索并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准确地去括号.4.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在加减运算的过程中,感悟代数式推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和运算能力.5.能运用整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自主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每课时留下拓展性练习或自主编写自己的易错题类型.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整式的加减数学教案优秀5篇
整式的加减数学教案优秀5篇《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列代数式(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1.单项式: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然后教师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1)x?12;(2)abc;(3)b2;(4)-5ab2;(5)y;(6)-xy2;(7)-5。
(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
《整式的加减》习题课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案设计教师:陈晓霞学校:横道中学整式加减练习课课后反思横道中学陈晓霞对于整式及其加减的复习课,我主要围绕两点展开讲解:(1)对整式及其加减整章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有对本章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使得知识形成体系化。
(2)对整式及其加减整章的易错题进行整理,让学生明白哪些地方自己在操作时需要小心,也是“雷区”,需警戒。
通过这次课,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从中也发现自己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具体如下,教学中相对处理好点的地方:(1)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本章知识点展开教学,且能注意适度的发散。
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本章知识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
细化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同时,讲课中注重对知识点适度发散,强化某些知识及注意的问题。
(2)讲课中,基本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思考解答相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中,基本上做到了与学生的互动。
当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亦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要保持一种期待的眼神,充分信任他们,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3)讲课中,做到了尽可能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覆盖面要广。
课堂中,我尽可能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去积极思考回到我的问题。
整堂课讲完后,大部分学生都已被我提问,覆盖面广。
不足之处:(1)在课程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突出重难点。
课程的设计方面,我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
于是,上课中造成了核心知识没有凸显现出来,处处重点,处处非重点。
学生不易把握,可能导致学生最后糊涂,重点还是不清楚。
对于复习课,应该把握核心概念,从学生角度入手设计,题目不追求多但要精练;不要求难但要典型;不要求老师讲多少而追求学生自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复习课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及相关规律的总结。
课堂上,过多的注重让学生接触各类题目,缺乏对相关题目规律方法的总结,使得某些学生课后只能处理这一道题而不是一类题。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5篇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5篇整式加减教学反思篇1整式的加减,其本质是合并同类项,而合并同类项是以有理数的加减为基础,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要专心的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参加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许多。
以后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多备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在快乐中学习的乐园。
1、在教学中我实行了分组商量、小组竞赛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
在后面的教学中感觉时间不是很够用,但是又想完本钱节课的内容,就有点急于求成了,这是在教学中感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在新课引入时占用了不少时间,虽然学生可以对同类项的合并有了深刻的理解,但由于时间安排不是十分合理,使后面的内容先化简再求值部分练习不够到位,对于合并同类项并求值的内容没有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下一节课进一步的加强。
2、在教学中,有时尽管我始终在努力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旧留下一些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学问的学习不应只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讲解与学生机械的仿照,而是应当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
我应当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受学问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问,把握必要的技能。
坚决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念。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篇2刚上完好式的加减,觉得预备了很久,但讲完后发觉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就教学过程做一点回顾和思索。
对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问题,设计还很好的,用学生去小卖部买东西为例,让生体会到数学在你的四周。
对于探究新知环节,有前面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新课上了。
其整式加减本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通过实践,在对教材的整合中,削去枝叶,使学生轻装上战,突出了重点,加强了练习,让学生在主干学问的循环学习中不断充实学问体系、完善学问结构,形成能力。
整式的加减法训练教案及反思
整式的加减法训练教案及反思【教案】整式的加减法训练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掌握整式的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初中数学》(或其他相应教材)。
2.工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册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导入相应的习题或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整式加减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理论讲解a.教师讲述整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包括什么是整式、整式的加减法规则等。
b.教师通过课件或示意图,结合具体的例子,演示整式的加减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3.练习演算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一些简单的整式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熟悉运算的过程和方法。
4.深化巩固教师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整式加减法运算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5.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和练习,让学生课后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6.反思总结教师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相关的反馈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整式的加减法进行,通过理论讲解、练习演算和练习巩固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和改进:1.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引导学生了解整式加减法之前,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或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在理论讲解环节,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和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整式加减法的规律和方法。
3.练习的难度过渡:在练习演算和深化巩固环节,应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确保学生在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解答。
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要重视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辅导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给予他们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2.能够准确地进行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式的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运算法则;2.整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整式的加法和减法是代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和运算法则,它是学习代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1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整式的加法1.引入整式的概念以及整式的加法原则;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加法是指将同类项相加;3.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巩固概念和运算法则。
步骤二:整式的减法1.引入整式的减法原则,即整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减法运算;3.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概念和运算法则。
步骤三:整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给出一些整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例子;2.引导学生理解整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原理;3.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步骤四: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整式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练习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整式的加减法的掌握程度;3.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整式的加减篇一整式的加减,其本质是合并同类项,而合并同类项是以有理数的加减为基础。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一《整式的加减》是全日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重要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整式的加减》教学中,我主要是从我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
第一步: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将各种粉笔头混合在一起,要求学生从中挑出红色、黄色、白色的粉笔头进行分类;再让学生想想,在饭堂吃饭后洗的饭碗与汤匙的摆放,引导学生想一想东西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虽然这些事情看似与数学学习毫不相干,但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却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分类思想,为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及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还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步: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同类项的概念,我首先出一些单项式,其中也有一些单项式是有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让学生把这些单项式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找出其相同点:含有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我就告诉学生这样的项就叫做同类项,否则,不是。
然后让学生举出一些同类项的例子,明确强调要成为同类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所含字母要相同;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必须要相同。
所以在举同类项的例子的时候,只要让学生把系数改变,字母部分不变就可以了,这样通过学生的体验,很快的明白了同类项的意义并且能够准确地举出同类项的例子。
第三步:在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后,然后提出问题在多项式3x2-2y4-4xy-2+3+5x2-5y4+2xy中。
1、这个多项式中有那些项?2、哪些项可以合并在一起?(特别强调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学生往往会不注意)为什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并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充满着乐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巩固了同类项的概念,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式的加减
河渠中学邢荣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70页,2.2整式的加减:4.整式的加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
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做一做。
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①学生写出答案:n+(n+1)+
②提问:以上答案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
2.练习:化简:
(1)(x+y)—(2x-3y) (2)2()2
222
--+
23(2)
a b a b
提问: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整式的加减:教师概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不难发现,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因此,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
(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
(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2.例题:
例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
解:原式=( x2―7x―2)―(―2x2+4x―1)= x2―7x―2+2x2―4x+1=3x2―11x―1。
(本例应先列式,列式时注意给两个多项式都加上括号,后进行
整式的加减)
练习: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3与―x2―3x,求这个多项式。
例2:计算:―2y3+(3xy2―x2y)―2(xy2―y3)。
解:原式=―2y3+3xy2―x2y―2xy2+2y3)= xy2―x2y。
(本例让学生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
例3:化简求值:(2x3―xyz)―2(x3―y3+xyz)+(xyz―2y3),其中x=1,y=2,z=―3。
解:原式=2x3―xyz―2x3+2y3―2xyz+xyz―2y3=―2xyz。
当x=1,y=2,z=―3时,原式=—2×1×2×(—3)=12。
(本例让学生经历求代数式的值时,应先考虑将代数式化简,在代入求值的过程,体会先化简在求值的优越性)
3.课堂练习:课本p70:1,2,3
三、课堂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
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
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
使计算简便。
4.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课堂作业:课本p71—72:6,7,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
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习题的复习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小组讨论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然后出示例题,由学生解答,同时采取由学生出题,其他同学抢答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