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
测树学题

森林计测学2007年真题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二、三、简述题2.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散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径散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散布规律的主要特色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跟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必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缓和,而体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
(2 分 )(2 分 )3.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弊端。
长处 : 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 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 , 合用范围广。
(2 分 )弊端:一元材积表合用范围小,只好用来计算林分积蓄而不可以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
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 分 )4.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渐渐上涨,此后上涨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降落趋向;(2 分 )(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降落,此后降落速率变缓; (1 分 )(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降落,至必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安稳状态。
(1 分 )5.5.分级标准木法选用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次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真相等的 3—5 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次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真相等的3—5个径级;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用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用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必定的方法。
6.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互相关系。
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 (Z gr); (2) 纯生长量 (Z ne); (3)净增量 (); (4) 枯损量( M0 ); (5)采伐量 (C); (6)进界生长量 (I)。
互相关系为:Z ne CZ gr Z ne M 0 C M 0四、阐述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题10 分,总计10 分)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同样点和不同点。
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

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第一部分:测量学一、填空题1.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等高距。
2.测量的基本工作为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
3.钢尺或皮尺有20m、30m、50m三种,分为端点尺和刻线尺。
4.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叫水平角。
5.某一同学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其物镜微微上倾照准所测目标,读竖盘读数为88º32¹12″。
则该竖直角为 1º27¹48″。
6.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观测、计算和绘图。
7.过地面上某一点的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的夹角称子午线收敛角,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坐偏角。
8.“三北”方向是指磁北、真北、坐标纵线北。
9.任一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的夹角叫该点的经度。
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
二、概念题1.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线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2.控制点:为保证成图的精度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必须测区范围内均匀地布设一定数量的骨干点并精确地测算其位置,这些点称为控制点。
3.首曲线:根据相应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其高程是等高距的倍数,用细实线描绘。
4.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用h表示。
5.半依比例符号: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称为线状符号或半比例符号。
6.闭合导线:从某点出发,经过若干连续的折线后仍回至该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7.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以H表示)。
8.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称平面控制测量9.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三、简述题1.简述用水准仪及双面尺法,测量地面两点A、B的高差方法步骤。
并写出计算公式。
欲测A、B两点间高差,在A、B之间安置水准仪,粗平,先后视A点主尺,精平读数得a1;前视B点主尺,精平读数得b1,则h1=a1-b1;再前视B点辅尺,精平读数得b2;后视A 点辅尺,精平读数得a2。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3)、不足:受树高影响大,随着树高 的增加而降低。
(4)、f1.3由来:根据标准地材料编制平均形 数表。 (5)、应用举例 某柞树次生林,经每木调查测得公倾断 面积为10.3m2,平均高为6.6m,从树高形数 表中查出6.6m高的形数为0.57(查7m高) 则:
第一节
基本测树因子
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 干称为伐倒木。 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的因子称为基 本测树因子,如树干的直径、树高等。这些均是 树木直接测定因子。还有一些因子,如树干横断 面积、树干材积、形数等是在直接测定因子的基 础上派生的。
一、树木的直径
树干直径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 (Diameter)。用D或d表示,测定单位是厘米,一般 要求精确至0.1cm。 树干直径分为带皮直径(diameter over bark, 缩写D.O.B) 和去皮直径(diameter inside bark, 缩写D.I.B)两种。其中位 于距根颈1.3m处的直径,称为胸高直径,简称为胸径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由于胸径在立木条件下容 易测定,所以胸径是一个重要的测树因子。
树干体积是以x轴为轴,干曲线绕其旋转一 周所形成的体积。分别为圆柱体,抛物线体,圆锥 体,凹曲线体。
第三节 伐倒木求积式
一、完顶体一般求积式
根椐微分学原理,将树干可看作许多小段,段长为 dx,当dx充分小时,每段可视为圆柱体,每小段体积 为:v g Biblioteka dx y 2 dx2
L L V 0 v 0 y
大陆 倾向森林计测学 台湾 森林测计学 内容 2块+1块 第一板块 五个方面 1 伐倒木材积测定 2 立木材积测定 3 林分调查因子 4 林分蓄积测定 5 角规测树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 林分年龄 )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 胸径 )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 树冠投影面积 )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1.7~1.8 )。
6. 角规测树时,Fg 越大,测量误差( 越小 )。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 薪材 )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单木模型 )。
9. Richards 生长方程( c kt A y ))ex p(1(--= )。
10. 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5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g 1.3——胸高断面积;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5. 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
6.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7. 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林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种出材率之间关系所编制的数表8. 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
9. 自由树: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10绝干重:树木干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 。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1.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分):(1)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此时树木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t(Q), 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
测树学期末复习提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1、在《测树学》或《森林计测学》中以、测定为中心内容的情况并没有改变。
2、一个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至右自开始到最后一个的数字为止的位数。
3、测定胸径时,胸高断面不圆的树干,应测的胸径取其平均数。
4、立木材积三要素是由、、三个因子所构成。
5、形数是表示的指数,它说明树干。
形数越大,说明树干。
6、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作。
自地面到的高度叫做。
7、在孔兹干曲线式中,当r分别取0,1,2,3 时,其旋转体的形状一般近似于、、、。
8、进行径阶整化时常采用上限排外法,如果按2cm径阶整化,8径阶范围是,如果按4cm径阶整化,16 径阶范围是9、林分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林分调查因子主要有:、、、、、、、等。
10、树皮材积与带皮材积之比称为。
11、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
12、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其余为。
13、我国现行的林分密度指标有:、和。
14、在我国,常用的评定立地质量的指标有和15、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和。
16、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把各个龄级再归纳为更大范围的阶段,称为龄组,通常由幼到老分为、、、、。
17、疏密度这个指标可以说明单位面积上的多少,以十分小数表示,由0.1~1.0共分级,它是森林调查和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
18、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主要有、、和、。
19、在温带和寒温带树木的年轮通常有颜色较浅的和颜色较深的两部分组成。
20、林分生长量大致可以分为、、、、、。
21、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主要有、、和。
22、森林分子是指“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和的林木。
23、当用杆式角规绕测,相割时计数为;相切时计数为相余时计数为。
24、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的基础。
25、树木生长过程是一个的过程,其生长曲线呈现S 形。
而林分生长过程则与其完全不同,有两种作用同时发生,即和。
26、测定林分生长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区分为和两类。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二、三、简述题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一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而呈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
(2分)(2分)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优点: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适用范围广。
(2分)缺点:一元材积表适用范围小,只能用来计算林分蓄积而不能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
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分)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下降趋势;(2分)(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以后下降速率变缓;(1分)(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至一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平稳状态。
(1分)5.5. 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取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取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一定的方法。
6.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Z gr );(2)纯生长量(Z ne );(3)净增量(∆);(4)枯损量(0M );(5)采伐量(C );(6)进界生长量(I )。
相互关系为:00M C M Z Z CZ ne gr ne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1) 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
测树学题

森林计测学2007年真题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测树学_复习题_FXT332020_1612

测树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332020)一、名词解释1、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3、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
用q2表示。
4、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5、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6、林分平均胸径:亦称林分平均直径,是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7、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8、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9、同龄林:林分中所有林木的年龄都相同,或是在同一时间营造及更新生长形成的林分称为同龄林。
10、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11、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12、林分生长模型: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13、连年生长量: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连年生长量。
14、生长率: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
15、二元材积表:根据材积与树高和胸径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编制而成的数表。
16、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17、林分蓄积量: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称作林分蓄积量。
18、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
19、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测树学习题

1.地位指数是根据林分年龄和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2.地位级表是依据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年龄关系编制的,其编制原理、方法及过程基本上与编制地位指数表相同。
3.密度对林分平均直径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林分平均直径越小,直径生长量越小。
4.林分密度对树干形状的影响较大,一般地说,密度大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小,密度小的林分内其林木树干的削度大。
5. 疏密度:疏密度是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值。
6. 立木度:立木度是现实林分的密度(可以用株数、断面积或蓄积量表示)与最理想林分的密度的比值。
7. 林分密度指数:林分密度指数是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标准平均直径(亦称比较直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林木株数。
3.在同龄纯林中,林木的形数和形率依胸径、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分别形成反J型曲线变化规律。
4.在材积三要素中,形数与树高之乘积称作形高,林分中林木的形高随胸径的变化规律是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5. 胸高形数受干形和树高双重影响,而实验形数则只受干形影响,因此,实验形数比胸高形数相对稳定。
6.材积按径阶的分布序列与林木株数按直径的分布序列一样,具有近似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
(2--3)
式中: —林分平均断面积;
—林分内林木总株数;
—林分总断面积;
和 —第 株林木的断面积和胸径。
2.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标准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⑴树高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⑵在每个径阶范围内,林木株数按树高的分布也近似于正态,即同一径阶内最大和最小高度的株数少,而中等高度的株数最多。
9森林抽样调查思考与练习

9、森林抽样调查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1、森林抽样调查2、简单随机抽样3、系统抽样4、重复抽样5、不重复抽样6、布点7、样地定位8、分层抽样二、填空:1、评定森林抽样调查设计方案好坏的主要指标( ); ( ); ( ); ( ) 。
2、1982 年将我国的森林调查科学地分为三类( ); ( ); ( ) 。
3、简单( )抽样和( )抽样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
4、当抽样比小于 0.05 时,可将不重复抽样当成( ) 。
5、在抽样调查中凡是按照( )原则去抽取样本,不论样地的形状和大小,都可以 获得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值。
6、分层抽样布点后,某层落不到样地时,应在该层内( )增设( )样地。
7 、总体面积一定样地面积越大。
总体单元数( ) ,变动系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大而() 。
8、样地数量的确定既要满足( )要求,又要使( ) 。
9、确定样本单元数时,可靠性和相对误差可以事先给定,但( )是未知的,为了保证调查精度,常在确定的样地数量基础上增加( )的安全系数。
10、分层抽样布点后, 样地垮层时, 样地应移向同一层内, 可以改变样地形状, 但()不变。
11、在制定分层方案时,应尽量使层内变动( )层间变动大。
12、分层抽样中总体分层后成为独立的抽样总体,叫() 。
13、分层抽样包括( ), ( )和()三个环节。
14、把含有 N 个单元的总体,按照( )分成 L 个层,且每一个单元只能在一个层内,不得( ) 。
15、据统计原理知,分层抽样总体方差可分解为( )和() 。
16、分层因子中,龄组一般划分为(), ( )和() 。
17、分层因子中,郁闭度划分为(), ()和()三层。
18、层代号“落成中”所说明的优势树种为( )龄组为()郁闭度为()。
19、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如果样点落在层的边界线上时,可按( )移入()设置样地。
20、应用Fg=2 的水平角规测得某马尾松林分20 径阶的相割株数为 4 株,相切株数为1株,则该径阶的计数株数为() ,径阶断面积为()m2 /ha。
林政专业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第一章、绪论1、测树学的概念:测树学是以森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株木、林分、大面积森林以及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2、测树学的目的: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或蓄积、生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3、测树学发展简史:(1)测树学的萌芽阶段:19世纪早中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开始,德国完成适用伐倒木和木材材积测定公式的理论推导和检验,确定了形数的概念和测定立木的材积公式,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测仪器的研制。
(3)成熟和稳定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数理统计、遥感技术、抽样技术和电算技术的发展及广为应用,以及角规测树学理论技术陆续发展起来。
(4)新技术应用阶段:近10-2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航天遥感、动态预测、角规测树等新技术在森林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4、测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树木和林分的蓄积量(材积)、材种出材量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5、测树学中的误差:从误差的来源分,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6、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运算规则:①加减乘除运算:结果保留位数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②乘方或开方运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③对数运算: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④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误差和偏差只取一位或者两位有效数字。
⑤计算中涉及到常数π、e以及非测量值,如自然数、分数时,不考虑其有效数字的位数,视为准确数值。
⑥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可暂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完后在修约。
运用电子计算器运算时,要对其运算结果进行修约,保留适当的位数,不可将显示的全部数字作为结果。
7、测树学所使用的符号和单位:第二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直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
森林抽样调查考试试题及答案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森林抽样调查: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的抽样方法及理论的科学。
2.森林分层抽样:以林区为抽样对象,将总体按照预定的因子分组,在组内随机或系统抽取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3.两阶抽样:用两阶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4.中距模拟样地:以样点上量测的全部树木的水平距的中位数模拟样地.5.回归估计:就是利用各因子间的回归关系,根据某一因子x确定另一因子y的一种抽样估计方法.6.分层回归估计:将总体分层后,每个层配制一个回归方程,或各层综合在一起配置一个回归方程,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7成数抽样:用样本成数估计总体成数的抽样调查方法.8.样本:从总体单元(N)中,按照预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单元,则被抽中的这部分单元的集合叫样本.9.方差:标准差的平方教方差.10.标准误: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个样本,由于存在抽样误差,这些样本的均数各不相同.11.抽样误差:由于只测样本单元而没观测全部总体单元而产生的误差在抽样估计中,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12.估计值的方差: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13.变动系数:指为了比较两个样本平均数的离散情况的大小,常采用标准差的相对值既变动系数。
14.协方差: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量关系.15.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等概地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用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特征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16.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确定起点后,按照预先规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来估计总体的抽样调查方法.17.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由N个总体单元中,随机或系统的抽取n个样点,按照每个样点测量的平均水平株距、平均断面积和平均材积,塑造模型构成模拟样地。
每个模拟样地是一个样本单元,有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整体的方法。
18.样地定位:将图上布设的样地落实到地面上去叫做样地定位。
19.强精度抽样:抽抽定的小班内随机抽取30~40个,0.02~0.05hm测蓄积。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农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的学习口诀是:行万里路、测天下树。
森林计测如相助,资源调查我最酷。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胸高形数的公式为,式中 V为树干材积,g1.3为断面积,h为树高。
()参考答案:对2.望高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
()参考答案:对3.实验形数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V= fꞫ g1.3(h+3)。
()参考答案:对4.当树高h=20-30时,丹琴略算法测定立木材积计算结果可靠。
()参考答案:错5.伐倒木木区分求积式区分段划分一般至少不少于5段()参考答案:对6.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采集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2倍。
()参考答案:错7.一般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多为“正”误差,平均断面求积式多为“负”误差。
()参考答案:错8.当长度测量无误差时,直径测量的误差等同于材积计算的误差。
()参考答案:对9.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中央直径。
()参考答案:错10.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大头直径和小头直径。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根据林分的(),可将林分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参考答案:林相2.划分林层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参考答案:各林层每公顷的蓄积量要大于30m3;主林层的郁闭度要大于0.3,其它林层的郁闭度应大于0.2;相邻林层之间林木的平均高要相差20%以上;各林层林木的平均胸径应在8cm以上3.分析林木粗度的变化或进行胸径生长比较,以及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林分结构时,一般采用林分的算术平均胸径。
()对4.从树高曲线上不仅可以得到林分的条件平均高,而且根据各径阶中值可查得相应的径阶平均高。
()参考答案:对5.随手绘制树高曲线时应使各点纵坐标值(实际值)与曲线值(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参考答案:对6.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用数式法拟合树高曲线很方便,但因树高曲线的变化很大,不能未经检验直接采用某一个模型拟合,而必须同时采用几个模型试验,寻求最优的模型。
测树学题

森林计测学2007年真题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森林资源监测复习提纲与部分答案(学习类别)

森林资源监测复习提纲与部分答案(学习类别)森林资源监测复习资料1.森林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2.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
3.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4.森林调查小班是为了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森林资源,便于开展森林经理活动,在林班内划分为若干个生物学特性和经营特征一致,而且与其它相邻的地段在经营措施上有差异的地域小区地段叫小班。
5.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6.森林蓄积量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7.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只根据立木胸径一个因子编制和查定立木材积的材积表。
8.遥感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所能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设置、波长间隔的大小。
9.遥感空间分辨率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实地尺寸或大小,或是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使用来表征传感器获得的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和瞬时现场来表示。
10.简述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立地因子有哪些及其含义?(不少于5种)(P100)(1)气候因子包括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2)土壤因子土壤是森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各种树木都要求适宜的土壤条件,森林生长发育的状况、生产率的高低、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品质以及森林分布等都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土壤是森林的主要生态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2、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
3、( )、( )和树高称立木材积三要素。
4、胸高形数随树高、直径的( )而( )。
5、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一般有( )、( )、( )、( )四种。
6、望点是指树干上部( )处的位置。
7、丹琴公式用于树高为( )m左右树木计算材积较为可靠。
二、判断题:(每题2分)1、立木材积测定与伐倒木材积测定完全一样。
( )2、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 )3、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 )4、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 )5、形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树干的具体形状即干形。
( )6、实验形数与胸高形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 )7、胸径和树高相同,形率也相同的树干,其干形也可能不一样。
8、立木区分求积必须具有性能较好的上部直径测定仪器。
( )三、论述或计算题:1、测高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2、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6分)3、一株胸径为35.3cm的落叶松,其材积是多少m3?(4分)第三章树木生长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树木自种子发芽开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树木直径、树高和形状都在不断地( ),这种变化叫生长。
2、树木生长量按研究生长的时间长短来分,有( )、( )和( );若用年平均值表示,则有( )和( )。
3、生长量是表示树木( )生长速度,生长率是表示树木( )生长速度。
4、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生长率公式是( )生长率式,其计算式为( )。
5、断面积生长率等于直径生长率的( )。
6、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一般有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 )、( )、( )和目测法等。
7、施耐德生长率P v=k/nd中n是指( )。
8、树木生长过程的调查方法一般有( )和( )。
9、解析木一般应在( )、( )、( )和梢底位置取圆盘。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木的生长都是变大的。
( )2、对于速生树种常用定期平均生长量近似代替其连年生长量。
( )3、树木生长量大就说明树木在此期间长的快。
( )4、树木树高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
( )5、一株长16.2m的解析木,按2m区分段为区分,其8号圆盘在距树干基部15.6m处。
( )6、“0”号圆盘上查数年轮数由外向里数,其它圆盘则由里向外数。
( )7、“0”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与各号圆盘年轮数之差,即为树木达到各该圆盘高度的年龄。
( )三、论述或计算题:1、画图并说明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8分)2、一株年龄为28年的解析木,按5年一个龄阶划分,可划分为几个生长阶段,写出每个阶段的年龄。
(6分)3、一株13.0m长的解析木,按2m区分,分别查得“0”号圆盘的年轮数为26,“4”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5,“5”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1,该株树木15年生的修正后树高为多少米?(8分)4、为什么要进行树干解析?(8分)5、两株树木其直径分别为50cm和20cm,10年后直径分别为70cm和30cm,哪一株的长的快?为什么?(8分)第四章林分调查因子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林分是林木内部结构特征( ),并与四周邻接部分有显著区别为( )。
2、在一个完整的森林分子中,直径分布总是( )占最多数,向( )的株数逐渐减少。
3、林分中只有一层树冠的林分叫( ),有两层或更多层树冠的林分叫( )。
4、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 )。
5、由于树木生长期较长,确定年龄不宜以( )为单位,而是以( )为单位。
6、分别树种按林分平均年龄和( )关系编制的表叫地位级表。
7、林分密度是反映林分中林木对其( )的利用程度的标志。
8、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 )差别,而没有质上的不同。
二、判断题:(每题2分)1、一片同龄纯林就是一个森林分子。
( )2、一森林分子中最粗树木直径一般为平均直径的1.7-1.8倍。
( )3、林分树种组成式如“7杨3柳+松-梨”中“-”表示要去掉梨树。
( )4、同龄林是指林分中林木年龄完全相同。
( )5、林分平均胸径就是各个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 )6、林分郁闭度一般都小于1。
( )三、论述题:1、如何绘制林分树高曲线?(8分)2、如何用测线法确定林分郁闭度?(8分)3、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地调查。
(8分)4、标准地选取的原则是什么?(4分)第五章林分蓄积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蓄积包含()的意思。
2、用标准木法求林分蓄积量,其方法分()和()标准木法。
3、分级标准木法既可求出(),又可取得()。
4、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树干带皮材积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数表称()。
5、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估价,不仅要查清它的(),而且要对近期内将要采伐的蓄积量做出()上的鉴定。
二、判断题:(每题2分)1、在一定面积上的总材积叫蓄积量。
()2、标准木是指在林分中选出的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平均干形都相同的树木。
( )3、标准木的代表性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关键。
( )第六章 角规测树方法一、填空题:(每空1分)1、杆式角规缺口宽度与林木胸高处( )计数1;( )计数0.5。
2、角规绕测的样园,实际上并未进行( ),而是以测点为中心所想象的( )。
3、测点周围有多少株( )的树木,就有多少以测点为中心的样园。
4、一般以每个测点计数( )株为选定角规断面积系数的参数。
5、缺口宽度为2cm ,杆长为1m 的角规,其F=(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用角规瞄准林木胸高位置以上判断为相切,则瞄准胸高位置的计数一定为1。
( )2、某测点周围有50株直径一样大小的树木,则在该测点周围具有50个样园。
( )3、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与林木直径无关,反与l/L 有关。
( )4、在林分内,角规测点一般不能任意移动。
( )5、当测点距树木之间的距离S i 大于临界距i i d F R ⋅=50时,该株树木一定是计数1。
( )三、论述或计算题:1、角规缺口为2cm ,杆长为50cm 时,F 等于多少?(6分)2、用角规在林分中绕测,绕测一周后其计数值几乎为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克服?(8分)3、某油松林分,用F=0.5的角规绕测,结果相割10株,相切15株,相离20株,计算该株油松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多少?(6分)第七章林分生长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林分生长过程中,有( )同时发生。
2、调查初期与未期两次结果的差值为( )。
3、胸径生长量通常是用( )钻取木条测得。
一般取相对( )钻取。
4、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相差1cm的材积差数作为规定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1cm所引起的材积增长量,据此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称为( )5、林分从发生、发育一直到衰老或采伐为止的全部生活史为(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林分生长与单株树木生长相同,都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 )2、林分纯生长量也就是净增量。
( )3、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取木条时的压力会使自然状态下的年轮变窄。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块林分第一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20年,平均高12.0m,平均直径为14cm,第二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0年,平均高15.5m,平均直径20cm,计算该林分树高、直径的净增量是多少?(4分)2、林分生长过程中,那些因子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那些因子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4分)第八章森林抽样调查方法一、填空题:(每空1分)1、森林大都属于( ),是数理统计合适的抽样( )。
2、无论采用哪种抽样方法,都包括( )和( )这两个重要环节。
3、简单随机抽样和抽样是其它抽样方法的( )。
4、把确定的样本单元数,按照随机的原则布设在总体范围内称。
( )5、将图面上样点位置落实到( )上的工作称样地定位。
6、分层抽样中,层平均数差异越大,分层( )越高。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样地和标准地一样都是人为选取的典型地段。
(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又称森森经理调查,简称一类调查。
( )3、系统抽样的估计值可用简单随机抽样估计值近似代替。
( )4、凡是按照随机、等概的原则抽取样本,不论样地的形状和大小,都可以获得总体的无偏估计值。
( )5、回归估计是提高对总体平均数估计精度的一种方法。
( )三、论述或计算题:1、简单随机抽样工作步骤有哪几大步?(5分)2、系统抽样的周期性影响是怎么回事?(8分)3、我国目前生产上划分层次的分层因子主要是什么?(3分)第九章遥感图象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一、填空题:(每空1分)1、任何物体在( )时,都具有电磁波辐射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