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社工服务站日常工作制度

社工服务站日常工作制度

社工服务站日常工作制度一、引言社工服务站作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以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工服务站的日常工作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内容和流程、团队协作等方面。

二、工作时间安排社工服务站的工作时间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1.工作日:社工服务站的工作日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中午休息1小时。

2.加班:如遇重要活动或突发事件,社工服务站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加班时间,但需提前通知和协调相关人员。

三、工作内容和流程社工服务站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和支持,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 接待与咨询1.社工服务站接待来访者,了解其需求并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2.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社工服务站可以提供个别咨询或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的辅导和支持。

2. 社会调查与评估1.社工服务站根据需求和情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实际困难和需求。

2.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社工服务站制定相应的帮助计划和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3. 个案管理与跟进1.社工服务站对接受帮助的个案进行管理和跟进,及时了解其情况和需求的变化。

2.社工服务站与个案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4. 资源协调与引导1.社工服务站协调社会各方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社工服务站引导社会弱势群体主动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四、团队协作社工服务站的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和支持。

团队协作的要点如下:1.目标明确:团队成员应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效率。

2.沟通协调: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共享信息和资源。

3.分工合作:团队成员根据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合理分工,互相支持和配合。

4.反馈与改进:团队成员应定期进行工作反馈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社工日常管理制度

社工日常管理制度

社工日常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社工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时间1.1 工作时间:社工工作时间为8:30-17:00,午休时间为12:00-13:30。

1.2 外出工作:社工需要外出工作时,需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并履行请假手续。

三、工作内容2.1 定期分配工作:主管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向社工分配工作任务。

2.2 工作汇报:社工每周需向主管领导提交工作汇报,包括本周工作完成情况、下周工作计划等内容。

2.3 客户服务:社工需认真对待每一位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2.4 保护隐私:社工需妥善保护客户的隐私信息,不得泄露。

四、工作要求3.1 专业素质:社工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

3.2 服务意识:社工需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3 团队合作:社工需积极配合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4 自我提升:社工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持续学习、进修。

五、工作标准4.1 工作态度:社工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2 工作效率:社工需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4.3 工作质量:社工需保证工作质量,杜绝差错和纰漏。

4.4 工作纪律:社工需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六、奖惩制度5.1 奖励制度:公司将对表现优秀的社工进行奖励,包括表彰、奖金等。

5.2 惩罚制度:公司将对违反规定的社工进行惩罚,包括批评教育、调查处理等。

七、制度执行6.1 主管领导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不遵守规定的社工进行训诫或惩罚。

6.2 全体社工需认真遵守本制度,确保日常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社工工作制度

社工工作制度

社工工作制度社工工作制度是指社会工作单位为了保障社工的权益和规范工作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将从招聘、培训、岗位安排、工作管理和绩效考核五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社工工作制度。

首先,招聘方面,社工工作制度要明确招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和选拔过程。

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同时拥有一定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能力。

面试过程会采用多面向的评估方法,以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选。

其次是培训方面,社工工作制度要规定社工岗位的培训内容与方式。

培训内容涵盖社工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心理辅导、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学习交流等。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社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三是岗位安排方面,社工工作制度要明确社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社工通常要负责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的咨询和辅导、社会资源整合和管理等工作。

制度还要规定岗位的权限与义务、工作时间与休息规定、工作场所与设施保障等内容。

第四是工作管理方面,社工工作制度要规定工作的管理流程和方式。

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工作计划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社工工作的进展情况。

同时,要求社工团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制度还要规定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最后是绩效考核方面,社工工作制度要明确绩效考核的标准和程序。

考核标准通常包括工作完成情况、服务效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考核程序包括指标制定、考评方法和结果反馈等环节。

绩效考核旨在激励社工积极工作、提高业绩,同时也是对社工工作制度本身的监督和改进。

综上所述,社工工作制度是社会工作单位为了保障社工的权益和规范工作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招聘、培训、岗位安排、工作管理和绩效考核是社工工作制度的关键要素,通过这些制度的规范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社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工作者人员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工作者队伍管理,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社会工作的各类社会工作者,包括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

第三条社会工作者人员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二)公开透明原则:社会工作者的信息、评价、待遇等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公平公正原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选拔、晋升等公平公正,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四)以人为本原则:关心社会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职业资格第四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以下职业资格:(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取得相应职业水平证书;(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第五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分为首次登记和再登记。

首次登记的受理期限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后1年内,登记有效期为3年。

首次登记后,每3年进行再登记。

第三章职业培训与教育第六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七条社会工作者在职期间,应接受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技能提升等。

第八条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等;选修课包括社会工作实务、心理咨询、项目管理等。

第四章职业评价与晋升第九条社会工作者职业评价实行年度考核和晋升制度。

第十条年度考核内容包括:(一)政治思想表现;(二)职业道德表现;(三)业务能力水平;(四)工作业绩;(五)团队协作能力。

第十一条社会工作者晋升条件:(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二)具备相应职业水平证书;(三)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合格;(四)具备晋升所需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管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应当遵守本制度,并依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章社会工作者管理第四条医院的社会工作者是指经过医院认可并从事服务性质工作的人员。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对已经认可的社会工作者进行登记。

第六条医院应当为社会工作者供应必需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本领。

第七条医院应当订立社会工作者工作规范,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八条社会工作者应当恪尽职守,依照医院的工作规范和要求,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第九条医院应当做好对社会工作者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形成绩效考评制度。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履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妥当处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和纠纷,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志愿者管理第十二条医院的志愿者是指自己乐意为医院服务的人员,其服务应当为公益性质,不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为志愿者供应必需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服务本领和素养。

第十五条志愿者服务应当与医院的病人、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调搭配,不得干扰医院正常秩序。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工作规范,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

第十七条志愿者应当保守病人个人隐私和医院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考核和评价制度,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及时称赞和嘉奖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激励其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其基本信息和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召开工作沟通、培训会议,提高其工作水平和工作本领。

社会工作室工作制度

社会工作室工作制度

社会工作室工作制度一、总则社会工作室是社会组织中负责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成员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职责。

为规范社会工作室的工作,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提供专业、人性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2. 坚持专业引领,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提升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

3.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坚持协同合作,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沟通协作,形成社会工作的合力。

三、工作内容1. 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了解社会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2. 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康复服务、老年人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

3. 参与社会管理,协助政府落实社会政策,推动社会政策的完善和实施。

4. 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培养社会工作的志愿者和从业者。

5. 参与社会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

6.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工作制度1. 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社会工作室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3. 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社会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和质量。

4. 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价,激励社会工作人员积极进取。

5. 保密制度: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权益,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资料。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

五、工作流程1. 接收需求: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三篇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三篇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三篇篇一: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第一条为推进社工站日常工作开展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准确考核社工的工作绩效,特制订如下工作制度:第二条社工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不得迟到、早退。

第三条社工请事假、病假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2天以上要经县民政局批准。

第四条社工要遵守值班安排,不得擅自脱岗。

第五条社工要对工作站站员建立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

第六条社工应在《工作实录》中详细记录自己的行踪和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将《工作实录》进行整理,交站长进行分析和评估;每半年形成一份工作总结,交县民政局进行评估。

第七条社工外出开展工作需经社工站站长同意,并注意人身安全,未经同意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

第八条社工工作站建立信息保密制度,注意维护站员的隐私和其他应予保密的权利。

第九条社工应注意保持社工站环境卫生,保护好工作场所内各种软硬件设施。

1、第十条县民政局对社工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绩效考核的等次依次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3、在县(市、区)民政局及县(市、区)社工协会的指导下为本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社工要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爱心、耐心。

4、研究制定本社区社会工作计划与目标,指导本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会工作,并负责其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5、帮助弱势群体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士,动员、开发和有效利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协助服务对象实现自我发展。

6、了解社区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改进社区福利状况,促进社区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

7、对服务对象负责,遵循平等原则,尊重案主隐私,促进案主的自决权、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

8、尊重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共同促进专业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9、向辖区成员单位宣传贯彻有关社会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并鼓励和组织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篇二: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一、基本规范(一)职员形象规范1、学校要求职员衣着必须大方、得体,色彩款式搭配和谐;注意形象,被要求必须穿制服的岗位职员,不得穿便服;2、办公室内严禁穿拖鞋、打赤脚;女士严禁化浓妆、穿暴露服饰、超短裙以及奇异服饰与装扮;3、所有职员在上班时均应正确佩戴工作证于胸前位置,应保持证件干将平整,有照片的一面朝外;(二)工作纪律规范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闲聊,不擅离工作岗位;2、严禁利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特殊情况必须请示部门负责人或行政人事处负责人;3、除个别岗位因工作需要外,上班时间职员一律不许使用腾讯QQ,不浏览不相关网页,不打与工作无关电话;4、服从工作安排,虚心接受批评意见,不得顶撞领导。

医院社工服务工作制度

医院社工服务工作制度

医院社工服务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工在医院内开展服务活动,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权益,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第三条社工应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操守,积极参与医院各项公益活动,提升医院社会形象。

第四条社工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等。

第五条社工服务应遵循自愿、平等、保密、专业原则,确保服务对象满意度。

二、服务内容第六条个案辅导: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具体问题,提供专业辅导,协助解决困难。

第七条小组活动: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促进患者交流,减轻病痛压力。

第八条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健康素养,预防疾病。

第九条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第十条资源链接: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患者提供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支持。

第十一条志愿者管理: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协助医院提供优质服务。

三、服务流程第十二条社工接收服务需求,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服务对象。

第十三条社工制定服务计划,并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

第十四条社工按照服务计划开展服务活动,并及时记录服务过程。

第十五条社工定期评估服务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服务计划。

第十六条服务结束后,社工整理服务资料,进行归档,并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回访。

四、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第十七条社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职业伦理,保护患者隐私。

第十八条社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公平对待服务对象。

第十九条社工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十条社工应保持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

五、考核与激励第二十一条医院设立社工考核制度,定期对社工进行绩效评估。

第二十二条考核内容包括: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等。

专职社工工作制度范文

专职社工工作制度范文

专职社工工作制度范文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专职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社区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员。

第三条专职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依法履行职责,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四条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服务为导向,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二、招聘与选拔第五条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招聘与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二)具有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学历、学位;(三)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四)身心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第七条招聘程序:(一)发布招聘公告;(二)报名与资格审查;(三)考试与评估;(四)体检与政审;(五)公示与聘用。

第八条选拔程序:(一)组织面试;(二)综合评价;(三)公示与聘用。

三、培训与考核第九条专职社区工作者应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专项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条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工作知识、职业道德等。

第十一条在岗培训和专项培训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和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专职社区工作者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第十三条年度考核内容包括: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群众满意度等。

第十四条任期考核内容包括:履行职责、工作成果、政策执行、团队协作等。

四、待遇与激励第十五条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保险等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对表现优秀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建立晋升通道,对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给予晋升机会。

五、管理与监督第十八条专职社区工作者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规章制度;(二)保守国家秘密和居民隐私;(三)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四)不得酒后驾车、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

社会工作规章制度

社会工作规章制度

社会工作规章制度社会工作规章制度篇一:社工部职责及规章制度】医院社工部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病人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临床诊疗提供生理因素以外的参考数据。

并理解和疏导病人的心理情绪,防范可能出现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和治疗不满;2.监督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合理的服务和诊疗;3.了解病人的需求,为其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包括提供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4.参与病人费用管理,组织催讨病人欠费方面的工作;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临时任务。

社工部介入临床工作流程如下:一、出现以下情形,应告知社工部:1.病人明显存在和发生生理因素以外的复杂情绪问题;2.病人或家属不明原因地拒绝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3.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产生严重不满;4.病人不积极缴纳医疗费用;5.病人遭遇本院可以设法解决的特殊困难。

二、处置的基本程序:1.一般情况下,由本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确认有社工部介入的必要,即可通知社工部。

2.社工部到科室先了解病人情况,沟通后处理意见供临床科室参考。

对于社工部的原则性意见,临床科室必须遵照执行。

3.特殊情况下,社工部可自行到科室调查,相关科室必须配合。

4.病人有意愿的,可嘱其直接来社工部。

5.情况较为严重的,社工部应知会相关部门或直接向医院领导报告。

XXX:社工部规章制度】社工部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社会工作任职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计划,并根据社会工作者任职规范和岗位要求,对岗前社工进行职业道德、岗位规范、法律法规进行上岗前培训,同时对在职社工进行后续培训,帮助上岗社工提高业务水平和执业素质及岗前培训。

2.定期对社会工作小组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跟踪管理、工作检查、督导、考核,协助一线社工开展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专业指导,并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评估、备案、推广。

3.社工部劳动用工管理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劳动关系管理;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执行;内部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管理;购买服务经费的监管、审计。

4.社工人才市场的管理和社会工作者人才库的建设、人才信息收集、人才招聘、派遣和人才储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登记注册;负责对派遣社工及总部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及绩效考核;负责定期召集专业会议。

社会工作日常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工作服务流程,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所有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以及参与本机构社会工作项目的志愿者。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社会工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职责第四条社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第五条社工应具备以下基本职责:(一)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积极与相关部门、志愿者、服务对象沟通协作,共同推进社会工作项目。

(四)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指导。

(五)参加本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工作纪律第六条社工应遵守以下工作纪律:(一)坚守岗位,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玩忽职守,推诿责任。

(三)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隐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四)不得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酒、赌博等。

四、工作流程第七条社工工作流程如下:(一)接案:社工接到服务对象咨询或转介后,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接案。

(二)评估:对确定接案的服务对象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其需求、问题、资源等,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三)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服务目标、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四)实施: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服务活动,关注服务对象的反馈,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五)跟进:对服务对象进行定期跟进,了解服务效果,收集相关资料,评估服务成效。

(六)总结:项目结束后,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细则

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细则

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细则一、前言社会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和个体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为了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确保其职业行为的合理性、公正性和专业性,本文制定了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细则。

二、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1. 忠诚与责任社会工作者应以忠诚、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坚守职业道德,始终把社会和个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2. 尊重和保护权益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益,不歧视任何人,不侵犯个体的隐私和自由。

3. 保护客户隐私社会工作者应对客户的隐私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擅自透露给他人,除非获得客户的明确同意或法律要求。

4. 公正和公平社会工作者应以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处理与服务相关的事务,不偏袒任何个体或团体,不援助或参与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5. 專業技能与知識社会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保持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工服务方法的了解和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6. 自我反省与追求进步社会工作者应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水平。

三、社会工作者行为规章制度1. 职业纪律社会工作者应遵守职业纪律,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准则,不得从事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2. 保护客户权益社会工作者应保护客户的权益,尽力满足其基本需求,不得剥夺客户的自主权和自由选择权。

3.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应严守保密原则,对客户的个人信息和私密事务进行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4. 专业辅导和咨询社会工作者应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咨询服务,并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干预客户的决策和选择。

5. 纠正错误行为社会工作者应及时纠正自身或他人的错误行为,避免对服务对象产生不良影响。

6. 团队合作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工作,实现优质、全面的服务。

四、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的制定和遵守对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誉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保障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社会工作者是指在学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人才,包括学校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兼职社会工作者。

第三条学校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二)公平公正原则:对学校社会工作者实行公平公正的管理,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专业导向原则:以专业发展为导向,提高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激励约束原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确保其履行职责。

二、招聘与选拔第四条学校社会工作者招聘应当遵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招聘学校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国家认可的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或相关资格证书;(二)热爱社会工作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三)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表达和文字能力;(四)身体健康,能胜任学校社会工作。

第六条学校社会工作者选拔程序:(一)发布招聘信息,接受报名;(二)资格审查,确定面试人选;(三)面试、笔试,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四)综合评定,确定拟录用人员。

三、培训与考核第七条学校应当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学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学校社会工作者培训内容包括:(一)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技巧;(二)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四)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九条学校应当定期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一)专业知识与技能;(二)工作态度与表现;(三)服务效果与贡献。

四、激励与约束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校社会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院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医院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社会工作者的管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保障医院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社会工作者、实习社会工作者等。

第三条医院社会工作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岗位职责第四条医院社会工作者应承担以下职责:1. 负责医院社会工作服务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2. 协助患者解决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问题;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4. 参与医院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5. 参与医院社会工作项目的评估、总结和推广。

三、选拔与任用第五条医院社会工作者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以下程序进行:1. 报名:应聘者向医院社会工作部门提交报名材料;2. 审核筛选:社会工作部门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筛选符合条件的人员;3. 考试:对筛选合格的人员进行笔试、面试等考核;4. 审定:医院领导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审定,确定拟任用人员。

第六条医院社会工作者任用实行合同制,签订劳动合同。

四、培训与发展第七条医院应定期组织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八条医院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相关证书考试,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第九条医院应关注社会工作者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晋升、转岗等机会。

五、考核与奖惩第十条医院对医院社会工作者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业绩、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方面。

第十一条对考核优秀的社会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根据情况予以警告、记过等处理。

六、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医院社会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石,它能够规范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的意义1. 规范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行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人员、物品、财务等多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制定管理制度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

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更能够降低工作风险,确保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

2.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流程和程序,加强工作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工作者在遵循制度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实现自身价值。

3. 保障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质量。

管理制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标准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乏些能够确保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品质稳定可控。

4. 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管理制度能够以明确的规则和程序来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一旦出现了工作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据制度进行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的内容1. 人员管理(1)入职管理社会工作者入职管理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介绍、签订合同等流程。

其中,新员工培训应该包括公司的基本情况、岗位要求、工作流程和规范、公司制度等方面,并做好相关记录。

(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奖惩管理、晋升激励等内容。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绩效管理是衡量工作表现的重要标准,也是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

(3)人才选拔与培养对于社会工作者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需要明确人才选拔的标准和程序,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

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

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

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应运而生,旨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将从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工作制度内涵、现状、挑战及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制度的内涵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以人民为中心,运用专业方法和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社会服务活动。

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 专业性: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

3. 协同性: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力量和市场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4. 创新性: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二、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的现状1.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为社会工作制度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职业体系逐步健全:我国已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等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工作职业体系。

3. 服务体系日益丰富: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妇女、青少年、社区矫正等多个方面,为不同群体提供了专业的社会服务。

4.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投身于社会工作事业,形成了政府、社会力量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工作格局。

三、新时代社会工作制度面临的挑战1. 社会需求多样化与专业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人民群众对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社会服务工作规章制度

社会服务工作规章制度

社会服务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服务工作,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及从事社会服务的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

第三条社会服务工作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条社会服务工作者应当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职业操守,保持职业素养,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五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第六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支持。

第七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

第二章服务对象权益保护第八条社会服务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侮辱或伤害服务对象。

第九条社会服务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除非经过服务对象同意或法律规定。

第十条社会服务工作者应当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定期评估服务效果。

第十一条社会服务工作者应当及时处理服务对象的投诉和意见,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服务对象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

第三章服务质量提升第十二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评估体系,确保服务质量稳定和可控。

第十三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和相关部门建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接受监督和评估,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第十四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定期对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

第十五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六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灾难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第十七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第十八条社会服务机构应当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养老机构社工工作制度

养老机构社工工作制度

养老机构社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制度规定了养老机构社工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及社工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第二条社工在养老机构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的原则。

第三条社工在养老机构中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如有违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社工职责第四条社工在养老机构中的主要职责包括:(一)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二)组织、策划、实施老年人的娱乐、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对老年人的家庭、社会关系进行调查、了解,协助解决老年人的家庭、社会问题。

(四)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情绪支持等服务,帮助老年人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五)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问题。

(六)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协助医生、护士等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七)对老年人进行临终关怀,提供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第五条社工应积极参与养老机构的各项管理工作,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持。

三、社工权利和义务第六条社工的权利包括:(一)获得合理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场所、设备、培训等。

(二)获得合法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三)参与养老机构的决策和管理,发表意见和建议。

(四)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保密,不受泄露的追究。

第七条社工的义务包括:(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

(二)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和尊严,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不得拖延、推诿。

(四)不得向老年人索取、收受财物,不得利用老年人的隐私谋取私利。

四、社工工作管理第八条养老机构应设立社工部门,负责社工的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

第九条养老机构应定期对社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社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十条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社工工作的监督机制,对社工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社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社工安全制度范本

社工安全制度范本

社工安全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保障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工的安全保障1. 社工在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保持与服务对象的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2. 社工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3. 社工在工作中遇到危险或者紧急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服务对象的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4. 社工应当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第三条社工的安全培训1. 社工所在的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社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社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社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技能、自我保护等方面。

3. 社工应当参加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四条社工的安全防护措施1. 社工所在的机构应当为社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用品、安全保障设施等。

2. 社工在进行高风险的工作时,应当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 社工所在的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社工的人身安全。

第五条社工的权益保护1. 社工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或者侵权行为时,有权向上级报告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

2. 社工所在的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社工的投诉,维护社工的合法权益。

3. 社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可以向上级或者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持。

第六条法律责任1. 社工违反本制度的,由所在机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社工所在的机构不履行本制度规定的安全保障职责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如有未尽事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注:本制度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推进社工站日常工作开展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准确考核社工的工作绩效,特制订如下工作制度:第二条社工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不得迟到、早退。

第三条社工请事假、病假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2天以上要经县民政局批准。

第四条社工要遵守值班安排,不得擅自脱岗。

第五条社工要对工作站站员建立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

第六条社工应在《工作实录》中详细记录自己的行踪和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将《工作实录》进行整理,交站长进行分析和评估;每半年形成一份工作总结,交县民政局进行评估。

第七条社工外出开展工作需经社工站站长同意,并注意人身安全,未经同意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

第八条社工工作站建立信息保密制度,注意维护站员的隐私和其他应予保密的权利。

第九条社工应注意保持社工站环境卫生,保护好工作场所内各种软硬件设施。

第十条县民政局对社工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绩效考核的等次依次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
1、在县(市、区)民政局及县(市、区)社工协会的指导
下为本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社工要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爱心、耐心。

2、研究制定本社区社会工作计划与目标,指导本社区工作
人员开展社会工作,并负责其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3、帮助弱势群体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士,动员、开发和有
效利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协助服务对象实现自我发展。

4、了解社区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
门反馈,改进社区福利状况,促进社区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

5、对服务对象负责,遵循平等原则,尊重案主隐私,促进
案主的自决权、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

6、尊重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共同促进专
业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7、向辖区成员单位宣传贯彻有关社会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并鼓励和组织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