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放飞思想,探究课堂——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朝阳第二小学徐玲玉2016年3月29日,我参加了高密市青年教师课堂技能教学大赛,我参赛的课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第一个红点——用连乘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当中,我引导孩子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陪孩子们一起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最后让孩子们掌握了利用连乘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先声夺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要和大家一起去参观美丽的生态园,找一找生态园里隐藏的数学知识。

先声夺人,告诉学生我要在数学课上带领大家去生态园,找一找生态园里的数学知识。

不仅仅让同学们好奇:数学课上去参观生态园,怎样参观?生态园里有数学知识,到底在哪里啊?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好奇心去驱使他们上好这节课。

然后出示美丽的生态园主题图,放手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并且在课堂上要及时夸张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其再接再励。

二、运用小组合作,明确合作要求,学上自主探究学习。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及时出示课件:有三种颜色,每行摆了8个,一共摆了5行。

这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运用小组合作,让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要注意要明确的告诉同学们小组之间怎样合作,给出明确的合作要求,便于小组成员之间顺利的探究。

然后在探究的基础上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转化角色,学生当老师。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找几位有代表的学生到展台上去展示。

找了三位小老师其中两位思路相同,一位用分布算式,一位用综合算式。

第三位老师用得另外一中思路。

让这三位小老师分别讲解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然后教师对每一种思路分别进行讲解。

最后老师总结解题思路不一样,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道题目有很多种思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多动脑思考。

并告诉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择哪一种方法。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1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实现应用题的多能性目标,教师必须以思维训练为主弦律,弹好数学应用题教学五部曲。

一、审题。

由于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差别,加上冗长、抽象的特点,学生对理解题意往往产生困难。

对此,可采用“缩写”、“改写”的方法帮助理解。

“缩写”即是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从题中分化出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构建,使句式简单,数量关系趋于明朗;“改写”即把应用题的生活化叙述改为更贴近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叙述,使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后形成的认知结构纳入新的知识结构并予以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二、析题。

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

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

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

依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后求出问题。

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三、解题。

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查”:看列式与思路是否一致,数据是否抄错,算式有无利于简算的特点;算要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锻炼口算能力和速算能力;查指检查结果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常理。

在有条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四、论题。

通过审、析、解三步,教学已知一段落,但不能停留在此。

还要让学生学会论题,把思维训练推向新的境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用5篇)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用5篇)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用5篇)《用连乘解决问题》篇1《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解决问题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

问题解决”从原来的计算、概念、应用题到现在新课程的“处处渗透”,从有形到无形,从典型问题到生活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从旧知引新知,勾起学生的利用乘法解放问题的回忆。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根据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复习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揭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寻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用的信息。

2、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模型。

在探究新知之前,让学生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从而强调阅读也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个三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学生头脑里形成模型。

3、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己根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

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

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4、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根据从已知信息出发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过程,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让学生初步掌握连乘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东一小索露露
本节课的观课点是掌握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中以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买东西问题创设情境,借助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导入新知。

并渗透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

探究新知过程中,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突出信息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进一步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熟悉解决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的方法。

如在例题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然后再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解决。

在反馈练习时,则注重练习层次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寻找图中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当然课堂中也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1、教学语言不够精练、规范,数学素养(板书)有待加强,在教学中还没有真正扮演好“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的角色,这些都将是我今后教学中还有待努力的。

2、题型的设计比较单一,只顾追求策略的多样化,忽略了连乘问题有时方法也具有局限性,不是每题都可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算式。

如果在课堂上不加以对比,学生很可能造成思维定势,认为连乘问题只是简单的三个数相乘,而忽略对连乘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公开课)“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问题:3个方阵一共有几人?2、解决问题(1)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多种办法解问题吗?(2)指名学生独立解答其中一种。

并评讲,A:为什么刚才的练习用一步,这里要用两步才能解答呢?(前面一步是因为两个条件与问题有直接关系,可以直接解答;而这里的条件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

要先求出有直接关系的另外一个条件。

)B:这里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一个方阵有多少人?)这个条件与最后问题有直接关系吗?(有)所以第二步就用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求出最后问题。

其中第一步求的问题,就是题目中“藏着的问题”C:在解决两步应用题中,我们最重要就是先找出“藏着的问题”是什么,求出“藏着的问题”再用它去解决最后的问题。

(3)请同学们想想有没有其它方法去做呢?(学生讨论)再讲出其它两种方法。

(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显动画)(要求学生说说第一步先算出什么?)(4)这个藏着的问题即是第一步的答案,也是第二步的条件。

(5)小结三、拓展练习,巩固延伸1、课件出示99页做一做。

(1)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尝试解决。

(3)交流、汇报。

2、出示第101页第1题跑步。

(1)说说第一步先求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1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7、1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从选到这个课题后,我一直在思考,“解决问题”看似枯燥,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

这节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成绩好的学生一读题就会,而有的学生老师讲了才会,时间一长就忘了,对于稍难一点的题目,更不知道如何下手。

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读懂题意,理解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的。

新一轮课改之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分析法和综合法为主。

课改以来,分析法和综合法淡出,学生虽然知道怎样解决问题,但是却不能清晰的说出分析问题的思路。

而分析法和综合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我在教学时重视渗透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不仅可以找到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还能找到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建立数学模型。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信息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如在例题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然后再用文字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解决。

在反馈练习时,则注重练习层次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主动寻找图中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2、重视读题的指导。

读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

读通读懂题意,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我借鉴了吴正宪老师关于解决问题时读题的方法,我在教学时安排学生读三遍题,每一遍读题都有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是层层递进的。

(1)自由读题:想想从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2)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默读题:思考哪些数量之间有关系,又有怎样的关系。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三遍题目,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为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通用11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篇1新教材的特点是情景图比较多,颜色鲜艳、生动活泼,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我发现。

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连乘和连除解决问题中,往往有一些条件隐藏在情景图中,往往学生也被图给迷惑,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去审题,只拿出文字中的条件去计算。

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他们当一步应用题来解决。

于是我在教学中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答应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讨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

”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连乘应用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

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交流,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者。

面对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学的现状。

变“简单的求钢笔的价钱”为解决“学生身边的体育用品”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扶——半扶半放——放,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解决问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

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论、去争辩、去探索。

例如:如何购买钢笔等。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从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解答应用题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蕴含在生活之中。

以主题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让他们体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大大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

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丰富的题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知识层次的递进,一步步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机会是()A.B.C.D.12.用15克盐配制成含盐率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正确的列式是()A.(15﹣155%)5% B.15×5%﹣15 C.15÷5%+15D.15÷5%﹣153.一个体积为40的长方体木块,从顶点挖掉一个棱长为1dm的小正方体后,()。

A.表面积变小,体积变小B.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小C.表面积变小,体积不变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4.如果a=2a,那么a=()A.0 B.2 C.4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a:5,当a为()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2 B.5 C.2或5 D.3或76.一块正方形花圃和一块长方形花圃面积都是4公顷,比较它们的周长,结果是()A.相等B.正方形的周长长C.正方形的周长短7.从学校步行到电影院,甲需要6分钟,乙比甲多用1分钟,甲与乙的速度比是()A.6:7 B.7:6 C.6:13、8.小马虎在计算4(a+5)时漏写了括号,按4a+5计算,这样所得的结果比原来( )。

《连乘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连乘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连乘解决问题》听课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连乘解决问题》听课反思一、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5人。

师:可以提什么问题?想好问题,然后列式计算。

(这环节我特别欣赏。

他只给出图片,所需信息要学生自己提炼,并根据相关联的信息提出问题;而一般老师是给出图片与信息,让学生提问。

虽然特级老师只是稍做修改,但效果却好很多。

这在后续学习中会得到体现。

)二、反馈展示,生生互动中掌握算法1、生1:8×5=40(人)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先横着数有5人,再竖着数有8人,一共有40人。

师:5和8是他自己发现数出来的。

(这里就体现了没有给出信息的好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联的量,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装真正完整地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再解决,顶多算经历“一半”的过程。

)师:他想解决什么问题?生:一个方阵有多少人。

生3:一个队伍有多少人。

师:数学里,这样的队伍叫一个方阵。

横着叫行,竖着叫列。

接下去教学行和列的表达,并且把图片抽象,一排排的人变成抽象成一条条线。

(听课本没在身边,我凭印象记录。

这里“行与列”的教学给我感觉是很细,老师讲解,学生模仿说,大概花了3分钟左右,我都来不及记录。

当时我就纳闷:这里花费这么多时间的意图何在?一般就是对应图片介绍一下而已。

但我想他这样反常的设计肯定有他的原因,只是我至今没有想明白。

)生2:5×8=4040×3=120讲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没有用文字给出信息的好处再次体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老师给出文字信息,可能学生会受影响,只会提出一个二步解决的问题。

)2、方法多样化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列出计算,并且在图上圈出你第一步求的人数。

生1:3×5×8讲解并课件演示后,师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5×8+5×8×2先算出两个方阵,再上一个方阵生2:5×8÷2×6先算出半个方阵,有6个这样的半个方阵。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从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解答应用题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蕴含在生活之中。

以主题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让他们体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大大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

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丰富的题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知识层次的递进,一步步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5,那么紧接它们后面的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A.46 B.48 C.54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A.质数B.奇数C.偶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优质小麦的发芽率达到了106%B.所有的半径都相等C.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D.圆周率与圆的大小无关4.从甲堆煤中取出17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B.7:5C.5:7D.8:65.钟面上的时针指向6时,那么分针指向()。

三下连乘问题教学反思

三下连乘问题教学反思

三下《连乘问题》教学反思《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解决问题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和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

问题解决”从原先的计算、概念、应用题到此刻新课程的“处处渗透”,从有形到无形,从典型问题到生活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从旧知引新知,勾起学生的利用乘法解放问题的回忆。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依照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温习什么缘故要用乘法计算。

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揭露,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需寻觅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效的信息。

二、成立解决问题方式的模型。

在探讨新知之前,让学生温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步骤,从而强调阅读也明白得,分析与解答,回忆与反思那个三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学生头脑里形成模型。

3、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讨。

让学生自己依照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

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试探,再全班交流,学生踊跃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明白得。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纳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

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明白得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式的区别,便于学生把握分析和解答的方式。

4、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依照从已知信息动身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进程,有层次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让学生初步把握连乘问题的大体数量关系,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练习,培育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4篇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4篇 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4篇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模板下面是收集的《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4篇用连乘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以供参阅。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应用题例1课时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的方法。

3、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板书设计:应用题(一)每箱卖多少元?(二)5箱有多少个?(学生板演处)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为了把我班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买一些彩丝,买两捆,每捆10条,每条5角,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二、自主探究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把学生不同解法板演到黑板上。

(一)2×10=20(条)(二)10×5=50(角)20×5=100(角)=10(元)50×2=100(角)=10(元)学生讨论:那种方法准确,每一步求什么?3、列综合算式该怎样做?学生自己列综合算式交流讨论师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你的'想法。

四、实践应用练习二十二第4、5题独立完成,再订正。

五、交流收获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六、作业(略)《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我采用了“引出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归纳总结——深化知识的思路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他发挥自己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空间及表现自己的机会。

同时,注意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及创新能力。

我觉得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只要学生能够合理推理解答,求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但教师不必要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这样解答或直接告诉学生,还可以有其他的解答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时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个性教案
复习导入1.解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

每两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折3只纸鹤,每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2)三(1)班一部分同学为布置教室折纸鹤。

每个小组折6只纸鹤,8个小组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2.如果将这样的两道题合在一起,你能解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后出示文字。

引导学生交流例题中存在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4.汇报,订正答案。

5.总结归纳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6.小结这一部分学习的内容。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2、3、4题。

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教学板书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精选数学小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精选数学小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反思《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从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解答应用题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

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蕴含在生活之中。

以主题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让他们体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大大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

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丰富的题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知识层次的递进,一步步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练习也是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2.小明家10月份用点8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2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

A.25% B.20% C.40%3.要粉刷教室用多少涂料,求的是()A.体积 B.表面积 C.棱长和4.一个圆柱与一个正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A.正方体大B.圆柱体大C.一样大5.下面各组中的线段,可以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A.2cm,6cm,6cm B.5cm,2cm,2cm C.3cm,3cm,6cm6.某圆柱的底面积是s,高是h,将其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A.13s h B.s h C.23s h7.人的体重和身高( )。

小学数学_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认识能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掌握能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解题规律,建构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3、通过整理信息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并掌握整理信息的方法,建构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准备: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前段时间,老师去看了美丽的泰山花海,拍了几张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置身花海中,你有什么感觉?生:很美.师:花的世界不仅蕴藏着美,而且蕴藏着数学问题.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3种颜色的花同样多,各摆了5行,每行8盆。

师:各摆了5行是什么意思?生:每一种花都摆了5行.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生: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二、自主探究,体验创新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面前有三种颜色不同的花,每种颜色的花都摆了5行,每行8盆.你能直观、简洁的把这些花表示出来吗?用怎样的方式表示呢?生:我们可以画一画.师:画图.这个方法非常不错.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这些花.为了方便画图,我们可以把每一盆花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像这样的图,我们在数学上叫做点子图.现在,请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利用平板上的点子图,探究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三、解决问题,建构模型1、方法一:师:下面让我们借助点子图,算一算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借助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软件的分屏功能关注学生的做题情况)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出1种颜色的花的盆数,5×8=40(盆).再算出3种颜色的花总共的盆数,40×3=120(盆).师:你会列综合算式吗?生:综合算式:5×8×3=120(盆)师:这位同学把自己所列的算式和点子图结合起来给大家讲解,有理有据.非常棒!在数学上我们把图形和算式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数形结合.师:我们可以把1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看成1份,像这样有几份?3份。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连乘应用题》数学教学反思
对于《连乘应用题》这个数学教学内容,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乘应用题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但是在教学中,我可能过于注重解答过程和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思维方式。

我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其次,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连乘应用题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时候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感受到其实际意义。

我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乘的意义和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给出购物打折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实际购买价格,以此来感受连乘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另外,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连乘应用题可通过直接给出计算式和数字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阅读问题情境,自己构建数学模型等途径来解决。

我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最后,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反馈他们对
于连乘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连乘应用题》这个数学教学内容,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注意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

我从以下几点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
1、合理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这节课教材的主题图是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无论在进行新课还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提出、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总各组的信息,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将例一用例外方法的解决过程,我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示,让教学资源更加生动、直观,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4、本课的失误是,在课堂上,当有个小组提出8×3×10这种解决方法时,怕完不成任务没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在那个学生说出“先求出三个方一共有多少行后,便马上表明了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

好在后面通过微机动态演示,也能让学生理解了此种解题方法;再则是在拓展练习时,第一个习题本是口答的一个题目,但我考虑到整节课以体育活动为主线而删掉了没做,但直接做第二题时,由于我一开始没想让多个学生把例外的解决方法都板演到黑板上,但在学生的一再要求时,一个一个的让学生把例外的解决方法板演,拖延时间过长,致使设计好的练习题目完成的较少,而降低了课堂容量。

1/ 1。

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一、把握学情,找准教学起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乘加、乘减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

但和这些解决问题的经验相比,本节课用连乘解决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通过寻找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得出中间信息,再根据中间信息和第三个信息解决问题。

为了突出这个特点,所以我在课的开始用买钢笔的题目来实行铺垫,并且指出像这样能从多条信息中选择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它能帮我我们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二、注重过程,提升学力1、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模型,提升学力现在的数学课堂很少再有教师示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算法和结果是否准确,这种“只见树木”的教学行为,很难能让学生把例题学习的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由此形成的局面往往是学生普遍感觉例题容易、练习较难。

所以在例题的教学中,我用移动信息的方式,帮学生建立了一个树形图,有了这个图,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形象,没有那么抽象,对差生来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向互动,提升学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换师生角色,对学生适当指导,鼓励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当小老师。

这样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力,增强其创造热情和信心;同时能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带动后进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丰富题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学力像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练习,如果总是让学生列式计算,那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

所以本节课在新授完成后安排了四个不同类型的相关练习。

1、玻璃问题。

(完整版)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完整版)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只不过解决问题的工具还局限在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内,所以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很广泛,但学生心里已经存在种种疑问,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给予启发,就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让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运用乘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到目前磨了两次,为了这堂课,我确实没少找信息,刚确定题目的时候,张老师就给我思路,让我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来辅助教学。

一开始我打算让学生自己画点子图,后面发现这非常难,首先要让孩子有这样的需求,其次还得有这样的习惯,最后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画法。

基于以上考虑及时间的因素,最后决定采用老师提供点子图,让学生自己想自己画。

这样基本的活动及框架也就初步定了下来。

接着我开始翻找无数的资料,什么期刊,教学实录,视频,等等,无数次的把之前的想法推翻,重建,再推翻重建。

最后在上周进行第一次试上。

第一次在3班,可能因为在他们班上课的互动不够,课堂非常死,沉闷,只有一对一的形式,缺乏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后面的课完全无力,几乎上不下去。

也暴露了一些教学设置上的问题。

1、由于图太小太杂,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读图,获取信息,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出示3个方阵,可一一呈现,第一次让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的信息;2、请学生上来汇报,环节设置不明确,让学生上去讲就让他讲,我们不要再让其他孩子说而把他晾边上。

建议这个环节可以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3、练习的设置没有梯度,基础题太少,提高题太难了。

建议只保留其中一个,并改一下题目,减小题目难度。

今天是第二次磨课,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改。

也由于是在自己班级上,自己更能放得开,在互动方面会比第一节课更好。

但问题也很明显。

1、语调太平,不管学生多么激动的情绪,我都是平平的,压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只不过解决问题的工具还局限在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内,所以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很广泛,但学生心里已经存在种种疑问,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给予启发,就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让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运用乘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到目前磨了两次,为了这堂课,我确实没少找信息,刚确定题目的时候,张老师就给我思路,让我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来辅助教学。

一开始我打算让学生自己画点子图,后面发现这非常难,首先要让孩子有这样的需求,其次还得有这样的习惯,最后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画法。

基于以上考虑及时间的因素,最后决定采用老师提供点子图,让学生自己想自己画。

这样基本的活动及框架也就初步定了下来。

接着我开始翻找无数的资料,什么期刊,教学实录,视频,等等,无数次的把之前的想法推翻,重建,再推翻重建。

最后在上周进行第一次试上。

第一次在3班,可能因为在他们班上课的互动不够,课堂非常死,沉闷,只有一对一的形式,缺乏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后面的课完全无力,几乎上不下去。

也暴露了一些教学设置上的问题。

1、由于图太小太杂,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读图,获取信息,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出示3个方阵,可一一呈现,第一次让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的信
息;2、请学生上来汇报,环节设置不明确,让学生上去讲就让他讲,我们不要再让其他孩子说而把他晾边上。

建议这个环节可以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3、练习的设置没有梯度,基础题太少,提高题太难了。

建议只保留其中一个,并改一下题目,减小题目难度。

今天是第二次磨课,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改。

也由于是在自己班级上,自己更能放得开,在互动方面会比第一节课更好。

但问题也很明显。

1、语调太平,不管学生多么激动的情绪,我都是平平的,压下去。

缺乏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太僵硬。

建议在今后的课堂里多多改进。

2、由于分不清什么是行什么是列,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牵着跑。

建议行和列应该在课前复习或者让他们区分,可以利用班级桌椅的排列来让他们熟知。

3、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他直接回答,,并让他说说想法,从横着看和从竖着看。

4、在总结多种方法后,应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择优。

5、练习题量太少,应多加一题,再出示提高题。

其中非常感谢陈庆艳老师,张丽岩老师,张彩虹老师,陈雪花忍受我这么枯燥平淡无聊的课,多次去听,并点评。

实在是太感谢了!正是他们的多次提宝贵意见,我才能一次一次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着手改进。

真的很幸运,遇到他们!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