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重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学品重点整理

一、表面活性剂

1.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

1)硬脂酸钠:十八酸钠,C17H35COONa

2)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H25-C6H4-SO3Na

3)琥珀酸磺酸盐:丁二酸酯磺酸盐

AESM或AESS:脂肪醇聚环氧乙烷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

快速渗透剂OT: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4)SAS:(仲)烷烃磺酸盐-烷基磺酸钠

5)AOS:α-烯烃磺酸(钠)盐

6)LSS:木质素磺酸盐

7)MES:高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8)净洗剂LS:N-(3-磺基-4-甲氧基苯基) 油酰胺钠盐(高级脂肪酰胺磺酸盐)

9)AES:月桂醇聚环氧乙烷酸钠(十二醇聚环氧乙烷醚硫酸钠),

C12H25O(CH2CH2O)3OSO3Na

10)FAS:脂肪醇硫酸盐,ROSO3Na

11)AEPS:十二烷基聚环氧乙烷醚磷酸酯钠盐(月桂醇聚环氧乙烷醚磷酸钠)

12)AS:烷基磺酸钠

13)AEO:脂肪醇聚氧乙烯

14)O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15)Span系列:失水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16)Tween: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17)APG:烷基糖苷

2.季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胺类碱性增大,亲核性增大,易于季铵化反应

a)吡啶碱性(PKb=8.8)小于三乙醇胺(PKb=3.24),故吡啶的烷基化速度要比三

乙醇胺慢100倍

b)当吡啶的2,3,4位上连有烷基时,碱性增大,但由于2位的空间位阻增大,反

应性下降

2)空间效应增大,不易于季铵化反应

a)单烷基随链长(C6-C16)增加,影响不大

b)双烷基随链长(C6-C16)增加,有一定影响

c)三烷基随链长(C6-C16)增加,影响较大

3)烷基化剂中卤素键能增大,反应性下降,烷基化速度:I>Br>Cl>F

4)烷基化剂中烷基的影响:CH3->CH3CH2->(CH3)2CH->(CH3)3C-

5)极性溶剂促进季铵化,非极性溶剂对反应影响较小

3.生物降解性与结构:

1)合成表面活性剂中两性表面活性剂较容易生物降解;

2)对于碳氢链疏水基,直链较有支链的易于生物降解;

3)含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其生物降解性能比仅有脂肪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困难;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链越长,越不易于生物降解。

4.新型表面活性剂:

1)APG(葡萄糖和脂肪醇合成的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绿色全天然表

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及相容性好,温和,复配性好。主要用于复配香波、化

妆品、洗涤剂。

2)糖酯:葡萄糖、蔗糖等均具有多个羟基可与脂肪酸酯化得到糖酯,可用于低泡

沫洗涤剂及食品和医药的乳化剂。

3)双联型(Gemini型)表面活性剂:连接基将两个表面活性剂分子联在一起,从

而使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带有两个亲油基及亲水基,连接基可以是亲水性,也可

以是亲油性。此结构抑制了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亲水基的分离力,减少

了具有相同电性的亲水基的静电力以及水化层的障碍,促进了表面活性剂离子

的紧密排列。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双联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其水溶液具有特殊的相变行为及流变性。

5.复配原理与技术:

1)无机强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在调制精细化学品配方时,常常加入一些

无机强电解质以提高表面活性剂活性,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

a)加入无机强电解质:

i.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提高,CMC下降

ii.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受影响较小(当无机强电解质浓度大时,浊点下降)

b)常见离子降低表面活性剂CMC效率为:

i.NH4+>K+>Na+>Li+>Ca2+

ii.SO42->F->Cl->Br->NO3-

2)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a)少量极性有机物能使CMC发生变化,例如:脂肪醇能使CMC降低,甚

至出现表面张力最低值的现象;而尿素等极性有机物能使CMC升高。

3)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a)由于形成一种复合物或分子间化合物,可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使溶液

的表面张力大为降低。

b)但复合物很难制备,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物质的量比例,并遵循一定的混

合方式,否则形成沉淀。

4)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

a)可以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或分子间化合物,从而提高表面活性

并改变各种性能,但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物质的量比例,并遵循一定的混

合方式。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a)协同效果明显,为最常用搭档。

6)表面活性剂与水溶性高分子的作用(水溶性高分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强

烈,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较弱,可以不考虑)

a)高分子物质疏水性越强,越容易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复合物(疏水作用);

b)表面活性剂碳氢链越长,与高分子的相互作用越强(色散作用);

c)高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电性差异越大,相互作用越强(电性作用)。

二、药物与中间体

1. 解热镇痛类药物中间体:

1) 水杨酸类解热镇痛类药物

a)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OH COOH +(CH 3CO)2O H 2SO 4

OCOCH 3COOH +CH 3COOH OH

ONa o CO 2,0.4MPa

OH COONa 2470-75o C Dilution

b) 二氟尼柳

F F OH COOH

2) 苯胺类药用中间体

a)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

3) 吡唑酮衍生物(解热镇痛和消炎抗风湿,但过敏反应较多,对造血系统有相当

毒性)

a) 例如: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及安乃近

4) 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类消炎药

a) 例如:布洛芬

三、染料

1. 染料的发色理论:

1) 发色团助色团学说(经典发色理论:存在某些不饱和的发色团才能发色)

a) 发色团:某些不饱和基团,如-CH=CH->C=O, -N=N-,-N=O ,N O O

以下情况可使颜色加深:

i. 增加侧链内的烯基数目;增加共轭效应

ii. 增加羧基的数目,特别是增加彼此直接联结的羧基

iii. 以萘环代替偶氮染料中的苯环

iv. 把一定的取代基加入分子内

发色体对各种被染物质也不一定具有染色能力(或亲和力),能够作为染料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色团。

b) 助色团:发色体的颜色并不一定很深,对各种纤维也不一定具有亲和力,但

引入某些基团后,颜色会加深,并对纤维有亲和力。(能加强发色团的生色作用,并增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团)

如-NH 2, -NHR, -OH, -OR (-SO 3R, -CO 2R 为特殊助色团,可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及对某些纤维具有亲和力)

2) 醌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发色与分子中醌型结构有关。醌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

发色团。例如孔雀绿存在醌构体,而其隐色体不具有醌构体,故无色。此理论只能用来解释三芳基甲烷类及醌亚胺类染料,对于偶氮苯类的有色化合物不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