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 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
传播心理学课程(第二章)教案一、课题:传受双方心理实质分析二、教学要求:本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分析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要点:1. 研究传受双方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2.脑在传受心理中的作用3.客观现实对传受心理的影响4. 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四、重点: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难点:解析传受双方心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五、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述,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尤其是在媒体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方面和传受双方反映客观世界的基本特点方面。
学时: 6学时六、课堂教学:(一)复习提问1. 同学们认为心理是什么呢?2. 能否说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心理现象?(二)讲授新课第一节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一.传受者心理实质传受者心理实质是探讨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传受者的心理产生于人体的哪个器官?源泉在哪里?传受者心理有什么特点。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是指涵盖了大众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实质。
传授者心理实质——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研究传授者心理实质的重要意义(1)哲学基础传受者心理实质问题为传播心理学提供了贯穿整个学科的主要理论。
对全书其它章节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
解决一系列问题: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这个心理活动产生于何种器官。
传受者的脑和神经系统质量对于传播效果有何影响?传播者靠什么来制作媒体内容(新闻、广告、文艺节目、小说等)广告宣传夸大其辞,甚至有意欺骗消费者,还是实事求是为消费者着想?总之:媒介内容是源于客观现实还是源于传播者的主管臆想?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属于心理实质问题。
(2)传者——提高传者职业道德、思想修养、思想方法等问题。
“对事业象湖水一样清澈柔美深情,爱憎分明象钻石般坚硬,正义的化身和平的卫士.怒吼时快如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新闻工作上述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个人素养(课堂提问)第一,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
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第一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心理观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一)灵魂说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
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
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
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
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
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
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
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
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
”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
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
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曾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可见,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
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
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
大众传播心理学1、2章
第二章
2.3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柏拉图《理想国 》
洞穴理论
第二章
2.3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柏拉图
《理想国》
洞穴理论
思考:太阳、洞 穴、囚徒、傀儡 分别隐喻什么?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3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报刊文字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麦克卢汉: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意 义
﹛
假新闻
受者:媒体世界→意识→物质世界
2012
“深圳90后女孩跪地 为残疾乞丐老人喂饭”
物质世界与媒体世界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2.1.2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 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 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 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 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传播心理学
主讲人:董 牮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1 1.2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1.3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1.1 大众传播学的学科定位
传播学是一门既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香农 - 韦弗 数学模式
☆对传播过程的研究
☆ 对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 ☆对受众的研究 ☆ 对传播后果的研究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1.2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一、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可能性 首先,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学和心理学有相交之处。 其次,从心理学家传播学先驱者中的构成比例看,这两门学科的学缘 源远流长。 再次,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是这两门学科彼此渗透的证明。 二、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实性 三、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途径
传播心理学02
理想的互动称为彼此相倚型互动,其特征是 互动双方既根据自己带入互动情境的计划也 根据对方的所说所作来做出反应。
只有当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心理互动是彼此相倚 型的互动时,即传受双方既强调自己计划的影响也 强调对别人的反应时,传播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因为人类的互动需要行为的相互协调和互补的期望, 也不应离开自己的目的和动机。
解码阶段:
解码即接收和解释讯息的过程,是指受传者将接收到的 符号翻译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使之完全或基本还 原为本来的信息内容的过程。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由于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人的主观理解之中,同个人的许 多主观心理因素有关,就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体 系”。它同众所周知的符号所具有的多义性一起,导致千差万 别的受传者对同一符号会做出各不相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 释。这一现象的出现,常使传播者本来欲传递的意义被歪曲或 误解,即受传者理解的意义不同于传播者所传的意义,这对传 播目的的实现是很不利的。没有一个传播者能够假设一则讯息 可以对所有受传者都具有自己所希望的意义,或者他甚至不能 指望一则讯息能对所有受传者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传播者 应当想办法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减少意义的失真,保证 受传者所理解的意义最大限度地与传播者本来的意义相吻合。
英国社会学家丹尼斯· 麦奎尔和瑞典学者斯文· 温德 尔认为两级传播理论中包含着这样几个主要假设:
1. 个人不是与社会隔离的,而是那些与其他人相互影响的社会群体 的成员。 2. 对媒介讯息的响应和反应不是直接的和即时的,而是通过这些社 会关系传递的,并受到它们的影响。 3. 必须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接收与注意的过程,其二是以接受或 拒绝影响或信息企图的形式出现的响应过程。接收并不等于反应, 不接收亦不等于无反应(因为有来自个人接触的次要接收)。 4. 在媒介运动面前,个人并不都是一样的,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各有 不同的作用,特别是他们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地接收和 传播来自媒介的思想;另一类则是主要依靠个人接触作为其指导。 5. 起着更为积极作用的人(舆论领袖)具有如下特点:较多地使用 大众媒介,参与高层次的交际活动,自认为能影响别人,并扮演 着作为信源和指导的特定角色。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对同一客观事物、或者对同一媒介内容 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主观性反映。
生理原因:先天、年龄、性别 心理原因: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情绪 情感、 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水 平、社会地位、文化背景。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且这 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如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 介等等。
为致力于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有了 “内向传播”、“传受者”等新的概念 群。作为传播的主体与客体,作为个体 的、社会的人的心理在传媒世界中也会 呈现相应的规律与特点,可以为我们所 用。
ⅰ传受者心理的实质及研究意义 ⅱ传受者心理的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ⅲ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ⅳ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ⅴ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李维斯的研究已证明人们像对待真人真事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受者的心理大多来自媒体世界或者说媒体世界是受者的心理大多来自媒体世界或者说媒体世界是受者心理的直接源泉而媒体世界之于传者就而媒体世界之于传者就需作具体分析
《大众传播心理学》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影视艺术学院 刘爱华
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从个体或 社会的角度来把握传播的规律,有助于 更好的运用传播服务于个体与社会。
焦点访谈(东莞打黄)
作 业
试选择一期电视节目, 结合个人实际分析传受者 心理反映的特点。 (5人/小组)
如何从生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 主义等心理学理论角度理解与运用传媒?
(二)心理实质研究能指导传受者认识与把握 媒介世界。 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层次。
对于传者而言,不掌握心理实质的规律,就把 握不好大众传播的效果
受者的生理、心理素质 对于他们认知、欣赏媒介内 容直接相关。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科学的心理观
本章主要内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启发与引导
1.什么是心理?
2.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 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吗?
3.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 那么,脑有什么功能呢?
4.什么是反射?反射是怎样 形成的?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由脑干发出, 共12对;
(2)脊神经从脊髓发出, 共31对;
(3)植物性神经,也叫自 主神经
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 神经纤维所构成。
()
三
内 分 泌 系
人体的内分泌腺主 要包括:
脑垂体(分为前叶 和后叶)
统
甲状腺
肾上腺现实的能动的
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性 自觉性 创造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五、人的心理意识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
生和发展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 的反映。有了正常的大脑,有 了客观现实却并不一定能产生 心理现象,这是因为,心理是 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 活实践中实现的。
第二章 作业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举例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
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5、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表
现在哪些方面? 6、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 工具性条件反射。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B.F.SKinner)通过 精心设计的“斯金纳 箱”,
用白鼠进行实验而提出 来的。
第二章 传受者的心理实质
大众传媒影响受传者心理与行为的方式
④提供相关信息,把受传者的固有立场同新发生的事件联
系起来,对行为起引导作用(行为)。
⑤在争议不大的问题上,重复传播特定观点与相关信息,
直接改变受传者的行为(行为)。
⑥向受传者人群倡导乃至直接制订出一套行为规范,形成 某种特定的、共有的文化规范(行为)。
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
李普曼:“我们的身外世界(即物理世 界)越来越变得广阔而纷杂,如今人们已很 难直接去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诸如关
税、贸易、财政预算、战争与和平等众多人
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直接 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对绝大多数 人来说,身外世界实际上已是‘不可触、不 可见、不可思议的’。”
媒介:现代的柏拉图洞穴
认知失谐
研究证明,如果引诱或胁迫一个人作出与他目前的态度相 反的行为(如 赞扬他本来所反对的事物),他的态度往往会 向着与自己现今行为相一致的或本来态度相违背的方向发展。 就是说,当他的认知失谐发生后,他逐步开始相信并接受自己 在引力和压力作用之下的所作所为。
【行为统整态度。军人为何强调并认同纪律性?】
我关于存在形态的划分(【英】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理形态 符号形态 想象形态
客观 存在的, 可被感 知的存 在
主客 观相互 作用建 构的结 果,借 助符号 表征的 存在, 可被感
存在 于心理 的想象 世界, 可被感 知
恩斯特· 卡西尔在其《人论》中写到:“应当把人定义为符 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 “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 个符号宇宙之中。” “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 号宇宙的各个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 经验的交织之网。” “人不能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 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 埃皮克蒂塔:“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 的意见和幻想。”
传播受传者心理研究
以上的感觉视觉器官作用于人大脑的传播
综合传播
LOGO
•
组合式综合传播和艺术化的综合传播
三、各类传播作用于心理时,各自的特点
(一)声音传播作用于心理的特点
1、不要求受传者具有较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 2、直接声音传播的传授双方面对面进行的,双方能互相影响, 便于沟通,达成协调歧义、产生共识。
3、间接声音传播发自肺腑,富于多变化的表现力,传神、传 情、感人。
LOGO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和生理机制
大众传媒有着
不可抗拒的巨
受传者总是选择对他感兴
大力量,受众
趣、同他立场一致、与他
对大众传媒的 传播者
的信仰我吻合。支持他的
受传者
信 相受构响以问行同息传 上 他 及 题为的产者们对和的反生心 个 对 媒 事关大 应理 人 媒 介 物键致 。或 差 介 所 所因认 异 注 讨 采素识 是 意 论 取不 于 以 同。魔结 影 力 的 的同 选 同 的弹择社 其 方论不会 它 式同类 社 解的型 会 释媒的 类 同介接型一人 媒 那内受成信们介里容者员息过的的和反,趋不,社信他应受息会息们的众中关如如方价从选系何何式值众择“到对。的观多、影达其”信的的利响他作息信大用到们出渡。息众自。传己播需信要
三、心理系统选择传播内容的生 理、心理机制
传播的内容
眼睛感应光符号系统,耳感应声 音符号系统
LOGO
视觉、听觉器官感应的相应 符号
第二节心理选择授予信息“传播 致效参与权”
● 参与权
LOGO
X1
X2
传
心心
心
行
社
传
X3
播
X4 里
理
X5
参与
传播心理学-第一讲PPT课件
.
23
(三)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被称为对传播内容的"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
的描述"(Bernard Berelson)。它是一种分析讯息内容的系 统方法,有助于我们分析特定传播者的讯息,使研究者可 以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对传播过程进行考察。内容分析法 通过对具体传播内容的系统分析,揭示传播者"说了什么" 和 "如何说"(传播技巧)来反应传播者的立场,推断传播 内容对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整个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影 响。
内容分析通常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课题; (2)选样:即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材料; (3)分类及评分:根据一定的客观的分类标准将要分析的
对象归类,再将经过分类的内容以某种方式测量或区分, 最终被赋予一定的分数;
(4)统计及解释。
.
24
(四)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涉及到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以客观 而系统的方式观察和测量结果。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个变 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其他变量(因变 量)。
如果把传播定义为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换,则特有现象 或特殊表现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众媒介这个自变 量,包括它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内容对信息交换的 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例如: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人们研究电视画面以不同 方式呈现时所引起的注意的改变,图像和声音的不同 组合对记忆、理解的影响等。
.
6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只要涉及到媒体从业人员的 活动和受众的活动,都必然涉及心理问题。这些问题 可以分为五大类:
传播心理学
.
1
第一章 绪 论
.
2
第一节 传播学与心理学的缘分
一 传播学开阔的研究视野
《传播心理学》旧版大纲
传播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270307B6课程名称:《传播心理学》(Communication Psychology)课程性质:考试课学分: 2 学分总学时: 36学时理论学时: 36 学时实验(见习)学时: 0 学时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适用专业:传播学专业四年制参考教材:1.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2.申凡等著,《网络传播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一. 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着重介绍传播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讲解传播心理学所研究的传播者与受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以及在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各种理论流派。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学习用传播心理学的视角与原理分析. 认识调控自己,并能结合新闻传播实践把握其心理规律。
二. 课程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传播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2.学会灵活运用传播心理学原理,结合新闻传播实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 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闭卷)2.成绩构成:考试(闭卷)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1.目的要求 :(1)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2)从宏观层面对该学科有整体认识和了解。
2.教学时数 : 2学时3.教学内容 :(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 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4.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
5.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6.自学内容:了解传播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1.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传受者”这一概念;(2)了解传受者的心理实质是什么以及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2.教学时数 : 2 学时3.教学内容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2)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3)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4)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
大众传播心理学复习资料大众传播心理学新10.1 邹宇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三)新闻心理是主要研究对象(四)“传受者”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2、什么是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就是指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
也可以理解理解为人脑对媒介信息(刺激)的认识过程。
内向传播是三种传播形式的基础(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心理学把研究传授者在内向传播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你怎样理解“传受者”这个概念?第一,从传者和受者是“人”的角度来看:传者是传播信息的人,而受者是指接受信息的人。
第二,从传者和受者角色互换的角度来理解。
传者和受者既是传者,同是也是受者。
传受者是:传者与传者、传者与采访对象、受者与受者等之间的心理互动。
这个概念主要是对传者和受者作心理层面的界定,同时也是对在某些情况下的传者和受者作合二为一的理解。
4、西方心理学有哪几种理论(流派)呢?神经生物学论、行为主义论、精神分析论、人本主义论、认知心理学5、西方心理学的五种流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理论是什么?①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②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美)刺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代表人物: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斯金纳强化理论;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③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
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两大支柱:心理结构的无意识论心理动力的本能论,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6、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定义:大众传播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第三讲 受传者的心理实质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你更喜欢镜子里的自己还是照片上的自己?
人们看到熟悉事物的出现会感到“如沐春风”——费希纳、铁钦纳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曝光效应的相关研究
• Mita,Dermer,& Knight的研究发现,被试具有喜欢镜 像超过正常照片的显著倾向。 • 当不熟悉的刺激短暂呈现时,曝光效应最强。曝光的 次数在10~20次之间一般能达到最大的喜欢程度。曝 光次数过多时,喜欢程度会下降。 • 延长曝光和测量喜欢程度的间隔一般能增加曝光效应 的强度。 • 曝光效应在儿童身上表现的很弱,尤其是图片和绘画 类型的刺激。 • 对于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就讨厌的人,曝光只会使我们 更讨厌他。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曝光效应 the exposure effect
• 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熟悉 定律等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 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 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 扎荣茨(Zajonc)的曝光效应实验。
第一节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第三讲 受传者的心理实质
第一节 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第二节 心理选择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脑是受传者的心理器官
第一节 心理选择的历史逻辑
整个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从供给转为选择。 ——约翰.奈斯比特
面对不可能退去的信息洪流,有必要学学如 何妥善处理信息。 ——戴维.刘易斯 只有通过选择的信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才能算是我们的资源。
心理选择的生理机制
• 受传者的心理系统,对 传播送来的信息要进行 选择也有它的生理原因, 那就是受传者对传播送 来的信息具有先天的选 择机制。 • 人体接收传播信息的 “专职部门”是某些感 觉器官。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 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 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的 全过程。 报刊文字:逻辑思维 广播声音: 电视图像:多种感觉道 多媒体: 手机:
在现今社会里,青少年只顾吃喝玩乐,不懂得关心社会的时事动态。爱 阅读的青少年更是所剩无几。 阅读报纸有许多好处,但是我们往往都忽视 它的存在,觉得阅读报纸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其实透过报纸,我们可以轻易 地从中吸取不少知识。由于报纸里头包含着不计其数的新闻,因此,通过阅 读报纸我们更能了解四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不被时代给抛在后头。 阅读报纸不仅能使我们增广见闻,更能让我们获取不少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挂上井底之蛙之称。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指 的就是说z只要拥有报纸,不必外出也能知道国内外的时事动态。 此外,阅读报纸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美的句子,正确的文法 都蕴藏在报纸里头。只要我们能适当地运用这些优美句子在写作上,相信我 们的写作水准也会因此而提升不少。 阅读报纸也能让我们从中学习自律。例如,通过一些车祸现场的真实报 导可以警惕我们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意外。这几个月来,A型流感 患者不断增加,已 高达一万多人。借此,通过报纸里一些有关A型流感的报 导,我们可从中知道防范流感的方法以及做好防范措施,因为不怕一万,只 怕万一。 总括而言,阅读报纸能带给我们数不清的好处。因此,我们应该要养成阅 读报纸的好习惯,以便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沙莲香:
拷贝世界:由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
眼见为实吗?
(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媒体=真是的生活 人们是像对待真人真事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
传授者心理的实质
案例: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播出
案例:诈骗短信和垃圾信息的泛滥
三、媒介对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
的内容。 (一)学校教育与人的基本社会化 18岁之前人的基本社会化主要靠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同 辈群体和社区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渠道。这些渠道共同作用, 完成了人的政治社会化。 (二)传媒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继续社会化 大众传媒教育的功能对于很少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来说, 意义更为重要。传媒教育是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很重要的 一个手段。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 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 载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 的全过程。 不同的媒介符号作为客观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传受者的感 觉器官,不仅对感官的发展而且对人们的认知活动都会产 生影响。
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一、传受者心理的观念性 传受者对来自客观事物世界和媒体世界的刺激在头脑中 的反应属于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即是说主体的心理表象与 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应。这 种近似的反应就是观念性。 二、传受者心理的主观性反映 所谓主观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的不同反应。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大脑的构造与功能 大脑控制语言运动感觉内分泌,小脑控制平衡协调,呼吸 心跳归脑干,因此脑干又称生命中枢。
还有人对人脑做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一)从研究脑电波入手探讨收看电视是主动还是被动 心理学家华尔克以大学生为被试者,记录了这些学生进行 阅读及观看电视时的脑电波α波和β波的活动水平。 心理学家华尔克表明:“看电视也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 从而改变了以往有人认为看电视是消极认知的观点”。
新编15g[高等教育]传播心理学教案
新编15g[高等教育]传播心理学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2课时)(一)教学内容1.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2.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现状3.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二)教学要求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定位理解: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基本现状教学重点、难点: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现状第一节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一)关于多级交叉学科(二)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三)关于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次级学科学科定位:一个应用心理学,一个大众传播理论的次级学科。
二、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一)“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关于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种渠道,其他传播渠道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内向传播就是传媒信息借助符号系统在人脑的传入、加工、编解码、贮存、输出的全过程。
2.各种传播渠道的总体效应传播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由各种传播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活动。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1.传受者的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
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
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
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
1传播心理学对象和心理实质1
网络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网络依赖症: 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 觉不快,焦躁等情绪波动; 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 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 题; 倾向于否定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造成的损害。
1)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性更
为稳健保守。 2)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 3)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 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视为“顽皮”;女性则 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心理特征) 自控能力欠缺 认知能力有限 自我意识强烈
纯子头———清纯派
大众传播心理学
主讲:唐亚蕾
E-mail:tessatyl@
第一讲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第一节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哲学 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数学 技术科学 新闻学 社会学 政治性 经济学 心理学 历史学 语言学 人类学…
心理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2、应用领域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关于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 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根据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人类传播按照范围、 规模,由小到大可分为四个层级: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就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 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活动。
最新4传受者心理实质ppt课件
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媒介信息以脑为中介反映传播效果
• 脑的中介作用:
•
受者通过脑对媒介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内
化为受者主体的认识和行为;
•
无数个体的行为积累-----群体行为,当群体行
为的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显示出某种社会影响。
• 传播力量或信息力量并非指信息本身,实质是指 信息与人的结合。
拷贝世界不同于我们直接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精神世界向我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着独特的影响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发布信息的集团或个人依据自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雷蒙德鲍尔raymondbauer在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
• 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它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 而是发布信息的集团或个人依据自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进行 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
• 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现实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 而是符号、语言和图像
• 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在1964年《美国心 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 “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 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 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支持他的价值观的信息。 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受到他的心理构成物的制约……。 现在可以看到,传播媒体的效果在广大受传者中远不 是一样的,而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在心理 结构上是千差万别的。”现代互联网与一般用户建立 起平等的交互关系,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章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
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1)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
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
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
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1)文化水平(2)社会地位(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媒介符号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符号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 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媒介符号是媒介信息的载 体,它具有脱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又贯穿于传播活动的 全过程。 报刊文字:逻辑思维 广播声音: 电视图像:多种感觉道 多媒体: 手机:
在现今社会里,青少年只顾吃喝玩乐,不懂得关心社会的时事动态。爱 阅读的青少年更是所剩无几。 阅读报纸有许多好处,但是我们往往都忽视 它的存在,觉得阅读报纸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其实透过报纸,我们可以轻易 地从中吸取不少知识。由于报纸里头包含着不计其数的新闻,因此,通过阅 读报纸我们更能了解四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不被时代给抛在后头。 阅读报纸不仅能使我们增广见闻,更能让我们获取不少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挂上井底之蛙之称。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指 的就是说z只要拥有报纸,不必外出也能知道国内外的时事动态。 此外,阅读报纸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美的句子,正确的文法 都蕴藏在报纸里头。只要我们能适当地运用这些优美句子在写作上,相信我 们的写作水准也会因此而提升不少。 阅读报纸也能让我们从中学习自律。例如,通过一些车祸现场的真实报 导可以警惕我们要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意外。这几个月来,A型流感 患者不断增加,已 高达一万多人。借此,通过报纸里一些有关A型流感的报 导,我们可从中知道防范流感的方法以及做好防范措施,因为不怕一万,只 怕万一。 总括而言,阅读报纸能带给我们数不清的好处。因此,我们应该要养成阅 读报纸的好习惯,以便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1 2 3 4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第一节 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一、什么是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
80后集体怀旧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三、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一、“物质状态的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终极源泉 (一)理论上对客观世界的划分 客观现实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从不同的角 度对客观世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世界; 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感性的和媒体(拷贝)的世界。 从理论上划分: 物质状态的“世界1” 波普尔: 精神心理状态的“世界2” 人类精神产物构成的“世界3” 感性世界: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的实实在在的
你本来就很美吗?
今天,你,幸福了吗?
二、媒介世界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 介符号和媒介信息。这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以不 可分割的整体去影响受者,同时它们又相互独立,对传受 者心理施以不同程度或不同方面的影响。
(一)媒介的发展对信息时代的感受 媒介是凭借符号来传播信息的工具。
(三)媒介信息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媒介信息是被媒介符号所负载的意义,是媒介所要传播 的内容。
甄嬛体
学外语版 方才察觉自己未来的英语水平再提升空间极是微小,私心想着下一步得大力提高一下汉 语能力,从而定可中外兼修,方不负恩泽,对于学贯中西想必也是极好的! 说人话: 好好研究我的《现代汉语》这本书。 失眠篇 方才察觉今夜饮茶过甚,无心入眠,若长期以此,定将损肤,他日睡前饮牛奶一杯,方 能安心入睡,对睡眠质量也是极好的,携友饮茶虽好,但也要适可而止,方不负恩泽。 说人话: 我失眠了。 1“想如今我的身量儿自然是极好的,修长的身型儿加上标准儿的细高跟,是最好不过的 了。我愿再长高些,虽会显高大威猛,倒也不负恩泽。” 毁:“说人话!” “我想再长高些。” 2“方才见淘宝网上一只皮质书包,模样颜色极是俏丽,私心想着若是给你用来,定衬肤 色,必是极好的……” “说人话!” “妈,我买了只包。” 4能在假期最后一日闭关念书本是极好的,可惜内容甚多,前记后忘,臣妾为此寝食难 安,倍感力不从心。又奈何天公不作美,消极了背书的兴致,因而甚想与君结伴出游, 陶冶性情。" "说人话!" "Mlgb老子想出去玩!” ”
二、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大众传播活动是传受者在心理互动的基础 上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
1 媒体人的业务能力? 2 如果提高传播效果? 3 受者如何反应信息?
第二节 脑是传受者心理的器官
一、脑是人的体内传播的中枢 人的体内传播又叫自我传播或内向传播。 体内传播是一个过程,是神经系统的反射 活动的过程。
以观众收看电视的神经生理机制为例: (1)收看电视是主动认知还是被动认知? 脑电波
(2)电视广告呈现300毫秒,受者的反应 达到最大值。
二பைடு நூலகம்脑是传受者主题与客体相联系的中介
一、脑的中介作用模式
二、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 “信息即力量”“传播即力量” 信息与人的结合。
第三节 客观现实对传受者心理的影响
三、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 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 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 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 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 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 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 才能实现的。
第四节 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
观念性: 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 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沙莲香:
拷贝世界:由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
眼见为实吗?
(二)媒介世界是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 媒体=真是的生活 人们是像对待真人真事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
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 要来源媒介世界,传受者又同时生活在感性世界与媒介世 界并驾齐驱的环境里。所以说,客观现实(包括感性和媒 体世界)是传受者心理的源泉。
睡眠 躺着玩手机对睡眠的直接影响就是占用了睡眠的时间,玩的时间越长,睡眠的 时间就越短。入睡前半小时不做容易让人兴奋的事,玩手机会使人兴奋,不利 于心身平静,影响入睡。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制约。作为一种光刺激,手机等发光电子产品会 影响褪黑激素的合成,一旦人体的褪黑激素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生理周期 将受到影响,使人的睡眠处于浅睡状态。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变差,会使人的情绪变得焦虑、沮丧,影响工作效率。 健康 手机上瘾长时间的电磁辐射还有可能影响到人的大脑,容易造成注意力不能集 中,对年轻女性甚至会引起生理周期紊乱。 儿童尤其应该注意,儿童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身高,容 易造成脑损伤。 经常玩手机的儿童比不玩手机的儿童近视率要高很多。 心理 一旦成瘾,对于成人来说,会导致意志力减弱,对生活失去兴趣,整个人变得 懒散、消沉。严重的会产生暴力行为,如毁坏物品、对家庭成员施暴等,个别 极端者会导致抑郁症。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讲,玩手机成瘾会导致他们的人格障碍,对人冷漠,缺乏 爱心,还可能使他们的社交行为产生问题,不善于与人沟通,甚至遇到事情会 更愿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手机上瘾
手机上瘾症是指长时间依赖于玩手 机,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手机上 瘾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 生理、心理危害更大。
表现:坐车玩手机,开会玩手机, 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生活 中许多人时时处处都在玩手机。用 手机上网和用电脑上网所产生的行 为基本相同,例如看小说、浏览咨 讯、玩游戏、看视频等。成瘾从有 无物质的介入来划分,可以分为物 质成瘾和行为成瘾。手机上瘾和上 网成瘾从本质来看,都是一种行为 成瘾。
主观性:对同一刺激物物的不同反映。
原因:
生理 心理:需要,动机,价值观,信念,情绪 社会,文化,民族
能动性:积极能动的反映,并体现在实践活 动中。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脑和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体内传播的神经生理机制 1 生理的;2 生化的;心理的。 人脑中发生的电和滑雪变化的特殊模式, 是复杂精细的思维过程的最重要基础。 智力的差异就是对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方 式上的差异。 JenSon提出把智力理解为神经冲动的传导 速度,并用选择反应时对其进行间接测 量。 Hunt智力是特殊的心理速度(主要是词汇 信息检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