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教程

合集下载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用教程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用教程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用教程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当今新闻传媒领域中的重要技能,它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

本教程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指导,帮助你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高效的新闻采访和写作。

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的关键。

在采访之前,你应该调查并了解所要采访的主题、人物或事件的背景信息。

通过在网络上搜索、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相关人士进行专家访谈,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你要报道的内容。

其次,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是成功采访的基础。

确保你选择的人物或专家与你的报道主题相关,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在采访过程中,要保持专业和客观的态度,不要给予个人情感色彩或偏见。

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意愿,确保你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以便引出对主题的深入回答。

在采访完成后,你需要整理和编辑所收集到的信息,以便产生一篇有逻辑和清晰结构的新闻报道。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用引人入胜的标题和开端。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行话,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

在全媒体环境中,你需要注意尽量使用多媒体元素,如配图、视频和音频,以增加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最后,在发布你的新闻报道之前,务必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校对。

检查你的文章是否存在拼写、语法或逻辑错误,并确保你的报道准确、客观和真实。

在发布之后,与读者保持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评论,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你的写作技巧。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你将能够提升你的写作水平和报道质量。

希望这些实用教程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全媒体新闻领域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概述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传媒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新闻传递与报道的主要方式之一,新闻采访写作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中国新闻采访写作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新闻从业者提高采访和写作能力。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采访目标在开始采访之前,记者需要明确采访的目标和目的。

对于即将进行的采访,记者应该明确自己的报道任务和细节要求,以便在采访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收集信息。

2. 调查研究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和相关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报道、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记者可以获得更多关于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从而提高采访效果。

3. 制定采访提纲在采访前,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制定一份采访提纲。

提纲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保持重点和顺利展开对话。

提纲可以包括一些预备问题和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

采访技巧1. 提问技巧在进行采访时,提问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不带限制性的问题,可以引导采访对象展开回答,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带有选项的问题,可以用于确认事实细节或获取清晰的回答。

•进一步追问:记者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获取更多细节或释疑,例如:“您能详细说明一下吗?”或“您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2. 采访技巧除了提问技巧外,记者还需要掌握一些采访时的交流技巧,以提高采访的效果:•倾听和引导对话:记者应该主动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并善于引导对话,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观点。

•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保持中立和客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或情感色彩。

采访后的写作1. 信息整理在采访结束后,记者需要把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新闻写作11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新闻写作11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必须遵守的最重 要的规律。这就是把故事的高潮、最重要的和最有 新闻价值的内容或情节放在稿件的开头,然后在后 面的段落里添加并扩充细节。
但是,新闻写作能不能使用短篇小说写作 中的正金字塔结构:用细节开头,把故事的高潮放 在末尾。这两种写作形式可以比作两个三角形,倒 金字塔构成的故事是被一个点支撑着,而正金字塔 构成的故事是被金字塔底座支撑着。
第三种形式是把两个金字塔的尖端对结 起来,看上去像一个沙漏:把新闻中关键的事实 按照重要性堆叠进稿件的开头几段,然后,突然 调转调子(“警方对这个事件做了如下陈述……” ),然后,接下来的段落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 间顺序而组合的。
.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的老总应该创造一种氛围和环境 ,鼓励记者采撷短新闻,而不是又长有臭的空话连篇的长篇通 讯(二炮的通讯) 课外作业: 把很难出新闻的日常乏味的报道任务变成闪光的金 子(点石成金):劳模表彰会、科技表彰会、院士大会、专业 学术会议、讣告、展览会开幕、公司开业、中学生作文比赛、 可兰经比赛、校庆、领导视察、农业丰收、五年计划完成等等 (举例)。 。
倒金字塔与正金字塔
新闻作品的倒金字塔结构造成 了新闻写作的难点, 了新闻写作的难点 , 即新闻稿件的构 成是没有逻辑性的。 成是没有逻辑性的 。 稿件以震天动地 的一声惊雷开头, 的一声惊雷开头 , 却以蚊子般的哼唧 声结束。 声结束。 新闻稿的逻辑性在于其目的性 。
聚焦、聚焦、聚焦: 聚焦、聚焦、聚焦: 这是新闻写作中的关键技 在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记者都要聚焦: 巧 。 在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 记者都要聚焦 : 从开始 接受报道任务、 产生新闻点子、到采访、 接受报道任务 、 产生新闻点子 、 到采访 、 构思导语都是 围绕一个焦点。 在稿件采写过程中, 围绕一个焦点 。 在稿件采写过程中 , 记者为聚焦选择密 切相关的素材和细节, 为聚焦剔除无关素材和细节。 切相关的素材和细节 , 为聚焦剔除无关素材和细节 。 如 果你想知道你有没有对准焦距,你在写完稿件后, 可以 果你想知道你有没有对准焦距 , 你在写完稿件后, 向自己问几个问题: 这篇报道是关于什么的? 向自己问几个问题 : 这篇报道是关于什么的 ? 我要我的 读者从中了解到什么? 这篇报道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读者从中了解到什么 ? 这篇报道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 新 闻在哪里? 新闻的意义在哪里?主题是什么? 闻在哪里 ? 新闻的意义在哪里 ? 主题是什么 ? 这篇报道 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我能不能用一个段落、 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 我能不能用一个段落 、 一 句话、 字 个字、 个字把这条新闻写出来 个字把这条新闻写出来? 句话、9字、6个字、3个字把这条新闻写出来? 个字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学生互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新闻采访相关的书籍,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的艺术》等,以加深对新闻采访的理解和认识。
1.2视频资源:鼓励学生观看一些新闻采访相关的视频,如新闻采访的案例分析、新闻采访技巧的教学视频等,以提高对新闻采访的实践操作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新闻采访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新闻采访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拓展要求
2.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推荐的新闻采访书籍,观看推荐的采访视频,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2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采访活动,如采访身边的人、采访学校里的新闻等,以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2.3交流讨论: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采访经验和心得,以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4.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新闻采访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的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6.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选择几个典型的新闻采访案例进行分析。

新闻传播业务教程:第三章新闻采访技巧(1-2节)

新闻传播业务教程:第三章新闻采访技巧(1-2节)
第三章
新闻采访技巧
第一节
掌握新闻采访流程
从新闻采访的步骤来说,新闻采访活动的流程大致 这样:明确报道思想——确定采访选题——开展采 访活动——考虑采写安排。
明确报道思想 确定采访选题 开展采访活动 考虑采写安排
一、明确报道思想
(一)报道思想的含义


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 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 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 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报道思想主要是解决应该报道什么,不应该报道什么, 应该怎样报道,不应该怎样报道等问题。它是根据党和 国家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额,它贯穿于新闻工作的整个流程,指导着采访、写作、 编辑、播发等各个环节。
一、采访准备的优势
(一)了解采访对象,缩短双方距离。 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必须事先初步认识和了解采访 对象,对其爱好、兴趣、工作、生活有大致的了 解,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有效交流的前提。 采访要人时,最糟糕的失误是表现出你对他的工 作一无所知。
(二)熟悉采访领域,把握采访重点。 按新闻事件的发生频率来分,记者的采访活动可以 分为一般新闻事件采访和突发新闻事件采访。 对一般事件的采访,如会议、节目报道、人物专访 等,时效性不是很强,记者应该尽可能在采访之前 对采访内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报道目的,是新闻报道要达到的结果,为了达到这 一目标,记者会有目的地搜集新闻材料,组织报道。 报道内容,则是新闻报道中呈现的主要新闻事实, 包括题材、主题、新闻事件及人物等方面。 报道范围,是指记者报道所涉及的领域、行业等。

(二)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 1、指导记者获取新闻素材。 可以使新闻素材的获取活动有的放矢,减少采访 中的盲目性。 2、指导记者思考新闻主题。 报道思想可以为新闻主题的提炼提供帮助。明确 了报道思想,记者可以对采访的内容有一个初步 的思考,带着思考去采访,记者会对采访内容的 把握更加敏感,有利于提炼更深刻、更有意义的 新闻主题。

新闻采访教案

新闻采访教案

新闻采访教案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案用纸教案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新闻采访授课班级 11级本科新闻学班教师姓名占自华职称讲师系部文学系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务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教案用纸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一、概念����教案是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以授课单元或章节为单位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和讲稿、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等工作。

二、基本格式首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学分,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性质,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授课对象(年级、专业、班次)、使用教材,主要参考书,审核意见等。

续页主要包括周次,授课日期,节次,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各项具体要求为:1、课程主要内容:按章节详细编写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每章节讲稿的内容是教学大纲的分散点和具体落脚点,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过轻或过重。

在讲稿编写过程中,尽可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板书。

2、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

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因此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每章节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的才能定得准确。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教师认为易学好懂的地方,学生不一定感到好学。

4、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教学方式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最佳效果所选用的教和学的方法。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0304190946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0304190946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1. 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1)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新闻界的早期新闻采访实践步入了实质性的实践与改进的时代。

其主要标志是: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从采访内容来看,注意经济新闻的采制,社会新闻的采访也从幼稚而发展。

驻外采访的勃兴我国新闻界对驻外采访的重视始于十九世纪末。

以《国闻报》、《民立报》为代表的若干报纸,延请驻外记者。

但是,早期的驻外记者多是由一些留学生兼任的,并非专职记者。

驻外记者采访活动的真正勃兴始于五四。

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各大报派遣驻外记者与日俱增。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大公报》主编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

但这种境外采访仍是临时性的,而非长期驻外。

直到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才开始开启。

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合筹经费,选派专员,,两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外派俄国采访的三人瞿秋白、俞颂华、李崇武,是我国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的首批新闻记者,瞿秋白还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通讯集。

由于一战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国际形势大变,中国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日衰,而与世界的联系日强。

国际局势的变动可能影响国内民生,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采用以国人自己的眼光直接采访到的报道更符合国人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20年代驻外采访蓬勃发展。

一方面,这一采访方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拓宽了报道范围,延伸了读者的感官,在采访方式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驻外采访使得我国报纸对国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及时自行报道,不是照登外国通讯社电讯,从而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成为可能。

作为一个直接结果,当时报纸上的国外通讯与旅行通讯也日益增多。

但这一时期所派出的特派员或者延请的特约通讯员,大多不具有新闻业务知识与背景,他们的活动大都以个人名义采访新闻,影响了采访报道的水平,表现在报道形式上为电讯过少,通讯过多。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一、新闻采访的定义和意义新闻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消息源或相关人士获取新闻信息和素材的过程。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采访,记者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为新闻报道提供可靠的素材,为新闻报道注入新的内容和价值。

二、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其身份、职务、工作单位等;其次要了解采访对象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话题,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2.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新闻采访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采访方式。

3. 走访采访对象如果选择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需要提前与采访对象约定时间、地点,并在采访前确认好采访的内容和要点。

在进行走访采访时,要注意礼貌待人,尊重采访对象,切忌出言不逊,严肃认真。

4. 电话采访在进行电话采访时,记者要注意控制采访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提出明确的问题,并充分倾听对方的回答,尽量避免打断对方。

5. 电子邮件采访电子邮件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记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采访对象发送问题,等待对方回复。

在进行电子邮件采访时,记者需要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尽量简洁精炼,并保持礼貌,尊重采访对象。

6. 采访中的技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注意一些采访技巧,包括倾听对方的发言,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和表情,根据情况适时提问,避免问问题过多或者过于冗长,尊重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

7. 采访后续在完成采访后,记者需要及时整理采访的素材和信息,核实采访的内容和细节,做好采访的记录和备份,以备后续的新闻报道。

三、新闻采访的注意事项1. 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谨慎对待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新闻采访教程期末名词解析答案

新闻采访教程期末名词解析答案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通常也称为准确性。

所谓思想性,即指新闻报道的思想观点或政治倾向。

在中国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即指政党的新闻事业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

思想性也俗称指导性。

所谓时间性,即指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新闻报道迟缓的原因:①有关记者编辑的观念陈旧,作风素质较差;②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太合理,审稿制度繁琐;③通讯、交通设备更新慢;④发行渠道单一;坚持时间性的做法:①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②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③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④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⑤简化审稿制度;⑥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⑦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让新闻的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

记者一般总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因此,事实能反映、体现记者的立场与观点。

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①新闻的本源是事实;②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

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价值:原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被称为记者的“第六感官”。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些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政策:即指关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

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复合新闻政策,两则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新闻写作教程(第二版)课件第五章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写作教程(第二版)课件第五章 新闻采访与写作
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陈述或 观点同时报道,以呈现平衡原则; (3)记者要适度控制文本中的信源、人 物和引语。
二、视觉新闻与现场观察
视觉新闻是记者现场观察的结果,或者 说是记者代替受众进入现场观看以后, 把自己获得的“影像”诉诸文字,从而 使受丛感受到现场的一切。
二、视觉新闻与现场观察 采写视觉新闻需注意的事项有:
新闻报道绝不限于搜集资料和提问,还 需要记者到现场去用眼睛看、耳朵听、 鼻子闻、舌头尝和动手触摸,在此基础 上写成的报道更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 之感,从而深化对新闻的理解。
第五章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 新闻采访基础 第二节 采访形态与文体建构 第三节 采访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新闻采访基础
一、采访的基本性质 新闻采访就其本质来说,具有明显的调
查研究的性质。 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
又至调查研究结束。 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 Nhomakorabea究的过程。
新闻采访中的调查研究有自己的特殊性: 1、新闻性 2、广泛性 3、时效性 4、可感性 5、公共性
(3)采访的质量会直接决定报道的效果和 品位。
再次,写作升华采访。
第二节 采访形态与文体建构
报道动态新闻,记者需敏感的发现新闻 线素,并通过引用可靠的新闻源来呈现 事实。
一、动态新闻与采集信源
采集信源报道新闻需注意的是: (1)要采用权威可靠的信源; (2)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信源的陈
精确新闻的采写,关键在于获得权威的 实证材料,而其前提是进行科学调查。
《性不性由你》
五、实录报道与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主要有三种: 隐瞒身份 隐瞒目的 隐蔽手段
第三节 采访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采访教程期中复习(第一章~第五章)

新闻学采访教程期中复习(第一章~第五章)

期中复习:新闻学采访教程第一章总论1.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新闻采访的地位: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具有基础、决定性的作用。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①先有采访后有写作②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③新闻与写作是辩证统一的(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采访)4.新闻采访的特点(与调查研究的区别):①目的性的区别:新闻采访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②新闻采访具有时间的限制(争分夺秒)以及稿件成品的快速③新闻事件的突发性,无法事前准备④受众兴趣广泛,新闻题材和体裁的广泛性. ⑤新闻工作者对知识的全面性要求⑥采访工作的艰辛5.采访的方式:①最普遍:个别采访(1vs1)特点:具体、深入,记者有主动权对象:新闻人物或知情人②开座谈会特点:短时间内获得较多新闻材料,并能当场得到验证(修正)对象:大中型报道题材③现场观察特点:亲身体验达到准确而生动④参加会议特点:符合中国国情能获得阶段总结和下阶段工作任务获得大量新闻线索⑤蹲点(深入一点,扎实解剖)特点: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象:报道量大、涉及面广且时间相对充裕的报道素材⑥查阅资料⑦改写:加工新闻线索以及现成稿件⑧问卷:从全体调查中抽取一部分实证⑨电话采访由于不能前往现场,为完善新闻的真实性→注意事项:要准备充分、提问精炼、及时记录10网络采访特点:信息广泛、采集形式多、满足采写的即时性、信息容量无限性、信息采集的交互性→主要形式:直接转载、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ail、搜集资料6.采访性质的分类:常驻采访、突击采访(面对突发情况)、交叉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易地采访总论思考题:(1)什么叫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怎样全面、正确的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是事实和新闻之间的媒介先有采访后有写作,采访决定写作,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写作反作用采访。

(3)采访从形式和性质本别是怎样区分的?从形式上分有10种形式:个别采访、开座谈会、现场观察、参加会议、蹲点、查阅资料、改写、问卷、电话采访、网络采访从性质上分为6类:常驻采访突击采访交叉采访巡回采访隐性采访易地采访(4)新闻采访有哪些特点?目的差异性、时间的限制性、项目的突发性、需要的广泛性、知识的全面性、活动的艰辛性(5)什么叫隐形采访?采访过程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的目的特殊采访。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美国教育界认为,写作是生命中无价的技能、是生 存的需要和竞争的需要.
新闻采访写作课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带着对人生 的热爱去学习。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体验学生的观察 视角、捕捉的细节和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同学们反思中国的 新闻作品为什么那么空洞、老套、乏味和缺乏真情 实感。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观察与思考之二: • 在雪山草地上体会新闻学
• 1.选择视角:作为公众的眼睛去寻找故事 • 2.寻找焦点:多听、多看、多问、多记 • 3.进行采访:采集许多人渴望知道的故事 • 5.收获偶得:报道——“天生”需要的是故事
• 比如,孔子对记者采访方法是这样说的:
• “夫达世者,质直而好义,察言 而观色,虑以下人。”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 孔子对媒体上充满了套话、空话的写作文风深 恶痛绝,他说:
• “巧言令色,鲜矣仁。”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孔子对新闻写作的文字要求特别苛刻。他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02年 暑假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I. “重走长征路”对新闻学院学生的意义 II. 学生们采访的新长征故事 III. III. 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一、重走长征路对新闻学院学生之意义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 什么是新闻学?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4421231249
• 1.我看见毛主席骑着马 • 2.毛主席说:“我只有一根牛毛” • 3.长征物品只剩下一根皮带了 • 4.老红军娶了藏族寡妇 • 5.不知今天党中央主席是谁

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的初现,当从“五四”运动时始。

一、“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新文化运动的曙光照亮世纪之初的征程时,我国新闻界的早期新闻采访实践也步人了实质性地实践与改进的时代。

其主要标志是: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从采访内容来看,注意经济新闻的采制,社会新闻的采访也从幼稚而发展,由受歧视而登大雅之堂。

(一)驻外采访的勃兴我国新闻界对驻外采访的重视始于19世纪末。

为了“通中外之故”,尤其是“通外情”的政治目的,以《国闻报》、《民立报》为代表的若干报纸,开始在外患频仍的年代,“延请通晓各国文字之士”担任驻外记者,如杨笃生、章士钊就曾任过《民立报》驻欧特约记者。

但是,早期的驻外记者多是由一些留学生兼任的,并非专职记者。

驻外记者采访活动的真正勃兴始于“五四”。

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各大报竞相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派遣驻外记者与日俱增。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时任《大公报》主编的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

但这种境外采访仍是临时性的,而非长期驻外。

直到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才正式开启。

这年秋天,在刚从欧洲回国,深感国内报纸大有必要向国外派驻记者的梁启超的帮助、撮合之下,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合筹经费,遴派专员,分赴欧美各国,担任调查通讯事宜”。

两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通讯员前往,人数之多,阵容之强,前所未有。

此举的目的与意义正如两报在《共同启事》中所言:“吾国报纸,向无特派员在外,探取各国真情。

是以关于欧美新闻,殊多简略之外。

国人对于世界大势,便每日研究困难,愈趋隔阂淡漠,此诚我报一大缺点也。

吾两报有鉴于此,特用合筹经费,遴选专员,分赴欧美各国,担任调查通讯事宜,冀稍尽吾侪之天职,以开新闻界之一新纪元焉。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谢谢观看
15.1复习笔记 15.2典型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2
第十一章访问 的原则
3
第十二章访问 气氛的建立
4
第十三章提问 的规律和方法
5 第十四章现场
观察的作用和 方法
第十五章采访 的记录与核实
第十六章应当 具备的素质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详解
目录分析
第二章采访在新闻 工作中的地位
第一章采访的定义 及基本方式
第三章采访的基本 特征
01
第四章采访 的基本任务 和步骤
02
第五章获得 新闻线索
03
第六章新闻 选题的重要 性
04
第七章新闻 选题的标准
06
第九章采访 的策划与准 备
05
第八章确定 新闻选题的 操作过程
1
第十章采访对 象的分析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典型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典型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2典型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典型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案一、教案概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新闻采访和写作。

本课程将涵盖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学会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 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概念1.1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定义和意义1.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原则1.3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流程与步骤第二章: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2.1 准备与策划2.2 提问与倾听2.3 观察与记录2.4 采访中的沟通与交流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3.1 真实性原则3.2 客观性原则3.3 公正性原则3.4 准确性原则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第五章: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1 新闻报道的策划5.2 新闻报道的组织5.3 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整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实践作业、采访与写作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以检查学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籍: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新闻写作基础》等;2.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新闻报道案例,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3. 视频资料:采访与新闻写作的相关视频,如新闻采访现场、新闻制作过程等;4. 实践场地:如校园新闻编辑部、采访实践对象等;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新闻网站、专业论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七、教学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章节有足够的授课和练习时间。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授课时间: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90分钟)进行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2. 实践时间:每个章节安排1课时(45分钟)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3. 作业布置: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4. 考试与评估: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第一节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新闻采访的定义有三个要素1.采访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3.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一、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1.采访得到的材料是为了广泛传播2.传播的目标是大众3.采访的选题应当是大众关心的问题4.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三、新闻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1.收集材料2.认识事物3.发掘报道素材第二节采访的基本方式一、访问1.公开式访问2.隐蔽式访问二、现场观察三、体验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始终身临新闻现场,靠观察和询问进行采访。

这种采访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体验式采访多用于人物报道,必须靠在新闻人物的共同的生活中“身临其境”,才能体味和理解新闻人物的生活环境,也才能理解新闻人物的精神生活。

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身临其境”不仅仅对记者理解新闻人物有切实的帮助,也使新闻人物在这种熟悉的、放松的环境中触景生情,愿意向记者“敞开心扉”四、阅读文献第二章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第一节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第二节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业务环节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和最终稿件的质量第三节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采访材料的要求1.材料的真实性2.材料的深刻性3.材料的生动性和可信度第三章采访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第二节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第三节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第四节使用社会交往方式1.繁杂性2.双向性3.对等性第四章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第一节采访的基本任务采访的任务,是依据报道思想,迅速地采集到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的事实材料采访任务包括五个要素1.拿到事实2.拿到真实的事实(与事实相关的知情者对报道的真实性的检验、社会实践对新闻报道的检验)3.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4.拿到典型的事实5.迅速地获取事实第二节采访的八个步骤一、获得新闻线索二、确定选题三、策划与准备1.明确采访目的2.明确采访对象3.所选题目的背景调查4.准备提问方案四、联系采访五、建立融洽的访问气氛六、提问七、现场观察八、结束采访第五章获得新闻线索第一节高质量的线索是高质量选题的前提一、新闻线索的作用新闻线索是采访的开端,也是引发记者灵感的一个触觉。

新闻事实发生的苗头或信号,我们称为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新闻记者发掘新闻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

1.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2.新闻线索是一个简单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和挖掘3.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二、高质量线索的标准1.线索丰富2.线索可靠3.线索及时第二节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二、互联网、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三、各种会议及新闻发布会四、政策文件及领导人讲话五、受众来电来信六、新闻线人七、专业信息来源——通讯员队伍八、广交朋友,建立人际传播的信息网第六章新闻选题的重要性第一节什么是新闻选题一、选题就是把关二、选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1.可以选择不同的事实2.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阶段3.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4.可以选择同一事实的不同层次5.可以选择纵向串联事实6.可以选择横向串联事实7.在第二落点上选题三、选择事实的依据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和对新闻的理解力第二节新闻选题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新闻选题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影响力有极大的关联。

一、新闻选题与媒体的社会功能二、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定位三、新闻选题与媒体的影响力新闻选题既是媒体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又是塑造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最有效手段。

不同的新闻选题体现了媒体人不同的新闻价值观,也现实了不同媒体的业务实力。

第三节高质量的新闻选题的特征一、重大性二、大众关心三、独家性所谓独家报道,是指那些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播发的报道,或者是经过记者挖掘,使那些被掩盖的重要事实得以公之于众的报道。

1.独家事实2.独家分析3.独家人物4.选题的可操作性强第七章新闻选题的标准新闻选题的一般标准,从原则上来讲,就是新闻价值。

但是在新闻实践中,很难再操作层面直接应用“新闻价值”这个标准。

不同的新闻从业者、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时期对“新闻价值”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理解常常以在新闻事件中形成的一定文化形式、价值观念体系和被制度化、体系化的规范准则为依据,并将之转化为记者自己熟悉的、比较适合当下新闻传播环境的选题标准。

第一节新闻选题的不同标准一、以“是否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选题标准二、以“是否适合受众需求”为选题标准三、以客体事实属性为选题标准第二节对不同选题标准的分析一、对“以政策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一方面,必须熟悉当的方针政策且密切关注中央的精神和具体政策条文的变化;不仅要深刻了解已成文的政策,且要对制定政策的现实社会的依据有相当的把握;另一方面,要对现实社会问题或群众呼声有敏感的觉察和深切的理解,才有可能随时在宣传方针政策和不断涌现的新事实之间架起意义的连线。

这种选题模式的弊端:1.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滞后,形成对某些重要信息的遮蔽2.对政策制定水平缺少烦死和质疑意识,限制了记者的创造性3.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4.容易形成乱扭角度、“片面提炼”式报道二、对“受众需求”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1.要分清人们的欲望和人们的实际需要2.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局部因素和全局因素3.要考虑受众需求中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4.要考虑受众的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显性需求,指的是受众明确意识到的需求,即对自己信息需求的明确感知和明确反映。

隐性需求:某些事实还处于初发阶段、矛盾还未激化或还未显露出来;某些社会问题是全局性,较复杂,牵涉面较广;有些需求在受众那里也是显性需求,但因这部分手中处于社会弱势状态,通过媒体和政府反映诉求的渠道少,呼声弱三、对“以事实为本”的新闻选题标准的解析以事实属性为价值出发点的选题标准,是以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为其合理性基础。

即:对于新发生的事实,不论是否符合政策,也不论公众是否产生了“共同兴趣”,只要是重要的、显要的、有接近性的、有趣味的事实信息,老百姓就有权力知道。

媒体报道这些事实,不过是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已。

1.重要性与“共同兴趣”“重要性”作为新闻评价标准,更多的是从媒体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凡是重要的信息,额谜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忠实地“告之”读者。

此外“重要性”的标准还标志着媒体担当着另一项同样重要的责任——引导舆论2.按“共同兴趣”标准选题的误区a.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滞后报道b.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常常使受众的盲点成为新闻报道中的盲点c.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形成刮风式报道和报道的同质化d.围绕受众的“共同兴趣”确定选题,容易忽略弱势群体的需求和呼声第三节选题标准的媒体实践1.偏向于政策导向的选题标准2.偏重于“共同兴趣”“受众需求”的选题标准3.以关注社会问题为中心的选题标准对弱势群体选题的忽视第八章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第一节选题目标1.重要事件和舆论热点2.枪法重大新闻的“第二落点”3.注意发现和挖掘普遍存在的非热点事实第二节确立选题的思维过程一、发现新闻的思维过程1.比较和选拔2.瞄准靶子二、预测事实真相:线索的可靠性和经验推理1.根据线索的可靠性2.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和推理三、进行选题的可行性研究1.进行报道效果的审视和预测2.推断找到采访对象的可能性3.记者是否有完成这个采访的实力4.估算采访成本5.考虑时效性限制第三节选题在采访之后的五种命运第九章采访的策划与准备第一节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缺乏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1.被动式采访2.提问时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和提问的艺术第二节策划和准备是采访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一、采访机会是难得的,甚至是一次性的二、采访不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演活动三、采访的事实是复杂的,对象时广泛的四、记者在采访中的状态——“一身五任”第三节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一、报道思想的策划二、采访项目的策划三、新闻作品的文本策划四、采访步骤的策划五、报道策划的误区第四节采访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一、访前调查1.对事实的相关背景的了解2.对事实的相关政策的了解3.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二、提问准备1.问题的准备2.提问方式的准备三、观察性取材的准备四、物质准备第十章采访对象的分析第一节访问的前提——权威的采访对象一、最接近事实来源的人二、某些具有事实认定权威的个人或机会第二节处于不同利益关系的采访对象的类型和态度一、肯定和颂扬型的采访对象二、求助媒体解决自身问题的采访对象三、中介型的采访对象四、批评和教育类的采访对象五、揭露和批判的对象第三节研究人们接受采访的心理需求一、为社会代言的心理需要二、代表团体或个人利益的诉求三、交往的需要四、满足内心要成为重要人物的感觉第四节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一、权力阶层的采访对象二、向媒体的调查提供信息的人三、各类专家四、被媒体表彰的先进人物五、面对年轻记者六、对于小媒体的记者第十一章访问的原则第一节访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一、什么是访问访问是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探讨真相而与新闻事实的知情人进行的谈话。

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是访问和现场观察通过访问记者要索取的材料有以下六种1.事实的新闻要素2.事实的背景:历史与环境背景3.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4.对事实的评价、观点5.事实中行为人的动机、情感和精神境界6.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第二节访问的特征一、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二、没有行政的约束力三、地位平等四、结合自由五、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程度高六、所获得的信息层次多样,意义丰富第三节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一、记者通过访问取材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二、各种不同的访问是记者发起和组织的,采访对象是记者挑选的三、记者在访问中起着营造气氛、主导谈话的作用第四节访问的基本矛盾—“取”与“予”一、访问需要占用对方时间二、访问需要耗费对方的精力三、采访通常是不付费四、风险成本第五节解决“取”与“予”矛盾的方法一、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论二、帕洛阿尔托学派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1.人不可能不进行交流,即使他的行为表现为非交流关系,那仍然在传达某种信息2.任何谈话无论多么简单,都包含两种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三、心理场的理论一般来说,记者的形象构成了采访对象的心理环境,反之,采访对象的形象和态度也构成了记者的心理环境1.人人都渴望融洽的人际交往,这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2.所有的人际谈话都包含着两层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3.记者在采访时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改善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善自身的形象第六节访问是记者创造奇迹的舞台一、访问创造了观察社会的广阔空间二、通过访问探索真相,记录历史三、成功的访问创造了名记者第十二章访问气氛的建立第一节访问气氛的不同类型一、公事公办式一、挤牙膏式一、强弱悬殊式一、激烈交锋式一、酒逢知己式第二节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一、尊重三、真诚四、关怀五、轻松六、理解第三节记者的第一印象一、遵守约定的时间一、出示介绍信或记者证,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一、改善记者的形体语言一、访问前的“拆墙”第四节访问设计对气氛的影响一、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一、要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第五节设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一、避免“第三者”的存在一、提倡记者单独采访第六节访问中的记者形象一、倾听的作用一、赞赏你喜欢的行为或物件一、帮他人解决问题第七节访问中的敏感之处一、适时打断一、尽量不要冷场一、不要和采访对象争论一、如何提揭露型问题一、敏感提问滞后穿插缓和气氛的提问一、说服那些采取拒绝态度的采访对象第八节深入访问的关节点第十三章提问的规律和方法第一节记者提问的特点1.目标明确2.提问系统3.记者主导提问过程第二节提问的内容和一般顺序一、六类提问的内容1.新闻事实的各种要素2.事实的各种背景3.事实的原因:浅层的原因和深层的原因4.对新闻事实的感想和观点5.事实行为者的各种动机及心理事实6.具有表现力的事实:故事、引语、场景、细节三、提问的一般顺序1.对基本事实的提问2.对基本事实背景的提问3.对事实原因的提问4.对事实行为者动机的了解5.对事实的感想和观点的了解6.收集事实的感性材料7.收集对事实的质疑和反面的观点第三节不同功能的提问一、搜素式提问二、基本要素的提问三、引导式提问四、挖掘式提问五、探讨式提问六、展示性提问七、创造性提问(假设性提问、“最”字型提问)第四节提问的规律一、第一个问题二、提问要清晰、简洁三、提问要具体四、提问要讲究逻辑和层次第五节提问时的问题类型一、开放式问题二、闭合式问题第六节特殊问题的提问一、敏感型问题二、对故事和引语的提问第七节提问的策略一、正面提问二、侧面提问三、反问四、激发式错问五、追问第八节提问中的倾听一、倾听的任务二、倾听的要点第十四章现场观察的作用和方法第一节现场观察的重要性一、获得第一手材料,核实第二手材料,力争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二、加深记者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三、典型细节可使新闻作品具有现场感四、现场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是记者随时随地都可使用的武器和方法,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第二节现场观察的内容一、观察新闻人物的相貌、动作和语言二、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过程三、现场捕捉精彩引语四、捕捉现场细节第三节怎样进行现场观察一、尽量贴近现场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三、选好观察点四、粗细结合,追踪典型细节五、观察与询问相结合第四节如何培养记者的观察力一、高度注意力二、过硬的观察基本功三、观察力的训练1.掌握观察的规律2.进行观察训练3.记观察笔记四、几种有助于观察的技能1.目测2.速写3.录音4.拍照第十五章采访的记录与核实第一节采访的记录一、采访记录的必要性二、采访应当记录的内容1.访问中采访对象叙述出来的事实信息2.记者在现场观察中扑捉到的事实3.记者在访问和观察中产生的感想和写作灵感三、采访记录的方式四、笔记的技巧第二节材料的核实一、核实是采访不可缺少的一环二、需要核实的内容三、核实的方法第十六章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一、追求正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尊重事实的工作态度三、无私无畏的行为准则四、合理的知识结构五、广阔的生活空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