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性和非理性之争的全新阐释_重读_缮写员巴特比_华尔街的一个故事_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篇1最近读了希勒写的《非理性繁荣》。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把非理性繁荣作为了一个研究对象从结构上,文化上,心理上进行了研究。
我佩服作者的丰富的知识,严谨的考证,细心的调查,但我不太喜欢这种典型的西式研究方法,一切用图表数据说话,然后试图解释这些图表数据说明的东西。
书我读起来有些拗口,这是因为我浮躁的心态,翻译的不畅。
我只是简单的翻了一遍。
但这过程中,围绕非理性繁荣这个命题,我确实想到了很多,这有很多我已经形成的观念和正在形成的观念,借此机会我正好把它表达出来。
所以这并不是一篇读后感。
关于非理性?投资者心理对经济理解总是延迟和放大的。
中国自2000年后的快速增长,直到05,06年才体现到股市上来,而且投资者放大了对经济增长的感触,07年就进入非理性的状态了。
危机也在那时埋伏,当股市开始下跌,很容易就进入了bengpan,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恐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很轻易的跌破基本面关口和心理关口。
人也如此,发达时,自信和欲望也会极度膨胀,以为天下唯我独尊;落魄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杀的心都有。
股市就是由这样的人构成的,所以也有这样的性格。
人要认清自己,成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成熟的股市也应该这样。
但话又说回来,不成熟的股市才有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
庞氏骗局和击鼓传花我在想这种放大效应是如何传播出去的。
贪婪和恐慌最终是如何被放大到了疯狂。
这其实就是个庞氏骗局,说白了就是传销。
庞氏骗局因为臭名昭著的麦道夫而被大家所熟悉,传销在我国是明文禁止的。
大盘涨了,所以更多的人进来,所以大盘再涨,直到泡沫破裂。
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其中的端倪,为什么他们还参与到其中呢?我想这是一种“击鼓传花”的心理,每个人都不会认为自己就那么倒霉轮到最后一个,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能都获利逃脱。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相关推荐《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1500字《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
下面我们来看看《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1500字,欢迎阅读借鉴。
美国金融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的新作《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在此书中,希勒用了较多的金融行为学理论来解释九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的泡沫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这几年的连续上涨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这在美国股市更为剧烈。
希勒就指出,那些相信股市会下滑和连续减速的人由于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判断错误,对自己的坏情绪很敏感。
那些不断预测下滑的人由于总是在错,会痛苦地感觉到丢面子。
由于对认识世界的满意程度是自尊和个人身份的一部分,很自然地,以前悲观的人想建立一个不同的世界观,或至少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也正因为如此,“空翻多”的能量有时会很强大,甚至很多人在高位也奋不顾身地涌入市场。
尤其是当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投资人更是害怕“踏空”。
对于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一般的解释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屈从,人们害怕被看成是另类或是傻瓜,他们的判断受到了动摇。
但社会心理学家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实验表明,人们未必是害怕在一群人之前表达一个相反的.观点,而是“传统理性”告诉他们,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大部分人是正确的。
所谓顺势而为。
人们对股评家、分析师和经济学的所谓“权威”的依赖感。
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信赖专家成为一种习惯,总以为专家推荐的股票或走势的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他们走没错。
还有一点也颇值得关注,就是投资者经常对价位高估习以为常,只有等到股价跌了个50%甚至100%,才恍然大悟。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在股市中,暴涨和暴跌适合喜欢刺激的投资者与大牛市的热潮。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作者:白周兵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摘要:《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巴特比及老律师人格均不健全。
巴特比人格中本我过于强大,自我无法调和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最终选择死亡。
老律师的自我虽能处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但方法欠妥,致使他迷失自己。
只有建立强大的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有意义地活着。
关键词:巴特比;老律师;本我;自我;超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1、引言《誊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是美国著名作家赫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于1853年发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
此小说发表伊始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巴特比的誊写员。
巴特比性格孤僻,不喜与人交往。
虽勤奋工作,但并非毫无原则地服从上司的命令。
一旦事与愿违,他就会直接拒绝。
最后,连誊写这一本职工作也彻底放弃。
不管老律师如何威逼利诱,巴特比总是重复着“我不愿意”。
忍无可忍之下,老律师将事务所搬至别处。
巴特比不愿离开原来的事务所,新的租户就以流浪汉的罪名将其投入监狱。
巴特比在狱中绝食而死。
2、本我、自我与超我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中提出了“人格三部结构”(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说,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指生而有之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
它对社会道德不屑一顾。
按照快乐原则,一味追求享乐。
自我,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
它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和含有情欲的本我形成对照”[3][P126]。
自我按照现实原则,对本我进行监督,并适当满足本我的一些要求。
自我的大部分精力就消耗在了压制本我的非理性冲动上。
理性与感性的对立故事
理性与感性的对立故事理性与感性,在人类思维和情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两者常常处于对立的状态,争夺人们内心的主导地位。
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个关于理性与感性对立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镇,这里生活着一位年轻的艺术家艾米莉。
艾米莉对于艺术怀着极大的热情,她用她的画笔和音乐,传达着她内心深处的情感。
艾米莉的作品充满了她内心的渴望、痛苦和欢乐,她的创作源自于她内心深处感性的冲动。
然而,小镇上的人们并不理解艾米莉的艺术。
他们觉得她的作品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的思考。
于是,人们对艾米莉的艺术评价不高,甚至嘲笑她的作品。
这些评价对于艾米莉来说,如同一记重重的打击。
在这些困惑和挫折中,艾米莉遇见了一位理性的科学家彼得。
彼得是一个著名的研究者,他将科学视为人类智慧的体现,认为只有理性的思考和实证才能真正提升人类的文明。
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放纵感性的行为,缺乏实用性。
艾米莉和彼得的世界观在这个小镇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常常争辩着自己的观点,争夺着对方的认同。
然而,他们却逐渐发现,理性和感性并非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彼得陪着艾米莉走进了一个艺术展览。
他看到了那些充满情感的作品背后的探索和创造。
他发现,这些艺术家并非毫无所谓地陶醉在感性的海洋中,而是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实现了对理性的思考和洞察。
同样的,艾米莉也与彼得一起探索了科学的奥秘。
她发现,科学家在对自然世界进行研究时,同样需要想象力和感性的启迪。
只有当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时,科学家才能有深入的发现和创新。
最终,艾米莉和彼得通过彼此的交流与理解,实现了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他们成为了小镇上知识与艺术的象征,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理性和感性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理性与感性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需要相互平衡和融合的。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考去理解感性的表达,用感性的情感去启迪理性的思路。
只有当两者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更大的创造力和智慧。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精彩10篇)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精彩10篇)《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一席勒的《非理性繁荣》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股泡沫,同时也类比的描述了20世纪初、1929年和上世纪70年代金融危机的情况。
该书是根据许多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历史事实,对美国互联网期间股市的空前繁荣现象所做的全面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席勒指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显现出正反馈的状态,这点与索罗斯反身理论中的暴涨暴跌不谋而合。
尽管该书是以当时的市场情况为基本出发点的,但他把这一市场情况仅仅作为整个股市繁荣现象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
作者有力地指出近年来的股市飙升只不过是一场正在上演的`、大规模的偶发性庞氏骗局,最终只能是以悲剧收场。
他认为当时的股市是一个投机性泡沫,指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很难控制和影响,市场定价的重大偏差能够保持几年或者几十年。
作者在第一篇中首先重点对股市上涨的14个催化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胜利主义和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赞美经营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变革;共和党控制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规定缴费养老金方案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折扣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某机会的增加等等。
并进行了小结。
接着重点对股市的放大机制进行了分析: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投资者的高度信心;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高市值情况下预期不减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理论;作为反馈模式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资机泡沫的庞氏骗局;自发庞氏骗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等。
在第二篇中对文化性因素如新闻媒体(媒体在决定市场变化阶段中的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创纪录过量)、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新时代和全球泡沫进行了分析。
析_书记员巴特比_中的象征意象
摘要19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书记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
本文试图分析小说中的场景象征、人物象征、实体象征来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指出巴特比的悲剧是由一种合力造成。
而这种合力即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和隔阂,还包括商业化的美国社会对人的精神的压抑、禁锢和摧残。
关键词抄写员巴特比华尔街象征文章编号:1671-0703(2009)08-081-02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文坛中的一颗耀眼的巨星。
他因早年家庭遭遇破产和父母相继死亡,所以自幼就饱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跌宕浮沉。
他一生经历丰富,当过秘书、老师、农场工人和水手等等,这些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生动素材。
他的作品意象新奇、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
《白鲸》是其长篇小说中的代表,而《书记员巴特比》则可作为其短篇小说中的代表。
《书记员巴特比》于1953年发表,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其发生场景是在纽约的商业中心——华尔街的一间律师事务所里。
文中是通过老律师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讲叙了他的雇员巴特比的故事。
起初老律师的事务所里只雇了三个人:浮躁性子的火鸡、火暴脾气的钳子和未成年的听差姜汁饼。
但后来因业务需要,主人公巴特比被雇用。
他外表消瘦、苍白、病态;不爱讲话、从不出门且行为怪癖。
故事是在老律师与巴特比之间那场无硝烟无战火的对峙中展开。
最终,巴特比被送进了监狱且在狱中绝食而死。
象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方法,早已被广泛使用。
《韦氏英语大词典》对“象征”一词所作的解释是:“象征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出之于理性的关联、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
”(P4)T ・S ・艾略特说过,“诗人应为他的思想和情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客观对应物——激起那种独特情感的一套物体、一种境遇、一连串事物”由此可见,小说中的象征就是用具体的意象来表示抽象的思想和感情的方法。
《抄写员巴图比》伏应认知转喻思维研究
《抄写员巴图比》伏应认知转喻思维研究作者:苗春野王智音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1期摘要:经过伏应之间意义关系的激活,伏笔或应笔中的隐含义得以呈现,这一意义呈现过程正是高层转喻思维的体现。
赫尔曼·麦尔维尔经典短篇小说《巴图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奥妙之一就是层层设置伏应关系。
从认知转喻思维角度分析《巴图比》中的伏应现象,并考察该作品的伏应整体激活的认知过程,有助于读者深入领悟作品上下文之间紧密的情节联系,并体会麦尔维尔的创作意图和构思精巧。
关键词:高层转喻思维;伏应;整体激活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101(2019)01- 0040- 06《抄写员巴图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Bartleby,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以下简称《巴图比》)是19世纪美国文学大师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经典短篇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巴图比在雇主老律师眼中是一名行为古怪、性情异常的法律抄写员。
他拒绝工作,拒绝离开,甚至拒绝进食。
自始至终,他面对所有的责备、规劝、指责、威逼,总是重复着相同的话:“我不愿意”。
《巴图比》自1853年问世以来,吸引了众多西方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20世纪90年代,美国评论家一直呼吁重新定位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文学,尤其是政治和历史中的浪漫主义,由此研究者们掀起了重新演绎《巴图比》的热潮。
纵览国外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角度:作品的传记性、创作背景、反映出的意识形态以及叙事特点。
RJ Zlogar解读了该作品的传记性,指出人物巴图比反映了麦尔维尔不愿迎合主流商业小说的创作意旨[1];Barbara Foley结合小说创作和出版的时代,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进行背景剖析[2];NC. Reed从意识形态角度入手,认为《巴图比》是对资本主义的组织和运作及资本主义流通的复杂冥想,其中巴特比的“奇怪”表现使读者能够重新考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分析[3];Sheila Post-Lauria从叙事学角度考察作品的叙事声音、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反映麦尔维尔在《巴图比》中的写作形式、创作风格及其对美国内战前文化的书写兴趣[4]。
《非理性繁荣》(第三版)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非理性繁荣》(第三版)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非理性繁荣》(第三版)读后感沽上犇牛作者简介:罗伯特J希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畅销书作者,《纽约时报》经济学视角专栏的定期撰稿人,他的著作有《金融与好的社会》,《动物精神》(合著),《次贷解决方案》和《金融新秩序》。
本书在架构上共,分了六个大的部分。
前篇,也就是书的前三章和后面的五篇。
书的前三章,个人姑且定义为,前篇的三章内容别是第1章股票市场的历史回顾,第2章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和第3章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
三个历史回顾,立足于三个主要投资市场即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描述了这三个市场涨跌的历史过程,梳理了这些市场经历了的哪些显著波动,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市场的趋势。
作者在第1章中主要描述了股票市场的一个涨跌历史,创造性的提出了这个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
作者在第2章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中,指出了利率长期以来的波动和变化。
并利用图表揭示了通胀指数化债券的收益率走势。
通过走势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虽然债券的收益率波动幅度比较小,大概也就是在百分之10到-1%之间波动,而且,大部分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正收益区间。
但是就这样一个窄幅的波动的幅度范围内,它的整个历史的波动,还是蛮大的。
作者在第3章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中指出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永远上涨这个假设和认知是错误的,是非理性繁荣泡沫的一种体现。
作者在书中说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此同时,各种肤浅的解释相继出现,其中一种认为人口压力使得土地资源日渐枯竭,必然导致住房价格猛增,但实际情况是1990年以来,人口增长非常的稳定而缓慢,土地资源也并未枯竭,另一种解释认为,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是需求的过快增长,导致建造住房所必需要的劳动力、木材、混凝土和钢材的价格高企,但事实上,建筑成本并未偏离其长期运行趋势,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繁荣是因为很多国家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全球经济的衰退,诚然较低的利率水平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但历史上各国央行曾多次降低利率,却没有哪一次导致世界如此默契。
巴特比一个加尔文教的悲剧英雄
巴特比:一个加尔文教的悲剧英雄朱友成(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誊写员巴特比》的主人公巴特比这一孤独的人物形象。
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旨在论证巴特比是个加尔文教的悲剧英雄。
巴特比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他的“不愿意”.表现了一个加尔文教信徒对自己信仰的执着;但又终因与时代的格格不入而被淘汰。
可以说,巴特比是麦尔维尔的自我投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一个自我。
关键词:巴特比加尔文十九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誊写员巴特比》的主人公巴特比受雇于纽约华尔街一家律师事务所.他的工作是抄写法律文书。
起初的几天,他一声不响地工作着。
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令老律师相当满意。
三天后,老律师要他校对抄件时,他却回答:“我不愿意”,【1]声音非常温和。
态度很坚决。
老律师不知所措,他开始注意这位有点另类的誊写员了。
无论老律师怎样和他理论,同事们怎样地不满,他总是那_句不紧不慢的:“我不愿意”。
他后来彻底放弃了抄写。
只是整天站在窗旁.面对着那堵无窗的高墙出神发愣。
巴特比身体没病,有谋生的手段,能自食其力,却不愿工作;老律师想让他回到常规上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给他钱,要他离开,他又不愿离开。
他只是每天躲在把美国的年轻一代引向了犯罪的道路。
文章中的另一个鲜明的对比是贫富生活之间的对比。
文章中是这样描写穷人生活的:他们(格里菲思一家)没有好衣服穿,住的地方简陋不堪,有时候他们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他们还得四处搬家做宗教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富人的生活却与此大相径庭。
比如作者对克莱德的伯父家的描写:“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花坛新近才整理过。
"“后面有一个大汽车房,迎面的左边有一个大喷泉,喷泉中央.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只天鹅。
”“右边有一只铁铸的公鹿。
几只铁铸的狗在追赶它。
”“汽车房前停着他的汽车。
汽车房敞着的那扇门那边。
还望得见另外一辆汽车。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2000字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大全作者罗伯特·希勒在书中探讨了跨越百年历史长河的西方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基于对股票、债券、房地产市场的回顾,分析了危机产生的结构、文化和心理根源。
1996年12月5日,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在华盛顿发表了一次讲话。
在这次原本沉闷的讲话中,他用了“非理性繁荣”一词来形容当时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
这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发表演讲后的第二天,全球股市便应声大跌。
曾经“非理性繁荣”被许多人看做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的代名词。
时隔多年,这个词因股市泡沫化趋势又再度出现,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当股票市场在人们市场心理的影响下被炒到了一个不正常的、难以维系的高度时,“非理性繁荣”也就出现了。
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化(speculativebubble)的心理基础。
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价格上涨的消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传染在人与人之间扩散,在此过程中,被夸大的故事使得股票价格增长显得合理,有关价格增长的消息又不断被放大,撩拨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者扎堆到市场中。
这些投资者可能对资产的真实价格有所疑虑,但可能出于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抑或因为“赌徒”的兴奋感,不自觉地卷入到市场中。
我们都知道,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把市场投资者看成是理性人。
很多经济学家在解释股市暴涨暴跌的周期性现象时,也仍然坚持这个假设。
但是这样一来就解释不通了,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又怎么会争先恐后地把股票价格越炒越高呢?席勒认为,必须超越传统经济学的视野,去寻找那些藏在市场结构里,但是传统经济学没关注到的因素。
这些诱发非理性繁荣的因素包括:互联网热、在线交易的激增、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对资本所得税的削减、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的发展、赌博在全世界的兴起等诸多因素。
这些因素又通过投资者信心、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回报的期望等相关机制来产生放大效应。
“倾向于不”的提问 《抄写员巴特比》观后
34上海戏剧•••••••••SHANGHAI THEATRE剧评“倾向于不”的提问□李旻原《抄写员巴特比》观后不愿意,仅仅是“倾向于不”。
在当时已进入工业化与资本化近一百年的社会中,机器时代的来临将人类机械化,为了资本的积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建立在剥削与被剥削之上,不知不觉中变得盲目失去自我。
剧中人物除了巴特比拥有真人的名字,其他人物火鸡、钳子、姜饼都成为了非人的人,而律师老板也只成为了资本家的代名词,即使再有人文主义的精神,也无法像巴特比一样放弃资本所带来的一切规则。
全剧唯一看似不像正常人的巴特比,由于“倾向于不”,似乎成为剧中唯一一位有能力去思器,安安静静地吐出一页页抄写复制的纸张,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与喧嚣繁闹的华尔街格格不入的隐士气息。
”忽然有天巴特比开始对任何事情都“倾向于不”(prefer not to ),似乎将自己的生命状态于某一时刻停滞,最后因为无法融入正常社会体系被逮逋入狱,在狱中他仍坚持“倾向于不”,最终饿死在监狱中。
在梅尔维尔的小说中没有解释人物动机,只是让巴特比不直接说不而是“倾向于不”,“倾向于”(prefer )表示人物自身是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巴特比不会、不行或是情绪化的《抄写员巴特比》故事描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华尔街上,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雇用了名叫巴特比的年轻人为自己抄写文书。
最初登场的巴特比少言少语、工作勤奋,律师老板对自己找到这样一位靠谱的雇员暗暗得意。
然而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巴特比与众不同的怪异:巴特比不与办公室中的其他同事主动交流,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只会做最简短的回答,他从不离开办公室,总是待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屏风后面小小的角落里。
在那个没有打印机的年代,抄写员巴特比就像一台被安置在角落的复印机Review on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35上海戏剧SHANGHAI THEATRE剧评《抄写员巴特比》相关资料的钻研,并辅助导演加深对本剧的诠释与对中国文字的认识,这部中文版本的《抄写员巴特比》也许就会相对失色。
以人格发展理论解读录事巴托比之死
以人格发展理论解读录事巴托比之死赵雅芳【摘要】《录事巴托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著名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寡言少语、孤独而又固执的法律抄写员巴托比,他拒绝执行上司的任务、排斥外面的世界,死死守住自己狭小的工作室,被捕入狱后,最终选择绝食而亡。
本文将从精神分析角度着手,试图运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人格发展理论,从人格发展的源头解读巴托比怪异的人格表现及最终选择死亡的真正缘由。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7【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人格;肛门期;镜像;自我;他者【作者】赵雅芳【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4《录事巴托比》写于1897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华尔街上的一家律师事务所。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承受着大繁荣与大萧条的双重冲击。
经济市场的崩溃让这里的雇工永无宁日,恐惧、怀疑在人们心里作祟。
麦尔维尔的小说《录事巴托比》正是该社会的一个缩影,其描绘了五个在华尔街谋生的法律抄写员如何在压抑与焦躁中抗争、坚持或陨灭,呈现了一幅19世纪华尔街的人生百态图。
抄写员们独处在狭小的工作间,面对乏味的法律材料,他们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或冷静圆滑、或暴躁易怒、或寄托情感于他物,而这些都是正常人释放压力、调整自我、谋求生存的方式。
唯独巴托比是一个例外:他总是出奇的安静,默默在他的小空间里夜以继日地抄写。
除了抄写,他拒绝做任何其他工作,不交谈,甚至不吃餐食,只以几块姜汁饼干度日。
作者分析认为,巴托比的这种症状虽然也与社会影响有关,但决定性因素是其本身严重的人格缺陷,这些缺陷是其幼儿时期人格发展不完全而遗留的问题。
而本文主要从人格发展理论出发,分析巴托比之死。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期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两性期。
他认为,在口腔、肛门、性蕾这些早期关键阶段的经验会决定人的人格发展顺应模式和他成年时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重读经典——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上:分散投资大师
重读经典——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上:分散投资⼤师每次重读经典,都会获得不同的感悟。
在林奇的两⼤名著中⾸先选择重读《战胜华尔街》,是因为坊间对林奇在富达基⾦的后期,是否继续保持了分散投资的风格颇有些争议,还是仔细看看林奇⾃⼰的回忆吧。
作为⼀名分散投资的爱好者,看到林奇先⽣的持股数量,仍旧会瞠⽬结⾆。
1977年,林奇接受麦哲伦基⾦,当时基⾦的盘⼦不到2000万美⾦,在不到⼗个⽉的时间内,投资了近50种股票,换⼿率⾼达343%(其后三年⼤致保持在300%),当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7.6%,⽽麦哲伦基⾦净值增长了20%。
由于交易太过频繁,使得林奇在写年报时不得不费尽⼼思,以便让阅读年报的投资者认识到,林奇频繁买进卖出是合情合理的。
到了1981年,也就是进⼊林奇执掌麦哲伦的中期,他已经变成了⼀个在股票投资上更加有耐⼼的投资者,基⾦的年换⼿率下降到了110%。
林奇先⽣表⽰:现在我持仓最⼤的重仓股会好⼏个⽉持续保持不变了。
呵呵,这个持股时间貌似也不长啊。
当然到了林奇基⾦经理⽣涯的后期(书中翻译为晚期,感觉有些不爽),对重仓股的持有时间⼤⼤加长。
林奇先⽣的持股耐⼼确实是逐步增强了,不过分散投资的风格并没有太⼤的改变,1983年中期,麦哲伦基⾦组合中有450种股票,到了秋季达到900只。
不过,这还没有结束,麦哲伦投资组合后来更是多达1400只股票。
以⾄于林奇先⽣不得不出⾯解释这种局⾯:”在1983年我的投资组合持有的900只股票中,有700只股票加在⼀起还不到基⾦的10%。
”进⼀步挖掘,发现林奇先⽣的1400种股票中,份额最⼤的100种代表着总资产的50%,最⼤的200种代表着总资产的三分之⼆。
只是这仍然可以被认为是极度分散的投资模式。
林奇先⽣在进⼀步解释其分散投资的原因时,提到了两点:⼀是受基⾦规则限制,很多⼩公司,即使持股达到这公司股本10%的上限,占⽤的资⾦也相当⼩。
⽐如80年代中期,林奇看好储蓄与贷款协会的股票,由于这些公司⼤多数盘⼦都很⼩,只能成批成批的买进,⼀共买进了100只,⽽这些全加起来占到基⾦总投资的3%;⼆是对于⽆法确定是否真的值得⼤规模投资的企业,先持有⼀些股票,便于关注研究。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非理性繁荣》读后感1这是一本富含经济学原理和现实实用知识的综合书籍。
在通读完本书后,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似懂非懂,也许是由于经济学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也许是思维深度的欠缺。
但是值得我肯定的是,这本书是值得二刷的一本书,在将来恰当的时机,我也会带着新的视角来学习,因为这是一本对投资者/投机者都揭示了投资本质的教辅书籍。
《非理性繁荣》【美】罗伯特·J·席勒?在了解这本书之前,我建议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两个经典的金融理论前提。
这两个理论相互矛盾,但其作者却均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作为平凡读者(普通投资人)的我们,在阅读完本书后,只要有了独到的自我见地那我便认为这次阅读是成功的。
这两个理论一个是尤金法玛教授于(EugeneFama)于1970年提出并深化的有效市场假说,另一个则是本书作者罗伯特·J·席勒教授提出的“非理性繁荣”。
这两个理论都极为深刻并富有内涵,我在尽力理解后,浅显的认为前者阐述的是市场是有效的,是不可战胜的;而后者则提倡,市场是非理性的,是可以战胜的。
(此处对于2个经典理论笔者也未深刻体会其内涵)而在读完本书后,对于投资理财这件事情,我则更加倾向于后者。
一者是因为去年在我读过的一本名为《乌合之众》的大众心理读物后,让我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认知,那就是人们甚至是我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点有着近乎疯狂的“盲目跟从”行为。
(如果有读者感兴趣,可以去搜索本书《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另一个原因则是本书列举了无数非理性的因素,让我认识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和投资/投机收益的原因。
本书主要的结构作者阐述的非常清晰,我将其概括为一个历史前传分析、三个原因集合体的论述、面向对立观点的分析及驳论和富含个人思维深度的建议。
本书在开头详尽记述了美国在股票证券、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发展走向及动因。
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治理理念,但从历史发展考量的角度去分析,我认为这3章或多或少都可与中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金融市场有着微妙的关系。
思想·道德·文化:论《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中叙述者的困境
思想·道德·文化:论《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中叙述者的困境发布时间:2021-04-08T11:54:15.4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作者:任冰杰[导读] 在《抄写员巴特比》中,赫尔曼·麦尔维尔创造了一面镜子任冰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100872摘要:在《抄写员巴特比》中,赫尔曼·麦尔维尔创造了一面镜子,看似在写巴特比的不幸遭遇,实则表现更多的是老律师在试图理解巴特比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心挣扎。
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老律师的困境:思想困境,以西塞罗半身为象征的理性的挣扎;道德困境,老律师自利的博爱;文化困境,十九世纪华尔街的商业实用价值观。
从表面来看,这场办公室纠纷以巴特比生命的终止而结束,但老律师所面临的内心挣扎和困境并没有就此结束。
巴特比的出现,迫使他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使他获得了对人性更深层次的理解。
巴特比的旅程结束了,但老律师的心路历程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抄写员巴特比》;叙述者;老律师;思想困境;道德困境;文化困境引言一直以来来,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比: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以其丰富的内涵及神秘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文中的抄写员巴特比以其不同寻常而又异端的形象,成为学术评论界经久不衰的谜题。
而对于这篇文章的叙述者,学术界的研究不甚多见,且主要集中在从叙事策略角度、作为对巴特比解读的附属品而进行的研究。
本文旨在从老律师这一角度入手,来挖掘小说的丰富内涵。
小说到处充斥可见叙述者老律师的内心挣扎,在对巴特比的同情和愤懑中,在留下巴特比还是赶走巴特比的选择中,是什么最终促成了老律师的选择呢?又是什么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抉择困境之中呢?结合小说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老律师的困境:以西塞罗为代表的理性思想、基督教所倡导的道德文化角度、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角度。
一、思想困境:西塞罗半身像——理性的挣扎麦尔维尔深深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影响。
2019年非理性繁荣读后感-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非理性繁荣读后感(—)文/陈嘉懿关于这本书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去买一本而是直接在网上下载的电子文档来读的。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
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1X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
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
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
他认为,201X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
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对理性和非理性之争的全新阐释--重读《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
作者: 李英姿
作者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语系,江苏,常熟,215500
出版物刊名: 宿州学院学报
页码: 71-74页
主题词: 《巴特比》 解构主义 理性与非理性
摘要:<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赫曼·麦尔维尔发表的一篇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它反映了社会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冲突并以非理性的失败而告终.该作品对理性与非理性这对二元对立所包含的循规蹈矩和我行我素的对立的理解是自相矛盾的.由此产生的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非理性的矛盾心理解构了作品原有的思想主题,表现了作者在更大程度上对非理性的同情和理解.。
缮写员巴特比的悲剧——社会属性缺失的产物
作者: 时佳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24-26页
主题词: 巴特比;悲剧;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社会人
摘要:<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巴特比的悲剧虽然跟时代社会有着必然联系,但是巴特比作为社会的一员,忽视了他作为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本的属性,即社会属性.它不仅割裂了自己与同一阶层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割裂了自己与不同阶层的社会关系.放弃了社会属性的巴特比自然无法作为一个合理的社会人去存在.。
解读《书记员巴特比:华尔街的故事》中的生存危机
解读《书记员巴特比:华尔街的故事》中的生存危机
陈梦
【期刊名称】《文理导航》
【年(卷),期】2014(000)008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陈梦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浅谈《缮写员巴特比——华尔街的一个故事》中老律师的心理投射
2.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城市和乡村的恋人们:故事一》中的女性生存状况解读
3.解读《书记员巴特比:华尔街的故事》中的生存危机
4.边缘化女性意识的压迫与反抗r——《使女的故事》中女性生存解读
5.生存危机与自我救赎\r——解读《雾月牛栏》中\"继父\"的悲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伟大的博弈
华尔街,华尔街——《伟大的博弈》读后感华南农业大学双学位工商管理发展经济学学李玟玟书籍简介《伟大的博弈》,讲述的是美国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前后跨度350多年。
作者约翰-S-戈登,是美国经历历史学家,毕业于范德比a尔特大学,其家族多人在华尔街从业,自幼便浸淫于华尔街文化。
观感概述我想象着,臵身于华尔街的人们应该都曾举目望天,张开双臂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呐喊着“华尔街,华尔街”。
这里是无数人杨帆的港湾,也是无数人失梦的门关。
它无声地伫立着,扛过了百场战役。
这样经久的岁月里,自由与疯狂、天堂与地狱、人才与恶棍是它的三组代名词。
自由与疯狂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它提出了理性的人出于利己动机最终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无形的手——市场最终能够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臵的命题。
而华尔街的发展就是一个经典诠释。
1792年,在没有任何政府参与的情况下,华尔街的经纪商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68号梧桐树下签订《梧桐树协议》,制定彼此制约的协调机制,就是一种市场的自发行为。
而这时的美国政府在杰斐逊主义者的指导下,对于华尔街完全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根本谈不到什么规范的监管。
彼时的华尔街可谓处于自由奔放的最佳年代。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自由风向标的引领下,信用支付手段使得中产阶级一夜之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购买力。
华尔街再次伴随美国经济的繁荣而起飞了。
而这一次,华尔街的步伐明显快于美国经济本身,这一时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不到50%,道〃琼斯指数却上涨了3倍。
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经纪人支付。
联储银行从美联储贴现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资金,倒手以12%的利率借给经纪人,而经纪人又转身以20%的利率借给投资者。
在这个不断飙升的股市中,人们已经忘记了什么叫风险;银行、经纪人和投资者对于高利率背后隐藏的风险也臵若罔闻。
20年代轰轰烈烈的牛市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疯狂地走在一条不归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时以后
”
。
而钳 子 由于消化不好 上午 就
, ,
。
,
会 神 经 似 的 突 然 烦 躁 起来 大 动 肝 火 但 下 午 就 比 较
温 和 举 止 行 为颇 有 绅 士 风 度 虽 然 老 律 师刚 开 始无 法 忍 受 他们 并有 了 要 解 雇 他 们 的 念 头 但 当他 发 现
, , ,
。
“
”
事
著 名 小 说家赫 曼
,
麦 尔 维 尔 6≅ Α /
%
。
∋&
Β
/% Χ
Δ. 7 的 一 .
/
,
从 小 说 的 字 里 行 间 我 们 可 以 发 现 他 圆滑 老 练 温 文 尔 雅 又 不 失 精 明 过 着循 规蹈 矩 的 生 活 从 各 个 角 度
部 具 有 象 征 意 义 的短 篇 小 说 该 作 品 情 节 简 单 但 内
至 老 律 师 的 世 界 都是 一 个 规 范 的 格 子 世 界
“
。
在 巴特
比 用 我 不 愿 意 质 疑 这种 单 调 之 前 事 务 所 里 一 向
们 存 在 的 坚 强 后 盾 因 而 他 们 必 须 至 始 至 终地 遵 守 社 会 的 秩 序 和 准 则 而 不 能 冲 破这 个 框架 按 照 自 己 的 意 愿 行 事 而 小 说 中 一 再 出 现 的 高墙 6律 师 事务 所
9
, ,
在 整 个 故 事 当 中 火鸡 钳 子 姜 汁饼 巴 特 比甚
“
∃ Κ
7 和 巴 特 比 6Λ ∋
%
/ Κ.
Μ
5Γ 7
,
。
愿 意 反 复 体现 了 他 的 决 心
”
。
事 实上 这 两 人 之 间 的
8
,
,
故事 主 要 是 在 老 律 师 和 巴 特 比 的 冲 突 中展 开
, ,
冲 突 就 表 现 为两 种 生 活 方 式 及 处 世 态 度 的 冲 突 理
Δ 性 与 非 理 性 6% ∋ Κ Δ# & ∋ . ΚΓ 八% % ∋ Κ Δ# ∋ .ΔΚ Γ 7 的 冲 突 墨 守 成 &
容却 耐 人 寻 味 淋 漓尽 致 地 凸 现 出 现 代 社 会 里 小 人
物的苦 涩
。
讲 他 都 是 中产 阶 级 的 最 佳代 表 也 是 理 性 社 会 秩 序
的忠 实 维 护 者 另 一 方 面 沉 默 寡 言 的 巴 特 比 虽 和 老 律 师 生 活 在 同 一 社 会 里 但 他 却对 这 种 循 规 蹈 矩 的
∀ . 典 型 的 受资 本 主 义 剥 削 的 产 业 工 人 代 表 Π
, ,
,
由 于 资本 主 义 工 业 大
巴特比
生产 的影响 人们 大 多数在枯 燥 乏味 的环 境 中过着 机 械 式的 一 成不 变 的 生 活 员 巴特 比 一 尔
、 。
的 最 终 死 亡 则 是 对 美 国 资 本 主义 文 化 和 社 会 的 尖 锐 的批 评 该 小 说 主 要 是 由老 律 师 来叙 述 的 作 为 叙 述 者 的 我 在 华 尔 街 这 个 美 国 的 金 融 中心 已 浸 淫 了 整 整 Ο 年 处 理 的 案 件 都有 关 金 融 往 来 所 遵 循 的 生
“
。
规 与 我 行 我 素 6/ # & )# % Α
, ,
,
8
Κ Δ ΓΘ
& # &
一
/# &
# ) % Α ΔΚ Γ 7 的 冲 突
。
。
,
,
从 古 希 腊 到 近代 西 方 文 化 的 正 宗 是 理 性 文 化 亚 里
士多德就认 为 人是理性 的动物 而 近代又涌 现了一
。
面 对 老 律 师 的劝 说 利诱 和 要 挟 他
”
,
、
,
只 是 回答 我 不 愿 意
, ,
依然 我 行 我 素 每 天 蜗 居 在 他
。
,
批 知 名 度颇 高 的 非 理性 主 义 哲 学 家 萨特 就 是 其 中 的 佼佼 者 萨 特 存 在 主 义 强 调 人 的个体 性 主 体 性 和 自由 意 识 强 调 人 的 欲 望 意 志 和 情 感 强 调 人 非 理 性 的 一 面 川 其 核 心 是 人 的 自由
学思 想的影 响 人 们就 倾 向于用 理性 和 非 理性 来 区
! =? Ο 一 7
。
分很 多 社 会现 象
,
。
在 《巴 特 比 》 个 文 本 中 自然 也存 这
8
, ,
。
8
女 重 庆人 讲 师 硕 士 研究 生
, , ,
,
在 着 理性 和 非 理 性 的 对 立 理 性 就 是 墨 守 成 规 处 于 优势 地位 9 而非 理性 则是 我行 我素 处 于弱势 地位
“
,
予 了 肯 定 的 意 义 然 而 按 照 法 国哲 学 家 雅 克
,
。
,
・
德里
”
,
达 的解 构 理 论 任何 文 本 都 存 在 成 对 的 二 元 对 立 关 系 因 此 文 本 永 远 是 在 自相 抵 悟 自 身解 构 自身
, , , ,
“
他们 就 像 卫 士 站 岗 一 样 相 互 轮 班 进行 钳 子 上 岗 时
, ,
。
著 名 的 短 篇 小 说《 写 缮
事 7 以下 6
《巴 特
。
简称 — 个华 街 故 7 就 是 在 这 样 的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下 诞 生 的 比
・
的
“
”
问世 于一 百 多 年 前 的 《巴 特 比 》 = 世 纪 美 国 是
活信 条是 最 舒 适 的 生 活 方 式是 最 好 的 生 活 方 式
8
学 院 外 语 系 江 苏 常熟
・
!
!
。 7
— 它 反 映 了 社 会 理 性 和 非 理性 之 间 的 冲 突 并
,
华 尔街 的 一 个 故 事 》 美 国 著 名 小 说 家 赫 曼 是
以
。
麦 尔 维 尔 发 表 的 一 篇 重 要 的 具 有 象征 意 义
。
非理 性 的 失 败 而 告 终
该 作 品 对 理 性 与 非理 性 这 对 二 元
, ,
就立 即引起 了评论 家们 的
,
们越 来 越 看 重 经 济 生 产 而 忽 视 人 的 存在 人 与 人 的
交 往 也 是 以物 质 为 基 础 的 因 而 造 成 了 人 们 在 思 想 感 情 上 难 以 沟 通 的普 遍 现 象
,
。
,
关注 大 多 文 学 评论 家 们 常把 该 小 说 中 的 老 律师 看 作 为 美 国 = 世 纪 中产 阶级 的 忠 实代 表 而 巴 特 比 是
,
。
。
没 有 定 解 那 么 如 果 我 们用 解 构 主 义 文 学 批 评 理 论
去 重 新 解 读这 个 作 品 就 会发 现 该 文 本 本 身 就 包 含
了 对这对立 的二元 的不 确定 的态度川
。
火鸡 下 岗 反之亦 然 然安排
”
。
在 这 种情 况 下 是 个 很 好 的 天
,
。
,
并 且他 们 对 他 来 说 也 不 失 有 用 之 才 因 此 在老
方 6理性 或 墨 守 成 规 7 的 对 立 面 巴 特 比 出现 了
、
。
他按
露 无 遗 他 的 这 种 心 态 解 构 了 作 品 看似 明 显 的 主 题
,
、
。
。
8
理 性 原 则 选 中 的 巴 特 比 穿着 整 齐 郁 郁寡欢 沉 静 稳
重 起 初 老 律 师 对 巴 特 比 不 分 昼 夜 的 工 作精神非 常
,
。
老 律 师 所 代 表 的理 性 者 即强 势 方 一 边
要 的 象 征 之 一 是 故 事 所 发 生 的环 境
。
。
强 势 方最 重
,
“
我 不 愿 意 成 为 老 律 师 和 巴 特 比 关 系 的 转 折点 也
。
”
,
麦 尔 维 尔 之所
标 志 着 他 们之 间 冲 突 的 开 始
,
,
按 照 律 师 事 务 所 的惯
的 巴 特 比 是 老 律 师雇 用 的 抄 写 员 在 最 初 进 人 纽 约
市 法 律事 务 所 的 时 候 虽 沉 默 寡 言 但 却 非 常勤 奋 干
练 可 不 久 却 行 为异 常 先 是 拒 绝 参 加 省 时 省 力 的多 人 校 对 接 着 拒绝 干 杂 役 再 后 来 干 脆 连 抄 写 工 作 也 全 都 停下 不 做
,
以 选 择 抄 写 员 作 为 其 作 品 主 人 公 的 职 业 是 因 为抄
例 和 常理 当老 律 师和 雇员 们 一 起 进 行 省 时省 力 的 集 体 校 对 时 其 他雇 员 已 如 常 做 好 了 准 备 而 巴 特 比
的 反 应却 出人 意 料
8 “
写 员 的 工 作 性 质 只 是 逐 字 逐 字 的 复制 文 件 而 不 需 要
第
卷第
!
年
期 月
宿
∀
州
(
#
学
院
#
学 报
−
#
1
#
.
2
,
3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