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伤学

合集下载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论一、筋伤学的发展:1、起源: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的渊源,中医学理论的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的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的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

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的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的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的缝合方法;《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的第一部骨伤科专着;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

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

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第二节分类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二、筋断: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筋不断: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的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筋强: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

筋结: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的局限性结块而言。

筋缩: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的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中医筋伤学教材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筋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中医筋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中医筋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筋柔骨正,骨和筋相辅相成的结构组织决定着中医外治手法的宗旨,推拿学就是更好的阐释;骨正筋柔,纠正微错位的关节紊乱,松解附近的软组织,从而达到筋柔气血通的作用,正骨手法被人们世代相传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革,正骨手法也在更新换代,精益求精!让我们来看一下,祖先前辈们对筋的论述,就会知晓筋的关键作用!中医筋伤学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必然引起筋的损伤,伤后常常用手法按摩,或者用其他树枝树叶包扎肢体,逐步从中总结出了治疗筋伤的按摩,药物,固定等方法。

这就是筋伤外治的起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等病名记载,并采用按摩,外敷药物等方法治疗筋骨疾病。

周代,《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了“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理论。

春秋战国时代,中医学经典著作《皇帝内径》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理论,其中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以及气伤痛,形伤肿等学说和论述。

汉代,《金匮要略》中记载有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筋伤疾病。

晋代《肘后救卒方》,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宋代的《医说》元代的《世医得效方》,明代的《正体类要》两卷,均有记载筋伤疾病的论述与治疗方法。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的总结了清代以前治疗筋伤的经验,对于筋伤的诊断,手法治疗记载详细。

该书在手法总论中写道“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而罗列序属,又各有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至此,中医筋伤学与中医正骨学科一样已经发展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正府制定了一系列中医政策,中医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几千年来,筋伤学一直被继承和发扬,给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功不可没!筋伤学和正骨手法学,相辅相成,在中医外治手法领域,是完美的结合,可乃“双剑合璧”,去除骨伤科疾病,所向披靡!。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教学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BZ0403004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58,见习14。

一.课程简介《中医筋伤学》是骨伤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

祖国医学所谓“筋”的概念,含盖了现代医学所指人体除内脏.大脑之外的所有软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半月板.椎间盘.除中枢神经之外的神经.血管等。

《筋伤学》就是研究这些软组织疾病及创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一门学科。

本大纲是根据骨伤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与要求,供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教学使用。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筋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要适当介绍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筋伤学的新进展。

要通过创新的多重教学手段及电子.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医筋伤学的特点,筋伤的辩证诊断.临床表现.辩证诊断方法.筋伤的治疗。

熟悉筋伤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了解筋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筋伤的预防。

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筋伤常见疾病的手法操作技能。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

二.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辩证诊断及治疗。

中医筋伤学(421页)

中医筋伤学(421页)
中医筋伤学
概论
• 1 筋伤学的概念 • 凡因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
原因造成筋的损伤,统称筋伤。
• 近日,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 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显示,认为经常腰酸背痛比例为62%, 慢性劳损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 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 高达50%,比如科技、新闻、广告、 办公室人员、教师、出租车司机、售货 员、家庭妇女等更是高发人群。
• 三、筋伤的并发症 • (一)撕脱性骨折 • (二)关节失稳或脱位 • (三)神经损伤 • (四)血管损伤 • (五)骨质疏松
筋伤的辨证诊断方法
• 一、问诊 • (一)主诉 • (二)问受伤的原因 • (三)问受伤时的姿势和部位 • (四)问受伤的时间
• (五)问疼痛 • (六)问肢体功能情况 • (七)问寒热 • (八)问昏迷
与远节指 骨平行
近 指 间 0100°远指间 0-80°


同上


腕 掌 关 与食指平 与拇指平 0-60°



下肢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测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仰卧或侧卧, 对侧下肢伸 直
侧卧,被测 下肢在上
股骨大转子 同上
与身体纵轴 平行
同上
与股骨纵 轴平行
现代交通在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但由此 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已成为对 人类生命安全威胁 最大的“世界第一公害”,全世界的交通事故伤 的人数也有逐渐增加趋势。在本世纪中全世界因 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400万,伤残者约数亿。 在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6万,伤者近20万, 创伤已成为国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前四位依次 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心血 管疾 病),而创伤中的半数为交通事故。故西方 把交通事故伤称为“发达社会疾病”。交通事故 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 压榨伤及跌打伤等。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填空=20-30 总论部分名解5题=25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特殊检查的方法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筋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 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了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填空)《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和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和脱臼的诊断名称。

还记载了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的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医筋伤学教材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第一节伤筋概论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关节软骨及其他各种软组织的损伤,统称为伤筋。

筋的范围比较广泛,伤筋是伤科最常见的疾患。

一、伤筋病因(一)外因外因主要指外力的伤害,与外感六淫之邪关系密切。

根据外力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持续劳损三种。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撞击、挫压、牵拉、扭转等均可引起急性伤筋;持续劳损可造成慢性伤筋。

某些长期、单调、反复的动作,积劳也可发生劳损伤筋。

伤筋之后,复感风、寒、湿邪,局部伤瘀挟痹,使伤筋病程较长,恢复缓慢,易转为慢性伤筋。

(二)内因伤筋的病因与患者年龄、体质、局部的解剖结构等内在因素关系密切。

小儿筋骨发育不全,易发生扭伤、错缝、桡骨小头半脱位。

青壮年活动运动多,故筋肌断裂、撕裂伤较为常见。

而老年人气血虚弱、脏腑衰惫,则关节劳损、筋肌粘连、活动功能障碍的疾病常见。

体质虚弱,稍过劳累,即感筋骨酸痛,易发劳损。

有些部位的解剖结构较弱或解剖结构特殊也容易造成一些损伤。

如肩关节关节盂浅窄,关节前下韧带较薄弱,故损伤的机会较其他关节多。

伤筋疾病的发生,外因是重要条件,内因是基础。

不同的外因可引起不同的筋的损伤,但由于内因的影响,在同一外因情况下,伤筋的种类、程度和性质都可有所不同。

只有这样全面地理解伤筋的病因,审因论治,才会对伤筋的诊断、治疗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伤筋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三种:1,根据病程不同分类(1)急性伤筋:指由暴力引起的,不超过2周的新鲜的筋的损伤。

(2)慢性伤筋:多指急性伤筋失治或治疗不当,超过2周的筋的损伤。

积劳成伤筋,慢性劳损造成的筋的损伤也属此类。

慢性伤筋好发于多动关节及负重部位。

急性伤筋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迁延日久,伤处气血滞涩、血不荣筋,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变为慢性伤筋。

2,根据暴力形式不同分类(1)扭伤:扭伤指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牵拉,引起损伤或撕裂。

中医筋伤学简介

中医筋伤学简介

中医筋伤学简介一、什么是中医筋伤学呢?中医筋伤学呀,就像是一门专门研究咱们身体里那些筋受伤之后该怎么办的学问。

这里的筋呢,可不是单指咱们能摸到的那几条大筋哦,它包含的范围可广啦,像韧带、肌肉、肌腱这些软乎乎的组织,要是受伤了,都归中医筋伤学来管。

你想想,咱们平时运动不小心扭到脚啦,或者长期伏案工作后脖子肩膀酸痛啦,这些都是筋伤的表现呢。

二、中医筋伤学的历史可悠久啦。

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关注筋伤这个事儿了。

古代的医生们,在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的病痛是因为筋受到了损伤。

那时候他们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仪器,全靠一双巧手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通过摸脉象、看症状,就能判断出筋伤的情况,然后用各种奇妙的方法来治疗。

比如说,他们会用推拿的手法,在受伤的部位按呀、揉呀、推呀,就像把乱成一团的毛线重新捋顺一样。

还有针灸,用细细的针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让受伤的筋能更快地恢复。

这些方法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就成了现在中医筋伤学里重要的治疗手段。

三、中医筋伤学的治疗方法可多着呢。

先说前面提到的推拿,这可是一门技术活。

师傅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他们知道在哪个部位用力,用多大的力。

有时候你会觉得有点酸痛,但那是在帮你把受伤的筋复位呢。

还有针灸,看着那些细细的针插在身上有点吓人,但其实只要找对了穴位,就像给身体里的小机关按了一下启动键,身体就会开始自我修复啦。

除了这些,还有中药内服外敷呢。

中药里有很多药材对筋伤有很好的疗效。

比如乳香、没药,它们能够活血化瘀,把受伤部位的瘀血化掉,让新的气血能流进去。

把这些药材熬成药汤喝下去,或者做成药膏敷在受伤的地方,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还有小针刀疗法,这是比较现代一点的方法啦。

小针刀就像一把微型的手术刀,它能很精准地对粘连的筋进行松解,对一些顽固的筋伤效果特别好。

四、中医筋伤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也很大。

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筋伤的情况特别普遍。

中医筋伤学教材

中医筋伤学教材

目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二、筋的概念三、筋伤的概念四、筋伤学发展简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一、筋伤的病因二、筋伤的病机第三节筋伤的分类一、古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第四节筋伤的辨证诊断一、临床表现二、辨证诊断三、筋伤的并发症第五节筋伤的治法一、筋伤的治疗原则二、筋伤的手法治疗三、固定疗法四、药物治疗五、练功疗法六、其他疗法第2章肩部筋伤第一节肩部扭挫伤第二节肩袖损伤第三节牵拉肩第四节肱二头肌腱断裂第五节冈上肌腱炎第六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第七节肩关节周围炎第八节肩峰下囊炎第3章肘部筋伤第一节肘关节扭挫伤第二节小儿桡骨头错缝第三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四节肱骨内上髁炎第五节旋前圆肌综合征第六节旋后肌综合征第七节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第八节尺骨鹰嘴滑膜囊炎第4章腕及手部筋伤第一节腕关节扭挫伤第二节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第四节腕管综合征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第六节腱鞘囊肿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第八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5章髋及大腿部筋伤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第二节股内收肌群损伤第三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第四节弹响髋第五节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第6章膝关节及小腿部筋伤第一节膝关节胫、腓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膝交叉韧带损伤第三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第四节髌腱断裂第五节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第六节腓肠肌损伤第七节髌前、髌下滑膜囊炎第八节髌骨软化症第九节髌下脂肪垫肥厚第十节腘窝囊肿第十一节伸膝装置粘连第7章踝及足部筋伤第一节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一、外侧副韧带损伤二、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第三节跟腱断裂第四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第五节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第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七节跟痛症一、痹证性跟痛症二、足底腱膜炎三、跟骨下脂肪垫炎四、肾虚性跟病症五、跟骨骨刺第八节跖痛症第九节〓外翻与〓囊炎第8章颌颈部筋伤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第二节颈部急性扭挫伤第四节落枕第五节颈椎病第六节肌性斜颈第9章胸背部筋伤第一节胸壁扭挫伤第二节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第三节项背筋膜炎第四节胸廓出口综合征第10章腰骶部筋伤第一节急性腰扭伤一、急性腰肌筋膜扭挫伤二、急性腰部韧带损伤三、急性腰椎关节突关节扭伤第二节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节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五节腰椎椎管狭窄症第六节骶髂关节损伤第七节腰椎退行性滑脱第八节腰臀部筋膜炎第九节臀肌挛缩症第十节梨状肌综合征第十一节坐骨结节滑膜囊炎第十二节骶尾部挫伤一、尾骨挫伤二、尾骨疼痛第11章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过程三、损伤原因及分类第二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第四节上肢神经损伤一、臂丛神经损伤二、桡神经损伤三、正中神经损伤四、尺神经损伤第五节下肢神经损伤一、坐骨神经损伤二、胫神经损伤三、腓总神经损伤第12章四肢血管损伤第一节四肢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第二节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第三节四肢血管损伤的处理附方索引第1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筋伤学的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筋伤学重点个人整理版

筋伤学重点个人整理版

中医筋伤学期中考重点名解1.筋伤: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亦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2.中医筋伤学:中医筋伤学是研究筋的生理、病因病机、辩证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伤科学分化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分支。

3.筋出槽:筋出槽指筋的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状态发生了异常改变。

4.骨错缝:骨关节正常的间隙或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异常改变,并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一种病理状态。

5.练功:又称功能锻炼,是指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患者自我主动锻炼,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促进功能恢复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6.固定:是治疗筋伤的方法之一,筋伤错位经过适当的手法治疗后,适宜,及时的外固定有利于维持整复治疗的效果,减轻疼痛,加快肿胀的吸收,预防重复损伤和促进筋伤愈合。

7.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屈颈椎,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8.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者。

颈椎病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10.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在左右第一肋骨所包围的胸廓出口处,臂丛和锁骨下动静脉长期受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又包括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和肋骨-锁骨压迫综合征。

多见于30岁以上瘦弱女性简答题一:理筋手法对筋伤的作用(一)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二) 整复筋位,纠正错缝(三) 舒筋通络,解除痉挛(四) 温养筋脉,祛风散寒(五)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六) 防治废痿,促进修复二:手法治疗的适应症1、一切急慢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全断裂者。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筋伤:俗称“伤筋”,就是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得筋得损伤。

2、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患者若感到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3、牵引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颏部,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如抬升或牵引就是疼痛缓解或减轻则为阳性。

笨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跟症状与表现出颈神经跟病变体征得患者,也可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后部得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

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正常人可抬高70-90度,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得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一般要左右对比,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为阳性。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

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得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膝关节、髋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度,然后屈曲膝关节。

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腰2、3与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就是股神经收到牵拉所致。

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7、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

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医者两手握住患侧膝部下方,向前后推拉。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论一、筋伤学的发展:1、起源: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的渊源,中医学理论的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的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的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

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的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的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的缝合方法;《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

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

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第二节分类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二、筋断: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筋不断: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的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筋强: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

筋结: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的局限性结块而言。

筋缩: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的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二节肘与前臂筋 伤
第一节肩与上臂部 筋伤
第三节腕与手部筋 伤
第一节肩与上臂部筋伤
一肩部扭挫伤 二冈上肌腱炎 三肩袖损伤 四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 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六肩峰下滑囊炎 七肩关节周围炎 思考题
第二节肘与前臂筋伤
一肘部扭挫伤 二肱骨外上髁炎 三肱骨内上髁炎 四尺骨鹰嘴滑囊炎 五旋前圆肌综合征 六旋后肌综合征 七桡侧腕伸肌肌腱周围炎 八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九肘管综合征
第四节筋伤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手法治疗 三固定疗法 四练功疗法 五药物疗法 六针灸疗法 七针刀疗法 八手术疗法 九其他疗法
第一节颈项部 筋伤
第二节胸背部 筋伤
第三节腰部筋 伤
第四节骶尾部 筋伤
第一节颈项部筋伤
一颈部扭挫伤 二落枕 三先天性肌性斜颈 四胸廓出口综合征 五颈椎病 六颈椎关节错缝 思考题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 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第一节皮神经卡压综 合征
第二节纤维肌痛综合 征
第三节周围神经损伤 第四节周围血管损伤
第五节颞下颌 关节紊乱症
第六节肌筋膜 炎
第一节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思考题
第二思考题
第四节周围血管损伤
思考题
第五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思考题
第六节肌筋膜炎
思考题
作者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论一、筋伤学得发展:1、起源: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得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得渊源,中医学理论得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得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得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

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得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得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得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得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得缝合方法;《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得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

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

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第二节分类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二、筋断:就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筋不断:就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得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筋强:就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就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

筋结:就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得局限性结块而言。

筋缩:就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得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筋痿:就是指筋伤后筋腱功能减弱,痿软无力。

筋柔:就是指筋伤后关节松弛乏力。

三、分类:1、按受伤性质分类:扭伤、挫伤、碾挫伤;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与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得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其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得活动时,可使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撕裂、断裂或移位,也可以引起关节得微细错缝。

挫伤:就是指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得闭合性损伤。

碾挫伤:由于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之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得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得碾挫伤及肢体皮肤得脱套损伤。

2、按受伤时间分类:急性筋伤、慢性筋伤;急性筋伤:新伤,突然暴力所致,一般指伤后不超过2周得新鲜损伤,特点:明显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血肿及瘀血斑、功能障碍等体征较明显。

慢性筋伤:陈伤,一般指急性损伤后失治或治疗不当,而转成得慢性损伤。

筋伤后超过2周者。

3、按受伤程度分类:撕裂伤、断裂伤、骨错缝;撕裂伤:就是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得某一部位得筋部分撕裂损伤,多见于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间关节得扭伤。

断裂伤:外力较撕裂伤大,可导致严重得功能障碍与明显得局部疼痛、肿胀、瘀血及瘀血斑、畸形等。

骨错缝:就是指可动关节与微动关节在外力得作用下发生微细错动而言,多因扭伤、挫伤,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得障碍与局部疼痛、肿胀等。

四、病因1、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劳损伤害、风寒湿邪侵袭;2、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职业工种;五、病理1、筋伤引起气血得病理改变:血瘀气滞:气滞特点:外无肿形、胀闷疼痛、范围较广、痛无定处、体表无明显压痛点;血瘀特点:外有肿形、刺痛、痛有定处、伤处青紫;气血两虚;2、筋伤引起骨与关节得病理改变;3、筋伤引起局部得病理变化: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第三节诊断1、局部症状:①、疼痛压痛:急性筋伤疼痛剧烈,呈锐痛、刺痛等,压痛明显,拒按;挫伤积血致气血壅聚者,疼痛多呈钝痛、胀痛;慢性筋伤,疼痛多为酸胀痛、隐痛压痛不重,不拒按;②、瘀血肿胀;③、功能障碍;④、畸形;⑤、肌肉萎缩;2、筋伤并发症:撕脱性骨折;关节失稳或脱位;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骨质疏松;3、望诊:望局部:望肤色:新伤出血者,肤色青紫;陈伤出血者,肤色变黄,范围扩大;肤色发红且皮温增高,防止继发感染;肤色苍白而发凉,说明血液循环不好;肤色变黑则就是组织坏死;望畸形:髋部筋伤时下肢可出现假长;桡神经损伤时出血腕下垂畸形;望肿胀:损伤早期肿胀就是局限得,陈旧性筋伤肿胀不明显。

肿胀兼有波动感,说明内有积液或积血;4、闻诊: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作旋转屈伸活动时;肌腱与腱鞘得摩擦音:肌腱周围炎时,好发于前臂得伸肌群、大腿得股四头肌与小腿得跟腱部,屈指腱鞘狭窄性腱鞘炎;关节摩擦音:退行性关节炎在活动时;髌骨软化症作髌骨研磨时;5、摸诊:通过医生双手触摸、按压损伤得局部或全身得一种检查方法;内容:摸压痛处、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肿块;方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6、人体各关节活动得正常范围:颈部: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为0°;前屈35~45°,后伸35~45°,侧屈左右各45°,旋转左右各60~80°;腰部:挺立站直;前屈90°,后伸30°,侧屈左右各30°,旋转左右各30°;肩关节: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前屈90°,后伸45°,外展90°,内收40~45°,内旋80°,外旋30°,上举90°。

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屈曲135~150°,过伸10°,旋前80~90°,旋后80~90°;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掌屈50~60°,背伸30~60°,外展25~30°,内收30~40°;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掌指关节屈曲90°,近侧指间关节屈曲90°,远侧指间关节屈曲60°,掌指关节过伸30°。

第一掌指关节: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外展60°,对掌60°;髋关节: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前屈90°,膝关节过伸时屈曲可达100°,后伸40°,内收25°,外展45°内旋40°,外旋40°。

膝关节: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屈曲145°,过伸15°,膝关节屈曲90°时,小腿可有轻度旋转活动;踝关节:中立位为足与小腿间呈90°角,而无足外翻或足内翻;背屈35°,跖屈45°;7、肌力:0级:肌肉完全麻痹,肌肉动力完全消失;Ⅰ级:肌肉动力微小,不能带动关节活动;Ⅱ级:肌肉动力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Ⅲ级:仅在抗肢体重力而无抗阻力得情况下可使关节活动;Ⅳ级:能抗较大阻力,但比正常者为弱;Ⅴ级:正常肌力;8、反射检查:浅反射: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7~9损害,中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9~11损害,下腹壁反射消失提示T11~L1损害;提睾反射:反射消失提示L1损害;肛门反射:反射消失提示S1神经损害;臀反射:反射消失提示S1神经损害;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膜反射:C5~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病理反射: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髌阵挛;踝阵挛;特殊检查法:脊柱检查:1、头顶叩击试验:诊查颈椎病或脊柱损伤;2、椎间孔挤压试验:用于颈椎病检查;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病检查;4、直腿抬高试验:神经根压迫,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6、屈髋伸膝试验:坐骨神经痛;7、髋膝屈曲试验:坐骨神经痛;8、骶髂关节分离试验;9、骶髂关节扭转试验;上肢检查1、肩关节外展上举试验:提示冈上肌腱炎;2、冈上肌腱断裂试验;3、网球肘试验;4、握拳尺偏试验:桡骨茎突腱鞘炎;5、屈腕试验:腕管综合征;下肢检查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2、单腿独立试验:髋关节不稳或臀中肌、臀小肌无力;3、浮髌试验:膝关节滑膜炎;4、膝关节分离试验:内外侧副韧带损伤;5、推拉试验:十字韧带断裂或松弛;6、半月板弹响试验:半月板损伤;7、研磨试验: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重力试验:半月板损伤;第四节筋伤治疗1、治疗原则: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顾、病证合治;2、手法治疗得作用: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整复错位,调正骨缝;解除痉挛,放松肌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散寒除痹,调与气血;3、手法得适应症:①、适用于一切急性筋伤及慢性劳损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没有完全断裂得患者;②、适用于骨关节有错落不合缝得患者;③、适用于急性筋伤后或因治疗不当而引起关节僵直得患者;④、适用于骨折、脱位后期关节僵直及筋脉肌肉萎缩得患者;⑤、适用于因骨性关节病及痹症而引起得肢体疼痛,关节活动不利得患者;4、手法得禁忌症:①、诊断尚不明确得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得病人;②、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得患者早期禁用手法;③、可疑或已经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得患者;④、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患者;⑤、有严重心、脑、肺疾患得患者;⑥、有出血倾向得血液病患者;⑦、手法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得患者;⑧、妊娠3个月左右得孕妇;⑨、有精神病疾患,又不能与医者合作得患者;5、固定治疗:固定得作用:维持手法治疗后得效果;有利于消肿止痛、解除痉挛;为筋伤得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减少与避免并发症得发生;固定得注意事项:①、选择适当得固定方法与用具;②、注意观察固定后肢体得血运情况;③、预防压迫性溃疡得发生;④、适当抬高患肢;⑤、掌握固定得时间;⑥、指导患者积极练功;固定方法:绷带固定法;弹力绷带固定法;胶布固定法;纸板固定法;石膏固定法;6、药物治疗内治法:理血法(行气活血法、攻下逐瘀法、与营止痛法、理伤续筋法、理血止血法)清热法(清热解毒法、清营凉血法、清热除湿法)通络法(祛风通络法、温经通络法、除湿通络法、活血通络法)补益法(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补阳法)7、封闭疗法:常用方法:压痛点封闭、腱鞘内封闭、椎管内硬膜外封闭、神经根封闭;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得发生;注射部位要求准确,特别就是胸背部要防止损失内脏;选择好适当得药物及剂量,对于有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得患者禁用类固醇激素,以防加重病情;第二章上肢筋伤一、冈山肌腱炎1、概念: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