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毫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

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

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

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

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容器(如杯子、瓶子等)向学生展示毫升和升的容量差异。

解释毫升和升的定义:
毫升是容量单位,简写为ml,是升的千分之一;
升是容量单位,简写为L,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容量单位。

2.毫升和升的换算关系
向学生介绍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1升 = 1000毫升
强调毫升和升的单位换算是一个基于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3.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换算切换单位的时候,移动小数点位置。

例如:0.5升换算成毫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到500毫升。

4.实际应用和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毫升和升的实际应用场景,如:
烹饪中的配料计量;
饮料瓶上的容量标识;
科学实验中的溶液配制等。

给予学生拓展练习,如:
换算其他容量单位,如千升(kL)和立方厘米(cm³)。

四、教学评估
设计相关的选择题和计算题,考察学生对毫升和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提供实际应用问题,测试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实物示范,加深学生对毫升和升的理解。

注意:实际教学中,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含义。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概念(1)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

(2)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2 升和毫升的运用(1)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液体体积、计算液体容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1)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应用。

(2)实物演示,如量筒、杯子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长度、面积单位。

(2)引入体积单位,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

5.2 探究与实践(1)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液体体积、计算液体容量等。

5.3 巩固与拓展(1)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算。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教师点评,强调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
2、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重点
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4)一本书的封面大约有2( )。
五、一个正方形桌面上, 正好摆放了3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下面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 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周长是多少?
面积:
周长:
面积:
周长:
六、下面各图都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起来的, 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哪个图形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单位:厘米)
4CM 3CM
2CM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平方米=( )平方分米
1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的长是8( ), 宽是6( )。
(2)教室的占地面积是48( )。
(3)一个足球场的草坪有4800( )。
小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写.
物品名称
新华字典
三角板
练习本
牛奶
钢笔
圆珠笔
单价
49元2角
1元2角
2元3角
2元5角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体积计量和换算的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定义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是体积的计量单位,升是较大的体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2.2 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3 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商品的容量、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升和毫升的应用。

3.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采用PPT、图片等形式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4.3 实例分析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实例。

4.5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如填写表格、换算练习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升和毫升的理解程度。

5.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医疗卫生等。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难点:理解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三、教学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容积瓶、水。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小组合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容积场景,如饮料瓶、油桶等,引导学生关注容积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多少升或毫升吗?2. 探究新知(1)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PPT,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1升(L)= 1000毫升(ml)(2)演示实验教师用容积瓶和水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和毫升的换算过程。

3. 巩固新知(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可以举例说明。

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

1. 一瓶饮料是500毫升,小明喝掉了200毫升,还剩多少毫升?2. 妈妈买了2升牛奶,用掉了1.5升,还剩多少升?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合作态度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补充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关注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八、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的理解,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超市或工厂的仓库,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商品的容积标识。

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升和毫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正确换算。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升和毫升的换算。

2.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计量。

教学准备:1.彩色白板笔、黑板、粉笔。

2.升和毫升的示例物品:果汁盒、水杯。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有果汁的盒子和一个水杯,并询问学生:你知道这个盒子和水杯中能装多少水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升和毫升来计量液体的容量。

你们知道升和毫升分别是什么吗?3.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对升和毫升有初步的认识。

新知呈现(15分钟):1.老师将白板上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写上“升”,一个写上“毫升”。

2.老师向学生解释和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升是计量容量的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大容量的液体,如果汁、汽水等。

1升等于1000毫升。

-毫升是计量容量的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小容量的液体,如水、奶等。

3.老师示范换算,比如:1升等于多少毫升?会有多少个盒子能装下1升的水?多少个水杯能装下1升的水?4.老师提供更多示例,让学生参与并练习换算。

示范与练习(20分钟):1.老师分发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换算练习。

2.在练习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一瓶汽水有500毫升,我喝了1/4瓶,喝了多少毫升?3.师生互动,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老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反馈,并纠正错误。

拓展应用(20分钟):1.老师将一些物品,如矿泉水瓶、果汁盒、奶瓶等摆放在课桌上,并提供容量信息给学生。

2.学生分组参与拓展应用任务:根据提供的容量信息,学生计算并记录每个容器中的液体容量,以升和毫升为单位。

3.学生讨论比较各个容器的容量大小,并将结果报告给全班。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升和毫升的换算,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计量的情况。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培养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概述: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提供实际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使用升和毫升的道具或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升和毫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2 讲解: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4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容积单位,如水杯、可乐瓶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容器的容积大小。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观察,激发学生的直观感知。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容积单位的认识。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定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算。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升和毫升的换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3.2 教学内容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规则,包括1升等于1000毫升等。

引导学生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

3.3 教学方法提供换算表格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和讲解。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如测量不同容器的容积,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

引导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如厨房烹饪、饮料分配等。

4.3 教学方法提供实践活动指导,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鼓励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问题解决过程。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升和毫升的定义、换算和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分享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

5.3 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

第六章: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xx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设计《升和毫升》

xx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设计《升和毫升》

xx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设计《升和毫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学会它们之间的换算。

2. 难点: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发学生对升和毫升的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

3. 教学互动: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让学生进行互动练习。

4. 实例分析: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如饮料分配、液体容量估算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及换算能力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合作态度和交流技巧。

3. 作业批改: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内容,鼓励他们在家里与孩子一起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与升和毫升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参观实地:组织学生参观超市、药店等地方,让他们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升和毫升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教具:准备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或图示,如量筒、饮料瓶等。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及实际应用场景。

3. 作业素材:提供一些实际的液体容量问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毫升与升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毫升与升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毫升与升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毫升与升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毫升和升的定义、关系,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毫升和升的定义,掌握1升等于1000毫升,并能进行简单的容积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毫升与升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 学具:量筒、毫升和升的容器、水、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容器,如瓶装饮料、桶装水等,引导学生观察容器的容积单位。

2. 提问:谁知道这些容器上的容积单位是什么意思?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单位——毫升与升。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毫升与升的定义,展示1毫升和1升的容器,让学生直观感受。

2. 讲解1升等于1000毫升,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3. 示例讲解容积单位换算,如:将2000毫升换算成升。

4. 学生练习:将给定的容积单位进行换算。

三、动手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容器的容积,并用毫升和升表示。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毫升与升的认识,掌握了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板书设计1. 毫升与升的认识2. 主要内容:毫升与升的定义、关系、容积单位换算六、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记录其容积单位,并尝试进行换算。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毫升与升的认识及容积单位换算。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升和毫升》教学设计张立者四年级教学内容:认识容量和升,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教学组织形式:4人小组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师:同学们,今天请你们帮老师们解决个小问题。

我和周老师比赛喝水,周老师用a杯子,我用b杯子,她说她喝的多,我说我喝的多。

请同学们帮帮我们吧,到底谁喝的多?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两个杯子粗细高矮都不同,肉眼不容易观察)生1:把b杯子倒满水,往a个杯子里倒,如果倒满了还有就是b 杯子大,要是没倒满,就是a杯子大。

生2: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分别把ab两个杯子的水倒进去,就能比较了。

(相同杯子应选取细一些高一些的)师生共同操作实验,得出a杯子大的结果。

师:同学们,周老师赢了是因为她选的杯子所装的水多!那么哪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板书:容量)容量就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液体的多少,容纳的液体越多,容量越大,反之容量越小。

注意必须是液体!师:比如刚刚这两个杯子,我们可以说,a杯子的容量比b杯子的容量大。

反过来呢?生:b杯子的容量比a杯子的容量小。

师:说的真好!谁还能这样说一说?和这个水瓶比较呢?和水盆比较呢?生联系说这样完整的话。

二、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师:同学们,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容器的容量有大有小,那计量液体容量我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升和毫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第一篇: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奉教院附小教学内容:P26—27,毫升和升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

3、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

教学重点:1、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教学难点:毫升和升的测量与估计。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量杯, 250ml茶杯,水若干升,滴管,10ml20ml针筒若干支,饮料1升装若干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水壶:这两个水壶哪一个能盛的水比较多?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观察这两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2、提问:你知道哪种量多?怎样才能比较这两种容量呢?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确定的单位——毫升来计量液体的多少。

(板书:毫升)3、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像毫升这样计量液体多少的单位还有什么?(板书:升)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毫升和升来做单位。

可以用字母ml和l表示。

Ml和l来自于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毫升和升的知识齐读(板书:毫升和升的认识(一))(说明:毫升与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让学生明确比较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统一容器的大小,但要具体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大小时要使用统一单位)二、感知毫升 1、1毫升到底有多少呢?用滴管吸1毫升水,滴入量筒中,看一看1毫升水有几滴?2、观察量筒中的1毫升怎么样?那10毫升水在量筒中会到什么位置呢?(用笔作记号)3、猜一猜:一小瓶眼药水有多少毫升?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容量大约是10毫升?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升和毫升 教案

升和毫升 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教案标题:升和毫升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进行转换。

2.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书籍、量杯、水杯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

- 通过实际物品,如水杯、量杯等,让学生感受升和毫升的容量差异。

2.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10分钟)- 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个升和毫升的容器,并标明其容量。

- 解释升和毫升的定义和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升和毫升的转换(15分钟)- 通过示例和练习,教授升和毫升之间的转换方法。

- 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1升等于1000毫升的关系。

4. 实际应用(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进行解答。

-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合作讨论。

5. 拓展练习(10分钟)- 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6.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升和毫升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容量单位的敏感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使用量杯等工具进行升和毫升的转换练习。

2. 学生可自行寻找更多与升和毫升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定期进行课堂小测,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1. 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容量单位,如升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2. 可将升和毫升的转换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小数的运算等。

教案撰写者:GPT-3。

《升和毫升》教案(精选3篇)

《升和毫升》教案(精选3篇)

《升和毫升》教案(精选3篇)《升和毫升》篇1一、教材分析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容量单位毫升以及升与毫升间的进率,然后安排练习二进行一些综合练习。

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采用同意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观察生活里一些常见的盛液体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在认识升以后,教材让学生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感知1升的多少。

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算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3.注意培养学生对容量的初步估计能力。

首先,注意估计方法的指导。

其次,安排丰富的估计活动,如结合1升的认识,估计常见一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估计现实生活里不同的容器大约分别能盛多少升水等。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教学重点:1. 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教学难点:1. 升和毫升的换算。

2. 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第一章:升和毫升的认识1. 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

2.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尝试用升和毫升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容积。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换算1. 引导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 1000毫升。

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升和毫升的换算。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升和毫升的实际应用1.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饮料、做饭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第四章:升和毫升的测量1. 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升和毫升的方法,如使用量筒、杯子等。

2. 学生进行测量练习,提高测量准确度。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测量任务,并记录数据。

第五章:升和毫升的综合练习1. 学生进行升和毫升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饮料的总价、做饭时的食材配比等。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互相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升和毫升的情况。

3. 学生测量升和毫升的准确度和操作能力。

第六章: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几个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的案例,如超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家庭烹饪时调整食材配比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如何正确使用升和毫升,并解释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3.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七章:升和毫升的换算游戏1. 设计一些升和毫升的换算游戏,如卡片游戏、在线小游戏等。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用来计量液体体积的单位。

2. 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升和毫升,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计量液体体积。

教学内容:第一章:升和毫升的认识1. 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含义。

2. 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1升等于1000毫升。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1. 设计一些换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 通过小组合作或游戏方式,增加学生换算的兴趣和实践机会。

第三章: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液体容器,如饮料瓶、水壶等,并标注其容量单位为升或毫升。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

第四章:升和毫升的计量练习1. 准备一些液体物品,如水、果汁等,让学生使用量筒或电子秤等工具,测量其体积并记录。

2. 让学生进行升和毫升的计量练习,提高其准确性和熟练度。

第五章:升和毫升的综合应用1. 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

2.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方式,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升和毫升的实际应用情况。

教学资源:1. 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升和毫升的换算表或卡片。

3. 量筒、电子秤等测量工具。

4. 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的题目资源。

六、升和毫升的换算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与毫升之间更复杂的换算关系,如10毫升等于0.01升。

2. 学生能够进行较大数值的换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更大数值的换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在换算中的作用。

2. 提供一些大数值的换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XX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升和毫升》

XX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等于1000毫升。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和换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有关升和毫升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2. 难点: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液体物品(如水、饮料等)。

2. 准备一些量筒和杯子。

3. 准备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些液体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平时是怎样计量这些液体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升和毫升。

2. 讲解: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明白1升等于1000毫升。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

3. 练习:让学生用量筒和杯子测量液体,并进行换算。

4. 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一些有关升和毫升的问题。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学生用升和毫升计量家中的液体物品,并记录下来。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是否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节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应用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实际操作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察学生如何在家庭中应用升和毫升的概念,以及家长的指导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家庭中使用升和毫升的心得体会。

3. 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升和毫升的实验或活动,记录并分享结果。

八、教学资源:1. 准备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或图示,以便学生直观理解。

2. 搜集生活中的相关物品图片,如牛奶瓶、水壶等,用于教学展示。

3. 提供在线资源,如教育视频或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篇1课题:升和毫升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例题p12“想想做做”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前问课: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让学生观察、比较,感受容器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再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课件;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教学设计:一、理解容量的含义。

1、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观察茶杯的水的容积的多少?分组讨论:汇报解决的办法(用其中一个水壶的水倒入另一个,进行比较)小组内交流。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观察、猜测、思考方法,交流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1/2升,1/4升,3/4升各是多少。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升与毫升的认识,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练习二第1题
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练习二第2题
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课题: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
主备教师:徐斌备课时间:2008/3/1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升。在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小组敲一敲,听一听,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杯的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
音Do:
水的毫升数:
3.我们可以把这些能敲出不同音的一组杯子叫做“杯琴”。7
三、编编唱唱
1.试着用自己制作的杯琴敲出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
2.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唱一唱
3.交流,试唱。
四.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简单介绍几种乐器,笙编钟排箫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毫升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
主备教师:徐斌备课时间:2008/3/3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五、课堂小结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二(1课时)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
主备教师:徐斌备课时间:2008/3/4浏览人数:2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2、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挂图、水杯、水壶、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学生收集的饮料瓶子。
第一课时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二、解决问题,升华提高
“想想做做”第1题
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面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4、“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容量和升-第二课时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
主备教师:徐斌备课时间:2008/3/2浏览人数:1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第4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பைடு நூலகம்2升?
“想想做做”第2、5题
课后完成,下节课上汇报结果。
教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制做量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想想做做”第2题
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想想做做”第3题(课前布置完成)
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获?
3、集体订正。
二、升与毫升的换算
练习二第3题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练习二第4题
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指名口答)
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升少还是比1升多?
三、估计容量
练习二第5题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其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小组汇报。
四、课后作业:练习二第7题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
主备教师:徐斌备课时间:2008/3/5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升和毫升的知识,先通过敲敲听听,让学生发现杯中盛放不同量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
2、简单介绍几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吗?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3、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7个大小一样的玻璃杯量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