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升和毫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

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

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

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2.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来进行计算3.学生能够将升和毫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2.让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来进行计算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升和毫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准备:1.PPT2.计量杯、量筒或其他度量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到升和毫升的场景,如倒饮料、洗澡、浇花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使用到什么单位。

二、知识点讲解1.升的概念升是一个容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大小。

1升等于1000毫升。

2.毫升的概念毫升是一个容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大小。

1毫升等于1千分之1升。

3.如何测量升和毫升可以使用计量杯、量筒或其他度量工具进行测量。

4.如何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换算。

方法一:升和毫升的换算公式1升 = 1000毫升例如:5升= 5×1000毫升 = 5000毫升方法二:升和毫升的换算图示通过图示展示升和毫升的换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示范演练1.让学生自行测量一些液体,如水、饮料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换算,如5升等于多少毫升,500毫升等于多少升等。

四、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液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及单位。

3.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升和毫升的运用,如倒饮料、浇花等。

五、课堂总结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总结出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将家中的一些液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及单位。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升和毫升的运用,并记录下使用的液体及数量。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讲解和演示,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换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毫升、升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

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容器(如杯子、瓶子等)向学生展示毫升和升的容量差异。

解释毫升和升的定义:
毫升是容量单位,简写为ml,是升的千分之一;
升是容量单位,简写为L,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容量单位。

2.毫升和升的换算关系
向学生介绍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1升 = 1000毫升
强调毫升和升的单位换算是一个基于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3.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毫升和升的换算方法:
换算切换单位的时候,移动小数点位置。

例如:0.5升换算成毫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到500毫升。

4.实际应用和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毫升和升的实际应用场景,如:
烹饪中的配料计量;
饮料瓶上的容量标识;
科学实验中的溶液配制等。

给予学生拓展练习,如:
换算其他容量单位,如千升(kL)和立方厘米(cm³)。

四、教学评估
设计相关的选择题和计算题,考察学生对毫升和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提供实际应用问题,测试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毫升和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实物示范,加深学生对毫升和升的理解。

注意:实际教学中,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体积计量和换算的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定义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是体积的计量单位,升是较大的体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2.2 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3 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商品的容量、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升和毫升的应用。

3.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采用PPT、图片等形式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4.3 实例分析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实例。

4.5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如填写表格、换算练习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升和毫升的理解程度。

5.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医疗卫生等。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升和毫升的定义。

2. 学会转换升和毫升的关系。

3. 学习测量液体体积时如何使用升和毫升。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1升的容器和一个1毫升的容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步骤一:概念讲解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
- 升(L)是国际单位制中容量单位的标准单位,1升等于1000毫升。

- 毫升(mL)是升的一千分之一。

步骤二:比较容量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容器,并要求学生根据容器的大小进行排序,从最大到最小。

步骤三:转换单位
教师与学生一起练习升和毫升的转换,以及相关的换算关系。

- 1升 = 1000毫升
- 1毫升 = 0.001升
步骤四:测量液体体积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例如量杯、注射器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

步骤五:练习与应用
教师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升和毫升进行测量。

评估与反馈: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升和毫升的概念和转换关系。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并将答案交给教师进行评分。

升与毫升教案

升与毫升教案

升与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升与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能够准确地将升与毫升进行转换。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引出问题:小明去市场买牛奶,他买了一瓶500毫升的牛奶和一瓶1升牛奶,请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升的牛奶?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探究升和毫升1. 引导学生观察一升和一毫升量杯的形状,并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大小。

2. 学生自主观察,然后思考:一升和一毫升的关系是什么?3.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000毫升等于1升,1升等于1000毫升。

三、解决问题1. 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1)如果一只水杯里装了300毫升的水,那么这只水杯中有多少升的水?(2)如果一只水壶里装了2升的水,那么这只水壶中有多少毫升的水?2. 鼓励学生使用转换公式:升 × 1000 = 毫升或毫升 ÷ 1000 = 升进行计算。

四、练习巩固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分组比赛:将1升的水转换为毫升,尽快完成。

五、拓展延伸1. 利用实际物品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把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倒入一升的容器中,请问容器中还差多少毫升才装满?2. 综合运用:小明要给全班同学每人倒一杯250毫升的饮料,请问他一共需要多少升的饮料?如果每人只喝了一半,那么班上一共剩下多少升的饮料?六、总结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在教授升与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时,可以通过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解决问题和练习巩固环节时,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可以进行一些实际物品的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在总结反思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和巩固。

家庭教育教案二:利用日常生活认识升和毫升

家庭教育教案二:利用日常生活认识升和毫升

家庭教育教案二:利用日常生活认识升和毫升】生活中,常常用到升和毫升。

比如在烹饪中,量杯水,调味汁……都需要用到升和毫升。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两个概念会出现困扰,难以理解。

因此,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呢?【正文】一、认识升和毫升1.认识升升是一个容量单位,是指一种物质所占的体积,国际单位符号为“L”,等于1000毫升。

比如有一个升的水,指的是有1000毫升的水。

2.认识毫升毫升也是一个容量单位,国际单位符号为“ml”,等于0.001升。

比如有一个毫升的水,指的是水的数量非常少,只有0.001升的水。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认识升和毫升1.制作调味汁在烹饪过程中,制作调味汁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孩子们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进行尝试。

比如需要升的酱油和升的水,如果需要调和500毫升的酱油和升的水,孩子需要理解500毫升等于0.5升,在调制过程中加入正确的比例。

2.杯子的容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在购买或使用杯子时告诉孩子们它的容量是多少,让孩子们对容量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孩子们需要用到水的时候,可以按照量杯进行放置,增加孩子们的认识和理解。

3.研究生产日期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多家庭食品和饮料都会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孩子是需要清楚弄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

为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生产日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了解时间和物品的容量。

4.糖果包装糖果的贩售商在制作糖果时,往往会在糖果包装盒上写上糖果的重量和数量信息。

家长可以让孩子们看看包装盒上的信息,从中让孩子认识到重量单位与容量单位的不同。

三、教育内容的总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转变观念,更加学习和认识升和毫升的概念。

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活领域进行引导,如烹饪、购物、阅读包装盒子。

从不同方面让孩子理解,对于孩子的概念理解和学习会更加自然和深入。

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比书本知识更加深入的掌握,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第一章:认识升和毫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意义。

学会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

1.2 教学内容升和毫升的定义及应用。

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 1000毫升。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升和毫升的大小。

利用换算题,巩固学生对升和毫升换算关系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升和毫升的例子。

1.4.2 讲解: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

1.4.3 互动: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计量单位的换算2.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2.2 教学内容升和毫升与其他常用计量单位(如吨、千克、克)的换算关系。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升和毫升进行换算。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升和毫升的概念。

2.4.2 讲解:讲解升和毫升与其他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4.3 互动:进行换算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升和毫升换算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容积的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测量容积。

3.2 教学内容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容积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容积的测量方法。

3.4.2 讲解: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4.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容积测量实验,掌握量筒的使用技巧。

3.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量筒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溶液的浓度计算4.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升和毫升计算溶液的浓度。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认识毫升》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科书第15-1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主要教法:讲授法,实践法学法指导:实践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认识毫升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

(板书:ml,ml)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

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二、升与毫升的进率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

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容积单位,如水杯、饮料瓶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容积单位的大小和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展示实物:教师准备一些水杯和饮料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常用的容积单位。

1.3.2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容积单位的大小和应用,如一杯水通常是多少升或毫升。

1.3.3 总结:教师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指出它们是常用的容积单位。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换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 1000毫升。

举例说明换算关系的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换算关系:教师讲解1升等于1000毫升的换算关系。

2.3.2 举例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瓶饮料是500毫升,让学生计算它是多少升。

2.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其他换算问题。

第三章:升和毫升的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培养学生准确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准确测量和记录液体体积。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量筒使用:教师讲解量筒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3.2 演示测量:教师演示如何使用量筒准确测量液体体积。

3.3.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并记录数据。

第四章:升和毫升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步骤:4.3.1 举例讲解:教师讲解一些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饮料时选择合适的容量。

4.3.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需要使用升和毫升解决的问题。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四年级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教学设计《升和毫升》教学设计张立者四年级教学内容:认识容量和升,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教学组织形式:4人小组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容量师:同学们,今天请你们帮老师们解决个小问题。

我和周老师比赛喝水,周老师用a杯子,我用b杯子,她说她喝的多,我说我喝的多。

请同学们帮帮我们吧,到底谁喝的多?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两个杯子粗细高矮都不同,肉眼不容易观察)生1:把b杯子倒满水,往a个杯子里倒,如果倒满了还有就是b 杯子大,要是没倒满,就是a杯子大。

生2: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分别把ab两个杯子的水倒进去,就能比较了。

(相同杯子应选取细一些高一些的)师生共同操作实验,得出a杯子大的结果。

师:同学们,周老师赢了是因为她选的杯子所装的水多!那么哪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板书:容量)容量就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液体的多少,容纳的液体越多,容量越大,反之容量越小。

注意必须是液体!师:比如刚刚这两个杯子,我们可以说,a杯子的容量比b杯子的容量大。

反过来呢?生:b杯子的容量比a杯子的容量小。

师:说的真好!谁还能这样说一说?和这个水瓶比较呢?和水盆比较呢?生联系说这样完整的话。

二、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师:同学们,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容器的容量有大有小,那计量液体容量我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升和毫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以前获得的感受与经验把一碗水与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计意见。再实际量一量,来验证估计。
三、 运用新知,展示能力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 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容器,例如碗、锅、盆等。
(2) 用自制量器盛1升水。
(3) 把水倒入自带容器里,观察水面高度。
(4) 观察本组其他同学容器里水的高度。
4、 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容量的含义、认识了升;还知道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2) 每组选一人汇报讨论方案。
(3) 选出可行的方案(往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在瓶上贴上纸条,在1升处记上记号。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并分别做上记号)。
(4) 动手制作。
教师加强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提问
(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制作的?
(2)有没有不同的标法?(1/2L和2/4L)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一样大)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

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五篇范例)第一篇: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教案13:毫升和升的认识(一)奉教院附小教学内容:P26—27,毫升和升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

3、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

教学重点:1、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教学难点:毫升和升的测量与估计。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感受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及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量杯, 250ml茶杯,水若干升,滴管,10ml20ml针筒若干支,饮料1升装若干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水壶:这两个水壶哪一个能盛的水比较多?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观察这两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2、提问:你知道哪种量多?怎样才能比较这两种容量呢?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确定的单位——毫升来计量液体的多少。

(板书:毫升)3、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和“升”。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像毫升这样计量液体多少的单位还有什么?(板书:升)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毫升和升来做单位。

可以用字母ml和l表示。

Ml和l来自于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毫升和升的知识齐读(板书:毫升和升的认识(一))(说明:毫升与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让学生明确比较液体的多少时可以统一容器的大小,但要具体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大小时要使用统一单位)二、感知毫升 1、1毫升到底有多少呢?用滴管吸1毫升水,滴入量筒中,看一看1毫升水有几滴?2、观察量筒中的1毫升怎么样?那10毫升水在量筒中会到什么位置呢?(用笔作记号)3、猜一猜:一小瓶眼药水有多少毫升?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容量大约是10毫升?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单位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交流,让学生体验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单位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升和毫升单位换算方法的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量杯、水、课件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量杯,水,以及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升容器,提问:“这个容器里有多少水?我们应该如何表示?”(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场合会用到升和毫升。

2. 学习升和毫升的概念(1)教师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理解升和毫升的含义。

3. 实践操作(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换算,巩固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解决家庭用水问题。

2. 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升和毫升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测量准确性、换算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上册《毫升与升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毫升与升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体积、面积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容量单位毫升与升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然而,由于学生在此前学习中对于容积单位的认识较为有限,对于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毫升与升的知识。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毫升与升的认识”相关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45页的练习题第1、2、3题,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注意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4.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准备充足的量杯、量筒等实验器材,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增强实践体验。
-收集与毫升与升相关的实物,如饮料瓶、洗手液等,让学生在观察中加深对容积单位的认识。
3.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有关毫升与升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教学重点:1. 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教学难点:1. 升和毫升的换算。

2. 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第一章:升和毫升的认识1. 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

2.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尝试用升和毫升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容积。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换算1. 引导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 1000毫升。

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升和毫升的换算。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升和毫升的实际应用1.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饮料、做饭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第四章:升和毫升的测量1. 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升和毫升的方法,如使用量筒、杯子等。

2. 学生进行测量练习,提高测量准确度。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测量任务,并记录数据。

第五章:升和毫升的综合练习1. 学生进行升和毫升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饮料的总价、做饭时的食材配比等。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互相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升和毫升的情况。

3. 学生测量升和毫升的准确度和操作能力。

第六章: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几个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的案例,如超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家庭烹饪时调整食材配比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如何正确使用升和毫升,并解释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3.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七章:升和毫升的换算游戏1. 设计一些升和毫升的换算游戏,如卡片游戏、在线小游戏等。

升与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

升与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

升与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升与毫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物体容量的直观感受能力以及单位换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与测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升与毫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换算。

2.教学难点:在理解升与毫升的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容量”的概念,并进行复习。

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感知不同容量的物体,并讨论一些常见的容量单位。

2.概念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升与毫升的概念,并解释其含义。

与学生互动探讨,如何通过升与毫升来描述物体的容量大小。

3.实际测量(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

教师提供一系列不同容量的容器和水杯,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容器,用毫升和升对容量进行测量。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彼此交流并讨论自己测量容量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指导他们进行正确思考和总结。

5.换算练习(2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换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练习。

例如:“将3升换算成毫升是多少?”“将500毫升换算成升是多少?”等等。

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调整练习题的难易程度。

6.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与毫升的概念进行解答和分析,如“小明家里每天要饮用500毫升的水,他家有一桶水,容量为5升,这桶水够他家饮用多少天?”等等。

7.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并提醒学生掌握好升与毫升的换算关系。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周围同学分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情境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用来计量液体体积的单位。

2. 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升和毫升,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计量液体体积。

教学内容:第一章:升和毫升的认识1. 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含义。

2. 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1升等于1000毫升。

第二章: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1. 设计一些换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 通过小组合作或游戏方式,增加学生换算的兴趣和实践机会。

第三章: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液体容器,如饮料瓶、水壶等,并标注其容量单位为升或毫升。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

第四章:升和毫升的计量练习1. 准备一些液体物品,如水、果汁等,让学生使用量筒或电子秤等工具,测量其体积并记录。

2. 让学生进行升和毫升的计量练习,提高其准确性和熟练度。

第五章:升和毫升的综合应用1. 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的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

2.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方式,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升和毫升的实际应用情况。

教学资源:1. 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升和毫升的换算表或卡片。

3. 量筒、电子秤等测量工具。

4. 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的题目资源。

六、升和毫升的换算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升与毫升之间更复杂的换算关系,如10毫升等于0.01升。

2. 学生能够进行较大数值的换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更大数值的换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在换算中的作用。

2. 提供一些大数值的换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篇1课题:升和毫升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例题p12“想想做做”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前问课: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让学生观察、比较,感受容器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体会容量是有大小的。

再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升”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课件;水壶2个、茶杯若干、1升的量杯、1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等教学设计:一、理解容量的含义。

1、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小组说说你对容量的理解,观察茶杯的水的容积的多少?分组讨论:汇报解决的办法(用其中一个水壶的水倒入另一个,进行比较)小组内交流。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想想看哪个水杯的容量大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观察、猜测、思考方法,交流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

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

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三、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