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改制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背景
中国的劳改制度开始与1957年,当时的中 国领导人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斗 争,最后把几十万中国知识分子打成右派。 由于这些所谓的右派分子仅仅是发表了一些 对党和政府不满的言论,并没有杀人放火抢 劫等刑事犯罪行为,无法把他们都关进监狱, 因而中共发明了劳动教养制度,把这些右派 送到劳改工厂、劳改农场,限制他们的自由, 强迫他们劳动的方式,改造右派们的思想。
适用程序不同
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需要人民法院依照《刑法》、 《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判决。 而对违法人员实行劳动教养,由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决 定。
适用场所不同
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场所主要有拘役所、看守 所、少年犯管教所、监狱等。 对违法人员进行劳动教养场所主要是劳动教养管 理所、劳动教养学校。
三、发展情况
劳动改造政策的法律化 劳动改造方针 犯人管理 犯人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改造的作用 劳动改造两方面的直接后果:
劳动改造政策的法律化
中国对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拘役并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使他们 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的刑罚执行制度。1951年在 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为了 解决监狱、看守所拥挤和犯人坐吃闲饭的问题,国家组织 犯人从事生产建设劳动,并促使犯人在劳动中得到改造。 1954年8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使这项改造犯人的政策法律化。
六、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 在的问题 发展监狱经济方略带 来的问题 监狱企业整体业务素 质水平低下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就是把罪犯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科学地 对其进行管理。而如今的监狱对罪犯劳动力资源的管理还 存在着调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缺点。在 “罪犯技术人员”缺乏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有一定生产 技能的罪犯与所安排的监狱生产工种不对口现象。
议,然而却能够对监狱经费不足进行一定的补充,保障监 狱硬件实施建设的同时,提高了干警的待遇,改善了罪犯 的物质生活和改造条件,因而我们有必要在提高罪犯劳动 改造质量同时,促进这部分经济效益的增长。
四、劳动教养”与 “劳动改造” 的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对“劳动 教养”的概念模糊不清, 将其与“劳动改造”混为 一谈。劳教场所与监狱一 样是高墙、铁网,劳教人 员与劳改人员、罪犯也划 上等号,剥夺劳教人员的 人身自由与剥夺罪犯的人 身自由一样认为理所当然。 其实,劳动教养与劳动改 造有着本质的不同。
根据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 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规定:
劳改犯逃跑的,除按原判刑期执行外,加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 年以下有期徒刑; 劳改犯逃跑的,除按原判刑期执行外,加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暴 力、威胁方法逃跑的,加处2年以上 年以下有期徒刑。 威胁方法逃跑的,加处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年以上 年以下有期徒刑 劳改犯逃跑后又犯罪的,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劳改犯逃跑后又犯罪的,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刑满释放后又犯罪的,从重处罚。 刑满释放后又犯罪的,从重处罚。 劳改期满释放后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处分的, 劳改期满释放后有轻微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处分的,给予劳动教养处 分。 对于行凶报复的劳改罪犯,依法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对于行凶报复的劳改罪犯,依法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劳动改造有利于罪犯群体内部的安定团结
罪犯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如果让他们整天 无所事事,更何况大多数罪犯生性争强好斗, 则往往会会发生寻衅滋事、惹是生非事件,以 此来张显个性、标新立异。那样既不利于对罪 犯的管理,也不利于对罪犯的改造。罪犯通过 劳动改造,思想觉悟不但有所提高,而且绝大 部分时间将有事可做,客观上减少了罪犯无事 生非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罪犯内部的 安定团结,给监狱创造了稳定因素。
犯人的权利与义务
服刑期间享有下列权利 服刑期间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严格遵守监规纪律 选举权,没有附加剥夺政治 权利的犯人可以行使选举权, 服从劳改工作干部的管教 但不享有被选举权。 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人身不受刑讯体罚和侮辱虐 接受政治思想和文化技术教 待权。 育 合法财产不受侵犯权。 揭发检举监内外的违法犯罪 合法婚姻家庭不受侵害权。 活动 申诉权、辩护权、检举权、 控告权。但犯人不得借口行 使权利无理取闹,或者捏造 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劳动改造是矫正物欲型罪犯的有效途径
物欲型罪犯主要是指因从事盗窃、诈骗、赌 博等违法行为而被判刑的犯罪类型。这些罪犯的 主体特征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一味追求生 活享乐,物质欲望强烈,劳动时偷懒使滑,出工 不力;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投机性,为了满足私 欲,达到“舒服改造、提前出狱”的目的,千方 百计投干部所好,腐蚀、贿赂、拉拢管教干部;浪 荡散漫、不守法纪,缺乏遵纪守法意识,不愿受 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自食其力的责任感淡薄, 缺乏内心深处进行反省的自觉性,重新犯罪的可 能性很大。
劳动有利于罪犯的身心健康
如果长期对罪犯进行关押,他们往往会产生孤 独、寂寞、苦闷,甚至精神崩溃现象。罪犯通过参 加劳动,特别是参加集体合作劳动,很容易克服以 上心理问题。达到使罪犯精神充实,体会到与人正 常接触、交流合作愉快的目的。当罪犯彻底感受到 劳动改造重要时,他们就会努力钻研劳动技能,形 成良性循环。同时劳动也有利于罪犯的身体健康。 罪犯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往往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汗 水,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全身各部分肌肉 的生长,保障各种器官正常进行,逐步形成体格健 壮的劳动者。
劳动改造是罪犯获得正确认识的有效途径
“对罪犯的改造过程,实质上又是矫正罪 犯头脑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过程,而正确的认 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劳动可以使罪犯在劳动 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掌握一定的谋生手段 和提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能力。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罪犯在进行劳动改造的同时,客观上进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弥 补了国家对监狱经费投入的不足。罪犯进行劳 动改造,一方面有利于罪犯自身的恶习改造, 另一方面创造了一部分有价值的劳动。这部分 劳动价值除了用于罪犯的日常费用外,还可以 用于监狱的硬件实施建设,用于对干警工作激 励奖金、福利待遇,罪犯的劳动改造激励、改 造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狱经费紧张 的局面。
性质不同
劳动改造是对罪犯实行的刑罚执行措施,而 劳动教养是对特殊的违法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 实行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 种方法,相当于国外的预防犯罪的保安处分措施。 当然,在行政处罚种类角度上理解,劳动教养也 可理解为是一种行政处罚。
目的不同
劳动改造的对象 违反《刑法》被判 处刑罚的罪犯,因此劳动改造是具有惩罚与教 育的双重目的。 劳动教养的对象 违法人员,主要是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其目的主要是教育、 挽救。
如具有手工制造技能而身体单薄的罪犯从事搬运物品等重体力活。由 于目前监狱经费不能彻底保障,导致了干警收入与监狱生产直接挂钩。 最典型的是某监区生产单位宣传条幅上,打出了“大干二十七天、誓 夺二十七万”的豪言壮语。并非把罪犯改造质量当作监狱考察干警工 作业绩的第一指标,实质上出现了“生产第一、改造第二”的状况。
中国劳改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度研究
含义 背景 发展情况 劳动改造与劳动教养 劳动改造的意义 存在的问题
一、含义
劳动改造简称劳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罪犯 管理的手段,经常出现在监狱里的一种标语 和口号,通过对入狱者强制性的劳动,来达 到管理者认可的目的。中国国内外常将劳改 与劳教混淆,中国官方也笼统地合称为“二 劳”,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一种行 政处罚制度。
发展监狱经济方略带来的问题
适用的期限不同
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期限从1个月起至无期徒刑,还包括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而对违法人员进行劳动教养的期限是一至三年,对于有抗 拒教育改造等情形的,还可以延长一年。
两者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劳动改造的对象如果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法律明文规定 应从重处罚;如果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在刑罚执行 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都以累犯论处,也应从重处罚。 劳动教养的对象在任何时候再犯罪都不会构成累犯,不会 承受法定从重处罚的不利后果。
犯人管理
劳动改造机关对已判决的犯人,按照犯罪性 质和罪行轻重,分设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给予 不同的监管。对少年犯设置少年犯管教所进行教 育改造。劳动改造机关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如果 发现判决有错误或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 检察院或原判人民法院处理。对于服刑期满的犯 人,应发给释放证明,按期释放。对于确有悔改 表现的犯人,应当给予表扬、物质奖励、记功、 减刑或者假释等奖励。但减刑或假释应由执行机 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犯人 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应报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
劳动改造的作用
组织罪犯劳动是实现监狱宗旨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基本手段。它能使罪犯培养劳动观念, 矫正自身所存在的恶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解教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劳动改造两方面的直接后果:
一是罪犯通过劳动改造,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 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罪犯通过劳动活动,创造出了一定数量的 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带来了相当一部分的经 济效益。虽然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对这部分经济效益有争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 目的不同 适用对象不同 适用场所不同 适用程序不同 使用期限不同 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不 同
含义不同
“劳动改造”是针对罪犯而言,是将罪犯投 入监狱等场所从事生产劳动,进行思想教育、 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加以改造的一种刑罚执行 措施。 而“劳动教养”是将特殊的违法尚不够刑罚处 罚的人员,送进劳动教养管理所等场所强制性 教育劳动改造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适用的对象不同
劳动改造的对象是针对违反《刑法》被判处拘 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罪 犯。 而劳动教养的对象是针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 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尚不够刑罚处罚的违法 人员。如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 团伙中,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有卖淫、盗窃、 诈骗等违法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罚处罚的 人员;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 社会治安,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
劳动改造方针
“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 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 合”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
劳动改造机关对罪犯在劳动改造中,既对罪犯 实行军事管制、强迫劳动,同时又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在生活上给予革命人道主义待遇,促 使他们改恶从善,重新做人。严禁虐待、肉刑。
五、劳动改造的意义
劳动改造是矫正物欲型罪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 犯的有效途径 克思曾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劳动可以磨 练罪犯的意志,培养其社会化人格,可以使罪犯在劳动过程中充分 劳动改造是培养罪犯劳动 技能的有效途径 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存在。它能使罪犯根除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 贪图享乐的剥削阶级思想。同时罪犯可以通过劳动活动接受社会信 劳动有利于罪犯的身心健 息的刺激,不断更新观念,调整自己的劳动方式,保持与社会的联 康 系、同步发展,最终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 劳动改造有利于罪犯群体 内部的安定团结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劳动改造是罪犯获得正确 认识的有效途径
劳动改造是培养罪犯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
部分罪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原因之一是 由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自力更生、自食 其力,从而不择手段地去谋取钱财,以期满足 自己的私欲。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实践是劳 动技能养成之源,同时推动劳动技能向前发展。 劳动技能的形成无一例外,都是从实践中获得 的。要想把劳动改造人员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现 代建设的有用之材,必须让罪犯在劳动改造中 自我学习,获取生产经验,最终具有一技之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