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英文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综述
经济评论 2009年第6期ECONOM I C REV I E W N o .6 2009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综述吕 娜*摘要:随着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衡量健康人力资本变量的数据的丰富,健康人力资本逐渐成为经济学者们研究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已有文献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研究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健康人力资本通过劳动生产率、劳动供给、生育率、教育和储蓄五个微观层面对个人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研究基本上肯定了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而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研究则不排除可能存在的潜在负效应。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 个人收入 经济增长一、引言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健康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联合国2000年 千年民意测验 全球调查显示,良好的健康一直排在人们希望的首位。
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及英年早逝使得疾病控制成为所有社会关注的焦点,并激发人们将健康列为国际法规定的基本人权之一。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健康即是财富。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健康能为个人提供未来的发展和经济保障的能力。
健康是劳动生产力、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智力、体力和情感发育能力的基础。
从经济角度讲,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两大基石,也是个人经济生产力的基础(Schultz ,1961)。
类似各个家庭的经济福利一样,良好的居民健康是对整个社会扶贫、经济增长和长远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
经济学者很早开始关注健康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Schu ltz(1961)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所定义的人力资本是包含了教育、健康和移民等方面投资所形成的资本。
M ushkin(1962)首次将教育和健康并列为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惜的是,随后兴起的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却一直以教育人力资本为主,健康人力资本研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
Schu ltz(1971)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中,仅对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并测算了美国正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在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是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综述人力资本的概念、影响因素、衡量方法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文献。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Theodore W. Schultz)提出。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本的含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现在,人力资本不仅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个体层面的因素,还包括组织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组织层面的因素。
二、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水平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就业、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2.技能水平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竞争力和组织的生产力。
研究表明,技能水平高的员工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3.健康状况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工作能力和生产力。
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好的员工更加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员工更加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人力资本的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人力资本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程度教育程度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通过教育年限、学历和学位等来衡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形成与供给:一个文献综述
投 资 但也存在 着不足 , 主要表现在研究 内容过 于一般 化 、 究方法过 于理论化 研 等 方面。展 望未来, 类型化研 究、 型化研 究、 模 经验性研究是进一步拓展 高校教师人 力资本研 究的一 个方 向。
关键词 : 高校 ; 师 ; 力 资 本 ; 述 教 人 综
收稿 日期 :02— 2—2 21 0 6
的 15 。而 当前高校 教师 普遍 的硕 士人 职 门槛 , 当部 .倍 相 分 本科 院校 的博 士入 职 门槛 , 也延 长了高 校教 师人 力 资本 的形 成 时间 , 无形 之 中也增加 了成 本… 。 ( ) 二 高校教 师人 力资本 的 高异质性 所有 的人 力资本 均存 在个体 的差异 , 是 高校 教师 人 但 力 资本 的异质性 要较 其他 的人力 资本来 得更 大 , 种差 异 这 是 由教 师劳动 的个性 化 特 征 和高 校 教 师人 力 资本 形 成 上 的特 殊性所 决定 的 。这 是 因为 , 高校 “ 师的专业 知 识 、 教 专 业理 论修 养 、 丰富灵 活 的教学 方 法 及 教学 经 验 、 察 与 解 观 决 问题 的能 力等 , 教 师 人力 资 本 的 主要 构 成要 素 , 予 是 赋 高校 教师人 力 资本 内在生成 的能 力 。 ” ( ) 三 高校 教 师人 力资 本在 内涵上 具 有极 强 的精 神 属
中图分类号 : 6 5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7 6 (0 2 0 -130 17 -84 2 1 )30 2 -3
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 夺 争 ÷ 牵 夺 寺 争 串 夺 串 审 孛 夺 ÷ 孛 夺 孛 牵 孛 夺 寺 夺 孛 夺 孛 夺 夺 寺 夺 幸 争 夺 夺 争 夺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齐欢欢110501010011 教育一直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学者们对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
一、西奥多·舒尔茨以前的教育经济思想根据教育经济学学者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考察,发现人类的思想先驱早就存在有关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思想。
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其著作《关于国民财富的原因与性质研究》中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徒弟,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多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
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富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富的一部分。
工人增进熟练的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
学习的时间里,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同时也可以取得利润。
”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投资教育都能够增加财富的积累能力,个人或社会投资于教育都可以得到补偿和价值增值。
“一个费去许多功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技能的职业的人,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
学会这样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工资外,还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
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命长短及不确定,所以还必须在适当的期间内做到这一点。
正如考虑到机器比较确定的寿命,必须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那样。
熟练劳动工资和一般劳动工资之间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则。
”从以上精彩论述中我们可以判断,亚当·斯密当时就已经具有人力资本概念,而且斯密实际上已经探讨了人力资本或教育培训的投资回报问题。
作为德国历史学派突出代表的李斯特(F.List,1789—1846),也从后起的资本主义追赶发达列强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精神资本”的概念,甚至明确提出应该将教师列入生产者范围内,并且认为教师的劳动比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有更高的效率,事实上间接提出了教育促进国家经济的原理。
应用文-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其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建立在以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
人力资本理论之后由贝克尔及丹尼森等学者进一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人力资本论受到质疑,涌现出新的理论流派。
当跨入新时期,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各种全新的理论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教育经济学主要的理论发展做一个全面的综述。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缘起和雏形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体系结构,首先起源于西方,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于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们日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掌握科技,教育是关键。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解开了剩余因子之谜,论证出教育是剩余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计量经济学的发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展也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教育经济学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它创建的标志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C.T. Ctpymnjinh)于1924年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的方法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论文,被称作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
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年龄、工龄、教育程度对劳动技能的影响。
斯特鲁米林认为年龄、工龄和教育程度均影响劳动技能的高低;论证了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成正相关。
西方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论文是美国学者约翰·沃尔什(J.R. Walsh)于1935年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的《人力的资本观》,它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
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人力资本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可塑性等。
因此,人力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的定义、评价、开发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是指个体在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等,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工作能力和生产力的影响。
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塑性的特征。
人力资本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二、人力资本的评价人力资本的评价是衡量个体、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技能水平、收入水平、职业地位等指标。
其中,教育程度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之一,因为教育程度与个体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密切相关。
同时,教育程度也是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指标之一。
工作经验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工作经验能够提高个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是评价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因为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反映了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价值。
职业地位是最终评价人力资本的指标之一,因为职业地位反映了个体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力资本的开发是指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和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开发方式包括职业培训、技能认证、职业资格考试等。
职业培训是指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1.涂尔干说:“教育史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A。
教育具有社会性).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C.实施终身教育)。
3。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4。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
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二、辨析题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正确。
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公民素质也就越高,就越能具有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同时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履行民主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简答题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2。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3。
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
四、分析论述题“每逢新学期开始,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凤凰镇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试结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对此加以深入分析。
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现代教育正是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文献综述在经济知识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料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一定条件下,经济决定教育,而教育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经济却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的事实,这要求我们重新理性的思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也要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的结构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主要包括教育人力结构、投资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体制结构。
只有通过分析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有促进经济与教育协调同步发展。
一、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历程张德祥(2009)对1998-2007年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从层次结构角度来看,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招生规模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专科生层次规模增长最快;从形式结构角度来看,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增长速度较快,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缓慢增长,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在校生人数增长幅度较大;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来看,各学科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快,经管类在校生数逐年增长,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发展相对平稳;从教育布局结构来看,全国各地区的高校数量、在校人数总体上呈现不同层次的增长态势,基数较大的地区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而基数较小的地区增长速度较快。
刘尧(2009)在其文中提到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体制结构的变化,高校的投资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均由国家财政拨款,到了21世纪初已经变为财政拨款与高校多渠道自主筹资相结合,文章分析了2000-2003年这四年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经费与非财政拨款经费占高校总经费的比例,非财政拨款的经费占高校总经费的比例已经过半;高等教育体制结构中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形成了中央和胜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由300所变为100所左右,且基本实行省部共建,在此改革中,有1000所高校合并为300所,通过格局的调整提高了办学效益。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员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及其他能力,也是评估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而教育作为培养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经济的发展水平。
具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国家往往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创造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经济的竞争已经从资源和资本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
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国家更容易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塑造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最主要的手段。
通过教育,个体可以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对于人力资本的培养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循环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循环关系。
高水平的经济增长为教育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条件,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而优质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又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更是一个长远规划。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优质教育的传承和提升,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引言 2l 纪是 知 识 经 济 的世 纪 ,在 知 识经 济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形 成 与 世 发 展 过程 中 , 国际 间 的竞 争 也 日趋 激烈 ,而 国际 间 的竞 争 焦 点 越 来 越 集 中在 教 育 和 科技 上 。教 育 和 知识 越 来 越 成 为提 高综 合 国力 的决 定性 因素 ,许 多 国 家都 把 发 展 教育 事业 当做 提 高 国 际竞 争 力 的首 选 战 略 。教 育 投 资 是促 进 经 济 增 长 的重 要 推 动 力 ,未 来 竞 争 的关 键在 于人 力 资 源 的 开发 和 对 教 育 重视 程 度 。特 别 是知 识 经 济 时代 的 到 来 ,更 加 显 示 了教 育 投 资 的 重 要作 用 。科 学 技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在现 代 科 技 水 平 日新 月 异 , 知 识更 新 换 代 也 日益 迅 速 。 各 国之 间 的在 综 合 实 力 的竞 争 上 演 变 为 了人 才 的竞 争 ,各 国和 地 区更加 注 重教 育和 人才 在 经济 增长 中 的重 要作 用 。 我 国 生产 力 和 教 育 水平 还 比较 落 后 , 虽然 劳 动 力 资源 丰 富 , 但 劳 动 力 科 学文 化 素 质 较低 ,劳 动 力 重 心 结构 偏 低 ,人才 状 况 不 能适 应 国际竞 争和 产 业 结 构 调整 的需 要 。 而 且 ,我 国教 育经 费投 入 不 足 ,如 何把 巨大 的 人 口压力 转 化 为 人 力 资源 是 我 国要 面对 的 项 难 题 ,也 是发 展 经 济 的 关键 。教 育 投 资 是促 进 经 济 增 长 的重 要 支 柱 ,因 此研 究我 国教 育 经 费对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可 以 更好 地 了解 政 府 和 个 人在 教 育 投 资 中 的作 用 , 以便提 出有 用 的建 议促 进 教育 与经 济 的 良性循 环和 提 高教 育经 费 的投 资效 率 。 本 文 通 过对 近 2 年 来 政 府 教育 支 出和 经 济增 长 关 系 的 文献 进 O 行整 理 ,梳 理 出政 府 教 育 支 出于经 济 增 长 影 响 的脉 络 , 以期对 我 国 的公共 教育 支 出 的研 究提供 一 些有 益 的帮助 。 二 、 国 内外相 关 的研 究 1 国外 相 关研 究 . 关 于 公 共 教 育 支 出对 经 济 增 长 的作 用 , 国外 的 很 多 学 者 作 了 大量 的研 究 。人 力资 本 理 论 的创 立 者 舒 尔 茨 ( 9 1 1 6 )通 过 对 美 国 1 2 年 到 1 5 年 经 济 发 展 与教 育 投 资数 量 关 系 的 实证 研 究 后 , 99 97 得 出 了教 育 投 资对 美 国经济 增 长 的 贡 献率 为 3 % e m ( 9 5 3 。H I s 1 8 ) 利 用 美 国 l 6 年 至 1 7 年 进行 计 量 分 析 ,得 出 了增 加教 育 支 出可 95 99 以提 高 以个 人 收入 ,进 而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D n s n ( 9 5 a i o 1 8 )通 过 美 国 1 2 — 9 2 的 数据 ,发 现 美 国实 际 经济 增 长 率 中有 0 6 % 9 9 18 年 . 6 是 教 育 投 资 的贡 献 ,政府 的教 育 投 资 可 以促 进 社 会 劳动 生产 率 的 提 高 , 进而 促 进 经济 稳 定 增长 。E s e l ¥ R b l ( 9 3 a t r y f e e o 1 9 )经 过 研 究 发现 教 育投 资 与经 济 增长 有 正相 关 的关 系 。C l i s o w r h o 1 n 和B s o t (9 6 1 9 )估 计 了亚 洲7 国家 人均 教 育对 人 均产 出增长 的贡 献度 , 个 发 现 韩 国在 1 8 年 至 1 9 年 教育 投 资 对经 济 增 长 的贡 献 占9 7 94 94 . %, 得 出了 教育 是 经 济 增长 的重 要 因素 。而A c a e ( 9 9 s h u r 1 8 )通 过 分 析 美 国在 1 4 年 至 l 8 年 几 种 公 共 支 出的 经 济 产 出 弹 性 , 他 认 99 95 为 教 育 支 出 与 经 济 生 产 率 之 间 并 不 存 在 什 么 关 系 。E s e 1 、 a t r y R b l ( 9 3) ̄ S l e t r ( 9 9 ee o 19 D y W s e 1 9 )认 为教 育 支 出在 短期 内不 能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反而 对 经 济 增 长 有 阻碍 作 用 。K v n y w s e e i S l e t r (00 2 0 )也 指 出 教 育支 出短 期 内 对经 济 增 长有 负作 用 , 但 长期 来 看 有 正作 用 。B r o ( 9 3)认 为 教育 通 过提 高 劳动 力 素质 ,从而 a r 19 作 用 于经 济 增 长 。T n i( 9 5 a z 1 9 )则认 为 教育 支 出提 高 一 国的 科技 水 平 来提 高 生产 力 ,从而 推动 经济 增 长 。 可 见 , 教 育支 出与 经 济 增长 之 间 的关 系 并 没有 定 论 ,不 同 的 社会 制度 和 国情下 ,各 国政府 教育 支 出对经 济增 长 的作用 也 是不 同 的 。具体 到我 国 ,政府 的教育 支 出对 经济增 长会 产 生怎样 的影响? 2 国内相 关研 究 . 有 些 学 者 在 教 育支 出总 量 对 经济 增 长 的关 系方 面 做 了研 究 : 蔡增 正 ( 9 9 1 9 )利用 1 4 国家和 地 区 的教 育投 资 数据 和 经济 增 长 9个 数 据 , 实证 分 析 了 教育 在 1 6 年 至 1 9 年 中对 经 济 增长 的贡 献 , 95 90 并 划 分 为低 收 入 、中 等 收入 和 工 业 化 三个 样 本 进 行估 计 。他 认 为 教 育 投 资对 经 济 增 长 有 很大 的贡 献 性 ,而 且 有 很 大 的外 溢 性 ,但 教 育 部 门比其 他 部 门的 生产 率 低 胡 永远 在 《 力 资本 与经 济 增 人 长 :一 个 实 证 分 析 》 文 章 中 ,研 究 了 中 国 l 7 年 到 1 9 年 的 数 98 98 据 样 本 ,运 用 新 古 典 生 产 模 型 估 计 了教 育 投 资 的作 用 。 最 终 结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刘玉哲1140500155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高等教育现代化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现代化文献综述为了响应面向2030年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经济形势下高等教育生存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如何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
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没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也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直接和具体表述。
同时,有研究发现OECD国家仅有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念,并无表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其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育机构的产出和学习的影响、教育投入(经济和人力资本)、教育的机会参与和发展、学习环境和教育组织。
从中可以看出,强调学生的发展或许是发达国家追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倾向。
近代以来,现代化被视为国际社会以西欧及北美地区发达国家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追求社会更文明、文化更繁荣、经济更发达、科技更先进、生活更富足的发展过程。
现代化概念尚不清晰且未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这可能是学者们加以专门研究的原因,具体到高等教育现代化亦然。
因此,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文献研究很有必要。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探讨高等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什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有多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任莉莉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指“与传统农业经济和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高等教育向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也可以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在规模、形式、结构、体制等方面达到发达国家的一个动态阶段发展水平的加速发展过程。
高等教育现代化也表明高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从较低水平向先进水平发展之后的一种状态和结果”[1]。
眭依凡在梳理了现代化一词的历史后,并结合高等教育的概念,指出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2]。
该学者还阐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六个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
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专业名称经济学班级名称1403学生姓名宋丽丽学生学号2014010757指导教师李建华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4%的目标。
中国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同时也使中国在国际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提高。
为了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主要从1992至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的方法,探求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高素质劳动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的影响,从而提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建议。
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大大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这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教育支出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经济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
而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重直接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一国师范学校的数量、教师队伍的总人数、学龄儿童入学率以及高学历毕业生(大学本科以上)人数、教育支出所占比重等都可以作为衡量一国教育发展情况的指标。
正是这一问题的出现,本人则选取了“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这样一个命题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探求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的影响,从而提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支出;人力资本;计量分析;菲德模型;国民生产总值;前言一、文献综述(一)国内文献综述经济增长模型的发展引发了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增长决定因素作用的实证研究。
应该指出,虽然人力资本是一个比教育更为宽泛的概念,但鉴于教育在提高人力资本中的重要作用,大量文献通常是用教育的有关指标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进行研究,也正因如此,大量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实际上探讨的也主要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了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了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特别关注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门槛效应。
文章首先回顾了人力资本理论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的相关研究,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实证分析部分,文章采用了门槛回归模型,以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量化分析。
同时,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下,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实证分析,文章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
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提升教育水平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门槛效应,即在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一定水平后,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
文章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以推动人力资本结构的高级化。
还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对人力资本需求较高的产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教育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投入,其结构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
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教育和人力资本的互动关系也备受瞩目。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在现有的研究中,教育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被广泛证实。
一方面,教育通过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一个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一个文献综述王必达【专题名称】理论经济学【专题号】F11【复印期号】2004年09期【原文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第103~107页【英文标题】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iesWANG Bi-da(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作者简介】王必达(1964-),男,甘肃庄浪人,博士,兰州商学院副教授,从事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浙江杭州310028【内容提要】经济发展理论在经历结构主义的发展和新古典主义的危机之后,于19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复兴。
新制度主义发展观、新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和后发优势假说的形成与发展,说明新生的发展经济学是多种理论的融合。
The paper holds that,after the phases of Structuralism and Neo-Classicism,economic theory witnessed,in the middle 1980s,a revival of NewInstitutionalism,a theory encompassing new augmentation,sustaineddevelopment and the delayed advantage hypothesis.【关键词】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新兴发展经济学structurali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ies/new-classici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4)02-0103-05经济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成为一门经济学分支,则始于上个世纪30~40年代。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个体的知识、技能、健康和能力,它们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人力资本被认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与物质资本一样,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通过接受教育,个体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教育的水平往往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整体素质。
因此,教育被视为促进人力资本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增加劳动者生产率: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从而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技术创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技术创新,他们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提升劳动者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素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教育投入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在一些情况下,过分追求教育水平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产业结构失衡:过度注重某些专业领域可能造成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导致一些行业和职业出现低效益甚至失业问题。
政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政府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政策: 1. 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鼓励发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2. 加强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优化劳动力结构。
3. 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等科技创新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结语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凸显其重要性。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并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多样化发展将有利于提高整体人力资本素质,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的提升息息相关。
人力资本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石。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技能和教育水平对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影响愈发明显,而教育又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知识型经济日益成为主流,这要求劳动者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强的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国家、企业乃至个人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人力资本的定义及其组成人力资本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而在近现代被广泛接受并深入研究。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与生产能力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方面的总和。
这些因素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效率及其创造价值的能力。
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教育水平: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接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培训,个体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指个体在特定职业上的实践经历。
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促进技能的应用和提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能力。
健康良好的劳动者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高效,缺勤率较低,有助于提高整体生产力。
创新能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变化,不断优化产品与流程。
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不仅可以增加个人收入,还能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教育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分析。
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劳动力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推动企业及国家经济增长。
例如,对于一个制造业职工来说,通过职业培训掌握新技术后,其生产能力可显著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英文文献综述经济增长的动因,以及如何实现及维持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与多马两位经济学家将凯恩斯所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动态化,推导出了长期增长的均衡路径,即人们所熟知的“刃峰上的增长”。
1956年,索洛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建立了著名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假设资本和劳动可以完全替代,得到了稳定的持续增长路径。
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没有解释经济持续增长问题。
为此,罗默和卢卡斯等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研发因素和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开创了内生增长理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教育、研究、人力资本等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梳理20世纪中期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对前人研究的梳理:理论流派在人们为增加未来收入而放弃消费的意义上,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一种投资。
由于劳动者通过教育对自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对不同的劳动者来说,一小时劳动投入的产出并不相同。
教育提高了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和未来收入,因此可以被看作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由人来体现。
这一思想在Adam Smith 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已经出现,按照Adam Smith的见解,创造专业化的工人,被认为需要使用稀缺性的投入,通常是教育或学习。
在《经济学原理》中,Marshall 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优价值的是投资于人的资本。
1962年,Kenneth Arrow发表了《干中学的经济学含义》一文,很快成为关于技术进步、教育和增长内生演进的文献的参照,他将知识与生产率的提高相关联,从而显示出积累机制。
后来,Sheshinski(1967)又进一步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他们并没有论及和现实更相关的知识积累机制,即新产品的发现和专业人力资本技能的提高是什么样子。
之后的研究大概有一下几个流派。
第一是Romer(1990)的内生增长理论,并强调了创意、非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对理解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性。
Nelson和Phelps (1966)提供了一种结合人力资本和后进优势考虑技术转让的方法。
第二,Mankiw et al.(1992)等人的研究证明,一个简单的新古典模型最多可以解释人均GDP对数中80%的跨国方差,特别是当它包含跨国人力资本投资差异时。
第三,Barro和Lee (1993)以及Bils和Klenow(1996),Barro和Lee提供了众多国家的受教育程度样本数据,数据范围十分广泛。
Bils和Klenow认为,应当以明瑟工资回归方程一致的方法,将受教育程度纳入模型中。
第四,Benhabib和Spiegel(1994),Islam (1995),Pritchett(1996),和Judosn(1996),这些文章以各种方法讨论了涉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难题。
在产出增长率对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的简单或多元回归方程中,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均为负。
第五,Weitzman(1996)提出,可以用孩子的化学实验来类比理解研究过程:研究中选用了不同元素(创意),并将其结合起来,大多数合成物毫无价值,但一小部分合成物却极具价值。
二、如何衡量人力资本:存量还是流量如何衡量人力资本是实证增长面临的一个难题。
不同作者运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文盲率、入学率、教育公共支出和当前最为普遍的指标—工作年龄人口的平均学校教育年数等。
20世纪90年代,Barro和Lee(1993)收集了来自大量国家的成年人人均受教育程度数据(即受教育年限),数据年份始于1960年,以5年为间隔。
这一数据被后来的许多研究所采用,包括Islam(1995)、Barro(1996)、Pritchett(1996)和Judson (1996)等人的研究。
这些研究运用实际数据将平均受教育程度数据揭示为经济中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指标。
这种实际数据是从劳动经济学文献的分析中得出的,这些文献认为个人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水平。
而另一些学者,如Charles等认为从收入与增长的宏观经济分析角度来看,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
Charles认为,将受教育程度数据解释为一个类似于投资率,而不是资本存量的流量变量更合适。
人均受教育程度可被视为一个常量,至少近似于一个常量。
例如,人们可能认为美国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最终将稳定在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
相反,人均实物资本存量是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最常用来表示受教育程度的指标是个人用于积累人力资本的时间。
在实证增长文献中,很难判断将平均受教育程度解释为人力资本存量会有多大问题。
例如,在Barro(1996)的跨国增长的回归方程中,可以将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对数重新解释为投资率(的对数)。
这样,回归方程变量就替代了Mankiw et al.(1992)研究中的稳态收入水平,按“条件趋同”的想法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在如Benhabib何Spiegel(1994)以及Pritchett(1996)等人所用的增长会计方程中,进行解释可能更加困难。
这些文章是通过对生产函数求对数得出估计结果的;即用实物资本存量增长率、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对产出增长进行回归。
然而,如果用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衡量人力资本存量,那么人力资本存量应趋近于停止增长。
三、实证研究结论:教育的结果如何Barro(1991)证明了98个国家在1960年到1985年的经济增长都极大的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初始水平,这个初始水平是以入学率和人均GNP来衡量的。
Mankiw et al(1992)将Solow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他引入了以教育水平为标准的人力资本进入到模型当中,并且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
Barro开始研究129个国家在1960年到1985年中不同领域中成年人中的受教育程度(小学水平,中学水平,更高文化水平),并且得出结论:教育水平有着相当高的解释能力,即教育对GNP 的增长率呈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相反,Benhabib和Spiegel(1994)认为以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解释人均产出的增加。
然而,人力资本水平却是人均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Bils和Klenow(2000)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教育和产出增长的正向相关关系并不能表明教育影响经济增长。
相反,教育和产出增长可能被我们所忽视的全要素增长所促进。
Bils和Klenow还有其他的支持者。
Pritchett(2001)同样也证明了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作为变量在解释跨国经济增长方面收效甚微。
而Gemmell(1966)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及其增长都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
Benhabib和Spiegel(1994)研究了教育是否影响技术进步率,Temple(1999)认为人力资本不能很好的解释与增长之间的显著关系的原因在于存在很多外来者。
Temple(2001)又重新检验了数据,并且表明不能拒绝Pritchett(2001)的观点,其观点认为对教育的大量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收效甚小。
Gylfason和Zoega(2003)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对8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衡量教育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中学入学率,与国民收入有关的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和女性的期望受教育年限,并且得出结论,教育不仅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还通过提高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来促进经济。
Gutema和Mekonnen(2004)通过使用Lucas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非洲,同样发现教育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都是为了得到教育作为对人力资本的一项基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McMahon(1987),Horii et al(2007)和Voon(2001)研究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McMahon(1987)发现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与收入的增长有正向相关作用,但是有很长时间的时滞,大约有七年半左右。
Voon(2001)认为由于高投资而引起的的教育水平越高,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强。
Horii et al(2007)证明更高的教育水平提高个人收入,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却不是那么清晰。
另一方面,西方教育经济学家还就教育对经济的效果进行了核算和估计。
1992年,Jorgenson和Fraumemi对美国1948-1986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核算显示,人力资本(劳动力)质量提高的作用占经济增长26%。
1994年美国学者M aw-Lin Lee、Ben-Chieh Liu、Ping Wang利用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韩国和我国台湾作为样本数据,证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韩国在1960~1988年期间,其经济增长中有4.8%是通过内生人力资本的投人实现的,其余则依靠资本投入和国际贸易来实现。
我国台湾在1955~1986年期间,其内生人力资本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是21%,外生资本的贡献是13%。
可见在台湾,内生人力资本或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影响高于外生的人力资本。
另外,与韩国相比,人力资本对台湾的产出贡献要高一些。
1997年,Klenow和Rodriquez-Clare 对98个国家1960~985年每个工人产出增长的跨国差异进行增长核算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占经济增长的6%~12%。
1999年,Hall和Jones对127个国家1988年每个工人产出的跨国差异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占22%。
以上文献中的实证分析内容不仅探讨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而且还在国家间或地区内部进一步量化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现代化建设,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能也不应忽视经济增长问题。
从增长的几个主要动力因素—投资、劳动力、管理来看,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投资方面有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等要求,劳动力方面有技术和培训等要求,管理方面有研发环境和机制的创新与改造等要求。
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