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淮南市舜耕中学 汤多芝



课 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名称:人美版十四册第七课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 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 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回来留作纪念。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

学生:(……)

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

挂件:这是民间的福字挂件,具有辟邪的功能,可保一生平安。

虎枕:这是民间小宝宝用的老虎枕头。

拖鞋:这是带有吉祥图案的拖鞋。

马夹:这是一件小马夹。



蜡染:这是一幅蜡染的装饰画

老师: 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生:(……)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

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 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思考问题。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答题,老师总结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哪些形象?为什么?

学生: 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 ——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

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民间艺术究竟使用哪些颜色?又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课件出示: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这是生活中的老虎,这是民间的玩具布老虎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布老虎和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实验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 冷暖 方面的分析 )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 (四种颜色)

色调:以黄色为主色调,添加红绿蓝

纯度:红、黄、蓝 ( 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 红与绿 ( 两种互补色对比)

但是表现各不相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但集中的绿。

冷暖:暖色 多,冷色少 (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它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风筝 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纯度很高的黄、蓝、红、绿两组互补色进行对比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面具:以黄色为主色调,与蓝色、红色进行对比搭配,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刺绣:绣片以蓝缎作底,以大红为主色调,配以黄、绿、玫瑰红等色,并在花纹的空间钉以金色亮片,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蜻蜓:以 绿色为主色调,和红色、黑色进行搭配,清新亮丽、对比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这四件民间艺术作品主要使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由于

主色调不同,使用比例不同,因而效果各异,精彩纷呈。

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很多相同之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论: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 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

四、学生作业;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今天,我们也可以做一回民间艺人,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图形。同学们有兴趣吗?

希望同学们团结合作,涂出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作品。

(老师发稿,小组合作)

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

课件展示知识窗(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知识窗:

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年画“点套“口诀: 红靠黄,亮晃晃;

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经常使用的色彩只有少数的几种,但在劳动人民灵巧智慧的手中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热烈、质朴、纯真的艺术特点,更让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搭配方法所形成的辉艳浓郁的艺术风格。

同学们都知道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主动地学习民间艺术,积极地了解民间艺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更加灿烂辉煌。





七、课后反思: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