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探讨

合集下载

基于临床视角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

基于临床视角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论文

基于临床视角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配伍禁忌及其相互作用,以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整理中西药配伍相关知识,总结结论。

结果中西药联用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十分普遍,如果配伍不当,非但不会起到预期治疗效果,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起药源性疾病。

结论积极研究中西药配伍禁忌及其相互作用对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药源性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床视角;中西药配伍禁忌;作用研究随着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在治病、防病、保健、抗衰老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二者在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多。

由于中成药化学构成复杂,有效成分多,如果与西药配伍不当,很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二者的理化特性,进而影响到药物的吸收、治疗和排泄,甚至增加药物毒性,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中西药配伍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二者的配伍禁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西药配伍的禁忌及相互作用。

1 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1.1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珍珠母、牡蛎、龙骨、石膏、明矾、滑石、代赭石等矿物、贝壳类中药,忌与大环内脂类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免降低甚至消除药效。

1.2 鞣质丰富的中药石榴皮、五倍子、地榆等鞣质丰富的中药,与林可霉素、四环素族配伍时会产生鞣酸盐沉淀物,使药物失效。

鞣质本身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当其与四环素、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肝毒性药物配伍时,会对肝脏造成更多损害。

1.3 碱性较强的中药瓦楞子、龙骨、海螵蛸、牡蛎及乌倍散、大黄苏打片等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伍用时,会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导致血药浓度增高,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强,若长期使用,则需严格注意调整剂量。

以上碱性较强的中药、中成药还忌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呋喃妥因、四环素类药物配伍使用,因为碱性环境会影响此类药物的吸收,从而削弱其作用。

1.4 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蒲公英、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抗菌作用明显的中药,忌与菌类制剂如酵母片、乳酶生、促霉菌素片、整肠生等伍用,因为这些中药能抑制菌类制剂的活性。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中西药药性以及联用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中西药药性以及联用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中西药药性以及联用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中医药与西医药各有其独特的药性与药效,联合应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中西药物性质、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物性质中药通常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其性味归经都有具体的分类,如寒热温凉、辛甘苦涩等,中药一般以辛温、苦寒为主,多以临床综合症候辨证为治疗依据,常常需要辨证施治。

西药是化学合成药物,其成分明确、剂量准确,西药的药效通常由其化学成分决定。

西药一般遵循病因病机,以病理诊断为基础。

二、联用不良反应原因1. 药性不符中西医药性质有辛温、苦寒、寒热等区别,如果中西药物之间药性相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 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体内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毒副作用。

3. 肝肾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中西药物代谢不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个体差异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吸收,导致不良反应。

三、对策措施1. 个体化用药医生在用药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避免对症不对病的用药。

2. 调整用药方案在联合用药时,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和频次,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定期监测患者情况定期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中西药物之间发生相互影响,选择合适的联用药物。

综上所述,中西药物性质不同,联合应用时需要谨慎选择,合理搭配,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副作用。

中西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中西联合用药是指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共同治疗疾病的医疗方式。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中西联合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种综合利用中西医药的治疗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中西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 利:1. **综合优势**:中西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利用中医药和西医药各自的优势,发挥综合疗效。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西医注重病因症状,结合中西两种治疗方式,可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综合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治疗慢性疾病和肿瘤等复杂疾病时,中西联合用药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疗效更明显**:中西联合用药能够在疾病治疗中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使疗效更为明显。

中医药在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西医药在抗病原微生物、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独特疗效,综合应用可以将双方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疗效。

3. **减少药物副作用**:中西联合用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配伍,避免单一药物长期服用导致的耐药性和副作用。

通过合理搭配中药和西药,可以减少药物对患者身体的损害,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 弊:1. **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联合用药可能会引起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减弱疗效。

中药和西药的成分复杂多样,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药物相互作用,危及患者的健康。

2. **用药安全难以控制**:中西联合用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中西医结合知识和临床经验,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注意控制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避免因药物的选择不当或搭配错误导致用药安全问题。

3. **患者接受度较低**:许多患者对中西联合用药持怀疑态度,担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患者对中西联合用药的接受度较低,需要医生在开展治疗时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解释,提高患者对中西联合用药的信任度。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产生的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拮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毒副作用五类。

一、协同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所追求的。

事实上,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是很显著的,呈现协同作用。

如:1.甘草和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用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

2.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提高。

3.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其抗菌效果,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

4.猪苓、泽泻和双氢克尿塞、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5.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

6.蒲公英与TMP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对扁桃腺炎、气管炎效佳。

7.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

8.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治疗胃窦炎能增强疗效,已制成复方甘链片。

9.麻黄与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作用。

1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氯霉素可加强其治疗百日咳的痉咳的疗效。

11.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2.1%高锰酸钾加木芙蓉叶洗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其疗效。

等等。

二、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中西药联用可以通过影响吸收和排泄这一重要环节,使药物在体内停留得时间改变,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对身体有利,可增强药物的治疗效用;另一种是对身体不利往往是降低药物的治疗效价,甚至使药物失效,应禁止联用。

如:1.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 、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2.茵陈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使其在胃肠道吸收增强。

3.硼砂碱化尿液,增强青霉素、磺胺类的排泌,使血浓度下降,但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合用则使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增加。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探讨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探讨
2。1.6合用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牛黄解毒片与 硫酸亚铁片合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病者的咽喉肿痛,后 果是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作用显著下降。因含有雄黄 的牛黄解毒片与亚铁盐类药物同服,可使雄黄生成硫代 砷酸盐,有效成分下降¨“。因此,其他含有雄黄的中成 药牛黄消炎丸、六神丸、d、JI.化毒散等也不能同亚铁盐 类药同服。刘风琳等¨"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复方氯 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 h内稳定,4 h后其有效成分的含 量明显下降。张志伟Ⅲ3观察到茵栀黄注射液加入10% 葡萄糖氯化钠和0.9%氯化钠注射液24 h内,黄芩苷含 量下降,认为药物配伍后,应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而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啶 配伍后含量下降,溶液町变为棕色¨“。
1.2西药的特点 西药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 以分析手段探询发病机制、了解病情、指导诊治用药, 并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 匮乏物质。其指导思想、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 是单向性、对抗性的。由于西药成分都是通过化学或 者生物合成,成分比较单一,因此用药针对性强,作用 明确,起效快捷,但是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也较大。
2.1.5配伍后外观颜色发生变化 有些中西药 物注射液配伍后外观颜色发生变化,可能发生了反应, 生成了其他物质,因此不宜配伍。刘栓娣等¨纠模拟临 床用药浓度,在含有双黄连粉剂的0.9%氯化钠注射液 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结果颜色即刻变深。丹参注射液与 细胞色素c配伍因两药成分瓦相作用,可使注射液颜色 变深,甚至浑浊,不能使用¨31。张玉广等¨4。用庆大霉 素、阿米卡星分别加到含有双黄连注射液的5%葡萄糖 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生¨。。因为穿琥宁注射液是二萜类酯化 合物,其水溶液易水解氧化,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酸化后易产生沉淀。此外,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 维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也可有沉淀产生∽,。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创意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创意版】

中西药联用配伍禁忌探讨论文随着医学的开展,中西药搭配使用越来越普遍了,但是两者搭配也有一些禁忌的。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篇1:?中西药配伍禁忌?摘要: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日趋普遍,如假设配伍不当,那么易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疗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响。

从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变化,谈谈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临床,注意中西药配伍的变化,防止不良反响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中西药合理应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如配伍不合理,会产生单一药没有的不良反响,合用后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增加毒性。

因此深入探讨中西药的配伍变化,对临床中西药合用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下从几个方面对中西药配伍产生的相互作用做一简析。

1 对药动学的影响1.1 对吸收的影响1.1.1 理化因素对吸收的影响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所以中西药合用产生的理化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中西药相互作用对吸收影响的主要因素。

它包括中西药成份之间的络合、螯合、吸附等作用,根据中药的成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络合、螯合作用对吸收的影响:主要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铋离子等阳性金属离子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等配伍。

因此类药物构造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与含上述金属离子的中药合用后。

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虎骨、龙骨、龙齿、牡蛎、蛤壳、瓦楞子等;含铝离子的有明矾;含铁离子的有代赭石、自然铜、禹余粮;含铁、镁离子的有礞石;含镁、铝离子的有滑石;含铁、镁、铝的有磁石;含铁、铝、镁、钙的有赤石脂,钟乳石等。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可与维生素B1、B6形成螯合物使两者的作用均受影响。

②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含有雄黄、朱砂、鞣质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遇局部西药易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摘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很多疾病都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或先后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相互作用,笔者在文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西药有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采取了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的过程中,二者合理配伍,其有益的影响可以提高药效,促进疾病尽快恢复,二者不合理配伍则可能使药效减弱,甚至产生毒性。

笔者对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现阐述如下。

1、中西药合用可能产生的作用中西药合用过程中,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拮抗、协同及相加。

拮抗反应不仅会造成药效变化甚至减低,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和毒性反应,诱发一些药源性疾病。

磺胺类药与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合用,酸性环境就会大大降低乙酸化磺胺的溶解度,引起结晶反应,出现结晶尿等不良化学反应;小儿咳喘灵与异烟肼合用,因异烟肼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储存于神经末梢的甲肾上腺素,会在麻黄碱的作用下被大量释放,引起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等药源性疾病[1];协同作用对治疗能发挥较好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减少疗程,使患者尽快康复,协同作用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追求的理想效果,尤其采取西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合用中药不仅能拮抗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对抗肿瘤起到辅助作用。

部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起到相加的作用,两者之一借助另一方面的功效增强自己的药效,或者取长补短。

2、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的影响2.1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可对代谢产生的影响的药物包括药酶抑制剂和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氯霉素等,会使与之配伍的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致使血药浓度增高,从而产生毒性。

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英钠等,会加速与之配伍的药物的代谢速度,血药浓度达不到疗效标准,导致药效减弱。

2.2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排泄的影响如会减慢胃蠕动和胃排空的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就会增加洋地黄类强心甙的吸收量,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反应。

中西药合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中西药合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目录摘要 (1)引言 (2)1 药物相互作用 (2)1.1合理用药 (2)2 不合理用药 (2)2.1产生化学反应 (3)2.2产生毒副作用………………………………………………………………3 存在问题与对策 (4)4 结论 (6)注释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内容简要:通过分析中西药合用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合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其毒性反应。

且由于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反应或产生配伍禁忌,使其药物无法发挥疗效。

建议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关键词:中药;西药;相互作用引言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受合用、或先后使用的其他药物、内源性化学物质、附加剂或食物等影响而使药散发生变化的现象,还包括合用药物在体内影响临床检查结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增强,以致出现毒性反应;也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因此,重点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相加、拮抗作用。

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之可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干扰治疗,加重病情。

1.1合理用药1.1.1 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1]有其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中西药联合用药,指的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相结合,共同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种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既能充分发挥中药的卓越疗效,又能借助西药的先进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然而,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谨慎使用。

接下来将分别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1. 综合疗效更好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结合中药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相互增强,达到综合治疗效果。

中药以其温和、缓和的特点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西药又可以加快中药的吸收,提高疗效。

2. 病情治愈率提高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精准调配中西药配方,增加治愈率。

中药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环境,西药可以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成功率。

3. 减少药物耐药性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患者对某一种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通过中西药的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导致的耐药问题,延长药效持久性,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弊1. 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概率,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交叉禁忌,不宜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相互抵消、增强等情况,影响疗效。

2. 个体差异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人群对中西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3. 专业技术要求高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合理搭配药物,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如果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患者自行搭配用药,可能会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用药有利有弊。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慎重选择中西药的搭配方式,合理调节剂量和疗程,确保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时,也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嘱,注意药物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指的是同时或连续使用中药和西药,引起了
不良反应、药效降低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以下分析其不合理之处。

1. 药物相互作用:中医和西医在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
等方面有差异,因此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
降低或者增强。

例如,中药黄芪和西药青霉素同时使用会降低青霉
素的效果、影响治疗效果;中药黄芪和西药硝苯地平联用会减弱硝
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

2. 药效降低:中药和西药的使用时间、途径、劑量等也有差异,因此不合理的联用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

例如,中药黄芪和西药肾
上腺素同时使用会互相抵消,使治疗效果减弱,甚至反效果;中药
当归和西药维生素K抗凝药联用也可能降低维生素K的有效性,使
药物疗效减弱。

3. 不良反应:一些中草藥和西药在选择或使用方法不当时,可
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当归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增加胃肠道
出血的发生率;甘草与利福平联用可引起血压升高等。

4. 过度用药: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也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

中药多采用慢性服用的方法,而西药通常使用短程疗法,联用可能
增加病人对药物的依赖,况且对症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西药
和中药对身体的副作用互异,过多的使用可能导致身体不可逆的损害。

总之,中西药并用需要慎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药品、剂量、用法、用时等。

如果需要节约药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合理使用。

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含的 鞣 质 , 与这 些 抗 生 素结 合 , 生 沉 淀 , 低生 物利 用 度 。 黄 也不 可 产 降 太 宜与 阿托 品 、 利舍 平 、 胃舒 平 、 硫酸 亚铁投 洋地 黄类 、 维生 素类 、 制 剂合 酶 用, 因产 生鞣 酸 盐沉 淀 而降 低疗 效 。 】 及其 制剂 含甘 草酸 , 多元 环 【 甘草 4 与 碱性 较 强 的 生 物碱 如 奎 宁 、 黄 碱 、 合 平 等配 伍 , 麻 利 因产 生 沉 淀 降 低疗
3 讨论
肺结核 患者 进行 的肺 部 手术极 易 因为排痰 的不及 时而导 致支 气管 等 并 发症 的 发生 , 对于患 者的康 复是 十分不利 的 。 这 而本项研 究 的数据表 明 , 对肺 结核 患者进行 手术之 后排痰 的护理 干预是 十分必 要的 , 它不 仅有 助于 降 低患者 并 发症 发生 的可能性 , 更加 有助于 患者 的早 日康 复 , 具有 十分 重
‘ 求医问药 半月刊 S e Me i l n ek dc A dAs T e dc e 0 2年第 l 卷 第 5 a k h Me i n 2 1 i 0 期
致不 良相互作用, 对安全 用药 及提高 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从中
西药物协同作用、 降低疗 效和 药 效学 方 面 的 配伍 禁 忌 三方 面进 行 了分 析。 1 中西 药 合用 的优 势 11 中西 药合 用以增加 疗 效 .
4 2 中药甘 草 、 茸及 其 中成药 ( 如复方 甘草 片 、 . 鹿 例 复方 甘草 合剂 、 参 茸 片 等 ) 可 以与 西 药 中的 降糖 药 ( 不 例如 甲苯 磺 丁脲 、 降糖 灵 、 降 糖 优 等 ) 用 , 因 为 : 草 和鹿 茸 可起 到 糖 皮质 激索 样 作用 , 合 原 甘 如果 和 降糖 类 药物 配伍 , 将会 增加 体 内血 糖 , 得降血 糖 类药物 的药效 大大 降低 ; 使 而强 心甙 和甘 草配 伍 , 降 低血 钾导 致 强心 甙中毒 ; 杏 仁与 安定 、 醉 剂等 可 苦 麻 配伍 , 因苦 杏 仁苷 分 解 得到 的 氢氰 酸 , 肝 肾等 器官 造 成损 害 。 会 对

试论中西药物临床联用的相互作用

试论中西药物临床联用的相互作用

试论中西药物临床联用的相互作用目的探究中西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中西药物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方法对门诊和临床中的中西药物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总结中西药物联用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情况。

结果中西药物合理应用可以实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等作用,而中西药物不合理应用则会降低药物疗效或增加药物毒性。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进行中西药药物联合治疗,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力学特点,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标签:中西药;药物作用;药效学;药物动力学;不良反应中西药物联用的目的是取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逐渐发展,中药与西药并用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

药物的相互作用指的是同時或先后通过一种或多种给药方式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进而提高药物的效果或增加药物毒性[1]。

在临床中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能够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并可应用于解救药物中毒,防止耐药性发生,颇受临床关注。

笔者对近年来门诊和临床中的中西药联合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资料针对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得相互作用作一综述,详情如下。

1 中西药物之间的合理配伍中西药物配伍的本质属于药理配伍,主要指的是药理作用发生拮抗、协同或相加等作用。

中西药合用产生的作用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一致性,均可产生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其中协同作用是临床药物治疗所追求的,诸如泽泻和猪苓均可利湿,在小便不利、水肿的治疗中与速尿、双氢克尿噻同时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再如,枳实对胆道括约肌具有松弛作用,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可促进庆大霉素进入胆道,增强其抗感染效果。

中西药物联合使用可相互协调,增强药效,例如广谱抗菌增效剂和香连丸连用可以强化其抗菌活性;中西药联用也存在相互制约的作用,进而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

例如,中药甘草的提取物甘草酸在与链霉素同时使用时可以消除或降低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的伤害。

在化疗毒副反应的处理中,中药能够发挥调整阴阳平衡,改善疾病症状和降低毒副反应的作用。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此 外 ,由于 大多数 中 药来源 于动 植物 ,可 能仍保 留着 某些 作物 调 联用 , 会 导致 作用 增加 、 毒性增 加 , 致 心率失 常 、 心衰 等不 良反应 。 节 的特 性和 基础 ,故 即便是 单味 药物 ,也 常能发 挥双 向的调节 效 乙醇 能增加 肝脏 药 酶的 活性 ,故与 含 乙醇的 酒大 黄、酒 当归 及 药
1 . 3 . 2 药 效学变 化 也不 一样;不 同产 地及不 同加工 方法 , 其人 参提取 物的量 也不 同。 会 对 中枢 产生抑 制 。
麻黄及 含有 麻黄 碱 的中药制 剂 可使 心肌 B受体 兴奋 而加 强心
用。 中药作 用的双 向性与 所用剂量 大小 和所含不 同化学 成分有关 , 肌收缩 力 ,所 以复方 川 贝精片 、复方 枇杷 糖浆 以及 半夏 露等 含有 可 出现小剂 量兴奋 , 大剂 量抑制 , 或 大剂量 兴奋 , 小剂量抑 制现象 。 丰富 麻黄碱 的中药制 剂 ,如与其 他 强心 药 ( 洋 地黄 、地 高辛 等 )
系和 应用 形式 ,它根据 药物 的性 能 组合 成为方 剂 ,其特色 和优 势 碱性西 药合用 , 煅 龙骨 、 煅牡蛎 、 硼砂 等碱性 中药 与胃蛋 白酶合剂 、 在于 整体观 与辨 证论 治 。因此 ,中 药最本 质 的特 点是在 中医 学理 乙酰 水杨 酸等 酸性 西药 合用 都会起 中和 反应 ,使 药效 降低 甚至 失
理平衡 ,而达 治疗 目的 这 是运用 中药治病 的基本 原理 。 1 . L 2 中药 组分 多且 化学 成分 结构 复 杂 中药 庞大 的混 合物
起 中毒 。
乙醇能 增加 肝脏 药酶 的活性 ,故 与含 乙醇 的酒 大黄 、酒 当 归
处方 , 造成 了有效成 分的不确 定性 同时造 成临床 治疗 的多靶点性 。 及 药酒 等 乙醇制 剂 同服 ,会 使上 述西 药在 体 内代谢 增强 ,半衰 期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 语
16 0 3 50吉林 省梨树 县第一人 民医院
中西药联用的正面作用 中西药联用 以增加疗效 : 临床上抗休 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 , 效果 不 明 显时 , 加用生脉注射液或参 附注射液可使 血压逐渐平稳 。如果 预先使 用生 脉 注射 液或参 附注射液 , 即使减量或停用某 些升 压的西药 , 血压也能维持稳定 。可见中药 制剂与西药升压 药合用 可加 强升 压作 用 或减少对西药 升压 药 的依 赖 。据 文献 报 道, 茵陈浸膏或其利胆有效成分对 羟基苯 乙酮可促进 灰黄 霉素的吸收 ; 枳实可提 高 胆道庆大霉素 的浓 度。这都 是利 用一 种 药物促进另 一种 药物 的吸收 而达 到提 高 治疗效果 的 目的。 中西药联用 可起 到互补作用 : 山茛菪 碱能改善微循环 、 提高心率 , 如与生脉散 、 丹参等联用 可活 血化瘀 、 改善血 循 环 、 提 高心率 、 改善心 肌 的缺血缺 氧 , 起到 相辅 相成 的作用 。扶正 固本 的 中药 对人 体 免 疫功能 的调节 和提 高有一定 的作用 , 少 不 临床和实验证 明, 这类药物对化疗或放疗 所致 的肾上 腺皮质 和髓 质功 能抑制 有 一 定 的保护作 用 , 能减 轻放疗 、 并 化疗 后 引 起 的消 化 道反 应 。如 动物 实 验 中, 贞 女 子、 枣皮 、 补骨脂 、 玄参 等能保护注射环磷 酰胺后引起 的 白细胞下 降 。利用 中药 的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 , 可提高西药的治疗效
中西 药联 用 的药 物 相互 作 用
孟秀丽 郑晓 东 炎、 泄泻时 , 同时给予服用维生 素 B 和 酶 . 制剂是非常不妥 的, 因为地榆 、 石榴 皮 、 五 倍子 、 虎杖 等 中药均 含有大 量 的鞣质 , 可 与维 生素 B 持久 结合 而排 出体 外 , . 使维 生素 B 失去应 有的作用 。牛黄解毒丸 中 . 含有石膏 , 四环素族 药物 分子结构 中含有 酰胺 基和多个 羟基 , 能与钙离子形成螯合 物降低其溶解度 , 响吸收。 中药洋金花 影 和西药 阿托品同时服用 , 洋金 花里含有阿 托品成 分 , 会超 过阿 托 品的安 全用 量 , 就 出现 中毒症状 。阿司匹林和鹿茸 、 甘草及 其复方制 剂同时服用 , 加消化性 溃疡发 增 生率 , 故两者不宜长 期合 用。 中西药相 互作用对药物分布 的影 响 : 中西药配伍 联用 可影 响药 物在体 内的分 布 , 而影 响疗效 ( 从 或增 强或减 弱 ) 或 产 , 生不 良反应 。例如理气中药枳实 , 能松弛 期 ; 中, 中剂量能抑制小 鼠肝药 酶而 其 大、 减 缓戊 巴 比妥的代谢 , 明显地延长小 鼠的 睡眠时间。西药痢特灵 、 优降宁 、 异烟肼 、 苯 乙肼 等对单胺 氧化酶有抑制作用 , 可使 去 甲肾上腺 素、 巴胺 、 多 5一羟色胺等单胺 类神经递质 不被破 坏 而在神 经末梢 中蓄 积 , 可 延 缓 巴 比妥 类 、 噻 嗪 类 及 口服 还 吩 降血糖 药的代 谢。 中药 麻黄 及含有 麻黄 的中成 药 ( 麻 杏石 甘 片 、 管炎 糖 浆 、 如 气 哮 喘冲剂 、 活络 丹 、 参再 造 丸 ) 大 人 或汤 剂( 如麻 黄汤 , 小 青龙汤等 ) 含的麻 大、 所 黄碱可使大 量贮存 于神 经末 梢 的单 胺类 神经递质 释放。因此 , 高血压病人应尽量 避免上述西药和 中药 的配伍联用 , 否则大 量单胺类递质 , 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 的大 量释放 , 可升 高血压 , 甚至 导致 高血 压危 象或脑 出血 。 破坏或 降低酶 的活性 : 含消化酶或酵 母酶 的中药 ( 如神 曲、 芽、 麦 豆蔻 等 ) 中 和 成药 ( 如保 和 丸、 翘解 毒 丸等 ) 宜与 银 不 酶类西药 ( 胃蛋 白酶 、 酶片 、 如 多 多酶 生、 淀粉酶 、 酶等)伍用 ,因后 者会破 坏 中 胰 药 中的酶 以及有益微生物 , 从而影响 中药 的药效 。反之 , 西药 的酶类药物 又不 宜与 含砷 、 、 钙 镁等金 属元素 的 中药 ( 如雄 黄、 石膏等 ) 和中成 药 ( 六 神 丸、 黄解 毒 如 牛 丸、 解毒 消炎 丸 等 ) 合用 ,因其 中金属 离 子可与酶结合 , 而使西药疗 效降低。 酸碱中和 : 具有 明显酸或碱偏性 的中 药和西药配伍应用 , 要考虑 到酸碱 中和反 应 会降低疗 效 。例如 酸 性 的 中药 ( 山 如 楂、 山茱 萸 、 梅 、 味 子 等 ) 中 成 药 乌 五 和 ( 如乌梅丸 、 山楂丸 、 味地黄丸 等 ) 与 六 若 碱 性西药 ( 如氨 茶碱 、 复方 氢 氧化 铝 、 碳 酸氢钠等 ) 同用 ; 碱性 中药 ( 或 如煅 龙骨 、 煅 牡蛎 、 硼砂 、 龙齿 等) 和中成药 ( 如痧 气 散、 行军散等 ) 与酸 性西 药 ( 阿斯 匹 若 如 林、 胃蛋 白酶 合 剂等 ) 合用 , 均会 由于 酸 碱 中和作用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而 生 成 有 毒 物 质 : 药 中 殊 砂( 汞) 含殊砂 的 中成 药 ( 含 或 如朱砂 安神 丸 、 六神丸 、 七厘 散、 紫雪丹 、 苏合香 、 冠 心苏合 丸等 ) 不能 与具 有 还原 性 的西 药( 如溴 化 钾 、 化钠 、 化 钾 、 化 钠 、 溴 碘 碘 硫 酸亚铁 、 硝 酸盐 类药 物 等 ) 用 , 亚 合 因 二 者相互作 用可 发生还 原反应 而 生成有 毒 的溴化汞 、 碘化汞和硫化汞等有毒 的物 质, 引起较严 重 的汞中毒 , 如药 源性肠 例 炎 而见赤痢样大 便等 。

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对药物治疗的需求增加,西医药物和中医药物的应用也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然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探讨了西医药物和中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基础研究进展1. 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分类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药物在体内同时应用时,相互之间产生的生理、药理、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根据相互作用的性质,可将其分为药效增强、药效抑制、药效逆转和药理作用相互干扰等不同类型。

2. 机制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的互相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位点竞争、药物的共同靶点以及药物的药效学互补等方面。

通过对药物代谢途径、药物受体结构和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二、临床研究进展1. 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随着西医药物和中医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西药与中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如乌鸡白凤丸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然而,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金蝉脱壳颗粒与华法林的应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 临床应用中的挑战和策略由于西医药物和中医药物在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相互作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应用个体化药物治疗的策略,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研究和改进药物的给药途径、剂型以及药物配伍等方面来降低相互作用的风险。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了更好地研究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的相互作用,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

例如,通过离体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可以评估药物代谢酶的相互影响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同时,临床观察和回顾性研究可以帮助分析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问题。

结论西医药物与中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临床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

中西药相互作用探讨发表时间:2012-03-23T11:30:07.6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上)总第193期供稿作者:端木霞肖秀娟[导读] 中、西药联合应用得当,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或毒性降低,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

端木霞肖秀娟(山东省郓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郓城274700【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40-02 中西药的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药、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予途径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中药、西药或两者)作用与效应的变化。

综观中西药联用的现状与历史回顾,中西药是柄双刃剑,中、西药联合应用得当,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或毒性降低,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从而收到较好疗效。

但是,由于中西药物本身的特点,若应用不合理,则可产生拮抗作用,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对患者造成危害,甚至致人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人的关注。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医务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中药与西药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中药与西药的优点,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中西药联用的理论基础、中西药联用的利弊、中西药配药禁忌、中西药联合应用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近况作一分析。

1 中西药物联用的理论基础中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它以中国传统医药学观点和理论表述其药物特性,根据药物的性能组合成为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因此,中药最本质的特点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

西药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以分析手段探询发病机制、了解病情、指导诊治用药,并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匮乏物质。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执业药师西药学综合知识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执业药师西药学综合知识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执业药师西药学综合知识在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中,常常针对不同病人的症状和病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市场上的许多药品是复方制剂,临床上几种药物并用也相当普遍,使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现象日益突出。

现重点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受合用、或先后使用的其他药物、内源性化学物质、附加剂或食物等影响,而使药效发生变化的现象,还包括合用药物在体内影响临床检查结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增强,以致出现毒性反应;也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几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因此重点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传统的药剂配伍分类(1)配伍变化不利的药理配伍其结果是拮抗作用影响疗效,延误病情,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与平滑肌松弛药654-2配伍,促进胃动力作用抵消;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强但耳毒性相加,毒副作用也增加;利福平与雷米封伍用,可延缓耐药性,但肝毒性增加。

(2)增加毒副作用中西药合用可出现重复用药、剂量增加、毒副作用加重如:冰凉花、蟾酥、罗布麻、荚竹桃等中药,含有强心苷或强心物质,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若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则总剂量增加可引起强心苷中毒,易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等严重中毒症状。

中西药合用产生有毒化合物,增加毒副作用。

含朱砂(Mg 2+ )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等,与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可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中药组分多且化学成分结构复杂 中药 庞大的混合物处方,造成了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同时 造成临床治疗的多靶点性。药物成分的多而杂增加了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会。
1.1.4中药质鼍不稳定性 季节、地域、采摘部 位不同对中药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长白山的野山 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苷 的量不同,而不同皂苷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不同产地 及不同加工方法,其人参提取物的量也不同。臭梧桐 在5月开花前采摘的叶,对动物的降压作用强;开花后 所采集的叶,降压作用减弱¨。。中药此特点可作为调 整给药剂量的依据。
伍可有沉淀产生¨。。因为穿琥宁注射液是二萜类酯化 合物,其水溶液易水解氧化,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酸化后易产生沉淀。此外,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 维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也可有沉淀产生∽,。
2.1.4发生络合 含有金属离子如钙、铁、镁、铝 等的中药和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内含石膏)、防风丸、 牡蛎、瓦楞子(含钙)、明目上清丸等不宜与四环素类抗 生素、异烟肼同用。因上述离子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 异烟肼形成络合物,致使肠道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 同时亦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01。同理,因喹诺酮类抗 菌药物可螫合二价和三价阳离子,不能与含有ca“、 Mg“、Zn“离子的药物,如含硫酸钙的牛黄解毒片(由 牛黄、大黄、黄柏、黄芩、连翘等配伍而成)同服。否则, 钙离子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町形成喹诺酮一钙络合 物‘1¨。
万方数据
生垦史亘医缱金壅查!塑!生!旦筮!!鲞笙!塑垡!!!丛:丛!!!鲤!:!!!:!!:照!:1
1.1.5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同一种中药可产 生相反的药理作用。中药作用的双向性与所用剂量大 小和所含不同化学成分有关,可出现小剂量兴奋,大剂 量抑制,或大剂量兴奋,小剂量抑制现象。如人参对中 枢神经系统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既有升压作用 又有降压作用,人参这种双向作用的产生与所用剂量和 不同化学成分有关。而当机体处于不同生理或病理状 态时,人参叮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起到调整平衡作 用‘“。
此外,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多重因素,即使有针对 性的用药,药物在体内发挥的实际效应,也多是双重甚 至是多重的。由于大多数中药来源于动植物,町能仍 保留着某些乍物调节的特性和基础,故即便是单昧药 物,也常能发挥双向的调节效应。如人参、刺五加、五 味子既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也可加强其 抑制过程,从而促进其平衡,同时它们对血液系统也有 促溶与抗溶的双苇作用。
2。1.6合用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牛黄解毒片与 硫酸亚铁片合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病者的咽喉肿痛,后 果是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作用显著下降。因含有雄黄 的牛黄解毒片与亚铁盐类药物同服,可使雄黄生成硫代 砷酸盐,有效成分下降¨“。因此,其他含有雄黄的中成 药牛黄消炎丸、六神丸、d、JI.化毒散等也不能同亚铁盐 类药同服。刘风琳等¨"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复方氯 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 h内稳定,4 h后其有效成分的含 量明显下降。张志伟Ⅲ3观察到茵栀黄注射液加入10% 葡萄糖氯化钠和0.9%氯化钠注射液24 h内,黄芩苷含 量下降,认为药物配伍后,应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而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啶 配伍后含量下降,溶液町变为棕色¨“。
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在与西药合用时,要特别注意中 药应该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如20世纪90年代 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事件”旧。就是一个背离中药功 效原理的负面典型。
1.1.2中药作用机制 中医学认为,每种药物都 具有一定的特性,或偏于寒、或偏于热、或升或降、或燥 或润。利用这些不同的特性,来补偏救弊,以调节机体 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恢复生理平衡,而达治疗目的。 这是运用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中药;西药;相互作用
Exploration on Intemo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m Drugs LONG Xiang,LI Hao,ZHAN Yan-feng,et al De. partment of Pharmacy,Yueyang Second People 7s Hospital,Hunan(414000)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Western drug;interaction
中西药的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药、复方制剂、 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 起的药物(中药、西药或两者)作用与效应的变化。中 西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使用,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 但是,由于中西药物本身的特点,使得中西药问可能存 在化学、物理的反应,降低疗效,或者出现药理毒理作 用,对患者造成危害。可见,中西药合用是柄双刃剑, 医务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中药与西药各自的特点及其 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中药与西药的 优点,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此,笔者试从中、西 药本身的特点和药理学作一分析。
2.1.5配伍后外观颜色发生变化 有些中西药 物注射液配伍后外观颜色发生变化,可能发生了反应, 生成了其他物质,因此不宜配伍。刘栓娣等¨纠模拟临 床用药浓度,在含有双黄连粉剂的0.9%氯化钠注射液 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结果颜色即刻变深。丹参注射液与 细胞色素c配伍因两药成分瓦相作用,可使注射液颜色 变深,甚至浑浊,不能使用¨31。张玉广等¨4。用庆大霉 素、阿米卡星分别加到含有双黄连注射液的5%葡萄糖 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发现颜色变为棕黑色。
1 中药和西药的性质特点 1.1 中药的性质与特点 1.1.1 中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 中药 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它以中国传统 医药学观点和理论表述其药物特性,根据药物的性能 组合成为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整 体观与辨证论治。因此,中药最本质的特点是在中医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414000) 通讯作者:Tel:0730—8713620,E·maiபைடு நூலகம்:longxiang_23@tom.eom
ABSTRACT T0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traditionaI Chinese medicines and Westem drug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viewing frOm their own characte r|stics.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 macodynamic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ational clinical utilization of drugs.PharmacologicaI mutual coordi- nation and/or restric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drugs.When they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it would increase or decrease adverse reactions.or even toxic reaction.When traditionaI Chinese drugs were used in combined with Western drugs,it is ought to know the na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various chemical con- stituents in the compound for the best combination,try to avoid adverse drug interactions for the sake of reaching the goal of high effectiveness,safety and harmlessness.
2.2 中西药在药理、毒理学上相互作用 2.2.1药动学 影响药物的吸收。中西药物联用可影响胃肠蠕动 的频率及胃排空的时间,从而影响药物进入小肠吸收, 使药物吸收增加或者减少而影响疗效。如含颠茄类生 物碱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苷合用,因前者可减慢胃 排空和胃肠蠕动,使后者吸收增加,血药浓度增高,易
万方数据
1.2西药的特点 西药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 以分析手段探询发病机制、了解病情、指导诊治用药, 并致力于消除致病因子或抑制器官异常功能,或补充 匮乏物质。其指导思想、投药操作、乃至实际效果,都 是单向性、对抗性的。由于西药成分都是通过化学或 者生物合成,成分比较单一,因此用药针对性强,作用 明确,起效快捷,但是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也较大。
主垦生堕匮堡垒盘查!殳塑生!旦整!竺鲞箜!塑垡!堕坚!坚型!塑!:∑尘:!竺!塑!:!
致中毒;而地高辛与大黄、番泻叶、火麻仁等泻药合用, 由于胃肠蠕动速度加快,使地高辛不能充分溶解,吸收 减少,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了疗效¨…。
影响药物的代谢。对肝药酶活性有影响的药物, 常见的如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为最)、卡马西平、乙醇 (嗜酒慢性中毒者)、氨鲁米特、灰黄霉素、氨甲丙酯、 苯妥英、格鲁米特、利福平、磺吡酮(某些情况下具有 酶抑制作用)等为肝药酶诱导剂,能使与之伍用的其 他药物代谢加速,疗效降低;而氯丙嗪、西咪替丁、环丙 沙星、地尔硫卓、乙醇(急性中毒时)、美托洛尔、甲硝 唑、保泰松、伯氨喹、普萘洛尔、奎尼丁、丙戊酸钠、磺吡 酮、磺胺药、甲氧苄啶、维拉帕米、氟喹诺酮类等都是肝 药酶抑制剂,则能使与之伍用的其他药物代谢减慢,血 药浓度升高,容易引起毒副反应。对肝药酶有影响的 药物联用时,用药剂量、用药时间间隔以及用药的先后 顺序都将影响药动学过程。医务工作者应该了解肝代 谢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含麻 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半夏露冲剂、人参再造丸、气管 炎丸、气管炎糖浆等,与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 酶抑制剂合用时,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内的 单胺氧化酶,从而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多巴胺等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内旧…。 当服用含麻黄中药时,麻黄中的麻黄碱不被破坏,随血 液循环至全身组织,促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可 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严重 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