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第二节
“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大奖,“金鹰奖” 及首届“金钟奖”金奖和银奖。
刘湲
请欣赏《客家之歌》
第二章、思乡曲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 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 这样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 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 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 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 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 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故乡 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那弯 弯的小河……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 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 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 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 后主的那一句“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这首歌创作的特点
真实的反映了“五四”时期,在新文 化运动影响下的知识青年,向往自由、 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共同 心理。
内蒙组曲
《内蒙组曲》(小提琴组曲)——马思 聪曲 这是马思聪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 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分3个 乐章,即一,"史诗";二,"思乡曲";三, "塞外舞曲"。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预习导学】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
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
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成功源于合作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
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第二节ppt课件(2)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客家
客家是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 本地族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 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 以粤赣闽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 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客 家的人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社会进步。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 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 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二章、思乡曲
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 魂,我所爱的音乐所表达的一切,是一种明确的思想,我就是 这样寻找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的。
——(德)门德尔松
那是谁,在月夜里用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忧伤的曲 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释读那首思乡的古 诗,忧伤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 里,故乡的山山水水,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 于心底的芳香,才明白,自己是一只放飞的风筝,无论身置何 方,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故乡 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那山那水,那纯朴的人家,那弯 弯的小河……故乡的恒古不变的姿态,在诗歌中演译着淡化成 一首无字的歌,一篇无韵的诗章。当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飞的雁 群,当梧桐树上的叶子黄了又青,我那不变的乡愁却又如此悠 悠荡荡地演奏着,一如故乡那清远的笛声,缕缕不绝。亦如李 后主的那一句“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
汉族,广东海丰人。曾两度 留学法国, 会过后主要从事小提琴演奏、创作、 教学活动。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 院长,后定居于美国。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光明行》课件
《玫瑰三愿》:
创作于1932年。歌曲借玫瑰的“三愿”,表达了作 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弱者的 同情。歌词含蓄,耐人寻味,旋律委婉起伏,优美动听。
萧友梅:《问》 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她》 黄 自:《花非花》《点绛唇》 青 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此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音乐略带几分凄凉、悲恻的情感。
是旧社会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 感情流露。
说说你所了解的二 胡是怎样的?
这段二胡曲与《二泉映月》音乐情绪 有何不同?
欢快、激昂,充满了热情奔放、积极向 上的情绪。
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力度和速度的不同, 明亮的音调,顿弓等 演奏技巧。
用大段颤弓演奏的特殊效果再现第二主题音乐更加舒展更富于动力性高亢的音调模拟军号的旋律情绪达到高潮这一曲辉煌的光明颂歌在高昂的情绪中结光明行是二胡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不仅吸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且摆脱以往二胡音乐忧郁伤感的情绪使二胡从此开始奏出热烈雄壮的音乐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时代造就音乐风格, 音乐传承时代特征
课后探究:
收集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时期优秀 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探究音乐在时代 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20世纪上半叶“新音乐”有什么特点?
1、受到西方音乐体裁和创作技法的 影响,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2、由专业作曲家创作。 3、内容多反映劳动人们凄苦生活和艰 苦斗争,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风云儿女》主题歌 聂耳曲
你还知道哪些这个时代的音乐作品?
《铁蹄下的歌女》(聂耳1935年)、 《松花江上》(张 寒晖1936年)、《游击队歌》(贺绿汀1937年)、《黄 河大合唱》(冼星海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卢 肃1943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 1943年)、歌剧《白毛女》(1945年)等。
高中音乐_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姓名:单位:学科:高中音乐联系方式:学与教的过程教学随笔同音高重复出现,也叫位移。
分为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两种类型,是一种重要的旋律展开手法,首先我们来唱一遍音阶。
我们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来看两段视频来判断哪个是上行模进,哪个是下行模进?第一段视频是《音乐之声》的一个插曲《哆来咪》的一个片段;第二段视频是《亲爱的小孩》的一个片段;这两段旋律听完了,第一段是上行模进,因为他的旋律是越来越向上行的,我们来唱一遍;第二段是旋律下行的,所以是下行模进四、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主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1.进行曲:在刚开始进行音阶跟唱时,学生有点放不开,纠正了歌唱姿势和状态,声音好很多,但是整体上学生声乐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孩子还是羞于张嘴。
也需要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引导与鼓励多加练习。
学与教的过程教学随笔3.学唱与分析《义勇军进行曲》G大调,2/4拍子,富于动力音调节奏老师指挥学生们齐唱,注意音准唱出气势。
4.探究分析《玫瑰三愿》这首声乐作品一二句,前面两个音构成了四度音程开始,大调式属音到主音进行,节奏弱起强落,富于动力。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感觉有些时候讲课声音的音量音调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
在歌唱时候有的非常投入,有些孩子没有挖掘到歌词呐喊般的热情,强烈迫切的情绪不够真切。
需要我继续去探索挖掘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情绪和动力。
审阅(签名) 9月 9日《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大部分孩子没有过多的接触过音乐类的培训,有些学生有所接触也只是略知一二,我们鉴赏课程进行的难度也是有的,课改后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
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玫瑰三愿》黄自曲
• 是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
• 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 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 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 愿望。
【代表作品】: 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 : 《良宵》《月夜》《苦闷之讴》《独 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 》《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琵琶独奏曲 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 2首。
《光明行》刘天华曲
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 富于弹性,是中国第一首“二胡进行曲。
黄自(1904~1938)
马思聪
(1912年~1987年)广东人。中国 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 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 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 蒙组曲》、《西藏音诗》、《第 二交响曲》、《春天大合唱》等 。
《思乡曲》马思聪曲
• 此曲是《内蒙组曲》(有名《绥远组曲》 )钟的第二首,创于1937年。
•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 社会把鬼变成人”。
吕其明
(1930.5——) 安徽人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 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主要作品: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交响叙事诗《白求恩》
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红旗颂》吕其明曲
• 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
《黄河大合唱》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音乐分析】
• 《光明行》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 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的 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 主导的地位。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 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 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
《玫瑰三愿》
• 【背景搜寻】1932年,黄自以现代诗人的词谱写了三首供 音乐会演出的抒情独唱歌曲:《春思曲》、《思乡》、 《玫瑰三愿》,以《春思曲》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三首歌曲,黄自根据歌词的内容在音乐上做了精心的设 计,并且有意识的发挥声乐的演唱技巧,直到今天仍然作 为音乐会独唱的保留曲目为声乐家们演绎。《玫瑰三愿》 是一首接近叙事的抒情歌曲,比前两首更为朴素、明朗、 深情。手稿上所写的创作日期是民国二十一年。歌词的作 者龙七是著名的词人龙沐勋的别号,当时他在上海国力音 专讲授文学。1932年3月至4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 停战后,他回到学校上课,看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 全非,因写《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随即有黄自作 曲,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作者
• 1、歌曲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 2、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 的时代精神。他是我国第一个在歌曲中塑 造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他为我国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 础。
《我要活》
• 【背景搜寻】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 《我要活》是歌剧第三幕第三场中喜儿的一个唱 段。此处具体的剧情是: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 强暴之后,黄世仁要把她转卖给人贩子。女仆人 张二婶得知后,悄悄放她逃跑,将她救出虎口。 黄世仁在发现喜儿逃跑后,带着一帮狗腿子进山 追捕。在河滩上,狗腿子穆仁志发现了喜儿留下 的一只鞋,他们以为她已经投河自杀了,便打道 回府了。这是喜儿命运中的重要转折点。见到仇 人走后,她走出芦苇塘,唱出《我要活》的决心。
时代变迁中的音乐
简析
本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花城版)第三单元第2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甄选了“光明行”、“思乡曲”、“红旗颂”和“走进新时代”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中国时代变迁的发展与中国音乐创作发展变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几部优秀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理解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
5.郭文景与《御风万里》
(1)简介中国新时代音乐的发展
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的音乐家们将世界现代音乐观念和新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体现出新的美学观念,如谭盾交响乐《1997`天地人》,郭文景交响合唱《蜀道难》等。
郭文景、谭盾、瞿小松和叶小纲4人被誉为中央音乐学院1978级的“四大才子”。当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如今都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音乐的中坚力量。
时代变迁中的音乐
课 题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授课教师
邱黎苑
教学
单元
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
授课年级
高一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时代背景,初步分析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表现手法、旋律特征等方面的异同。
着名作曲家叶小刚说过:“如今,我们的听众接触欧美地区的音乐很多,但国外对中国的作品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现在比较重要的工作是把中国的音乐推广到全世界。”
(2)简介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
郭文景(1956-)作曲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该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6次在全国作曲比赛中获奖。作品曾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被称为“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
中华民族音乐的时代演变与现代诠释探析
2023-11-07contents •中华民族音乐的历史演变•中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中华民族音乐的现代诠释•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结论与展望目录01中华民族音乐的历史演变以青铜乐器为代表,如编钟、编磬等,音乐与宗教、礼仪紧密相连。
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出现丝竹乐,如笙、箫、琴等,音乐逐渐与舞蹈、诗歌分离。
琵琶、筝、笛等乐器走向成熟,音乐风格多元化,出现曲牌、板眼等概念。
03古代音乐演变0201戏曲、说唱音乐繁荣,如京剧、昆曲等,民间音乐形式丰富。
明清时期西方音乐传入,出现学堂乐歌、新音乐等,音乐教育逐渐普及。
20世纪初近代音乐发展改革开放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频繁,民族音乐融入现代元素,如流行歌曲、摇滚乐等。
当代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融合,出现新民乐、跨界音乐等,音乐风格更加多元。
现代音乐创新02中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旋律大多优美动听,注重旋律与情感的融合,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传统音乐风格旋律优美传统音乐的节奏相对自由,没有固定的节拍,演奏者可以根据个人情感和气息自由掌控节奏。
节奏自由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乐器种类,如二胡、笛子、古筝、琵琶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乐器种类繁多地域音乐特色北方音乐多以高亢、豪放的旋律为主,表现出北方人民的粗犷和豪迈。
北方音乐的豪放粗犷南方音乐的细腻柔美西部音乐的奔放热情东部音乐的清新明快南方音乐多以柔和、细腻的旋律为主,表现出南方人民的细腻和柔美。
西部音乐多以高亢、奔放的旋律为主,表现出西部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东部音乐多以清新、明快的旋律为主,表现出东部人民的清新和明快。
创新音乐形式现代中华民族音乐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如将传统歌曲与现代舞蹈结合,或者将不同地域的音乐形式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
融合西方音乐元素现代中华民族音乐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积极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如使用电声乐器、合成器等,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
关于时代变迁的歌曲
关于时代变迁的歌曲1、五十年代:《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相信许多80后以前的小伙伴们都会很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吧?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毛主席成为了人民心中唯一的寄托。
而歌唱伟大领袖毛主义也成为了大家最为快乐的生活方式。
2、六十年代:《南泥湾》那时间的歌曲还具有浓重的戏曲风格,听起这首南泥湾,仿佛就能看到我们祖辈在弯腰开耕的情景。
那时间哪有什么现代化机械,开耕种田全靠祖辈们一锄头一铲子的奋斗出来。
虽然年代相隔很是久远,但是我们仍能从歌曲中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3、七十年代:《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这首希望的田野上大家就可以听得出来,人民生活的质量已经很大幅度得到了提高,丰收的喜悦也是涌动在每一个人心头。
感觉听当年的老歌给人的感觉就是感受历史的变迁,品味曾经中国“母亲”的艰辛不易。
听听以往的歌曲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4、八十年代:《冬天里的一把火》八十年代也是传统歌曲与流行歌曲交汇的一年,从八十年代早期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到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而电视机也是在这个年代开始进入了千家万户。
费翔也带着他的歌声第一次登上了春节联欢会晚会的舞台,从此以后流行歌曲也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发芽”,开始了流行乐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世情形。
5、九十年代:《水手》一大批优秀歌曲涌入人们的生活,像郑智化的《水手》、张雨生的《大海》、邓丽君《甜蜜蜜》、罗大佑《你的样子》、刘德华《我恨我痴心》、张信哲《爱如潮水》等歌曲。
流行歌曲开始慢慢汇聚在一起,“歌坛”一词也是这个年代的产物。
那时间的电影、电视剧还不是那么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娱乐圈”一词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还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个词汇。
高中音乐《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3.2.1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导入】欣赏歌曲《送别》课前欣赏的歌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送别》,作者是著名音乐家李叔同,也就是我们尊称的“弘一法师”。
歌曲《送别》是“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可以说,从“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为踏上“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之路而艰苦奋斗。
音乐则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折射出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光明行》。
一、二胡曲《光明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曾出现了一种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认为中医、中国画、书法、京剧以及中国音乐等都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统统予以轻视和排斥。
正是由于受“五四”精神的影响,产生了一批注重教育和学术性的音乐社团。
“国乐改进社”就是其中的代表。
面对西方音乐文化广泛地渗入中国,“国乐改进社”将“改进和振兴国乐”当做艺术的宗旨。
而这时,有一个作曲家则用毕生精力来实践他的音乐观念,他就是刘天华。
其中二胡音乐的创作是他实践中重要的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他的一首二胡作品——《光明行》。
在欣赏的时候,大家试着从旋律、速度、节奏和音乐情绪方面,来进行分析。
旋律:雄壮、明快坚定速度:欢快节奏:密集、富于弹性音乐情绪:振奋人心、热情奔放可以说,《光明行》这首二胡曲的出现,一改之前的传统二胡曲目给人的那种萎靡不振、绵软无力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区别呢?我们通过谱例来看一下。
第一段大家会看到,基本上每个音符上面都有黑色的实心倒三角形。
这个符号叫做顿音记号。
那么这一段在演奏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二胡的“顿弓”技法。
(教师示范演奏)第二段(教师示范演奏)左手按弦的时候,有一个揉的动作,这种演奏技法叫做揉弦。
第三段特点很明显,右手运弓的时候,有颤抖的感觉,这种演奏技法叫颤弓。
(教师示范演奏)刘天华正是借鉴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融入到二胡演奏中(如:顿弓揉弦颤弓等)来展现其音乐形象。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案例主题:本课以"红旗颂歌"为主题展开.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导入,学生在心情万分激动地同时"走入"音乐的殿堂,从而体会作者对红旗的无限深情,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爱.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受益终生.二,案例背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国高中音乐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直以来,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商业炒作的流行音乐迅速流向校园,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给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课本选用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节音乐鉴赏课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主动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后优秀的管弦乐作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三,案例描述教学目标:1,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学生能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生感受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能背唱歌颂红旗的主题旋律.3,感受时代主题对音乐的影响及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学生自己听辨出主题旋律,感受不同速度和力度,通过主题感受作者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要素在整部作品中发挥的作用.教材分析: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首次演出开幕曲.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作品体裁:序曲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及内容:旋律情绪节奏速度力度引子国歌音调(3次) 催人奋进紧凑中速稍快F呈示部: 弦乐:红旗颂歌主题(2次)辉煌抒情中速稍慢MF连接: 双簧管:深情,如歌的旋律仰望红旗心潮澎湃乐曲小高潮展开部:乐队: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高举红旗奋勇前进(2次):坚定有力紧凑中速稍快F转FF再现部: 木管与弦乐:红旗主题再现气势磅礴气壮山河SF号角嘹亮:全曲最高潮尾声:号角响起宏大音响低音国歌音调对未来充满信心FF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件,琴.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引意图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提问:歌颂国旗的音乐作品引出《国歌》播放红旗颂的引子部分.提问:对此段音乐是否熟悉(教师哼唱国歌中的旋律)通常在哪些场合唱国歌歌唱时心情怎样引出作品:交响序曲《红旗颂》学生回答问题:歌颂国旗的音乐作品通过视频资料,国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新课《红旗颂》作品介绍.体裁介绍:序曲时代背景:明确答案:1965年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学生(根据预习回答)回答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时代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赏析作品板书:曲式结构1,分段欣赏.分别熟悉各段主题,感受各段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变化.2,熟记主题旋律.总结三次重复的不同感受:1,深情无限的赞美2,激情澎湃,峥嵘岁月3,气势磅礴,强劲有力根据课本提示,准备聆听音乐.分段赏析.1从音乐的音色,速度,力度进行赏析.学唱红旗主题旋律.感受三次重复的不同.乐曲通过对红旗的赞颂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熟悉作品结构.整体把握.分段赏析,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感受作品的时代气息.播放音乐,完整感受作品.1,引导学生回忆不同段落中音乐主题表达情感的不同2,集体指挥感受作品学生随音乐指挥感受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作品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对表达感情的重要作用.总结总结内容: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的主权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红旗颂》这部音乐作品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这部气壮山河的不朽的传世之作,展现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学生谈感受.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对作品表达情感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四,案例评析:这部音乐作品创作于建国初期,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人们取得伟大胜利的激动心情及对祖国无限的热爱.更难理解红旗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查阅作品的历史背景,并在上课时运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视频片断作为这节课的导入,和学生一起走进音乐作品,从而使这节课能顺利完成.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点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总结分析作品时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可以看出学生在接受这部作品后,指挥时是多么地兴奋和投入,这些也感动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学生音乐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涉及到乐理知识,总是比较生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2,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而每一首作品要真正的鉴赏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对所欣赏作品进行主次的分类,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进修,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在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欠缺.电脑和网络的运用可以极大的丰富音乐教育的资源,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经常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网络资源,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4,在新课程改革初期,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的到外面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通过继续学习和参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促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了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板书设计: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新音乐创作和时代大背景的关系
教学反思:
教学
切入点
教师演唱电视剧主题歌(让学生感受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1
分钟
3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师生问好(分发课堂辅助教学所用的表格)。
一.导入——教师演唱电视剧主题歌(抗战时期民歌)。
导语——不只是文字和图片可以记录历史,音乐也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所代表的时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在战争年代和艰苦奋斗的岁月里,诞生了许多荡气回肠、意义深远的歌曲,这些歌曲曾经激励、影响了几代人,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这些歌也让我们年轻一代了解了前辈们当年的奋斗与追求……
(环节意图:结合学生喜爱的音乐内容,让学生理解音乐曾经是信仰与奋斗的艺术,而今它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愉悦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8
分
钟
2
分
钟
10分
钟
刘天华于1922年被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为国乐导师,他大胆地吸取西洋音乐的技法,将二胡和琵琶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创作的作品如《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都体现出“五四”前后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的苦闷、徬徨,要求变革,追求光明的精神。
3.马思聪与《思乡曲》
师生讨论:新音乐创作和时代大背景的关系。
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
(环节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师生讨论,让学生对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
高中音乐_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
2、了解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3、认识三连音节奏型。
. 能力目标:1、学会演唱《红旗颂》呈示部主题音乐。
2、跟随音乐划节拍。
情感目标:1、理解《红旗颂》融入社会和鸣、成为时代旋律。
2、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通过聆听、试唱、对比、实践等,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节奏、速度等要素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积极思索,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逐步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重温开国大典、导入课题。
新课学习:介绍作者吕其明。
介绍创作背景。
总听:1、初步体验作品。
2、通过分析红旗主题三次出现,认识作品的结构。
分听:(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速度力度打节拍。
)引子——认识三连音。
呈示部——聆听优美的红旗主题旋律,感受速度力度。
表达了革命胜利的喜悦,对红旗的热爱。
学唱:呈示部红旗主题(提示学生注意音准、时值)。
学做指挥:呈示部红旗主题旋律。
连接部——分析旋律走向。
回忆峥嵘岁月。
展开部——感受速度力度和进行曲音乐风格。
赞扬中国人民前进不止的英雄气概。
学做指挥:展开部红旗主题旋律。
再现部——红旗主题再现情绪更加热烈。
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尾声——再次奏响号角主题。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
总结:红旗为主题三次出现表达的情感。
讨论:《红旗颂》为什么能成为红色经典?伴随时代旋律融入、时代和鸣。
拓展活动:唱出赞美红旗的歌曲,用歌声表达五星红旗凝聚的爱国深情!总结本堂课内容:布置作业:感受时代旋律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两个学期的音乐鉴赏学习,已有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因此在学法设计时,我将紧系围绕《红旗颂》的教学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为目的地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聆听、分析各段音乐情绪时,我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得出自已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对音乐的个性体验,因为音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听同一首乐曲感受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第三单元 音乐与时代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红旗颂)
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 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 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 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 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 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 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 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 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 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 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 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 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 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黄河大合唱》——结构介绍
结构介绍 全曲由《序曲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黄水谣》(女声合唱) 《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 《黄河怨》(女声独唱) 《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年初审通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必修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 音乐教材编写组编著 花 城 出 版 社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
国乐改进社
在民国初年,刘天华见到中国音乐发展的垂危,因主张 进行国乐改进。他反对完全以西乐来取代中国音乐,他认 为西乐虽完善成熟,但不能削足适履的把它用在中国人的 意识性格之间 同时,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 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 那么应该 如何来复兴国乐呢?他认为不论复古守旧或全盘西化,都 是不行的,由于他能分别深地入了解中西乐的特长及优点, 因此他主张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 来潮流,从中西的调合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 能说得进步两个字。要介绍西乐,以为改进中乐的辅助, 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再从创造方 面去求进步。 这种学习西乐以改进中乐的思想,实与其自小对中西 乐都能接触有关,由对西乐学习发现了西乐的繁复有定制, 在和中国音乐接触中发现中乐的纯正精微,也因为这种想 法,他才会努力于学习中西乐,以力行国乐改革。
光明行作者——刘天华
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 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 《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 操》、《烛影摇红》(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 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 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 烛光悲空闲”)。三首琵琶曲:《歌舞引》、 《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 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 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 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 公司录制唱片,现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光明行作者——刘天华
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 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 奏家、音乐教育家。 1895年2月4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6月8日病逝于 北京。1909年在常州中学读书期间,曾参加学校军乐队的训练和演出 活动,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1911年的辛亥革命,刘天华回到江阴参 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 1915年父亲逝世,自己又失业,患病,仍自学二胡,处女作二胡曲 《病中吟》便是此时创作。第二年被江苏省立五中聘为音乐教员,并 在该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支乐队,在这段期间,他专心于向江 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洲学习崇明派琵琶的全部《瀛 州古调》的演奏。甚至利用暑期跑到河南向高人学习古琴,沿途还一 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处民间音乐。 1921年,刘天华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国 乐研究会”,。1927年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 (共10期)。 1932年5月底,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 猩红热,于6月8日去世。 刘天华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五四”时期,在“平民教育”“平 民文学”等民主思想影响下,他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 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他珍视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但不赞成抱 残守缺的“国粹主义”,认为发展国乐,“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 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 打出一条新路来”
【音乐课件】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世纪新声课件 高中音乐粤教花城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客家土楼
土楼回响在各地演出的盛况
土楼回响创作于2000 年,曾获国家音乐最 高奖中国音乐“金钟 奖”金奖,是我国第 一部以客家史诗为内 容的交响曲。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 思乡曲
• [台湾] 余光中
• 小时候
后来呀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 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那头
母亲呵在里头
• 长大后
而现在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思乡曲》作者简介-马思聪
• 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 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 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
《唔怕山高水又深》
《教我如何不想他》
•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战 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 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 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 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 院院长等。
• 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 出走美国,1987年在美国 费城逝世。
《思乡曲》创作背景
• 《思乡曲》作于72年前的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 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 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 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 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 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 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 典。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 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
红军时期
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行乐:月半人仑
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
改革开放前后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正式版
1978年—1982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 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摇滚乐:头条帝
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
民谣乐:胖子 代表作品: 《抓住那个胖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
本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花城版)第三单元第2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甄选了“光明行”、“思乡曲”、“红旗颂”和“走进新时代”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中国时代变迁的发展与中国音乐创作发展变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几部优秀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理解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
(环节意图:通过聆听音乐,结合问答活动,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
1.李叔同与学堂乐歌
师:20世纪初,西方文化广泛地深入中国,私塾被新式学堂所代替,这一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多为填词歌曲。它的发展,使西洋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得以在我国传播,对我国近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李叔同和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b. 能反映其历史时代人民的心声。
c. 都充满民族情、祖国情。
d.创作形式上洋为中用。
(环节意图:通过表格形式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并能对音乐的时代特征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加深所学知识。)
四.思考与探究——音乐与时代有着怎样的关系?
师生讨论:新音乐创作和时代大背景的关系。
(环节意图:利用教师的音乐特长,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本课学习的热情。)
聆听我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歌曲片断(如:《松花江上》、《东方红》、《歌唱祖国》、《红旗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聆听音乐作品,感受其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爱国主义情怀。
师生讨论:(结合60周年国庆升旗仪式仪仗队的图片)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人一直在为踏上“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之路而艰苦斗争。而音乐则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折射出人民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从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从维新变法至辛亥革命.从五四爱国运动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基本相一致的,历史的发展推动了音乐的发展,音乐的不断发展又时刻反映着历史发展动态。
马思聪(1912-1987)是我国着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67年后定居于美国,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
《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当时年仅25岁)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乐章。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流亡关内。马思聪听到内蒙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感受到了飘泊在外的青年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选择它作为《思乡曲》的音乐主题,是对当时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真实写照。
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
(环节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师生讨论,让学生对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
五.拓展欣赏——红歌的追忆
在战争年代和艰苦奋斗的岁月里,诞生了许多荡气回肠、意义深远的歌曲,这些歌曲曾经激励、影响了几代人,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这些歌也让我们年轻一代了解了前辈们当年的奋斗与追求……
(2)学唱原民歌《城墙上跑马》,课本P.122
(3)欣赏《思乡曲》(体会原民歌在作品中的运用)
(4)拓展:《思乡曲》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的开始曲,但是在文革期间,<<思乡曲>>被停播,改为<<东方红>>。(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对音乐的作用)
4.新中国建立后的音乐创作蓬勃发展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管弦乐曲《红旗颂》、钢琴协奏曲《黄河》为例并欣赏片断。
欣赏《送别》片断
2.刘天华与《光明行》
(1)教师用二胡范奏作品片断
(2)师生讨论作品的音乐特点:进行曲,号角式音调,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
师:《光明行》是刘天华先生创作于1931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一首二胡曲。这首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首“二胡进行曲”。全曲生机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环节意图:结合学生喜爱的音乐内容,让学生理解音乐曾经是信仰与奋斗的艺术,而今它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愉悦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六.课堂总结
当今时代,事物的变化日新月异,音乐创作中,多变的是音乐的创作手法、创作技巧,而音乐情感中对人间真情、对民族情、祖国情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
音乐是“时代的镜子”,优秀的音乐作品应是时代的信号,人民的心声,新时代的音乐创作更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超越时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理解“时代主题对音乐体裁和创作方法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
重点
欣赏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优秀作品,如《光明行》、《思乡曲》、《御风万里》等。
教学
难点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体验和讨论,进行理性思考。
教法
学法
本课旨在通过引起兴趣——欣赏——体验——探讨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学习的基础。
课后思考:你认为怎样的音乐作品才能既富于时代气息,又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七.下课礼式,师生问好!
板书设计: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新音乐创作和时代大背景的关系
教学反思:
刘天华于1922年被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聘为国乐导师,他大胆地吸取西洋音乐的技法,将二胡和琵琶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创作的作品如《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都体现出“五四”前后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的苦闷、旁徨,要求变革,追求光明的精神。
3.马思聪与《思乡曲》
(1)简介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
《光明行》
刘天华
二胡
独奏曲
1931年
五四运动后
中国第一首
“二胡进行曲”
《思乡曲》
马思聪
小提琴
独奏曲
1937年
抗战期间
音乐主题来源于民歌
《御风万里》
郭文景
管弦乐
序曲
1997年
香港回归
民族大团结
交响序曲形式民歌的结合
从本课欣赏的几部作品中能否找出共同点?
作品的创作上的某些共同点:a. 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作曲家郭文景应香港庆委会的约请,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之夜在港首演。
(3)作品简要分析,感受民歌《黄河船夫曲》。
(4)作品片断欣赏。
带着问题去欣赏:
a. 作品中融合各民族民歌,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b. 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对祖国沧桑历史的回顾、对民族大团结的喜悦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理解音乐思维的联想过程的状态——过去回忆模式、现实印象发展模式、未来光明希望模式。)
5.郭文景与《御风万里》
(1)简介中国新时代音乐的发展
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轻的音乐家们将世界现代音乐观念和新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体现出新的美学观念,如谭盾交响乐《1997`天地人》,郭文景交响合唱《蜀道难》等。
郭文景、谭盾、瞿小松和叶小纲4人被誉为中央音乐学院1978级的“四大才子”。当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如今都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音乐的中坚力量。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课 题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
授课教师
邱黎苑
教学
单元
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
授课年级
高一年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背景及相关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时代背景,初步分析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表现手法、旋律特征等方面的异同。
着名作曲家叶小刚说过:“如今,我们的听众接触欧美地区的音乐很多,但国外对中国的作品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现在比较重要的工作是把中国的音乐推广到全世界。”
(2)简介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
郭文景(1956-)作曲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该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6次在全国作曲比赛中获奖。作品曾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被称为“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
(指导学生填写相关音乐知识的表格。)
(环节意图:作品欣赏中紧扣时代背景,重视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在欣赏时积极思索,理解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
三.本课相关欣赏内容小结,以表格呈现。
作品
作者
体裁
历史背景
音乐特征
音乐情感
《送别》
李叔同
歌曲
辛亥革命
学堂乐歌
根据欧美歌曲曲调填词
1.强烈的时代气息。
2.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
教学
切入点
教师演唱电视剧主题歌(让学生感受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
教学内 容 与过程
1
分钟
3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8
分
钟
2
分
钟
10分
钟
2
分
钟
2
分
钟
4
分
钟
2
分
钟
师生问好(分发课堂辅助教学所用的表格)。
一.导入——教师演唱电视剧主题歌(抗战时期民歌)。
导语——不只是文字和图片可以记录历史,音乐也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其所代表的时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