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个人整理_刘珣_《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摘要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摘要1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
2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
核心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3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两个概念(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96-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真题答案给错了,给的好像是本族语和非本族语)4 第一语言: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一般来说,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5 母语和外语: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外国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第二语言与外语是包容的关系)6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照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可以与“母语”通用。
(母语、本族语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非本族语:本民族意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外语、非本族语、第二语言一般是“次要语言”)7 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8 对外汉语教学,1982年提出,使用至今。
9 美国称对外汉语教学为:中文教学日本:中国语文教学东南亚国家:华文(华语)教学10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世界汉语教学》11 学术上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英文缩写TCSL12 应用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 ,19世纪波兰语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13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称语言教学学科14 “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授和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刘询对外汉语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第三章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语言存在言语之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划分了语言和言语)3.语言有生成性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和技能课的特点)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课堂中尽量用韩语进行教学,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和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和社会习惯,否则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目标,而且要让学生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学习。
)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1.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英国琼斯奠基人丹麦拉斯克、德国格里姆和葆朴德国施莱赫尔提出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语系谱系树形图。
2.结构主义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3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4.功能主义语言学英国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
2.海姆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卡纳尔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3.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七种功能:工具功、控制、交往、表达个体、启发、想象、信息、观念、交际、话语功能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果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珣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笔记(刘珣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绪论篇》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
⽽且对象也不只外国⼈,还包括第⼀语⾔不是汉语的海外华⼈。
“对外”⼆字也⽆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所使⽤。
P4教学与教育P8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法,并⽤来指导教育实践,从⽽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发展的教育⽬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它是第⼆语⾔教学的分⽀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为⽬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将语⾔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对⽐为基础;与⽂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是⼀门应⽤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化教学学科”论“应⽤语⾔学学科”论:⾸先,第⼆语⾔教学所“应⽤”的理论不仅是语⾔学,还有⼼理学、教育学、⽂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语⾔学理论解决不了语⾔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语⾔学与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是“应⽤和启⽰”的关系;第三,“应⽤语⾔学”这⼀名称⾮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
第⼆章汉语作为第⼆语⾔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项事业、成为⼀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以后开始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doc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 =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 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 6 点) P21— 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部分 基础篇第3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部分 习得篇第5章 语言习得理论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部分 教学篇第7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部分 结语篇第10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部分 绪论篇第1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1.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区分:(1)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人还会学习和使用第三语言、第四语言,因为学习这些语言的规律与学习第二语言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统称为第二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语或多语现象是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的现象。
2.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区分:(1)母语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2)外语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区分:(1)本族语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刘询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详细完整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洵版 考试复习资料
10、迁移:旧习惯忽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当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D、敬语与谦辞
贵姓、贵国请教、光临敝人、拙荆、寒舍
自我介绍时一般不愿炫耀自己的业绩,甚至故意压低自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谦虚在中国文化中是言谈得体的表现。
6、中介语假说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作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4、文化适应四个阶段
(1)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一切感到新奇,心情兴奋。穿中国服装,用筷子吃中国菜。
(2)挫折期(4~5个月)新鲜感过去,开始觉得处处不适应。语言上有隔阂,生活上不习惯,功课压力大,产生深度的焦虑。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甚至生病;喜欢结交本族朋友,发牢骚,大谈“外国人”的短处。
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获得的语言。
C、转换生成语法时期,把语言看做是人的一种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们能掌握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人们能找我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这一观点成为重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强调认知语法规则的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刘询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和要点(含五篇)
刘询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和要点(含五篇)第一篇:刘询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和要点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一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
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
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
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第一部分绪论篇
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
表1-1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
考点二、学科名称的讨论表1-2学科名称的讨论
考点三、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表1-3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考点四、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1国内外语言教育体系模式
表1-4国内外语言教育体系模式
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表1-5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考点五、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表1-6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考点六、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表1-7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考点七、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表1-8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essence
精心整理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常考点总结引论部分:·分析:内涵教育学心理学部分内容,重点在于最后教学实践部分1.记忆规律与学习2.第二语言教学法(产生国家)3.教学全过程四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4.语言元素教学原则(语音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5.假说和分析(代表人物/步骤)的内容,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要素(四要素)/言语技能(四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国情、背景)课程设计(主要课程):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原称精读课)+专项技能课(听说读写技能课)汉语知识课:四元素知识课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知识教学原则(10个)(三大教学目的、三大输入输出、三大教学技巧、一个现代化)话题型/文化型着名教材:《汉语教科书》(邓懿等编写):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结构法教材;《基础汉语课本》:结构法时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80年代以前的最高水平;《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被德国美国各种夸,20年来世界上使用最广,第一步获奖的对外汉语教材。
《今日汉语》(胡裕树主编):最大特色是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浅显文字介绍历史和神话《初级汉语课本》(鲁健骥编):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分技能教材。
分主干教材和配套教材《说什么和怎么说》:第一部完全以功能为纲的中级口语教材原则:短期集中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先音素后会话or反之)(正确做法:语流-单音素-语流)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难点(汉语和母语或媒介语对比)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听说结合,先听后说模仿和练习为主,知识讲解为辅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练习相结合2.词汇教学原则:掌握词语具体意义和用法,不可简单对译词与句子结合,在语境中掌握词汇3.4.汉字教学原则:语(语音和口语)和文(汉字)先分后合(初期汉字应按照自身规律独立教学)字词结合(望字猜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介绍汉字,培养兴趣(构成规律和演变,表意和表音功能助于学习)分层次,四要素(笔画部件整字三层次,笔画笔顺部件结构四要素)重视对比,反复练习书写(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比较、避免写错字)语言测试(间接性、片面性、主观性、偶然性)分类:A 1.D2.达能力测试3.按命题方法综合性~:测量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能力交际性~:测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4.按分数解释方法:标准参照测试、常模参照测试5.按测试制作要求:标准化测试、非标准化测试五星评价标准★★★★★★效度validity:又称有效性,就是测试到底能不能测出我要测的东西;可用不?(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共时效度/预示效度)★信度reliability:又称可靠性,测出结果来了之后,是否能反映他的实际水平;可信不?从三个方面衡量信度:稳定性(再测)、等值性(复本)、内部一致性(基偶分题)1.2.应选用原文,语境要清楚,300或200字左右宏观与微观结合,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全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语言存在言语之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划分了语言和言语)3.语言有生成性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和技能课的特点)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课堂中尽量用韩语进行教学,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和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和社会习惯,否则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目标,而且要让学生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学习。
)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1.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英国琼斯奠基人丹麦拉斯克、德国格里姆和葆朴德国施莱赫尔提出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语系谱系树形图。
2.结构主义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3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4.功能主义语言学英国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
2.海姆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卡纳尔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3.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七种功能:工具功、控制、交往、表达个体、启发、想象、信息、观念、交际、话语功能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果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两项主要内容。
4.美国哈里斯“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会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学家萨克斯会话的特点是“话论替换”5 英国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人们所说出的话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美国格赖斯“合作原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会话含义指会话中说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
英国利奇“礼貌原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原则第三章教育学基础1.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在教师和课本影响下进行的。
因此要受到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和学生各种个体因素的影响,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意志、态度等)2.教学过程的模式:传授式(教师主导、夸美纽斯)、活动式(美国杜威“设计教学法”模式、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发现式(美国布鲁纳“学科结构论”和“发现学习论”)、发展式(前苏联赞科夫)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3 影响最大的课程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夸美纽斯)活动课程论(美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4 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课程的改革5 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启发式”(与之相反的是“注入式”)主要教学方法:以语言讲授为主、以观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陶冶为主第四章心理学基础1 布罗卡区:主管说、写(主要与语言表达功能有关)左半球韦尼克区:听觉语言中枢(主要与语言理解的功能有关)左半球“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差异,一定的功能为一侧大脑半球所控制,称为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
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
左半球: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
2 语言习得“关键期”或称“临界期”假说(伦尼伯格):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3 A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感觉记忆(瞬间记忆)、短时记忆(操作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要进入长时记忆,需要该信息呈现一定的强度(如生动度)和重复。
B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识记按其目的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识记C按照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回忆是以联想为基础,并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
联想分为: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4 遗忘:部分遗忘、完全遗忘、暂时遗忘、永久遗忘产生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得不到强化)、干扰说(收到其它刺激的干扰而产生抑制) 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识记后的一小时遗忘率达56%,以后就逐渐放慢,31天后达79%,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在遗忘。
过度学习: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学习过度学习达150%时遗忘最少5 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心理学的研究,标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构造主义(冯特):通过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结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将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里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B机能主义(詹姆士和杜威):与构造主义相对,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人的意识是一个整体,着重研究的不是意识的结构,而是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C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把意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D行为主义(反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美国华生,后期斯金纳):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的方法。
心理学的目的在于预见并控制人的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可以观察到、可以测量的外显行为。
斯金纳:“刺激—反应—强化”模式E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佛洛依德)人的意识有两部分:意识和无意识。
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这种本能和冲动以无意识支配着人的思想。
F认知心理学(美国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不把人看做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
人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G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有自由的意志,有发展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内在价值是对满足的需要。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情感因素起决定作用。
第四章文化学基础语言与文化1 文化,按其内容分为:物质文化(物质基础,表层文化)、行为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于中层文化)、观念文化(精神内核,深层文化)2 文化的特征:A具有民族性B具有社会性(包括亚文化),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遵守并共同享有,体现该社会群体的共性。
C具有系统性D建立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之上E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
物质文化变化最快,制度文化次之,习俗文化较为稳定,观念文化变化最慢。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语言是用语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4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
5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A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
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B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
格赖斯“合作原则”、利奇“礼貌原则”C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式和对异化的成见。
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D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
E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6 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文化休克”(文化震荡):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
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人,一般都要经历这一挫折期和7 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A尊重不同的文化B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C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D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E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选择文化依附(文化依附指人们言行所代表和体现的是哪一种文化。
文化依附首先是指熟悉中国文化并能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产生误解,这是最重要的。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当然是中国文化,其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中国文化的范例)8 80年代初,张占一等人,按文化在交际中的功能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9 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
10 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即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
11 文化教学:语言的文化因素(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12 文化教学原则:A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初级阶段,语言文化因素教学;中级阶段,结合课文逐步增加国情文化知识的内容;高级阶段,开设专门性文化知识课程)B要有针对性(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确定应教的项目并做出解释和说明)C要有代表性(有代表的文化,指中国人的主流文化、当代的活的文化和有一定的文化教养的中国人身上反映的文化)D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E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13 文化教学方法:a.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b文化内容融合到课文中去C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1 西方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派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经验主义哲学影响,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受环境支配、获得经验而被动形成的行为主义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排斥人的主观思想或思维活动。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斯纳金的——“操作学习理论”B认知学习理论:受哲学上的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和客观事物主动的认识和行为的主动的改变,是主体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进行刺激——反应的联结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强调学习总认知机制所起的作用,着重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变。
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说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2 学习的分类、阶段和目标(美国加涅)A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映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前五种属于行为主义,后三种属于认知学派)B八个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C五种目标: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3 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学习使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在课堂环境下)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1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A喃语阶段(半岁至一岁)B独词句阶段(一岁左右)C双词句阶段(一岁半以后)D电报句阶段(两岁至两岁半)E成人句阶段(两岁半到五岁)2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刺激—反应论(斯纳金):刺激—反应—强化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外部条件先天论(乔姆斯基):先天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包括“普遍语法”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语言习得过程是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认知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人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同化、平衡、顺应语言功能论(英国韩礼德):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A对比分析假说(拉多):第二语言习得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难点和易产生的错误,一边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