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艾氏剂中水分_周剑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https://img.taocdn.com/s3/m/c50398acb0717fd5370cdc0e.png)
卡尔费休自动滴定仪
双炉串联型或互换型
带三通阀的气体入口
滴定
用单刻度移液管量取10ml的甲醇样品萃取液至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排出滴定液并用甲醇清洗滴定瓶。重复滴定,计算含水量,若两次结果差值不大于0.5%,计算平均值,否则重复测定。
用滴定管向吸收池中缓慢加入卡尔费休溶液。在迅速变化点上选择一电流(30μA~40μA)作终点。继续滴定至此电流保持30s为止。每隔10min加一次卡尔费休溶液,直到恢复初测电流值并维持30s,它所需的增加量不大于0.05ml.
在105℃±2℃的氮气中加热预干燥使吸湿水释放出来。继续在另一950℃炉内加热,用乙二醇—甲醇混合液收集释放的化合水。
试样粒度小于100μm
取样过程中保证气流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必要时取样装置可加热。
试剂
分析纯试剂
三级水
无吡啶卡尔费休试剂
分析纯试剂
去离子水或同等பைடு நூலகம்度的水
卡尔费休试剂在使用当日需标定
卡尔费休专用试剂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
被测物
项目
烟草及烟草制品
GB/T 23357-2009
铁矿石化合物
GB/T 24190-2009
天然气(库伦法)
GB/T 18619.1-2002
可测含水量
2%~55%
0.05%~10%
5mg/cm3~5000mg/cm3
样品前处理
无水甲醇震荡萃取
样品粒径小雨4mm(不能研磨剪切,可能造成水分的损失,可惨用低温技术予以处理)
打开电磁搅拌器,通过三通阀吹扫样品管线,并放空至大气。转动三通阀使气体直接进入滴定池,并将气体流速调节到30L/h之间。用湿式气体流量计在滴定池出口测量气体流速,气体的进样体积取决于其水含量。当预定体积的气体通过滴定池后,将三通阀转向先前的位置。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657cbea45177232e60a220.png)
1.前言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以甲醇为介质以卡氏液为滴定液进行样品水分测量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粮食等领域。
尤其适用于遇热易被破坏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产品中水分的含量异常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例如:药品、日用品、食品中所含水分过高会影响其稳定性、理化性状、及使用效果和保质期,化学试剂中所含水分过多会影响其化学特性等。
因此,对产品中的水分进行检查并控制其限度非常重要。
以前,人们普遍应用加热干燥法,此种方法不但繁琐、费时,而且系统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中对产品检验的需要。
1935年,Karl Fischer发现了一种用滴定法测定含水量从1ppm 到100%的样品的方法。
该方法测定水分含量的用途广泛、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而且该方法滴定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测定一个样品仅需2到5分钟,适应现代化生产中快速检测的要求。
因而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可,现在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经典水分测定法。
2.基本原理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一种非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其滴定的基本原理是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一定量的水参与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I2+SO2+2H2O → 2HI+H2SO4 (2-1)I2+SO2+H2O+3RN+R1OH → 2RNHI+RNSO4R1 (2-2)卡氏试剂中含有分子碘而呈深褐色,当含有水的试剂或样品加入后,由于化学反应,生成甲基硫酸化合物(RNSO4R1)而使溶液变成黄色,由此可用目测法判断终点,即由浅黄色变成橙色.但是目测法误差教大而且在测定有颜色的物质时会遇到麻烦。
国家标准大都规定用“永停法”来判定卡氏反应的终点,其原理为:在反应溶液中插入双铂电极,在两电极之间加上一固定的电压,若溶剂中有水存在时,则溶液中不会有电对存在,溶液不导电,当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中存在I2和I-电对,即:2I-= I2+2e (2-3)因此,溶液的导电性会突然增大,在设有外加电压的双铂电极之间的电流值突然增大,并且稳定在我们事先设定一个阈值上面,即可判断到了滴定终点,机器便会自动停止滴定,从而通过消耗KF试剂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的含水量。
卡尔-费休库伦法水分测量原理与应用
![卡尔-费休库伦法水分测量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b0e9b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3.png)
卡尔-费休库伦法水分测量原理与应用
卡尔-费休库伦法原理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水分测量原理,即采用“相似法”来测量物体的水分,其原理是:同种重量的物体,水分重量越多,则相对于干燥物体而言,相对密度比越小。
卡尔-费休库伦法就是利用这一物理原理,采用横杆,士兵,砝码的“重量比较法”和自动的“气响辐射法”,实现重量比较,测定物体的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库伦法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精度高,可以实现对样品
的连续、快速和准确的测定。
用它可以测定煤、水泥、食品等各种样品的水分含量,被广
泛应用于节能环保、石化、粮油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
另外,卡尔-费休库伦法还可以用于非普通样品的测量,例如细粉状、粘稠板状及固体流
体性质的含水物质。
它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自动调整样品,以适应测量要求。
由于不同物质
的密度和弹性模量都不同,有可能出现测量误差。
但是,卡尔-费休库伦法的精度可以达
到0.001%,误差可以控制在0.2%以内,可以满足大多数测量要求。
总之,卡尔-费休库伦法是一种重要的水分测量原理,它具有系统高效的测量特点,一般
来说,采用这一测量原理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来说都是可行的。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428d9c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滴定法,又称卡尔费休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方法。
它以卡尔费休试剂滴定样品中的水分,通过计量试剂消耗的体积来确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因此被广泛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
卡尔费休滴定法的原理基于化学反应。
卡尔费休试剂是一种含有溴酸钾、硝酸亚银以及硫酸的试剂。
当卡尔费休试剂与水分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硫酸银和氧气。
硫酸银呈白色沉淀,而氧气则会被反应容器中的硫酸吸收。
卡尔费休试剂的滴定指示剂是铁氰化钾,该指示剂与水分反应后会产生蓝色的铁氰合物,当试剂中水分被全部滴定完毕后,滴定液的颜色从蓝色变到无色,表示滴定结束。
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并将其放入事先烘干至恒重的皿中。
2.烘干样品:将装有样品的皿放入预热箱或干燥器中,加热至110°C~130°C,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
3.冷却样品:将样品从烘炉中取出,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为了防止样品重新吸湿,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干燥器门关闭。
4.称取滴定样品:将冷却后的样品称取适量,放入滴定瓶中。
5.添加试剂:将卡尔费休试剂与少量的硫酸银(亚硫酸钠和硝酸反应得到的产物)加入滴定瓶中,摇匀。
6.滴定开始:将试剂瓶与滴定瓶连接,开启滴定瓶管道,缓慢滴入试剂。
7.滴定过程中,观察滴定瓶中液体的颜色。
开始滴定时,滴定液呈蓝色,随着滴定的进行,颜色会逐渐淡化。
8.测定终点:当滴定液的颜色从蓝色变为无色时,滴定结束,停止滴定。
9.记录滴定体积:滴定结束后,记录滴定试剂的消耗体积。
10.计算水分含量:根据滴定试剂数量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卡尔费休滴定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但也需要注意一些因素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首先是样品的烘干过程,必须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免样品挥发的其它揮发物影响测量结果。
另外,滴定时要保持试剂滴定的缓慢与均匀,避免误判滴定终点。
此外,卡尔费休试剂的保存也很关键,应保持其密封保存,避免水分吸收。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44c3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1.png)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其实说白了就是测量物质中水分含量的一种方法。
水分含量这事儿可重要了,尤其在食品、药品和化工行业中。
要是水分控制不好,产品的质量就可能大打折扣。
这就像做饭一样,少了水分米饭干巴巴,水分太多又成了稀饭,谁也不想吃对吧。
这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实也挺简单的。
它利用了一种叫做“卡尔费休试剂”的化学物质。
这个试剂特别厉害,可以跟水分反应。
想象一下,试剂就像是一位侦探,专门去找水分这个“嫌疑犯”。
在检测过程中,试剂和水反应,生成一些新的物质。
然后通过观察这些物质的变化,就能知道水分的含量了。
这就像侦探追查线索,最终揭开真相。
进行这项测试时,首先要准备好样品。
这就像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食材要新鲜,工具要齐全。
把待测物质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然后加上卡尔费休试剂。
使用一个专门的仪器来观察反应。
这就好比把食材放进锅里,火候掌握得当,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观察反应过程就像看水开了,气泡翻腾,那种期待的心情让人激动不已。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卡尔费休氏法呢?嘿,这法子可不是白来的,它的精准度可高了。
许多传统的测水分的方法往往容易受到干扰,不够靠谱。
可这个卡尔费休法就不同了,它的反应非常特定,只跟水分过不去。
就像你约朋友一起聚会,但只有那位总是准时的人才会出现在你眼前,其他人嘛,别指望了。
这个方法还特别适合多种类型的样品。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统统都能搞定。
比如说,你想测测一块巧克力里到底含多少水分,没问题!只要加上卡尔费休试剂,它就会努力把答案告诉你。
再比如,药品的质量监测也是需要这种技术的。
水分过多,药效就可能降低,使用起来就像开了个空头支票,谁敢信呢?操作这法子也有一些小窍门,得掌握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样品的选择,试剂的添加量,还有温度的控制,都是重中之重。
就像调酒,比例不对,喝了可就要头疼。
这些细节决定了最终的结果,得谨慎对待。
再说了,卡尔费休氏法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4dc3fd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6.png)
卡尔费休滴定的方法测量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滴定(Karl Fischer titration)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物质中的水分含量。
该方法是基于卡尔费休试剂与水反应的滴定方法。
在滴定过程中,卡尔费休试剂中的硫酸铜和碘化碘与水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结果可以通过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来确定水分含量。
1.反应原理:卡尔费休试剂是一种含有碘离子和碘化碘的溶液。
在滴定中,碘离子会与水分发生反应生成产物,其中一部分产物参与滴定反应,而另一部分则通过电导法、重量法或色度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2.滴定过程: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在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卡尔费休试剂和滴定溶剂。
滴定溶液中可能还添加有助溶剂、缓冲剂或指示剂等物质。
接下来,通过滴定过程来测定卡尔费休试剂与水的反应量。
3.滴定终点的确定: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电导法、色度法或重量法等多种方法来实现。
其中最常用的是电导法,通过检测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滴定终点。
此外,色度法利用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终点,而重量法则是通过对反应容器的重量变化来确定。
1.灵敏度高:卡尔费休滴定方法对水分含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测定不同样品中的微量水分。
2.准确性好:滴定过程中,卡尔费休试剂与水的反应是定量的,滴定结果较为准确。
3.实验操作简单:卡尔费休滴定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专业的仪器和设备,适用于常规实验室分析。
4.广泛应用:卡尔费休滴定方法可用于多种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例如化工产品、食品、药品等领域。
然而,卡尔费休滴定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1.反应条件选择:卡尔费休滴定关键的是反应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样品的特性来确定最佳的滴定条件。
2.干燥要求:待测样品需要提前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否则,滴定结果会有偏差。
3.化学物质的选择:卡尔费休试剂和滴定溶剂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保证试剂的质量和纯度。
总体来说,卡尔费休滴定方法是一种常用、重要的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97ff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1.png)
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卡尔·费休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卡尔·费休试剂(碘、二氧化硫、甲醇等组成的混合溶液)与水发生定量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碘的消耗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卡尔·费休试剂:将碘、二氧化硫、甲醇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卡尔·费休试剂。
2. 称取适量的样品:将待测样品称取到干燥的容器中。
3. 加入卡尔·费休试剂: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卡尔·费休试剂,使其完全覆盖样品。
4. 摇动或搅拌:将样品与卡尔·费休试剂充分混合,使其充分反应。
5. 测定碘的消耗量:在反应过程中,卡尔·费休试剂中的碘会与样品中的水发生反应,消耗一定量的碘。
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碘的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卡尔·费休法适用于测定微量水分,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稀释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测定。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保存和使用,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的原理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8c26968bd63186bcebbc99.png)
卡尔—费休法测水分的原理众所周知,卡尔费休法是测定各种物质中微量水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自从1935 年由卡尔费休提出后,一直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0H (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而成,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国际标准测微量水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1、原理:在水存在时,即样品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SO2与I2 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I2+ SO2+ 2H2O^ 2HI + H2SO4但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当硫酸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即能发生逆反应。
如果我们让反应按照一个正方向进行,需要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以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
经实验证明,在体系中加入吡啶,这样就可使反应向右进行。
3 C5H5N+H2O+I2+SO2—2氢碘酸吡啶+硫酸酐吡啶生成硫酸酐吡啶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而干扰测定,为了使它稳定,我们可加无水甲醇。
硫酸酐吡啶+ CH30H (无水)—甲基硫酸吡啶我们把这上面三步反应写成总反应式为:I2+SO2+H2O+3 吡啶+CH3OH2氢碘酸吡啶+甲基硫酸吡啶从反应式可以看出1mol 水需要1mol 碘,1mol 二氧化硫和3mol 吡啶及1mol 甲醇而产生2mol 氢碘酸吡啶、1mol 甲基硫酸吡啶。
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实际上,SO2、吡啶、CH3OH 的用量都是过量的,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为到达终点。
I2 : SO2 : C5H5N = 1: 3: 102、卡尔费休试剂的配制与标定若以甲醇作溶剂,则试剂中I2、SO2、C5H5N (含水量在0."05%以下)三者的克分子数比例为I2 : SO2 : C5H5N = 1: 3: 10这种试剂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
新配制的试剂其有效浓度不断降低,其原因是由于试剂中各组分本身也含有一些水分,但试剂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些副反应引起的,较高消耗了一部分碘。
卡尔费休法及其样品中微量水分测定方法
![卡尔费休法及其样品中微量水分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d976fa81c758f5f61f6719.png)
卡尔费休法及其样品中微量水分测定方法一、背景:1935 年德国人卡尔费休(Karl Fischer发明了一种测定水分的新方法:利用碘和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碱和甲醇的环境下,与水发应定量反应。
CH3OH + SO2 + RN —— [RNH]SO2CH3 RN为有机碱,例如吡啶。
这一步反应是二氧化硫与甲醇反应生成一种酯,而酯被碱中和。
I2 + H2O + [RNH]SO3CH3 + 2RN ——2HI + [RNH]SO4CH3 + 2(RNH)I 这一步反应是与水的定量发应:硫醚阴离子在水作用下被碘氧化成烷基硫酸盐,碘与水1:1定量反应。
用含碘的试剂不断滴定样品,判断终点的方法是观察碘过量时的颜色变化。
这就是最初的卡尔费休水分滴定法。
发展历:1.手动滴定、肉眼判断终点。
这是最初的卡尔费休滴定法。
2.手动滴定、电极极化判断终点。
在浸入溶液的双铂电极间加上一适当电压,因溶液中存在水而使阴极极化,电极间无电流通过。
滴定终点无水时,阴极去极化,电流突然增加至一最大值,并长久保持(电流表指针突然由0打到max,并保持在这个位置)。
这就是所谓的“永停法”判断终点。
3.自动滴定、自动判断终点。
所谓的全自动滴定仪,仪器内部都由精密的电路控制,滴定自动控制,漂移自动补偿,终点自动判断。
4.卡尔费休库仑法:这次测量方法本质的一个改进。
1959 年Meyer 和Boyd 将库仑法与卡尔费休法联立起来,改变试剂的成分,用碘离子替换了碘单质。
通过电解产生碘2I-— 2e —— I2。
其他过程不变。
10.71库仑电流相当于1mg的水。
由于计量方式由计量试剂体积到计量电流量,精确度大幅提高,可达1ppm。
而且不用预先确定试剂的滴定度,可以直接测量,也被称为一种“绝对方法”。
另外具有消耗试剂少,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所以狭义的微量水分测定仪就是指的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
5.技术成熟的后仪器时代。
基本测量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相应的附加改进技术以及相关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简述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
![简述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9f2b3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b.png)
简述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测定物质中水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水分与卡尔费休试剂(Karl Fischer reagent)中的碘产生反应,从而确定水分的含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
卡尔费休试剂是一种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其主要成分包括碘、硫酸、咪唑和甲醇。
在测定水分时,卡尔费休试剂会与水分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氢,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反应方程式如下:I2 + SO2 + H2O → 2HI + SO3上述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碘化氢(HI)是可溶于甲醇的气体。
在反应中,碘会被还原为碘化氢,而硫酸则作为催化剂存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咪唑则起到了稳定反应体系的作用,使反应更加可靠和精确。
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化学反应和电化学测量。
在化学反应阶段,卡尔费休试剂与样品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氢。
然后,在电化学测量阶段,通过电流的通量测量产生的碘化氢的量,从而确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为了测量产生的碘化氢的量,卡尔费休法使用了电化学细胞。
电化学细胞由两个电极组成:工作电极和对电极。
工作电极上的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可以确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一些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样品必须彻底与卡尔费休试剂混合,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
其次,测量中应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水分的损失或增加的因素,例如高温、湿度或氧气的存在。
此外,仪器和试剂的质量也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仔细的校准和验证。
总结起来,卡尔费休测定水分的原理是基于水分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测量产生的碘化氢的量,可以确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和材料科学等。
其原理简单、准确度高,因此成为了测定水分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原理(图1)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原理(图1)](https://img.taocdn.com/s3/m/aa34a27501f69e3143329432.png)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原理(图)1.1935年卡尔-费休(KarlFischer)首先提出了利用容量分析测定水分的方法,这种方法即是GB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中的目测法。
目测法只能测定无色液体物质的水分。
后来,又发展为电量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继而又将库仑计与容量法结合起来推出库仑法。
这种方法即是GB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中的测试方法。
现在的分类目测法和电量法统称为容量法。
卡氏方法分为卡氏容量法和卡氏库仑法两大方法。
两种方法都被许多国家定为标准分析方法,用来校正其他分析方法和测量仪器。
2.卡氏库仑法测定水分是一种电化学方法。
其原理是仪器的电解池中的卡氏试剂达到平衡时注入含水的样品,水参与碘、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吡啶和甲醇存在的情况下,生成氢碘酸吡啶和甲基硫酸吡啶,消耗了的碘在阳极电解产生,从而使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直至水分全部耗尽为止,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产生碘是同电解时耗用的电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其反应如下: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在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如下:阳极:2I--2e→I2阴极:I2+2e→2I-2H++2e→H2↑从以上反应中可以看出,即1摩尔的碘氧化1摩尔的二氧化硫,需要1摩尔的水。
所以是1摩尔碘与1摩尔水的当量反应,即电解碘的电量相当于电解水的电量,电解1摩尔碘需要2×96493库仑电量,电解1毫摩尔水需要电量为96493毫库仑电量。
样品中水分含量按(1)式计算:,即式中:W——样品中的水分含量,μg;Q——电解电量,mC;18——水的分子量。
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范围
![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ab8e88b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9.png)
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范围嘿,朋友!您知道吗,在化学分析的世界里,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那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就好像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特别的人一样,准确测定水分含量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这卡尔费休法呀,它能适用的范围那可是有讲究的。
您想想,就像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得尺码合适、款式喜欢,这卡尔费休法也得在对的“场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比如说,在石油化工领域,那些黑乎乎的原油,要搞清楚里面的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就派上用场啦!这就好比是一位神探,能在复杂的案件中找到关键线索。
再说说医药行业,药品的质量可容不得半点马虎,水分多了少了都不行。
这时候,卡尔费休法就像是一位精准的卫士,守护着药品的质量安全。
还有食品行业,您爱吃的那些零食、饮料,要保证口感和保质期,水分的测定就得靠卡尔费休法这样的得力助手。
它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把水分的事儿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过,您可别以为卡尔费休法是万能的。
它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比如对于一些强氧化性或者还原性的物质,它可能就有点“犯难”啦,就好像遇到了特别棘手的难题,得小心翼翼地处理。
而且,在不同的样品中,可能会有干扰物质,这就像是路上的绊脚石,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所以呀,在使用卡尔费休法的时候,得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保持平衡,排除干扰。
另外,样品的性质也会影响它的适用范围。
比如说,有些样品含水量特别低,那可就得格外小心,不然就像在大雾中找路,容易迷失方向。
总之,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虽然厉害,但也得用对地方,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就像一把好剑,得在高手手中,才能展现出它的威力。
所以,咱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样品的情况,让卡尔费休法成为我们测定水分的得力武器!。
卡尔费休法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法水分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1160c57b90d6c85ec3ac66b.png)
六、测定精度
• 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物质含水量范围很宽从几个ppm
到100%, 对精度的要求是根据含水量大小决定的。通
常要求平行测定两个结果与算术平均的差数不应大于
和不能直接进行测定两类。因此要求分析工作者在测
定某种化合物中的水时, 首先考虑它属于那一类,如果
是后者,而又采用直接测定,则将产生很大的测定误差或
根本无法进行测定。
3.如果要对不能进行直接测定的化合物中的水进行
测定时, 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消除各种干扰因素,达到
正确测定的目的。
四、仪器的标定物质
• 卡尔费休滴定仪通常用甲醇-水标准溶液,含水 酒石酸钠, 蒸馏水,含水饱和甲苯等类物质作为 标准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校验。含水酒石酸钠 是一种常用的含水标准物质,理论含水量为 15.66%,在105℃加热失重为15.65±0.02%,长 期暴露于湿度为20~70%的空气中,增重为 0.01~0.09%。用含饱和水的甲苯和纯水的标 定结果也是满意的。当然,最简单还是用甲醇水标准溶液。
Karl Fischer 1901 - 1958
卡尔·费休法简称费休法,是 1935年卡尔·费休(KarlFj scher)提出的测定水分的容量 分析方法。费休法是测定物质水 分的各类化学方法中,对水最为 专一、最为准确的方法。虽属经 典方法但经过近年改进,提高了 准确度,扩大了测量范围,已被 列为许多物质中水分测定的标准 方法。
五、水分测定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4)电极的敏感度 影响双铂电极敏感度的主要因素是沉积在电
极表面的污垢。将电极保存在清洁的溶剂中并定 期清洗,以保持电极对电化学反应的灵敏度。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原理及注意事项分析
![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原理及注意事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7bd99aaef8941ea76e05e5.png)
第2期2018年4月No.2 April,2018不同,保证在被测样品和卡氏试剂产生反应时不生成水,且样品既不能消耗碘,也不能释放碘的情况下,卡氏库仑法才能够测量准确。
不能直接测定的主要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有活泼羰基化合物、强酸、金属氢氧化物及氧化物、强氧化剂、含硼化合物、硅烷醇/硅氧烷等,对这些物质不能直接进行测定,可以采取一些辅助的方法来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将测定中产生的误差消除掉,使测定的结果达到精准,满足人们的试验要求。
如活泼的醛和酮遇到卡氏试剂中的甲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缩醛和缩酮,并释放水分,从而消耗碘,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所以人们在测定含酮样品中的水分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一般会把试剂中吡啶含量调高一些,把甲醇量降低一些;但对于含醛类化合物而言,则采取另外的方法,把溶剂改成吡啶,这样缩醛形成的比例就会大大降低,基本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
图1 卡氏库仑法水分测定仪4 注意事项4.1 卡氏试剂的应用和安全防护为保证满意的测定效果,卡氏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而且应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由于砒啶的浓烈气味对人体有伤害,厂家已经生产出不含吡啶的卡氏试剂供人们选用,当有些产品的含水量很低,对检测准确度要求却很高时,仍然推荐选用含吡啶的卡氏试剂,如发现反应连续进行时,应该考虑到样品和卡氏试剂发生反映的情况。
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很容易被卡氏试剂吸收,造成滴定终点长时间的不稳定,张爱琴(濮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摘 要:文章通过对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操作原理及应用范围的探讨,指出了如何安全正确使用仪器,并结合实际情况就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1 水分含量测试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有很多种方法。
干燥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但干燥法不能测定含有挥发性物质;卡尔-费休(简称卡氏)容量法是一种滴定方法,能快速而准确地测出样品中的水分,但试剂消耗大;光谱、色谱法仪器价格昂贵;而卡氏库仑法则有测定物质种类多、仪器耗材少、测量时间短、测量精确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是最经济实用的选择。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bbdd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一、引言水分含量是许多物质的重要质量指标,精确测定水分对于许多行业至关重要。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分的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广泛应用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的原理、应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卡尔费休水分测定原理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基于碘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进而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反应方程式如下: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碘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该方法的准确性极高,可用于多种样品中的水分测定,如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
三、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的应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制药、化工、食品、农业、环保等。
在制药行业中,该方法常用于药物中水分的测定,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化工行业中,可用于测定原材料和产品的水分含量,控制生产过程;在食品行业中,可以用于食品的水分测定,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农业中,可以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指导灌溉和施肥;在环保方面,可以用于测定气体样品中的水分含量,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四、卡尔费休水分测定的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根据待测样品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例如,对于固体样品,需要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对于液体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或萃取;对于气体样品,需要使用干燥剂去除其中的水分。
2.溶液配制:配制卡尔费休试剂,包括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中含有碘化钾、碘和硫酸,碱性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硫。
3.滴定操作:将待测样品引入滴定池中,用卡尔费休试剂进行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和温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滴定过程中的数据,如滴定体积、温度等。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手工计算或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87b827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8.png)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这个话题,说起来可真是“说东道西”,但如果你想搞清楚一件事情,测水分含量就像是你在厨房里做菜,得先把调料准备好。
今天咱们就聊聊卡尔费休法,听起来高大上的法子,其实用起来一点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轻松搞定”!好了,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水”的秘密吧!1. 什么是卡尔费休法?1.1 基本概念卡尔费休法,这名字听着像是某位科学家的名字,其实就是一个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发明者是个叫卡尔·费休的大神。
说白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判断样品里的水分有多少,准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简直是“干货满满”。
这种方法在化学实验、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都能派上用场,绝对是科学家们的“秘密武器”。
1.2 为什么用这个方法?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用水分计或者其他简单的方法呢?哈哈,这里有个道理,水分计有时候给出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卡尔费休法就像是个“侦探”,能够精确找到水分藏在哪儿,甚至在微量情况下也能一针见血。
它的精确性简直让人想拍手称快!2. 卡尔费休法的原理2.1 化学反应的“秘密”卡尔费休法的核心原理其实就是个化学反应。
听起来有点儿复杂,其实就是利用了碘和水反应生成的化学现象。
反正大致流程就是这样:你把样品放进一个特定的溶液里,然后加入碘,水分就会跟碘“亲密接触”,生成一种叫“氢碘酸”的东西。
通过这些反应,咱们就能算出水分的含量,真是神奇啊!2.2 一步一步来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其实就像做一道简单的食谱。
首先,准备好你的样品,再配制好试剂,然后把样品放进仪器里,按下按钮,等待结果就行了。
这一过程就像在厨房里炖汤,不需要你一直守着,只需耐心等待,最后就能品尝到美味的“水分”结果。
3. 应用领域与注意事项3.1 广泛应用说到应用,这个卡尔费休法可真是“万金油”,在制药行业、食品行业,甚至在石油化工行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比如说,在药品生产中,水分过多可能会导致药效下降,而在食品加工中,水分含量会直接影响口感和保质期。
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
![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ce4d1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0.png)
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个“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口?其实呢,这玩意儿就是用来测定水分含量的,简单来说就是看你手里的东西里头有多少水。
别看这名字拗口,背后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你想想啊,咱们平时吃的用的,哪样不和水打交道?水是生命之源嘛,可是有时候水多了也不好,弄得不好就成“水货”了。
像咱买的月饼,吃着吃着咋就感觉像在吃面团呢?那就是水分超标了。
这时候,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就派上用场了。
这法子呢,是一个叫卡尔费休的德国大佬发明的。
听老卡尔说,他年轻时是个化学狂人,实验室里整天忙得像陀螺似的。
有一天,他突然想,要是能精确地测出物质里的水分,那岂不是能帮大家解决不少麻烦?于是,他开始琢磨这个测定法。
老卡尔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在实验室里鼓捣啊折腾啊,试剂瓶堆得像小山似的。
终于有一天,灵光一闪,卡尔费休库伦测定法就这么诞生了。
你能想象吗?当时老卡尔捧着试管,激动得连手都抖了,喊着“成功了!”那场面,啧啧,简直像电影里的科学家发现新大陆似的。
这个测定法呢,用的是一种叫“卡尔费休试剂”的东西。
听起来很专业对吧?其实就是一瓶液体,里面装着些神奇的化学物质。
把这试剂加到被测物里头,再通过一系列反应,就能算出水分含量了。
简单来说,就是让水和试剂玩一场化学游戏,看看谁赢谁输。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见识过这个测定法。
那天,实验室里一群人围着一个大玻璃瓶,瓶子里装满了某种溶液。
大家都屏住呼吸,等着看结果。
突然,试剂开始变色了,从无色变成了黄色,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这感觉,就像是看球赛时进球了似的,那种激动和兴奋,真是让人记忆犹新。
不过,这个测定法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测得结果会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说,有个兄弟测得结果是水分含量超高,差点以为自己搞错了什么。
结果呢,原来是试剂瓶没盖紧,空气中的水分跑进去了。
哎,这事儿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做实验可得细心啊。
老卡尔这法子虽然复杂,但用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
浅析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水分的应用
![浅析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水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2d71ca33d4b14e852468bb.png)
浅析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水分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好。
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对有些因素重视不够,就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
经过笔者几年的实际分析经验,总结了一些影响及提高分析准确度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卡尔费休法;水分;快速;准确度0.引言在对样品中水分测定的过程中,测定结果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要使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减少到最小程度,就要通过积极主动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分析效率获得准确结果[1]。
本文提到的卡尔·费休法(简称),就是在测定物质水分的各类化学方法中,是世界公认的测定物质水分含量的最为专一和准确的经典方法。
它可快速测定液体、固体、气体中的水分含量,适用于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中含水量的测定。
尤其适用于遇热易被破坏的样品,不仅测出自由水, 也可测出结合水,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电力、医药、农药行业及院校科研等单位。
费休法属碘量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参加的反应。
再用有机碱与反应生成的酸进行中和且使含羟基的醇类与其生产出稳定的产物,从而使其完全发生反应。
用到的卡尔费休试剂是一种测定某些物质中微量水份用的试剂,其成份有:甲醇、吡啶、碘、二氧化硫。
其具体反应式如下: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C5H5N·SO3+CH3OH→C5H5NH·OSO2·OCH3从上述反应式可见,甲醇不仅作为介质溶剂,还直接参与了反应。
吡啶虽非直接参与反应,但作为碱性物质的缓冲剂,它不仅使反应正常向右进行,而且具有与碘和二氧化硫结合以降低二者蒸气压的作用。
由此,我们将该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将在操作、准确性、精度、速度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测定步骤为: 1 ) 自动预滴定。 开启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 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水分至终点, 保持滴定池中 没有水分。 2 ) 卡氏试剂的标定。 用微量注射器吸入 10 μL 标准水样, 准确称量并记录注入的水含量, 用 卡氏试剂滴定, 计算其滴定准确度。
主要仪器与试剂 DL39 型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 ( 无隔膜, 瑞士 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 ; Satorius CP324S 型分析天 d = 0. 1 mg, 平( Max = 320 g, 德 国 Goettingen 公 ) ; 1. 0 mL 。 司 卡尔费休注射器 Coulomat AGH ( 34843 无隔膜卡尔费休试剂-
[1 ]
德国 RDH) 标准水样, 含水 1. 00 mg / g ( 卡尔费休 试 剂, 瑞 士 Fluka / Rdh 公 司 ) ; 艾 氏 剂 ( 德 国 Dr. Ehrenstorfer GmbH Augsburg 公司) 。 1. 2 实验原理及方法 卡氏库仑法测定水分的原理: 在吡啶和甲醇 存在的情况下, 水参与碘、 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 应, 生成氢碘酸吡啶和甲基硫酸吡啶 , 消耗了的碘 从而使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 在阳极电解产生, 直至水分被全部耗尽。I2 和 H2 O 以 1∶ 1 的基数进 行化学反应。 依据法拉第定律, 所产生的碘数量 与电荷量成正比( 10. 72 m C ≈1 μg H2 O) , 因此可 一旦所 把电流消耗量作为测量水分含量的基础, 有的水都参与了化学反应, 那么少量过量的碘就 会在电极的阳极区域形成。利用极化电极可测出 碘过量, 电流停止流动, 不再有碘产生。 其反应式为:
表1 Tab. 1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的两种终止参数 Two termination parameters of Karl Fischer coulometry
A : 180 最长时间[s] 漂移终止: 否 s] : 180 延迟[ B : 300 最长时间[s] 漂移终止: 相对 :3 漂移[ug / min]
对于固体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测定, 根据进样 方式不同有两种方法: 卡式炉测定法与直接进样 法, 卡式炉测定法的优点是可以用来测定不溶于 但是此 甲醇或与滴定液发生副反应的固体样品, 方法需要用载气将固体加热挥发的水分带入滴定 池, 整个流路系统密封性和载气中的含水量都对 结果有较大影响, 虽然可以通过加大系统气密性 和将载气先通过硅胶、 分子筛等除水装置的方法 控制其影响, 但是多次实验发现空白仍有较多水 且空白值很不稳定, 对于常量水分检测影 分检出, 但 是 对 于 微 量 水 分 检 测, 最高能达到 响不大, 20% 的偏差。由于艾氏剂容易溶解在甲醇中, 同 时考虑到采用卡式炉测定法时的不确定因素较 多, 因此本文选择了直接进样法作为艾氏剂水分 含量 的 测 定 方 法, 同时进行了一些实验条件的 优化。 2. 2 环境水分的影响 在微量水测定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 : 现象 样品在滴定槽中进行滴定, 滴定时间过长, 难以到达滴定终点, 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通过对 比实验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水 分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为保持滴定槽的干燥, 在 滴定槽上方安装有干燥剂,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 滴定槽。但是, 由于进样次数的增多而进样口橡 胶垫片容易造成破损漏气, 垫片一旦破损, 空气就 会渗入滴定槽。 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季节, 影响明 显。由于湿度大, 进入滴定槽中的水汽聚集在滴 定槽的器壁上, 使得整个滴定槽壁变湿。 随着滴 槽壁上的水将不断地参与反应, 导致滴 定的进行, 定终点延迟, 测定结果偏高。此时, 应及时更换进 样垫片, 同时对滴定槽进行处理, 保证分析的准 确性。 本实验通过以下方法控制环境中的水分, 效 : 1 ) 通 过 空 调 调 节 降 低 环 境 中 的 湿 度; 果显著
第 33 卷第 8 期
周剑等: 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艾氏剂中水分
729
0. 09% , 180 s 条件下为 0. 12% , 比 120 s 混匀条 件测定结果高 30% , 且多次测定结果相对比较稳 240 s 条件下为 0. 13% , 与 180 s 相比没有明 定, 显增高, 但多次测定结果不稳定, 可能是由于混合 时间过长环境水分的影响所致, 因此根据实验中 选用 180 s 作为混匀 加样的实际混匀溶解情况, 时间。 2. 5 终点判定 预实验显示艾氏剂固体的含水量很低, 滴定 时间越长, 环境对结果的影响越大, 因此该实验终 点判定以漂移值低于 3 μg / min 为准, 不以具体的 最长滴定时间为准。
2 ) 运用空气除湿机, 实验前 1 d 打开过夜, 吸收环 境中水分; 3 ) 在卡尔费休滴定仪 4 W 放置若干硅 胶和固体五氧化二磷吸收房间水分; 4 ) 对房间进 行密封 处 理, 用 胶 条 封 住 窗 户 和 门 的 狭 缝 处; 5 ) 实验操作人员带口罩, 防止呼吸出的水分干扰 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结果显示, 空白测得 且重复性较好, 仪器漂移值可以维 水分含量较低, 持在 3 μg / min 以下, 较低的空白值和漂移值对测 定结果尤其是水分含量低的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 度提高有很大帮助。 2. 3 环境湿度和开盖时间对基线漂移和空白值 的影响 而由于 直接进样法需要打开滴定池的盖子, , 环境水分的影响 开盖过程会对空白值的测定产 生很大影响, 因此实验考察了环境湿度、 开盖加样 时间与基线漂移回归稳定和空白值测定的关系 。 实验结果表明: 为使系统的基线漂移尽可能 低, 提高水分测定的灵敏度, 基线漂移值应控制在 3 μg / min 以下, 一般在低于 40% RH 的环境、 开 开盖后漂移可 盖加样时间不超过 10 s 的条件下, 以较快恢复到 3 μg / min。 环境湿度在 35% RH 以下时, 空白值比较低且相对比较稳定, 测定结果 的 RSD < 10% ; 环境湿度在 35% RH 以上时, 仪 器的空白值大于湿度为 35% RH 时的空白值, 且 RSD > 20% , 因此环境湿度应控制在 35% 以下。 8、 12 s, 开盖时间分析了 5 、 在 环 境 湿 度 在 35% 12 s 时空白 RH 时, 开盖空白 5 s 与 8 s 差别不大, 值偏大, 由于 5 s 开盖时间很短, 会影响到样品的 , , 充分转移 因此 加样时间应控制在 8 s。 综上结果, 在环境湿度低于 35% RH, 加样时 间控制在 8 s 以内时, 基线漂移比较稳定, 空白值 比较低且稳定。 2. 4 加样混合时间 对于直接进样方法, 只有当固体样品充分溶 解于滴定剂中才能测得准确的含水量, 因此混匀 时间对固体样品的水分测定有较大影响, 时间过 短样品不能完全溶解, 时间过长环境水分的影响 都将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本实验考察 加大, 120 、 150 、 180 、 240 s 共 5 个不同混匀时间 了 60 、 下, 对实验空白值及样品测量结果的影响。 结果 60 s 混 显示, 对 50 mg 的艾氏剂样品进行测定时, 120 s 目测样品已完 匀时间样品并没有完全溶解, 但 120 s 混 匀 多 次 测 定 的 水 分 值 仅 为 全溶 解,
50 mg, 终点判断为漂移低于 3 μg / min, 测定结果 RSD 为 2% 。 如表 3 所示, 平均值为 0. 123% ,
表3 Tab. 3 艾氏剂比对样品水分测定结果 Water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aldrin comparison samples
称样量 / g 0. 050 25 0. 052 81 0. 048 43 0. 049 72 0. 046 83 0. 051 46 空白 / μg 30. 14 38. 15 45. 54 53. 85 58. 22 69. 92 样品测定值 / 样品扣空白值 / 水分含量 / % μg μg 91. 98 104. 16 103. 36 114. 25 117. 55 132. 13 61. 84 66. 01 57. 82 60. 40 59. 33 62. 21 0. 123 1 0. 125 0 0. 119 4 0. 121 5 0. 126 7 0. 120 9
H2 O + I2 + SO2 + CH3 OH + 3RN → [ RHN]SO4 CH3 + 2[ RHN] I( 1 ) 2I → I2 + 2e -
-
否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以此纯品为基 础测定环境基体, 如水、 土壤等中的艾氏剂残留有 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固体 纯品艾氏剂中水分的检测。本文主要采用瑞士梅 39 型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 特勒 DL针对艾氏剂 [25 ] , 中水分测定做了大量的实验 重点考察了环境 水分、 开盖时间、 仪器漂移、 加样混合时间等对水 分测定的影响。用本法分析艾氏剂应用于 其他类似固体物质中水分的分析 。 1 1. 1 实验部分
2. 8
CCQMK55b 艾氏剂中水分测定结果与定
量核磁方法比较 为了确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同时采用定量核 磁方法测定了 CCQM—K55b 艾氏剂中的水分含 量。实验结果表明, 卡尔费休法的结果 0. 123% 与定量核磁测定艾氏剂中水分的结果 0. 124% 相 比, 相对偏差仅仅为 0. 8% , 匹配良好, 充分证明 了卡尔费休直接进样测定固体样品中水分含量方 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结论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 各种物质中水分含量 。 的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 卡尔费休库仑法可以检 测气、 固、 液三态物质中的水分含量。 目前, 国内 外主要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固体物质 , 尤其 是纯品中的水分含量。艾氏剂在农业上用于防治 农作物害虫, 可引起人肝功能障碍、 致癌, 作为一 种有机氯杀虫剂, 它是 2001 年 5 月 22 日, 包括中 国在内的 90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瑞典斯德哥尔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 摩签署了 公约》 决定禁止或限制使用的 12 种持久性有机 污染物之一 , 对其稳定性考察中发现, 它具有 因此, 水分的测定是其纯度值是 较轻微的吸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