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屈原及其作品;了解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叙”和“赞”结合的写法。

2.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意,背诵整首诗。

3.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诗人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受到鼓舞和激励,重拾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意,背诵整首诗。

难点: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诗人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受到鼓舞和激励,重拾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引言: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被公认为是“中国诗歌之父”,他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代传承不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九歌》中的名篇《国殇》,共同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

活动2【活动】解读题目

【结合注释明确】国殇:“未成年而死者;为国家牺牲的战士”。本文属于后者。

【教师点拨】本篇就是追悼为国牺牲的战士的祭歌。

活动3【活动】介绍作者

【学生自主完成】明确: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2.背景:楚怀王17年,楚与秦战于丹阳,秦军大败楚军,斩首8万,夺取汉中郡,俘虏楚国高级将领70多人。

活动4【活动】初读课文,体会诗意

1.教师配乐《十面埋伏》范读诗歌,指导点拨学生注意句读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教师巡视点拨,针对老师的提示,强化校对读音和实词含义,体会整首诗的诗意。

3.自主理解诗意,达成共识;齐读诗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活动5【活动】理清结构,赏析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前十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楚国将士怎样的形象?【结合课文插图】

句式:我从“操吴戈兮披犀甲”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楚军将士的雄姿英发,为国杀敌的英雄气概。

2.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指导,结合具体的小组赏析鼓励学生之间点评和补充。

【明确】“车错毂兮短兵接”:可以看出敌我双方在刚一交战时的场景,兵戈交战,场面浩大的嘶喊声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也能看出楚军将士奋不顾身的形象。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这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说明秦军人数众多,实力相差悬殊,但并不能抵挡住楚军将士的英勇无畏,“敌若云”“士争先”在诗人浓墨重彩的描写中,反衬出浓烈的战场悲壮的氛围下楚军将士的大无畏精神和奋勇杀敌的气概。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四句中描写了将士们殊死搏斗和壮烈牺牲的经过,战阵被打乱,行阵被冲垮,驾车的战马死伤惨重,此时为国献身捐躯的时刻到了,将士们用“方马埋轮”的战术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他们拼尽全力擂响了战鼓,他们毫不畏惧死亡的爱国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教师小结:

诗歌的前10句为我们描写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和慷慨为国捐躯,不畏死亡的楚军将士的英勇、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4.师生共同探究后六句:齐读后六句探究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内容,组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评价。

【明确】“出不入”“往不反”写出了诗人对将士们为祖国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的无比沉痛的悼念,“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将士们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更增加了诗歌的被转氛围,让读者不仅潸然泪下。“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诗人怀着极大的敬意,对牺牲的将士们的勇武刚强,凛然不可冒犯的精神的高度颂扬。更加强调的是他们死后威灵显赫,永为鬼雄。对死者的追念,更是对圣者的激励和鼓舞,着重体现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坚强决心和爱国情怀。

5.带着我们从诗歌中品读出来的情感再读全诗,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6【作业】读写结合,延伸拓展

1.课后积累:背诵整首诗,并积累屈原其它诗歌中的名句。

2.从诗歌中任选几句,展开想象,运用生动的描写,试着还原当时盛大、悲壮的战争场面。【必做】

3.面对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去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4.结合你对整首诗的学习和感悟,自创一副挽联或者给将士们写墓志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