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扭构件截面抵抗矩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剪扭型破坏
当剪力和扭矩都较大时,由于剪力与扭矩所产生的 剪应力的相互迭加,首先在其中一个侧面出现裂缝,然 后向顶面和底面扩展,使该侧面、顶面和底面形成扭曲 破坏面,与之相交的纵筋与箍筋都达到其抗拉屈服强度, 最后使另一侧面被压碎而破坏。
TT u0 .35 tftW t 1 .2 fyv A s s1 tA cor
8.1.2 矩形截面复合受扭构件
(1) 试验研究分析及主要结论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构件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与所作用的 外部荷载条件和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外部荷载条件,通常 以扭弯比 ψ(ψ=T/M)和扭剪比χ(χ=T/(Vb))表示;所 谓内在条件系指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 等。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不同,构件可能出现以下 几种破坏形态。
Acor——截面核芯部分面积,即由箍筋内表面所围成 的截面面积;
Acor bcor hcor
bcor, hcor——分别为核芯部分短边及长边尺寸; 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之比;
Astls fy
Ast1 ucor fyv
fy——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t1——对称布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U
——截面核芯部分周长。
cor
根据试验,当0.5≤ζ≤2.0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
都能达到屈服。但为了稳妥起见,《规范》规定
0.6≤ζ≤1.7。当ζ=0.2左右时,效果最佳。因此设计时
通常取ζ=1.2~1.3。
2)T形或工字形截面
对于T形或工字形截面构件,《规范》将其划分为若 干个矩形截面,然后按矩形截面分别进行配筋计算。矩 形截面划分的原则是首先保证腹板截面的完整性,然后 再划分受压和受拉翼缘,如图所示。划分的矩形截面所 承担的扭矩,按其受扭抵抗矩与截面总受扭抵抗矩的比 值进行分配。
式中 βt—— 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 数,0.5≤βt≤1.0。
t
1.5
10.2( 1)V
Wt
T bh0
第八章 受扭构件截面承 载力计算
8.1 重点与难点
8.1.1纯扭构件
(1)试验研究分析
1)无筋矩形截面
在纯扭矩作用下,无筋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开裂前 具有与均质弹性材料类似的性质,截面长边中点剪应力 最大,在截面四角点处剪应力为零。当截面长边中点附 近最大主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时,构件就会 开裂。随着扭矩的增加,裂缝与构件纵轴线成450角向相 邻两个面延伸,最后构件三面开裂,一面受压,形成一 空间扭曲斜裂面而破坏。自开裂至构件破坏的过程短暂, 破坏突然,属于脆性破坏,抗扭承载力很低。
3)部分超筋破坏 当纵筋或箍筋其中之一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
破坏时混凝土被压碎,配置过多的钢筋达不到屈服,破 坏过程有一定的延性,但较适筋破坏的延性差。
4)超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都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破坏时
混凝土被压碎,而纵筋和箍筋都不屈服,破坏突然,因, 而延性差,类似于梁正截面设计时的超筋破坏。设计中 通过规定最大配筋率或限制截面最小尺寸来避免。
Wt
b2 6
(3hb)
(4)纯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计算 1)矩形截面
根据变角度空间模型或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TT u0 .3f5 tW t 1 .2 fys A vs1 tA cor
式中 fyv——抗扭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t1——抗扭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s ——抗扭箍筋的间距;
(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Tcr按下式计算
Tcr 0wenku.baidu.com7ftWt
式中 0.7——考虑到混凝土非完全塑性材料的强度降低 系数;
f 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截面抗扭抵抗矩,按下式计算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
当扭矩很小时,混凝土未开裂,钢筋拉应力也很低, 构件受力性能类似于无筋混凝土截面。随着扭矩的增大, 在某薄弱截面的长边中点首先出现斜裂缝,此时扭矩稍 大于开裂扭矩Tcr。斜裂缝出现后,混凝土卸载,裂缝处 的主拉应力主要由钢筋承担,因而钢筋应力突然增大。 当构件配筋适中时,荷载可继续增加,随之在构件表面 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与纵轴线成约35º~55º的螺旋形裂 缝。扭矩达到一定值时,某一条螺旋形裂缝形成主裂缝, 与之相交的纵筋和箍筋达到屈服强度,截面三边受拉, 一边受压,最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破裂面为一空间 曲面。
(2)截面破坏的几种形态
1)少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中只要有一种配置不足时便会出现此 种破坏。斜裂缝一旦出现,其中配置不足的钢筋便会因 混凝土卸载很快屈服,使构件突然破坏。破坏属于脆性 破坏,类似于粱正截面承载能力时的少筋破坏。设计中 通过规定抗扭纵筋和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来防止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
如前所述,当构件纵筋和箍筋都配置适中时出现此种 破坏。从斜裂缝出现到构件破坏要经历较长的阶段,有较 明显的破坏预兆,因而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
对腹板、受压和受拉翼缘部分的矩形截面抗扭塑性
抵抗矩Wtw、Wtf′和Wtf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Wtw
b2 6
(3hb)
Wtf
hf2 2
(bf
b)
Wtf
h2f 2
(bf
b)
截面总的受扭塑性抵抗矩为 h
bf'
hf'
b
hw
W t W twW tfW tf
hf
bf
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的条件,且 hw/b≤6。
1)弯型破坏
在配筋适当的条件下,扭弯比较小时,裂缝首先在 构件弯曲受拉的底面出现,然后向两侧面发展,破坏时 底面和两侧面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面,与之相交 的纵筋及箍筋都达到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处于弯曲受 压的顶面压碎而破坏。
2)扭型破坏
当扭弯比和扭剪比都比较大且构件顶部纵筋少于底 部纵筋时,尽管弯矩作用使顶部纵筋受压,但由于顶部 纵筋少于底部纵筋,在构件顶部由扭矩产生的拉应力超 过弯矩所产生的压应力,使顶部首先开裂,裂缝向两侧 延伸,破坏时顶部及两侧面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 面,与之相交的钢筋达到其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构件 底面受压而破坏。
当剪力和扭矩都较大时,由于剪力与扭矩所产生的 剪应力的相互迭加,首先在其中一个侧面出现裂缝,然 后向顶面和底面扩展,使该侧面、顶面和底面形成扭曲 破坏面,与之相交的纵筋与箍筋都达到其抗拉屈服强度, 最后使另一侧面被压碎而破坏。
TT u0 .35 tftW t 1 .2 fyv A s s1 tA cor
8.1.2 矩形截面复合受扭构件
(1) 试验研究分析及主要结论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受力状态极为复杂,构件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与所作用的 外部荷载条件和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外部荷载条件,通常 以扭弯比 ψ(ψ=T/M)和扭剪比χ(χ=T/(Vb))表示;所 谓内在条件系指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 等。根据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不同,构件可能出现以下 几种破坏形态。
Acor——截面核芯部分面积,即由箍筋内表面所围成 的截面面积;
Acor bcor hcor
bcor, hcor——分别为核芯部分短边及长边尺寸; 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之比;
Astls fy
Ast1 ucor fyv
fy——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t1——对称布置的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U
——截面核芯部分周长。
cor
根据试验,当0.5≤ζ≤2.0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
都能达到屈服。但为了稳妥起见,《规范》规定
0.6≤ζ≤1.7。当ζ=0.2左右时,效果最佳。因此设计时
通常取ζ=1.2~1.3。
2)T形或工字形截面
对于T形或工字形截面构件,《规范》将其划分为若 干个矩形截面,然后按矩形截面分别进行配筋计算。矩 形截面划分的原则是首先保证腹板截面的完整性,然后 再划分受压和受拉翼缘,如图所示。划分的矩形截面所 承担的扭矩,按其受扭抵抗矩与截面总受扭抵抗矩的比 值进行分配。
式中 βt—— 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 数,0.5≤βt≤1.0。
t
1.5
10.2( 1)V
Wt
T bh0
第八章 受扭构件截面承 载力计算
8.1 重点与难点
8.1.1纯扭构件
(1)试验研究分析
1)无筋矩形截面
在纯扭矩作用下,无筋矩形截面混凝土构件开裂前 具有与均质弹性材料类似的性质,截面长边中点剪应力 最大,在截面四角点处剪应力为零。当截面长边中点附 近最大主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时,构件就会 开裂。随着扭矩的增加,裂缝与构件纵轴线成450角向相 邻两个面延伸,最后构件三面开裂,一面受压,形成一 空间扭曲斜裂面而破坏。自开裂至构件破坏的过程短暂, 破坏突然,属于脆性破坏,抗扭承载力很低。
3)部分超筋破坏 当纵筋或箍筋其中之一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
破坏时混凝土被压碎,配置过多的钢筋达不到屈服,破 坏过程有一定的延性,但较适筋破坏的延性差。
4)超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都配置过多时出现此种破坏。破坏时
混凝土被压碎,而纵筋和箍筋都不屈服,破坏突然,因, 而延性差,类似于梁正截面设计时的超筋破坏。设计中 通过规定最大配筋率或限制截面最小尺寸来避免。
Wt
b2 6
(3hb)
(4)纯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计算 1)矩形截面
根据变角度空间模型或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TT u0 .3f5 tW t 1 .2 fys A vs1 tA cor
式中 fyv——抗扭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t1——抗扭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s ——抗扭箍筋的间距;
(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裂扭矩Tcr按下式计算
Tcr 0wenku.baidu.com7ftWt
式中 0.7——考虑到混凝土非完全塑性材料的强度降低 系数;
f 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截面抗扭抵抗矩,按下式计算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
当扭矩很小时,混凝土未开裂,钢筋拉应力也很低, 构件受力性能类似于无筋混凝土截面。随着扭矩的增大, 在某薄弱截面的长边中点首先出现斜裂缝,此时扭矩稍 大于开裂扭矩Tcr。斜裂缝出现后,混凝土卸载,裂缝处 的主拉应力主要由钢筋承担,因而钢筋应力突然增大。 当构件配筋适中时,荷载可继续增加,随之在构件表面 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与纵轴线成约35º~55º的螺旋形裂 缝。扭矩达到一定值时,某一条螺旋形裂缝形成主裂缝, 与之相交的纵筋和箍筋达到屈服强度,截面三边受拉, 一边受压,最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破裂面为一空间 曲面。
(2)截面破坏的几种形态
1)少筋破坏
当纵筋和箍筋中只要有一种配置不足时便会出现此 种破坏。斜裂缝一旦出现,其中配置不足的钢筋便会因 混凝土卸载很快屈服,使构件突然破坏。破坏属于脆性 破坏,类似于粱正截面承载能力时的少筋破坏。设计中 通过规定抗扭纵筋和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来防止少筋破坏;
2)适筋破坏
如前所述,当构件纵筋和箍筋都配置适中时出现此种 破坏。从斜裂缝出现到构件破坏要经历较长的阶段,有较 明显的破坏预兆,因而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
对腹板、受压和受拉翼缘部分的矩形截面抗扭塑性
抵抗矩Wtw、Wtf′和Wtf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Wtw
b2 6
(3hb)
Wtf
hf2 2
(bf
b)
Wtf
h2f 2
(bf
b)
截面总的受扭塑性抵抗矩为 h
bf'
hf'
b
hw
W t W twW tfW tf
hf
bf
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的条件,且 hw/b≤6。
1)弯型破坏
在配筋适当的条件下,扭弯比较小时,裂缝首先在 构件弯曲受拉的底面出现,然后向两侧面发展,破坏时 底面和两侧面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面,与之相交 的纵筋及箍筋都达到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处于弯曲受 压的顶面压碎而破坏。
2)扭型破坏
当扭弯比和扭剪比都比较大且构件顶部纵筋少于底 部纵筋时,尽管弯矩作用使顶部纵筋受压,但由于顶部 纵筋少于底部纵筋,在构件顶部由扭矩产生的拉应力超 过弯矩所产生的压应力,使顶部首先开裂,裂缝向两侧 延伸,破坏时顶部及两侧面开裂,形成螺旋形扭曲破坏 面,与之相交的钢筋达到其抗拉屈服强度,最后使构件 底面受压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