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矫正社会工作精减版

矫正社会工作精减版

法律社会工作的功能: 法律社会工作的功能:教育司法专业人 员有关人类及社会服务之需求; 员有关人类及社会服务之需求;教育社 会工作同侪了解其工作中有关法律之面 向;协助司法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专业沟 通,以为当事人的权益及福祉谋求最适 宜的协助。 宜的协助。 法律社会工作人员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运 用其技巧来协助司法 (周四)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价值中立,指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强迫服 务对象接受专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 也不赞同服务对象的个人价值观。而价 值介入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应当在维护服 务对象权益的前提下劝说或主动影响服 务对象接受专业或个人价值观,以便提 高服务效率或改善服务效果。
人道主义思想成为整个社会工作的价值基 础,社会工作基本假设:尊重他人、人是 独特个体以及人有改进能力等,其核心内 容就来自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这样的思想运用于罪犯的矫正上,就是相 信人有潜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给予 机会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可塑性和尊贵正 在于此,因此,纵然偶一失足犯法,也绝 不该受轻视或唾弃;反之,应该保障其个 人权利,给予机会自新。
1.儿童少年保护 儿童少年保护 2.偏差及犯罪少年 偏差及犯罪少年 3.老人保护服务 老人保护服务 4.性侵害犯罪防治 性侵害犯罪防治 5.家庭暴力防治 家庭暴力防治 6.医疗照顾: 医疗照顾: 医疗照顾
四、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 : 个别化处遇及 复健
矫正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 技术实施到犯罪矫正体系之中,协助服刑、 缓刑或假释、感化教育期间的罪犯或行为偏 差者认清自我,改造或矫正行为模式,重建 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回归社会,并成 为所在社会的一员。
第一讲 矫正社会工作概论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矫正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接纳
接纳这一价值理念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非常重要。无论矫正对象过去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之后,他们只是一个需要予以矫正治疗的个体。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受助者本身连同他过去的犯罪事实一同接受下来,然后才能以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的、安全的气氛中与受助者深入讨论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塑性
只有坚持人具有可塑性这样的信念,社会工作者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实现恢复其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这一专业价值理念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十分重要。
个别化
社会工作者确信: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因此,矫正社会工作者不能用先入为主的观点的态度来判断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要敏感地觉察自己对服务对象的偏见,倾听和观察矫正对象的一言一行,以真正进入其内心世界,并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来协助每一个矫正对象解决其问题、满足其需求,以重建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社区矫正的主要阶段
一、社区矫正专业关系建立
二、社区矫正资料收集
三、社区矫正资料分析
四、矫正对象问题研究与诊断
五、社区矫正计划
六、社区矫正介入
七、社区矫正评估与跟进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也称为更生保护。其内容主要有:
思考:专业矫正与刑罚执行之间的关系?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院舍服务是通过向受助者提供住院或寄宿等训练机会,使受助者掌握正常生活的技能,从而顺利回归社会。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院舍训练,通常是为违法犯罪人员尤其是违法犯罪青少年而设置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中途家庭。收容被处社会处遇而无家可归或有家不便归的犯罪人,并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使犯罪者及早适应社会。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矫正的定义:国家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制度和措施的功能:1、惩罚:矫正制度固有的基本属性,是受刑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补偿,包括物质性的损失(金钱、权益等)和非物质性的损失(名声、地位等)。

2、隔绝:把受刑人与外部社会隔绝,既是对其自由权利的剥夺或限制,又减少其对社会的威胁,为各种矫正措施提供先决条件。

3、威慑:矫正制度和措施对一般社会成员的威慑和警戒,使其不敢违法犯罪。

4、改造:最终目的是使罪犯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得到矫正,重新融入社会。

人类惩罚制度的发展三阶段:以自由刑和生命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向以非监禁刑为主的过渡阶段监禁刑的局限:1、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剥夺了犯人的自由、自主、安全感、物品和服务、异性关系等,这些都违背人道主义原则。

2、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伤害,空间拥挤是构成身体和心理疾病的主要基础;监狱是一个极易形成挫折情景和挫折情绪的场所;监狱生活可能形成孤独的人格特征。

3、负性互动影响渐进矫正的效果:与正常人的交往和沟通被隔绝,被监禁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使得他们原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可能延续,另一方面潜在的相互教唆的可能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向更恶劣情况发展。

4、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为适应监禁生活他们会养成一套监狱特有的情景意识和行为方式。

5、监禁成本过高,直接成本如建设费用、工作人员费用、生活费用,间接成本如给被监禁人原工作单位和家庭带来的损失,减少其社会贡献等。

社区矫正的定义: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个案工作-矫治工作

个案工作-矫治工作

对于矫治工作的思考
• 对矫治工作的性质认识问题
• 制度建设问题 • 矫治社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 • 多学科介入问题
案例分析
• 小王是一个在缓刑期里的犯罪人员。由于 父母早亡,他寄居在亲戚家里。寄人篱下 的生活总让他倍感失落和受排挤,于是开 始闲散在外游荡,亲戚也不管他,最终染 上赌博恶习,为了赌资他偷窃成癖,终有 一次被抓正着。因为数额不大,小王被判 了缓刑,由社区矫治社工负责他的监管和 矫治工作。
• 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矫治社工的理论基础
• 人性化,不单纯把犯罪责任归咎于个人
• 探讨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个体离轨之间的 关系
• 通过对社会与个体的良性互动来达到矫 治的目的
中国矫治工作的演变
• “无产阶级专政”
• 80年代~90年代以管 教人员为主的阶段
• 其他人员介入阶段
矫治社工的对象——服刑人员
• 以个案辅导为主:面谈、诊断、辅导、联络
• 社区处遇中的矫治工作(社区矫治): 1.缓刑、假释人员的观察保护; 2.中途家庭和寄养家庭的服务模式 ; 3.教养院和感化院的矫正 (港台地区,大陆为 少管所); 4.“服务社会令”的执行。
矫治社工的对象——刑释人员
• 对暂时不被家庭接纳或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提供住宿 场所并予以监管和辅导服务。 • 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就学辅导以及相应的工作或学 习技能培训并寻找资源帮助解决服务对象在就业、就 学方面的困难。 • 为刑释人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辅导。 • 发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为生活有困难的刑释人员提供物 质援助,以帮助其尽快建立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个案工作
矫治工作 主讲人:秦昱
矫治工作的定义帮助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 • 在审判、服刑、缓刑、刑满释放或其他社区处 遇期间(与司法矫治体系密切相关) • 矫正错误、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并积 极地发挥其潜能的一种专业社会福利服务。

智慧树知到 《矫治社会工作》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 《矫治社会工作》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矫治社会工作》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社会工作者担负着矫治罪犯个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工作,以及改善罪犯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工作()。

A:对B:错正确答案:对2、与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不同的是,矫治社会工作的特点是没有福利性()。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美国最早的矫治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是()。

A:观护人B:志愿者C:社工D:退休检察官正确答案:观护人4、工匠盖房,如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房子不牢固,砸死房子的,工匠本人以死抵命,如果砸死房主的儿子,工匠的儿子以死抵命。

这样的法律见诸于哪国法典中()。

A:雅典B:古巴比伦C:古代中国D:古印度正确答案:古巴比伦5、矫正含义的演变经历了什么过程?()A:医学-社会工作-司法B:医学-司法-社会工作C:司法-医学-社会工作D:司法-社会工作-医学正确答案:医学-司法-社会工作第二章1、采取起诉便宜主义是指检察机构采用简化起诉的程序()。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以下哪些方式为非监禁化?()A:罚金B:担保C:软禁D:向受害者道歉E:社会服务F:拒绝悔过G:周末监禁H:公开训斥正确答案:软禁,社会服务,拒绝悔过3、我国把多长时间以内的自由刑视为短期自由刑?()A:5年以下B:4年以下C:3年以下D:2年以下正确答案:3年以下4、原始社会末期血亲复仇追诉和处罚施害者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A:受害人B:受害人家人C:受害人所在的氏族D:国家正确答案:受害人,受害人家人,受害人所在的氏族5、犯罪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

A:贝卡利亚B:龙勃罗梭C:菲利D:李斯特正确答案:菲利,李斯特第三章1、社会支持包括()。

A:社区B:社会网络C:亲密关系D:个体支持正确答案:ABC2、时间不仅包括时钟时间,还包括生物时间、心理时间、社会时间和进化时间等,但不包括文化事件。

()A:对B:错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现实治疗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现实治疗法反对心理疾病观念B:现实治疗法强调态度和情绪C:现实治疗法强调过去D:现实治疗法强调人格意识层面而不重视潜意识正确答案:AD4、以下哪种社会工作模式强调服务的短期性?()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认知行为治疗模式C:任务中心模式D:行为疗法正确答案:C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以下哪些技术结合起来?()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D:反映性技术正确答案:ABCD第四章1、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第二章 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对于犯罪原因的探究历程 一、古代社会的“冒犯神意”说 逆天道、叛神意 代天刑罚 自然法 法天 天人感应 存天理 灭人欲
二 刑事古典学派的“自由意志”论 切萨雷·贝卡利亚(CESARE BECARIA,1738— 1794) 《论犯罪与刑罚》 “我应该遵守的算是些什么法律呀!它在我和 富人之间设置了一条鸿沟。富人对我一毛不拔, 反倒找借口让我尝受他所没有尝受过痛苦。这是 谁定的法律?是富人和权势者。他们对于穷人阴 陋的茅舍从来不屑一顾,他们眼看着儿童们在饥 饿中哭嚎,妇女们在伤心落泪,却连一块发了霉 的面包也不肯拿出来。我们要斩断这些给多数人 造成灾难并为少数懒惰的暴君服务的绳索!
2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1)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亲友生计 (2)为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生活照料 (3)为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二)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会工作 惩罚、隔绝、威慑 改过 1 个案辅导 抗拒 2 团体治疗 3 联系社会 4 职业辅导 5 评估报告
我们要向这不平等的根源开战!我将重新恢复自 然的独立状态,我将以自己的勇敢和辛勤来获取 一定时间的自由愉快的生活。也许痛苦和忏悔的 一天会来临,但那是短暂的,在度过多年自由和 享乐的生活之后,我会有那么一个烦恼的日子。 作为少数人之王,我将纠正命运的荒谬,将让那 些暴君在被他们的奢侈侮辱得还不如他们的马和 狗的人面前,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3 “君命神授”名义下的峻法酷刑 《摩西十戒》 (一)耶和华—独一的真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 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二)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像彷 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神的名; (四)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十)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2010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2010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三、矫正社会⼯作的价值理念:
接纳---每个⼈都有与⽣俱来的价值和尊严
可塑性---相信每个⼈在⼀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
个别化---任何⼈都是⼀个独特的个体
四、矫正社会⼯作的主要内容
1.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犯罪嫌疑⼈及其亲友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职责是写⼀份调查报告,供法庭参考;
对亲友提供
a.维持⽣计的帮助;
b.为⼉童少年安排⽣活;
c.⼼理辅导
2.监禁场所中的服务---在监服刑⼈员
监狱具有惩罚、隔绝和威慑的功能;对服刑⼈员可能产⽣两种引导抗拒或改过社会⼯作以恢复其社会功能为主要⽬标
3.社区矫正中的服务---缓刑、假释和监外执⾏⼈员(最主要的服务)包括:
a.对这些对象的观护;
b.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c.社会服务计划的执⾏
4.刑满释放后的服务---更⽣保护
内容包括:
a.提⾼住宿场所;
b.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c.提供⽣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d.提供物质援助。

019 第十九章 矫正社会工作[34页]

019 第十九章 矫正社会工作[34页]
2.工读制度与工读学校
工读教育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举办的对有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 年采取托管寄宿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工读学校的接收对象是有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或轻微犯 罪行为的在校学生或被学校开除、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青少年。
二、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狱政管理
狱政管理是监狱对服刑犯人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 动,包括对罪 犯的监督管理、生活卫生管理、考核奖惩管理等具体内容,是监狱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内容。
一、社区矫正概述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
社区矫正是指社区刑罚执行活动,与监禁刑罚相对:社区矫正可分为狭义的社区矫正和广义的 社区矫正: 1.狭义的社区矫正强调对非监禁者执行的活动;对象是罪犯;场地是非监禁机构的社区;管理 者是专门的国家机关;时 间是刑事判决、裁定、决定确定且生效的期限;目的是矫正服刑罪 犯的犯罪心理、意识、恶习;性质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而广义的社区矫正,其工作队伍除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这一执行主体之外,还包括社 会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辅助工作者;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矫正对象改变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还要促进其完成再社会化。由于各国国情、文化和法治背景的不同,因而其社区矫正的内涵与 外延也有所不同。
2.对犯罪的认识
个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先天生理性或遗传性的因素,即生物因素,也有后天 个体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性的因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文化的原因。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二)尊重、平等、接纳的价值观
尊重的价值、平等对待的价值也隐含着接纳的价值,接纳就是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也 不论他的个性或性格如何,更不论他的犯罪事实如何,都不鄙视他们,而是以一种客观的、体 谅的心态接受这些事实,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与受助者一起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寻找问题产 生的原因,讨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纳不是鄙视或排斥,而是理解。犯罪的欲念并不仅 仅存在于罪犯的头脑中,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犯罪的欲念也会闪过普通人的头脑,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每个普通人也会有尝试性的、轻微的越轨行为,接纳就是承认这些欲念和行为存在 的合理性,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寻找控制的方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接纳还是一个助人 自助的过程。接纳也不是认可现状,而是在正视现状的前提下,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并促使受 助者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地改变现状。

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adil

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adil








研究国外的各种社区矫正模式 , 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方 面的启示 : 一是我国应建立半开放式监狱或出狱中间站 , 作为监狱 与社会之间缓冲地带。建立这样的场所主要适用两类人员 : 其一是对即将回归社会的罪犯适用。 其二是对犯罪情节轻微的罪犯的适用。如建立半开 放式监狱 , 可让其不完全丧失自由而又让其感受到失去自由 的痛苦 , 从而起到警诫和惩罚的双重作用。国外无论是美国 的间歇监禁、重返社会方案 , 还是英国的监管中心都有这样 的功能。目前 , 我国的刑罚执行体系中 , 包括正在试点的社 区矫正中都没有类似的安排和尝试 , 要使我国的社区矫正措 施更具有针对性并充分体现个别化原则 , 这样的措施是必不 可少的。



(三)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1、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2、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3、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网络,如动用社会志愿者 事例:现行英国法律根据刑 、 罚轻重 , 把刑罚分成三种 : 罚款、社区矫正刑和监禁刑。社区矫正 刑属于中等强度的刑种 , 适用于具有中等危害程度犯罪行为的罪 犯。目前 , 社区矫正刑罚已成为英国司法实践中广泛适用、占据 重要地位的一个刑种 。
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3.矫正社会工作的具体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一)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 1.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服刑人员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二)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1.公民教育:公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心理、情绪辅导:自杀、羞愧 3.职业技能训练 4.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提升

社区矫正理论基础

社区矫正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1、人道主义是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人道主义思想反映在刑罚观上,表现为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徒刑的监禁条件,给犯人以人道的待遇和自新的机会。

这便成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2、新社会防卫论为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新社会防范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同犯罪作斗争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和社会成员,而不是对个人的惩罚;(2)通过使个人和社会分离和隔绝的方法,或者通过对个人适用矫正措施和教育措施的方法,把犯罪者变为合法的公民;(3)刑罚的“人道化”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要以恢复犯罪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前提;(4)刑事政策的着眼点是对犯罪的个人预防,而不是犯罪的一种预防;(5)主张刑事司法体系应是一个注重罪犯品格研究的人道化过程。

3、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

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家庭、教育、商品和服务、就业、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

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

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3个层次:(1)个人网络工作。

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

个人网络的分析内容包括:网络的大小,即自我认为周围可以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的数量;关系的基础,即来自6个不同影响范围的愿意提供援助的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和其它的援助者;网络成员提供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评估资源和实际提供援助时的愿意程度。

《矫正社会工作模式》课件

《矫正社会工作模式》课件

会。
02
监狱矫正社会工作的目的
通过提供辅导和支持,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增强自我控制和自
我调节能力,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同时,为罪犯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
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社会。
03
监狱矫正社会工作的内容
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教育辅导、职业培训等。通过这些服务,帮
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重新融入
《矫正社会工作模式》 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 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 •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 矫正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前景
01
CATALOGUE
引言
背景介绍
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的以惩罚为主的监狱管理方式,到现代的以矫正为主 的罪犯改造方式。
05
CATALOGUE
矫正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前景
当前矫正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人员不足
目前矫正社会工作领域 面临人员不足的挑战, 这影响了服务的覆盖面
和质量。
资源有限
由于资源有限,矫正社 会工作难以满足日益增 长的需求,尤其是在偏
远地区。
服务模式单一
目前矫正社会工作服务 模式较为单一,缺乏针 对不同个体和情境的多
社区参与 鼓励矫正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增 强社区归属感,同时为社区提供 志愿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心理咨询与治疗 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 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技能培训与就业援助 为矫正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 援助,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 找到合适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
社会做好准备。

第二章 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  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理论基础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一、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矫治社会工作的哲理基础,与积极性的“人道主义”思想及价值观具有密切的联系。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包括:1、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且都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2、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3、承认人类生而自由;4、认为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是互相依赖的。

因此,个人和社会彼此都有责任维护双方的发展。

社会应该帮助个人排除其在发展道路上的障碍;5、认为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6、人人均有尊严且应该得到尊重;7、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人道主义思想成为整个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社会工作基本假设:尊重他人、人是独特个体以及人有改进能力等,其核心内容就来自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这样的思想运用于罪犯的矫治上,就是相信人有潜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给予机会才能充分发挥。

人的可塑性和尊贵正在于此,因此,纵然偶一失足犯法,也绝不该受轻视或唾弃;反之,应该保障其个人权利,给予机会自新。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用于指导矫治社会工社的理论有多种类型,有些理论重在解释罪犯犯罪的内外原因,有些理论则着眼于罪犯的人道化矫治。

1、社会解组理论社会解组理论是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解释个人越轨或犯罪。

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系统,通常情况下,这个系统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

一旦出现某事件改变了某部分功能,其他部分必须重新协调来适应这种变化。

否则会使各部分彼此脱节,丧失其功能。

各部分之间缺乏适应或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社会解组现象,进而造成个人越轨直至犯罪。

(2)一般而言,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出现社会解组:a.缺乏足够的社会规则来引导人们行为;b.各种社会规则相互矛盾以至于人们无所适从;c.传统崩溃使社会失去控制力。

而社会解组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个人造成紧张、压力、失范,导致个人解组和个人行为越轨。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第一章矫正社会工作概述随着人类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工作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刑罚执行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含义一、矫正医学范畴中矫正的含义矫正,也称矫治,原始医学上的专门用语,意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使身体部位的形状或技能方面发生畸变的患者得到康复,重新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的过程。

司法范畴中的矫正的含义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的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制度和措施的功能为了改变犯罪的思想和行为,矫正制度和矫正措施综合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惩罚2)隔绝3)威慑4)改造二、矫正制度的历史发展刑罚制度的历史变迁刑罚是人类应对犯罪现象的一种重要手段。

由于犯罪现象形式多样,类型繁多,程度轻重不一,由此也形成了刑罚方法的多样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们的刑罚观念相适应,形成了以某种刑罚方法为主、其他刑罚方法为辅的刑事制裁体系。

以这种刑事制裁体系为依据,大体上可以把人类刑罚制度的发展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肉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以监禁刑为主向以非监禁刑为主的过渡阶段。

社区矫正的起源与发展以监禁刑为主体的刑事制裁体系的存在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但也存在很多局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

第三,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的效果。

第四,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

第五,监禁矫正成本过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监禁矫正的这些局限日益显现,一种新的刑罚执行制度——社区矫正制度——逐步形成,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社区矫正制度已经成为刑罚执行制度中的主导制度。

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够替代监禁矫正成为人类历史上刑罚执行制度中的一种主导的刑罚制度,就在于社区矫正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监禁矫正的弊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区矫治服务—社区矫治服务的价值理念与对象

社区矫治服务—社区矫治服务的价值理念与对象
案主本在正常小学就读,由于上课时经常有不正常举动,学校劝其父 母将其转学至辅读学校。后案主进入辅读学校就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毕业后拿到辅读学校的结业证书和智力残疾证。案主曾随其父亲到工厂上 班,从事车床工作,其父亲去世后,他就离开工厂,不愿再从事车床工作, 因为他认为这份工作太危险。此后案主就一直在家,经常出入网吧,还有 喝酒、吸烟的嗜好。案主非常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几乎没有朋友。
案主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自卑心 理不肯面对现实。案主之所以会如 此沉迷网络,是希望通过网络这个 虚幻世界满足现实生活不能得到的 东西(如,朋友、交流等)。网络 成为他逃避现实的有效手段,在网 络中案主得到了满足,但这种满足 使案主与现实脱离得越来越远。案 主对就业的看法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只能对就业表示一种空泛的信心, 却没有具体方向,也没有实际行动。 他拒绝思考求职可能的困难,这是 一种很明显的逃避行为。根据案主 的具体情况制定如下服务计划:
(五)效果评估,肯定案主的努力,必 要时可继续跟进。
案主失业后经常沉迷网络,出入网吧,彻夜不归,需要钱就直接向母 亲和奶奶要,要不到有时甚至会动手打人。案主没有就业的欲望,只想继 续现在的生活。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只要他想找工作了就一定能找到, 但当被问及想从事什么工作时,却表现得相当茫然。
挽救因网络成瘾的失足少年 如何制定服务计划?
挽救因网络成瘾的失足少年
挽救因网络成瘾的失足少年
黄某,男1995年12月出生,小学文化程度。案主一向比较听从父亲的 话,也把父亲当作榜样,父亲的突然去世给他打击较大。其母亲因为能力 有限,工作单位比较远且经常加班,与案主接触时间也很少,对案主不大 管教。案主的奶奶负责照顾其生活起居;对案主比较宠爱,尽量满足他的 经济需求。但由于年龄差距,他们之间平时也不太沟通。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1、矫正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与视角
行为主义理论:对不适当行为进行矫正以适应当前环境
认知理论:帮助获得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指导行为
标签理论:去标签化、重新定义标签
优势视角: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心理视角:直接和间接融于一体,既从本身入手,也从环境入手
2、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个案)
1)行为治疗的方法技巧
反应性技巧:反制约、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
操作性技巧:正增强、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
综合性技巧:由规则管理行为、模仿、敢于自表训练、松弛训练
2)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个案)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化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3)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
主要方法
同伴教育辅导员能力提升小组:招募同伴教育辅导员,并通过小组提升能力
同伴教育主题活动:爱心公益型、感恩回报型、团队互动型、学习成长型、回顾展望型
同伴信箱、星火计划、同伴之音、同伴演讲
3、改善矫正对象社会环境的方法
1)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2)社会工作行政的运用
宏观上:与政府的社区矫正政策紧密相连,把政策变成服务
微观上:与机构相连,加强机构内部管理
4、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以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
矫治社会工作的哲理基础,与积极性的“人道主义”思想及价值观具有密切的联系。

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包括:
1、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且都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
2、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
3、承认人类生而自由;
4、认为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是互相依赖的。

因此,个人和社会彼此都有责任维护双方的发展。

社会应该帮助个人排除其在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5、认为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
6、人人均有尊严且应该得到尊重;
7、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人道主义思想成为整个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社会工作基本假设:尊重他人、人是独特个体以及人有改进能力等,其核心内容就来自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这样的思想运用于罪犯的矫治上,就是相信人有潜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给予机会才能充分发挥。

人的可塑性和尊贵正在于此,因此,纵然偶一失足犯法,也绝不该受轻视或唾弃;反之,应该保障其个人权利,给予机会自新。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用于指导矫治社会工社的理论有多种类型,有些理论重在解释罪犯犯罪的内外原因,有些理论则着眼于罪犯的人道化矫治。

1、社会解组理论
社会解组理论是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解释个人越轨或犯罪。

其基本观点是:
(1)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系统,通常情况下,这个系统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

一旦出现某事件改变了某部分功能,其他部分必须重新协调来适应这种变化。

否则会使各部分彼此脱节,丧失其功能。

各部分之间缺乏适应或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社会解组现象,进而造成个人越轨直至犯罪。

(2)一般而言,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出现社会解组:a.缺乏足够的社会规则来引导人们行为;b.各种社会规则相互矛盾以至于人们无所适从;c.传统崩溃使社会失去控制力。


社会解组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个人造成紧张、压力、失范,导致个人解组和个人行为越轨。

2、偏差行为理论
偏差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人偏差行为的出现并非源于社会解组或社会缺乏制约性的规则,而是由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了某个社会位置所规定的角色行为,违反了社会所期望的规范。

具体来说,对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偏差行为的方法,在偏差行为理论中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不一定是社会解组所造成的,而是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使得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合法的通道,只好铤而走险,通过非法途径和非法手段来达成目标。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要解决偏差行为,一条良策就是重新分配生活机遇。

这种观点的形成深受美国社会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Rober Merton)所提出反常理论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虽受社会解组的影响,但是根本上是不恰当的社会化的结果。

个人在所属的初级团体中学习行为规范,如果这个初级团体的行为模式本就偏离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那么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会偏差行为。

因而解决偏差行为的方法是重新社会化,鼓励人们增进与合法行为模式的联系,同时劝阻人们减少与非法行为模式的接触,以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这种观点是在美国社会学界中社会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桑斯兰(Eduin H.Sutherland)所创立的差别结合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3、社会连接理论
社会连接理论由赫胥(Hirschi)于196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犯罪的本能或倾向,而人和社会如果建立起“社会连接”,则可以减少或避免犯罪。

赫胥指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与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一个人能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这个人与社会就有了连结,也就比较不容易犯罪。

如果一个人反对社会的价值观与信仰,任由人的本能从事,完全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这样的人就缺少了社会连结,他就比较容易犯罪。

社会连结的内涵可以包括依附、奉献、参与、信仰等。

4、新社会防卫论
1950年法国犯罪学家安塞尔,在19世纪末的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等人倡导的以预防犯罪和保护社会为目标来改革刑事政策的社会防卫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社会防卫论,它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矫治社会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社会防卫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同罪犯作斗争不是为了对个人的惩罚,根本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和社会成员;
(2)通过个人和社会隔离的方法,或者采用对罪犯合适的矫正与教育措施,把犯者转变成守法的公民;
(3)刑法的“人道化”应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要以恢复犯罪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前提;
(4)刑事政策的着眼点是对犯罪的个人预防,而不是犯罪的一般预防;
(5)刑事司法体系应该是一个注重罪犯品格研究的人道化的过程。

(一)人道主义是矫治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人类社会对罪犯惩罚,从“以牙还牙”到“杀鸡做猴”的观念,持续了数千年,到18世纪末年,人们才开始采用感化的方法来对待罪犯,而不再以残酷的刑罚惩治犯人而后快。

引起这一巨大变化的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人道主义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藏”,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善加诱导,必能改变与发展,即使偶尔失足犯事,也绝不能受轻视和唾弃,只要重新给予机会,定能改过自新。

人道主义思想反映在刑罚观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徒刑的监禁条件,给犯人以人道的待遇和自新的机会。

这便成为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新社会防卫论为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9世纪末,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等人倡导社会防卫论,强调以预防犯罪和保护社会为目标来改革刑事政策。

继承这一理论,法国犯罪学家安塞尔于1950年提出新社会防卫论,其基本观点为矫治社会工作在战后时期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新社会防卫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同犯罪作斗争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和社会成员,而不是对个人的惩罚;
(2)通过使个人和社会分离和隔离的方法,或者通过对个人适用矫正措施和教育措施的方法,把犯罪者变成守法的公民:
(3)刑法的“人道化”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要以恢复犯罪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前提;
(4)刑事政策的着眼点是对犯罪的个人预防,而不是犯罪的一般预防;
(5)主张刑事司法体系应是一个注重罪犯品格研究的人道化的过程。

三、接纳是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而这种尊严和价
值带给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

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待受助者的基本态度应是接纳而非批判。

这一价值理论在矫治社会工作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矫治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是一些对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损害者,他们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但是进人社会工作领域,他们同样是受助者。

不管他们过去的行为多么严重地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现在他们只是一个需要予以矫正治疗的个体。

就像需要诊治的病人一样,医生决不能因为病人身上有烂疮肿瘤而拒之门外。

社会工作者同样应该将受助者本身连同他过去的犯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才能以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的、安全的气氛中与受助者深人讨论间题,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