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5)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材分析]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的关系及用厘米、米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厘米、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
信息窗1——阿福做长袍[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厘米的认识。
[教具准备]挂图、尺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里边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这节课学习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价“厘米”。
(板书:厘米的认识)二、观察探究1.学生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看谁观察的最仔细!(1)每个学生观察直尺,并汇报。
(发现了数字,长短不同的线、cm)。
(2)教师出示直尺,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
(师板书:刻度线、刻度、厘米、0起点)同学充分认识了直尺,那你能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吗?(3)学生观察直尺,找出1厘米,并到黑板上演示。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找的很好,像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同学们很聪明,从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能用手比划一下吗?(5)学生观察尺子,并比划。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信息窗2_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
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
知道:1米=100厘米教具:米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上次徒弟为阿福改好了上衣,他很满意。
今天他又来了,你有什么问题吗?二﹑认识米,建立1米的实际概念师:“米”也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的,它是比厘米更大的一个长度测量单位,“米”也可以用m表示,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感受一下吧!请大家合作:量出1米的长度1、仔细观察一下是多少厘米?讨论:1米=10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三、用米测量和估测1、指名学生估测: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课桌的长度凳子的长度2、实际测量长度,交流测量方法3、教师画一条线段,先估测再测量四、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断尺:“0”刻度磨损的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2、利用断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五、解决开放性问题一张床长2()一枝冰糕长12()小明的鞋子长23()一棵大树高5()一列火车长75()一座楼高20()一本练习本大约长()厘米教室的门高大约是()米六、当堂达标1、你知道黑板的长吗?先估计一下,再量出来。
黑板的长是()米()厘米2、教室的高大约有()米教室的长大约有()米教室的宽大约有()米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八、作业布置:课本98页,必做题:1、2、题选做题:3题板书设计:阿福的长袍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教学建议后记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第8单元—厘米、米的认识
教师小结:量的时候,物体的一端一般要对准0刻度线,
还要把铅笔和尺子放平,另一端指向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2)测量线段的长度并说说测量的方法
(3)测量一拃的长度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发现每个人一柞的长度都不相同,可见用手测量来做衣服是多么的不准确啊!
2. 3米=()厘米5米+6米=()米
800厘米=()米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3.想一想,填一填。
一张床长2()一枝冰糕长12()
一列火车长75()一座楼高20()
一本练习本大约长()厘米教室的门高大约是()米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板
书
设
计
阿福做长袍——米的认识
师:阿福的这件长袍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生: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样长。
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
约是1米吗? (讲桌的高度、饮水机的高度)
【本环节通过学生估计,亲自量一量,站一站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高度,加深对米的理解。】
【本环节通过看、比、量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对1米的长度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巩固米的认识。
1.小组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划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别有多长。再比划1米有多长。
2.师:好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①用手在尺子上摸一摸1cm有多长,再用手指比划一下。
②谈感受:很短……
③找生活中的1厘米:打开教师准备的材料袋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最新版青岛版数学一下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统计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认识线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每人一把直尺,一个学具袋一、故事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一拃是什么意思么?生1:不知道生2:我知道!师:你来说说!生表达。
师:这是你认为的一拃啊?来看我!请大家跟我来做:小手伸出来,哪根指头最最长?中指最最长;大拇指劈叉,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就是一拃。
咱们再来一次,你能和我一起说吗?师:你想知道你的一拃有多长吗?那我们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师:我先给大家讲个关于“拃”的故事。
阿福来到裁缝店做一件衣服。
老师傅开始量尺寸,一拃,两拃,三拃(课件演示)。
老师傅把工作交给小徒弟来完成。
小徒弟开始量,一拃,两拃,三拃(课件)。
你们猜,结果如何?生:衣服小了!师:对啊!衣服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啊?生:小徒弟的手小,老师傅的手大。
师:他们的手不一样大,测量结果就不同。
看来必须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你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生1:师傅量师傅做;师:不错!那徒弟,,生2:徒弟量徒弟做。
师:不错!还有别的方法吗?生:用尺子!师:好方法!我们的生活中通常都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尺子:直尺,软尺,折尺,钢尺,三角板。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直尺。
大家来看尺子,你发现了什么?生:小竖线师:请你完整回答,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些小竖线我们叫它刻度线。
师:还有呢?生:数字。
师:这些数字叫刻度。
大家来观察,数字从几开始?生:数字从0开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在这里,0表示什么意思?生:一个都没有!师:在这里不是一个都没有的意思了,而是表示开始,起点!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厘米。
青岛五年制一下数学8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 (1)
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学会了吗?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一单元的知识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展开的,该单元的概念少,知识分布比较集中,学生复习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加以分辨。
只是在如何选择使用工具测量时,稍微有些难度。
因此,本单元专门设计了“我学会了吗?”测量同学身高的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厘米和米的具体含义及进率,能恰当地选择测量工具、长度单位,会使用工具测量,会用复式单位表示身高。
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回忆呈现、块状整理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100厘米……)2、结合学生的回忆,边回忆边整理,用厘米作单位时,一般测量什么样的物体?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你能用厘米说一句话吗?老师想知道课本有多长,该怎么办?(师板书:较短,厘米,cm,1厘米,小刀的长度大约12厘米,用直尺量。
)3、你能仿照厘米的样子,自己整理一下有关米的知识,全班交流。
(师板书:较长,米,m,1米,教室长16米,用米尺量。
)4、小练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张床长大约2②一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③一把小刀大约长12 ④学校的跑道长大约是4005、师举例:小明的身高是1米20厘米,观察①和②以及这个例子,有什么不一样?(师结:当身高不是整米数时,我们一般用几米多少厘米表示。
)6、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怎么办呢?(用卷尺量一量)[设计意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形式,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的知识点,达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通过回忆整理,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理、沟通,从而达到回顾知识原状,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系统整理,让学生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进行深入的探索。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 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动画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好看的动画片,请大家边看边想:动画片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播放动画并配音: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衣服,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
师傅:“欢迎、欢迎,你想做什么?”阿福:“我想做一件上衣。
”师傅:“我来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量完之后,小徒弟就按照量好的尺寸认认真真地做起衣服来。
徒弟:“身长三拃,一拃、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衣服,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哦?我再量一量……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徒弟:“我明明做了三拃长啊,这是怎么回事呢?”)(2)讨论交流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3)汇报:师:你们是怎样讨论的?为什么把衣服做小了?生1:因为阿福长高了。
生2:阿福太粗心了。
生3:师傅的手大,阿福的手小。
师:我们来比一比,我当师傅,你来当徒弟。
(教师与学生比手与拃的大小)师傅的手大,一拃就长;徒弟的手小,一拃就短。
所以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
2、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师:怎样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让师傅量,师傅做。
生:用尺子量……师:是啊,古代的人们也发现,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案
《阿福的新衣》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做过)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
只有量得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
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
想知道吗?(想)打开课本第75页,谁能看着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学生思考)师:谁的故事编好了,把你的小故事跟小伙伴讲一讲。
谁能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师:你第一个把小手高高举起来,你来讲吧。
(学生讲故事)敢发言真不错,奖给你一朵小红花。
师:谁再来讲一讲?(指生讲)真棒,再动动脑筋,你的故事会更精彩。
师:我也会讲这个故事,我可以讲吗?(可以)阿福到一家裁缝店做衣服,于是师傅开始测量阿福的身长,结果是三拃,袖长是二拃,肩长是一拃。
刚巧师傅有事要出门,于是让徒弟做,徒弟非常高兴,用自己的手测量出了一拃、两拃、三拃。
来做新衣的阿福穿上新衣,一脸的不高兴:“太小了!”。
师傅用手量了量,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徒弟觉得很冤枉,拍着小脑袋想:这是怎么回事?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长度单位的统一师:刚才我们听了故事,你知道一拃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思考,指生回答一拃是从哪到哪)师:大拇指尖到中指尖撑开的最大距离就是一拃。
(边说边演示)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小组先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说?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多生回答)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周珂含,请你到前面来,我们来演示一下。
师:我当师傅,你来当徒弟好吗?(比手、比拃)师: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拃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好吗?(开始测量,交流各是几拃)师:我明白了,一样的桌子,老师的手大,你的手小,所以结果不一样。
徒弟给阿福做衣服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对吗?(对)师:那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一说?生1:师傅手量,师傅做。
生2:徒弟手量,徒弟做。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3:用尺子量。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 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计,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多媒体、尺子、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阿福的新衣,请看。
(放动画片:阿福的新衣)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长度单位的统一教师:同样是三柞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呢?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真会回答,小小标志送给你)师: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师傅的手大,他的柞就大,徒弟的手小,他的柞就小。
那一柞是怎么回事呢?师演示怎样算一柞(从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所能伸开的最长距离)教师和学生比柞,进一步理解手打柞大,手小柞小。
师:我明白了,一柞都差这么多,那两柞、三柞差的就更……难怪阿福的衣服会做小。
师:那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1:师傅的手量,师傅做,生2:徒弟的手量,徒弟做。
(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生3:用尺子量。
(真聪明,小小标志送给你)师总结:其实,古代的人们也发现了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量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测量时单位一定要统一。
而现在我们测量的工具通常会用到尺子,尺子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朋友们常用到的直尺。
师:下面,请小朋友从桌子上轻轻的拿起直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你的直尺上都有些什么?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出示课件:尺子)2、学生观察探究,认识尺子师:为了观察的方便,老师把尺子放大了,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谁来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 (8)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一年级第二册)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经历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的过程,,形成初步估计的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厘米、米的认识难点: 建立长度观念。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阿福做上衣”。
通过“怎么回事?”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第二个信息窗是“阿福做长袍”,通过“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的问题引出对长度单位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阿福的新衣”这一素材,可以从讲故事入手,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并加以解决。
2、要重视实际测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以形成厘米、米的表象。
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在具体测量时,允许并鼓励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同时,能针对具体测量对象,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身边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并找出一些长度是1厘米、1米的物体,使学生真正了解1厘米、1米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
所以要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青岛版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实践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突破】以故事“阿福的新衣”引入,让学生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寻找1厘米长度的物体的活动中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对物体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尺子,测量用的彩条、1厘米小棒、堂堂清测试题。
【教学关键】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快乐学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你?在观看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能做到吗?这个动画片讲的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的时候闹笑话了,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研讨学习,动脑思考(学生看完动画)师: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小组先讨论一下,一会儿发言。
(小组讨论)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拃不一样长师:我们想个什么方法才能不再闹这样的笑话了呢?生: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应该用尺子去量。
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为了测量的准确与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我们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徒弟一起来认识尺子。
三、讲解学习,动手实践(1)认识直尺,找找直尺上的小秘密。
师:瞧,这是宋老师的尺子,你们的的尺子呢?请大家摸一摸,看一看,尺子上有哪些小秘密?和同位交流一下。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发展学生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3.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直尺1厘米的小棒几厘米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好!还记得我吗?我是孙老师。
我想给大家出个谜语,想不想玩?“两株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又能画,天天工作全靠他!”大家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手来了,那我们的手能干什么?(学生回答)其实手还有个用途,可以量东西,想不想知道手怎么量东西?把你的手伸开,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是——一拃。
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关于“拃”的故事,想不想听?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表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有的可能会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也有的可能会傅的手,徒弟的手短,都予肯定。
【意】以故事引入,并学生留下念,既激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学生体会一位的必要性了具体的情景。
二、探索新知1.出示主:仔看,你能是什么?交流:他的不一。
教引:怎做就可以避免的生呢?学生:用同一个人的来量。
教:也就是量位要一。
有的同学,用尺子。
那你尺子?我生活中有好多种尺子,有:卷尺、皮尺、直尺、尺。
咱同学桌子上的都是直尺。
在尺子上找找看,你尺子上有什么?把的跟你同桌一。
2.厘米(1)找一找教:察自己的尺子,你尺子上有什么?学生:有很多的数字, 0,1,2 ,⋯ .了? 0,1,2 ,⋯有数字,都是从0 开始的。
(0 是尺子的起点)学生:有三种,最的,最短的,中的。
学生:有字母 cm。
老今天也来了一把尺子,大家看看,它能用?少了什么?(依次介刻度、刻度、0 刻度, cm)教引:尺子最左的一根刻度我叫它“0 刻度”。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word教案 (4)[001]
阿福的新衣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第七单元信息窗口一的内容,通过阿福在做新衣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信息窗口二通过测量时师徒意见的不同,引出对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认识。
学情简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
但是对于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地认识。
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再测量活动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难点: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策略:通过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产生思考,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借助学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厘米。
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
只有量的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
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
想知道吗?一天,阿福来做衣服,师傅用手给阿福量,身长3拃,徒弟记录,记录完后,徒弟晚上试给阿福做衣服,身长1拃、2拃、3拃,7天后,阿福来拿衣服了,怎么衣服穿在阿福身上又瘦又小,师傅量了一下身长,怎么只有2拃。
于是师傅埋怨小徒弟了,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也很奇怪,我明明是做了3拃,怎么小了呢?二、讲授新课1、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能不能帮帮阿福,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1.厘米和米的概念: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
2.长度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长度单位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际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长度单位的故事》、《厘米与米的奇妙之旅》等,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视频资源:《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和测量方法。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观看视频资源,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房间长度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进行创新性长度测量活动,如制作一个自己的身高尺,测量身边同学的身高等。
学生可以撰写长度测量日记,记录自己的测量经历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学和共进。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际测量等活动,体验长度单位的应用。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厘米的认识》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厘米的概念,了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区别,能够运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厘米标尺、教学卡片学具:学生尺、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阿福的图片,阿福身上穿着一件新衣服,颜色非常漂亮。
我请大家观察阿福的衣服,然后用量尺测量一下阿福的衣服的长度。
2. 讲解厘米的概念:我拿出厘米标尺,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
我给大家演示如何用厘米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解释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不同。
3. 例题讲解:我拿出教学卡片,上面有一些例子,比如测量一支笔的长度,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等等。
我逐一讲解,并让学生跟着我一起测量。
4.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自己拿出学生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课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作业设计:题目1:请用量尺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题目2:请用量尺测量一下你的课桌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题目1: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题目2:课桌的长度是厘米。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厘米的概念,厘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以及如何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厘米的概念,是否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
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厘米来测量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测量一下家里电视的长度,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等等,让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于《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中关于厘米和米的认识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换算,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及换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厘米和米的模型、尺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际情景,如购物时物品的长度,让学生感受到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我会使用教具和PPT向学生讲解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及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厘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厘米和米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换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桌子长度,用厘米和米表示,并记录下来。
答案:桌子长度约为70厘米或0.7米。
2.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的书包长度,用厘米和米表示,并记录下来。
答案:书包长度约为40厘米或0.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至关重要,也是我在课堂上会特别强调的部分。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情景,如购物时物品的长度,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厘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阿福做新衣第1课时课题:阿福的新衣--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一年级下教材93—95页教学目标: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尺子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正确建立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准备:课件,直尺,长短不同的小棒,长方体和正方体预习要求:看一看课本93—95页。
试着说一说图中的故事。
(一拃的长度指的是什么?你能想办法知道徒弟一拃的长度吗?)想一想生活中,我们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做一做用你看到的方法,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要认真听呀,听听故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课件播放《阿福的新衣》故事。
学生认真听。
是啊,大家听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一说?学生同桌讨论,发表看法。
同学们想的真不错!师父的一拃长,徒弟的一拃短,如果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就好了。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长度单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板书:认识厘米)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对于厘米的了解。
同学们通过预习,关于厘米你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可能说:尺子上有1厘米,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单位。
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2、介绍认识尺子。
对,尺子上有1厘米,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他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出示刻度尺,这种尺子叫刻度尺。
请同学们说一说刻度尺上都有什么?让学生认识刻度尺上的长刻度线: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长刻度线的下面有数字,咱们就把这些长刻度线分别叫做刻度0、刻度1、刻度2、刻度3,,刻度0也表示尺子的起点指出0刻度在哪儿?刻度5在哪儿?3.认识1厘米(1)刻度尺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谁知道在刻度尺上还有哪一段长是1厘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比方说刻度1到刻度2之间,刻度3到刻度4之间,,(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对照着尺子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大拇指和食指比划)②为了让同学们比的更准确一些,拿出准备的1厘米的小棒来比划一下。
轻轻地放下小棒,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想起来了吗?好,现在你能用手势直接比划1厘米的长了吗?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比较短,所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③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4.画1厘米怎样画1厘米长的线?学生说完后教师示范画:直尺放平,在刻度0上面点个点,一直画到刻度1就停下,在刻度1上面也点个点。
这就是1厘米长的线,在线的上方标上1厘米。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5.认识几厘米画几厘米(1)你知道刻度0到刻度3之间的这段有多长吗?刻度0到刻度4之间的一段呢?刻度1到刻度6之间的一段呢?7到11呢?小结:有几个1厘米(大格)就是几厘米。
(2)怎样画4厘米长的线?学生汇报画法教师示范:从刻度0画到刻度4,就是4厘米长的线,在上面标上4厘米。
学生画教师巡视。
学生再画6厘米长的线。
强调从刻度0开始画。
6.认识线段刚才咱们画的1厘米、4厘米、6厘米的线都是线段:线段都有端点,直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连结两个点的直直的线就是线段)7.测量线段的长度(1)出示:课本95页小电脑博士提出的问题:这几条画的都是线段你能量出他们的长度吗?学生说,教师注意纠正,并示范测量方法: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段,直尺紧紧挨着线段,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然后在线段上方标上几厘米。
学生比着老师的方法量第一条线段。
再量剩下的两条线段。
教师边巡视边强调:刻度0对准一段,量完后别忘了在线段上面标上几厘米。
三、方法应用(1)先估一估一拃多长?再测量一拃的长度。
(2)量一量,大拇指的的宽大约是1厘米。
(3)估一估,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几厘米。
四、自主练习:第1题、在正确的下面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幅图是把直尺的一端与字典左端对齐,第二幅图是直尺的0刻度线与字典的左端对齐。
所以,第一种测量的方法是错误的。
第2题、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数学课本、长方体(正方体),先说一说物体的长、宽、高,再让学生测量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
(注:粉笔盒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代替。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
六、限时作业:(一)我会填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二)我会画画出两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厘米、8厘米。
(三)我会量:量出下列线段的长度。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刻度0到刻度1之间是1厘米:从刻度0开始画。
↓1cm连结两点的直直的线叫线段。
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端。
第二课时课题:阿福做新衣---自主练习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5-96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厘米和1厘米的认识。
加深对1厘米的表象认识。
2、进一步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测量的方法,掌握估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说一说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单位是什么?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你真学会了吗?看看你来闯关怎样?大胆来闯关(1)火眼金睛辨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2)二、拓展练习,巩固提高:第3题:量一量,让学生自主动手量一量,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展示测量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教师需要注意三角形两条斜边的测量方法)第4题:填一填:小昆虫跳远。
蛐蛐跳了多远?引导学生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们跳了多远。
小蛐蛐是从0刻度线开始跳的,跳到刻度线11,它就跳了11厘米。
小蚂蚱跳了多远?方法一:可以从刻度线7往后1厘米1厘米的数。
是9厘米。
方法二: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从刻度7跳到了刻度16,用16-7=9厘米。
这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教师再说一组不是从0刻度线测量的物体。
如2到14厘米。
第5题:量一量线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测量的方法,再交流汇报。
然后分别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7厘米和10厘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测量。
第6题:比一比,注意观察,在填空。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支铅笔尖,红色的铅笔比9厘米短一些,绿色的铅笔比9厘米长一些,所以两支铅笔的长大约都是9厘米。
多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加深对“大约”的认识,体会估测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实际应用:第7题:量一量你的手:先估一估,再一量。
可以先找一名学生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估计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逐步缩小估测与实际测量的差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第8题:量一量你的课桌。
同桌之间合作,先估一估,然后用你的一拃量一量,最后用尺子量一量。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课题:阿福做长袍---认识米教学内容:一年级下第97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建立1米的表象认识。
2、通过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
预习要求:1、仔细阅读教材97页的信息窗,想一想师傅和徒弟又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一帮他们吗?2、问问爸爸妈妈,看看课本,说一说1米是多少厘米?1米=()厘米3、找找家里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记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上次阿福去裁缝店做了一件新上衣,结果满意吗?为什么?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
”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米。
”如果你是阿福,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疑问?1米=1oo厘米吗?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米的认识)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认识1米的长度。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师画线段)比划一下。
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米究竟有多长?想一想,用米尺来量1米的长度时,为了保证精确,应该注意什么?(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两端,不能握住太多。
)那我们一起来试试:(1)每个小朋友手中有一个米尺,请你轻轻的拉齐米尺的两端,(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手臂不要动,手指轻轻一松,放掉米尺,看一看,你两臂伸开的距离就是米。
再试一试,同桌合作,一个比量,一个用尺子量(2)测量几步为1米。
(3)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二)感知一米的高度。
看像这样把米尺竖着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请大家估计一下,从老师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
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呢?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质疑:为什么都是1米的高度,都是从脚底量起,到老师的腰这里的高度是1米,而到这位同学下巴的高度是1米?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三)联系生活。
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屏幕的宽,黑板的宽,门的宽,桌子的宽,课桌的宽等)我们量一量自己估计得准不准。
(请两名代表分别量一量)(四)联系估测。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天天带着米尺,如果身边没有米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呢?手臂伸开的长度差不多是1米,量一量就能估计出来了,我们刚才步测3歩大约1米,我们可以走一走,看大约有几个3步,就有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