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药课件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第十三章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社会与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只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一 部分,未来将更加重视社会和心 理支持在疾病管理中的作用,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关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精神分裂症
总结词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可以控制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
详细描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症状。抗精神病药通过阻断多巴 胺受体,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常见的抗精神病药包括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等。
睡眠障碍
总结词
第十三章抗精神失常 药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抗精神失常药概述 • 抗精神失常药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 抗精神失常药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 抗精神失常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抗精神失常药的研发与未来展望
01 抗精神失常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抗精神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精 神疾病的药物,主要通过调节中 枢神经系统递质来改善精神症状 。
直立性低血压的处理
告知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缓慢,必要时可使 用升压药。
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药并使用抗过敏药物。
使用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 和体重等指标。
避免与其它药物合用
特别是与抗胆碱药、降压药和 心脏药物等合用时应特别小心 。
注意药物剂量
起始剂量不宜过高,逐渐调整 至最佳剂量。
未来展望
目前,新型抗精神失常药的研究正 在进行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高效 、安全的药物问世,为患者带来更 好的治疗选择。
02 抗精神失常药的种类与作 用机制
抗抑郁药
总结词
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相关情绪障碍,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 改善情绪状态。

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情感稳定剂
用于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等情感相关疾病的药物。 例如,碳酸锂和卡马西平。
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抗精神失常药
1 情感波动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帮助控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
2 预防复发
适当使用抗精神失常药可以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复发,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
3 辅助治疗
抗精神失常药常常与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失常症状的药物。本课件将介绍抗精神失常药 的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内容。
什么是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精神失常症状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情感 稳定剂。
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病的药物。 例如,氯丙嗪和奥氮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抗精神失常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心脏病风险
心脏病患者需慎重使用抗精神失常药,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药物过敏史
对抗精神失常药过敏的患者禁用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的注意事项
1 定期复诊
2 遵医嘱服药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 调整用药情况和监测疗效。
患者需按时按量服用抗精 神失常药,避免自行增减 剂量。
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
神经递质调节
抗精神失常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如多巴
阻断受体
2
胺和血清素的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阻断特定的神经受体,
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减少异常症
状。
3
稳定情绪
抗精神失常药可以帮助稳定患者的情绪, 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优秀课件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优秀课件

2、镇吐作用
小剂量: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的呕吐(阻断 D2受体)。
大剂量:呕吐中枢。 对顽固性呃逆有效:呃逆调节中枢 (延脑催吐
化学感受区旁)。 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无效。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 抗α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
氟哌利多(droperidol)
属于丁酰苯类, 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似。临 床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与芬太尼配合使用,使病人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
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被称为神 经阻滞镇痛术(neuroleptanalgesia),作为一种外科
➢氯氮平:选择性阻断5-HT2A和D4受体,协调 5-HT与DA 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
➢利培酮:阻断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 于其阻断D2亚型受体。 ➢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也几乎无锥体外系
反应发生。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吩噻嗪类,1952年,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各种器质性精 神病 、 症状性精神病。 急性效果显著,慢性疗效差,不 能根治。 Ⅰ型有效,Ⅱ型无效,甚至加重病 情。 阳性症状有效,阴性症状不显著。
2、止吐
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 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尿毒症和 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 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但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受体:
D1样受体:D1、D5; D2样受体:D2、D3、D4。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的耐受力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不良反应
• 氯丙嗪安全范围大,但长期大量应用不良反应多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其他
•1.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肌张力增高,
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Akathisia): 表现坐立不安,

反复徘徊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 •醇的作用。上述药物与其合用时,应 •适当减量。
•5)内分泌系统
•促进
➢催乳素

• 抑制
➢促性腺激素
引起乳房肿大和泌乳
(减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释放减少,引起排卵延迟。
➢生长激素 影响生长发育 ➢促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减少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多在

• 药后的1~5天,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
• •颈可,呼用吸胆运碱动障受碍体及阻吞断咽困药难安坦缓解
•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 dyskinesia)
为口-面部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 运动,如口-舌-颈三联症,舔舌, 咀嚼等,也可表现为手足徐动症。
药理作用:
主要是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治疗剂量对 躁狂症患者有效,但不影响正常人的精神 行为。
特别是对急性躁狂和轻度躁狂疗效较好。 对躁狂抑郁症也有效(起到“稳定情绪剂”
mood-stabilizing agent)。 长期应用可以减少躁狂症和抑郁症的复发.
•抑制去极化 •抑制脑内NA、DA释放, •促进其再摄取. •抑制AC、PLC • 总的效果: • 突触间隙NA、DA浓度下降: • “来路↓、去路↑”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 刺激前庭:呕吐(晕动)无效。 • 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随环 境温度改变。
• 低温麻醉:配合冰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使体温2832℃。
• 冬眠合剂:中枢抑制药(异丙嗪和哌替啶),深睡, 体温、代谢和组织耗氧量均降低(人工冬眠)
• 辅助治疗: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 惊厥和甲状腺危象等
back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的多巴胺假说
1 L-多巴使精神失常的患者症状加重 2 精神失常的患者脑内的多巴胺羟化酶活性比正
常人低( DA高) 3 使用多巴胺羟化酶抑制剂-双硫醒产生精神病样
的反应 4 多巴胺和NA的释放促进剂-苯丙胺中毒时产生急、
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并能使其症状恶化
*synthesis
哌啶类:
硫利达嗪(thioridazine,甲硫达嗪)疗效 不及氯丙嗪,但锥体外系反应少见,而 镇静作用强。
二、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泰尔登,tardan) ** 相比氯丙嗪 • 镇静作用强 • 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 • 抗精神分裂症和抗幻觉、妄想作用弱, • 而抗肾上腺素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较弱。
2o Messenger System cAMP cAMP,K+ ch.,Ca2+ch. cAMP,K+ ch.,Ca2+ch. cAMP cAMP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分类 三环类抗精神病药 • 吩噻嗪类
二甲胺类:氯丙嗪 哌嗪类: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哌啶类:硫利哒嗪 抗精神病作用强度:哌嗪类 >二甲胺类> 哌啶类 • 硫杂蒽类 代表药:氯丙硫蒽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ppt课件

马普 替林
佛伏沙明
非选择性单胺 再摄取抑制药 -三环类
选择性NA 再摄取 抑制药
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 制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Tricycle antidepressants, TCAs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抗抑郁作用(正常人可引起安静、 嗜睡等现象)
抗躁狂 症药
抗抑郁 症药 抗焦虑 症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 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 缺乏)
本节所涉及药物对Ⅰ型疗效好, Ⅱ型 疗效差/无效
(共同基础)
躁狂
(情绪高涨,联想 敏捷,活动增多)
抑郁
(情绪低落,言语减 少,精神运动迟缓, 常自责,甚至自杀)
药物治疗学基础(按单胺学说理论)
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降低NA功能—— 抗躁狂症
凡能提高中枢5-HT功能,提高NA功能—— 抗抑郁症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antimanic drugs
教学要求
1.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主要不 良反应;
2. 熟悉碳酸锂、丙米嗪药理作用及应用; 3. 了解其它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 疾病,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 抗精神
病药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1苯脑丙内胺诱DA发系或统加功重能症亢状进 2.减5少-HDTA受能体改功善病能情增强

13抗精神失常药精品PPT课件

13抗精神失常药精品PPT课件

(4)影响体温调节: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体温随环境温 度的变化而升降 。
特点:对正常或发热的体温均可降 低,在低温环境(如冰敷)下,可 使体温降至34℃左右。
(5)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氯丙嗪 可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 及乙醇的作用。合用时,应适当减少 后者的用量。
2、精神失常: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 的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包括:
A 精神分裂 症
B 躁狂症
C 抑郁症
D 焦虑症
以思维障碍、情感障碍为最常见, 临床表现为病人思维缺乏逻辑性, 表丰现富语妄为,言想情语不。绪言连治高增贯疗涨多,以,等还氯思。出丙维治现嗪亢疗各为进以种代,碳幻表联酸觉。想锂、
为代总表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分泌增加 促性腺激素释放 促皮质激素(ACTH) 生长素分泌
机理:下丘脑-垂体通路的DA-R。
【临床用途】
1. 各型的精神分裂症:有效率约70% 以上,不能根治。对精神病患者,该 药不产生耐受性。
2. 躁狂症:可消除兴奋、紧张、 妄想、幻觉等症状。
3. 各种疾病及药物(除晕动症外) 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4. 人工冬眠及低温麻醉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组成冬眠合剂。 具有镇静、催眠、降温、抗休克作用。
用于高热惊厥、感染性休克及严重感染辅助治疗。
临床上配合物理降温(如冰浴等),用于低 温麻醉。
5.神经官能症:小剂量可治疗神经官能症。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不良反应】
表现为情绪低落,语言减少,消极 厌世,甚至企图自杀。治疗以丙咪 表嗪现为为代紧表张。、焦虑、心悸、出冷汗、 震颤及睡眠障碍等。治疗以安定为 代表。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脑内神经末梢突触前部的囊泡中释放出一些包括5HT及NE类的神经介质,这些介质会被重摄取而含 量降低 研究认为,当缺乏正常的5-HT及NE的含量,可导 致精神失常 NE功能亢进——躁狂症, NE功能低下——抑郁症 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可通过调节脑内NE的过多或 23 ppt课件 过低以及提高5-HT的含量,达到治疗效果
分类
a.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c.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d. 新抗抑郁药
ppt课件
24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主要是三环类(叔胺或仲胺侧链)
机制:抑制神经末梢对NE和/或5-HT的再摄取, 增加突触间隙的NE和5-HT的浓度 叔胺类同时抑制此两种递质的重摄取,仲胺类 仅抑制NE的重摄取
1)吩噻嗪环及取代:环非共平面;2-位吸电子基,
该基团与侧链同方向 2)N10侧链的修饰:3个碳原子(无取代) 3)叔胺 4)吩噻嗪母核中的S原子和N原子的修饰: -S- →-O- 、-CH2-、-CH=CH-、-CH2-CH2- N - →-CH= 、 =C=
ppt课件 8
3. 作用机理
黑质纹状体 中脑边缘脑 结节漏斗
ppt课件 16
二苯丁哌啶类
R OH N Cl H C CF3 R N O NH N C6H5 O N N NH
五氟利多
长效
氟司必林
F
F
匹莫齐特
ppt课件
17
(四)苯酰胺类(Benzamides)
O O S H2N O N H OCH3 * N H3CO CH3 O H H N N CH3 OCH3 Br
HCl
N S
. HCl
ppt课件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境稳定剂 mood stabilizer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盐
心境稳定剂 mood stabilizer
不是简单的抗躁狂,有调整情绪稳定作 用,防止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
治疗躁狂发作时,不会导致情感的逆转, 即转向抑郁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 氯丙嗪所致低血压禁止用AD解救
禁忌证
有癫痫史、严重肝功能损害和肝昏迷患者禁用。 伴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慎用。
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
1.调整情绪,控制焦虑抑郁大于氯丙嗪 2.抗幻觉妄想小于氯丙嗪 3.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有弱抗抑 郁作用 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的精神分裂症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1.选择性阻断D2受体,抗精神病作用强 2.镇吐作用较强,镇静降压作用弱 3.锥体外系症状强
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连 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机制:阻断大脑-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A受体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后者应适当减量
氯丙嗪药理作用
镇吐作用 作用强,小剂量即可抑制去水吗啡引起的 呕吐。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机理: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用药期间保持钠的摄入量,避免使用 排钠利尿剂
抗抑郁药
能消除抑郁症病人的情绪低落,并防止复发, 却不会使正常人兴奋。
但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现躁狂发作。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History
1950s年代末始应用,此前,主要电抽搐治疗抑郁症 1960s~80年代末,主要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1970s年代出现四环类抗抑郁药
特异性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的5-
HT、DA受体。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 检测血象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躁狂抑郁症
单相型 双相型
可能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NA功能亢进
躁狂
5-HT缺乏
NA功能不足
抑郁
抗躁狂药 (antimania drug)
•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二甲胺类 氯丙嗪*
吩噻嗪类 哌嗪类 奋乃静

哌啶类 硫利达嗪


硫杂蒽类
泰尔登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其他药物
五氟利多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e
注意 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病人出现躁狂发作。
抗抑郁药(分类)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TCAs
丙米嗪(米帕明) 阿米替林、地昔帕明(去甲丙米嗪)
NA摄取抑制药
马普替林、阿莫沙平、去甲替林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
三环类抗抑郁药
Tricycle antidepressants, TCAs
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
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也是长期应用产生 不良反应的基础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
氯丙嗪阻断的受体种类
DA受体(D2>D1):抗精神病 M-受体:抗胆碱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 H1-受体:镇静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氯丙嗪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药源性精神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α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
内分泌系统: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
氯丙嗪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反应
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 迷至死。
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 严重者进行血透
对焦虑、紧张、不安、失眠有效(小剂量)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疾病 (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 前庭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呕
氯丙嗪临床应用
❖人工冬眠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锂盐中毒 癫痫发作、昏迷、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抢救措施
立即停药,洗胃导泻 补生理盐水,促锂盐排出 必要时血透
锂盐中毒预防
每日进行血锂浓度监测,并调整剂量
❖安全范围:0.8-1.2mmol/L(治疗浓度) ❖ >1.5mmol/L 出现中毒 ❖ >2.0mmol/L 严重中毒
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D2样受体(D2,D3,D4)亢进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 缺乏)
D1样受体(D1,D5)减退
对Ⅰ型疗效好, Ⅱ型疗效差/无效
基本表现:
(1)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2)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与周
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动作迟缓、
氯丙嗪不良反应 肌张力增高、一面般容1月呆或板第(1面次具用脸药)后、产生。面、颈
肌肉震颤和流肌涎痉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
锥体外系反应
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
帕金森综合征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烦躁不安,反复徘徊;
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 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苯海索
(安坦)
可能机制: ➢ 抑制NA、DA从神经末梢的释放,并促其再摄取,使 突触间隙NA含量减少 ➢干扰脑内磷脂酰肌醇系统的代谢(抑制肌醇的生成, 减少PIP2的含量) ➢影响Na+、Ca2+、Mg2+的分布,影响葡萄糖的代谢。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 脑、甲状腺、骨组织浓度高。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 坚持剂量个体化
氯丙嗪临床应用
❖ 治疗精神病 ❖ 治疗神经官能症 ❖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 人工冬眠
氯丙嗪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对 Ⅱ 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氯丙嗪临床应用
❖治疗神经官能症
α1受体阻断 :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嗜睡 α2受体阻断 :对抗可乐啶的降压作用 H1受体阻断 :镇静、体重增加
丙米嗪(米帕明)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抗抑郁作用
掌握
机制:抑制NA、5-HT再摄取,提高受体敏感性 自主神经系统
阻断M受体:视力模糊、口干、便秘
心血管系统
低血压、奎尼丁样作用、心律失常(抑 制心肌NA再摄取)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 节失灵,机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降温特点: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 正常人体温(注意与解热镇痛药比较)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受体:使血压下降(可致体位性低 血压)
易产生耐受性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FSH、LH
乳房肿大、泌乳 延迟排卵
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分布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
代谢
肝脏代谢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 排泄 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代谢 无代谢变化 排泄 肾脏排泄,在近曲小管与钠竞争重吸收,
增加钠盐可促锂排出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临床应用
➢治疗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 又可缓解锂盐所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与锂盐刺激粘膜有关
氯丙嗪不良反应
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
锥体外系反应
表现 停药后长期不消失 口、舌、腮三联症 不
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吸吮、
鼓腮、舔舌等以及捻丸动作
迟发性运动障碍
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
(迟发性多动症)
氯氮平治疗
DA受体数目、敏感性 突触前膜DA释放
氯丙嗪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体位性低血压 发生率4%。注射后静卧。可用NA 或间羟胺治疗。禁用肾上腺素。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调控垂体激素分泌
(结节-漏斗〕
体温调节
延髓化学感受区 (呕吐中枢)
调控呕吐反应
氯丙嗪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称为神经安定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及机制
Back
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和NA的重摄 取
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
阻断M-R 阻断-R
血压下降
突触间隙 5-HT和 NA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