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内文学翻译的建议
文学翻译实践开题报告范文
文学翻译实践开题报告范文文学翻译实践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文学翻译作为翻译学的重要分支,旨在将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跨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翻译实践的意义和挑战,并通过分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案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意境。
二、文学翻译的意义和挑战文学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翻译,读者可以了解到其他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而文学翻译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意境,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特点,是一个难题。
其次,文学作品中常常存在着文化差异,如何在翻译中处理好这些文化差异,使译文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案例分析1.《红楼梦》的翻译《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然而,由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其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
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翻译策略。
有的译者注重保留原作的古文风格,如郑振铎的《红楼梦》译注;有的译者则采用现代汉语,使译文更易于被现代读者所理解,如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
这些不同的翻译策略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同时使译文易于被读者理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傲慢与偏见》的翻译《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其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着如何保持原作的英国文化背景和时代氛围的问题。
不同的译者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译者选择保留原作中的习语和俚语,使译文更贴近原作的风格,如魏德圣的《傲慢与偏见》译本;有的译者则选择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转换,使译文更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如杨绛的《傲慢与偏见》译本。
这些不同的翻译策略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如何在翻译中处理好文化差异,使译文既保持原作的风格,又能被读者所理解,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学翻译的标准
文学翻译的标准文学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形式,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文学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著的内容和风格,同时也需要在传达作者思想的同时,为读者呈现出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表达。
下面将从准确性、语言美感和文化传达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
首先,文学翻译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著的内容和意图,将其精准地表达出来。
这不仅包括对文字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更需要理解作者的用词、句式和语境,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保持对原著的尊重和敬畏,力求将原著的精髓和内涵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其次,语言美感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的转换,更需要将原著的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传达给读者。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准确性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流畅,尽可能地保留原著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恰当的词语选择和句式调整,使译文在保持忠实原著的前提下,呈现出与目标语言文学传统相契合的美感。
最后,文学翻译需要注重文化的传达。
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元素传达给读者。
这不仅包括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典故等的恰当处理,更需要对原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将这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总之,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翻译者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注重语言美感和文化传达。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处理的情况下,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认为是优秀的文学翻译。
希望翻译者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文字翻译到文学翻译——许渊冲的文学翻译艺术观探析
许渊冲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涵盖了从古代经典到现代文学的广泛领域。
以下是对许渊冲的文学翻译艺术观的初步探析:
忠实于原著:许渊冲强调翻译应该忠实于原著的风格和意境,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他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著的精神,力求将原作的情感、意义和艺术价值传达给读者。
传递文化精髓:许渊冲认为翻译的目标是传递作品所代表的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
他注重对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文化意义,并通过翻译传递给读者。
注重语言艺术:许渊冲注重翻译作品的语言艺术性,他认为翻译家应该具备敏锐的语感和良好的写作能力。
他注重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节奏,力求在翻译中保持作品的文学美感和语言魅力。
平衡文化与读者需求:许渊冲在翻译中注重平衡原作的文化特点与读者的理解需求。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将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还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使译文更具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重视翻译研究与批评:作为一位学者型的翻译家,许渊冲注重翻译研究和批评的重要性。
他提倡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通过对翻译
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推动翻译领域的发展和提高翻译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许渊冲的翻译艺术观是多维度的,它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和翻译理论等多个层面。
上述观点只是对其艺术观的初步探析,更详细的了解需要深入研究和阅读许渊冲的翻译作品和相关论著。
现当代中文小说译入、译出的考察与比较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文献综述
03 三、研究方法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学交流的加深,现当代中文小说逐渐成为世界各地读 者的焦点。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文小说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本次演示旨在考察与比较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译入与译出,探究两种语言之间 的转换规律,为中文小说走向世界提供有益启示。
五、结论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样本选取范围有限,未能涵盖所有 现当代中文小说作品;同时,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未能对所有译本进行深入的个 案研究。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全面考察不同时期、不 同类型、不同作者的中文小说翻译情况;加强个案研究,深入探讨特定作品或译 者的翻译策略、风格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等。
五、结论
总之,本次演示通过对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译入、译出进行考察与比较,为中 文小说的翻译与传播提供了有益启示。希望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 中文小说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和接受。
谢谢观看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自20世纪以来,关于现当代中文小说翻译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国内外学者 主要从翻译理论、文化传播、语言对比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已有研究 多翻译技巧、策略以及语言层面的分析,较少翻译与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历史、 文化等因素。因此,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全面 考察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译入与译出。
四、结果与讨论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对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译入、译出进行了深入讨论。从传 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 语言的巨大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损耗、误读等问题。因此,如何在 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是翻译现当代中文小说时需要重 点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1.引言1.1 概述中国古籍外译是指将中国的古典文献、典籍、文化经典等翻译成外国语言,让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传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古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使得中国的文化与智慧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诗词、经史、哲学、艺术、医学、农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
这些古籍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展示了中国人民多元而博大的精神世界。
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翻译成外语,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古籍外译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翻译人员的专业培养和素质提升,提高对中国古籍的理解和翻译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外传播与推广古籍翻译成果的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古籍的翻译成果,增强古籍外译的影响力。
此外,还应该注重翻译成果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挖掘更多有价值且具有代表性的古籍进行翻译。
总之,中国古籍外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翻译工作的力度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大国风范和独特魅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古籍外译的推动下,中国文化将更好地融入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展开和主题论述。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在概述中,会简要介绍中国古籍外译的背景和现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而文章结构部分,则是在引言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内容的简要描述。
最后,目的部分会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论述中国古籍外译的主要内容和提出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来探讨和分析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第21卷 第2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M ar.,2005Vol.21 No.2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陈 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
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CHEN Yan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
从中国现代小说翻译探讨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
19 9 5年 出版的 C i s S r s fh w ni hC nu h ee t e o eT et t et. n o t i e
就呼吁出高质量译 作。他 认为 , 如果不 能保证质 量 ,
代小说英译 本在 国外 出版 的凤 毛麟角 , 而且 这些 出
版 的译本 大多数是居 住在美 国的汉学 家所 完成 , 也 都 由国外 的 出版社 承担 。相 比之 下 , 内出版社 出 国
版发行 的现代小说相 关译本 却 为数不 多 , 国 际文 对
/ 之 参 2 年 2 、 靴. 0 第 期 1 2
影响力 。 目前已经有一些 中国现代小说名 家的英译 本相继 出版 , 鲁迅 、 茅盾 、 沫若等 文学 巨匠 的一些 郭
望充分解决译文数量不 足的问题。 二、 提高翻译质量
作 品被译 为英 语 , 中 , 其 钱钟 书 的长篇 小 说《 围城 》
高质量 的翻译能更好地促进 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 的
译成 英 文 , 名 为 F resB s gd C T s 书 ot s ei e ; . .H i r e a于
1 8 年 编辑 出版 了 Moe C i s So e n o 91 dm h ee t sa dN - n r i vls 1 1 14 ; i a s e a ,99— 9 9 Vv nH u编辑 了小说集 B m f l i o o
坛 的影 响也不足 , 和外 国文 学对 中 国的影 响不可 同
日而语 。在英 国, 中国文学 的影 响几乎一 片空 白, 但
中国文学翻译的译者模式及构建要素
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 再加上英文译
者 的 出色 翻 译 ,其 作 品 成 功 地 走 上 了 国 际 文 学 舞
台。但 莫 言 的获 奖 只是 暂缓 了 中 国人 民对 “ 诺 奖 情 结” 的 渴望 。中 国文 学 走 向世 界 还 需 经 历 “ 长 征式 ”
外籍翻译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汉学家都能胜任这
一
、
译 者 模 式 及 建 构 要 素
莫 言作 品摘 得诺 贝尔文学 奖 桂冠 ,其作 品在西
方 世 界 的盛行 引发 了人们 对 由谁来 译介 中 国文学作 品 的思考 。翻译 中 国文 学作 品靠 本 土 翻译 家 ?抑或 汉 学 家 ?西方 的 “ 莫 言热 ” 已经给 出了答 案 。国内的
大学 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翻译学与 中西文化 比较 。
・
8 7・
洛 阳师 范学 院 学 报 2 0 1 5 年第 1 期
项工作 , 葛浩 文作 为莫 言作 品 的英 文译 者 又 给 出了 成功 译者 的构 建要 素 。
首先 , 承担 中 国文学 译介 任 务 的汉 学 家要 有 中 文禀赋 , 能够洞悉汉语 模糊语义 之美 , 能够在译 作 中
以另一种 栩栩如生 的语 言展现汉语 风格 的独特 魅力 。
2 0 1 5年 1 月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u o y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mi t y
J a n . , 2 0 1 5
Vo 1 . 3 4 No. 1
第3 4卷 第 1 期
中 国文 学 翻 译 的译 者 模 式及 构 建 要 素
近年文言文翻译现状调查
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言文翻译作为传承和普及古代文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全面了解近年文言文翻译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翻译作品及教学实践的调查,分析了文言文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言文翻译成果丰硕近年来,文言文翻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方面,翻译作品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翻译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许多翻译家致力于将文言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
二、翻译方法多样化在翻译方法上,近年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译法:直译法注重忠实原文,力求将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修辞等一一对应到白话文中。
这种方法在翻译学术著作、历史文献等方面较为适用。
2. 意译法:意译法强调传达原文的思想内涵,适当调整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这种方法在翻译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方面较为常用。
3.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许多翻译家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忠实原文,又使译文通顺易懂。
4. 现代汉语翻译:针对部分现代汉语作品,翻译家采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直接理解作品内容。
三、翻译教学取得进展在翻译教学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许多高校开设了文言文翻译课程,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
同时,翻译教材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改进。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文言文翻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翻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翻译作品存在误译、漏译等现象,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翻译风格不够统一:由于翻译家个人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导致译文风格不统一,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 翻译人才培养不足:虽然翻译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实际需求相比,翻译人才培养仍显不足。
五、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翻译质量:翻译家应严谨治学,力求翻译作品质量。
文学翻译的各方面
翻译可以保存和传承原著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避免文化失真和消 失。
推动文学创作与发展
引入新元素
翻译将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引入到目标语言 中,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元素和灵感。
创新与融合
翻译促进了文学的创新和融合,将不同文化和语言 的文学作品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学风格和流派 。
拓展文学市场
翻译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不同语言的文 学作品,扩大了文学市场的影响力和规模。
04
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直译与意译
直译
保持原文的语法和词汇,传达原文的直 接含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VS
意译
更注重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将原文的意思以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方 式表达出来。
加注与删减
加注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中一些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添加注释以帮助读者理 解。
达、风格等方面的评估。
04
翻译理论的应用
运用翻译理论对翻译作品进行分 析和评估,指导翻译实践。
06
文学翻译的实际应用与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文化传递
通过翻译,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得以传递给其他语言和文化 背景的读者,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消除文化隔阂
翻译有助于消除语言和文化隔阂,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 理解和沟通。
文学风格的传达
文学风格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征和语言风格,包括修辞、文体、用词和句式等 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传达原作的文学风格,以保持其艺术魅力和审 美价值。
再创造
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艺术的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 理解原作的艺术风格,并运用自己的艺术感悟力和语言功底进行再创作,以再 现原作的艺术魅力。
“双向翻译”与现代意识——从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说起
1 9 2 9年 1 0 月 ,杜衡 翻译 了小泉八云著 的《 文学和政见》 。这篇论文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作家托尔
斯 泰 、屠格 涅夫 的作 品在西 方世 界被 译介 为
五 四文学革命 写起 ; 又或者 , 将 1 9世纪末年
的戊 戌 维新 凸显 出来 成为 新 的起 点 ( 大 致相
当于张灏所谓“ 转型时代” 的开始 ) ; 而严家炎
主编 的文学 史则 将 现代 文 学 的源 头 “ 从 戊戌 变法 向前 推 进 十年 , 即从 1 9世 纪 8 0年代 末 、
首。伐扬 ・ 古久列是法国著名作家 , 《 人道报》
主笔 。1 0月 3日, 施 蛰 存 和 杜衡 访 问 了古 久
列, 并要求他给《 现代》 写一篇文章 , 后来该文 发表于《 现代》 第4 卷第 1 期, 开头是这样一
段话 : “ 除 了 尚待完 成 的世 界 反战 大会 欧洲 代 表 团代 表 的特 殊任 务 之外 , 我 在 中 国的居 留 , 对 于我 应 当是 充满 着 教训 的 。我 发现 大部分 欧 洲人 对 于 中 国的意见 都靠 不 住 … …”次年
在第一章《 甲午前夕 的文学》 中, 严先生
以“ 对外 交 流 ” 为 角度 之一 考察 现 代 文学 的发 端, 他 引 了陈季 同的一 段话 来 论证 “ 当历 史 的 时针 仅仅 指 在 1 9世 纪八 九 十年 代 , 他 就 已经 形 成 或接 受 了 ‘ 世 界 的文 学 ’这样 的观念 ” :
0 4 9 ~ 一 一 ~ 一 ~ . . ~ 一 一 一 ~ ~ 一 一 ~ ~ ~
“ 我们太不注意宣传 , 文学的作 品 , 译 出去 的
从归化走向异化——鲁迅的翻译实践浅析
从归化走向异化——鲁迅的翻译实践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不可多得的伟大作家,那就是鲁迅先生。
他是一位擅长书写、理论和翻译的才华横溢的学者,在他身上有一种无限的创意,使他在文学、翻译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以他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他的翻译理念,尤其是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
鲁迅先生在文学和翻译上都有显著的贡献,他曾多次采取归化翻译的模式,从根本上说,可以说他是一位归化翻译者。
他曾说过:“文学翻译,特别是现代文学翻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将外来文化中的意义全部翻译出来,而不仅仅是形式。
”这是他执着于归化翻译的本质所在,也是他为文学翻译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此外,鲁迅先生还非常倡导异化翻译。
他的翻译著作以及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论著作的第一句就是:“文学翻译的要旨是异化。
”他坚持异化翻译的重要性,认为文学翻译目的是将外来文化的意义传达给接受该文化的人,并采取异化翻译的方式保证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意思一致性。
于是,他开始尝试运用异化理念对国外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将外来文学作品译成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这使他在翻译领域得到了更大的建树。
除此之外,鲁迅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文学家,他深知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局限,他的翻译实践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他一直在追求一种介于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平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翻译融合”(translation blend)。
具体而言,他展示出一种跨越文化边界的翻译技巧:将外来文化中的意义与中国读者能理解的概念相结合,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外来文化中的内容。
这种翻译介于归化和异化之间,既可以保证传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又可以让读者与原文之间形成联系,而不用过分关注于原文的文化背景。
总而言之,鲁迅的翻译实践表明,他为跨越文化差异和拉近中外文化的距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经说过:“翻译是一件伟大的工作,它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外部世界,充实自己,了解外国文化,这样,人类文化就会更加富足、多姿多彩。
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翻译与传播
翻译策略:需要 采取合适的翻译 策略,如直译、 意译等,以更好 地传达原文的意
思和风格
翻译渠道与合作项目
合作项目:如“中国文学海外 推广计划”、“中国文学翻译 工程”等
翻译出版:如海外出版社、 翻译出版公司等
翻译机构:如中国文学翻译 院、中国翻译协会等
翻译人才:如海外汉学家、 翻译家等
海外读者反馈与接受度
解和认同
提高了中国现 当代文学在海 外的知名度和 影响力,推动 了中国文学走
向世界
激发了海外读 者对中国文学 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了中国文 学在海外的传
播和发展
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了国际知名度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和友谊 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文化创新 增强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
第五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翻 译与传播面临的挑战与 机遇
文化差异与误读风险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翻译不准确 误读风险: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读,导致作品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翻译质量: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作品的传播效果和接受程度 版权问题:版权问题可能导致作品在海外传播受限
版权保护与国际合作机制
版权保护: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翻译与传播中面临的版权问题
国际合作机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加强版权保护,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 海外翻译与传播
版权交易:通过版权交易,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海外翻译与传播
国际版权保护协议:加入国际版权保护协议,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海外翻 译与传播的版权保护水平
海外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
市场需求:海外读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中国文学外译历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学外译是指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并在国际上传播的过程。
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中国文学外译一直是跨越国界、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外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后的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就开始出现译作,例如将佛教经典翻译成汉字。
而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作品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译风格。
中国文学外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初期,中国文学外译主要集中在对佛教经典和历史文献的翻译上,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外译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了古代文学作品,还包括了现当代作家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
同时,随着翻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文学外译的影响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国文学的外译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使得国际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其次,中国文学外译也为中国作家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此外,中国文学外译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外译是一个漫长而又不断发展的历程。
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外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翻译水平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外译事业的发展,并为更多国家读者带来中国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所呈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中国文学外译的历程和发展。
浅谈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
【摘要】在我国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了各方面的思考。但是是否有翻译批评的标准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文学作品的翻译批评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批评标准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38-02
二级标准:(1)译文在翻译方法上有无革新和创造;(2)译文在语言运用上有无融合和创新;(3)译文在翻译理论上有无观念的启迪。
他还就翻译批评的标准,提出了几点意见作为新的翻译批评的标准、原则:(1)要提出一定量的具体评判项目以便对译文进行较全面的考察;(2)具体项目的提出和设定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的品质;(3)标准的设立和讨论要运用现代学术语言以便概念上可以界定。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文学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有人认为“‘化境’是比‘传神’更高的翻译标准,或者说是翻译的最高标准,因为‘传神’论要求的‘神似’实际上是译文与原作精神上的相似或近似,而‘化境’则要求译文与原作在除了文字形式以外的所有方面相等一致。这的确是翻译的理想,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和学习翻译的学生的努力方向。”对于钱钟书的化境说,辜正坤这样评价:“把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定为化境有其极深刻的一面,但又要记住这是一种最不切实用的标准;若无具体的标准与之相辅而构成一标准系统,则它只是一种空论,无大补于具体的翻译实践。”
在中国的传统译论中,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被视作近世以来的三大译论典范。关于“信达雅”,按照严复的本意,“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翻译界对第一和第二个标准较为赞同,但是严复所说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多年来,由于它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遗弃,而是赋予其新的内容和要求:“雅”即保持原作的风格。
浅谈对于文学翻译技巧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于文学翻译技巧的几点思考【摘要】翻译技巧与一定的问题相对应,它决定着某一类型的文本应采用的翻译技巧的基本倾向。
如翻译产品说明书就不能和电影脚本使用同类技巧,翻译联合国宪章也不能和翻译海明威小说采用同类技巧。
文学的文本特征十分明显,覆盖的范围虽然丰富却容易辨认。
它包含了任务传记和古今小说,游记札记和艺术散文,电影电视及各种戏剧脚本,以及古典与现代诗歌,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歌词作品。
【关键词】浅谈文学翻译工作几点技巧翻译是现在很多人都比较羡慕的一份工作。
但是,实际上如果想要做好翻译工作,可能这是需要我们做出很多的努力的,只有我们具备了相关翻译的素养,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成为一名翻译,这对于每一个想做翻译的人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值得大家的关注。
其中文学翻译要真实地再现原作中的生活映像或心理映像,在翻译是就必须揭示出原作的风格,揭示出原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自身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
而文学的风格不只反映在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上,还反映在作者的语言上。
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与翻译实用文体不同,不是把内容传达正确就可以,还要尽力传达原作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味道,语言的活力等等。
文学翻译的关键是要做到“神”、“形”统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译者在翻译之前,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究、理解和体验,努力感受它的“神韵”,要充分了解作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这样有利于在翻译中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总体思想,不致在翻译中变形。
在实际翻译中,有的译者对原作局部进行有意的改动,造成整体风格的改变,这是由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驱使的。
理想的状况是不要有改动。
二、要注重细节的翻译要注重细节的翻译,包括关键字词句的翻译,“传神”须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不仅要注意它们在此语境下的意义,还要广泛联系上下文,做到在整个作品中意义的连贯,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一场文化运动,它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国家现代化,推翻封建道德和观念的束缚,推进思想解放。
这场运动在文学方面也产生了极具影响力的成果,既有对西方文学思想的翻译,也有自身的文学创作,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两个方面。
一、文学翻译1.《战争与和平》新文化运动时期,人民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非常关注,很多经典作品通过翻译被引进中国,其中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最为经典。
该作品以其宏大的叙事格局、丰富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中国读者。
作为翻译家茅盾的代表作,他在翻译中力求准确和信达雅,并刻意追求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和研究。
2.《巴黎圣母院》另外一部非常有名的翻译作品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的《巴黎圣母院》。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雨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极为受到中国人喜爱的作家之一,而《巴黎圣母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其神秘的情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写法,一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有名的外国文学翻译之一。
二、文学创作1. 鲁迅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作为一位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的作家,为当时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努力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性,发掘文学对国家发展的现实作用,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鼓舞了无数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以真实的情境和人物刻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2. 郭沫若另外一位文学创作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郭沫若,他通过创作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不同侧面,以及宣扬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思想。
他的代表作品有《南京!南京!》、《黄河大合唱》等,其中《南京!南京!》以血泪和行动的方式呼唤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
总体来看,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的文学翻译和创作体现出了丰富多彩、宏伟壮阔的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翻译的挑战探讨作品翻译中的难题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挑战探讨作品翻译中的难题与技巧文学翻译的挑战探讨:作品翻译中的难题与技巧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和艺术的转换,因此,翻译工作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艺术。
本文将讨论文学翻译中的难题以及一些应对这些难题的技巧,旨在探索文学翻译的本质和技艺。
一、语言难题文学翻译的首要挑战在于语言难题。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结构、词汇使用和语音特点差异巨大,因此译者需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背景,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要克服这些难题,译者需要深入研究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二、文化难题文学作品紧紧联系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文化特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何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如何确保翻译作品能够被目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是文学翻译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难题,译者需要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知识,通过研究目标文化的历史、风俗、艺术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三、风格与声音难题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声音。
要将这种风格和声音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是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挑战。
译者需要仔细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努力达到与原作相似或相当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作者的个性和风格对于保持译文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四、文学性与艺术性难题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这种特色是一项难题。
译者需要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创造力,使译文能够在目标语言中产生相似的艺术效果。
翻译既是一种技术活动,也是一种创作过程,译者需要不断思考和尝试,以便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五、知识与专业性难题文学作品往往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历史、科学等。
要准确传达原作中的专业术语和知识,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专业的研究能力。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翻译汉现代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翻译汉现代摘要:一、翻译背景介绍二、原文解析三、翻译过程及策略四、译文展示五、翻译心得与建议正文:一、翻译背景介绍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了无数文人的智慧与才情。
而将古代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使得更多人能够理解和欣赏,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以“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这句古文为例,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并分享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与建议。
二、原文解析“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这句诗词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这句诗描绘了敲击玉器的声音清脆悦耳,传播得很远。
其中,“扣之”表示敲击,“其声”指代玉器的声音,“清扬”形容声音清脆悦耳,“远闻”表示声音传播得远。
三、翻译过程及策略1.直译:将原文中的词语逐一翻译成现代汉语,尽量保持原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意译:在直译的基础上,对原文的意境进行诠释,使得译文更具现代汉语的表达特点。
3.韵译:尽量保持原文的韵律,使得译文具有诗歌的韵味。
四、译文展示【直译】敲击它,声音清脆悦耳,传播得很远。
【意译】当你敲击那美玉,它发出的清脆声音,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在远方回荡。
【韵译】敲击玉器声清脆,遥远处回响悠悠。
五、翻译心得与建议1.在翻译古文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尊重原文的文学价值。
2.适当运用意译和韵译,使得译文更具可读性和艺术性。
3.注重译文的实用性,让读者能够通过译文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
4.翻译过程中,遇到难以表达的词语和意境,可以借鉴同类诗词的翻译方法,加以创新。
通过以上翻译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将古文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非易事。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作者:祝东江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5期祝东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
莫言获奖,翻译有功,这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了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阻碍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国际化步伐。
文学翻译是译语社会中的独特文化构建行为,意义重大。
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以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和要求,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莫言;中国文学;翻译现状;文学翻译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5.058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31—03收稿日期:2014—11—15作者简介:祝东江(1976—),男,湖北郧西人。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这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文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不可忽视的是莫言作品的译作家们的功劳。
中国作家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且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造诣在莫言之上者比比皆是,为何我们迟了半个世纪才等来这一荣誉?《新杂志》主编严峰认为,莫言获奖得益于两个方面,即作品本身的实力和其国际化接受程度。
当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时,其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焦点。
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及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局面。
为加强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理解与认可,中国认识世界或展示“中国形象”以及世界认识中国都需要翻译这个媒介,尤其是需要中国文学翻译来化解外界对中国的陌生与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国内文学翻译的建议归化与异化之争自翻译活动出现就一直存有。
最初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使归化与异化之争初现端倪。
大规模翻译活动出现之后,归化与异化的交锋日趋激烈。
归化与异化之争雏形乃是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关于文质的讨论大致可分为3种意见:一种主张直译(偏于质),如道安;一种主张意译(偏于文),如鸠摩罗什;一种是折中(主张文质相兼),如慧远。
从中古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
也就是说尽量的用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传递佛经的意义,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趋向于归化。
19世纪70至90年代,是我国翻译外国文学的初始阶段,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人物掀起了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高潮。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文人志士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的道理,并将译介西洋小说视为教育民众的工具。
当时林纾等人虽然看到了西方列强在物质层面的强大,不过他们内心仍然保持着本土文学和文化上的优越感,把西方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
这样的文化态度反映在文学翻译上,就是高度归化式的翻译盛行一时。
1919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我国文学翻译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学文化的落后地位已经有了深刻的体察,他们也在思考中国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文化的何去何从问题。
当目的语文化处于国际文化的边缘,属于弱势文化时,翻译文学在目的语文化中占主要地位,翻译者多采用异化式翻译策略,为引进新的文化因素甚至不遵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规范。
这个时期,在鲁迅等文化巨匠的带领下,很多翻译家和作家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以达到改造文化、丰富汉语语言、改造社会的目的。
鲁迅主张译语要保持原作的洋味,“宁信而不顺”。
他的这些见解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在当时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导致一定水准的生硬翻译风。
因为语言上过度注重欧式的结构,令人难懂,鲁迅的译作在当时没有得到主流读者群的认可。
相反,和他实行翻译理论论战的梁实秋,以及张谷若、朱生豪、傅东华则采用归化的方法,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口味,市场更广泛。
可见,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翻译,归化仍占主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文学翻译掀起了第三次高潮。
在十余年的时间中,我国的文学翻译工作者,本着“为革命服务,为创作服务”的宗旨,从翻译策略上即使出现了某些异化译法的翻译,但是,归化声势还是明显强于异化。
1954年8月19号,茅盾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作了《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升翻译质量而奋斗》的纲领性报告,提出了“艺术创造性的翻译”的理论。
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神似”理论;1963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把“化境”视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
正是在这些翻译观点的引导下,建国后的文学翻译家大多力求使自己的译文读起来不像译作而像写作。
能够看出,我国头一百年的外国文学翻译,除了“五四”后的十多年以外,基本上都是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
之所以会有这种状况,按照安德烈利弗维尔的理论,这里面牵涉到如意识形态(ideology)、赞助人(patronage)、诗学(poetics)等众多因素。
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各时期主导思想的约束、读者接受水平的限制等,都对译者的翻译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此,我们撇开这些因素不谈,而着重提出译者的翻译观点问题。
首先,中国的文学翻译历史比较短,从晚清到改革开放前,正经历着一个起步、探索、成长的过程,100年的时间不足于走向成熟。
第二,从译者队伍来看,很多人原本是作家,他们做翻译大多沿着“写作”的套路走,即便是一些学者型译家,也是深受“文艺学派”的影响,刻意追求“神似”和“地道”。
第三,中国的译家大多以做翻译为能事,很少有人去思索翻译理论或翻译原则,因而翻译中往往“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缺乏先进的翻译思想做指导。
当然,西方的翻译思想迟迟没有介绍到中国来,这也是中国译家理论观点淡薄的一个客观原因。
二、21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以异化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3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世界地位也持续提升,这对中国的文学翻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但要从西方国家大量译介入中文先进的思想文化,让中国人民更加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非常有必要把中国自己古老而又年轻、传统而又现代的优秀文明文化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传递到西方国家,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归化翻译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于是中国翻译界一批有识之士,开始了新一轮归化、异化的讨论。
1987年《现代外国语》上登载了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是这次大讨论的开端。
90年代许钧在《文汇读书报》上发起了对《红与黑》译本读者调查和讨论,使归化和异化之争更趋于激烈。
2002年,孙致礼在《中国翻译》第一期发表了《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并预言21世纪的文学翻译以异化为主。
《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还专辟一专栏来讨论这个问题。
通过这场大讨论,中国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问题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解,在此后几年中,讨论归化和异化的论文日渐增多,而且大多主张要重视异化译法。
孙致礼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中,更加明确的提出:“任何矛盾的两方面都有主次之分,异化与归化也不例外。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准确而完整的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味’,欲达此目的,无疑必须走异化的途径,因而异化也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而归化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折中’手段,也就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
……我们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实行必要的归化。
简来说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量归化。
”后又补充说明:“归化主要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可见,翻译虽然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但绝不是一项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它还牵涉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种种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传统的翻译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语言文本之间的转换上,把归化异化作为翻译方法和技巧,仅仅从语言的角度实行讨论,而很少涉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文化交流,不能仅仅仅仅语言的转换,在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上,学者们倾向于过度强调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某些因素,从而忽略其它因素所起的作用。
异化派一味强调文化内容层面上的异化为主,却忽略了同时存有的语言形式层面上的归化为主;归化派只顾语言形式层面上的归化为主,却无视同时存有的文化内容层面上的异化为主。
但是在翻译史上,我们不能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一是不论在当代或在历史上,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似乎占了上风。
这是因为评论家和出版商往往更注意译作的可读性,一般的读者从也喜欢通俗易懂的译文,而且,这个倾向正好与翻译研究发展的趋向相一致。
二是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将越来越有可能被广泛的使用。
但不管怎么发展“,归化”和“异化”将永远同时并存,缺一就不成其为翻译。
所以讨论翻译的异化与归化时,应该从语言和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来分别考察问题。
从文化内容的层面来讲,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
翻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而传播的又是异域文化,所以翻译应该采取异化策略。
而且,一旦采取与之相反的归化策略,便丧失了源语文化的“异域性”或“异国情调”,也就失去了翻译的首要目的和翻译行为本身的意义。
在现代不同文化交往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而文化认同的核心问题就是确立差异。
过度的归化翻译只能造成文化差异和自我的丧失。
另一方面,在语言形式上以归化为主,才可保证译语语言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在语言形式上以异化为辅,则可增加译语语言的异域性和新奇性,译作的异化语言,成为目的语语言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
所以,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不可笼而统之,应该是文化内容上的异化和语言形式上的归化的结合体。
中国文学巨著甚多,从古代的四大名著,到现当代的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春》《秋》等等,从没有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文化与我们有相同之处,却有作家屡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根源能够通过一个小例子看出来。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在接受诺贝尔奖时邀请他作品的日译英翻译一同上台领奖,并感谢译者把他的作品翻译成这么美的英文能够让英语读者欣赏。
《文汇报》2009年11月23号第一版有一篇题为“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文章也探讨了类似的问题。
经过重新包装的40种英文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熊猫丛书”,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推出,为配合这个盛举,铁凝、余华、莫言等百余名中国作家的代表集体亮相。
但是在这“隆重”、“壮观”情景的背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出国”的步履依然沉重而零碎。
当代作家莫言在书展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道出隐衷:“如果有一个对中国社会生活了解深切,文字功底又好的译者把我的书翻出来,那是多么幸运……”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披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最著名的译丛“熊猫丛书”虽然走出了国门,但其中很多种书其实在我国的驻外机构里“沉睡”。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译介工作不足,外国读者对我们的文学作品翻译质量一直诟病,嫌译文不好。
一位法国读者直言相告,这个法文译本的译笔太老了,是他们老奶奶那辈用的语言,读起来不顺畅,甚至读不懂。
丛书中也有一些当代文学作品译得很成功在国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是因为译者利用自己对外国当地人民生活经验和语言的熟悉,译作符合当地人民的欣赏习惯。
这个例子向我们深刻的体现了,为了完成翻译的最终目的,为了能让目的语读者更好的了解源语作品,译者理应采取文化上的异化和语言上的归化的翻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是文学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有文学翻译开始,就一直相关于异化和归化的争论。
总的看来,归化与异化不理应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而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
它们彼此互为补充,在矛盾中共生共荣。
异化与归化仅仅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而并非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只能有一个,而翻译策略和手段却能够多种多样。
所以,无论采用的是异化还是归化,只要符合翻译标准,达到翻译目的,那么就是成功的翻译,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所以,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
文化上的异化和语言上的归化是一个基本策略,至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谁的比重大一些,谁的比重小一些,还要根据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读者对象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代国内文学翻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