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胸舞
拍胸舞在泉州农村极为流行, 对它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源自梨 园戏《李亚仙》的折子《莲花落》, 是郑元和浪迹街头,与众丐行乞时 边唱边舞,以抒胸臆;一说是早已 有之,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马 远《踏歌图》,即为描绘拍胸舞场 面。 表演拍胸舞人数不拘,但都是 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 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 《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 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 式跳路表演,自如不拘地颤头、投 足、拍胸、扭腰;双手起落,有节 奏地拍胸挟腋、偶而又投足拍腿、 屈臂击肘。时而跳跃、时而跪蹲、 时而抬腿、时而踢腿,边歌边舞, 豪迈矫健,情绪热烈,风趣浪漫。
南音
又称“南曲”、 “南乐”、“南管”、 “弦管”,是保存我国古 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 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 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南音流行于闽南方言 地区,东南亚闽南籍华侨 中南乐也很盛行。南乐在 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号,泉 州叫弦管,流传到南洋叫 南乐,东渡于台湾叫南管。
高甲戏
高甲戏又称戈甲 戏、九甲戏,是福 建省主要剧种之一, 孕育于明未清初, 形成于清代中叶。 它主要流传于晋江、 泉州、厦门、龙溪 等闽南地区、台湾 省,以及港、澳和 东南 亚华侨Fra Baidu bibliotek居地。
家乡 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
五年四班黄宇轩
目录
• 1、什么是泉州民俗文化
• • • • • 2 、拍胸舞 3 、南音 4 、高甲戏 5 、南戏 6 、谢谢观看
什么是泉州民俗文化
• 泉州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 现代考古的发现,南安大盈青铜器的出土, 说明在先秦久远的年代,早就有人类在这 个地区繁衍生息。随着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的发展,在泉州这个区域内,形成了非常 独特的民俗文化。这里有草莱初辟的泉州 先民———“闽越人”,他们有“以舟为车, 以楫为马,以海为田”的故地习俗;有千 里跋涉、举族南迁的“中原人”,他们带 来了华夏民
南戏
宋末元初,用泉州方言演唱,以南音为主 要声腔的泉州南戏开始形成,很快流行于原 泉州府、漳州府所属各县及广东海陆丰等闽 南语系地区。明末清初,南戏达到鼎盛时期, 除遍布台湾岛外,更随着华侨的足迹传入东 南亚诸国。 早期形成的南戏有 梨园戏和悬丝傀儡戏 (提线木偶),明清 间,又有布袋戏(掌 中傀儡)、打城戏、 高甲戏等相继崛起。
族的传统习俗;还有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延伸,汇聚十洲人, 他们又带来了海外各地的异俗;还有泉州 人漂洋过海,深入“绝域之区”,受到当 地风俗的影响而带回来的殊俗。这些习俗,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岁月冲淘而互相碰 撞、互相融合,形成了以中华民族民俗文 化为源,又荟萃各地民俗文化为流的多元 的独特的泉州民俗文化。
谢谢观看
请多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