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幸福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3/12/15

【摘要】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能力,而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世界一种复杂的积极主观体验。情绪智力高的人能识别和表达他们的情绪"拥有积极的自我认同,能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生活得幸福。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关键词】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关系大学生

1.引言

主观幸福感一般被定义为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生活中任何变化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新调整,这类调整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压力,压力的积累会促发心理疾病。另外,Bar-On认为,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够很好的感知和体验、表达和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他人及环境信息,能成功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从而体验到较多的生活满意和愉快体验[3]。因此,情绪智力可能是个体对生活信息进行良好加工,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一种心理机制。

2.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的预测价值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高级情绪或高级情绪体验,和个体的各种需求特别是高级需求紧密相关;而情绪智力则表现为个体认知、调节、运用或操作情绪信息的能力;个体操作情绪信息的能力可能会影响或部分决定个体的情绪体验。著名情绪心理学家巴昂(Bar-On)和萨拉维(Salovey)早已从理论上认为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相互关联,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Diener)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情绪智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1]。最近,国外已开始将情绪智力纳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范围,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价值。因此,情绪智力可能更加直接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曾有调查发现:一、大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消极情绪与整体情绪智力、调控他人情绪能力和运用情绪能力没有的显著相关性;三、不同情绪智力水平大学生的整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四、情绪智力中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这一因素较其他因素更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整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此外,整体情绪智力较情绪智力的其他因素更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其次,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的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

上述调查表明:情绪智力与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显著相关,

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然而,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尽管整体情绪智力与其各因素都与整体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却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情绪智力中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更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大学生消极情绪,是情绪智力中较为优化的预测变量。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3.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

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正情绪的调节多于对负情绪的调节;对负性情绪比较多的使用减弱型调节和反应调节,对正性情绪使用比较多的使用增强型调节和原因调节。

(2)情绪调节方式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男生对正性情绪使用比较多的忽视,女生对负性情绪使用较多的宣泄、反应调节和增强型调节,并且女生对情绪的自然调节显著的多于男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负情绪存在更多的重视和宣泄,倾向于负情绪的增强型调节。

(3)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家庭经济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上存在差异,女生比男生感受更多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家庭收入越高,总体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感得分越高。而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具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有着最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农村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满意度和最低的消极情感,而乡镇大学生有着最低的生活满意度和中等程度的消极情感。

(4)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方面的预测是不同的,正情绪的自然、负情绪的重视和情绪的宣泄对总体主观幸福感有比较好的预测作用。而情绪的宣泄、负情绪的重视和正情绪的自然调节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正情绪的自然调节、负情绪的重视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有一定的预测性,另外情绪的宣泄、正情绪的重视和负情绪的自然调节可以有效的预测积极情感,而负情绪的反应,负情绪的增强和负情绪的忽视则可以有效的预测消极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力,何宁.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情感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1895-1899.

[2]苗元江,朱晓红,陈浩彬.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28-133.

[3]许远理,熊承清.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分析[J].心理研究,2009,04:77-81.

[4]李中权,王力,张厚粲,柳恒超.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

学,2010,01:165-167.

[5]袁立新.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1:49-53.

[6]潘明军.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04:442-444.

[7]刘文凤,苗元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相关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04:107-109.

[8]王玉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10,10:1264-1266.

[9]梁媛.大学生自我宽恕、情绪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0]杨雪松.现代社会幸福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06.

[11]杨芳.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