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区域性货币体系
宁波大学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劣币驱逐良币律(格雷欣定律)答:2.价值尺度答:商品要求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从而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这一尺度即是价值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这种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的时候,商品的内在价值就异化为外在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3.流通手段答: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商品是被卖者携进交易过程并力求将它换成货币;而买者一旦用货币换进商品,商品就会退出交易过程——或用于消费,或用于经营。
而在商品进进出出的同时,货币是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并作为交易的媒介为交易服务。
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
而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被称为购买手段、交易媒介。
4.支付手段答: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有时要买,却一时手头没有货币;同时也有想卖却一时卖不出去(即没有货币来买)的情况。
买,手头无货币,可寻觅接受延期支付条件的卖主;卖,找不到手头有货币的买主,降而求其次,允诺承担延期支付义务的买主也是次优的选择。
于是,就产生了有利于买卖双方的赊买赊卖行为。
赊买赊卖,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此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金币本位制答: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铸币制度。
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限制铸造而且不具备无限法偿能力;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银行券可以自由的兑换为金铸币;黄金的自由输入输出,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稳定。
6.金块本位制答:金块本位制,是说达到一定金额的银行券可兑换为金块。
该本位制时期,国家停止金铸币流通、银行券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
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国家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适用范围不同。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它的适用范围限于一定的区域内。
(2)内容不同。
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以及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作国际间清算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汇率可被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
②确定汇率制度的类型,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确定汇率波动的目标区,哪些货币为自由兑换货币。
③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何协调。
区域性货币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成员国仍保持独立的本国货币的条件下规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关系,另一种是在实行统一货币的条件下,对统一货币的货币单位、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进行规定;(3)作用不同。
国家货币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一国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国际货币制度通过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
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与金 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但规定银行券 可以换取外汇,不能兑换黄金。
本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 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 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 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 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货币铸造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 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 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 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在当代世界各国已无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并不能兑换黄金,黄金准备的后两项用途已经 消失,但黄金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这一作用仍继续存在,各国也都储备一定量的黄金作为准备。
发行准备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准备金有三方面的用 途:作为国际收支;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
历史演变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复本位制 纸币本位
金本位制
将历史上至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两类,即金属本位与纸币本位。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 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在 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货币:是能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
实物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足值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实物。
金属货币: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成为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等几种主要形式。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价值尺度只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被贮藏起来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
支付手段:是货币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条件下,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以平衡贸易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财富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跨国投资、国际信贷、资金外逃等。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与规定货币单位密切相关的是规定“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金属量;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分,如元、角、分。
国际货币体系起源发展及其理论综述
国际货币体系起源发展及其理论综述摘要:纵观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到后来的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上世纪七十年代牙买加体系取而代之,二十世纪末欧元诞生。
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各个阶段,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货币理论。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理论;区域性货币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接连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学家对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更为关注。
熊彼特说过,一个时代离我们越近,我们就对它了解越少。
因此,要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必要考察它的起源和历史。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起源从历史起源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贸易交往和资本流动都涉及到各国货币的兑换、汇率制度的规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和储备资产的供应等问题(陈彪如,1996),迫切需要有某种共同的标准和规则在上述几方面做出安排。
从而使国家在具备“经纪人”和国际货币关系中“无政府”特征的情况下,产生了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制度以制衡和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需求。
在古代历史上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货币联盟是公元八世纪法兰西王国加洛林王朝时代建立的加洛林货币体系,当时王国的创立者丕平鉴于国内货币名目繁多、交易混乱的状况,改制和统一了货币度量单位,在欧洲西部建立了新的货币体系,史称“加洛林改革”,使得银铸币登雷尔成为当时法兰西及欧洲西部一些附属国唯一的流通货币。
加洛林体系以后,在历史上比较规范的、以条约或法令形式设立的货币同盟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正式出现,如德奥货币同盟、瑞士货币同盟等,而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1865年在巴黎召开法、意、瑞士、比利时四国会议上成立的拉丁货币同盟。
以后又形成了一个有十个国家参与的庞大的共同货币集团,实现了从银本位制向金银复本位制过渡。
金银比价的波动,使得市场时而充斥金币,时而充斥银币,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最终导致了拉丁货币同盟的解体。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部分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2.熟知货币的起源和主要职能3.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和表现形态4.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和发展难点1.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2.货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构成要素3.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第二部分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2.货币购买力3.货币4.本位币5.无限法偿6.有限法偿7.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8.货币局制度二、填空题1.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给工商业者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顾客可根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并用支票支付货款、履行对国家的财政义务等。
这种可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2.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和()的统一。
3.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和()的金属块。
4.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也成()或()。
5.与本位币相比,辅币由()铸造,为非足值通货。
三、选择题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品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交易媒介B购买手段C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2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规定货币名称B规定货币单位C规定货币比才D规定货币币值3.长期以来对货币主要层次划分依据是()A金融资产盈利性B金融资产安全性 C 金融资产流动性 D 金融资产的种类4.在金融货币流通的前提下,货币铸造权仅仅是一个重大问题,当时欧美国家大多数采用()A本位币自由铸造,辅币由国家铸造B本位币国家垄断发行,辅币自由制造、C本位币、辅币均自由铸造D本位币、辅币均由国家垄断铸造5.货币结晶是()自由产物A社会劳动B私人劳动C抽象劳动D商品交换发展6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A平衡国际收支差额B促进金融市场发展C购买手段D财富转移7与货币的起源不可分割的是()A私有制B社会分工C贫富分化D商品交换8最初的货币所采取的形态是()A金币、银币B牲畜皮革烟草C纸币D银行卷9货币的的各种职能都是从现实的货币出发来描述的,但可用货币符号代替的是()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 C 储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A美元B黄金C英镑D德国马克11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A价值符号B现实的货币C信用货币D观念上的货币四、问答题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2货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构成要素是什么?3何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第四部分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
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金融学)金融专业课
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黄达〕第1章铸币:自然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流通自然形态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需要秤算重量、鉴定成色,很不方便。
为了适应交换开展的需要,将金块、银块按照货币计算名称所规定的金银重量,铸造成具有一定成色、花纹和形状的金片和银片,这就形成了铸币。
银行券:银行券〔bank note〕是由银行〔尤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一种票据,俗称钞票。
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根底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流动性〔Liquidity〕: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股票的流动性大于房地产。
货币购置力:单位货币购置商品或换取劳务的能力。
其大小决定于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照关系;其变动与商品价格、效劳费用水平的变动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
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效劳收费降低时,单位货币购置力就提高;反之,则下降。
价值尺度:货币的根本职能之一。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表达。
它的表现为价格标签。
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如:一斤大米=一元;一件上衣=二百元。
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置的主要是效劳。
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置商品或效劳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
或先交钱,后效劳;或先效劳,后交钱。
货币银行学习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一、填空1、信用货币包括_流通货币_和_银行存款__两部分。
2、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3、价格是商品价值的_货币表现_。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社会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社会商品总量一定时期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___等三个因素。
5、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_ 实体货币___、代用货币、____信用货币___、电子货币。
6、M1、M2、M3的划分的标准是__流动性___。
二、判断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2、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3、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包含引起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三、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C )。
A.价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A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 国家规定( B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5.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6.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C )。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B )。
A.信贷规模B.货币必要量C.货币流通D.生产规模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B )。
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运行的基础。
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Covid-19疫情所带来的冲击,都在重新定义国际货币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以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1.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之后。
此后,每个国家的货币都以黄金为本位。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
布雷顿森林协议于1944年签署,它为国际货币体系设立了一个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体系,每一个国家都可以把自己的货币兑换成美元,而美元则可以在美国政府的保证下兑换成黄金。
然而,1971年美国政府决定取消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意味着从此以后美国不能保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
2. 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尽管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比较长,但是在当代,有关国际货币体系的理论仍然在不断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理论。
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理论是指,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产出结构、经济政策等因素的不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贸易规模、汇率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其他国家很难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其经济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理论是指,由于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至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等种种因素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趋于多元化。
3. 国际货币体系的实践国际货币体系的实践与实际对比较多。
在全球化时代,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增长性的需求超过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对经济示范的需求。
各国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来降低经济波动的风险,从而增强其经济体征的稳定性。
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实践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美元为主导的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源于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署,这种货币体系的优势在于,美元是全球最通用的货币之一,且货币供应量稳定,并且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美元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这有助于减少各国之间的通货膨胀的差别,从而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与区域性货币制度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与区域性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区域内多个国家或地区采取一种共同的货币体系,以实现经济合作、促进货币交流、加强区域内金融合作与互动。
区域性货币制度则是指在实现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的一套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货币发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较为广泛,欧盟、亚洲国家协会(ASEAN)、南共市场(COMESA)、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CEMAC)等都在各自的区域内实施了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这种一体化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
通过采用相同的货币体系,区域内各国的货币流通成本大幅降低,并且货币风险也减小,使得贸易和投资的活动更便捷、高效。
其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可以提高区域内国家的经济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区域货币一体化伴随着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这将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外,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融合与发展。
通过建立共同的货币制度,区域内的金融市场可以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然而,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难题。
首先,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货币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在实施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时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
其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机制。
制定一套适合所有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机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各成员国共同商议和协商,避免因个别成员国政策的变动而引发金融风险。
另外,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还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货币追责机制。
当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困难时,如何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和帮助成员国应对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体化可以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便捷、增强区域内国家的经济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融合与发展等好处。
金融学复习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复习题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核)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C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3.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B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4.(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4) A 1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D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C A.英镑B.法国法郎C.美元D.德国马克7.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C A.国际金本位体系B.布雷顿森林体系C.牙买加体系D.以上都不能8.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B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9.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C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0.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1.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形式不包括以下() C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金单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2.跛行本位制出现在()货币制度阶段 B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阶段13.国际金币本位制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CA、黄金充当国际货币B、各国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C、取消外汇管制D、国际收支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14.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 B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15.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不包括() CA、中国银行B、汇丰银行C、花旗银行D、渣打银行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第七章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第七章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第一节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概述一、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形式1.国家间的特惠关税协议2.部分关税同盟3.自由贸易区4.关税同盟5.共同市场6.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盟7.经济和货币联盟二、区域货币一体化所谓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所进行的协调与合作。
区域货币一体化可分为三种类型:⏹区域货币合作是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有关货币金融领域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
⏹区域货币联盟是指通过某些法律文件或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有关货币金融的某些重大问题相互固定,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主导货币和成员国货币之间可自由兑换,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一是汇率的统一⏹二是货币的统一⏹通货区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统一使用西非法郎⏹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6国统一使用中非法郎⏹欧盟通货区:12国统一使用欧元⏹三、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研究固定汇率的最佳实行范围。
第二节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一)要素流动性分析这是1961年由罗伯特·蒙代尔提出的一种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他主张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缺陷:会导致富国越富,穷国越穷。
(二)经济开放性分析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应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他强调,一些贸易关系密切的开放国家应该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共同货币区,并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而整个货币区则对与其贸易往来关系不大的地区实行浮动(或弹性)汇率安排。
缺陷:1.以世界各国物价普遍稳定为前提的;2.分析重点在经常项目上,忽略了资本转移对汇率和国内经济的影响。
(三)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分析彼得.凯南(Peter Kenen)于1969年提出,应以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作为形成一个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金融学名词
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2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3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②汇率制度的确定。
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4区域货币一体化:所谓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5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6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
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7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培训等,待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合同规定的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信用方式。
8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化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
9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国际货币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这些准则所进行的变革。
从时间先后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及现行的________阶段。
3、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关键的部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
通过两个挂钩实际上让美元代表黄金,各国货币便通过固定汇率制同美元联系,从而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4、________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按________原则由共同市场国家货币混合构成的货币单位。
5、欧洲货币体系的目标是________,其重点落在________上。
通过建立双重机制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即________和平价篮体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总是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界限是( )。
A.铸币平价 B.黄金平价C.黄金输送点 D.法定平价2、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规定,两个挂钩是指( )。
A.美元同黄金挂钩 B.英镑同黄金挂钩C.各国货币之间相互挂钩 D.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3、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部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即( )。
A.J曲线效应 B.里昂惕夫之谜C.米德冲突 D.特里芬难题4、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货币比价的确定C.汇率制度的确定 D.平衡国际收支方式的确定5、以下关于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是多元储备体系 B.采取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C.是无体系的体系 D.拥有多元化的国际货币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到浮动汇率时代开始于( )。
A.国际金本位制度 B.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C.牙买加货币体系 D.欧元诞生之后7、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 B.构建汇率稳定机制C.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D.构建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8、以下关于区域性经济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金融学名词解释(含答案)
1.货币:(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就是货币行使的职能(3)货币是“流动性”(4)货币是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5)货币是财富(6)货币是一种法律规定(7)货币是M0, M1,M2……2.纸币:纸制的货币3.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4.辅币: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5.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6.银行券: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7.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直接以商品形式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形式8.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9.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10.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11.电子货币: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电子信息形式进行价值存储和转移的货币形式12.狭义货币:现实流通的货币,为实现即期社会购买力服务(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13.广义货币: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它存款)14.货币制度:关于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一系列规定15.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融化,还原为金属16.限制铸造: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17.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18.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19.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20.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21.区域性货币制度: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共同实行的,取代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的统一的货币制度22.外汇:(1)动态:货币之间的兑换(2)静态:以外币标示的,能够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23.汇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货币的对外价值24.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25.间接标价法: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26.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的基本稳定27.浮动汇率: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28.换汇成本说:将购买力平价说中的非贸易品剔除,而只考虑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如何决定汇率及其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性货币体系
1.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
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和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组成货币联盟。
它包括汇率的统一、货币的统
一、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区域货币合作尤以欧洲货币体系和欧元区的影响最大。
2.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一、首先提出最适度货币去理论的是罗伯特·蒙代尔,1961年,他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作为确定最
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二、最适度货币去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
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
三、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去理论是关于趋于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有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
的独立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
四、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
的充分就业、物价的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
五、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是满足
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同盟。
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
的成本与收益,最适度货币去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过
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六、GG-LL曲线
1.收益分析GG曲线
1)简化经济活动的收益
2)结论与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正相关
2.成本分析LL曲线
1)一国放弃其原有的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国内产出和就业目标的一部分自主权造成的损失。
2)一体化程度越高,经济的损失就越小。
3.欧洲货币单位
一、欧洲货币单位(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
是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由欧共体12国货币加权组合而成的综合货币单位。
二、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初,各成员国向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提供国内20%的黄金储备和20%的美元和其它外汇储备,然后EMCF以互换形式向各成员国提供相应数量的ECU,其权数是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各国贸易占欧共体内部市场贸易总额的比重大小及各国对欧共体的贡献大小决定的。
三、在欧共体内部,ECU具有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它被用于计算成员国货币篮子的中心汇率和相互之间的平价格网汇率,以及作为计算汇率波动幅度指示器的基础。
还被用于发放贷款、清偿债务以及编制欧共体统一预算、储备资产等等,是比重仅次于美元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储备资产。
4.欧洲篮子汇率体系
一、首先规定了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中各国货币含量的计算方法,即先根
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各国在欧共体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以及各国在欧洲货币
合作基金中所占份额的大小,确定出各国货币在ECU中应占的比重和含量。
二、考虑到经济变动的影响,指标取过去五年中的平均值,并且比重和含量每五年重新调整一
次。
根据各自比重以及1974年6月28日各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算出一个ECU中各国货币的含
量。
然后将各国货币在一个ECU中的含量(根据与该国的汇率)折合成某一国的货币量,再加总,
便得到一个ECU相当于这个国家货币的数值,这就是该国货币的法定篮子汇率。
三、各个成员国货币与EUA的法定篮子汇率排列起来,就构成了法定篮子汇率体系。
之后,各
成员国均规定本国货币同ECU的平价,且各国货币的汇率仅能在平价±2.25%的幅度内波动。
个
别成员国因实力较弱,允许其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扩大到±6%(如意大利里拉和后来加入的英镑)。
四、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平价网体系是指欧共体规定了各成员国货币相互之间的汇率平价,允许
波动的幅度也为±2.25%,各成员国相互之间的汇率只能在中心汇率上下波动。
然后这些汇率平
价彼此交*所形成的。
5.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
一、欧洲货币体系是欧共体几个成员国于1979年3月决定建立起来的区域性货币同盟,它实际上是布雷顿
森林体系在小范围内的重建,不过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具有灵活性。
二、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是继续实行过去的联合浮动汇率机制;
2.是继续运用原来的“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并拟在两年后扩大发展为“欧洲货币基金”(EMF);
3.是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CU),它是过去EUA的继续和发展。
具体包括:
1)关于稳定汇率的机制。
采取对外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对内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法定平
价网体系以及差异界限等措施、制度,并规定了汇率波动的允许范围(±2.25%)。
2)当市场汇率超过界限时,有关双方的货币当局应立即进行干预,弱币国若感到力量不足,可以
向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借入强币。
如果市场干预效果不明显,那么就应考虑收缩国内货币供应、
提供利率等措施,强币国也要适当考虑降低利率、放松银根等措施,如仍无效,就只好调整篮
子汇率并修订双边格网体系了。
3)关于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欧共体理事会决定以两年期限建成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先是要集中各个参加者黄金储备的20%,以及美元和其它外汇储备的20%作为共同基金,
再加上与此等值的本国货币,总计约500亿ECU。
但这一计划没有如期完成,只因各国的意见不
统一。
4)创设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单位(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
是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由欧
共体几国货币加权组合而成的综合货币单位。
其权数是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及各国贸易
占欧共体内部市场贸易总额的比重大小决定的。
在欧共体内部,ECU具有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的
职能。
它被用于计算成员国货币的篮子中心汇率和相互之间的平价格网汇率,以及作为计算汇
率波动幅度指示器的基础。
还被用于发放贷款、清偿债务以及编制欧共体统一预算、储备资产
等等,是比重仅次于美元和德国马克的国际储备资产。
6.欧洲货币体系的缺陷
一、缺乏灵活性。
各成员国不能随意根据本国的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调整汇率;
二、欧共体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EMS的汇率机制不能准确反映各国财政和货币金融上的差异。
7.欧元区的影响
一、欧元将给欧洲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对欧盟政治、经济稳定带来有利影响;
二、欧元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利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三、欧元对世界金融市场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欧元债券、融资、直接投资等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欧元区内汇率风险消除,利率将趋于同一水平,将打破国家对银行业的垄断,银行在费用结构和利率水平方面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将提高,使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8.欧元区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使得欧洲中央银行单一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难题;
二、劳动力流动性差。
由于传统、语言、文化差异、专业资格的相互承认和人员迁移的成本等问题,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三、货币统一与经济政策协调之间的平衡问题。
四、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联邦政府、税收和工资系统,且不再拥有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因此如果没有财政、税收、社会劳工政策等方面的必要协调,将会发生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