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4 肌肉牵伸技术

合集下载

康复治疗4 肌肉牵伸技术

康复治疗4 肌肉牵伸技术

返回
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⒉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后 负荷 其不增加肌肉初长度, 其不增加肌肉初长度 , 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 的缩短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与收缩速度二者呈反比关 系
返回
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⒊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 影响
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 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肌 肉中能源物质缺乏, 肉中能源物质缺乏 , 机械性创伤和生物感染 都可能降低肌肉收缩的效果 钙离子、咖啡因、 钙离子、咖啡因、肾上腺素等体液因素以 及运动锻炼则提高肌肉的收缩效果
返回
一、肩部肌肉
一、肩部肌肉
3.肩部外展 3.肩部外展 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 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90°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上方手托 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 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 2. 收缩—放松—收缩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收缩—放松” 注意事项:同“收缩—放松”技术 应用举例: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紧张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3.拮抗肌收缩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避免施加太大的阻力 应用举例:踝跖屈疼痛、紧张 应用举例:踝跖屈疼痛、
返回
一、肩部肌肉
5.肩关节外旋 5.肩关节外旋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以牵拉肩内旋 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 的位置(30°~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 的位置(30° 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 展至90 90° 屈肘90 90° 展至90°、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外侧 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肌肉牵伸技术资料

肌肉牵伸技术资料

要点三
提高柔韧性和灵活性
牵伸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要点一
要点二
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牵伸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中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
提升运动表现
牵伸可以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反应速度,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升运动表现。
要点三
缓解工作压力
静态肌肉牵伸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肌肉,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肌肉柔韧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静态肌肉牵伸技术的练习方法简单易学,不需要专门的器材和场地,可以在家中、办公室或健身房练习。
动态肌肉牵伸技术
动态肌肉牵伸技术是通过缓慢地活动关节来牵伸肌肉,持续时间一般为10-15秒钟。
动态肌肉牵伸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肌肉,可以有效改善肌肉柔韧性,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牵伸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身体姿势
牵伸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身体姿势,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促进身体健康
牵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肌肉牵伸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04
肌肉牵伸技术的练习方法
静态肌肉牵伸技术
静态肌肉牵伸技术是一种基本的牵伸技术,通过维持一个特定的姿势不动来牵伸肌肉,持续时间一般为15-30秒钟。
肌肉牵伸的定义
肌肉牵伸的原理
肌肉牵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排出肌肉中的代谢产物,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肌肉牵伸还可以刺激本体感受器,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肌肉牵伸可以改善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提高肌肉收缩能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牵伸的种类

肌肉牵伸技术课件

肌肉牵伸技术课件
致肢体麻木或无力。
严重心血管疾病
对于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肌 肉牵伸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
导致心绞痛或血压波动。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因此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 行调整。
循序渐进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逐步增加牵伸幅 度和强度,避免过度牵伸导致肌肉拉 伤。
专业指导
在进行肌肉牵伸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 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个性化牵伸方案的制定
基因检测与牵伸方案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体的肌肉类型、疼 痛敏感度等,制定针对性的牵伸方案。
VS
心理因素考量
将心理因素纳入牵伸方案制定中,如焦虑 、抑郁等,以提高牵伸效果和个体满意度 。
牵伸效果的深入研究
长期效果评估
对肌肉牵伸技术的长期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对肌肉功能、运动表现等方面的影响。
目的
改善肌肉紧张、僵硬和疼痛,提 高关节活动范围,预防运动损伤 ,促进运动表现。
肌肉牵伸的原理
01
02
03
生理学原理
通过拉伸刺激使肌肉产生 适应性变化,增加肌肉长 度和柔韧性。
力学原理
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变肌肉 的长度和张力。
神经生理学原理
通过拉伸刺激神经肌肉系 统,提高肌肉神经的兴奋 性和传导速度。
促进身体放松
在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后,进行简单的 牵伸可以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疲劳。
06
肌肉牵伸技术的未来发 展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
智能牵伸技术
利用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监 测肌肉长度和牵伸状态,为个体提供 个性化的牵伸方案。
高频超声成像技术
利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肌肉牵伸 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为牵伸效果的评 估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肌肉牵伸技术(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肌肉牵伸技术(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返回
一、肩部肌肉
肩关节外旋牵伸手法:内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外旋,将前 臂向床面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内旋肌群。
❖ 注意:当牵拉肩内、外旋肌肉时,施加的牵拉力通过肘关节 达到肩关节,必须确保肘关节稳定、无痛和较低的牵拉强度, 尤其是骨质疏松的患者要特别当心。
肩内旋肌群牵伸
精选课件
11
返回
9
返回
一、肩部肌肉
5.肩关节外旋
❖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以牵拉肩内旋 肌)。
❖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 的位置(30°~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 展至90°、屈肘90°。
❖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外侧 手握住肱骨远端,内精侧选课件手握住前臂远端。 10
返回 肩后伸肌群牵伸肌肉
2.肩部后伸
❖ 牵伸肌群:肩关节前屈肌群。
❖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后伸的活动范围。
❖ 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前臂及手 放松。
❖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一侧,上方手 放在肩胛骨上固定肩胛骨,下方手从掌侧握住 肘关节。
❖ 肩部后伸牵伸手法:下方的手从掌侧托起肱骨
伸肩






精选课件
13
返回
一、肩部肌肉
7.增加肩胛骨的活动
❖ 牵伸肌群:提肩胛肌。
❖ 患者体位:坐在椅上,头转向非牵伸侧,稍 向前屈,直至颈部后外侧有酸胀感。牵伸侧 上肢外展,屈肘,手放在头后部。
❖ 治疗师位置:站在患者身后牵伸侧,外侧手 从前面托住上臂远端,内侧手放在牵伸侧颈 肩部变界处。
精选课件
19
返回
一、肩部肌肉

肌肉牵伸技术(下肢牵伸技术及程序)

肌肉牵伸技术(下肢牵伸技术及程序)

返回
屈髋肌群自我牵伸
一、髋部肌肉
2.增加伸髋活动范围 B.站立位,双足分开,双手放在腰后,上身尽量
后伸。 C.牵伸屈髋肌群中的股直肌,直腿坐在治疗床上。
牵伸侧下肢尽量外展并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 直。牵伸时,非牵伸侧膝部接触床面,上身向 牵伸侧下肢移动,此时大腿前侧有酸胀感。
返回
一、髋部肌肉
3.增加交叉伸屈髋活动范围 患者取前弓健步,牵 伸侧屈髋、屈膝90°,非牵伸侧下肢向后伸直, 双手放在弓健步腿的髌骨上方,挺胸,身体下 压,此方法可同时牵伸侧伸髋肌群和后伸侧下 肢的屈髋肌群。
伸髋,非牵伸侧下面的腿屈髋屈膝90° 。 治疗师位置:站于患者的背后,上方手扶按髂
嵴上,下方手按在牵伸侧股骨远端的外侧。 牵伸手法:上方手按压髂嵴固定骨盆,屈膝、
伸髋至中立位或轻度髋后伸位,轻度向上方牵 伸。让患者的髋部利用重力内收,或治疗师下方 的手外加一定的压力至大腿远端的外侧面以增 强内收髋关节。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软组织牵伸基础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脊柱牵伸技术
第四节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返回
一、髋部肌肉
㈠被动徒手牵伸
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 牵伸肌肉:臀大肌。 牵伸目的:增加屈膝时屈髋的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稍屈髋屈膝。 治疗师位置和操作步骤
4.髋关节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用臂和前臂支撑患者大 腿的远端,并按压对侧髂前上棘或保持对侧下肢轻度外 展来固定骨盆。尽可能外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 内收肌。
仰卧位髋内收肌群牵伸 返回 髋外展肌群牵伸
一、髋部肌肉
5.髋关节内收 牵伸肌群:髋外展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髋关节内收。 患者体位:侧卧位于床边,牵伸侧在上面的腿

肌肉牵伸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

肌肉牵伸技术(运动治疗技术课件)

贰 腰部肌肉
徒手被动牵伸技术
牵伸腰部侧屈肌群
๏ 患者体位:站立位。
๏ PT体位:站立,上方手置于患者牵伸侧肩膀, 下方手置于对侧髂部。
๏ 操作过程: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缓慢地向 对侧推使腰椎侧屈至最大范围,保持15~30秒 ,重复3~5次。
02 牵 伸 时 要 有 清 晰 地 语 言 诱 导 ;
03 亚 极 量 、 较 长 时 间 的 等 长 抗 阻 收 缩 可 以 有 效 地 抑 制紧张肌肉,也便于治疗师控制,所以在牵伸前 ,紧张肌肉不需要进行最大强度的等长抗阻收缩 。
贰 牵伸作用
贰 牵伸作用
牵伸作用
1.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手托起大腿离开台面,被 动后伸髋关节至最大范围
壹 髋部肌肉
1.徒手被动牵伸技术
患者体位
牵伸髋内收肌群
PT体位
操作过程
仰卧位、下肢伸直
内侧手置于对侧大腿内侧, 外侧手托住牵伸侧大腿远端
外侧手将下肢外展至 最大范围
壹 髋部肌肉
1.徒手被动牵伸技术
患者体位
牵伸髋内旋肌群
PT体位
操作过程
俯卧位,一侧下肢伸髋、 屈膝90°一侧下肢伸直
01
牵伸治疗前先进行评定,明确功能障碍的情况,选
择合适的牵伸方式,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02
牵伸治疗前可先进行热疗、按摩或关节松动术
,增加挛缩组织的伸展性,缓解关节疼痛和周
围组织的痉挛。
肆 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03
牵伸力量要适度、轻柔、缓慢、持久,达到一
定力量,持续一定时间。应避免过大的牵伸力
量和跳跃性牵伸,以避免刺激牵伸肌肉引起牵

肌肉牵伸技术(2019)

肌肉牵伸技术(2019)
• (一)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长期制动
肌肉紧张
软组织挛 缩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14
• (二)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挛缩
软组织挛缩
•初期-主动抑制技 术。避免被动牵 伸,以免增加疼 痛和肌肉紧张度。
通过反射机制
使紧张的肌 肉松弛
紧张明显好转后
被动牵伸
• 拉长挛缩肌肉, 恢复生理性肌 力平衡,增加 活动范围。
• ●前臂旋后肌——旋后肌功能障碍与外上髁炎(网球肘)症状相似。 过度地离心收缩很有可能会损伤旋后肌。特别是在肘伸直的情况 下活动,如网球反手击球,提重的手提箱或者遛狗时拉狗绳。桡神 经行走于深支行于旋后肌间,神经问题通常表现为无力,而不是疼 痛。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45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34
• (三)辅助技术
01
冷热疗法
02
手法按摩
03
夹板和支具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35
六、肌肉牵伸程序
• (一)治疗前的评估
发病原因

性质

功能状况
依据相关的评定量表,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36
• (二)牵伸方法的选择
• 积极与患者沟通,让其尽量保持在舒适、放松的体位;被牵伸部 位处于抑制反射、易于牵伸的肢体位置;充分暴露牵伸部位,如有 可能应去除绷带、夹板或较多的衣服。根据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 原因,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是由软 组织挛缩引起的,可选用肌肉牵伸技术;如果是关节本身的原因,可 选用关节松动术或两者兼顾。
九〇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吴颖鹏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可行。
02
选择合适牵伸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牵伸需求,选择合适的牵伸方法,如主动牵伸、
被动牵伸或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03
准备相关器械与用品
确保所需的牵伸器械、保护用品等准备齐全,如牵伸带、固定带、保护
垫等。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体位
根据牵伸部位和方法,协助患者采取舒适、放 松且能保持稳定的体位。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目录
• 肌肉牵伸技术基本概念 • 常用肌肉牵伸方法 • 肌肉牵伸技术操作流程 • 肌肉牵伸技术在运动康复中应用 •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 总结与展望
01 肌肉牵伸技术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肌肉牵伸技术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 使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产生拉 伸,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 紧张、减轻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
03 肌肉牵伸技术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
01
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外伤史等,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
肌肉牵伸治疗。
检查肌肉紧张度
பைடு நூலகம்
02
通过观察患者姿势、触摸肌肉紧张度和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
确定需要牵伸的肌肉群。
评估疼痛程度
03
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和程度,以便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加
重患者疼痛。
分类
根据牵伸力量的来源,可分为手法牵 伸、机械牵伸和自我牵伸。
原理及作用机制
原理
通过外力作用,使肌肉等软组织 产生拉伸,从而改变其长度、张 力和弹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用机制
通过拉伸肌肉,可以改善肌肉的 弹性和收缩性,增加关节活动度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促进血 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完整版)牵伸技术

(完整版)牵伸技术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内翻:胫骨后肌 外翻:腓骨长、短肌
颈前屈/旋转:胸锁乳突肌 颈后伸:头半棘肌、头夹肌、斜方肌
前屈:腹直肌,腹内外斜肌 后伸:背棘肌、骶棘肌、腰髂肋肌、胸最长肌
康复治疗技术 付奕
牵伸技术(Stretching)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 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 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目的
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 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2.分类
①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手法牵伸 机械(电动)牵伸 自我牵伸
②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牵伸时间 被动牵伸持续时间为每次15 ~ 30s,也可达30~60 每次之间要休息30s 左右;机械性牵伸每次20 ~ 30min
牵伸疗程 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3 ~ 5个 疗程
治疗反应 在康复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定期 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 参数
肩部 肘部 手腕 腰腹部 髋部 膝部 脚踝部
三角肌(前中部纤维)、喙肱肌
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三角肌中部纤维、岗上肌Fra bibliotek胸大肌
肩外旋:冈下肌、小圆肌 肩内旋: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肱三头肌
屈:桡/尺侧腕屈肌 伸: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腰大肌、髂肌
臀大肌
内收: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外展:臀中肌、阔筋膜张肌(髋屈曲位)
腘绳肌
股四头肌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
2. 常见病因
皮肤组织挛缩:烧伤、炎症及创伤等 结缔组织挛缩:肌腱和韧带等结缔组织受损 肌肉源性挛缩:长期制动和卧床、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 以及创伤后所致肌肉损伤 神经源性挛缩: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 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挛缩发生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三、牵伸的临床价值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防止软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兴奋性 防治粘连、缓解疼痛 有效预防软组织损伤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
1. 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理 变化,软组织适应性短缩,造成关节活动障碍 临床上通过对肌肉紧张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评 估,一般容易诊断
一、肩部肌肉 徒手被动牵伸
4. 肩关节内旋(如图4-3)
– 患者体位:仰卧位屈肘90°,肩外展90° – 治疗师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内侧手置于肱
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 牵伸手法:外侧手缓慢将前臂向足部方向朝治疗
床面运动至最大范围,牵拉肩关节外旋肌群
一、肩部肌肉 徒手被动牵伸
图4-3 肩外旋肌群牵伸
物理治疗学(第2版)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
陈和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 第三节 下肢肌肉牵伸技术 第四节 脊柱牵– 为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和降低肌张力,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运用外力拉长短缩或挛缩的 软组织,做轻微超过软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内的运动
、短时间牵伸更容易损伤软组织,造成关节失 稳 • 避免牵伸已出现水肿的组织和过度牵伸肌力较 弱的肌肉
第二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一、肩部肌肉 徒手被动牵伸

物理治疗之肌肉牵伸技术

物理治疗之肌肉牵伸技术

02
03
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与患者 的沟通,关注患者感受,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老年人、儿童等特 殊人群,应更加谨慎地 选择牵伸力度和方法。
04
治疗师应不断学习和提 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 保治疗安全有效。
常见问题解答
牵伸过程中感到疼痛怎么办?答
牵伸治疗需要多长时间?答
应立即停止牵伸,调整力度和角度,如疼 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后相关指标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处理,比较不同组别、时间点的
差异,探究影响因素。
可视化展示
利用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展示 数据分析结果,便于理解和交流。
持续改进策略制定和实施路径
问题识别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之处。
策略制定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改进策略,包 括优化牵伸方案、加强患者教育等。
程度。
肌肉活动度指标
通过测量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 长度变化,评估牵伸对肌肉活
动度的影响。
疼痛与不适感指标
记录患者在牵伸过程中的疼痛 程度和不适感,以评估牵伸的
耐受性和安全性。
功能改善指标
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 表现,评估牵伸对肌肉功能改
善的效果。
数据收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方法
数据收集
采用标准化问卷、量表和测试方 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牵伸前
阐述牵伸反射的生理机制, 了解牵伸刺激对肌肉张力 的影响。
力学原理及应用
力的平衡与传递
01
分析肌肉牵伸过程中力的平衡与传递规律,探讨如何减小牵伸
阻力。
关节运动学
02
研究关节的运动学特性,了解关节活动范围与肌肉牵伸的关系。

肌肉牵伸技术资料

肌肉牵伸技术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
肌肉牵伸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因 肌肉缩短或紧张导致的关节活动 受限,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减少 肌肉疲劳和损伤风险。
牵伸的生理机制
静态牵伸
通过维持特定姿势,使肌肉和软组织 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增 加肌肉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
动态牵伸
通过缓慢、连续地活动关节,使肌肉 在运动中得到拉伸,提高肌肉的柔韧 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腹部肌肉
腹部肌肉主要包括腹直肌和腹斜肌。牵伸技术包括腹部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腹部 的活动范围,缓解腹部疼痛。
05
CATALOGUE
肌肉牵伸技术的临床应用
运动损伤康复
肌肉或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牵伸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预防肌肉萎缩和韧带挛缩,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损伤,设计特定的牵伸动作和训练方案,以恢复关节活 动度和肌肉长度,改善肌肉弹性和力量。
术后康复治疗
对于手术后或创伤后的患者,牵 伸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 和肌肉力量,预防术后并发症和
残疾。
根据手术类型和损伤部位,设计 适合的牵伸动作和训练方案,逐 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长度,
促进术后康复。
牵伸技术可以与术后理疗、药物 治疗等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和 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06
特点
被动牵伸可以减少肌肉的 紧张和僵硬,增加关节活 动范围。
应用
在康复和健身训练中广泛 应用,适用于需要增加关 节活动范围的情况。
交互牵伸
定义
交互牵伸是一种两人或多 人配合的牵伸方法,需要 相互配合和协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
交互牵伸可以增加肌肉和 软组织的长度和弹性,同 时提高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

肌肉牵伸技术

肌肉牵伸技术
提供受试者指导
向受试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如日常生 活中如何保持肌肉柔韧性等。
04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中应用
运动损伤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肌肉拉伤
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导致 ,常见于跑步、跳跃等运动中

韧带扭伤
关节周围韧带受到过度牵拉或 撕裂,多发生于足球、篮球等
运动中。
肌腱炎
肌腱反复摩擦或过度使用导致 炎症,常见于网球肘、跟腱炎
分类
根据牵伸力量的来源,可分为被动牵 伸、主动牵伸和神经肌肉抑制技术等 。
原理及作用机制
原理
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等软组织, 刺激肌肉感受器,引起肌肉反射 性松弛,同时增加关节活动度和 软组织延展性。
作用机制
牵伸刺激肌肉和筋膜中的感受器 ,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肌肉反射性 松弛;同时,长期牵伸可改善软 组织延展性,增加关节活动度。
多学科交叉融合
肌肉牵伸技术涉及医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 领域,未来有望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技术的创新和 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 和紧密,有助于推动肌肉牵伸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和普及应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专业人才匮乏
肌肉牵伸技术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但目前具备 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制约了技 术的普及和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肌肉牵伸技 术有望实现智能化,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高技术 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
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肌肉牵伸技术主要应用于运动康复和疼痛治疗等领域 ,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领域,如老年人肌肉功能改善、残 疾人运动功能恢复等。

肌肉牵伸技术报告范文

肌肉牵伸技术报告范文

肌肉牵伸技术报告范文引言肌肉牵伸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康复技术,在帮助肌肉放松和恢复活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肌肉牵伸的技术原理、方法和效果,以及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技术原理肌肉牵伸通过施加外力,使紧张的肌肉组织发生形变,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增加关节活动幅度的目的。

牵伸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外力的重力、其他肌肉的收缩力或外力装置来施加力量。

牵伸作用下,肌肉组织得以伸展,增加伸展后的长度,从而减轻肌肉紧张和僵硬。

牵伸方法静态牵伸静态牵伸是最常见的牵伸方法之一。

通过保持牵拉力持续施加,使肌肉组织得以伸展并保持伸展状态一段时间。

常见的静态牵伸方法包括连续性牵伸、恢复性牵伸和维持性牵伸。

连续性牵伸是通过持续施加轻度的拉力,使肌肉产生逐渐的伸展,并且逐渐延长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肌肉紧张、僵硬的情况,可以促进肌肉纤维的适应性改变。

恢复性牵伸是在肌肉活动之后进行的牵伸,通过延长活动后的阶段性收缩使肌肉组织放松。

这种方法适用于运动前后的肌肉预热和恢复。

维持性牵伸是在达到一定的伸展程度后,保持该伸展状态一段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增加关节活动幅度和柔韧度的情况。

动态牵伸动态牵伸是通过肌肉活动产生的运动幅度刺激肌肉组织伸展的方法。

常见的动态牵伸方法包括摆臂式牵伸、摆腿式牵伸和推胸式牵伸。

动态牵伸的优势在于能够加强肌肉的收缩力和力量,并提高肌肉组织的弹性。

配套练习牵伸前后的配套练习对于提高肌肉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非常重要。

配套练习可以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等。

这些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并促进肌肉的纤维修复和再生。

效果评估肌肉牵伸的效果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关节活动幅度的增加:通过测量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可以评估牵伸的效果。

- 疼痛感的减轻:通过病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可以评估疼痛感的变化。

- 肌肉的柔韧度:通过测量肌肉在伸展状态下的长度,可以评估牵伸的效果和肌肉的柔韧度改变。

运动治疗技术—牵伸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课件)

运动治疗技术—牵伸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课件)
牵伸技术方法
被动牵伸 徒手被动牵伸
被动牵伸 机械牵伸
主动牵伸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牵伸技术 收缩-放松
收缩-放松-收缩
拮抗肌收缩
其他辅助方法
检查和评估
牵伸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估,了解其关节活动受限的部位、 性质、原因以及功能情况,是否有炎症性疼痛,挛缩组织处于什么阶段, 同时还要评估活动受限的肌肉肌力,其年龄、认知、身体状况如何,能否 主动参与以及预后等。
徒手牵伸程序的应用
1.治疗师位置 治疗时,治疗师应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与牵伸动作平面平行,一侧手固 定在牵伸肌肉的近端附着点,一侧手置于远端附着点。除特别说明外,凡 是靠近患者身体的手称内侧手,远离患者身体的手称外侧手;靠近患者头 部一侧的手为上方手;靠近患者足部一侧的手为下方手。其他位置术语与 标准解剖位相同,即靠近腹部为前,靠近背部为后,靠近头部为上,靠近 足部为下。
分类
当肌肉、肌腱、关节囊或皮肤损伤后,组织的纤维性病变而形成的挛缩称 为纤维性粘连。纤维挛缩存在时间越长,正常肌肉组织被粘连组织、瘢痕 组织取代得越多,而缓解就变得非常困难。
分类
正常软组织或结缔组织如果由于某些病理性原因被大量的非伸展性组织如 骨、纤维组织所替代,使软组织永远失去了延长的能力,称为不可逆性挛 缩。常见于关节长期慢性炎症、异位骨化、骨性关节炎。通常不能通过保 守治疗来缓解,而需要手术松解。
2.牵伸具体步骤 首先将肢体缓慢移动,通过自由未受限的活动范围,直到组织的受限点, 能显感受到阻力;一侧手牢固地固定近端,另一侧手移动远端;在牵伸跨 关节肌肉时,要先实施单关节伸方法,然后再多关节牵伸,为了尽量减少 小关节承受的压力,先牵拉远端关节然后再牵拉近端关节。
3.牵伸后动作 牵伸后,在伸展的位置上冷敷牵伸后的软组织,冰敷可将牵伸时的肌肉微 创损造成的酸痛减至最低程度,但软组织在延伸的位置上冷却,比较容易维 持增加的关节活动度;无论种模式的牵伸训练,都要提供给患者在新获得 的关节活动范围做关节活动训练和肌力训练,并且通过模拟在新获得的活 动度下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以巩固疗效;建立和强化拮抗肌在 新的活度范围内的肌力,以便有足够的神经肌肉控制和稳定

康复肌肉牵伸的流程

康复肌肉牵伸的流程

康复肌肉牵伸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康复肌肉牵伸的流程康复肌肉牵伸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类肌肉损伤或运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软组织牵伸基础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脊柱牵伸技术
第一节
概述
返回

定义与分类
牵伸技术(Stretching) 牵伸技术(Stretching)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 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 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 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过组织 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 目的 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 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返回
一、肩部肌肉
5.肩关节外旋 5.肩关节外旋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牵伸肌群:肩内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 牵伸目的:增加肩关节外旋(以牵拉肩内旋 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 的位置(30°~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 的位置(30° 45°),如果肩关节稳定则外 展至90 90° 屈肘90 90° 展至90°、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的一侧,外侧 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手握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返回
肩内收肌群牵伸
肩外旋肌群牵伸
一、肩部肌肉
4.肩部的内旋 4.肩部的内旋 牵伸肌群:肩外旋肌群。 牵伸肌群:肩外旋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内旋活动度。 牵伸目的:增加肩内旋活动度。 患者体位:仰卧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外展患者肩关节至一舒服 的位置(起始的30 30° 45° 的位置(起始的30°或45°)或肩关节稳定在 外展90 90° 屈肘90 90° 外展90°、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的足,站在牵伸一侧。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的足,站在牵伸一侧。 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内侧手握住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 肩部的内旋牵伸手法:内侧手固定肱骨远端, 肩部的内旋牵伸手法:内侧手固定肱骨远端, 外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内旋, 外侧手移动前臂使肩关节内旋,将前臂向床面 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 被动运动至最大范围,充分拉长肩关节外旋肌 群。
影响骨骼肌收缩力学因素主要有三个: 影响骨骼肌收缩力学因素主要有三个:
前负荷 后负荷 肌肉内部功能状态的改变
返回
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⒈前负荷
在肌肉收缩前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下所加载的负荷, 在肌肉收缩前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下所加载的负荷 , 称为前负荷 这种被拉长状态的长度称为初长度 前负荷反应长度对张力的影响 肌肉在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产生最大的张力
返回
三、肌肉牵伸程序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被动牵伸持续时间为每次10 ⑸牵伸时间 被动牵伸持续时间为每次10 ~ 15s,也可达30 30~ 每次之间要休息30s左右; 30s左右 15s,也可达30~60 每次之间要休息30s左右; 机械性牵伸每次15 ~ 20min 机械性牵伸每次15 10次为一个疗程 一般3 次为一个疗程, ⑹牵伸疗程 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3 ~ 5个疗 程 ⑺治疗反应 在康复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定期评 估,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参数
返回
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⒉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后 负荷 其不增加肌肉初长度, 其不增加肌肉初长度 , 但能阻碍收缩时肌肉 的缩短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与收缩速度二者呈反比关 系
返回
二 、 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⒊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 影响
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 各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如缺氧、酸中毒、肌 肉中能源物质缺乏, 肉中能源物质缺乏 , 机械性创伤和生物感染 都可能降低肌肉收缩的效果 钙离子、咖啡因、 钙离子、咖啡因、肾上腺素等体液因素以 及运动锻炼则提高肌肉的收缩效果
返回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挛缩定义: 挛缩定义: 肌腱装置和通过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适 应性短缩, 应性短缩,导致被动或主动牵伸明显的抵 抗和限制ROM 如肘屈曲挛缩; ROM。 抗和限制 ROM 。 如肘屈曲挛缩 ; 髋内收肌 挛缩。 挛缩。
返回
四、软组织挛缩及其类型
㈠挛缩常见的原因
由于疾病使身体某部位长期制动; 由于疾病使身体某部位长期制动; 坐位工作和生活习惯; 坐位工作和生活习惯; 姿势异常和肌肉失衡; 姿势异常和肌肉失衡; 骨骼肌和神经肌肉的受损; 骨骼肌和神经肌肉的受损; 组织创伤所导致的炎症和疼痛; 组织创伤所导致的炎症和疼痛; 先天或后天畸形。 先天或后天畸形。
第二节
软组织牵伸基础
返回
一、骨骼肌生理学
骨骼肌约占人体体重的40%; 骨骼肌约占人体体重的40%; 40 收缩是骨骼肌最重要的生理特性; 收缩是骨骼肌最重要的生理特性; 肌纤维属永久性细胞,不能再生,一旦遭 肌纤维属永久性细胞,不能再生, 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返回
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返回
一、肩部肌肉
一、肩部肌肉
3.肩部外展 3.肩部外展 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 牵伸肌群:肩内收肌群。 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牵伸目的: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90°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牵伸侧,上方手托 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 住肘部,下方手放在腋下。
返回
一、肩部肌肉
肩部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托住肱骨远端, 肩部外展牵伸手法:上方手托住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外 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内收肌群。 展至最大范围,以牵伸肩内收肌群。下方手固定肩胛骨的 腋侧缘,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外展至肩完全外展的最大范围, 腋侧缘,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外展至肩完全外展的最大范围, 以牵拉肩内收肌群。 以牵拉肩内收肌群。
返回
三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
1.等张收缩
肌肉收缩时, 肌张力基本不变, 肌肉收缩时 , 肌张力基本不变 , 但肌长度发生 变化,产生关节运动。又称动态收缩。 变化,产生关节运动。又称动态收缩。 根据等张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改变不同, 根据等张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改变不同 , 分为向 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4.附属牵伸方法 4.附属牵伸方法 蜡疗、热敷、 ⑴热疗 蜡疗、热敷、超声波 ⑵按摩 ⑶关节松动术 增加ROM ⑷肢具 增加ROM
返回
五 、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2.禁忌证 3.注意事项
⑴牵伸前必须先进行康复评估 ⑵避免过度牵伸 ⑶避免牵伸水肿组织 ⑷避免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 ⑸避免牵伸中挤压关节 ⑹患者必须积极配合治疗
三、肌肉牵伸程序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一般选择卧位、坐位和站立位( ⑴患者体位 一般选择卧位、坐位和站立位(根 据不同牵伸方法选择) 据不同牵伸方法选择) ⑵治疗师位置和规范术语 根据牵伸部位需要及 时调整 ⑶牵伸方向 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 缩的方向相反 ⑷牵伸强度 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牵伸效果优于 高强度短时间的牵伸
返回
一、肩部肌肉
1.肩部前屈 1.肩部前屈 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罔, 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罔,以拉长肩后 伸肌群。牵拉大圆肌, 伸肌群。牵拉大圆肌,或者固定胸椎或骨盆上部以牵拉背阔 肌。上方的手将移动患者肱骨被动前屈至肩完全屈曲的最大 范围,以牵拉肩关节后伸肌群。 范围,以牵拉肩关节后伸肌群。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㈠被动牵伸
1.手法牵伸 1.手法牵伸 2.机械牵伸 2.机械牵伸 20min 3.自我牵伸 3.自我牵伸 最常用的牵伸技术 牵伸时间至少持续 又称主动牵伸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有意识的自主控制
1.收缩—放松 收缩—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无痛状态下完成 应用举例: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牵张
返回
2.分类 2.分类
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①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手法牵伸 机械(电动)牵伸 机械(电动) 自我牵伸 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②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返回
二、肌肉牵伸作用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 阻断恶性循环、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 2. 收缩—放松—收缩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收缩—放松” 注意事项:同“收缩—放松”技术 应用举例: 应用举例:踝跖屈肌紧张
返回
四、肌肉牵伸种类与方法
㈡主动抑制
3.拮抗肌收缩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避免施加太大的阻力 应用举例:踝跖屈疼痛、紧张 应用举例:踝跖屈疼痛、
返回
二、骨骼肌收缩力学分析
4.软组织对牵伸的反应和影响因素 4.软组织对牵伸的反应和影响因素
(1)软组织 (2)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结构 (3)肌肉 (4)肌梭 属于本体感受器 (5)关节活动度 指身体某部位或结构运动 或被运动到既定运动范围的能力, 或被运动到既定运动范围的能力,即功能性 活动范围(ROM) 活动范围(ROM)
返回
三、肌肉牵伸程序
1.康复评估 1.康复评估 2.选择牵伸方法 2.选择牵伸方法 3.向患者解释牵伸目的和步骤 3.向患者解释牵伸目的和步骤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4.牵伸技术参数设置及其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