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变形构件力学分析
建筑力学 第9章 组合变形杆件的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9-1 组合变形的概念
一、组合变形的概念
前面几章研究了构件的基本变形: 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情况称为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变形 偏心拉伸(压缩)变形 弯扭组合变形
§9-1 组合变形的概念
斜弯曲:
压弯组合变形:
F
Fy
z
Fz
x
y
§9-1 组合变形的概念
M z max Wz
z
Fx x
Fy
y
F
设图示简易吊车在当小车运行到梁端D时,吊车横梁处于最 不利位置。已知小车和重物的总重量F=20kN, 钢材的许用应力[]=160MPa,暂不考虑梁的自重。 按强度条件选择横梁工字钢的型号。
C
2m
A
A
FAx FAy
30 3.46m
FBC
30 3.46m
解:1、横梁AD受力分析
z
F2
b
(最大拉应力)
l y
解:
h
z
l
F1
(最大压应力)y
§9-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横向力与轴向力共同作用的组合变形 一、荷载分解
Fx F cos
z
Fx x
Fy
y
F
Fy F sin
§9-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二、内力计算 a
z
Fx F cos
Fx Fy F sin
解:1、荷载分解
q
qy q cos 800 0.894 714 N / m A
B
L
qz q sin 800 0.447 358 N / m
材料力学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旳组合 扭转与弯曲旳组合
目录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旳概念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旳基本变形,则构件 旳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l 基本变形 u 拉伸、压缩
u 剪切
u 扭转
u 弯曲
二、处理组合变形问题旳基本措施-叠加法
叠加原理旳成立要求: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与外力之 间成线性关系.
M A(F) 0
F 42 kN
H 40 kN, V 12.8 kN
l 内力图 l 危险截面
C 截面
M C 12 kNm, N 40 kN
l 设计截面旳一般环节
u 先根据弯曲正应力选择工字钢型号; u 再按组合变形旳最大正应力校核强度,必要时选择大一号或 大二号旳工字钢; u 若剪力较大时,还需校核剪切强度。
按第四强度理论
Qy My T
r4
1 W
Mz Qz
M 2 0.75T 2 47.4 MPa [ ]
(3) 曲柄旳强度计算
l 危险截面 III-III截面
l 计算内力 u 取下半部分
Qx Qz
N R2 C1 13 kN Mx m H2 d /2
765 Nm
M z R2 (a b / 2) 660 Nm
横截面上任意一点 ( z, y) 处旳正应 力计算公式为
1.拉伸正应力
FN
A
2.弯曲正应力
Mz y
Iz
FN Mz y
A Iz
( z,y)
Mz
z
O
x
FN
y
3.危险截面旳拟定
作内力图
F1
轴力
材料力学组合变形
解:(1)计算横截面的形心、 面积、惯性矩
A 15000mm2
M FN
z0 75mm z1 125 mm I y 5.31107 mm4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50
FN F
150
M F350 75103
50
150
0.425F
A 15000mm2
§6-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一、受力特点
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既有轴向拉( 压 )力,还有横向力
二、变形特点
杆件将发生拉伸 (压缩 )与弯曲组合变形
示例1 F1 产生弯曲变形
F2
F2 产生拉伸变形 示例2 Fy 产生弯曲变形
Fx 产生拉伸变形
F1 F2
Fy
F
Fx
三、内力分析
横截面上内力
1.拉(压) :轴力 FN (axial force)
§6-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基本变形 构件只发生一种变形;
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剪切;
组合变形:
构件在外载的作用下,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
F2 F1
F
M F
z
x y
P q
hg
水坝
1、研究方法:
将复杂变形分解成基本变形; 独立计算每一基本变形的各自的内力、应力、应变、位移。
叠加
形成构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内力、应力、应变、位移。
查型钢表,可选用16号钢,W 141 cm3, A 26.1cm2,
按弯压组合强度条件,可知C点左侧截面下边缘各点压应
力最大:
cmax
FN A
M max W
94.3MPa
说明所选工字钢合适。
例6.2 铸铁压力机框架,立柱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建筑力学课件 第十三章 组合变形
max
M
m
ax
cos Iz
ymax
s in
Iy
z
m
ax
【注】斜弯曲时,梁内剪应力很小 ,通常不予计算。
13.2 斜弯曲
三、强度条件
进行强度计算,首先要确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 对于图13-3所示的悬臂梁,固定端截面的弯矩值最大 ,是危险截面。对矩形、工字形等具有两个对称轴及 棱角的截面,最大正应力必定发生在角点上(图134d)。将角点坐标代入式(13-2)式便可求得任意截 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值。
13.2 斜弯曲
由式(13-2)可见,应力σ是坐标y、z的线性函数,所以 它是一个平面方程。正应力σ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可用一倾斜平面表示(如图13-4d)。斜平面与横截
面的交线就是中性轴,它是横截面上正应力等于零的
各点的连线,这条连线也称为零线。零线在危险截面
上的位置可由应力σ = 0的条件确定,即:
与轴力FN (x)对应的正应力为
N
FN (x) A
与弯矩M(x)对应的弯曲正应力为
M
M (x)y Iz
13.3 压缩(拉伸)与弯曲组合
将两项应力叠加后得总应力,即
N
M
FN (x) M (x) y
A
Iz
(13-6)
叠加后的应力分布如图13-9(d)所示。显然,最大拉应力
发生在DD边,最大压应力发生在CC边。对于抗拉
3EI z
因Fz所引起的挠度为
fz
Fzl 3 3EI y
Fl3 sin
3EI y
由叠加原理,自由端的总挠度是两个方向挠度的矢量和(
如图13-6a),即 f
f
2 y
f
工程力学-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第五单元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模块二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一、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 形简介
构件在工作时机受弯曲的作用也受扭转的作用,这 样的情况我们称为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简称弯扭组合 变形。
洛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z F2
M M
F F1 F2
F1
2)内力分析
在xy平面上弯曲变形的内力---弯矩
FL 9 103 800 M zc 1.8 106 Nm m 4 4
y 400 400 x MZ
FAy
1.8kN· m
FBy
x
扭转变形的内力---扭矩
T M 0.6KNm 0.6 106 Nmm
D 2
T M
T M
XY平面上弯曲的外力及内力
M EZ
Fr L Fr 2a Fa 4 4 2
ZY平面上弯曲的外力及内力
B Z MY MEY
E
C
X
Ft
X
M EY Ft L Ft 2a Ft a 4 4 2
求E点合弯矩M
ME M
2 EZ
M
2 EY
Fr a 2 Ft a 2 ( ) ( ) 2 2
3)强度校核
求出圆轴的WZ
WZ
d3
32
Hale Waihona Puke 21205 .8m m3
由第三强度理论
M2 T2 ( 1.8 2 0.6 2 ) 10 6 89.5 MPa [ ] 120 MPa W 21205 .8
材料力学 第7章 组合变形
1
z x
1
式中M——危险截面的弯矩 T——危险截面的扭矩
2
y
2
例 3 某齿轮传动轴上装有两个直圆柱齿轮,C轮的输入功
率NkC=15kW,不考虑功率损耗,轴的转速n=850r/min, 直径d=50mm,材料的[]=50MPa,两轮节圆直径分别为 D1=300mm, D2=120mm,压力角=20,试校核轴的强度。
FAx
800
.
D
.
A
.
. .
C
.
B 1500
2500
c max
FN M max A Wz
A FAy y
FC
FCx
FCy C
F B
F x
40 10 12 10 4 26.1 10 141 10 6
3 3
FN 40kN
12kNm M
100.5 MPa [ ]
第七章
作业
7-2 7-4 7-5 7-8 7-13 7-17 7-21
第七章
7.1 7.2
组合变形杆的强度
组合变形的概念 弯曲与拉伸(压缩)的组合
7.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7.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7.5 复合梁的强度计算
7.6
开口薄壁梁的切应力
组合变形杆的强度
7.1
组合变形概念
F
截面核心—— 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使杆的横截面上只产 生压应力的载荷作用区域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五、截面核心
2.确定方法
压力作用区域。 当压力作用在此区域内时,横截面上无拉应力。 ay 截面核心 az
材料力学- 8组合变形
D
A P
C
d
B
Q
l/2
D
l/2
解:
B
A P
mA
C
Q Q 1 mC QD 2 A M C
Ql/4
B
(1)受力分析与计算简 图:将载荷Q向轮心平移 (2)内力分析,画出弯 矩图和扭矩图;找出危险 面和危险点:危险面在中 点C处 (3)代公式:求最大安 全载荷Q
d
T
QD/2
r3
设计中常采用的简便方法:
因为偏心距较大,弯曲应力 是主要的,故先考虑按弯曲强 度条件 设计截面尺寸
M Wz 6000 6 35 10 d 3 32
解得立柱的近似直径 取d=12.5cm,再代 入偏心拉伸的强 度条件校核
d 0.12 m
15000 6000 3.14 0.1252 3.14 0.1253 4 32 32.4 106 32.4MPa 35MPa
M 2 T2 [ ] Wz
l/2
D
l/2
Ql Q M 0.8 0.2Q 4 4
B
A P
mA
C
d
T
Q Q 1 mC QD 2 A M C
Ql/4
QD Q 0.36 0.18Q 2 2
r3
B
M 2 T2 [ ] Wz
Wz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32
T
QD/2
(1)计算内力
将立柱假想地截开,取上段为 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求出 立柱的轴力和弯矩分别为
F
N
FN P 15000 N M Pe 15000 0.4 6000N m
建筑力学 第十二章 组合变形
图12.1
二、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原理 处理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 1.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 2.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3.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 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叠加原理是解决组合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 叠加原理应用条件:即在材料服从胡克定 律,构件产生小变形,所求力学量定荷载 的一次函数的情况下,
对于不同的截面形状, Wz/Wy 的比值 可按下述范围选取: 矩形截面: Wz/Wy = h/b=1.2~2; 工字形截面:Wz/Wy =8~10; 槽形截面: Wz/Wy =6~8。
【例12.1】跨度l=4m的吊车梁,用32a号工字钢制成, 材料为A3钢,许用应力[σ]=160MPa。作用在梁上的 集中力P=30kN,其作用线与横截面铅垂对称轴的夹角 φ=15°,如图12.3所示。试校核吊车梁的强度。 【解】(1) 荷载分解图11.9
(2) 计算横梁的内力 横梁在Ry、P和Ny的作用下产生平面弯曲,横梁中 点截面D的弯矩最大,其值为 Mmax= Pl/4 = 15.5×3.4/4 kN· m=13.18kN· m 横梁在Rx和Nx作用下产生轴向压缩,各截面的轴 力都相等,其值为 N=Rx=17.57kN (3) 选择工字钢型号 由式(12.7),有 σymax=|- N/A - Mmax/Wz|≤[σ]
§12.2 斜弯曲
• 对于横截面具有对称轴的梁,当横 向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变 形后的轴线仍位于外力所在的平面内, 这种变形称为平面弯曲。 • 如果外力的作用平面虽然通过梁轴 线,但是不与梁的纵向对称面重合时, 梁变形后的轴线就不再位于外力所在的 平面内,这种弯曲称为斜弯曲。
变形后,杆件的轴线弯成一空间曲线称为斜弯 曲。斜弯曲可分解为两个平面弯曲。
材料力学——8组合变形
F m
B
T 15kN m
M max 20kN m
W
15kN· m
D 3
32
(1 )
4
+
r3
20kN· m
-
M2 T2 157.26MPa [ ] W
例题8 传动轴如图所示。在A处作用一个外力偶矩
m=1kN· m,皮带轮直径 D=300mm,皮带轮紧边拉力为 F1,松边拉力为F2。且F1=2F2,L=200mm,轴的许用 应力[]=16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
例3 直径为d=0.1m的圆杆受力如图,T=7kNm,P=50kN, []=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解:拉扭组合,危险点应力状态如图 T P A T P
P 450 10 3 6.37 MPa A 0.12
T 167000 35 .7MPa 3 Wn 0.1
P
P
1
1
a a
a a
未开槽前 立柱为轴向压缩
N P P P 1 2 A A (2a) 4a2
开槽后 立柱危险截面为偏心压缩;
P
1
P
1
a a
a a
P
1
Pa/2
1
N M P Pa 2 2P 2 2 A W 2 a a 1 2a 2 a a 6 2 P a2 开槽后立柱的最大压应力 8 2 P 4a 未开槽前立柱的最大压应力
2、相当应力计算 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力
2 0
r 3 1 3 2 4 2
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
r 4 2 3 2
3、强度校核
材料力学第七章组合变形
P2=406N
外力向形心简化并分解 弯扭组合变形
每个外力分量对应 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M (x)
M
2 y
(
x)M
2 z
(
x)
解续
MMZz ((NNmm)) 71.25
40.6
MMyy ((NNmm)) MT n ((NNmm))
7.05 120 Mn
+
MM ((NNmm)) Mmax=71.3
41.2
核心边界上的一个角点;
截面角点边界
核心边界上的一条直线;
截面曲线边界
核心边界上的一条曲线。
例:
求右图示矩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解:取截面切线 l1作为中性轴,其截距:
b
az
b 2
ay
4
3
a
并注意到: iz2 Iz / A h2 /12 iy2 I y / A b2 /12
故
h
5 21 z
34
ay
iz2 yP
az
iy2 zP
当偏心外力作用在截面 形心周围一个小区域内, 而对应的中性轴与截面周 边相切或位于截面之外时, 整个横截面上就只有压应 力而无拉应力。
2.截面核心的性质及其确定
(1)性质:是截面的一种几何特征,它只与截面的形状、尺
寸有关,而与外力无关。
(2)确定:根据中性轴方程知,截面上中性轴上的点的坐标
cmax
B
Fp A
MB Wz
Fp 6M B 13.4MPa bh bh2
在 B 截面右边缘处
3、最大拉应力
t
max
Fp A
MB Wz
3.4MPa
4、最大剪应力
材料力学 第十章组合变形(1,2,3)
1.2m
解:求支反力,由平衡方程
FB B
FA
' FA
F ' A 0,
FA FB 5kN
A
1.6m 1.6m
m g f A
10kN C
m FAy
作折杆的受力图,折杆及 受力对称,只需分析一半 即杆AC 将FA分解, 得杆的轴力 FN、弯矩M (x)
B
FAx
FN FAx 3kN
3 10 8 10 t 81.1 2 3 c d / 4 d / 32 81.9
3 3
M W
[例10-2]圆截面杆的偏心压缩时不产生拉 力的载荷作用范围
P
y
P
y
Pa
a
z
z
CL11TU12
P
y
Pa
y
P
y
Pa
z
z
z
P
y y
Pa
y
P
z
Pa
z P
y y
z
Pa
y
P
CL11TU10
解: X A 3kN, A 4kN Y
任意横截面x上的内力:
FN X A 3kN FS YA 4kN M ( x) YA x 4 x
1 1截面上危险截面, 其上:FN 3kN,M 8kN m
FN A
M W
t FN M c A W
CL11TU5
y0 Iz tg tg z0 Iz
为中性轴与z轴夹角
3.强度计算:
1)危险截面:当x=0时 M Z , M y 同时取最大,固定端处为危险面 2)危险点:危险面上 D1 , D2点 3)最大应力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取=0 ,以y0、z0代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标,则可得中性轴方程
y
O
z
中性轴
*
可见,在偏心拉伸(压缩)情况下,中性轴是一条不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
求出中性轴在y、z两轴上的截距
对于周边无棱角的截面,可作两条与中性轴平行的直线与横截面的周边相切,两切点D1、D2,即为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所在的危险点。相应的应力即为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的值。
添加标题
01
弯矩Mz=Mez 引起的正应力
添加标题
03
A为横截面面积;Iy、Iz分别为横截面对y轴、z轴的惯性矩。
添加标题
05
弯矩My=Mey 引起的正应力
添加标题
02
按叠加法,得C点的正应力
添加标题
04
在任一横截面n-n上任一点 C(y,z) 处的正应力分别为
添加标题
06
*
利用惯性矩与惯性半径间的关系
*
*
危险点:m-m截面上
角点 B 有最大拉应力,D 有最大压应力; E、F点的正应力为零,EF线即是中性轴。 可见B、D点就是危险点,离中性轴最远
中性轴:正应力为零处,即求得中性轴方程
强度条件:B、D角点处的切应力为零,按单向应力状态来建立强度条件。设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则斜弯曲时的强度条件为
边长为h和b的矩形截面,y、z两对称轴为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得
若中性轴与AB 边重合,则中兴轴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b
6
6
h
C
z
y
b
h
B
A
D
h
6
6
b
建筑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
• 根据前面所学的力的平移定理,可将偏心力P向截面形心简化,得到 一个轴向压力P和一个力偶矩M=P·e的力偶[图8-7(b)]。
• 在承受偏心压力的直杆中,各横截面上的内力相等,由截面法可求得 内力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FN=P • M=P·e • 可见,偏心压缩是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 将两种荷载作用下的横截面正应力进行叠加得 • σ=FN/A±M·y/Iz • 强度条件为σmaxmin=FA±Mmax/Wz≤[σ]maxmin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作用在直杆上的外力作用线与杆轴平行而不重合,有一偏心距,此时 杆件就受到偏心压缩(拉伸)。如图8-7(a)中柱子受到上部结 构传来的荷载P,其作用线与柱轴线间的距离为e,柱子就产生了偏 心压缩变形。此处的P叫作偏心力,e叫作偏心距。
• ■二、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 在横截面上任取一点 • K,其应力是轴向压缩应力σN和弯曲应力σMz的叠加。 • σN=-P/A • σMz=±Mz·y/I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K点的总应力为 • σK=σN+σMz=-P/A±Mz·y/Iz(8-3) • 式中,σMz的正负号可由K点所在的变形区域判定:当K点处于受拉
第八章 组合变形
•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 第二节 斜弯曲 • 第三节 轴向拉(压)和弯曲 •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返回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 前面各章已经讨论了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实际 工程中杆件的受力情况较复杂,所引起的变形不是单一的基本变形, 而是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如图8-1(a)所示的烟囱,在承受自 身重力发生轴向压缩变形的同时,又因承受风荷载而引起弯曲变形; 如图8-1(b)所示的厂房牛腿柱,所受吊车梁的压力与柱的轴线 不重合,即受到偏心压力作用,使支柱产生压缩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讲解
具有双对称截 面的梁,它在任何 一个纵向对称面内 弯曲时均为平面弯 曲。
具有双对称截面的梁在两个纵向对称面内同时承受 横向外力作用时,在线性弹性且小变形情况下,可以分 别按平面弯曲计算每一弯曲情况下横截面上的应力和位 移,然后叠加。
第11章 组合变形
悬臂梁m-m截面上的弯矩和任意点C处的正应力为:
第11章 组合变形
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
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11.2 斜弯曲 11.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1.4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第11章 组合变形
11.1 组合变形的概念
一、组合变形基本概念
在复杂外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会包含几种基本 变形,当几种基本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属同一量级时,不 能忽略,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combined deformation)。
第11章 组合变形
§11.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一、横向力与轴向力共同作用
q
F
F
A
B
l
轴向拉力会因杆件有弯曲变形而产生附加弯矩,但它与 横向力产生的弯矩总是相反的,故在工程计算中对于拉—弯 组合变形的构件可不计轴向拉力产生的弯矩而偏于安全地应 用叠加原理来计算杆中的应力。
第11章 组合变形
A
F Me Fe
FN My
A IZ
FN M Fe
z B y
F
A
B
e
F
Me Fe
单向偏心压缩时,距偏心力较近的一侧边缘总是产生压应力,
而最大正应力总是发生在距偏心力较远的另一侧,其值可能是拉
应力,也可能是压应力。
第11章 组合变形 双向偏心拉伸(压缩)
材料力学A_(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强度理论)_2学时
(3)第三类危险点——如,二向应力状态 如:弯曲时
选用不同强度理论时的相当应力为: r1 1 则相应的强度 r 2 1 ( 2 3 ) (1 ) 条件为: r 3 1 3 2
或
r4
1 2 2 [ 4 2 ] 3 2
10
1.第二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 解释断裂失效,适用于脆性材料。 某点的最大拉应变(即某点的第一主应变 1 ) 是破坏的原因。当 1 b 时破坏发生。
1
3.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 解释屈服失效,适用于塑性材料。 某点的最大切应力是引起该点屈服的原因。 当 max 强度条件为: (6.2)
沿 C+ 截面切开: 剪力 弯矩 F
例题
例 题 6-1
y
C
§6 组合变形
F
y z
2Fa x
C
FSxc F
z
D
M zC Fa
MzC+ zC+ FSxC+ C
D
F
37
FSz
(2)图示结构,F力沿z 方向作用,求A截面上 L 的内力分量。 D A B 解: 沿A截面切开, L 2L 取整体为对象, F 列平衡方程: C y A 截面上的内力分量 L T A x D B 剪力 FSz F 方向 L 2L 弯矩 M y 2 FL 如图 z My 扭矩 T FL x
r4
1
1 [( 1 2 ) 2 ( 2 3 ) 2 ( 3 1 ) 2 ] 2
不改变体积,但改变形状
3
v
1 11 22 22 33 33 2 1 1
材料力学课件: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 ]——许用挠度,[ ]——许用转角
一般用途轴: [ ] = (5/10000~3/10000)l
重要轴:
[ ] = (2/10000~1/10000)l
起重机大梁: [ ] = (1/700~1/1000)l
土建工程中的梁: [ ] = (2/10000~1/10000)l
安装齿轮或滑动轴承处: [ ]=0.001rad
跨度微小改变,将导致挠度显著改变
Page9
F
• 小孔显著影响强度,但对刚度 影响甚微
• 辅梁、等强度梁是合理强度设
计的有效手段,提高梁的刚度
F
须整体加强
Page7
(2)强度与材料 和s 相 b关,刚度与E 相关
高强度钢一般不提高E 钢与合金钢:E =200 ~ 220GPa 铝合金:E =70 ~ 72GPa
(3)刚度对梁的跨度更敏感
1 Mmax 4 Fl , Mmax l
内容
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7-7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Page1
➢ 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例: 求 C左右
q
C
B
A
l
l
B
2
wC l
A
1
2
ql 4 wC 8EI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ql 3 24EI
1
ql 3 6EI
2
ql 3 8EI
Page2
§7-7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刚度设计
一、梁的刚度条件
w max
2、但梁的合理刚度设计与合理强度设计不尽相同。
Page4
二、梁的合理刚度设计
依据
w
建筑力学—组合变形及答案讲解
第六章直梁弯曲弯曲变形是杆件比较常见的基本变形形式。
通常把以发生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本章主要讨论直梁的平面弯曲问题,内容包括:弯曲概念和静定梁的力学简图;弯曲内力及内力图;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弯曲变形和刚度计算。
其中,梁的内力分析和画弯矩图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力学简图一、弯曲概念和受力特点当杆件受到垂直于杆轴的外力作用或在纵向平面内受到力偶作用(图6-1)时,杆轴由直线弯成曲线,这种在外力作用下其轴线变成了一条曲线。
这种形式的变形称为弯曲变形。
工程上通常把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图 6-1 弯曲变形是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
例如房屋建筑中的楼面梁和阳台挑梁,受到楼面荷载和梁自重的作用,将发生弯曲变形,如图6-2所示。
一些杆件在荷载作用下不仅发生弯曲变形,还发生扭转等变形,当讨论其弯曲变形时,仍然把这些杆件看做梁。
图6-2工程实际中常见到的直梁,其横截面大多有一根纵向对称轴,如图6-3所示。
梁的无数个横截面的纵向对称轴构成了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如图6-4所示。
图 6-3 图6-4若梁上的所有外力(包括力偶)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将在其纵向对称平面内弯成一条平面曲线,梁的这种弯曲称为平面弯曲,它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弯曲变形。
本章主要讨论直梁的平面弯曲变形。
从以上工程实例中可以得出,直梁平面弯曲的受力与变形特点是:外力作用于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在此纵向对称面内弯成一条平面曲线。
二、梁的受力简图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直梁平面弯曲时的强度和刚度,需建立梁的力学简图。
梁的力学简图(力学模型)包括梁的简化、荷载的简化和支座的简化。
1、梁的简化由前述平面弯曲的概念可知,载荷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弯成一条平面曲线。
因此,无论梁的外形尺寸如何复杂,用梁的轴线来代替梁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
例如,图6-1a和图6-2a所示的火车轮轴和桥式起重机大梁,可分别用梁的轴线AB代替梁进行简化(图6-1b和图6-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M max
=
Fp A
FPe Wz
例10.5 下图所示两根木柱,荷载及尺寸均已
知。若木材的许用应力为 =10MPa ,试校核
两根木柱的强度,并比较之。
360kN
360kN
1
1
200
1
1
z
100 200
200
200
重点回顾:
1、单向偏心压缩杆件的强度计算。 2、截面核心的概念。
LOGO
[例] 矩形截面木檩条如图,跨L=3.6m,受集度为
q=1kN/m的均布力作用, []=10MPa,b=90mm,
h=140mm,校核强度。
yq
z
a =26°34´
q=1kN/m
q
A
B
L
教学回顾:
1、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方法: 2、斜弯曲变形的特点是什么?
6.2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2
§6.1 斜弯曲
斜弯曲:杆件产生弯曲变形,但弯曲后,挠曲线与外力(横
向力)不共面。
一、分解荷载
B
z
K
A
b
B
K
z
++
x
- - Mz
C
m
D
l-x
x
l
y
h
-
K +
y
- + My
D
二、内力计算
B
z
A C
D
x
b
B
K
K
++
x
- - Mz
m Fz
l-x
F
Fy h
-
K +
- + My
D
三、应力计算 四、强度条件
e—偏心距; FP—偏心荷载。
(1)荷载简化 (2)内力分析
N = FP M z = M = FPe
e FPz
o
y
FP
m=FPe o
z y
a d
Kb c
(3)应力计算
N
=
N A
M
=
Mzy Iz
总应力为
k
=N
M
=
N A
Mzy Iz
(4)强度条件
max
=N
M max
=
Fp A
FPe Wz
max
工学项目6 组合变形构件力学分析
2
组合变形 :在复杂外荷载作用下,构件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 上基本变形,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P
P z
R
x
M
y
P
6
P
hg
8
P q
hg
水坝
10
组合变形的研究方法 —— 叠加原理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或弯心)简化并沿形心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确 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建立危险点的强 度条件。
= = N M zmaxy
A
Iz
4. 强度条件
max
=
N A
M zmax Wz
若材料的 ,则强度条件为
max
=
N A
M zmax Wz
max
=
N M zmax A Wz
二、偏心受压(拉)杆件的强度计算
e FP
❖ 如图示
荷载作用线与杆件 的轴线平行但不重合, 这种变形称为偏心压缩( 拉伸)。
❖ 一、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z
y
1. 荷载分解
z Fx x
θ Fy
F
l
y
Fx = F cos
Fy = F sin
2. 内力分析
❖ 轴力
弯矩
N = Fx = F cos
M z max = Fyl = Fl sin
3. 正应力计算
= N
A
= M z max y
Iz
则危险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