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9课 认识太阳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公开课《认识太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公开课《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到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2)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师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从生活中了解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
(3)培养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亲历搜集、观察、测量的事实和调查的证据了解人们对太阳能的应用,引导学生体验观察、测量、调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记录表、ppt课件
四、教学方法
定量观察法、对比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1)导语
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
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太阳在人类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人们一直对它顶礼膜拜。
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
而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被称为“阿波罗”。
他是天神宙斯的儿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太阳。
(2)学习新知,探究奥秘
1、师:同学们你对太阳了解多少呢?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课件总结: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特别强调学生在观察“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时,要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
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2、找证据证明太阳发光发热的特点
①发光的特点学生们很快从直观体验中找出证据。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3单元《宇宙的奥秘》中的第1章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理解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
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观察太阳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结构模型,太阳能板,幻灯片。
学具:放大镜,手电筒,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幻灯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提出问题:“太阳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利用太阳结构模型,讲解太阳的构成、大小、温度等基本特征。
3. 观察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如: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地球如何围绕太阳转动?4. 太阳能的利用介绍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如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太阳能的转化过程。
5. 例题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观察太阳,如何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放大镜、手电筒、纸张等学具,进行观察太阳、计算太阳与地球距离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3. 太阳能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太阳,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答案: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是由东升西落。
2. 作业题目:简述太阳能的利用方法。
答案:太阳能的利用方法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太阳能的利用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能的其他应用,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等,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认识太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章《宇宙探索》,第3节《太阳,我们最近的恒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知道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学会观察太阳,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太阳模型、地球仪。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模型,了解太阳的结构。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太阳,记录太阳活动,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加深对太阳活动的理解。
7. 课堂拓展:介绍太阳能源的利用,激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直径:约109倍地球直径温度:约5,500℃距离:约1.5亿公里2.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光照:提供光和热能,促进生物生长温室效应:维持地球温度,有利于生物生存潮汐力:影响地球海洋潮汐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影响地球气候太阳风:产生极光,影响通讯设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太阳活动,记录一周内的太阳黑子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太阳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能源的利用,探讨太阳能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目标的第二条和第三条。
2024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针对问题提供指导
02
对于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03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相关的书
籍、网站和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太阳相关知识。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汇总学生的表现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测试结果和小组讨论进行汇总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合作学习项目
布置与太阳相关的合作学习项目,如制作一份太阳主题的电子报或手 抄报,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具和多。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太阳活动的视频资料、相关网站链接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太阳的特征和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的现象和原理。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太阳对地球影响 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望。
活动材料
纸板、铅笔、量角器、胶水等。
制作简易日晷仪
活动步骤 在纸板上画一个半径为10cm左右的半圆,作为日晷仪的底座。
在半圆上标注好时间刻度,每小时间隔为15°。
制作简易日晷仪
在半圆中心处竖直插入一根铅 笔,作为指针。
将日晷仪放置在室外阳光充足 的地方,调整铅笔的高度和角 度,使其与当地的纬度相匹配。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 教学设计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拓展学习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7.认识太阳(逻辑推理课)一、教课目的1、会查阅书刊及其余信息源;能聆听和尊敬其余同学的不一样看法和评论,并与别人互换建议,能选择自己善于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2、尊敬对于太阳的科学凭证,不迷信威望;能勇敢想象太阳的概略;愿意合作与沟通。
3、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认识太阳的基本概略;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二、教课重难点会查阅书刊及其余信息;能聆听和尊敬其余同学的不一样看法和评论,并与别人互换建议,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认识太阳的基本概略。
三、教课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生:想。
老师出示谜语:劳动英豪面貌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断,直到夜晚才竣工。
谜底 :(太阳 )学生动脑猜谜语,并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慧,这么快就猜到了。
对于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内容?学生报告。
师:你们真棒,知道的真许多。
今日我们就来认识太阳、研究太阳。
板书课题。
二、沟通资料,商讨新知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采集了相关太阳的资料,都带来了吗?1 / 3生:带来了。
师:下边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采集的资料既丰富又全面。
学生在小组内沟通,教师巡视,并合时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所知道的对于太阳的知识?老师提示大家要注意聆听同学的讲话,假如同学说的不全面,待同学回答完成后,再进行增补。
学生进行报告,并互相进行增补资料。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对于太阳的资料,你们想看吗?生:想看。
老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太阳的资料(PPT)。
1太阳在银河系里的地点图。
2太阳的构造图。
3太阳黑子。
4耀斑5日珥6太阳与地球的比较及相互的距离。
学生认知观看老师的资料,并在老师解说过程中进行知识贮备。
师:经过方才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认识又更进一步,哪些内容让你记忆深刻呢?学生报告。
师生一同对采集到的对于太阳的资料进行概括、整理。
三、联系实质,拓展延长师:我们方才研究了太阳,谁知道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报告。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三章《宇宙的奥秘》中的第2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大小、温度、光度等。
2. 认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理解太阳对地球生命及气候的影响。
3. 了解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难点: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如何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模型、地球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和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细节:让学生观察太阳和地球的图片,提出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关系?” “太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a. 太阳的大小、温度、光度等。
b.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以及这对地球的影响。
3. 讲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a. 太阳是地球生命的主要能源。
b. 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4. 讲解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a. 太阳的内部结构:核心、辐射带、对流层等。
b.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风等。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制作太阳和地球模型,加深对太阳的认识。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大小、温度、光度距离地球2.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生命能源气候影响3. 太阳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内部结构太阳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太阳的结构和活动。
2. 拓展题目:请谈谈太阳对地球的其它影响,例如太阳对地球生物钟的影响。
答案:太阳对地球生物钟有一定影响,生物根据太阳光照的变化调整作息。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3章《宇宙探索》,第2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理解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太阳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活动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模型、太阳能电池板、幻灯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太阳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太阳的构造和性质。
3. 实践活动:观察太阳能电池板,探讨太阳能的利用和优点。
4. 例题讲解:分析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解释太阳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太阳能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质量、体积、温度光谱分析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距离、引力、光照3. 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光合作用温度调节4. 太阳能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太阳能的应用,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2. 答案: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照明:利用太阳能为灯具供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太阳风等,以及如何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太阳能发电站的运行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2. 太阳能对生物的影响3.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太阳与地球的关系1. 距离: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公里,这个距离决定了地球上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第一章:太阳的基本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的位置和外观特征。
掌握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太阳的温度。
1.2 教学内容:太阳的位置:太阳位于地球的恒星,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
太阳的外观特征:太阳是一个炽热的球体,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核心温度约为1500万摄氏度。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10^8公里。
太阳的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核心温度约为1500万摄氏度。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太阳的位置和外观特征。
教师使用互动软件或教具,向学生展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太阳的温度。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太阳的基本特征。
1.4 作业:学生绘制太阳的位置和外观特征的简单图示。
学生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描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太阳的温度。
第二章:太阳的光和热2.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重要性。
掌握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太阳的光和热:太阳发出的光线和热量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太阳辐射能在大气层中的分布不均匀,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太阳辐射能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植物生长、水循环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验展示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使用互动软件或教具,向学生解释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和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太阳辐射能对物体的加热效果。
2.4 作业:学生绘制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的影响的简单图示。
学生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描述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和影响。
第三章:太阳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对生物的生活和生长的重要影响。
掌握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太阳对生物的影响:太阳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对生物的生活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三章《宇宙探索》,第2节《认识太阳》。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体积、质量、温度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了解太阳对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
难点:太阳对地球生物生存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阳图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如体积、质量、温度等,解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太阳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并在画纸上展示出来。
4.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与地球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太阳对地球生物的三个影响,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特征:体积、质量、温度2. 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光照、热量、引力3. 太阳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光合作用、温度调节、生物节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太阳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不少于100字。
答案:太阳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主要有光照、热量和引力等方面。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热量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引力使地球保持稳定运行,为生物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2. 作业题目:简述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答案: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光照、热量和引力三个方面。
光照和热量为地球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引力使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形成四季更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认识到太阳对生物的重要性。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认识太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大小、温度、距离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包括提供光热资源、影响气候等方面。
3. 培养学生观察太阳、探索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特征:大小、温度、距离。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光热资源、气候、生物等。
3. 太阳观测方法及宇宙探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观测方法及宇宙探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太阳的特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进行太阳观测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学太阳的基本特征:展示太阳的大小、温度、距离等数据,让学生了解太阳的概况。
3. 教学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解太阳如何提供光热资源、影响气候等,让学生认识到太阳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5. 太阳观测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7. 拓展:介绍太阳观测方法及宇宙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 作业:布置观察太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太阳。
9. 板书设计:认识太阳1. 太阳的基本特征:大小:巨大温度:极高距离:遥远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光热资源:光照、热能气候:气温、季节生物:生长、繁衍3. 太阳观测方法及宇宙探索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太阳基本特征和太阳对地球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太阳观测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3. 搜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太阳观测方法及宇宙探索的兴趣和认识。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9课《认识太阳》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9课《认识太阳》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
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
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
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
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的位置、特点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太阳的习惯,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位置和运动2. 太阳的外貌和结构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 太阳观测工具的使用5. 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三、教学重点:1. 太阳的基本知识2. 太阳观测工具的使用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四、教学难点:1. 太阳的结构和太阳能的利用2. 观察太阳的方法和技巧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太阳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对地球的影响。
3. 实践法:操作太阳观测工具,体验太阳能的利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太阳观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1. 教学PPT或黑板2. 太阳观测工具(如望远镜、太阳镜等)3. 太阳能演示器材(如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4. 太阳图片或视频资料5. 分组讨论表格和记录工具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习兴趣。
2. 太阳的基本知识:讲解太阳的位置、运动和外貌特点。
3. 太阳的结构:讲解太阳的内部结构,如核心、辐射带、对流层等。
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解太阳对地球的温度、气候和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5. 太阳观测工具的使用:演示太阳观测工具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测实践。
6. 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讲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并强调太阳能的保护意义。
7.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太阳观测的方法和技巧,记录讨论成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测实践:评价学生在观测太阳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讨论成果。
九、教学反思:1. 太阳的基本知识讲解是否清晰明了?2. 太阳观测工具的操作演示是否准确易懂?3. 学生对太阳结构的认知是否有所提高?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否深入人心?5. 太阳能的利用和保护是否引起学生的关注?十、课后作业:1. 绘制太阳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各部分的特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认识太阳
7.认识太阳(逻辑推理课)一、教学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2、尊重关于太阳的科学证据,不迷信权威;能大胆想象太阳的概况;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生:想。
老师出示谜语: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谜底:(太阳)学生动脑猜谜语,并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
关于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内容?学生汇报。
师:你们真棒,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太阳、研究太阳。
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探讨新知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了有关太阳的资料,都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既丰富又全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所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同学说的不全面,待同学回答完毕后,再进行补充。
学生进行汇报,并相互进行补充资料。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太阳的资料,你们想看吗?生:想看。
老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太阳的资料(PPT)。
1 太阳在银河系里的位置图。
2 太阳的结构图。
3太阳黑子。
4 耀斑5 日珥6 太阳与地球的比较及彼此的距离。
学生认知观看老师的资料,并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进行知识储备。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太阳的了解又更进一步,哪些内容让你记忆深刻呢?学生汇报。
师生一起对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师:我们刚才研究了太阳,谁知道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汇报。
青岛版科学四下《认识太阳》word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下《认识太阳》word教案教案序号:7授课时刻:2020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明白太阳是一个温度专门高的大火球,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差不多知识。
2、明白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的关系,明白得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3、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
4、通过认识太阳,了解太阳,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意识到环境爱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差不多知识,明白太阳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能让学生了解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教学预备:(1)资料预备: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多媒体或图片资料;学生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2)教具预备:篮球一个、黄豆数粒、投影仪、微机、大屏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看:猜一猜:下面的谜语说的是什么?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专门大专门大,看上去却专门小专门小。
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学生通过认确实摸索给出老师答案,从而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太阳。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爱好的谜语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
2、教师出示有关太阳的图片:包括各个时刻、各种情形下的太阳。
教师在展现图片的时候要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看到的景象,或者谈谈自己的感受,也能够来颂扬一下漂亮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太阳的美,引起了解太阳的好奇心。
)课件出示:图片1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天空全是红的,东面像着了火图片2傍晚--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火球。
图片3云端的太阳。
图片4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二资料交流,了解太阳。
交流一:故事交流。
利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请几个学生讲一下他了解的关于太阳的传奇与故事。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太阳》教案设计 青岛版
认识太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大球;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在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自己适合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3情感目标能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自己大胆想象、质颖、尊重证据等科学品质二、教学活动(一)探究活动1、先引出“关于太阳的知识我们了解多少”的问题2、对此问题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汇报(1)先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对太阳的认识情况。
(2)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各小组将对太阳的认识进行梳理,选取代表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向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3、要强调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做好记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达到成果共享。
4、提出问题。
在活动一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对“太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简单总结,然后,让学生提出新问题“关于太阳,你们还想知道什么”5、对问题进行梳理筛选。
学生可以将问题说出来,也可以写在纸条上呈现出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出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问题,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共同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资料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从中心向外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
我们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核反应区半径是太阳半径的1/4。
其间进行的氢核聚变提供了太阳经久不衰的巨大辐射的能源。
在辐射区内,通过光子的多次吸收、再发射过程把核区发射的高能r射线变成低能的可见光和其他形式向外传送到对流层。
对流层里物质的对流、湍流(及湍流产生的噪声)和大尺度的环流把太阳内部的能量传输到太阳表面,并通过光球辐射出去。
日面许多现象,如米粒、超米粒、黑子等都产生对流层。
而外层大气里的一些剧烈活动(耀斑、冲浪、日珥的变化等)及太阳风等的动力来自对流层。
资料二:太阳是一个发光的等离子球体。
小学教学设计9 认识太阳 四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
9 认识太阳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对认识太阳表现出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利用导语“我们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创设情景,给出具体的思考指向“太阳还有哪些秘密呢”。
任务卡提示学生课前需要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材料包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盘子和直尺等材料。
教学过程在二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还有哪秘害呢?这节课这我们继续来认识太阳。
2板书课题:认识太阳。
二、筛选提出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1.谈话:关于太阳,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出的问题:(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阳是怎样形成的?(3)太阳有多大温度有多高?(4)太阳的表面有什么2.师生交流,确定研究主题三、小组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主题研究1.谈话:课前,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小专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研究。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小组长汇总组内同学的资料,筛选整理出详细、完整的资料在班内汇报。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
流内容: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是个织热的气体球;太阳大小约相当于130万个地球;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2.教师总结、梳理关于太阳的知识。
四、对比太阳和地球,认识恒星和行星1.谈话:我们学习了太阳和地球,让我们比较一下太阳和地球有什么区别。
2.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教师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内容: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地球不会发光;地球围绕太阳运行4.教师梳理地球与太阳的不同。
5.总结:像太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太阳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
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
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
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
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
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
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科学态度目标:
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
【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准备:盘子、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真大,又发光、又发热,万物生长全靠它。
”(学生回答:太阳。
)教师:“太阳的本领这么大,你们想不想认识太阳?”从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认识太阳)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
1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阳有多大?(3)太阳的温度有多高?(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
[PPT4 出示]教师展示有关太阳的视频。
2.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
(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
(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解决的问题结果。
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日核、辐射层、光球层、对流层、色球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
属于行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利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研究太阳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等方法。
】
[PPT5 出示]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称。
[PPT6 出示]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
(二)太阳有多大?
1.[PPT7 出示]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
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并不大?
2.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3.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PPT8 出示]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
一名同学拿一个盘子模拟太阳,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并将结果告知记录的同学。
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
4.[PPT9 出示]小结: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
三、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PPT10 出示]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课后请大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板书设计】
20.认识太阳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
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