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上游鱼类区系研究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1b53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7.png)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2007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渭河流域水质现状保护对策1 概况1.1 渭河基本情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陵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766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 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征渭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但数量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积小,由西向东主要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泾渭堡汇入渭河。
泾河全长455km,流域而积4.54万km2。
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m2,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
省内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北吴旗白于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km,区内长145km,全流域面积26905km2,区内面积3813km2,河系不发育,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地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
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报告
![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19d3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2.png)
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报告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报告一、引言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渭河源头区域,是一片珍贵而独特的水生生物保护区。
为了了解该保护区内水生生物的分布状况和保护情况,我们开展了调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进一步加深对该保护区的认识,以及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二、调查方法我们共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观察、红外相机、水下摄像设备等。
通过对保护区内各种生境进行采集样本,并使用专业的水生生物鉴定技术进行分类。
三、调查结果1. 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内,共发现了近30种水生生物。
其中,包括14种特有鱼类,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
此外,还有螃蟹、蛙类、贝类等其他水生生物。
2. 物种分布保护区内不同水域的物种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
高海拔的山间溪流主要分布着金鳉、高原鳅等特有鱼类,而低海拔的河流则主要分布着鲤鱼、鳊鱼等一般性鱼类。
3. 水质状况保护区内水质监测显示,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质整体较好,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这为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 捕捞压力保护区内捕捞活动较少,基本没有商业性捕捞。
但仍有个别居民进行休闲垂钓等捕捞活动。
这些活动对保护区内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尚无明显影响,但应适度管理以避免潜在风险。
四、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建议1. 生境破坏由于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有时会发生石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部分河流受损。
对于这种情况,应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工作,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2. 非法捕捞目前保护区内非法捕捞活动严重缺乏监管。
为了保护特有鱼类资源,应加强对捕捞活动的管理,加大对非法捕捞者的惩罚力度,并增加监测设备。
3. 外来物种侵害调查中我们发现保护区内偶有外来物种的侵入,如外来鱼类等。
渭河流域陕西段典型水库鱼产力及鲢 、鳙放养量估算
![渭河流域陕西段典型水库鱼产力及鲢 、鳙放养量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9276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4.png)
渭河流域陕西段典型水库鱼产力及鲢、鳙放养量估算韩亚慧【摘要】于2014年6-8月对渭河流域陕西段4座水库的浮游生物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测算了各个水库的鱼产力和鲢鳙放养量.结果显示,4座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共鉴定出8门40种属,密度为12.00×104~132.50×104个/L,生物量为0.3944~2.7670 m g/L;浮游动物的密度为50~2180个/L,生物量为0.2057~1.8520 mg/L;初级生产力(水柱平均日毛生产量)为0.4053~2.2065mg(O2)/(m2·d).基于浮游生物的鱼产力为鲢鱼32.55~230.70 kg/hm2,鳙鱼46.28~231.60 kg/hm2;基于初级生产力计算的鲢鱼产力为26.23~142.28kg/hm2,鳙鱼为14.75~80.31 kg/hm2.各个水库鲢鳙的合理放养量分别为98.13~621.63 kg/hm2、48.83~249.54 kg/hm2.【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渭河;陕西;水库;鱼产力;放养量【作者】韩亚慧【作者单位】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86【正文语种】中文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陕西省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3×105 km2[1]。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调节水资源、兴利除害,渭河流域陕西省段已建有大中型水库近30座,总库容约为15.7×108 m3[1]。
近年来,为保障渭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者愈来愈重视水库渔业在利用鱼类稳定调控水库生态系统和保持水质中的独特作用。
水库渔业在发挥以上作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库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评估水域的鱼产力,确定合理的鱼类放养量以发展水库渔业和保护水质。
渭河入黄河口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渭河入黄河口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9337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5.png)
渭河入黄河口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王宇辰【摘要】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为了解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渭河鱼类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对渭河入黄河口段约35 km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渭河入黄河口段共有鱼类21种,隶属3目6科,其中鲤科鱼类14种,占66.7%;鲇科鱼类2种,占9.5%,鳅科、鲿科、鳢科、塘鳢科、虾虎鱼科各1种,各占4.8%,鱼类种类数远低于渭河下游历史数据记录的54种;渔获物统计表明,鰲、鲇鱼、鲤鱼为该河段优势种类,其中鰲是该河段的绝对优势种;经分析该河段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0.68,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22,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41,表明该河段鱼类物种多样性差,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分布极不均匀.研究结果揭示该河段鱼类资源状况处于衰退状态.【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渭河入黄河口;鱼类资源;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作者】王宇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陕西省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全长818 km,流域总面积134 766 km2,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03.7×108 m3,每年输入黄河泥沙达5.8×108 t,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3[1]。
渭河中下游横穿关中平原,沿线途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等重要城市,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渭河入黄河口位于潼关,1960年10月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因回水末端超过潼关,造成渭河入黄河口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增大,汇流区变浅变宽,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河段的独特生态环境[2],为鱼类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鱼类资源较为丰富[3-4]。
为此,陕西省于2014年7月以渭河下游近黄河段为核心区申请成立了渭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黄浦江上游支流-圆泄泾鱼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
![黄浦江上游支流-圆泄泾鱼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a2e2c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2.png)
黄浦江上游支流-圆泄泾鱼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魏布;王小冬;刘兴国;顾兆俊;曾宪磊【摘要】[目的]为了解经济发达地区河道鱼类组成和多样性季节变化特征.[方法]于2017年5-12月对黄浦江上游支流圆泄泾水域设置3个样点,分春、夏、秋、冬四季使用定置地笼网采集鱼类.捕获鱼类3902尾,隶属4目9科25种鱼类,主要优势种有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鳖(Hemiculter leucisculu)、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s)和彩石鳑鲏(Rhodeus light).利用相对多度(RD)、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相对稀有种数(R)5项指标分析鱼类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规律.[结果]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15 ~1.83;Simpson 优势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54 ~0.79;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范围为1.37 ~2.06;相对稀有种数(R)变化范围为41.60%~65.27%.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为秋季显著低于(P<0.05)其他3个季节;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相对稀有种数(R)四季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结果表明该水域鱼类种群结构以麦穗鱼、棒花鱼、彩石鳑鲏等小型鱼类为主,且鱼类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2)007【总页数】6页(P1664-1669)【关键词】黄浦江;鱼类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作者】魏布;王小冬;刘兴国;顾兆俊;曾宪磊【作者单位】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农业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4【研究意义】黄浦江发源于太湖,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全长约113.4 km,宽约60~300 m。
渭河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
![渭河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b391b786bd97f192279e991.png)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DOI:10.19645/j.issn2095-0144.2018.08.001
渭河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
Vol.54袁No.8 Aug.袁2018
本次调查在春季,水生维管束植物刚发芽吐绿, 不是其生长旺盛期,在渭河及峡口水库发现有零星 的芦苇、水香蒲、金鱼藻、眼子菜、菹草分布。 4.5 鱼类资源
现场调查共捕到和钓到鱼类 11 种 200 尾,重 量为 9.71 kg,分属 1 目 2 科,其中鲤形目鲤科为 8 种,鳅科为 3 种。峡口水库渔获物主要有黄河裸裂 尻 鱼 、嘉 陵 裸 裂 尻 鱼 、棒 花 鱼 、麦 穗 鱼 、马 口 鱼 、鲤 鱼、鲫鱼、斑纹副鳅和泥鳅等 9 种组成,优势种为黄 河裸裂尻鱼、马口鱼、鲫鱼、麦穗鱼和棒花鱼,优势 度(按渔获物的个体数量计算)较为明显,占渔获物 总量的 77%以上;渭河渔获物主要有鲫鱼、马口鱼、 麦穗鱼、棒花鱼、斑纹副鳅及少量的黄河鮈、鲤鱼和
兰藻门
裸藻门
326.7~336.9 0.996~1.031
81.6
8.2
3.6
5.9
37.6~37.9 0.463~0.471
89.6
4.3
1.4
3.8
41.3~42.6 0.526~0.528
90.2
3.8
1.6
3.6
46.9~47.5 0.612~0.623
90.8
3.5
1.7
3.3
48.6~49.3 0.636~0.641
渭河底栖动物的种类少于历史资料记载,生物 量和密度小于历史资料记载。峡口水库底栖动物种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48c3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8.png)
渭河的调研报告渭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渭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陕西省,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渭河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渭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保护渭河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走访了渭河流域的几个重要节点,包括渭河源头、中游地区以及流入黄河的口岸等地,对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同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渭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土壤质量数据以及公众的意见反馈等。
三、渭河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渭河的水质状况较差。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和汞等,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另外,渭河的氮磷含量也较高,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问题导致了渭河的水质下降,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生态环境状况渭河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河道两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使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
同时,由于河水污染,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死亡,生态链条断裂,对渭河周边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五、调研结果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造成渭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渭河中,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此外,渭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堆积泥沙也加剧了河道淤积和污染。
六、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渭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渭河的水质状况,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渭河裸重唇鱼分类地位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渭河裸重唇鱼分类地位的分子生物学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672e83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3.png)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感谢您和各位老师对本篇文章的指导,对审查意见提出的问题回答如下:1、请将前言部分重写,注意语言要简练、逻辑要清楚,把该属的分类学研究过程和问题讲清楚,但又不能啰嗦,还请作者下功夫修改。
另外不用再对线粒体序列分析的研究做介绍,该内容已为大家所熟知。
答:已经对前言部分重新进行了组织修改,删除了第二段中关于线粒体序列分析的内容。
2、材料方法中加物种采集的分布图,对于理解本文有重要帮助答:增加了厚唇裸重唇鱼渭河亚种和厚唇裸重唇鱼指名亚种的采样点分布图,见图1。
3、结果部分如能加上两个相近种的标本照,会对读者理解本文有帮助。
答:增加了厚唇裸重唇鱼渭河亚种与厚唇裸重唇鱼指名亚种标本对照图,见图2。
4、讨论部分,特别是对动物地理方面的讨论写得很好,如能补充一张该属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图,则最好。
答:在文章讨论部分已添加了我国裸重唇鱼属鱼类主要分布区图,见图5。
5、从作者列出的检索表来看,渭河裸重唇鱼其实在形态上已和厚唇裸重唇鱼有明显区别,遗传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地理分布上实有区别,为何不进一步结合形态将其提升为种呢?请斟酌。
答:感谢专家老师意见,根据形态学差异,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裂腹鱼亚科属内种间遗传分化水平的对比和裸重唇鱼属内种间遗传与种内单倍型之间遗传距离得比较,以及在地理分布上相互独立,可以确定厚唇裸重唇鱼渭河亚种与其它几种已经达到种级分化水平,将其提升为种。
6、英文摘要找人帮忙修改。
答:已经对英文摘要进行了修改,并找老师进行了修改。
7、还要了解一下动物命名法,注意种和亚种、如何正确表示等问题。
答:对文章中的错误已经进行了修改,并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动物命名法的认识。
8、前言部分分类过程交待不太清楚,一些文字表达错误明显。
答:已经重新对前言部分进行组织修改。
9、补充一物种分布和采样点图。
答:已经补充了物种分布图(图5)和采样点图(图1)10、作者在前审专家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了修改,但遗憾的是还远未到位。
天水地区鱼类资源多样性研究
![天水地区鱼类资源多样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4950e081c758f5f61f67a3.png)
新 、 青 藏 四大 动 物 地 理 分 布 区 的交 汇 地 带 , 鱼 类 资 源 比较 丰 富 。 有 鱼 类3 种 , 隶 属 于4 目 科2 1 6 4属 , 其 中 野 生 鱼
类2 种 。渭 河 水 系有 1 种 ,嘉 陵 江 水 系 有9 , 两 大 水 系鱼 类 相 似 性 指 数 为 1.7 , 区 系 构 成 非 常 复 杂 。 通 过 对 6 5 种 66 % 天 水 地 区鱼 类 的地 理 分 布 及 有 关 分 布 情 况 的 调 查 、资 料 收 集 、 整 理 .研 究 了天 水 地 区 鱼 类 资 源 的 多样 性 。 关 键 词 :天 水 ; 鱼 类 资 源 ; 嘉 陵 江 水 系 ; 渭 河 水 系 ; 多 样 性 中 图分 类 号 :Q 5 . 9 9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3 1 (0 7 5 O 2 — 3 6 1 15 2 0 )0 一 0 9 0
沉 陷 和红 、黄 土层 沉积 .形 成 黄土 丘 陵地 貌 :中部
小 部 分 地 区 因受 纬 向 构 造 带 的断 裂 .形 成 渭 河 地
2 调 查 结 果
分 类 结 果 见 表 1 由表 中 可 知 :天 水 地 区 现 有 .
堑 .经第 四纪 河流 分育 和侵 蚀 堆积 .形 成渭 河 河谷
天 水位 于世 界 两大 动物 地理 区古北 界 和东 洋界
沿河 的支流 有榜 沙 河 、散 渡河 、葫芦 河 、藉 河 、牛
头河 。南 部 地 区为 长 江流域 的嘉 陵江水 系 .主要 支
在 我 国分界 线 的秦 岭西端 ,属我 国华北 、华 中 、蒙
新 、青 藏 四大动 物地 理 分 布 区的交 汇地 带 .特 殊 的 地 理位 置 、复杂 的地形 .为本地 区鱼类 的生 存 和繁
渭河上游天水段考古调查报告
![渭河上游天水段考古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53d9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4.png)
渭河上游天水段考古调查报告【前言】渭河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之一。
其上游地区天水段因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片土地的文化遗产,我们进行了渭河上游天水段的考古调查。
【一、考古调查区域】我们的考古调查主要集中在渭河上游的天水段,涵盖了各类遗址的发掘和调查。
考古调查区域主要包括天水市区及周边乡镇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二、遗址发掘】在考古调查中,我们发掘了许多重要的遗址,包括古代城市遗址、村落遗址、墓地和祭祀遗址等。
这些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揭示了渭河上游地区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古代城市遗址:我们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市遗址,该遗址保存完整,面积约5000平方米。
遗址内有规划有序的街道和房屋建筑,反映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城市规划能力和建筑技术。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器物和文物,如陶瓷碎片、铜器等,证明了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2.村落遗址:我们还发掘了一些古代村落遗址,这些遗址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遗址中有祭祀场所、住宅遗址和农田遗址,反映了古代人类在此定居、生活和农耕的状况。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农具、家居用品等,为我们了解古代农业和村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3.墓地遗址:在考古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墓地遗址,包括墓葬和陪葬品。
这些墓地遗址所蕴藏的丰富文化信息让我们对古代人类的丧葬礼仪和思想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祭祀遗址: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祭祀遗址,这些遗址是古代人类进行宗教活动和祭祀仪式的场所。
遗址中保存有祭坛、神像和祭器等,可以为我们还原古代人类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三、考古成果】通过对渭河上游天水段的考古调查,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遗址发掘:通过遗址的发掘,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渭河上游地区古代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情况,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文物收藏:在考古调查中,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文物,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修复。
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研究
![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38bbc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d.png)
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研究李智超;李文厚;李永项;李玉宏;韩伟;闻金华;陈萌;秦智【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15(17)4【摘要】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部位,为一新生代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沉积厚度几千米,沉积类型多样,通过钻井及大量野外剖面的详细观察及实测,开展了地层、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对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并根据沉积特征划分为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三角洲沉积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类型.研究认为:整个沉积过程,盆地边断、边陷、边充填,纵向上极不对称,沉积中心偏南,平面上西窄东宽,盆地边部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向中心由三角洲沉积逐渐过渡为湖相沉积.盆地从始新世开始沉积,渐新世后期抬升并存在沉积间断,中新世冷水沟期接着开始沉积,水体逐渐扩大,寇家村期湖泊广泛发育,至灞河期沉积范围达到最大,上新世游河期盆地存在西安、固市两大沉积凹陷区,边部开始出现风成沉积,第四纪西部隆起,湖泊沉积范围开始缩小,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盆地内湖泊萎缩成区域上的小型洼地.【总页数】12页(P529-540)【作者】李智超;李文厚;李永项;李玉宏;韩伟;闻金华;陈萌;秦智【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1【相关文献】1.渭河盆地上新统沉积相研究 [J], 李钰;符彩云2.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相初步研究 [J], 陈建平;钟建华;饶孟余;冀国盛3.赣西北修水、武宁地区中新生代"红盆"地质时代和沉积相研究 [J], 张雄华;章泽军4.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盆地沉积相变化及其影响 [J], 龙宜澧;刘星星;王婷;孙有斌5.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速率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J], 张梦婷;李红;李文厚;白金莉;张倩;王晓晨;祁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水地区渭河水系立地类型划分及其造林树种的选择调查研究
![天水地区渭河水系立地类型划分及其造林树种的选择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797a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3.png)
第3期(总第411期)2024年3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3天水地区渭河水系立地类型划分及其造林树种的选择调查研究苏成月(天水市林业勘察设计队,甘肃天水741000)摘要立地类型划分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依据不同植被类型,在诸地理因素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天水市渭河流域刺槐在不同地理因素影响下的生长状况,了解到影响本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制约因素依次为坡向、坡位。
同时对天水市渭河流域造林树种进行了探讨,为本区域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渭河流域中图分类号S728.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3.037Investigation on Site Type Division of Weihe River System and Selectionof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Tianshui AreaSu Chengyue(Tianshui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Team,Tianshui741000,Gansu,China)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site types refer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data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a specific area un‐der various geographical factors,and the summary of 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the reg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factors.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rtificial afforestation in this area are water conditions,and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re slope direction and slope position in turn.At the same time,targete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of Tianshui City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this reg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afforestation;site conditions;type division;Weihe River basin1调查研究方法及分析1.1调查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天水市森林植被地带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适地适树分析等。
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地区的生态研究
![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地区的生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696883d0d233d4b04e690c.png)
、
渭 水 上 游地 区 的生 态 近 况
渭水上游 的概念 , 已故史学大 家史 念海先生 的定义是 :由渭源鸟 鼠山至 陕西宝鸡市太寅村 为上游 , “ 长四 百 二十三公 里 , 面积三万零 六百六 十一平方公 里”】。今甘肃省公 布的资料是 :渭河 发源于渭源县 太白 流域 【 ) “ 山。向东流经 陇西 、 武山 、 甘谷 、 天水等县( )至天水市北道 区牛背里村入陕西境 内”2, 长 368公里 , 市 , 【 全 ) 7. 流 域面积 235 93 平方公里0 。这个数字没有算 由牛背里至太寅村 的几 十公里 , 发源地较 传统的鸟 鼠山说延 长 ) 但 了 4 多公里 。本文 以新公布之源头及史先 生之下限 为准 , o 对这 一范 围内距今 50 00年 一100年前 的生态 环 00 境变化作一考察 。
有今天生长在热带 、 亚热带的苏门犀 、 门羚 、 猴等。苏 门犀和苏门羚均为亚热带种 , 苏 猕 渭水流域也 已经绝迹 。
・ 作者 : 日辉 , 徐 浙江省杭州市 ,102 杭州商学院旅 游系。 30 1 ,
2 0
维普资讯
猕猴 , 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亚洲南部及南洋诸 岛。甘肃省见 于秦岭 以南 地 区¨ , )渭水流域也 已经绝迹 。从
稀疏 , 干旱严重 , 环境恶劣 , 有些地区吃水至今仍有困难。所以在上游 的 9个县 区中就有 : 渭源县 、 陇西县 、 武
山县 、 甘谷县 、 秦安县 、 清水县 、 张川县 7个县被 列入国家贫 困县 【 , 4 占渭水上游地 区的 7 % , ) 8 占甘肃省 4 个贫 1
困县的 1%, 势不容乐观 。 7 形
14 ; 0 座 壕沟 9条等 , 出土 陶、 、 、 、 、 器近万件 , 中完 整的和可 以复原 的器物 80 石 玉 骨 角 蚌 其 00余件 。另外还 出 土 了 100 70 余件兽骨及碳化植物等 。大地湾遗址共分五期 , 最早距 今 82 ( , 晚距今 40 , 30 20年 6 最 ) 80年 有 0 0多 年的文化延续。在大地湾 出土 的 100余件兽骨中 , 70 经专家鉴定 , 仅哺乳动物就 有 7目 l 2 个属 种 . 中 5科 8 其
渭河甘肃天水段野生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渭河甘肃天水段野生鱼类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7e8f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b.png)
渭河甘肃天水段野生鱼类资源调查报告王剑周;李勤慎;邵东宏;秦勇【摘要】渭河是黄河水系的一个较大支流,为了解渭河天水段的渔业资源,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的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012年10月,在天水地区七条主要河流选取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水质监测、浮游生物测定和鱼类调查.结果得出水质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总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1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15种(属);浮游动物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达9种;底栖生物6种;鱼类共3科7种.【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渭河;渔业资源;调查【作者】王剑周;李勤慎;邵东宏;秦勇【作者单位】天水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甘肃天水741000;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4前言甘肃天水段渭河流域面积11 67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天水境内渭河长约280km。
年均气温8~10℃。
无霜期160d左右,从11月中旬开始结冰,到次年的3月初开始解冻。
渭河是天水地区生活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地。
有关渭河水系天水段鱼类早期资源方面的资料较少。
刘阳光等对渭河鱼类分布、各支流河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和资源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然而有关渭河支流的水质、浮游生物调查方面的文献是空白。
为了掌握渭河较大支流水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现状,尤其是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现状,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天水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2012年10月通过对武山大南河、武山榜沙河、甘谷古坡河、秦州区籍河、麦积区三岔乡碧峪沟(河)、张家川马鹿河和清水县牛头河的基本生物状况和水体理化、生态环境进行基础调查,内容包括河流水质状况、浮游生物资源、生境特征、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现状,了解渭河流域天水段渔业资源蕴藏量,建立和充实渔业种质资源库,保护濒危物种,为保护我省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渭河生态调研报告
![渭河生态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9dd9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2.png)
渭河生态调研报告渭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陕西、甘肃和宁夏三个省区。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的问题,渭河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渭河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渭河生态调研。
首先,我们考察了渭河的水质情况。
通过对渭河各个断面的水样进行采集和检测,发现渭河的水质普遍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渭河,使得河水富含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
这种污染不仅对渭河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我们考察了渭河岸边的植被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渭河岸边的植被状况普遍较差。
大量的野生植物消失,被人类种植的农作物占据了大部分土地。
这导致了渭河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削弱了岸边土壤的保持能力。
在雨水冲刷下,岸边土壤容易被冲刷,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引发洪水。
最后,我们考察了渭河中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通过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和陆生动物进行观察和统计,我们发现渭河中许多物种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明显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和丧失了合适的生境导致的。
渭河中的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的数量都大幅度减少,某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生态平衡和物种保护造成了巨大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渭河生态的建议。
首先,加强对渭河的污染治理,减少废水和农药的排放,提高水质标准。
其次,加大渭河岸边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力度,引进适应性强的植物,提高岸边土壤的稳定性。
最后,加强对渭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修复和改善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渭河的生态环境目前存在严重问题,需要采取紧急的保护措施。
通过治理污染、恢复植被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保护渭河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10ee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4.png)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文章编号:1674-8085(2021)02-0056-05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程建丽1,2 ,龙婉婉1,2(1.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 2. 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吉安,343009)摘 要:2016年6月底~2019年7月中旬,对信江上游及其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地调查。
共采集到野生淡水鱼类66种,隶属于5目16科50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共计3科34属45种,占总采集种类数的68.2%;科级水平以鲤科占优势,共有39种,占总种类数的59.1%;鳅科和鲿科各5种,分别占7.6%;鮨科、塘鳢科、虾虎鱼科和太阳鱼科各两种,分别占3.0%;其他9科各1种,共占13.6%。
鱼类生态类型以湖泊定居型鱼类、杂食性占优。
这些鱼类隶属于五个区系复合体,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分别占种类数的40.9%和24.2%。
在调查过程中采集到食蚊鱼、斑点叉尾鮰、太阳鱼及大口黑鲈等外来养殖品种,这些鱼多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严重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繁殖,需加强监管。
关键词:信江;鱼类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类型中图分类号:S9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085.2021.02.010FISH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UPPER REACH OF XINJIANG RIVER IN JIANGXI PROVINCE*CHENG Jian-Li 1,2, LONG Wan-wan 1,2(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 ’an, Jiangxi 343009, China.2.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Jiangxi Province, Ji ’an, Jiangxi 343009, China)Abstract: A survey of fish resources in the upper streams of Xinjiang River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from June 2016 and July 2019. A total of 66 freshwater fish species belonging to 5 orders, 16 families and 50 genera were obtained. Cypriniformes, which contained a total of 3 families, 34 genera and 45 species, and accounted for 68.2% of the total fish species, was the dominant fish fauna. Among which, Cyprinidae was the dominant family, with 39 species, accounting for 59.1% of the total fish species; Cobitidae and Bagridae, with 5 species each, accounting for 7.6%, respectively; Serranidae, Eleotridae, Gobiidae and Anabantidae, with 2 species each, accounting for 3.0%, respectively; other 9 families, with 1 species each, totally accounting for 13.6%. Lake resident species made up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fish collected, omnivorous fish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ccording to the fauna analysis, the 66 fish spec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fauna complexes system. There were more species in the southern plain fish fauna complex and the river plain fauna complex, accounting for 40.9% and 24.2% of the total species, resp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this research, specimens belonging Gambusia affinis , Letalurus punetaus , Lepomis gulosus and Micropterus salmoides were collected. Most of these species were fierce predatory fish, which could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indigenous fish species, and need to be strictly supervised and controlled.Key words: Xinjiang River; fish resources; biodiversity; ecological types第42卷第2期 V ol.42 No.2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月 Mar. 2021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2020-10-10;修改日期:2020-11-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720);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4BAB2150004);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1718);吉安市科技局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12]32-8)作者简介:*程建丽(1981-),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鱼类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E-mail:*********************)龙婉婉(1969-),女,江西永新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学的研究(E-mail:******************)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信江是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是一条具有防洪、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的河流,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研究
![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c04a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f.png)
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研究梅燕;陈登;胡杰;金利;李宇浩;赵甜梦;樊海灵;宗浩;付长坤【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47)4【摘要】2021年8—9月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若尔盖段(核心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其分布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调查河段浮游植物5门29科51属68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最多,有12科19属32种,占种类总数的47.06%;浮游动物共计2类16种,原生动物和轮虫各占50%;底栖动物共有3门12种,其中节肢动物门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83.3%;鱼类共计11种,隶属于1目2科6属,其中鳅科(Cobitidae)有1属6种,占总种数的54.55%,鲤科(Cyprinidae)5属5种,占总种数的45.45%.鱼类生态类型以流水底层生态类群为主,按鱼类繁殖习性,鱼类产卵类型主要是产沉性卵和黏性卵;按食性划分,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为食的鱼类最多;按区系划分,调查河段鱼类区系组成为中亚高山复合体,具有黄河上游区系组成特点.从渔获物组成上分析,占据数量优势有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i)和拟硬刺高原鳅(Triplophysa pseudoscleroptera)占优势,数量占比分别23.08%、21.15%和19.23%.【总页数】10页(P507-516)【作者】梅燕;陈登;胡杰;金利;李宇浩;赵甜梦;樊海灵;宗浩;付长坤【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学环境学院;成都碧水长浩生物科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8【相关文献】1.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2.北盘江九盘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现状及建议3.浅析“浏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4.嘉陵江两当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5.渭河源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调查报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渭河上游的鱼类区系,解放前、后从未有人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于该流域段鱼类区系的组成,在动物地理上的位置,以及渔业发展的前景,截至目前,尚无系统资料可供应用。
笔者曾于1930年7—12月份和1981年5月份,对该流域段进行了较全面的鱼类区系考查,现将结果整理成文,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城镇,从天水县牛背沟附近流入陕西省。
甘肃境内全长371.5公里。
调查地区海拔1100—2500公尺,地处东径北纬。
.西起乌鼠山(甘肃渭源),东至牛背沟(甘肃天水);北起月亮山(宁夏西吉),南至关子山(甘肃崛县)。
横垮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的20个县(市),见图1。
甘肃省界以内流域面积共计2970平方公里,宁夏回族自治区3999平方公里,年
输沙量1.6 4亿吨,年通流量21,25亿立方米(洪水约占35,400)。
干流渭源城以下,长345公里,总落差为1325.5米,平均比降1/260,陇西以上河道
宽坦顺直,比降1/125,陇西以下河道迂迥曲折,比降1/310, 支流较多,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10条.北岸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和通关河,南岸是榜沙河、山丹河、南河和籍河。
北岸支流多,泥底,含泥沙量大,水少而混浊,流域面积共20416平方公里.南岸支流少,沙石河床,含泥沙量小,水多较清澈,流域面积9291平方公里。
除秦祁河、咸河无显著的峡谷外,其余8条河均是川峡相间,比降为1/100—1/200。
渭河上游的气候,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湿区.年平均气温,一月最低气温,七月最高气温.年平均降水量466—652毫米。
年蒸发量1400—1600毫米。
千燥度1—1.5.无霜期90—189天。
水的温度变化较大,(见表一).冬天,水面大都覆冰.冰层虽隔绝了水中氧气的补充,对鱼的生活不利,但却保持着冰下水体的温度,有利于鱼的生活.河水的水化学性质随季节、河段而不同,通常的情况见表二
显然,水的化学性质是良好的,适合鱼类栖息.二、渭河上游鱼类种类和分布
通过调查,采得鱼类标本7000余号,经鉴定为23种和五种,4个省内新纪录.分别隶属于4目、6科、21属,见表三。
三、区系分析
1、区系成分
渭河上游现有23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较多,13种,占56.5%s鳅科鱼类6种,占26.1%s 娃科、暇虎鱼科、塘鳗科、合鳃科各1种,各占4.3%,见表四.显然,鲤科鱼类占半数以上,为该区的优势种类,这和我国淡水鱼类以鲤科种属较多,鳅科次之总的特点是一致的.在鲤科的各亚科中,雅罗鱼亚科和驹亚科的种类较多,裂腹鱼亚科鱼类亦占有相当比重,见表五。
这和国内其他多数地区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