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李埠港区规划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录第⼀章总则 (1)第⼆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标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2)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6)第六章中⼼城区⽤地布局及专项⽤地规划 (37)第七章中⼼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4)第⼋章中⼼城区绿地⽔系规划 (48)第九章中⼼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51)第⼗章中⼼城区市政⼯程规划 (53)第⼗⼀章中⼼城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规划 (56)第⼗⼆章中⼼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59)第⼗三章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 (62)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设想 (67)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71)第⼗六章附则 (72)附表⼀:荆州市发展⽬标与指标体系表 (73)附表⼆:荆州市中⼼城区⽤地汇总表 (74)附表三:荆州市中⼼城区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75)附表四:荆州市中⼼城区规划主、次⼲路⼀览表 (76)附表五:荆州市中⼼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览表 (79)附表六:荆州市省级以上⽂物保护单位⼀览表 (81)第⼀章总则第⼀条规划⽬的为适应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城市建设,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规划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3)《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2007);(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7)《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8)《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9)《荆州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10)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1)荆州市政府关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进⾏修编的请⽰(荆政⽂[2004]95号)。
428道荆州区朱家岭八岭互通至李埠段.pdf
428省道荆州区朱家岭(八岭互通)至李埠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11月1 总论1.1项目建设的由来及其意义1.1.1 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快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荆州市打造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荆州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国家内河主要港口,由铁路、公路、水路组成的以港口、公路功能为主的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江汉平原的主要客货集散地,在公水、铁水货运中转上具有重要作用,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为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务院于2014年9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长江经济带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在此背景下,湖北省迎来当前最大、最直接、最现实的机遇。
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湖北省将重点建设“三大三带”。
“三大”为综合立体大交通、对外开放大通关、跨区域合作大平台;“三带”为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
荆州市“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提升对江汉平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综合交通大枢纽,发展集聚融合大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大城市,努力建成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荆楚文化传承创新展示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区域级流通节点,打造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快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立体大交通,与区域内其他公路一起为形成荆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打造良好平台,同时也是荆州市打造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重要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1.1.2 本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优化区域路网结构的需要《荆州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以“提等、改造、畅通”为重点,构建“三纵两横”联通所有县市的国道公路网和“十二纵七横十联”覆盖所有乡镇的省道公路网。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
荆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号公告为了适应鄂西生态经济圈城市经济与长江经济带流域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长江荆州港的港口与岸线资源,以利于城市与港口的和谐持续科学发展,对荆州港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现予以第二次公示,如对本规划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于十日内向我们反映。
一、报告书简本1.1规划的背景荆州市地处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为冲击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洼,地面高程一般为28.0~38.0m,地表广布粘土、亚粘土、粉砂及部分淤泥质粘土等。
荆州市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地处东经114°32′~115°30′,北纬29°30′~30°20′。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水产资源丰富,轻纺工业基础雄厚,荆州港是交通部公布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已发展成为长江主干线十大港口和对外开放口岸。
近年来荆州港货物吞吐量迅速增长,2005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21万吨。
为了更好地适应荆州市沿江产业布局,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国家和湖北省的政策背景下,提出把荆州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
作出了“依托长江、抓住两路、呼应浦东、服务三峡、发展荆州”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结构,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
为了贯彻执行《港口法》,适应港口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开发的需要,协调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给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做大做强荆州港,荆州市交通局决定将区域内沿江岸线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施荆州港总体规划。
1.2 总体规划概况荆州港岸线总长162990米,目前港口已利用岸线39410米,占24.17%,包括长江左岸和长江右岸这两部分。
规划岸线总长156720米,规划港口岸线49740米,占31.74%,其中深水岸线长45360米,占28.94%。
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发展规划..docx
工程资源、历吏文化资源丰富,资源禀赋条件相同、基詘相近。长 錮以来,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 较低,经济欠发达“
(二)资源禀赋
1、 农业资源聚集区
江汊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处于江汉平原的核心区域,地势平坦, 是传统优势农业主产区,是典型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江汊运河
沙洋段,是“中国农各"的核心区域,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油菜一花 节,影响力日益加大。潜江小龙虾产业茁壮成长,实现了由龙虾养殖、 龙虾产业到龙虾文化的嬗变。潜.江龙虾节已经成为一个集“美食盛宴、 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
水乡风情体验区。以后港镇部分区域及毛李镇和李市镇部分区 域为主要范围,依托太湖港、拾桥河、广平港、上西荆河、殷家河 等河流以及庙湖,海子湖,长湖等丰富的水域资源,建造湿地游廊, 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开发湖上泛舟旅游产品,深度欣赏感受浩瀚旖 旎的湖泊风光打造湿地休闲旅游产品新建设集商务会议、体育运动、 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湖泊水乡风情休闲区。
、空间布局
立足生态、保护生态,构建“一带三区百珠"的生态文化旅游空间格 局。
水利文化景观带。0〕运河通道。依托运河通航功能,以荆州 区李埠镇龙洲垸长江入水口为起点,穿越荆州古城、纪南故都、长 湖、江汊平原民俗风情景点等,最后到达高石碑镇兴隆水利枢纽, 汇入汊江多宝镇段,构建连接“两江''的生态廊道,形成一条具有荆 楚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巛 2)龙洲垸现代水剂工程·以龙洲垸现代水 利工程为“引江济汉' '工程标志性建筑,设立展示馆,展示船闸、 进水节制闸、泵站、防洪闸等现代水利工程设施原理又及我国古代 与现代水利施模型发展历程、时代特点。打造
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华中农高区等被纳入省级 发展战略,荆州 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沙洋是“中国农 谷”建设的核心区域,荆州、荆门、潜江和天门均是国家承接产业 转移试点城市。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15•【字号】荆政办发[2012]68号•【施行日期】2012.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荆政办发〔2012〕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2年10月15日荆州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荆州振兴,依据《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
1.全社会货运总量逐年攀升,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货运量4915万吨,同比增长28.2%。
其中,公路货运量3526万吨,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71.74%;水路货运量1269万吨,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25.82%;铁路货运量120万吨,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2.44%。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货运总量增长了近一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6.49%。
2.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配套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全市初步形成了包括公路、水运、铁路、管道等综合交通网络,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
目前,荆州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21563公里(不含城市道路),综合交通网密度为153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公路通车里程18923公里,公路密度为134公里/百平方公里。
铁路营运里程70公里,路网密度为0.5公里/百平方公里。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2200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483公里,码头泊位411个,年吞吐能力3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标箱。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调整方案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调整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荆政办函〔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调整方案的通知荆州区、沙市区人民政府,荆州经开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荆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调整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30日荆州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优化调整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做好我市中心城区声环境管理工作,保护和改善居民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结合《荆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拓展区,南至长江,东至荆州沙市机场、沙公高速、浩吉铁路,北至沪汉蓉铁路、318国道,西至428省道。
区划面积约480平方公里。
二、区划原则(一)规划指导原则。
区划方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确定。
(二)有效控制原则。
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三)便于管理原则。
区划范围明确,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平方公里,并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适时调整原则。
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施,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的变化情况,原划定结果可适时进行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类型。
1.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荆州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荆州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显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互联互通大网络,形成交通物流大通道,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全方位提高交通运输通达性和便利度,打造长江中游铁水公空联运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推进铁路网络建设。
积极争取铁路线位布局,推进“四纵二横一支”(四纵:焦柳铁路、荆荆城际及荆常铁路、浩吉铁路、武贵高铁;二横:沪汉蓉高铁、沿江客货铁路;一支:荆沙铁路。
)干线铁路网布局。
建成荆门至荆州高铁,推进荆州至常德高铁建设,推动浩吉铁路荆州至岳阳段开通客运线路。
推进仙桃-洪湖-监利铁路、武贵高铁建设。
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加快形成路网结构优化、安全保障有力、运输服务优质的公路运输服务体系。
优化高速互通布局,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构建“八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
完成洪湖赤壁长江大桥建设,加快推进二广高速荆州改线段、武松高速江陵至松滋段、武松高速北延线(洪湖、仙桃、武汉)、当(阳)枝(江)松(滋)高速、监利至华容高速、沙公高速南延安乡、沙公高速北延段项目建设。
开展天仙洪高速、沪渝高速荆州段改扩建规划研究,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实现县县通“一纵一横”两条高速公路的目标;实施国省道提升工程,力争国道及重要省道绕城通行并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加快县乡道二级路升级改造,打通重点口子镇交通瓶颈,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
到202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域双快覆盖、县市双轴支撑、乡镇双通道连通、村村双车道保畅”的规划目标。
公路提档升级建设重点推进港航提档升级。
形成“一港九区”港口布局(荆州港及松滋、公安、荆州、盐卡、沙市、江陵、监利、洪湖、洪湖湿地等九个港区),构建由长江、江汉运河和内荆河、松虎航线等航道组成的“两江两河”干线航道网络。
提升长江黄金航道通航能力,实施荆州段4。
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打通长江中游航运“肠梗阻”,实现5000吨级内河船直达荆州。
2015_1_11荆州市城乡统筹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镇发展战略与目标 (3)第三章城乡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乡用地规划 (6)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7)第六章城乡产业布局规划 (7)第七章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8)第八章规划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10)第九章城乡旅游规划 (11)第十章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第十一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3)第十二章城乡环境保护和环卫设施规划 (14)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5)第十四章农村社区引导 (20)第十五章综合防灾规划 (21)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22)第十七章规划实施 (23)第十八章附则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协调荆州市城市规划区城乡发展,制定《荆州市城乡统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为荆州市市区的行政管辖范围,即规划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12个镇(郢城镇、纪南镇、马山镇、八岭山镇、川店镇、李埠镇、弥市镇、观音垱镇、岑河镇、锣场镇、关沮镇),3个农场管理区(太湖农场、菱湖农场、沙市农场),1个原种场(岑河原种场),面积为1576平方公里。
第三条凡在本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循本规划的有关条文。
第四条本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和管理。
第五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起施行);3、《镇规划标准》;4、《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5、《湖北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6、《湖北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7、《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8、《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9、《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10、《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纲要》;11、《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2、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13、《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1、近期:2012~2015年;2、中期:2016-2020年;2、远期:2021~2030年。
土地整理(血防)项目规划、施工图设计报告
土地整理(血防)项目规划、施工图设计报告第一部分项目规划报告1 前言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开展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合我市基本情况,为确保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关于申报2005年国家及2006年省级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土资发[2005]82号)精神,我局拟申报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蔬菜基地)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项目范围涉1个乡镇3个行政村,具体包括:李埠镇李埠村、杨井村、金双村。
项目区建设规模665.0737公顷,预算总投资为1313.7567万元。
经现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项目土地整理潜力较大,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可净增耕地20.6061公顷。
项目的实施,能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较好地遏制血吸虫病的蔓延,改善当地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的新农村风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1 项目建设背景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腹地,跨江带湖,是江汉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5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该市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大力推进高产基本农田建设,以项目带动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
建设标准化基本农田,整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荆州市委、市政府为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做贡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服务“三农”、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本次申报的荆州区李埠镇(蔬菜基地)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既是荆州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工程,也是荆州市国土资源局着力开展土地整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示范工程。
荆州组合港(一港十区)布局规划
荆州组合港(一港十区)布局规划
“一港”
盐卡外贸港:打造为鄂中南区域性外贸进出口中心、物流中心、铁路、水路中转中心、保税工业园区,形成大型集装箱专业化深水港区。
“十区”
石首市绣林港区:形成以工业原材料和生产成品为,兼顾农副产品装卸、中转、运输服务的综合性、区域性港区。
李埠中转港区:形成以长江、汉江两大水运主通道为依托,结合荆州李埠物流园,打造长江、汉江散货、件杂货水水中转联运为主要业务的专业性中转港区。
中心城区旅游客运港区:形成以旅游专用客运码头、江滩公园、亲水岸线及群众休闲景观为主体,旅游客运和休闲观景兼顾的综合性港区。
柳林洲件杂港区:形成以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及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中心为依托,以粮食、农产品等为主要货种,进行件杂货中转和运输的专业化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
电煤专用港区:形成以荆州火电厂、潜江幸福电厂等大型煤炭用户供给为主,以周边地区其它煤炭用户为辅的中心城区唯一的煤炭装卸专业化深水港区。
江陵危化品港区:形成以江陵化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区域性石油、化工原料及制品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专业性深水港区。
松滋车阳河港区:形成以松滋临港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川、渝、黔地区散货、件杂货三峡翻坝中转以及水陆、水铁、水水中转联运为主的专业性中转港区。
公安县斗湖堤港区:形成以件杂、散货为主,兼顾少量石油制品的综合性深水港区。
监利容城港区:形成以监利县城市中心港区,主要以农副产品运输为主,兼顾工业原材料、生产成品装卸、中转、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深水港区。
洪湖新堤港区:形成以液体化工产品为主,兼顾件杂、散货运输的综合性深水港区。
荆州荆中路街景整治规划
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沿江大道位于荆州市南部,荆江大堤以北,依托长江而建,建设以距离荆江大堤禁脚线50米为原则,道路走向为东西走向,本次规划设计范围西起李埠,东至观音寺,全长29333.59米。
李埠至白云路段及三湾路至观音寺段道路红线宽40米,为一块板形式,总长23693.59米;白云路至三湾路段,道路红线宽20米,为一块板形式,全长5640米。
其中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苑二路)为已建设道路,该段道路红线宽20米,总长4480米。
道路途经荆州区、沙市区及江陵县,是荆州城区重要东西向主干道。
沿线共有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音寺、李埠、学堂洲、关沮、木沉渊等荆州重要港口,途经地均是近期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
因此沿江大道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荆州交通环境,促进各片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区东西向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长江防洪抢险运输救灾物资、转移分洪群众,构建防洪通道;有利于完善疏港交通建设,协调好港口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受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托,由我院承担沿江大道道路规划设计。
二、规划依据1、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关于编制《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的委托书;2、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3、我院编制的《荆州市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管制》;4、《荆州市路网规划》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 37-90)三、规划道路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2、道路红线:40米和20米两种;3、路幅形式:单幅路;4、计算行车速度: 50千米/小时;5、设计年限: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设计年限为20年;6、40米宽红线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4200辆/小时;7、标准轴载:BZZ-100;8、道路交通等级:重交通;9、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5.0KN/m2;10、交叉口:路口为平面交叉,灯控管理。
胜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控制指标解释与规定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用地性质代码第四章用地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七章绿化规划第八章“五线”规划控制第九章土地使用及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第十章图则说明第十一章实施管理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深化、落实《荆州区李埠镇总体规划修改(2013~2030)》,统筹安排各项设施,指导李埠镇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特编制李埠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0.2条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要求2、综合协调原则——规划用地集约、设施高效、环境优美的李埠镇区3、软硬件并重原则4、生态优先原则第1.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1998年4月1日)4、《荆州区李埠镇总体规划修改(2013~2030)》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年) 》(国土资发〔2008〕24号)8、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
第1.0.4条规划目标:李埠镇镇区控规单元是以行政管理、商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片区第1.0.5条规划范围及规模:1、规划范围西至西街,东至繁荣路,北至荆李路,南至沿江大道。
2、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1.15km2。
规划区共分1个街区,66个基本地块。
3、人口规模:本单元人口为0.1.5万人。
第1.0.6条规划适用范围、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管理权限。
1、本条文适用范围:李埠镇镇区单元。
2、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为荆州市城乡规划局,管理权限及内容即本规划涉及的内容。
第1.0.6条本文本与规划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且二者不可分割。
第1.0.7条本文本第2.0.1条(2、3、4、7、8)、第5.0.2条、第7.0.1条(2、3、4)为强制性条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23•【字号】荆政函〔2022〕56号•【施行日期】2022.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荆政函〔2022〕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现将《荆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5月23日荆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形势和总体要求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巩固改革成效,增强流通能力,提升发展质量,畅通开放渠道,精准服务企业,全市商务经济呈现发展迅速、稳中提质、模式创新、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一)内贸流通扩容升级。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686.14亿元,年均增长6.3%。
二是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城乡商业网络体系更加健全,现代商贸设施加快建设,核心商圈逐步形成,社区商业、乡镇商贸等服务功能持续拓宽。
城乡双向现代流通网络基本建成,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整合转型。
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华中农资农机批发市场和华中汽车城已初步建成运营;中农联荆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城(中农绿城)项目、中农批闽洪国际水产城项目、荆州综合保税区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库。
三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电子商务年均增速达35%,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全覆盖。
2020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6.89%。
四是主体培育卓有成效。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荆政发[2010]21号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正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路、铁路、航运等重点项目任务分解的通知(荆政发〔2010〕2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新机遇,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现就2010年我市交通重点项目任务分解通知如下:一、荆岳铁路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铁路办、市国资委、市地铁局。
主要责任人:肖夕映、曹建华、刘贤平、邹国斌。
工作任务:(一)7月,配合武汉铁路局组建荆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二)8月,完成荆沙既有铁路改造方案;(三)9月,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方案取得铁道部批复,可行性报告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四)10月,改建与新建同时开工。
二、荆岳铁路公铁两用桥及连接线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公司、市铁路办、公安县政府、江陵县政府。
主要责任人:姚荆汉、施金方、曹建华、周昌俊、丁辉。
工作任务:(一)7月,确定资本金筹措方案,制定相关政策,组建项目公司;(二)8月,完成连接线工可批复、项目立项工作;(三)9月,完成初步设计、用地审批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四)按荆岳铁路建设的统一要求,按期支付建桥经费,连接线开工建设。
三、洪监高速公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洪湖市政府、监利县政府。
主要责任人:肖和平、刘良才、蒋鸿、董新发。
工作任务:(一)8月,完成初步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监理招标工作;(二)9月,完成主要开工路段的征地拆迁工作;(三)10月,全面开工建设。
四、江南高速公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石首市政府、公安县政府、松滋市政府。
现浇横梁施工方案
荆州港李埠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工程现浇横梁施工方案中交二航局荆州港李埠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二月现浇横梁施工方案一、概述码头平台为高桩梁板结构,平面尺寸为300×28m,分为前平台和后平台两个部分。
前平台宽度为16m,后平台宽度为12m。
码头平台共分38个排架。
前方平台基础部位为φ800mm,δ16mm的钢管桩组成,每排架基础由2根斜桩和3根直桩组成,横梁底标高为41.05m,桩顶标高为41.15m;后方平台基础为单桩单柱组成,每排架基础为2根直径1300mm的钻孔灌注桩和2根直径1200mm的立柱组成,横梁底标高为41.25m,立柱顶标高为41.25m。
以上高程均为黄海高程。
码头横梁为倒“T”型断面,码头横梁分两次浇注;首先浇筑横梁底部1.4m ×1.1m部分(下横梁),横梁混凝土强度满足安装要求后,安装纵向梁系后,再进行剩余部分横梁现浇。
码头后平台横梁进行施工,施工顺序根据接桩顺序,由下游向上游施工。
横梁采用C35砼,泵送工艺浇筑成型。
码头前平台横梁施工安排在码头后方平台施工前进行,在横梁施工前,完成钢管桩桩芯混凝土,并达到75%的强度。
二、施工方法1、横梁施工(1)、码头前平台横梁施工由于前平台施工为水上施工,项目部采用牛腿法施工。
牛腿的材料采用δ16钢板制作而成。
牛腿采用三角形截面,顶宽40cm,高度30cm。
焊接采用双面焊缝,焊缝长度30cm,焊高不小于13mm。
牛腿上架设单根I36b作为横梁,纵梁按15cm布置间距布置10cm×10cm的木方。
前方平台牛腿支撑面标高为40.57m,后方平台支撑面标高为40.77m。
(1)、牛腿验算:(δ16 40cm×30cm钢板)每个牛腿受力:F=16×1.4×1.1×2.5×103×10/16=38.5×103N验算焊缝强度:τf=N/helw=38.5×103N/(0.7×10mm×300mm)=18.3N/mm2< f=200N/mm2牛腿强度验算:q=38.5×103N÷300mm=128.3N/mm,取130 N/mm进行计算;W=bh2/6=16mm×3002mm2÷6=240000mm3Mmax=ql2/2=128.3N/mm×3002mm2÷2=58.5×105N.mmf= Mmax/γxWT=58.5×105N.mm÷(1.05×240000mm3)=23.22N/mm2< f=310N/mm2,满足。
荆州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20)说明书改
目录第一部分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及规划面积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土地利用现状5、用地布局现状6.小结二、规划背景三、规划依据与编制重点1、规划主要依据2、编制重点四、规划区范围及规划期限五、规划目标六、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2、规划原则第二部分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本情况1、荆州市及荆州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荆州开发区的发展环境评析二、荆州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选择1、产业选择的原则2、可供选择的产业发展方向3、主导产业的确定三、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第三部分总体规划一、性质和规模1、开发区性质2、人口规模二、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1、规划布局结构2、功能分区3、空间布局方案三、用地布局规划1、工业用地布置2、居住用地布置3、公共设施用地布置4、其它用地的布置四、综合交通设施规划1、综合交通设施的规划目标2、对外交通系统规划3、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五、绿地系统规划1、绿地系统组成2、规划建设目标3、规划布置原则4、公共绿地的分布5、防护绿地的设置六、景观系统规划1、规划原则2、规划内容七、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2、排水工程规划3、电力工程规划4、电信工程规划5、天然气规划6、供热规划八、综合防灾工程规划1、消防工程规划2、防洪、排涝规划3、人防设施规划九、环境保护规划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目标与措施3、环境保护规划指标十、环境卫生规划1、环境卫生现状2、存在的主要问题3、垃圾收运规划4、垃圾处理规划5、环境卫生设施规划6、环卫基地及基层环卫机构规划十一、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目标2、近期建设规划十二、规划实施与开发策略1、管理模式与实施主体的确定2、采用“滚动开发,逐步延伸”的开发模式3、采用多渠道土地开发及投、融资手段4、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5、加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6、加强规划立法及实施监督工作第一部分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及规划面积荆州开发区位于荆州市城区东端,西临沙市机场,东接岑河农场及荆岳铁路规划线,北枕荆州地方铁路货运站及豉湖渠,南至长江,总面积约79.61km2,人口14。
【精品文档】荆州李埠港区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期限第三章性质与人口发展规模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六章绿地系统规划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十章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二章实施建议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李埠港新区建设,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以下条目。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荆州港总体规划确定的李埠港区范围及其影响区域,以及周边太湖港农场、李埠镇实际情况,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确定本次荆州李埠港新区在下列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分阶段实施:北至318国道和太湖港农场场区,南至长江及荆江子堤,东至两江运河西侧防护林带外围,西至李埠镇谢古村一组、规划两广高速(改线),总面积约为48.37km2。
其中李埠港港区部分5.48km2,李埠港新区部分12.80km2,李埠镇区及太湖港镇区 4.92 km2,李埠港新区发展区部分25.20km2。
第三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8、《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9、《荆州市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10、《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荆州市荆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荆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荆州港总体规划(2005-2020)》1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四条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说明三部分。
第五条法定效力文本是荆州市李埠港新区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都应服从文本提出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省、市、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准则。
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荆卅区李埠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述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李埠镇于1999年6月编制了集镇总体规划。
该规划合理的镇区用地布局,对该镇十多年的城镇建设,特别是对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建环境的改善和规划的实施管理,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李埠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建设亦处于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荆州市李埠港区开发建设,对李埠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原规划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编制出具有较高起点的城镇总体规划,以科学引导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
为此,我院受李埠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期限1、近期2012年—2015年。
2、远期2016年—2030年。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湖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5、《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7、《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8、《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至2020年;9、规划修编基础资料综合分析;10、《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定》。
四、规划目标1、全面分析李埠镇域经济基础、资源及交通条件,制定适合该镇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合理编制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2、科学论证城镇性质,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及相应的指标体系。
3、合理选择城镇用地发展方向,调整、完善用地布局。
4、提高城镇绿地率,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富有本地特色的城镇景观。
5、充分发挥李埠镇区地理位置优势;规划加强与李埠港区配套、协调。
第二章镇域村镇总体规划一、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荆州区李埠镇位于长江之滨,北与太湖港农场相连,西邻枝江市,南与弥市镇隔江相望,东接荆州市城南区。
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域总人口3.2万人,国土面积1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8万亩。
(二)社会经济现状该镇拥有工业企业7家,2010年工业总产值5.7亿元(90年不变价),利润3521万元,以小型加工纺织、缝纫和建材企业为主;农业总产值7.27亿元,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油料和蔬菜。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荆州区李埠镇等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荆州区李埠镇等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19.08.03•【字号】•【施行日期】2019.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荆州区李埠镇等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你局《关于荆州区李埠镇等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的请示》(荆自然资文〔2019〕1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此次规划调整位于荆州区。
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举行了听证,通过了专家评审。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荆自然资批〔2019〕6号批准了该规划局部调整方案。
该方案涉及:(一)将H49G040067图幅中位于纪南镇范围内0.024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为允许建设区,使用荆州区建设用地规划机动指标0.0249公顷;(二)将H49G040066、H49G040067、H49G041066、H49G041067图幅中位于李埠镇范围内0.320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为允许建设区,使用县级建设用地规划机动指标0.3208公顷;(三)将H49G040067图幅中位于太湖港管理区范围内0.007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为允许建设区,使用荆州区建设用地规划机动指标0.0079公顷。
二、此次规划调整符合原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有关要求,我厅原则同意荆州区李埠镇等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备案。
三、你局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修改管理工作,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8月3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期限第三章性质与人口发展规模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六章绿地系统规划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十章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二章实施建议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李埠港新区建设,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以下条目。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荆州港总体规划确定的李埠港区范围及其影响区域,以及周边太湖港农场、李埠镇实际情况,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确定本次荆州李埠港新区在下列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分阶段实施:北至318国道和太湖港农场场区,南至长江及荆江子堤,东至两江运河西侧防护林带外围,西至李埠镇谢古村一组、规划两广高速(改线),总面积约为48.37km2。
其中李埠港港区部分5.48km2,李埠港新区部分12.80km2,李埠镇区及太湖港镇区 4.92 km2,李埠港新区发展区部分25.20km2。
第三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8、《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9、《荆州市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10、《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荆州市荆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荆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荆州港总体规划(2005-2020)》1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四条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说明三部分。
第五条法定效力文本是荆州市李埠港新区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都应服从文本提出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省、市、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准则。
下一层次的规划也应依据本规划进行编制。
第六条规划实施本细则经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如需修改调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经批准后的解释权归荆州市城乡规划局。
第七条规划编制原则1、与荆州港总体规划相协调的的原则2、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3、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4、以临港物流与工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原则;5、与太湖港农场、李埠镇集镇实现资源与设施共享的原则;6、塑造地域特色的原则;7、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期限第八条规划目标根据荆州市的经济社会现状、发展趋势和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结合李埠港新区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近远结合,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区发展目标和建设目标,通过用地布局、结构优化、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市政设施配套和新区景观形象塑造,实现李埠港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李埠港新区建设成为荆州两江中转的活力新港区,荆州产业跨越转型的新型示范区,荆州城市发展的绿色新城区。
第九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近期为2011年至2015年,远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三章性质与人口发展规模第十条性质依托太湖港农场、李埠镇,以公路、水运为集疏运,荆州市两江转运节点区域、物资集散中心,同时带动产品包装、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新型临港城区。
第十一条人口发展规模至2020年规划期末,李埠港新区规模为:居住人口约8万人。
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第十二条规划布局结构李埠港新区在功能布局结构上通过绿化水系、道路、大堤的分隔整合,整体形成“一心、两核、三轴、三片区”的规划结构。
1、一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李埠港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区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围绕区内沮漳河、荆江大堤防护林带布置公共绿地,形成新区的生态绿化核心区,围绕生态绿核,以高起点、新思路及发展的眼光构筑荆州李埠港新区的行政办公、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及会展研发、居住中心,营造李埠港新区投资新环境,为李埠港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两核:李埠港新区作为未来荆州中心城区的几大新区组团之一,与太湖港农场、李埠镇区整合后,太湖港农场场部与李埠镇区分别为新区的生活居住配套的两大核心区。
3、三轴:分别为新区纵向沿太李路与太湖港农场、李埠镇发展的城镇发展轴、沿荆李路与中心城区相联系的城镇发展轴以及与依据围绕新区主要景观界面-长江、两江运河等特色景观轴。
4、三片区:三片区即李埠港主要的三大功能区,分别为依托李埠港港口及其延伸部分的李埠港港区、对港口产业实施配套发展而成的李埠港新区、将来李埠港新区纵深发展后,与李埠镇、太湖港农场结合形成的新区发展区。
第十三条港口用地布局李埠港规划泊位六个,根据港口规划,陆域作业区用地实施集中式布局,从加大港口利用效率,产业链的联系将整个港口用地划为一块用地,规划港口用地面积为71.92hm2。
第十四条仓储物流用地布局李埠港新区的主要功能为物流中转基地,仓储物流用地为其主要用地,在布局上,分为三大块,靠近港口陆域作业区内的,以用三类仓储用地为主,主要功能为件杂中转;再往北与交易市场用地相邻的仓储用地,主要功能为一般仓储用地,同时也可为市场提供交易仓库;在高压走廊隔离带以西,主要为一类仓储用地,功能为一般散货区;规划仓储用地分别为一类仓储用地26.36hm2,三类仓储用地22.06 hm2。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484.17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6.54%。
第十五条工业用地布局考虑到李埠港新区的建设分期和各类产业功能用地的特点,规划将同一产业链或者类似的产业实行集中式布局。
从减少污染、对港口的利用、产业链的联系及现状基础角度出发将工业用地布局在港区西侧,以一类工业为主。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319.64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7.52%。
第十六条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175.56hm2,区内的居住用地主要作为产业工人的配套宿舍区、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配套的中高级住宅区及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区。
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的形式并配套一定的公共绿地和居住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相对独立,配套相对完善的生活区。
第十七条公共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体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等。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147.66hm2。
第十八条其他用地的布局1、绿地规划规划区内绿地总面积为344.75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8.91%,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129.96hm2 (包括沮漳河公园公共绿地、沮漳河滨水公共绿地以及规划的居住区公园等),防护绿地面积为214.79hm2。
2、市政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3.67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2%,主要包括供应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区内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为277.03hm2,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18%。
4、预留发展用地规划李埠港新区预留发展用地,为规划区南端318规划线北侧,江汉运河东侧,布置了预留发展用地,用地面积约20520.24hm2。
第十九条规划用地平衡表第五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二十条李埠港新区的规划路网由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
不同层次的路网尽量减少交叉特别是要减少对城市干道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整个规划区区域范围内,由城市主干道和部分城市次干道基本形成了联系李埠港新区、荆州中心城区、李埠镇及太湖港农场镇区和外部交通的“八纵四横”的主要道路结构。
“八纵”指港城路、产业路、入堤路、谢古路、太李路、砖厂东路、港口大道;“四横”指郭堤路、会展路、谢古路、港口大道。
第二十二条道路的等级划分1、城市快速路纵贯南北的港口大道、太李路,双向4车道,红线控制宽度为不小于40m。
2、城市主干道新区内部的主干道包括七纵七横,红线控制宽度为40m。
3、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主要为新区内部各功能区的连接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30m。
4、城市支路红线控制宽度为15m-20m。
第六章绿地系统规划第二十三条规划的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组成,其中公共绿地包括规划的公园和绿化走廊。
1、公共绿地布局绿化公园:在规划区的中部结合现状沮漳河水系规划建设一处中央生态绿化公园。
绿化走廊:以东西向的沮漳河水系、荆江大堤及子堤绿化为依托,结合南北向的两江运河绿化林带、高压走廊,通过局部改造,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走廊。
2、防护绿地布局为了道路的美化、满足工业区生产安全防护要求和降低工业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规划在新区主、次干道两侧都设置了一定宽度的防护隔离带。
为了体现规划的生态性,规划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宽达100m的防护绿带,以求将工业对居住的干扰降至最低。
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二十四条规划供水规模为6.67万m3/d。
规划给水管网成环网布置,输入干管沿区内道路布置,管径在DN200—DN600,管网末稍压力应不小于0.28Mpa。
由城市供水管网供水,即由南环路现状DN1000给水管引入。
李埠港区现状水厂和李埠镇老旧水厂作为备用水厂以及加压设施。
第二十五条规划区内的排水体制严格按雨、污分流制。
第二十六条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约4.0万m3/d。
污水经管道收集,进污水处理厂。
第二十七条排水格局:镇区基本是通过南北管、沟或明渠,排至沮漳河,旱季自排,汛期抽排。
第二十八六条水系整治及雨水泵站:充分利用现有排水及水利设施。
疏挖扩建水渠,达到设计过(排)流量;以保证雨季排水畅通。
规划区内不渍水。
第二十九条规划区远期用电负荷约为10.12万KW,110KV龙舟垸变容量为两台63MVA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三十条规划区总固定电话用户约为4.3万门、总因特网约为2.8万端口、总有线电视用户约为2.8万户。
本区电话、网络用户仍将由扩容后的李埠电信交换局出线覆盖。
规划沿城市主干道建设12孔弱电骨干通讯地下管网,沿次干道和分支道路建设6孔弱电分支通讯地下管网。
同步建设接入网和光纤传输网。
规划在城东区建设10-12个移动通信基站。
第三十一条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近期居民及商业用户50%,远期居民及商业用户80%,工业用户以实际需要为准。
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第三十二条防洪规划城东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荆江大堤为I级堤防,其它内河水系防洪标准50年一遇。
李埠港新区规划范围内设沮漳河调蓄水体。
第三十三条排涝规划疏挖整治沮漳河等水系排渠,保障排水畅通和调蓄库容。
第三十四条消防安全规划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