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5

一.形成期:1844—1846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

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8

第四节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8

一、实践性9

二、阶级性9

三、科学性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

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面性特征,并没有排除把他们的文艺观作为理论整体加以把握的可能。

恩格斯在批评杜林哲学思想时指出,他写《反杜林论》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马克

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诞生于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到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相继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首先是英国,随后是西欧其它国家相继实现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空前大发展。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例如,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从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时间、效率、财富;自由、平等、博爱等等),当然也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但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

会的内在矛盾明朗化,尖锐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在危机期间,商业停顿、产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关门、失业剧增,整个社会好像得了一场大瘟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第二,无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思想上也已成为独立的阶级。(阶级基础、实践基础)

1. “教育因素”的积累和扩大,构成了无产阶级独立展开文化思想方面斗争的主要前提;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虽然剥夺了无产者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能“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阶级的分化使统

治阶级中的某些阶层被抛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特别是那些从理论上认识了历史运动规律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2.无产阶级诗人和艺术家的队伍从19世纪30年代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无产阶级以未来历史主人公的首创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创造了崭新的文学艺术作品。1831-1834年法国里昂防治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1836—19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工人群众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歌颂无产阶级的斗争,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信念。

在马克思、恩格斯周围长期活跃着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家、艺术家,如赫尔维格、弗莱里格拉特、敏娜?考茨基、埃维林、冯?哈克奈斯等。3.随着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资产阶级文化和文学艺术届产生分化。

一部分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开始由从前田园牧歌式的娴静格调和资产阶级英雄主义的风格,转而以鲜明的同情的笔调描写“城市下层”的贫困和资产者道德的沦丧;以往国王、王子和公主、小姐的主人公地位也渐渐让位给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恩格斯认为“作家当中的这个新流派——乔治?桑、欧仁?苏和狄更斯就属于这一派——无疑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