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说课稿

合集下载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2.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会分析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4.加深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二、教学内容1.文学常识:文章中的蜡烛意象2.展示文学艺术魅力:阅读《蜡烛》一文,探究细节之美3.人生感悟:从《蜡烛》中看到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三、教学重难点1.文学艺术的组织与表现2.文字细节的分析与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用什么样的物品或符号可以代表人们内心中好或者坏的想法和情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出本课的主题:文章中的蜡烛意象。

2. 文学常识环节介绍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向学生解释蜡烛作为文学艺术中常用的意象,通常代表着生命、温暖、思考、细节等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其他常见的文学意象有哪些?3. 阅读环节让学生阅读《蜡烛》一文,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氛围,读懂作者通过蜡烛这一细节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4. 细节解析环节分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各个细节,并尝试理解这些细节所包含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文章中的“柴薪”、“黑夜”等等细节,都代表着什么?5. 思考环节通过对文章的细节解析,引出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

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自己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主张。

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作家和文学作品,让他们补充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6.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核心: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生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意义和象征,加深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思考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蜡烛意象和文章中的细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命运的话题,帮助学生对生命、命运有了新的认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更好的把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023年《蜡烛》说课稿范文

2023年《蜡烛》说课稿范文

2023年《蜡烛》说课稿范文《蜡烛》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单元的五篇__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__,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说设计: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渗透我校五步教学法:读标-预习-初检-精讲-测评进行)三、说教学:(一)课前热身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__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二)情境导入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

蜡烛说课稿_1

蜡烛说课稿_1

蜡烛说课稿蜡烛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蜡烛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蜡烛说课稿1教学目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动物们第一次看到红蜡烛时的好奇心理。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动物的心理,通过动物的神态、动作指导朗读对话。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在教学时渗透安全教育。

告诉学生放花炮是很危险的事,小朋友不能放花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变学会为会学。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自己感悟课文。

体会小动物们看到红蜡烛时好奇又害怕的心理,感受故事的趣味。

难点: 难认难写字的指导;通过朗读揣摩小动物的心理。

教法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花炮和红蜡烛的实物)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从来没见过红蜡烛,这一天,小猴子捡到了一支红蜡烛,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小朋友们已经预习了《红蜡烛》这一课,还想听这个故事吗?二、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课件,朗读课文。

2、谈话:小朋友们听得入迷了,谁来说说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趁机进行安全教育:小野猪是很勇敢,可放花炮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大人才能放,小朋友不能放花炮,太危险了。

三、学生自主学习生字1、谈话:勇敢的小野猪还为森林王国请来了许多客人呢!看,它们来了。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2、咱们班的小朋友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你们读了课文,圈出了生字吗?3、请小朋友们再看着拼音读生字,读准音。

4、现在老师指着生字,请会读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

还有几个小朋友一直没站起来,老师这儿有机会,来,咱们也学学勇敢的小野猪,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蜡烛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蜡烛的变化》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观察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引导学生探究蜡烛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蜡烛的燃烧现象、蜡烛的变化原因和蜡烛的用途。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蜡烛的燃烧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蜡烛变化原因和探究蜡烛用途方面还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蜡烛的变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燃烧现象,掌握蜡烛的变化原因,了解蜡烛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蜡烛的燃烧现象,蜡烛的变化原因。

2.难点:蜡烛变化原因的分析,蜡烛用途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板书设计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蜡烛的燃烧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数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蜡烛的燃烧特点。

4.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蜡烛的变化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

5.拓展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的用途,分享探究成果。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蜡烛变化原因的报告。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燃烧现象→ 变化原因→ 用途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2.学生数据分析的深度和总结的完整性。

3.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探究成果的分享。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蜡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蜡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蜡烛》说课稿教材分析《蜡烛》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中的细节中蕴含的人情味。

课文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将蜡烛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角色,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感情的故事。

该课文处于整个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三单元,主要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为话题,属于描写文学的一类。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课文涉及的情感和主题。

2.学会运用细节滋养情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细心以及对真善美的敏感。

3.运用情感表达的技巧,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发掘课文中的意义,探究蜡烛的生命和文化内涵,培养独立思考和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老师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和思考课文中的意义。

同时,通过以情感渲染为主的表达模式,进行个性化的组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导入:通过一幅插图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蜡烛是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物品。

让学生自由讨论蜡烛常见的形式和用途,呈现蜡烛往外来的感性影响。

完整朗读读全文前,首先让学生静下来,专注地倾听全文。

逐段讲解在课文接下来的几个部分,老师会强调课文的重点,并通过文化背景等角度讲解蜡烛在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国家、文化中的不同涵义。

情感共鸣激发学生自主表达,以“你遇到过哪些蜡烛”为话题,让学生回忆、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对蜡烛涵义的体悟,尽可能多地发掘课文中的感性元素。

独立思考在讨论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蜡烛所寓意的生命,以什么方式去感悟蜡烛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引导每个同学更加独立地思考。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一部分,通过课堂回顾总结,让学生快速回忆当天的探究,检验大家的发现和探究,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今天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探究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以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度和理解度。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蜡烛教案设计引言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蜡烛》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解读文章。

3. 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与《蜡烛》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步骤二:理解主题(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蜡烛》这篇文章中的主题是什么。

2.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步骤三:分析文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包括段落划分、修辞手法等。

2. 针对每个段落分析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四:运用阅读策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提问、概括等。

2. 学生独立运用这些策略来阅读《蜡烛》,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步骤五:写作练(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蜡烛》的理解,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例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步骤六:教学评估(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阅读和写作情况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能力水平。

2.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课堂点评。

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 情景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文章时的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练中的能力和理解水平。

参考资料- 钱钟书. 图书. 2010.。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蜡烛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2.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对蜡烛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观察蜡烛,注意蜡烛的外观、气味、燃烧情况等。

2. 学生描述蜡烛的特点,教师指导。

四、制作蜡烛(10分钟)1. 教师演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 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教师指导。

五、文学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蜡烛》,让学生了解了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用途。

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制作蜡烛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文学创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在文学创作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蜡烛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相关材料。

2. 蜡烛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和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蜡烛》,学生跟随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蜡烛的描述,如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蜡烛实物或图片,注意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细节。

2. 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蜡烛,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支蜡烛,会有怎样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蜡烛的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光明、温暖、希望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蜡烛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蜡烛》说课稿蜡烛

《蜡烛》说课稿蜡烛

《蜡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5各方面说说《蜡烛》这篇课文的教学。

1 说教材。

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

5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首先谈谈教材《蜡烛》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形象,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和惊心动魄的情节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而《蜡烛》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蜡烛》一文通过描写在二战期间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烈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苏联红军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战斗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抓住人物和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是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老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沉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以《蜡烛》为线索,精心选择材料,详细描写老妇人,把握文章意蕴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义战争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教学重点:掌握详细描写老妇人地方法,把握文章意蕴。

教学难点:为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将创设情景法,指导学生自读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

三、学法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

采用以下学法: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朗读理解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感悟。

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7)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7)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7)一. 教材分析《蜡烛的变化》这一节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实验:蜡烛燃烧实验和蜡烛融化实验。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蜡烛在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他们对蜡烛的微观结构了解不多,对蜡烛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并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他们理解蜡烛变化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微观结构,知道蜡烛在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变化,掌握蜡烛变化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蜡烛在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变化,蜡烛变化的原理。

2.难点:蜡烛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学生对微观结构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燃烧和融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新课导入:介绍蜡烛的微观结构,讲解蜡烛在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变化。

3.实验环节:安排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和融化过程中的现象。

4.讲解与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讲解蜡烛变化的原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燃烧:蜡烛燃烧时,蜡熔化,产生火焰。

2.融化:蜡烛融化时,蜡由固态变为液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蜡烛》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蜡烛》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中文版)一、导入新课1.展示蜡烛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与蜡烛相关的诗词或故事,引出课文《蜡烛》。

二、课文概述1.讲述故事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南斯拉夫一位老妇人育乞西不顾生死,掩埋苏联红军烈士,并点燃蜡烛祭奠的故事。

三、课文分析1.人物形象:分析育乞西的形象特点,展现其深沉的母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2.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3.蜡烛的象征意义:探讨蜡烛在文中的多重象征意义,如生命、希望、和平等。

四、主题思想1.强调战争中人性的光辉,表达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五、课堂练习1.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讨论蜡烛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并阅读有关战争与人性的文章或书籍,拓宽视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件(英文版)Slide 1: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Lesson1.Display images of candles and prompt students to recall poems orstories related to candles, leading to the text "The Candle".Slide 2: Overview of the Text1.Introduce the story backgroun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old Yugoslavian woman named Yuqi Xi disregarded her own safety to bury a Soviet Red Army martyr and light a candle in his memory.Slide 3: Text Analysis1.Character Analysi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qi Xi'simage, revealing her deep motherly love and desire for peace.2.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Feel the cruelty of war and theglory of humanity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s.3.Symbolic Meaning of the Candle: Explore the multiple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candle in the text, such as life, hope, and peace.Slide 4: Theme of the Text1.Emphasize the glory of humanity in war and express a deep desirefor peace.Slide 5: Classroom Practice1.Retell the story plot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2.Discuss the meaning of candles in real life and reflect on them inthe context of daily life.Slide 6: Homework Assignmentplete the exercises after clas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learned.2.Collect and read articles or books about war and humanity tobroaden their horizons.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的中英文课件框架,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扩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8)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8)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8)一. 教材分析《蜡烛的变化》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蜡烛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成分,知道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难点:对蜡烛变化原因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蜡烛的变化规律。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蜡烛的成分和变化原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蜡烛,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蜡烛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点燃、吹灭、融化等。

3.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蜡烛变化的规律。

4.知识讲解:讲解蜡烛的成分和变化原因,帮助学生理解蜡烛的变化。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蜡烛变化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点燃:蜡烛融化,形成液态蜡2.吹灭:蜡烛凝固,恢复固态3.融化:蜡烛受热融化,外形改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问回答、课堂讨论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内容预览:3 蜡烛西蒙诺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工夫: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甚么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最初两句话是甚么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抽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兵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非常沉痛,她向烈士奉献本人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兵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临危不惧,她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八年级上册课文《芦花荡、蜡烛、阿长与《山海经》、背影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课文《芦花荡、蜡烛、阿长与《山海经》、背影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芦花荡(孙犁)2、蜡烛(西蒙诺夫)3、阿长与《山海经》(鲁迅)4、背影(朱自清)5、中国石拱桥(茅以升)6、苏州园林(叶圣陶7、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芦花荡一、教材分析1、教材环境(单元说明)《芦花荡》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有的记叙正义战争的胜利,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而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真善美与假恶丑,人类的意志力、智能、体能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我认为本单元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对战争(战争的根源、战争的历史、战争的性质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选文以叙事作品为主联系七年级教材,不难发现,从八年级开始,教材在七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开始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本册一、二单元安排的均是叙事性作品,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而阅读叙事性作品(记叙文)的基础,就是能清楚地把握记叙的要素因此,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就是要复习、掌握记叙六要素的知识,通过抓六要素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和事件,获得自己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的独特的领悟从过程与方法目标上来说,单元要求通过反复练习学会在初读过程中能迅速抓住记叙的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课文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默读技能,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2、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作为第一个叙事性作品单元的第二课,我认为它是第一课《新闻两则》教学目标的延续和提升:《新闻两则》侧重从结果的角度来表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芦花荡》则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新闻两则》叙述简明,侧重教会学生六要素的知识,本文开始训练学生从比较复杂的叙述中来把握记叙的要素同时,叙述相对新闻详尽、生动,也就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更多的路径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与能力①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②感知老头子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③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情感与态度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迅速抓住记叙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读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揣摩景物描写,品味语言教学重点:①通过分析情节感知人物形象②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学方法拟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听读、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激发兴趣→整体感知→品读揣摩→迁移”的教学模式,感知、品读中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和抗日英雄的故事说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人物活动的环境——芦花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创设有利于课文学习的情境;采用听读、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既是因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也是根据课文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又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的特点,试图培养学生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适当的朗读品味、体验,培养语感;教学模式的制定则是根据情意原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情,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基础上把握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第二课时:复述,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刻画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写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㈠导入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教师有感情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春光降临,这里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到盛夏,这里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这里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季节,这里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就是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自古燕赵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身到保卫家园的民族战争之中在美丽的白洋淀里,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如我们熟悉的《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发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的传奇故事的小说——《芦花荡》说明:此导入,意在通过真实的图片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爱,对侵略者的恨的情感,油然而生对英雄的敬意,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后,教师简介写作背景㈡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边听边想像边概括(最好不看书):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出来说明:听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听故事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事同时,听读既给想像创造了条件,又是诱发学生阅读的“有声广告”因此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听来捕捉有效信息,在想像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方法指导:听的时候注意把记叙要素变成问题,以利于概括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小结并过渡:具体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老头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㈢快速默读课文要求:①分析情节的具体发展层次②说说老头子给你的印象,并请找出相关语句方法指导:克服“唇动”“手动”式的默读,养成依靠视觉运动进行的“眼动”式的默读习惯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引导合作,深入探究:①小结情节层次: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合作探究:课文开头的几个自然段写什么?有什么作用?说明: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从分析情节入手来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小说阅读的一般规律探究的问题则是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布局谋篇②归纳人物性格(相关语句要求绘声绘色地读出来)爱国、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核心是自信自尊合作探究:①你能说出这些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吗?②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③透过老头子这一形象,你能看到些什么?说明: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的把握影响到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因此,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扣住人物个性化的东西老头子性格的突出特点也是学生最容易把握的就是他的自信自尊,可做重点分析其他的有一定的难度,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要求学生把相关语句绘声绘色读出来可以检测学生理解的程度探究的问题则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的突出特点、思想内核及作者的写作意图㈤小结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这节课的感受或收获吗?说明:这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强调教学目标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㈥布置家庭作业:①请你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的家人听,并请把你家人的评价带回来②朗读课文,归纳人物刻画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说明:设题目的,一是为下课时做准备,二是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可增进与家人的沟通2、蜡烛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二.设计说明: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三.教学流程:(一)课前热身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二)情境导入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三)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四)人物赏析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学生:援助—安葬—悼念(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3.训练拓展;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六)拓展升华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3、阿长与《山海经》一、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对童年的回忆在记忆中,作者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对当时生活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在本文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当时鲁迅饱尝人生的沧桑,生活动荡不定,故乡那纯美的风情与纯朴的人性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开始着力描绘心目中那如梦境般的故乡,于是就有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学习本文,应当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日常小事中体会熟悉的人的高尚品质,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蜡烛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蜡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蜡烛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蜡烛的优美意境。

(2)介绍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对蜡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蜡烛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以及学生对蜡烛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蜡烛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蜡烛的制作过程和文化价值。

(2)分享学生创作的散文,点评学生的创作成果。

5. 课后作业:(1)背诵《蜡烛》。

(2)完成散文创作作业,提交给老师批改。

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

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

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篇一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

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

(蜡烛熄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

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

(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4.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蜡烛》教案篇二一、导入: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7篇)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7篇)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7篇)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呢?你会写八年级语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一等奖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陋室铭》是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这个单元课文还有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有介绍表现古人高超技艺的《核舟记》,有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蒙诺夫的《蜡烛》。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本篇课文是八年级第一单元当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是以战争为主题的。

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提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的年龄阶段,并且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两个目标:第一,在反复阅读中,不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第二,把握通讯的主要特征,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

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我将尽力使用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于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我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预习环节,学生代表PPT展示预习成果环节,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环节,教师提问设疑环节,学生交流探究环节,课外拓展环节。

首先说一下预习环节。

所谓预习是中学生按照要求处理一些常规问题的环节,把文中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查清楚,了解通讯的主要特征,熟悉作者和这篇通讯的时代背景,这就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学生代表PPT展示预习成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最主要的是老师事先将全班同学分组,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课前共同寻找材料和制作PPT,到了课堂上每组同学请代表上台展示本组PPT;这个环节不但让学生自主积累了知识、还学会了筛选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能力。

第三,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环节。

本文要求朗读比较感动的自然段,因此我认为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五都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敏,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来交流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思路和具体做法。

我说的是《蜡烛》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深入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目标定位是三个维度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合一。

新课程要求由原来的以文本为主转到以学科课程发展为主,以理解内容为主转到语文能力发展为主。

以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和训练为主,结果必然导致无效重复,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转到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逐步达到个性化鉴赏,动态的四个层次:沉浸——体验——感悟——思辩。

因此,我给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a、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b、了解文章中“蜡烛”故事的写作背景,了解通讯这种体裁
c、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互联网获取有用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体验感悟课文中超越国界的母爱并主动与他人利用网进行交流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给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文章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学习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但上课时不能信马由僵,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

老师要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
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诗情画意导入法,自主阅读教学法、心灵体验阅读教学法,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学习以及网上讨论法。

诗情画意导入法其实就是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为学生沉浸到课文意境中去做一个铺垫。

自主阅读教学法就是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由整体感知到深入地品味文章的意蕴。

心灵体验阅读法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语言的深邃的内涵,体验作品展现的生活,体验作品震撼人心的意境。

自主合作学习和网上讨论法基本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阅读和心灵体验的过程中都要用上,主要是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思想的火花。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都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有两种形式:即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教学模式。

我这节课采用的是网络教学模式中的集体教学模式。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课间和预备铃时间里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听歌后的感受。

老师随即深情地告诉学生: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有妈妈的地方就有烛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温暖的烛光里。

由此引出课题《蜡烛》。

这是老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并为下面课文的意境营造氛围。

之后是提出任务:登陆局域网,利用网络搜索《蜡烛》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西蒙洛夫的简介。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惨烈,这与前面老师创设的烛火的温馨情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了解作者也能为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打下基础。

要求在3到5分钟内
解决这个问题。

也可以在老师的课件上浏览相关资料,老师要及时监控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起一个保障作用。

第二环节是:自主阅读,交流体验。

(1)引导学生听读课文配乐朗诵,这是老师利用网络为学习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求积累生字词,快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听完之后口述故事梗概。

(2)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复习并运用记叙要素这一知识点。

(3)自由精读,品味细节。

组织学生大声诵读出令自己感动的文段,并将自己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以评论的方式发表。

并与同学交流。

在自由精读细读品味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的是传统教学形式与网络相结合,可以口头发表,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交互作用,在网络上进行评论,写下自己的真切而深刻的感悟。

(4)通览全文, 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让学生学会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用利用网络来帮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在这一小环节里,我设计是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每个小组同学的搭配是自由搭配,因为在网络教室了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先学习课文动作心理活动的写法,然后让学生结合平时实际观察写一个片段,在小组内先交流,并把同学认为不错的片段提交的公共平台上供大家欣赏学习。

对写得好的同学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提供了一个现场学习的机会。

我设计这一环节大致用时25分钟,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文章深厚的感情,并交流相互的体验,相信学生会体验到炮火的疯狂,战争的残酷,体验到老妇人对红军情同母子的爱与尊敬,感受到生命的美和爱的力量,从而树立和平的信念。

并利用网络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学会用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三环节,质疑创新,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同样是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同学有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先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上来,大组讨论解决。

老师也可以参加进同学的讨论中并及时地进行指点。

老师预设的疑问,看学生有没有提出,没有提出的话,老师也可以将问题提交,让大家来讨论。

我预设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炮火、蜡烛、围巾?2、文末为什么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在深入讨论了这两个问题,再探究文章主旨升华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有学生个别对个别的交流,有学生对老师的个别交流,还有公共平台上的共同交流。

最后老师对整个过程要有个点评,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全班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谈论,问题回答是否正确;有多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问题回答不很恰当,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
构。

在这一环节里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这一环节里,我给学生准备的创新作业是:如果那位年轻的军人的亲生母亲后来读到了这篇通讯,她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以她的口吻给玛丽育乞西写一封信。

相信同学对这个作业会比较感兴趣的,也能让学生思维更加开阔,并且学习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

当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上网查找本课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老师总结本课,并在《祈祷》的歌声中祝福世界和平发展结束本课。

这个设计我觉得和开课时的歌声呼应,并且是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使整节课余韵悠悠。

总之,我这节课是充分尊重了网络作为工具,网络作为资源,网络作为环境的三大特点来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