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新课标的颁布,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堂的课程安排要求更加科学与全面,除了要改变学生以前的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局面,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然而,标准固然好,但在落实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也需要区别看待,具体分析.本文中笔者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期望对于该领域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新课程赋予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为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在刚开始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决定了学生今后在该门学科中投入的精力,具有启蒙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对于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增减,来贴合学生的兴趣方向,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化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实验或者布置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可以进行调查,筛选出学生最想学习的知识来进行扩展和深化,这对于今后进行课本内容的介绍与讲解也有一定的预习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实施研究型教学.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平常可以安排一些小型探究性生活实验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突出化学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会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培养其科学素养,并将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方向进行传授,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合理过渡,实现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最后,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要全面辩证地进行评价,可以将综合成绩划分成多个方面,包括小实验的表现、课堂活跃度的打分等,不但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还要进行实验能力、化学分析思考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达到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才能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最终目标.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1.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能会遭到削弱.随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课堂气氛和效果也许会有所改善,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了削弱,教师缺少了以往的引导作用带给课堂教学的方向性,容易导致教学偏离初中生可接受的范围或是学科涉及的范围,或者在学生需要引导才得出最终结论的时候,教师反而不敢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这一过程,这样的现象是不正确的.学生的自由探索固然重要,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走得更加顺畅和快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被调动起来.其次,教材内容易遭到忽视.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不需要教师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地进行授课,但课本知识的灌输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来进行环保教育,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着重培养学生“身边的化学”意识.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学以致用的能力.2.解决的对策首先,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分析,在适当时候给予提示或引导来帮助学生分析结果.其次,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归类整合进平常的课堂活动中,寓教于乐的效果更好.最后,化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非课本里,所以,多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或是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某种现象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三、教学经验总结与分析1.化学探究性实验耗时长问题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设计实验来供学生分析,但往往耗时过多,难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完整传授,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有所侧重,选择和课本主要内容贴近的实验进行设计,而且要有一定的结论产生.教师还要由浅入深地进行安排,对于学期末的探究实验,就可以选取其中的几个环节由学生进行探究.2.重视化学概念的培养与发展教师要对概念的门槛进行降低,不能局限于背诵课本给出的唯一理解,只要意思相似,就算达到要求.总之,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本,适当引导,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需系统安排和探究,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探索出适合初中生化学学习的科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初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摘要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必须从课堂抓起,所以如何实施初中化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标兴趣提高能力实验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
初中化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人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步骤经实验讲解后,我们用查(茶)-装(庄)-定(定)-点(点)-收(收)-离(利)-熄(息)七个字来表示,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二重视实验,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选做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
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容,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案新课标
高中化学教案新课标
教学内容:化学新课标范本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新课标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
2. 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新课标的核心概念和内容。
2. 探索相关知识点,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的内涵,并能够简单运用。
2.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新课标的概念和内容(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步:探索新知识点(20分钟)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对新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三步:实验操作(3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四步:讨论和总结(15分钟)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方便归纳新知识点。
第五步: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新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对新知识点的讲解
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024年浅谈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
2024年浅谈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实验教学不仅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教学师资培养以及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对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化学现象,通过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化学学科的发展,实验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应该更加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意义的实验项目。
同时,也要关注实验的科学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此外,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还应该注重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实验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确保实验能够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往往注重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新课标下,实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的实施
教 师 可 以集 色 、 、 、 、 干 一 体 的 化学 态 昧 光 声 实 验 给 学 生 强 烈 的 视 觉 刺 激 来 吸 引学 生 的 兴趣 , 发学生 的求知欲 , 钠与水反应 、 激 如 镁 条 燃烧 、 泉 实 验 、 炸 实验 、 热 反 应 、 喷 爆 铝 银 镜 实 验 等 。 这 种好 奇 与 兴 趣 是 本 能 的 、 但 不 稳 定 的 认 识 倾 向 , 应 激 发 社 会 性 动 机 还 使之成为 主导动机 , 才起着持久 、 定 、 方 稳 强有 力 的 动 力 和 维 持 、 控 作 用 。 善 于 创 调 如 设 问 题 情 境激 思 激 趣 ; 理论 联 系 实 际 , 解 讲 化 学 在 尖 端科 技 工 农业 生 产 、 境 保 护 、 环 日 常生 活 中 的 巨 大 作 用 ; 述 结 晶 牛 胰 岛素 讲 的 合 成 , 德 榜 制碱 法 等 化 学 史 激 发 学 生 侯 为 祖 国富 强 而 发 奋 学 习 的社 会 性 动 机 等 。
1 1 以人 为 本 。 立正 确 的学生 观 、 . 树
习 。 以 ,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要 实 施 “ 材 机 会 。 我 在 讲 解 钝 化 现 象 时 , 提 出钝 化 所 教 因 如 我 施 教 , 层 教学 ” 做 到 尖 子 生 吃 饱 , 分 , 中差 生 是 不 是 一 种 化 学 变 化 , 样 来 感 受 一 下 这 怎 吃 好 , 全 体 学 生 自主 参 与 , 励 竞 争 , 使 激 形 种 现 象 ? 学 们 积 极 的 展 开 讨 论 并 设 计 实 同 成 一 个 “ 教 兵 , 教 官 , 教 兵 ” 全 班 学 验 , 的 同学 就 设 计 的 很 好 。 们 取 两 只 铝 兵 兵 官 , 有 他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
0 30 ) 6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 课 标 的理 念 融 会 在 教 学 设 计之 中 ,从 教 学 设 计 中 六体 现 课 标精神 。 只有 教 师 把 课标 精 神 落 实在 目标 设 计 、 内容 优 化 和 教 学 组 织 活 动 的 各 个 方 面 , 课 程 才有 可 能 得 以实 施 那 么 新 课 新 程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没计 应 如 何 体 现 课 标 理 念 ? 提倡 以学 生为 中心 。 学 生 已 有 的 知 识 背 景 和 经 验 出 从 发。 站在 学 生 的角 度 来 想 问 题 。 传 统 的 教 学 以 知识 学 习为 中心 , 学 以教 师 为 主 体 。 此 教 冈 教 师 常 以成 人 的 心 态 去 看 待 学 生 的 想 法 和情 感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没 有 充 分 考 虑 学 生 的 已有 知 识 经 验 .认 为 只 要 把 新 知 识 讲 清楚 说 明 白 , 知 识 装 进 学 生 的头 脑 , 单 按 照 自己 或 课 本 上 把 简 的逻 辑 来 对 学 生 的 理 解 作 出 规 定 就 完 成 了 教 学 任 务 .这 往 往 会 导 致 学 生 只 是拥 有 大 量 的事 实 知识 , 够 顺 利 通 过 考 试 , 能 却 没 有 对 所 学 知 识 真 正理 解 。 现代 教育 心 理 学 研 究指 出 , 学 科 科 研 知 识 的 学 习 ,都 是 学 习 者 利 用 已 有 知 识 或 认 知 结 构 去 同 化 或 顺 应 新 知 识 的 过程 。 生 不 可 能接 受 教 师 传 授 的所 有 知 识 . 学 只有 那 些 依 主 体 价值 判 定 有 意 义 的 内 容 ,才 能被 大脑 进行 语 义编 码 , 入 长 时 记 b 以保 存 进 t u a 以学 生 为 中 心 的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则 有 如 下 特 点 :1 火 注 学 () 生 的生 活 世 界 .沟 通 学 生 化 学 书 本 世 界 和 生 活 世 界 之 间 的 界 限 。 2 关 注学 生 的生 命 价 值 , 学 生 以主 动 探 索 、 () 给 自主 支 配 的 时间 和 空 间 。 ( ) 注 学 生 的 生 存 方 式 , 建 民 主 、 等 、 作 3关 构 平 合 的师 生 关 系 。 教 师 彳 新课 程 面前 , “ 化 ” F 要 稚 自己 . 自己 当 作 把 学 生 . 一 颗 “ 心 ” 探 知 学 生 的想 法 和 情 感 , 据 学 生 的 兴 用 童 去 依 趣、 爱好 机个 性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 堂教 学 设 计 应 突 出 新 课 程 教 课 学 活 动 中 维学 习 目标 的 整合 . 分 考 虑 化 学 学 科 的特 点 , 充 利 用 青 少 年 普 遍 有 好 动 、 奇 、 胜 、 群 心 理 , 习 活 动 中 求 好 好 好 学 新 、 奇 、 趣 的特 点 进 行 教 学 设计 。 求 求 二 、 倡 教 师 的 能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真研 读教 材 , 胆 、 提 认 大 合 理、 创造 性 使 用 教 材 , 进 教 学 方 式 转 变 。 展 学 生 能 力 。 促 发 《 学课 程 标 准 》 明 确 指 出 :编 写 教 科 书 时 , 在 内 容 化 中 “ 要 编 排 体 系 、 现 方 式 、 生 活 动 方 式 设 计 、 核 评 价 等 方 面 为 呈 学 考 教 学 提 供 示 范 和启 示 ; 同时 应 留给 教 师 较 大 空 间 , 教 师在 实 使 践 中充 分 发 挥教 学 的 主动 性 和 创 造性 。 为 了体 现 科 学 的学 习 ” 规 律 , 进 教 学 方 式 的转 变 、 展 学 生 的能 力 , 促 发 目前 的 教 材 采 用 丰 富 多 样 、功 能 强 大 的 教材 栏 目体 系作 为 教材 内容 的 主要 呈 现 方 式 , 些 栏 目为 教 材 建 构 起 一 个 立 体 网 络 式 结 构 . 变 这 改 了传 统 教材 的单 一 线 性 模 式 , 持 建 构 性 、 构 性 和整 合 性 的 支 结 多 样 化 教学 方 式 和 学 习方 式 , 便 于 教 师 教 , 便 于 学 生学 。 既 又 三、 建构 教 学 新 理 念 。 出学 生 的 实 践应 用 。 突 化 学课 的教 学 目的 . 于 通 过 课 堂 活 动 的 进 行 . 仅 让 学 在 不 生 掌 握 一定 的化 学 理 论 知 识 . 而且 提 升 他 们 动 手 解 决 现实 问 题 的 能 力 。这 是 化 学 课 区别 于 其 它 学 科 的显 著 特 点 之 一 。 冈 此 , 学 课的 情 境 式 教 学 , 化 必须 注 意将 应 用 性 与操 作 性 融 入 其 中。 师 在 运 用情 境式 教 学 的过 程 中 , 注 意 营 造 激 发 学生 动 教 要 手 的 环 境 . 学 生 在 老 师 的 引 导 下 . 掌 握 理 论 知 识 的 基 础 让 存 上 , 过 亲 身 实践 、 动 思 索 , 所 学 知识 融会 贯通 , 握 各 种 通 主 将 掌 技 能 , 进 自己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 师 可 指 导 学 生 去 思考 现 实 促 教
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方案
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发布了新的化学新课标,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3. 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方法1. 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2. 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报告等。
2. 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评价,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化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竞赛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方式的确定。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广大化学教师能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积极贡献。
教研教改初中化学新课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化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本篇论文将针对初中化学新课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教研教改的方向和策略。
二、初中化学新课标概述1. 教学目标初中化学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制备,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新课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制备等。
(2)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化学物质等。
(3)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处理等。
(4)化学与社会生活: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等。
三、教研教改策略1. 创新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途径,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
(3)强化实践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方式(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互动性。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2)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教学的建议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教学的建议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我们特制定本教学建议,以指导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教学应重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模块,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联系。
同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关注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3. 信息技术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又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考试、考查、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六、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关注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积极参与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七、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八、教学环境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课堂氛围和实验条件,确保学生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学中, 我就充分利用同学们熟 知的厨房 中的食醋 , 结 合 具体 的教学 内容补充 了食醋 在生活 中除水垢 、 除 锈 的例子 ,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 强化和巩 固 , 还 指 导学生掌握 了一些食醋在生活 中的使用小窍门。
三、 教 师 要 加 强 与 学 生 之 间的 对 话 . 聆 听 学 生 的
心 声
教 师在备课过程 中的理解只能代表教师单方面 的理解 ,甚 至不 同的教师对知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方式 , 但这都不代表学生的理解方 式 , 因此课堂教学
与课外实践 就是最直接 的面向生活 的体现 , 教 师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反 应 对 物 理 课 程 做 即 兴 调 整 和发 挥 , 同 时注 意让学 生根 据 自己的生 活经验 谈谈 自己的体 会, 也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 。 例如 : 在教学“ 盐对 蛋白质 的作用” 时, 有位农村 孩子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 问题 : “ 家里点豆腐 的过 程 是 不 是 物 理 变化 ? 加 石 膏 又 起 什 么 作 用 呢 ?” 我 当 时可真被 问住了 , 只好机敏地“ 敷衍” 道: “ 这 个 问题 提得好 , 希望 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查查资料 , 看看到底 是 怎 么 回事 ? 一会儿 , 我 们再 交 流 答 案 。 ” 这 样 既 激发 了 同学们 的求知欲望 , 又渗透 了解决 化学 问题 的一 般方法。 于是 , 我 和 学 生 一起 查 找 资料 和课 本 来 寻 找 原因。 原来 豆腐 的原 料 黄 豆 富 含 蛋 白质 , 蛋 白质 含 量 约3 6 %~ 4 0 %, 经水浸 、 磨浆 、 除渣 、 加热, 得 到 的是 蛋 白质的胶体( 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浊液 、 乳浊液之间的 混合物 ) 。 点豆腐时加石膏就是设法使蛋 白质发生凝 聚 而 与 水 分 离 。 除 了石 膏 外 , 还 可用 盐 卤 ( 氧化镁 ) 、 脂酸 、 柠 檬酸 等点豆腐 , 现在 还有一 种新 的化学物 质— — 葡萄糖 酸内酯 , 用它点制 的豆腐洁 白细腻 , 质量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作 的豆腐。同学 们查 找的 资料也与这基本一致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 自己找到 了答案 , 明白了点豆腐的过程 并不是物理变化 , 学习 化 学 的 成 就感 也就 油然 而 生 。 又例如 : 在教学 “ 化学与生 活” 中人类重要 的营 养物质时 ,为了说 明身体 的生长发育与所 吃食 物含 的营养素有关 ,我举 了如下例子 :苹果的营养很 丰 富, 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 物质 ; 苹果中含钙 量比 般水果丰富的多 , 有助于代谢掉体 内多余 的盐分 ; 苹果酸可代谢 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 ; 至于可溶性纤 维果胶 , 可治疗便秘 ; 吃生苹果 丝 , 其 果胶能止住轻 度腹泻 ; 苹果酸可 以稳 定血糖 , 预防老年糖尿 病 , 因 此糖 尿病 人 宜 吃酸 味苹 果 ; 苹 果 含 有 的糖 和 锂 、 溴元 素, 是 一种有效镇静 的安眠药 , 且无副作用 ; 苹果含 有锌 、 镁元素 , 故常吃苹果能增 强记忆力 , 对孩子还 有促进发育 的作 用 ; 因苹 果的一些元 素能排除人体 内有害健康 的铅 、 汞元 素 , 所以, 欧洲科 学家称苹果 为防癌药 ; 据植物学家实验 : 如果 1 5 分钟吃完一个苹 果, 则 苹 果 中 的有 机 酸 和 果 酸 质 就 可 以 把 口腔 里 的 细菌杀死9 9 %。 因此 , 慢慢 吃苹果对人体的健康是很 有好 处 的 。 当然 , “ 从生活走 向化学” 强调生活 的教育意义 , 并不意味着可 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化学知识 ,毕竟 生活具有零散性 、 直接性 和具体性等特点。 如何保证 学生获得具有普 遍性 的基础知识 与技能 的同时 , 兼 顾 面向学 生的个体 、 特殊 的生 活, 切实推进新课程 的 改革 ,也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认 真思考 的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实施初中化学教学
计 和过 程分 析 为 主” , 其中包 括对实验 设计 的评 价. 特 别 要 注 意 其 可 靠性 与 简捷 性 , 安 全性 与环保 性, 合 理性 与经济 性. 学 生 们 要 有进 行 实 验设 计 和 评 价 的 创 新 自信 心 . 世 界 上 没 有 十 全 十美 的事 情 , 这 是 创 新 没 有 止 境 的 重 要 原 因之 一 . 让 学 生 在 进 行 实 验 设 计 和评 价 时 , 要 敢 于 走 出趋 同 , 跳 出定势 , 超 越 常
努力而成功的喜悦 ,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自主 创 新 性 , 进 而 提 高 课
堂的实效性. 四、 采用 有 效 的评 价 手 段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化学 教学 中, 教 师通 过 有 效 的鼓 励 与 评 价 , 可 以 大 大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初 中 学 习 化 学, 是 化 学 教 育 的 启 蒙 和 打 基 础 阶 段 .由 于 受 学 生 知 识 水 平 和年龄 的 限制 , 教 学 内容力求 具 体 、 形象化, 然 后 逐 步 加 深. 因 而 教 师 要 根 据 丰 富 生 动 的 教 学 内 容 选 择 适 当 的 教 学 方法 , 增加 教学 过 程本 身 的吸 引 力 , 使 学 生 对 学 习 化 学 产
羼 ・ 课题研究
2 0 1 3 年 第1 期
新课标化学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新课标化学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1. 引言新课标是指新版的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学改进是指在新课标背景下,改进和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对策。
本文将探讨针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改进措施和对策。
2. 教学内容的优化针对新课标化学教学,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使之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相结合。
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实验环节,引入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新课标化学教学,应该创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4. 提供个性化辅导与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差异,应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化学研究中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设置个别辅导课程、组织研究小组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需求。
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课程、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针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改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关键。
教师应不断研究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化学教学知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与同行的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7. 评价体系的完善针对新课标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也需要相应改进和完善。
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实践任务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8. 结论针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改进,需要综合运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个性化辅导与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评价体系完善等措施和对策。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教材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强化了实验的探究性,加强了科学与人类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那么,新课标下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呢?一、钻研新教材,用好课程资源,开发教育资源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化学教材不仅是老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
因此,化学教师应该钻研新教材,吃透新教材,把握新教材,做到:①同中求异,即找出和研究相同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弄清这种不同的用意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教育功能,怎样教才能符合新的教学要求。
如关于燃烧及条件的内容,新教材以探究式代替旧教材的验证式,两者的教育功能大不一样。
②明白新增内容的课程目的。
新教材增添许多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形体”内容,如有关水、空气、能源、环境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验化学对提高生命质量的促进作用。
③精心领会教材以图代文的意境,使学生在习得化学知能的同时,感悟到自然美离不开化学,驱动学生心仪化学。
从某种程度来说,教材是静态的。
只要教师心装课标,精心处理教材,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教材,科学地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促成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教材就会在相互对话中变活成为动态的范本。
当教材成为吸引和迸发学生求知获能的传感器时,教师的教学职能才算真正体现。
二、注重教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化学产品的丰富多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而学生本来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
这一切都是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开展化学研究的问题。
化学教学中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新课标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新课标实施新课标,是一项伟大的课改实践活动中。
我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也积极投身进去,以顺应时代之潮流。
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让我对课改的理解和认识较为真切,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传统观念1、教学模式和教学对象的转变新课标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因此,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的等同目标要求。
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
我认为: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
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角色应由原来是课堂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
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
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化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必须积极推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方法也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吸收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精髓,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
高中化学新课标后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还要进行选修才能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都受到了挑战。
高中生在经历了初中学习的历程后,在年龄和知识方面都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智也逐渐成熟,有了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高中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与初中学习的转变。
高中化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衔接进行的,高中生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教学范围、知识深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存留。
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把握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化学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和核心,教师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展开。
2.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单一。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3.高中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局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主动性不够。
4.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更新缓慢,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新课标下,实施化学有效教学几点做法[论文]
新课标下,实施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标理论指导下,对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进行实践与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从兴趣教学,分层教学两方面阐述实施有效教学的做法。
对学生因材施教,讲究课堂效益,优化课程结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教学分层教学有效教学一、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提出1、理论依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方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适应这个对我们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
而课堂教学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1]。
有效教学指的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方法和手段。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一种参与,通过参与,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要求教师确立“有效教学”这一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努力避免负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2]。
2、学生因素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商品房林立,导致本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是课堂上学了多少,课后的巩固学习几乎是空缺,如果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实施有效教学,向课堂要质量是势在必行。
二、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1、进行兴趣教学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力。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
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做法。
(1)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析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析前言《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明确高中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
本文将详细解析《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课程应遵循以下理念:1. 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 科学素养:强调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 重视学科交叉: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为: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新课标》将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必修模块:包括化学必修1和化学必修2,主要介绍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选择性必修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涵盖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领域。
3. 选修课程:包括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注重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建议《新课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强化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提高其学科素养。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评价与检测《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评价应注重以下方面: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其知识、能力、素质。
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2022
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20222022年,课程改革正在加速,新的教育标准已经诞生。
在这特殊的时期,化学课程的标准的重新制定也变得更加重要。
新的课程标准将对化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多的发现和挑战。
本文探讨了2022年新化学课程标准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一、课程内容1.新标准将把化学课程内容从多方面展开,重点突出现代化学实践教学,强化科学素养引导。
课程内容将以多元化和综合性为特点,注重实践、尊重技术,运用各种形式的实验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2.新标准还将引入“应用示范”,利用各类技术工具和应用软件,将从事化学实验、分析、预测、材料制备等实验活动引入到教学中,以及将实验室、实习和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推动学生学习发展。
3.新标准将在课程体系中加入环境、生物、低碳、节能、节约、新型材料、药物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认识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素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法1.新标准将提倡多角度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及理论分析能力。
2.新标准还将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监督和评价工作,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自主发现,让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新标准将引入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跨时空的教学,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激发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
三、评价方式1.新标准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论文、作品、参与活动、报告等等。
学生的学习成果将综合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新标准还将加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创造能力,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结构,探究学习成果,并且在考核中加入新技术技能、实验室技能、科学创新等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总而言之,2022年的新化学课程标准将大大推动化学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
(完整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完整版)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1. 引言初中化学是初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作为对过去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新课标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
2. 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初中化学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 强调基础概念的理解:新课标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新课标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初中化学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有一些重要的变化:- 知识结构的优化:新课标对原有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提炼出更为核心和基础的知识点,并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 实验内容的拓展:在新课标中,实验内容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不仅强调基础实验的进行,还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内容,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 素质教育的融入:新课标将素质教育要求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 技术手段的应用:新课标鼓励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模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4. 实施新课标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化学新课标,以下是一些建议:- 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了解其主要变化和教学要求,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注重实验教学,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强化知识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
、
培 养 学 生学 习化 学 的 兴 趣
常言道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 ” 在高 中化学教学 中也适合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新课标要求下 , 它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 素养 的提高为宗 旨,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并强调学 生 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因此 , 高 中化学教师在教学 中应 当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帮助学生获得 未来 发展所必需 的化学知识 、 技能和方法 , 提高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 ,并使学生形成科学 的 自然观和严谨求 实 的科 学 态 度 ,更 深 刻 地认 识 科 学 技 术 与 社会 之 间 的相互关系 , 逐 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此 , 化 学 教师应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 ,转变陈 旧的教学 观念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 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 优化化学课 堂教学 。 在 日常的化学教学 中,教师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 些探 索性 的实验题 目,这些题 目可 以以生活为实
死记硬背 ,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 能力 , 挖掘学生 的创新潜能 ,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
一
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 中的诸多问题 ,提高实验 的效 率。现代信息技术使化学实验教学 过程 和学生 的学 习过程具有更强 的灵活性和直观性 ,吸引学生 的注 意力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学生得到了全方位 的刺 激和启发 , 轻松 、 愉快地获取知识 、 提高能力 , 起 到传 统教学所不能达到 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 以做到高密度 的知识传授 , 大信息量 的优化处理 , 大 大 提 高课 堂效 率 。
课速度和质量。 把这些组件插到笔者的课件 中, 充实 了笔者 的课件 , 使笔者 的课件有内容 , 又生动。最主 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 的时 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 享 的作用 。所 以我们可 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搜集整理 化学教学 内容和信息 ,从 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 的东西来充实化学课 堂 , 提高课 前研究 的质量 。 化 学 的新 课 ,不 容 置疑 是 教 学 中非 常 重 要 的 部 分, 许多化学现象 、 化学概念 、 化学反应 、 化学规律都 要求 学生在学 习新课 时有一个 正确的第一 印象 , 这 样 可 以避 免 学 生 在 以后 的学 习 中造 成 认 识 上 理 解 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
摘要: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努力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重视生动形象化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科学探究主动学习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入手,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化成为理解化学、进行化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几点教学心得,简介如下: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注重的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例如:在讲授《走进化学世界》时,我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世界的神秘,领会化学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科学史实,小故事,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问题、激发思维的教学情景,使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世界,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在学习《水的电解》时,为了把微观抽象的问题直观展现出来,我让六个同学(两男四女)站到讲台上,男同学代表氧原子,女同学代表氢原子,让他们自由组合成两个水分子。
然后提示大家;“如果通电后,他们将怎样组合呢?”六个同学相互看了一眼后,两个男同学迅速走到了一起,四个女生组合在了一起。
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而是继续引导:“两个男生在一起,代表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你们四个女生在一起代表什么?”四个女生一想,赶紧分开然后两两组合。
“这就对了。
因为氢气和氧气都是由双原子构成的分子。
这说明电解水过程中生成一个氧分子的同时,生成两个氢分子,所以水电解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 :2。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
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掌握知识,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许多探究实验都要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收集资料,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去亲历实验过程,通过比较、判断、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讲《铁生锈的条件》这部分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生活经验,推断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组织同学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断,
最后再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让学生讨论如何防锈。
整个过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探究,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探究能力。
四、注重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映,从而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到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溶液》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不理解。
于是,我就用他们平时喜欢喝的可乐为教具,问他们为什么在开盖之前摸起来是硬邦邦的,开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学生反应不一,有的说是与压强有关,有的说是与温度有关,有的则是沉默不语,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接着,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之后会打嗝?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这样通过把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困难化为容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并体验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把那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主动,在应用中记忆、巩固的方法,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象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
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对于氧气的三种状态,学生不易理解,我便搜集了相关的图片资料,在化学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强烈刺激,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