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的固定和护理PPT讲稿
小夹板的固定与护理PPT课件
小夹板固定的禁忌症
• 创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 • 皮肤广泛性擦伤 • 伤肢严重肿胀,肢端有血循环障碍者 • 伤肢有神经损伤的症状,局部加垫易加重神经损伤 • 体形肥胖,伤肢皮下脂肪丰富,因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 不能按时观察的病人 • 骨折严重移位,整复对位不佳者
10
第10页/共25页
16
第16页/共25页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 如果布带不能移动或移动不及1cm,说明布带捆扎过紧,夹板内压力过高,会对患肢软组织造成压迫,影 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缺血性并发症。
17
第17页/共25页
小夹板骨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 ㈡血液循环 • 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患肢血液循环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
2
第2页/共25页
小夹板外固定的原理
小夹板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生理功能要求出发,利用肢体生物运 动学原理。 1.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 2.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3.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 衡重新恢复平衡。
3
第3页/共25页
第4页/共25页
5
第5页/共25页
1
第1页/共25页
小夹板选材要求
• 1、夹板厚度0.3-0.4CM。 • 2、夹板要平直、结实。 • 3、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第一层粗皮削去)。 • 4、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 • 5、夹板两边削齐。 • 6、夹板两端修剪成小弧形。 • 7、夹板端头压软1cm。 • 8、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伤肢同一平面周径3/5-4/5。
6
第6页/共25页
小夹板固定要求
下肢骨折的小夹板固定PPT课件
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 手术内固定等,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03
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的原理和优点
原理
利用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通过外力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促进骨折愈合。
优点
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对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影响小,有利于 骨折愈合。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小夹板固定在下 肢骨折治疗中的最佳适应症和禁忌症,
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和对照研究,对比 小夹板固定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
据。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新型的小夹板 材料和设计,提高固定效果的稳定性和 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医生的
小夹板固定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普及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和野外急救。
小夹板固定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小夹板固定并不能适用于所有 类型的骨折,对于某些不稳定 骨折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固定 效果。
小夹板固定的疗效与医生的操 作技能和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 关,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 范操作。
为了克服小夹板固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改进固定材料、 设计和方法,提高固定效果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下肢骨折 可分为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等。
下肢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高能量损伤(车祸、跌落等)、低能 量损伤(跌倒、扭伤等)、病理性骨 折(肿瘤、骨质疏松等)。
发病机制
外力作用于下肢骨骼,导致骨结构断 裂。
下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具体内容包括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2.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
3. 能够正确判断并处理小夹板外固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和护理要点的理解。
重点: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护理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外固定模型、演示用小夹板、教学视频。
2. 学具:小夹板、绷带、剪刀、消毒棉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夹板外固定模型,让学生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a. 介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
b. 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
c. 强调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病例,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步骤和护理方法。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原理2.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a. 准备工作b. 患者体位c. 固定方法d. 敷料包扎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病例,编写一份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外固定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2.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3.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护理计划编写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操作前,需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无菌。
同时,备齐所需物品,如小夹板、绷带、消毒棉球等。
(2)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固定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便于操作和固定。
夹板固定术护理ppt课件
日常生活指导
日常活动
指导患者如何在夹板固定期间进行日 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澡、进食等 ,以及如何避免因固定而带来的不便 。
工作与学习
针对不同的工作和学习需求,提供相 应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患者尽快适 应并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学习。
心理支持
情绪管理
夹板固定术通常会引起疼痛、不便和焦虑等情绪反应,应提 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症状。
神经压迫
总结词
神经压迫是夹板固定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肢体感 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
神经压迫通常是由于夹板固定不当或骨折移位引起的,导 致神经受压或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远端感觉异常、麻 木、肌肉无力或萎缩等症状。
处理方法
一旦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应及时解除夹板或调整夹板位置 ,以减轻神经压迫。如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进行手术治疗 。
典型案例二:关节脱位患者的夹板固定术护理
总结词
关节脱位患者夹板固定术护理要点
详细描述
关节脱位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术后,需要关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被 动和主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同时注意保暖和休息。
典型案例三:肌腱断裂患者的夹板固定术护理
总结词
肌腱断裂患者夹板固定术护理要点
详细描述
肌腱断裂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术后,需要特别注意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夹板过紧或过松,同时进行康复训 练和物理治疗,促进肌腱愈合和功能恢复。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 患者情况,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出血、感染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患肢肿胀、疼痛、血液循环等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小夹板固定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2023/11/16
54
软组织过度肿胀时暂时不 宜
9
0 1
小夹板固定观察与护理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ONE
2023/11/16
10
保持小夹板的有效固定:
(1)小夹板的松紧适宜,以提起绑带上下1cm
为宜。
(2)随着肢体肿胀的消退(约2-5天),应通
知医生及时调整绑带松紧度。
我国医务工作者结合现代医学运动学原理。
小夹板治疗骨折这一古老方法成为我国目前骨折外固定治 疗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23/11/16
4
小夹板固定的概述
骨折复位后选用不同的材料,如 柳木板、竹板、杉树皮、纸板等, 根据患者肢体形态加以塑形,制 成适用于各部位的夹板,并用系 带扎缚,以固定垫配合保持骨折 复位时的位置,这种固定方法称 为夹板固定。
2023/11/16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等级分为: O 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II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III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用药不能缓解或缓解不明显。
饮食早期
Economics Psychological
2023/11/16
31
饮食指导: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 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 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 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 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 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 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 钙及蛋白质。
2023/11/16
29
注意事项:
骨科见习课件:小夹板固定
注意事项
(5)布带捆扎完毕后,应抬高患肢,检 查伤肢末端的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如一 般情况良好,再行X线检查骨折端对位情 况。如发现指(趾)端凉、麻、剧痛时,应 立即检查及处理,杜绝因血循障碍所造 成的肢体严重病废。
固定方法
骨折经整复达到良好的对位后,一般 应在助手牵引配合下进行妥善固定。具体 方法是:先在伤处周围铺放一层脱脂棉垫, 并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放置合适的纸 压垫,以胶布固定纸压垫,再放置4~5块 夹板,最后用3~4条布带捆扎夹板,布带 的松紧度以打结处上下能移动1cm为宜。固源自方法固定方法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注意事项
(1)伤肢体位应放正确,外套纱套或包 1~2层棉纸,以免压坏皮肤。
(2)选择纸垫的大小要合适,要符合肢 体骨骼的外形,太短或过长都不适宜。 放置加压点要准确,并用胶布固定,以 防移动。
注意事项
(3)选用小夹板的型号要合适,且要按 规定顺序放置前、后、内、外侧的夹板, 由助手扶托稳固,以便用布带包扎固定。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局部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 相适应的特制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多数 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不包括骨折邻近关节, 仅少数邻近关节部位的骨折使用超关节 固定。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可用柳木、椴木或杉木,根据 伤肢的部位、长度及体型,做成各种不同 规格及形状而又适合固定伤肢用的小夹板。 厚度一般为3~4mm,四边刨光,棱角修 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用纱套,配以各 种类型的纸垫或棉垫,作为外固定材料。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原理是通过配 用各种类型纸压垫,形成两点或三点着力 挤压点,外用3~4条布带松紧适当地缚扎, 防止骨折的移位。
小夹板的外固定与护理
1
小夹板的历史
•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就 有记载。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了上千 年,积累了丰富的经利用木制夹板 做骨折外固定物,这种治疗方法在 验。近几时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 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 结合现代医学运动学原理,使小夹 板治疗骨折这一古老方法成为我国 目前骨折外固定治疗中最常用、最 有效的方法之一。
并发症
• ㈠骨筋膜室综合症 • 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 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 原因有下列几种。 • ⒈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 观察。 • ⒉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 除。
12
并发症
• ⒊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粗 暴、不正确的整复,此时虽然夹板等 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但由于组织 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已经增高, 最终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肢体坏 疽。 • ⒋未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作必要的注 意事项的交待或交待不清,未能取得 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
35
健康教育
1.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 2.抬高患肢15cm-20cm。 3.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 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4. 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端血运的方法。 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 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 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6
健康教育
5.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后35天,注意观察肢端血运。 6.告知病人保持伤肢的功能位。 7.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握拳伸 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方法 8.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
37
谢谢!
38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39 ppt资料
33
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护理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护理要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及操作步骤。
2.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3.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重点:小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护理要领及护理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外固定模型、演示用小夹板、固定带、剪刀、棉花等。
2. 学具:练习用小夹板、固定带、剪刀、棉花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实际操作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病例,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操作演示(15分钟):现场演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领。
5.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
2.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领。
3. 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2. 答案:操作步骤包括:患者体位、患肢准备、小夹板选择、固定带绑扎、调整松紧度等。
护理要领:保持小夹板清洁、干燥;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预防并发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案例,深入学习相关护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护理要领。
夹板固定术护理ppt
(二)保护患部,减轻或消除患部负重,有 助于炎症的治疗
1、用于骨、关节急慢性炎症。
2、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
(三)矫正畸形
2、患部伤口疑有厌氧菌感染。 3、孕妇忌做腹部石膏固定。 4、年龄过大体力虚弱者,忌用大型石膏。 5、年龄过小者。
骨折
手 手 腕 前 肘 上 肩 胸 腰 骨 髋 大 膝 小 踝 足 足 固定
6、石膏综合征
(1)躯干石膏固定后,发生以急性胃扩张为主要 特征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如反复出现呕吐、腹痛甚 至呼吸窘迫、发绀等现象,称为石膏综合征。
(2)由于躯干石膏将整个胸腹部包裹,患者进食 后,胃的容纳和扩张受影响,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受 牵引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其他原因:后脊柱腹部刺激 神经及后腹膜引起神经反射性急性胃扩张;石膏固 定后过度的寒冷、潮湿,也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部位
指 掌 关 臂 关 臂 关 部 部 盆 关 腿 关 腿 关 部 趾 时间
节节
节节节节手指Fra bibliotek△───
4~5W
手掌
─△───
4~6W
腕关节 ─ ─ △ ─ … …
前臂
──△──
8~12W
肘关节
───△─ ……
上臂
────△ ───…
8~12W
肩关节
…─── △───
胸椎
─△───
10~12W
腰椎
──△───
1.四肢闭合性骨折。 2. 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清创缝合已闭合者。 3. 陈旧性四肢骨折仍可闭合整复者。
骨折例图
➢ 错位明显之不稳定性骨折。
➢ 伴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感染及血循环障碍者。 ➢ 躯干骨骨折等难以确实固定者。 ➢ 昏迷或肢体失去感觉功能者。
2024年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2024年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
教学重点:小夹板外固定原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绷带、棉垫、固定带等。
2. 学具:操作用小夹板、绷带、棉垫、固定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3.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小夹板外固定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5. 知识巩固: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原理2.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
(2)列举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
(3)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 答案:(1)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
(2)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小夹板清洁、干燥;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预防皮肤压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并发症预防与处理:①皮肤压疮:定期检查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②骨折端移位:密切观察骨折端对位对线,及时调整小夹板;③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但在操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动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和进展。
小夹板的外固定及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gǔzhé)夹板外固 定操作
• 放置小夹板(jiābǎn):先放前后,再放侧 方: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jiābǎn)外固 定操作
• 绑绷带(bēngdài):先中部,再远端,最 后近端。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jiābǎn)外固定 操作
• 修剪(xiūjiǎn)扎带长度
平面周径3/5-4/5。
3
第三页,共39页。
小夹板(jiābǎn)外固定的原理
小夹板(jiābǎn)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 体生理功能要求出发,利用肢体生物 运动学原理。 布带对夹板(jiābǎn)的约束力, 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使肌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 恢复平衡。
✓ 患肢肿胀(zhǒngzhàng) 静脉血液回流障 碍多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zhǒngzhàng)。
✓ 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 低,甚至冰冷。
✓ 皮肤颜色 若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 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若静脉回流受 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 。
34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 ㈠夹板松紧
• 松紧适宜,既能固定骨折,又不引起 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使骨折顺利 愈合。松紧取决于布带捆扎情况。检 查方法一般(yībān)以两手指提起布 带后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布带移动度超过2cm,说明布带松弛 ,未达到应有的约束力,夹板内压力 达不到固定骨折的要求;
31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7
第七页,共39页。
小夹板(jiābǎn)固定要求
• 4、内层绷带(bēngdài)平板端,绷带 (bēngdài)的松紧度适宜,外层绷带 (bēngdài)能上下移动1cm。
小夹板的外固定与护理
32
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
• ㈡血液循环 • 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最常见 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 时处理。 • 患肢血液循环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 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 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续性剧痛, 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疼痛是病人患 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之一。
35
健康教育
1.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 2.抬高患肢15cm-20cm。 3.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吊带 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4. 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端血运的方法。 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肤温较 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 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6
健康教育
5.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后35天,注意观察肢端血运。 6.告知病人保持伤肢的功能位。 7.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握拳伸 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方法 8.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
7
小夹板固定要求
• 4、内层绷带平板端,绷带的松紧度适 宜,外层绷带能上下移动1cm。 • 5、骨突部有棉花垫保护。 • 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绷 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骨折近端、 最后是骨折远端)。 • 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 板包扎方法正确。
8
小夹板固定要求
• 8、外层绷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 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实。 • 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 • 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 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 血运情况。
并发症
• ㈠骨筋膜室综合症 • 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生, 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 原因有下列几种。 • ⒈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的 观察。 • ⒉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解 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
螺旋反折法、“8”字包扎法。
• 3、内层用6cmX8cm绷带,内层绷带与夹
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8cm绷带, 上肢骨折外层用6cmX6cm绷带。(小儿下 肢骨折外层用6cmX6m绷带,上肢骨折外 层用4cmX6cm绷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绷带)。
7
小夹板固定要求
• 4、内层绷带平板端,绷带的松紧度
适宜,外层绷带能上下移动1cm。
• 5、骨突部有棉花垫保护。 • 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
(绷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 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
• 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
夹板包扎方法正确。
8
小夹板固定要求
• 8、外层绷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
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实。
• 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 • 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
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 察血运情况。
9
小夹板固定适用范围
• 小夹板固定治疗常用于肱骨、尺桡
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 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骨折、 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部适 宜小夹板固定治疗
法。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自, 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 痛、麻木等观象,应立即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23
健康教育
• 5.告知患者伤肢肿胀高峰时间为伤
后3-5天,注意观察肢端血运。
• 6.告知病人保持伤肢的功能位。 • 7..病人掌握深呼吸、抬臀运动、握
拳伸指、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的 方法
• 8.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拆除夹板。
• ⒋皮肤颜色 若动脉供血受阻,患
肢为贫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 白;若静脉回流受阻,患肢为淤血 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
• ⒌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
感,感觉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 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
21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 ⒍脉搏减弱 若夹板内或组织内压
力高度增加,阻断较大动脉的血液 供应,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 失,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
一平面周径3/5-4/5。
3
小夹板外固定的原理
小夹板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生理 功能要求出发,利用肢体生物运动学 原理。
1.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 2.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3.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使肌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 恢复平衡。
4
6
小夹板固定要求
• 1、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
2
小夹板选材要求
• 1、夹板厚度0.3-0.4CM。 • 2、夹板要平直、结实。 • 3、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
(第一层粗皮削去)。
• 4、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 • 5、夹板两边削齐。 • 6、夹板两端修剪成小弧形。 • 7、夹板端头压软1cm。 • 8、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伤肢同
注意事项的交待或交待不清,未能 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动配合
13
并发症
• ㈡压迫性溃疡 • 多发生在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
由于夹板边缘粗糙坚硬,摩擦挤压 皮肤,或夹板过紧、衬垫不当、压 力垫硬厚等,使肢体局部皮肤组织 长时间受压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疡。
14
小夹板固定的方法
15
小夹板固定方法
16
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观察
24
• 如果布带不能移动或移动不及1cm,
说明布带捆扎过紧,夹板内压力过 高,会对患肢软组织造成压迫,影 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缺血性并发症。
18
小夹板骨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 ㈡血液循环 • 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最常
见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
• 患肢血液循环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
括。
19
• ⒈夹板包扎过紧,未做到及时认真
的观察。
• ⒉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及时
解除。
12
并发症
• ⒊局部损伤严重,或骨折后又反复
粗暴、不正确的整复,此时虽然夹 板等附加外固定的压力不大,但由 于组织内水肿血肿,骨筋膜内压力 已经增高,最终组织缺血坏死,甚 至造成肢体坏疽。
• ⒋未向门诊病人及其家属作必要的
小夹板的固定和护理课件
小夹板的历史
•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就
有记载。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了上千 年,积累了丰富的经利用木制夹板 做骨折外固定物,这种治疗方法在 验。近几时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 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 结合现代医学运动学原理,使小夹 板治疗骨折这一古老方法成为我国 目前骨折外固定治疗中最常用、最 有效的方法之一。
• ⒎活动功能障碍 肌肉组织缺血后表
现为手指或足趾肌力减弱、活动受 限。如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 屈曲状态,被动牵伸时可引起剧烈 疼痛。
22
健康教育
• ⒈夹板、棉花垫保持清洁干燥。 • ⒉ 抬高患肢15cm-20cm。 • ⒊上肢骨折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
吊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4.指导病人观察伤肢指端血运的方
小夹板固定的禁忌症
• 创口较大的开放性骨折 • 皮肤广泛性擦伤 • 伤肢严重肿胀,肢端有血循环障碍
者
• 伤肢有神经损伤的症状,局部加垫
易加重神经损伤
• 体形肥胖,伤肢皮下脂肪丰富,因
固定不牢固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 合
11
并发症
• ㈠骨筋膜室综合症 • 它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最容易发
生,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 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
• ㈠夹板松紧 • 松紧适宜,既能固定骨折,又不引
起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使骨折 顺利愈合。松紧取决于布带捆扎情 况。检查方法一般以两手指提起布 带后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布带移动度超过2cm,说明布带松弛, 未达到应有的约束力,夹板内压力 达不到固定骨折的要求;
17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 ⒈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
缓解,如果疼痛继续存在,并呈持 续性剧痛,应提高警惕,因为往往 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最 早期表现之一。
• ⒉患肢肿胀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多
表现为患肢严重肿胀。
• ⒊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
度较健侧低,甚至冰冷。
20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