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课时1、2
分子的性质教案初中
分子的性质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大小、运动、间隔等。
2.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基本性质。
2. 分子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分子的大小。
2. 分子运动的观察。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
2. 显微镜。
3.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见的到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2. 学生回答:原子、分子等。
3. 教师总结:正确,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其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分子的大小a. 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分子的大小。
b.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分子模型,并描述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c. 教师总结:分子非常小,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2. 分子的运动a. 学生观察分子模型,注意分子的运动。
b. 教师提问:分子是如何运动的?c. 学生回答: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教师总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 分子之间的间隔a. 学生观察分子模型,注意分子之间的间隔。
b. 教师提问:分子之间有间隔吗?c. 学生回答:有间隔。
d. 教师总结: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三、分子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5分钟)1.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a. 学生观察分子模型,注意分子之间的相似性。
b. 教师提问:同种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点?c. 学生回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 教师总结:正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2.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a. 学生观察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模型,注意分子之间的差异。
b. 教师提问: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有什么特点?c. 学生回答: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d. 教师总结:正确,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四、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现象(15分钟)1. 解释水的沸腾现象a. 学生观察水沸腾的实验。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学生能够在宏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但缺乏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对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头脑中未形成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课时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可分为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知道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3.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现象。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放一块喷过香水的手绢在讲台上。
读古诗,品自然: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梅》【提出问题】1.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什么?2.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3.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新课引入】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等。
【播放视频】带你走进头发的原子世界。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选修二2.3.1分子的性质
分子
HCl
范德华力(kJ/mol) 21.14
共价键键能(kJ/mol) 431.8
HBr 23.11 366
HI 26.00 298.7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HCl HBr HI
相对分子质量 36.5 81 128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范德华力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F2
38
-219.6 -188.1
Cl2
71
-101.0 -34.6
Br2
160
-7.2 58.8
I2
254
113.5 184.4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 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正四面体:CH4、CCl4、SiF4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第2讲)
【思考】
1.冰山融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冰山融化过程中有没有破坏其中的化学键? 3.那为什么冰山融化过程仍要吸收能量呢?
升温减压
升温减压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距离增大
分子距离增大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三态变化。 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概念:范德华力是一种存在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2.特征:a、一种电性作用(静电作用) b、一种弱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 c、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A、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高中化学 2.3.2《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溶解性 手性 无机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5·试题经验规律(相似相溶原理):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以下事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说明的是( )A.HCl易溶于水 B.I2易溶于CCl4中C .Cl 2可溶于水 D.NH3难溶于苯中解析:HCl是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A正确;I2是非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B正确;Cl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故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C错;NH3是极性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D正确。
答案:C2.用萃取法从碘水中分离碘,所用萃取剂具有的性质是( )①不和碘或水起化学反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是极性溶剂⑤是非极性溶剂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似相溶”原理。
非极性分子I2构成的单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答案:C3.2015·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解析: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关系,故A正确;在手性催化中,与催化剂手性匹配的化合物在反过程中会与手性催化剂形成一种最稳的过渡态,从而只会诱导出一种手性分子,所以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故B正确;手性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所以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故C正确;手性异构体旋光性不同,化学性质可能有少许差异。
答案:D4.2015·高二检测下列酸按其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的一般顺序是(R相同)( )①HRO3②(HO)RO3③HRO④(HO)RO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性质-高二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分子结构 化学键的极性 物质的化学性质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CH3COOH
CH3COO- + H+
Ka = c(CH3COO-)∙ c(H+ ) c(CH3COOH)
pKa = -lgKa
pKa 越小,酸性越强
【思考与交流】
分析表2-6中pKa数据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即,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有极性 ③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立体构型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 立体构型不对称的是极性分子。 判断方法:((12))化正学电键中的心极和性负的电向中量心和是是否否重等合于零
注意:键的极性具有方向性,由正电荷中心指向负电荷中心
在ABn分子中,A-B键看作AB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中心原子A 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来判断,F合=0,为非极性分子,F合≠0,为极性分子
BF3 CH4 CCl4
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判断分子的极性
H2
Cl2
同种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HF HCl NH3
BF3 CH4 CCl4
不同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判断分子的极性
H2
Cl2
相同原子构成的多原子分子大多是非极性分子 (O3例外)
HF HCl NH3
BF3 CH4 CCl4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并不取决于分子内部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 而是取决于分子的对称性
①稀有气体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但不含共价键 ②臭氧是极性分子,共价键为极性键 ③H2O2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理解应用
C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2节 第1课时 分子的空间结构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课件 新人教
(3)价层电子对之间相互排斥作用大小的一般规律: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 子对 (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和立体构型的关系
价层电子对数 2
3
4
5
6
立体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 三角双锥 八面体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微粒立体构型的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A价电子层电子对数 ①σ键电子对的确定方法 可由分子式确定,即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数。 如H2O中的中心原子为O,O有2对σ键电子对。NH3中,N有3对σ键电子 对。
1.(2019·江苏南京高二期末)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
子相似的是
()
A.CO2 C.PCl3 【答案】B
B.H2S D.SiCl4
【解析】CO2是直线形,H2S是V形,PCl3是三角锥形,SiCl4是正四 面体形。H2O是V形,答案选B。
2.(2019·河北邯郸高二检测)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2.立体构型相同的分子,其键角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一定。如P4和CH4均为正四面体形,但P4的键角是60°, CH4的键角为109°28′。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NH+4 的 VSEPR 模型和 NH+ 4 的立 体构型。
【答案】NH+4 中心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12(a-xb),其中 a=5-1 =4,x=4,b=1,所以12(a-xb)=0,即 NH+4 的孤电子对数为 0;其中 σ 键数为 4,所以 NH+4 的 VSEPR 模型与立体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
三层解读 ·综合提升
课堂巩固 ·夯实双基
课时作业
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与分子的立体构型一致吗?它们是什 么关系?
分子和原子课时2
4.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C) A.氧原子 B.氧气 C.氧分子 D.氧元素 5.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大、原子小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6.厨房里煤气泄露,造成卧室人员中毒, 主要说明 (A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比原子大 7.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A )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 ③处于永恒的 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 子间有间隔;⑥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 和氧气分子。 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 了改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否发生变化?
O
H
O
H
通电
H
H
H
O
O
H H H
重新 组合 H H
HH
水分子
(H2O)
分为氢 原子和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2) (O2)
电解水微观动画
讨论?
想一想、做一做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 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条件填写答案。
A
B
C
(1)表示纯净物的是
A、 C B
;
(2)表示混合物的是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练习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 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 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 是化学变化 D.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 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 气分子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讲义+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1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知 识 梳 理]一、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立体构型⎩⎪⎨⎪⎧直形线,如CO 2分子V 形,如H 2O 分子2.四原子分子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如甲醛分子三角锥形,如氨分子3.五原子分子立体构型: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如CH 4,键角为109°28′。
【自主思考】下列分子根据其分子立体构型连线。
分子A :H 2O B :CO 2C :NH 3D :CH 2OE :CH 4分子的立体构型①直线形②V形③平面三角形④三角锥形⑤正四面体形答案 A —② B —① C —④ D —③ E —⑤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与分子(离子)的立体结构【自主思考】如何确定AB n型分子空间构型?答案(1)确定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
(2)根据计算结果找出理想的VSEPR模型。
(3)略去孤电子对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中占有的空间,剩下的便是分子的立体构型。
[效果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三原子分子都是直线形结构。
()(2)所有的四原子分子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3)五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4)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5)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6)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二者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1)×(2)×(3)×(4)×(5)√(6)√2.H2O的中心原子上有对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上的键电子对相加等于,它们相互排斥形成形VSEPR模型。
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因而H2O分子呈形。
答案 2 σ 4 四面体V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1.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及产生极性的原因。
2.知道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能应用分子结构的知识判断分子的极性。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学生用书P28]1.键的极性2.分子的极性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1)一般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含有极性键的分子,若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 )(2)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 )(3)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 )(4)一般极性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 )(5)H2O、CO2、CH4都是非极性分子。
( )答案:(1)×(2)×(3)×(4)√(5)×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形成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H4和Br2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解析:选B。
CH4、CCl4、CO2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NH3、H2O、H2S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r2是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定1.判断分子极性的一般思路2.判断AB n型分子极性的方法(1)化合价法:AB n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原子的价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此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若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价电子数,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对称,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具体实例如下:分子BF3CO2SO3(g) H2O NH3SO2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3 4 6 2 3 4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3 4 6 6 5 6分子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类型实例键的极性立体构型分子极性X2H2、N2非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XY HCl、NO 极性键直线形极性分子XY2 (X2Y) CO2、CS2极性键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O2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H2O、H2S 极性键V形极性分子XY3BF3极性键平面三角形非极性分子NH3极性键三角锥形极性分子XY4CH4、CCl4极性键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解析] CO2是非极性分子,A项错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
三、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实验探究】
三、分子的性质
①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 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 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
罗雷尔博士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97年退休后曾 多次访华(包括2011年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访问)并进 行多场学术讲演和交流,为发展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传 统友谊和推动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海因里希·罗雷尔
三、分子的性质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 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 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扫描隧道显微镜如何观察到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也被称为扫描穿隧式显微镜,是一种利用 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可以让科 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 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简单。就如同一根唱针扫过一 张唱片,一根探针慢慢地通过要被分析的材料(针尖极为尖锐, 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一个小小的电荷被放置在探针上,一 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到底层表面。当探针通过 单个的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这些变化被记录 下来。电流在流过一个原子的时候有涨有落,如此便极其细致 地探出它的轮廓。在多次的流通后,通过绘出电流量的波动, 人们可以得到组成一个网格结构的单个原子的美丽图片。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的性质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准备(1)准备品红和氨水的扩散实验仪器及药品(2)准备空气与水的压缩实验习题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B)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酒的气味扩散。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挤占对方间隔。
(3).盛酒精、汽油的瓶子要盖紧瓶塞。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要防止酒精和汽油挥发。
4、下列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C)A、楼下老奶奶卖的臭豆腐真香B、爸爸的老白干没盖瓶盖变少了C、早晨听到马路上的汽笛声D、周末回家很远就闻到炖鸡的味道5、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D)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课后讨论:1. 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物质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1)混合物与纯净物(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板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分子的性质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的性质教案
分子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性质以及其在物质中的重要作用;2. 能够描述常见分子的性质,并分析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分子的性质:极性、大小和形状;2. 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分子的极性与化学反应的关系;2. 分子形状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有关原子和化学键的知识,提出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 温故知新(10分钟)复习分子的基本概念。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引导学生回忆分子是如何由原子组成的,并强调“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3. 理论讲解(15分钟)(1)分子的性质:极性、大小和形状。
a. 极性:通过介绍分子中不同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异,引导学生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b. 大小:解释分子的大小是由原子数目和原子间键长决定的,并给出常见分子的大小顺序。
c. 形状:介绍分子的形状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讨论分子形状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2)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a. 溶解性:通过分子之间的极性相互作用来解释物质的溶解性。
举例说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溶解特点。
b. 表面张力:介绍表面张力是由分子间的吸引力引起的,且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举例说明表面张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水的植物毛细管上升现象和水滴的形状。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与讨论,加深对分子性质和作用的了解。
(1)练习:根据给出的分子结构,判断其极性、大小和形状,并解释其在物质中的作用。
(2)讨论:就分子的性质和作用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教师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5. 归纳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分子性质和作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
6. 拓展应用(5分钟)通过实例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分子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液体表面张力的应用在纤维素的合成、药物的研发等方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3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1)
3.结构相似的含氧酸,中心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氧化 性)越强,其相应酸的酸性越强。例如,酸性: H2SO3>H2SeO3>H2TeO3。
4.酸分子中不与氢原子相连的氧原子的数目越多,酸 性越强。
【答案】 C
1.掌握相似相溶规律中的“两个相似” 溶质极性、溶剂极性。 2.掌握手性碳原子的“一个不同” 连接C原子的四个基团或原子各不相同。 3.掌握[(HO)mROn]中“两个数值”的含义
m决定是几元酸、n决定酸的强弱。
1.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 度较大的是( )
A.乙烯
【答案】 D
4.小明同学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性质时,记录了以下四
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③Na2CO3+H2SO3===Na2SO3+H2O+CO2↑ ④Na2SO3+H2SO4===Na2SO4+H2O+SO2↑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4个反应中的4种含氧酸,其中
【解析】 很多有机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但因为极性 很弱,所以大部分难溶于水,而有机物之间的溶解度却很 大,所以A项错误。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B项错误。二 氧化碳(O===C===O)是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
【答案】 C
探究2 备选例题 2.(2013·牡丹江高二质检)无机含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 XOn(OH)m来表示(X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非羟基中的氧原 子数,m代表OH数),则n值越大,m值越小,该酸的酸性就 越强。硫酸、磷酸的结构为:
高中化学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第2节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分子性质教案2
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分子性质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
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2。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分子中的原子排布与对称性1.对称分子(1)概念依据对称轴的旋转或借助对称面的反映能够复原的分子。
(2)性质具有对称性。
(3)与分子性质的关系分子的许多性质如极性、旋光性等都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2.手性分子(1)手性一些分子本身和它们在镜中的像,就如同人的左手和右手,相似但不能重叠。
(2)手性分子具有手性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一个手性分子和它的镜像分子构成一对对映异构体。
(3)不对称碳原子对于仅通过单键连接其他原子的碳原子,当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均不相同时,这个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
(4)应用①手性分子缩合制蛋白质和核酸。
②分析药物有效成分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和毒副作用.③药物的不对称合成。
微点拨:手性分子是一类对称性比较低的分子,如它们不具有对称面。
互为对映异构体的两种手性分子具有相反的旋光性。
二、分子中的电荷分布与极性1.分子极性的实验探究2。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微点拨:“相似相溶"原理是指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3.分子极性的判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CH4分子是面对称。
(2)NH3和H2O分子是面对称。
(3)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 (4)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2.下列化合物中含3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是()C[A项中含有1个不对称碳原子,B项中含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D项中含有1个不对称碳原子。
]3.请写出表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子。
[解析]由于O2、CO2、BF3、CCl4空间结构对称,所以它们均为非极性分子;HF、H2O、NH3的空间结构不对称,所以它们均为极性分子。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掌握分子的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大小等基本概念;3. 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分子运动的观察和理解;3. 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4. 分子大小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分子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微观解释;2. 分子大小与物质宏观性质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放大镜、分子模型等;2. 教学课件和图片;3. 实验材料:气球、彩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分子的概念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分子是什么?分子在哪里?2. 学生分享对分子的理解和生活中的例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不断运动、相互之间有间隔等特点;2.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3. 分子大小:分子的大小约为10^-10米,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三、分子运动的观察和理解(10分钟)1. 实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气球、彩带等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在不断运动;2. 学生讨论:分子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分子运动的微观解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导致分子运动。
四、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10分钟)1. 实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分子模型的排列,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2. 学生讨论: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和作用;3. 分子间作用力的微观解释:分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导致分子间作用力。
五、分子大小的认识(10分钟)1. 学生观察分子模型,了解分子的大小;2. 学生讨论:分子大小与物质宏观性质的关系;3. 分子大小的微观解释:分子大小决定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大小的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规律:在ABn型分子中,当A 的化合价数 值等于其族序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思考与交流
答案
极性分子:HCl 非极性分子:H2 O2 Cl2 2. 都是非极性分子 3. 极性分子:HCN H2O NH3 CH3Cl 非极性分子:CO2 BF3 CH4
1.
自学: 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
O
C
O
F1
F合=0
F2
180º
C=O键是极性键, 但从分子总体而言 CO2是直线型分子, 两个C=O键是对称 排列的,两键的极 性互相抵消( F合 =0),∴整个分子 没有极性,电荷分 布均匀,是非极性 分子
O-H键是极性键,共用电 子对偏O原子,由于分子 是折线型构型,两个O-H 键的极性不能抵消( F合 ≠0),∴整个分子电荷分 布不均匀,是极性分子。
4.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作用力的范围很小 (2)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大约只有几到几十 KJ·mol-1。 (3)一般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4)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 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 (1)将干冰气化,破坏了CO2分子晶 体的 分子间作用力 。 (2)将CO2气体溶于水,破坏了CO2 分子 共价键 。
(2)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
第一类:全部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 是非极性分子。
如:P4、C60、S8
C70、B12
第二类:对于ABn型分子极性判别方法
由极性键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一定是极性分子。
如:HX、CO、NO、
思考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 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
在ABn分子中,A-B键看作AB原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中心原子A 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来判断,F合=0,为 非极性分子(极性抵消), F合≠0, 为极性分子(极性不抵消)
思考
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共用电子对 是否有偏向 或偏离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 (电荷分布均匀)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 (电荷分布不均匀) 非极性键 极性键
2、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或偏离是由 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 的。即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不同造成的。
3、判断方法: (1)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 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2)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1)醇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烃熔沸点高
(2)低级醇易溶于水
(3)HF酸是弱酸 ……
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1)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而分子内 氢键使物质的沸点和熔点降低。 (2)对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里,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 使溶质溶解度增大,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 间氢键使恰好相反。
17.9 12.1 390.8
4. 氢键强弱 氢键强弱与X和Y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关, 即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它们的吸引电子能力越 强(即电负性越大),则氢键越强,如F原子得电 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原子吸 引电子能力不同,所以氢键强弱变化顺序为: F-H…F > O-H…O > O-H…N > N-H…N C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一般不形成氢键。
-188.1 -34.6 58.8 184.4 (1)结构 相似 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 ,范德 华力越 大 ,熔、沸越 高 。
四卤化碳的熔沸点与 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结构式 (1)CH3OH(甲醇) (2)CH3CH2OH(乙醇) (3)CH3CH2CH2OH(丙醇)
化学式 CH4O C2H6O C3H6O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问题1、写出H2、O2、N2、HCl、CO2、H2O的电 子式和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式
问题2、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 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 移?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一)键的极性 HCl
Cl2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冰中的氢键
5. 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2)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3)物质的溶解性
思考:NH3为什么极易溶于水?NH3溶于水是形成NH…O还是形成O-H…N?
NH3溶于水形成氢 键示意图如右,正 是这样,NH3溶于 水溶液呈碱性
6. 氢键的应用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地 方能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
请分析下表中数据
分子 范 德 华 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HCl 21.14 431.8 HBr 23.11 366 HI 26.00 298.7
2. 特点:范德华力
,约比化学键能
。
3. 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
请分析下表中数据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kJ/mol) 熔点/℃ 沸点/℃ 单质 F2 Cl2 Br2 I2 HCl 36.5 21.14 -114.8 -84.9 相对分子质量 38 71 160 254 HBr 81 23.11 -98.5 -67 熔点/℃ -219.6 -101.0 -7.2 113.5 HI 128 26.00 -50.8 -35.4 沸点/℃
H
F1
104º ' 30
H
O F合≠0
F2
NH3 N
107º 18' 三角锥型, 不对称,键的极 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F3 BF3 平面三角形,对称, 120º 键的极性互相抵消 ( F合=0) ,是非 F2 F1 F’ 极性分子。
H
H H
C
H
正四面体型 ,对称结构,C-H键的极性 互相抵消( F合=0) ,是非极性分子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氢键概念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它是由已经 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 价键的氢原子与另 一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例如: 在HF中 F 的电负性相当大, 电子对强烈 地偏向 F, 而 H 几乎成了质子(H+), 这种 H 与另 一个HF分子中电负性相当大、r 小的F相互接 近时, 产生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 —— 氢键. 氢键可以表示为 ·· ,如: F-H·· · · ·F-H ·
思考: 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肥皂和 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单分子膜?双分子膜?举例说明。 3、为什么双分子膜以头向外而尾向内的方式排列?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二课时)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又称范德华力。
H
F合
H H
109º 28'
练习:
1、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下列液体的细流,细流会 发生偏转的是 ( C ) A.苯 B.二硫化碳 C. 溴水 D.四氯化碳
2.现已知03分子为V字形结构,据理推断O3应为 极性 (极性或 非极性)分子,0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 大 (大或小)得多,其 主要原因是 极性分子 .
结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分子不一定 是非性分子。
方法小结
分子极性的判断
1.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2.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在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结构对称则 键的极性得到抵消,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结构不对称,则键的极性不能完全抵消, 其分子为极性分子。
(3)对物质密度的影响;
练习:
(04广东)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 在所有熔沸点升高
D.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例如 (1)分子间氢键:
(2)分子内氢键:
3. 氢键键能大小范围
氢键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是一种较弱 的作用力。
F—H---F 氢 键 键 能 (kJ/mol) 范德华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O—H--- O N—H--- N
28.1 13.4 568
18.8 16.4 462.8
H2O
H2Te SbH3 H2S HCl PH3 SiH4× H2Se AsH3 HBr HI
×
SnH4
×
GeH4
×
2
3
4
5 周期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在固态时是分子晶 体,其熔沸点与其分子量有关.对于同一主 族非金属元素而言,从上到下,分子量逐渐 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升高.而HF、H2O、 NH3却出现反常,为什么? 说明在HF、H2O、NH3分子间还存在除 分子间作力之外的其他作用.这种作用就是 氢键.
(3)解释CCl4(液体)CH4及CF4是气体, CI4是固体的原因。
它们均是正四面体结构,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 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CI4> CCl4 >CF4 >CH4
四卤化碳的熔沸点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100 沸点/℃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CH 4 NH3 HF
相对分子质量 32 46 60
沸点/℃ 64 78 97
请分析下表中数据
分子 CO 相对分 子质量 28 分子的 极性 极性 熔点/℃ -205.05 沸点/℃ -191.49
N2
28
非极性
-210.00
-195.81
(2)相对分子质量 相同 或 相近 时,分子的极性 越 大 ,范德华力越 大 ,熔、沸越 高 。
知识积累: (1)不属于化学键 (2)一般表示为: X—H----Y(其中X、Y为F、O、N) 表示式中的实线表示共价键,虚线表示氢键。 (3)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与电负性大且 r 小的原子(F, O, N)相连的 H ; ② 在附近有电负性大, r 小的原子(F,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