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十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铝合金的组成及特点,测定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2.掌握氧化物法、络合滴定法和复合终点指示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熟悉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步骤1.氧化物法测定铝含量氧化物法是一种用氨水作溶剂,把铝化合物氧化成铝酸盐或羟基铝盐,然后滴定测出其中的铝离子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操作前烧制铝汞合金样品。

将磨成粉末的样品装入干燥的石棉漏斗中,加入足够的银汞溶液(每克样品需加5-6 ml银汞溶液)混合均匀后,用阀门调节速度缓慢通入稀硫酸,反应完毕,冷却取出,滤去不溶物,洗涤干净,洗涤液收集混合溶液容器中。

(2) 加热酸沉淀。

将洗涤液转移到300 ml锥形瓶中,通入氢氧化钠至中性,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后按锥形瓶体积的1.5%加热稀硫酸至钻石形状出现,冷却备用。

(3) 中和溶液、滴定。

将200 ml容量瓶中加入25 ml5.5mol/L氨水,加去离子水定容,用溶液先清洗瓶口再析出10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向黄色瓶中加入5 ml样品溶液、零样溶液、1 ml的铝标准溶液,加入5 ml5.5 mol/L的氨水和1 ml的矾酸铵,摇匀后予少量亚甲蓝溶液,继续滴加氧化氢水直至蓝色消失,用0.1 mol/L EDTA-Na2溶液标定。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用络合剂与铝离子形成络合物,然后滴定测定络合物中铝离子的方法。

络合滴定法适用于铝含量较少的样品。

具体步骤如下:(1) 操作前需要烧制样品。

将磨成细粉末的样品称取0.25 g,在花岗岩锅中加入6 ml 氨水和3 ml氯化铵,加热约10 min,制成铝铵络合物,冷却后取出,加去离子水稀释至标准体积(约100 ml)备用。

(2) 标定EDTA溶液。

将空滴定管取冷却后的铝铵络合物加入到200 ml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至标记线,由于EDTA溶液颜色变化是不明显的,因此必须加入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是二甲苯橙。

然后将已配好的标定EDTA-Na2溶液(0.1mol/L)倒入滴定池中。

铝合金铝含量

铝合金铝含量

铝合金铝含量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的性能与其成分密切相关,其中铝含量是影响铝合金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铝合金中铝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一、铝合金中铝含量的定义及测定方法1. 铝含量的定义铝合金中的“铝含量”指的是该材料中纯铝所占比例,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例如,某种铝合金中含有90%的纯铝,则该材料的“铝含量”为90%。

2. 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铝含量”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法或物理测试法。

其中,化学分析法包括电解法、滴定法、光度法等多种方法;物理测试法则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

二、不同铝含量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1. 铁素体相变温度随着铝含量的增加,铝合金中铁素体相变温度会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纯铝的存在可以抑制铁素体的形成,从而使得相变温度降低。

因此,在一些对铁素体敏感的应用领域(如高温应用),需要考虑铝含量对相变温度的影响。

2. 强度和延展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铝含量的增加,铝合金的强度会逐渐提高。

这是由于纯铝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界滑移和位错运动。

但是,当铝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晶粒尺寸过大、材料脆性增加、延展性下降等问题。

3. 耐腐蚀性随着铝含量的增加,一些特定类型的耐腐蚀性能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高纯度纯铝可以有效地抑制氧化反应和金属间反应,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4. 可焊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铝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可焊性也会提高。

这是由于纯铝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氧化物和杂质,从而提高焊接时的可靠性。

但是,当铝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材料变得不稳定、难以加工和焊接。

5. 导电性铝合金中的纯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铝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也会相应提高。

但是,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半导体行业),需要考虑杂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三、不同类型铝合金中铝含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铝合金中,其铝含量也存在差异。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钒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其中铝是钒铝合金中的重要成分之一,铝的含量对钒铝合金的性能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对于保证钒铝合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介绍。

一、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指直接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等。

1.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钛、硅、铝等元素发射光谱特征进行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和多元素分析能力等优点,适用于分析铝含量较低的钒铝合金。

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铝定量测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显色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实验室分析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快速检测。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元素荧光X射线强度,结合标准样品的关系,计算得到铝的含量,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2. 能谱分析法(EDX)能谱分析法是利用样品被电子轰击后产生的特征X射线进行元素分析的方法,同样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特点,适用于分析钒铝合金中其他元素含量是铝的多元素体系。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铝含量较低的钒铝合金,光谱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可以满足对低含量的铝进行准确测定的需求;对于铝含量较高的钒铝合金,间接测定法更加合适,可以通过测定钒、铁等元素的含量,快速计算得到铝的含量。

测定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实际样品的特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分析成本等因素。

在确定测定方法时,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a383铝合金成分国标

a383铝合金成分国标

a383铝合金成分国标标准编号:GB/T 3190-2008标准名称: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测定引言: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纯铝、铝合金及其材料中铝的化学成分测定,包括铝合金中各元素含量的测定和检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工业用纯铝:经精炼处理的纯度为99.00%及以上的铝材料。

2.铝合金:以铝为主要元素的合金材料,其它元素的总含量大于等于1.00%且小于等于99.00%。

3.铝合金牌号:根据GB/T 3191建立的符合国标标准的铝合金牌号。

4.检验批:生产中近似生产条件、性质和状态相同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种生产方式、同一状态的材料组成的数量。

5.批量:一次生产中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材料的全部数量。

6.全量样:从每一批中取相等的若干份样品混合而成的总样品。

7.平衡量:塑料一定时间后达到的质量均衡值。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1. 定量分析法本方法适用于铝合金中主、次元素的化学定量分析。

2. 光谱法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5.2 钨丝熔融-化学分析法6. 其它方法6.1 表面吸附-化学分析法6.2 铸坯激光脱附-质谱分析法参考标准:GB/T 3191-1998,铝及铝合金牌号GB/T 5237-2008,建筑用铝合金型材GB/T 8945-2012,电石生产中采用的硬质石墨电极GB/T 10561-2012,铝及铝合金钢丝、钢绞线和钢帘线GB/T 2970-2016,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GB/T 5293-1999,力学性能试验机指示误差的检定和校正方法GB/T 5313.3-2010,气相色谱分析GB/T 6542-2008,铝及铝合金承压零部件用数字化射线仪验收标准 GB/T 3956-1997,温度计校准规范GB/T 5137.2-2015,振动强度测量法GB/T 5238-2004,交流电机工作温度分级GB/T 14976-2014,连续铸轧铝及铝合金带材和薄板GB/T 18604-2008,铝及铝合金含氧量的测定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实验三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铜滴定法)

实验三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铜滴定法)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EDTA 置换滴定法一、方法原理铝离子(Al 3+)与EDTA 络和反应的速度较慢,不能用直接法来滴定,因此采用置换滴定法。

首先加入过量的EDTA 溶液(不必定量),调节pH = 3.5左右(用甲基橙指示剂指示),煮沸2~3min ,使Al 3+与EDTA 完全络合。

同时其他干扰离子也与EDTA 反应,用六次甲基四胺调节pH 为5~6,用PAN 指示剂(1-(2-吡啶偶氮)-2-萘酚)指示,趁热用铜标准溶液除去过剩的EDTA 。

此时,加入适量的NH 4F ,利用F -与Al 3+生成更稳定络合物这一性质,置换出与Al 3+等物质的量的EDTA 。

经加热煮沸后,再用铜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此可计算出试样中铝的含量。

反应如下:AlY - + 6F - = AlF 63- + Y 4- , Y 4- + Cu 2+ = CuY 2-煮沸后趁热滴定是为了防止PAN 指示剂僵化。

二、实验试剂(1) HCl-HNO 3混合酸:在500mL 水中加400mLHCl 、100mLHNO 3,混匀。

(2) 20%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 0.02 mol/L EDTA 溶液(4) 1% NaOH 溶液(5) 甲基橙指示剂(6) 0.1% PAN 指示剂(7) 0.01mol/L CuSO 4标准溶液:称2.500 g CuSO 4·5H 2O ,于1000mL 大烧杯中,加入1:1 H 2SO 42~3滴,蒸馏水溶解并稀释为1L 。

三、分析步骤准确称取试样0.10g (准确到0.0002g )于小烧杯中,加入5mL HCl-HNO 3混合酸和5mL 水,于电热板上小心加热溶解。

取下冷却后,慢慢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吸取25.00mL 试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20 mL ,0.02 mol/L EDTA 15.00mL 。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慢慢滴加1% NaOH 溶液,使溶液变为橙色。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W2 W3 W3 W4
2
3
七、思考题
• 为什么不能用EDTA络合滴定法直接测定铝? • 在NH4F置换,EDTA络合滴定铝中,分析 指示剂二甲酚橙几次颜色变化的原因。 • 第一次终点,是否需要准确滴定?是否需 要记录Zn2+标液的体积?
计算结果:
(cV ) Zn Al% 100% 25.00 m 250
三、试剂及仪器
• 试剂
NaOH(200g/L); HCl(1+1),(1+3);EDTA(0.02mol/L);二甲酚橙 (2g/L) ;氨水(1+1);六次甲基四胺((200g/L); Zn2+(0.02mol/L);NH4F(200g/L);铝合金试样。
实验十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及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数据处理 七、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 了解返滴定法; • 接触复杂物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 掌握铝合金中铝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 由于Al3+易水解而形成一系列多核氢氧基络合物,且与 EDTA反应慢,络合比不恒定,常用返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加入定量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加热煮沸几分钟,使络合 完全,继在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 液滴定过量的EDTA。然后,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至沸,使 AlY-与F-之间发生置换反应,释放出与Al3+等物质的量的EDTA, 再用Zn2+盐标液滴定释放出来的EDTA而得到铝的含量.有关 反应如下: • pH = 3.5时, Al3+(试液)+ Y4-(过量)=AlY- , Y4-(剩) • pH = 5~6时,加XO指示剂,用Zn2+盐标液滴定剩余的 Y4Zn2+ + Y4-(剩) = ZnY2终点: Zn2+(过量)+ XO= Zn-XO 黄色 → 紫红色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返滴定、xo)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返滴定、xo)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返滴定、xo)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铝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技巧。

2.了解返滴定和X射线荧光分析在铝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返滴定法1.1 基本概念返滴定是以一种化学反应为驱动力,通过溶液中不断连续地滴加成量已知的试剂,使试剂经过反应与溶液中所含的待测物充分反应得出准确含量的一种方法(也称为反向氧化滴定,或称自动返滴定)。

1.2 适用范围及优点返滴定法适用于测定无机物的化学含量,特别是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含量。

它有准确、快速、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所需试剂简单和易得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制药工业和化工生产中快速测定药物中金属离子含量、评价复合融合剂的效果、监测发酵过程中污染物的含量、质量控制等领域。

1.3 基本原理以测定铝含量为例。

铝可溶于酸中形成Al3+离子,与EDTA络合剂形成无色络合物,其配合物常数很大,所以可以溶于水。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Al3+ + H2Y2- → AlY^- + 2H+加入少量醋酸使溶液中EDTA络合剂的稳定性增加,当滴加过量的EDTA-K2试剂时,溶液又可与EDTA络合剂反应,溶液中的Al3+离子便与EDTA络合物脱离反应,起始滴定点达到。

反应完的EDTA测定液中还存在氧化性较强的Cr(VI)离子,它与少量I-离子在NaHCO3的缓冲溶液中发生反应,使Cr(VI)被还原成Cr(III)离子,并同时将I-离子氧化成I2,形成了黄褐色I2溶液。

当返滴加I-时,I-与I2反应,发生显色,溶液由黄褐色转变为蓝色,滴定点达到,反应式如下:I2 + 2 e- → 2 I-2 HI + I2 → 2 HI3总反应方程式如下:Al3+ + H2Y2- + H+ → AlY^- + 2H+Cr2O7^2- + 14H+ + 6 I- → 2Cr3+ + 3I2 + 7H2O2Na2S2O3 + I2 → Na2S4O6 + 2 NaI2. X射线荧光分析法2.1 基本概念X射线荧光分析是利用X射线的诱导作用,使由物质组成的样品发射出特定的荧光X射线,然后用荧光X射线来表示材料成分的一种分析方法。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钒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通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件、汽车零部件、电池壳体等。

而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直接影响着合金的性能和工艺特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

本文将简要介绍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重要性钒铝合金是一种含有钒和铝的合金,钒主要是提高合金的硬度和耐热性能,而铝则是为了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而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直接关系到合金的性能和工艺特性。

合金中的铝含量过低,会影响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而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合金的硬度和耐热性能。

准确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对于控制合金的成分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测定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但是操作复杂,耗时耗力,且只适用于少量样品的分析。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合金中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仪器测定合金中铝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成本较高。

3. 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主要是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显微镜等,对合金中的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通过测定样品中X射线的荧光强度,来计算样品中铝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且精度较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钒铝合金中铝含量测定的应用1. 工业生产方面在钒铝合金的工业生产中,测定合金中的铝含量,可以帮助生产厂家控制合金的成分和性能,保证产品质量。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

铝合金中Al,Fe,Cu的测定

定量分析综合实验——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研究报告班级:05091135姓名:***2008年1月铝合金中Al、Fe、Cu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一、铝含量的测定(置换滴定法):采用返滴定法测定时,先调节溶液pH为3.5,加入过量的EDTA煮沸,是Al3+与EDTA 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即可求得Al3+的含量。

但返滴定法选择性不高,所有与EDTA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金属离子都干扰测定,在复杂试样中的铝测定,需要在返滴定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置换滴定法测定。

利用F-和Al3+生成更稳定的AlF63-性质,加入NH4F以置换出与Al3+等量络合的EDTA,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之,从而精确计算Al3+的含量。

置换滴定法测定Al3+时,Ti4+、Zr4+、Sn4+发生与Al3+相同的置换反应而干扰Al3+的测定,这时可以加入络合掩蔽剂将他们掩蔽。

根据滴定所消耗的体积,再由下式计算出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250*(CV)Zn Mw(Al)= *100%20*0.1006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邻二氮菲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含量在0.1~6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显色前需要用盐酸羟胺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再根据下式即可计算式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再由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铁的含量:50*CVMw(Fe)%= *100%20*m三、铜含量的测定1、碘量法测铜:以浓硝酸溶解,尿素溶液分解氮氧化物,加氟化钠,冷至室温,加碘化钠,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2Cu2++4I-==Cu2I2 ↓+I2I2+2S2O32-==2 I-+S4O62-Cu2I2+2SCN-==Cu(SCN)2↓并以下式计算铝合金中铜的含量:250*CV(Na2S2O3)Mw(Cu)= *100%20*0.9801测定范围(铜含量)0.1%。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由于Al3+离子易水解;易形成多核羟基络合物;在较低酸度时;还可与EDTA形成羟基络合物;同时Al3+与EDTA络合速度较慢;在较高酸度下煮沸则容易络合完全;故一般采用返滴定法或置换滴定法测定铝..返滴定法是在铝合金溶液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在p H 为 3~4时煮沸几分钟;使Al3+与EDTA配位滴定法完全;继而在p H为5~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而得到铝的含量..但是;返滴定法测定铝缺乏选择性;Mg、Cu、Zn等离子能与EDTA形成稳定配合物的离子都干扰..对于像合金、硅酸盐、水泥和炉渣等复杂试样中的铝;往往采用置换滴定法以提高选择性..采用置换滴定法时;先调节pH值为3~4;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煮沸;使Al3+与EDTA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的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盐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不计体积..然后;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至沸;使AlY-与F-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并释放出与Al3+等物质的量的EDTA:AlY-+6F-+2H+═AlF63-+H2Y2-释放出来的EDTA;再用Zn2+盐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即为终点..试样中如含Ti4+、Zr4+、Sn4+等离子时;亦同时被滴定;对Al3+离子的测定有干扰..Mg、Cu、Zn等离子不干扰..试剂:NaOH200g/L;浓度高;为避免浪费;实验时由学生自己配所需量;HCl1:1;EDTA溶液0.02mol·L-1;氨水1:1;六次甲基四胺200g/L; 锌标准F溶液200g/L;塑料瓶;试样溶液约0.02mol/L;NH4实验步骤1.200g/L NaOH溶液配制每人10mL2.铝合金的分解与处理:准确称取0.20~0.25g合金于50mL塑料烧杯中;加入10mL200g/L NaOH 溶液;并立即盖上表面皿;待试样溶解后必要时水浴加热;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然后滴加HCl1:1至有絮状沉淀产生;再多加10mL HCl1:1..将溶液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3.锌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0.15~0.20g 基准锌片于1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加5mL1:1 HCl;待完全溶解后;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备用..4. 样品铝含量测定吸取试液2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 0.02mol·L-1EDTA溶液;二甲酚橙指示剂2滴;用氨水1:1调至溶液恰呈红色中和分解时的过量酸;pH7~8;红色为二甲酚橙在此酸度的本色;然后滴加1:1 HCl 使溶液再变为黄色二甲酚橙在酸性条件下的本色;将溶液煮沸3min左右Al和EDTA 充分反应;冷却;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mL酸度调整到pH5~6;此时溶液应呈黄色pH5~6;有过量EDTA;如不呈黄色;可用HCl调节;再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2滴;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黄色刚好变为紫红色紫红色为F溶液10mL;将溶液加热Zn-二甲酚橙配合物颜色;此时不计体积..加入NH4至微沸置换反应发生;流水冷却;再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2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应滴加1:1 HCl使溶液呈黄色;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时;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的锌溶液的体积;计算Al的百分含量..。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找到合适的测量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原理: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

本实验采用滴定法测定。

实验步骤:
1.将0.3g的样品加入到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的盐酸和20mL的硝酸, 放置于热水槽中加热3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2.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0mL的蒸馏水。

3.加入15mL的氨水,用盐酸将溶液中的氨滴到中性为止。

4.加入10mL的氧化钠,并用甲醛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染色消失。

5.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铝的含量。

实验数据及计算:
1.取铝样品0.3g,加入20mL的盐酸和20mL的硝酸溶解,得到溶液体积
V1=40mL。

2.加入50mL的蒸馏水以稀释,得到溶液总体积V2=90mL。

3.加入15mL的氨水,用盐酸将溶液中的氨滴到中性为止。

4.加入10mL的氧化钠,用甲醛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染色消失,耗用甲醛钠标准溶液30.8mL。

则由计算公式:
n(Al)= N(甲醛钠标准溶液)×V(甲醛钠标准溶液)/ V(铝样品)×F (甲醛钠标准溶液浓度)/ M(铝样品)
可得铝的含量为:
n(Al)= 0.1mol/L ×30.8mL/0.3g ×0.1mol/L/26.98g/mol = 3.60%
实验结论:
本实验采用滴定法测定铝合金样品中铝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铝合金的含铝量测定。

在本实验中,铝合金中铝的含量为3.60%。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六、数据处理
• Zn2+标液浓度的标定
序 号 1 VEDTA /mL VZn2+ /mL cEDTA/ mol/L cZn2+ mol/L C平均值 平均相 mol/L 对偏差
2
3
实验内容 称量瓶+样品 ( g) W1 W2 样品重量 (g)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样品 序号 1 滴定剂 用量 计算 结果 平均 值 平均相 对偏差
• 把Zn2+滴入锥形瓶中,用来与多余的EDTA络合, 当溶液恰好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时停止滴定。 • 于上述溶液中加入10mL NH4F ,加热至微沸,流 水冷却,再补加2滴二甲酚橙,此时溶液为黄色。 再用Zn2+标液滴定,当溶液由黄色恰好变为紫红 色时即为终点,根据这次标液所消耗的体积,计 算铝的质量。
• pH = 3.5时, Al3+(试液)+ Y4-(过量)=AlY- , Y4-(剩) • pH = 5~6时,加XO指示剂,用Zn2+盐标液滴定剩余的 Y4Zn2+ + Y4-(剩) = ZnY2终点: Zn2+(过量)+ XO= Zn-XO 黄色 → 紫红色 置换反应: AlY-+6F-=AlF63-+Y4-(置换) 滴定反应: Y4-(置换)+ Zn2+= ZnY2终点: Zn2+(过量)+ XO= Zn-XO 黄色 → 紫红色
实验11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试剂及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数据处理 七、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 了解返滴定法; • 接触复杂物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 掌握铝合金中铝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合金材料,其中主要成分是铁和铝。

铁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等领域。

金属铝是铁铝合金中重要的成分之一,检验金属铝的含量和质量是保证铁铝合金性能的重要步骤。

金属铝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铁铝合金中常用的金属铝检验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金属成分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样品进行溶解、沉淀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确定金属铝的含量。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通常选择适当的酸性溶液将样品溶解,然后加入沉淀剂将其他金属元素沉淀,最后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金属铝的含量。

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但缺点是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仪器设备,且耗时较长。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属样品的光谱发射或吸收特性,来确定其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光谱分析法中,常用的有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发射光谱(AES)等。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可以利用AAS或AES分析金属样品中的铝含量。

通过光谱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金属铝的含量,且无需样品溶解操作,操作简便。

三、X射线衍射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材料中晶体衍射出的X射线衍射图案,来确定材料中各种晶体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案,从而确定金属铝的含量和结晶度。

X射线衍射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对材料结晶结构的分析和金属成分的测定。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以确保铁铝合金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

第二篇示例:铁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合金材料,通常由铁和铝的比例组成。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铝铁合金中铝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铝铁合金中铝
万方数据
有关报名(考核 等 详 情"可 向 南 京 计 量 测 试 技 术 成 果 应 用开发中心咨 询% 欢 迎 各 企 事 业 单 位(大 专 院 校(研 究 所 及 有 关 单 位 积 极 报 名 % 培 训 通 知 等 有 关 资 料 "来 电 即 寄 %
联 系 电 话!#0%4-,,-#%#2"-,,/#%#%" 传 真!#0%4 -,%-#/30"通讯地址!南京市 解 放 路 / 号"邮 政 编 码!0!##!2" 联 系 人 !陈 苗 荣 "徐 瑶 %
引证文献(3条)
1.曾静 EDTA滴定法快速测定硅钡合金、硅铝合金、硅铝钡钙合金、硅钡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期刊论文]-铁合金
2008(5)
2.王瑞斌 氟铝酸钾法快速测定铝合金及铝盐中铝含量的研究[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8) 3.马冲先.吴诚 金属材料分析[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 2006(12)
以两次 7=;* 标 准 溶 液 的 加 入 量 及 硝 酸 铋 标 准溶液的加入量之差计算铝含量$
:! 结 果 与 讨 论
:$9! 试 样 分 解 分解铝铁的溶 剂 一 般 为 盐 酸"在 本 法 中 盐 酸 对
后面 的 测 定 有 一 定 的 干 扰$ 本 法 用 X>H4X81"% X81"%X0+1,%X81"4X0+1, 几 种 混 合 酸 进 行 试 样分解$试验 发 现"溶 样 效 果 X>H最 好"但 试 液 中 的 >H( 却必须用 X0+1, 冒烟赶尽"否则在用铋盐回 滴 7=;* 时 由 于 生 成 ?N1>H使 得 测 定 无 法 进 行$ 硝酸则由于产生钝 化 反 应 无 法 完 全 分 解 试 样"滴 定 介质却以硝酸介质为佳$硫酸分解速度较盐酸慢" 却 也 十 分 完 全 "本 文 选 择 稀 硫 酸 低 温 分 解 试 样 后 "再 加硝酸破坏碳化物$ :$:! 酸 度 试 验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钒铝合金是由钒和铝组成的合金,其铝含量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铝的含量决定
了合金的性能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测定铝含量的方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

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合金中不同元素的光谱来分析其成分的方法。

测定钒铝合金中
铝含量的光谱法常用的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OES)。

在AAS中,首先需要将钒铝合金样品溶解于酸中,并稀释至一定浓度。

然后,将溶液
中的铝原子过渡到高能级,然后测量其原子吸收光谱。

根据吸收光谱的强度,可以确定铝
的含量。

电化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流或电位来分析合金成分的方法。

测定钒铝合金中铝含量
的电化学法常用的有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

在恒电流法中,首先需要将钒铝合金样品制备成电极,并将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然后,通过施加一定的电流来使合金中的铝原子产生电化学反应,并测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电流变化的曲线,可以确定铝的含量。

铝合金含量测定

铝合金含量测定

Al3++ H2Y2- =Al Y-+2H+ •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加入六次甲基四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冷却,加入六次甲基四 胺溶液,加入二甲酚橙( )指示剂, pH值为 胺溶液,加入二甲酚橙(XO)指示剂,调pH值为 盐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EDTA, 5~6,以Zn2+盐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Zn2++ H2Y2- =ZnY2-+2H+ 溶液,加热煮沸, 加入200g 200g·L 加入200g L-1NH4F溶液,加热煮沸,使

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mL, 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mL,加2滴二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mL 甲酚橙指示剂,此时溶液如呈黄色( 甲酚橙指示剂,此时溶液如呈黄色(如呈 呈黄色 红色?),滴加(1+1)氨水调至溶液恰好变 红色?),滴加(1+1)氨水调至溶液恰好变 ?),滴加(1+1) 成红色,再滴加3 mol·L-1HCl溶液,使溶液 成红色,再滴加3 mol L HCl溶液, 溶液 恰呈黄色。 0.01mol L 恰呈黄色。用0.01mol·L-1Zn2+盐标准溶液滴 定溶液由亮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定溶液由亮黄色变为紫红色即为终点 (不 亮黄色变为紫红色 计滴定的体积) 计滴定的体积)。
w AL (cV ) Zn × M Al = × 100% 3 ms × 10
7.
请解释本实验中各步骤的意义 本实验中各步骤的意义
Hale Waihona Puke 验步骤1.样品的预处理 1.样品的预处理 准确称取0.1g左右铝合金于100mL塑料烧 左右铝合金于 准确称取 左右铝合金 塑料烧 溶液, 杯中,加入10mL 200g·L-1NaOH溶液,在水 加入 溶液 浴中加热溶解,待样品大部分溶解(有少许黑 浴中加热溶解,待样品大部分溶解( 溶解 大部分溶解 渣为碱不溶物) 滴加 待全部絮 渣为碱不溶物),滴加6mol·L-1HCl待全部絮 待全部 状沉淀溶解,再多加 状沉淀溶解,再多加10mL,少许黑渣溶 , 解后,将上述溶液定量转至 解后,将上述溶液定量转至250mL容量瓶 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稀释至刻度,摇匀。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测定了几种铝合金中铝含量。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碳酸盐铝转化为氧化铝,然后将氧化铝还原为纯铝,最后用称量法测定纯铝的质量,从而计算出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各种铝合金的铝含量分别为:A合金为81.4%,B合金为90.2%,C合金为95.1%。

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中小型铝合金企业的质量检测。

关键词:铝合金;铝含量;称量法;质量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铝合金的生产原理和工艺过程;3.熟悉称量法的使用,并应用于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铝是重要的轻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铝合金是铝与其他元素合金化后的产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铝合金中铝元素的含量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铝合金中铝元素的准确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的是将铝合金中的铝元素还原成纯铝的方法,并通过称量法计算纯铝的质量,最终计算出铝合金中铝元素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将待测铝合金样品称取2.0g,加入烧杯中,加入10mL浓硝酸、15mL蒸馏水和3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至样品完全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

2.取50mL步骤1的溶液,酸化加入适量过量的碘酸钾溶液,煮沸2min,使溶液中碘的氧化数由+5变为+7,转移至一个锥形瓶中。

3.加入适量过量的锌粉,反应30min,铝被还原成纯铝沉淀。

倾倒上清液,用蒸馏水洗涤至无碘酸根离子,将沉淀转移至滤纸上,用蒸馏水和醇轻轻洗涤,干燥于80℃至常重。

4.用电子天平称量纯铝沉淀的质量,计算出铝合金中铝元素的百分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三种铝合金样品进行实验,测量出纯铝沉淀的质量分别为:A合金0.5986g,B合金0.9042g,C合金1.0278g。

计算得到A、B、C三种铝合金中铝的含量分别为81.4%,90.2%,9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Al3+离子易水解,易形成多核羟基络合物,在较低酸度时,还可与EDTA 形成羟基络合物,同时Al3+与EDTA络合速度较慢,在较高酸度下煮沸则容易络合完全,故一般采用返滴定法或置换滴定法测定铝。

返滴定法是在铝合金溶液中加入定量且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在pH
为3〜4时煮沸几分钟,使Al3+与EDTA配位滴定法完全,继而在p H为5〜6 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EDTA而得到铝的含量。

但是,返滴定法测定铝缺乏选择性,Mg、Cu、Zn等离子能与EDTA形成
稳定配合物的离子都干扰。

对于像合金、硅酸盐、水泥和炉渣等复杂试样中的铝,
往往采用置换滴定法以提高选择性。

采用置换滴定法时,先调节pH值为3〜4,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煮沸,使Al3+与EDTA络合,冷却后,再调节溶液的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盐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不计体积)。

然后,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至沸,使AIY-与F-之间发生置换反应,并释放出与Al3+等物质的量的EDTA :
AIY-+6F-+2H+ TlF63-+H2Y2-
释放出来的EDTA,再用Zn2+盐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即为终点。

试样中如含Ti4+、Zr4+、Sn4+等离子时,亦同时被滴定,对Al3+离子的测定有干扰。

Mg、Cu、Zn等离子不干扰。

试剂:
NaOH (200g/L,浓度高,为避免浪费,实验时由学生自己配所需量);HCI (1:1),EDTA 溶液(0.02mol L-1),氨水(1:1),六次甲基四胺(200g/L),锌标准溶液(约0.02moI/L),NH4F溶液(200g/L,塑料瓶),试样
实验步骤
1. 200g/L NaOH 溶液配制(每人10mL)
2. 铝合金的分解与处理:
准确称取0.20〜0.25g合金于50mL塑料烧杯中,加入10mL200g/L NaOH
溶液,并立即盖上表面皿,待试样溶解后(必要时水浴加热),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然后滴加HCI (1:1)至有絮状沉淀产生,再多加10mL HCI (1:1)。

将溶液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 锌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5〜0.20g基准锌片于1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加5mL1:1 HCl,待完全溶解后,用少量水冲洗表面皿,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备用。

4. 样品铝含量测定
吸取试液25.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 0.02mol L-1 EDTA溶液,
二甲酚橙指示剂2滴,用氨水(1:1)调至溶液恰呈红色(中和分解时的过量酸,
pH7〜8,红色为二甲酚橙在此酸度的本色),然后滴加1:1 HCl使溶液再变为黄色(二甲酚橙在酸性条件下的本色),将溶液煮沸3min左右(Al和EDTA充分反应),冷却,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mL (酸度调整到pH5〜6),此时溶液应呈黄色(pH5〜6,有过量EDTA ),如不呈黄色,可用HCI调节,再补加二甲酚橙
指示剂2滴,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从黄色刚好变为紫红色(紫红色为Zn-二甲酚橙配合物颜色,此时不计体积)。

加入NH4F溶液10mL,将溶液加热至微沸(置换反应发生),流水冷却,再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 2 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应滴加1:1 HCl 使溶液呈黄色,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时,即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锌溶液的体积,计算Al 的百分含量。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