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道德判断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分享
分享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分享的特点是使交往双方共享物品拥有者的资源并使双方受益。婴幼儿不与人分享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婴幼儿的分享观念没有形成。二是家庭教育不当.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的主要任务
VS
道德概述
道德和品德
(1)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用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与行为。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个体遵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或倾向。(2)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其发生、发展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体的存亡和好坏为转移。品德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依附于具体存在的个人,服从个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也服从社会的发展规律。(3) 二者的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只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因素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
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抚养者要为婴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满足婴幼儿成长和社会化发展中的各种需要,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产生;再次,家长还应帮助幼儿注意观察和实践人际互助,逐步向幼儿渗透交往规则。
0—3岁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及教育
目 录
CONTENTS
亲社会行为与道德概述
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0—3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作者:丁芳作者单位:山东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刊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2001 16(1) 分类号:B84 关键词:观点采择移情亲社会行为儿童。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摘要: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

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关系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

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作者:金雪莲张丽红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中图分类号]Q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1.2 儿童四种亲社会行为及发展特点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四个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领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下面就分别从这四个领域来探讨它们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是指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他人情感或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感,并且能够理解并回应这些情感的过程。

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移情能够促进个体的合作行为,增加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被试被引导去体验其他人的情感时,他们更倾向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道德推理是指个体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决策的过程。

研究表明,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那些更倾向于将道德问题与公正和平等相关联的人,更容易展现出亲社会行为。

此外,道德推理的素质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

例如,在一个研究中发现,道德推理水平高的大学生更愿意参与社区服务,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道德行为。

观点采择是个体在与别人交流时接受和考虑对方所表达的观点的过程。

研究表明,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一些研究表明,倾向于采纳其他人的观点的人更容易展现出亲社会行为。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两个组别中分别给予同样的负面情境,但一组被试被告知情境由自己的同事导致,而另一组则没有被告知。

结果表明,被告知情境由自己的同事导致的被试更愿意去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总体来说,四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不是单向的。

很多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移情能够促进个体的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则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来促进道德推理。

理解和熟知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

霍夫曼认为, 移情是通过两种方式与亲社会 行为相关的。第一, 当移情的儿童看到别人处在 危险中时, 他就会产生情感上的痛苦, 儿童经常 通过帮助或分享来减轻这种痛苦。 第二, 当亲社 会行为使别人产生高兴或幸福的情感时, 移情的 儿童也能体验到这些积极情绪。这种相关方式 的心理实质是当个体获得足够的特定情境下的 信息时, 就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 评价, 并 做出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倾向的决定。当个体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特定情境评定为符合个体的 经验和准则时, 就会诱发出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 也即移情的出现。这种情感就会激发起个体趋 向于亲社会行为, 这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就有积 极的引导作用。反之, 个体获得的是消极的情感 反应, 就会阻止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综上所述, 移情既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 驱动力, 又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中介过程。 因此, 研究移情现象, 对儿童品德的培养有着重
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它是指包括利他 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的行为, 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 这 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的。 但从动机看, 分属不 同层次和水平, 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 行为。因为利他行为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亲社会 行为, 它并不企望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亲社会 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 基础,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它受到人类社会 的肯定和鼓励。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
能激发、 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是个体亲社会 行为的推动器。利用移情来教育儿童, 使其具有
内在的自 我调节能力, 比一味的限制、 要求这种 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能深刻体验他人的情绪、 情感的儿童, 以后遇到类似情境要作出消极行为 前, 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 浮现出受害同伴的 痛苦表情, 于是便会抑制 自己的消极行为, 而作 出互助、 分享、 谦让等积极行为。 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 就已有表现。研究表明, 2 8 -1 个月的婴儿已具 有同情行为、 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婴儿在与抚 养者的交流过程中, 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 注意与他们自 身要求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 婴儿会通过 自己的忧虑来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 应。1 个月的婴)能对其兄妹表示关心, 4 七 并知 道如何使他们高兴, 使他们喜欢 自己, 并以自己 特有的方式向他们提供注意、 同情、 关心、 分享和

儿童的道德判断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儿童的道德判断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18. 050 10. 60 3 3
移情 (C)
48. 050 1
48. 050 28. 21 3 3
A ×B
5. 000 1
5. 000 2. 94 3 3
A ×C
12. 800 1
12. 800 7. 52 3 3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200 1
7. 200 4. 23 3
A ×B ×C
8. 450 1
亲社会行为 。 4. 实验步骤 (1) 施测 DIT。(2) 两周后 ,在实验班实施
移情唤醒操作 ,操作程序同预备实验步骤 (1) 。控制班则无 此操作 。(3) 几分钟之后 ,给所有的被试提供在双休日帮助 一位孤寡老人的机会 ,并用问卷测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5. 计分方式 将被试选择助人时间的数量作为衡量其 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指标 。如果被试不给予帮助 ,得 0 分 ;打 算帮助半天 ,得 1 分 ;打算帮助 1 天 ,得 2 分 ; ……打算帮助 4 天 ,得 8 分 。
移情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着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 用的具体涵义是 :道德判断与移情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 ,它 们不是孤立进行的 。
近几年来 ,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以及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有一些 。像刘建媛关 于中学生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 ;李辽 关于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等等 ,但这些 研究大多从教育干预的角度来考察 ,而且结论也不尽相同 。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尚未见到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 、 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材料公诸于世 。因此 ,我们期 望通过该实验研究 ,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探求影响亲社会行为 的内外因素和内部机制问题 ,并考察认知 、情感与亲社会行 为的关系 ,能够为研究我国儿童品德发展积累资料 ,为促进 他们的健康发展 ,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可靠 的心理学依据 。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引言5-6岁是儿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同理心、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关注等,是其对待他人感受的能力和行为表现。

而移情训练作为一种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移情训练概述移情训练,也被称为同理心训练或情感训练,通过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注,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

幼儿需要学会辨认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便能够更好地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其次,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能力。

同理心是指对他人感受的共情和关注,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最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合作与分享是幼儿在社交互动中将同理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能力,帮助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好地表现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训练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以下将从同理心、合作与分享以及社交关系等方面来讨论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首先,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研究发现,经过移情训练后,幼儿对他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关注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并主动提供帮助。

此外,移情训练还能够促进幼儿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培养出更多的关爱和同情心。

其次,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解决冲突等。

他们会更愿意与他人分享,并学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作者:贺子芩孟蓉付亚婷陶安龙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研究小学四年级学生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被试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是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水平转变的关键时期,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本文选取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681份,有效问卷658份,男生338人,女生320人,373人为独生子女。

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基本移情量表》由Jollife和Farrington编制,修订后的量表包含16个项目。

《亲社会倾向量表修订版》由寇或等人编制,共26个项目6个维度,PTM的6个分量表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的、紧急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0.78、0.76、0.74、0.73、0.56,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19、0.76、0.80、0.80、0.79、0.80,量表修订后的维度划分适用于中国的儿童青少年样本。

1.2.2数理统计法根据所得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四年级学生移情水平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被试移情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知,女生在认知移情、情感移情和移情总分各维度上的水平要显著高于男生,显著性水平达到0.05或0.01;在认知移情的维度上,独生子女的移情水平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显著性水平为0.01。

2.2四年级学生亲社会倾向的差异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被试亲社会倾向的差异进行了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知,女生在匿名的、利他的、依從的、情绪的、紧急的亲社会倾向和亲社会倾向总分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显著性水平为0.01或0.052.3四年级学生移情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被试移情与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引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友爱、合作和关心他人的行为。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发展亲社会行为。

本文旨在探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一、幼儿园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创设积极友好的合作氛围。

幼儿园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创设积极友好的合作氛围能够激发幼儿表达关心和友爱的欲望,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

幼儿园应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实践。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友爱情感和社交技能。

二、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1.分享行为。

分享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会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食物,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友爱。

2.合作行为。

合作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幼儿园里的活动常常需要幼儿共同合作完成,如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

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3.安慰行为。

当其他幼儿情绪低落或受伤时,一些幼儿会表现出关心和安慰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给予拥抱、安抚的话语,以减轻他人的痛苦。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规律1.初级阶段3-4岁的幼儿开始逐渐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能够表达出简单的关心和关注,但在实际行动中仍较为自私。

2.中级阶段4-5岁的幼儿开始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

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并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在合作中,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

3.高级阶段5-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亲社会行为能力。

他们可以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情绪状态,逐渐培养出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促进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方法1.家庭培养家庭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环境。

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亲密接触、给予爱与关怀,以及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习惯,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提供良好的基础。

儿童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儿童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钱前,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8级硕士研究生,现从事儿童发展研究。

1.引言移情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1]。

移情包括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绪成分,两个认知成分是辨认和命名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人观点的能力。

正因为移情既包含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认知,又包含了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情感,因此移情对利他行为、道德归因、社会判断都有重要的作用。

很多教育者都非常重视移情在德育中的作用,移情对道德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移情与道德判断:移情通过激活人头脑中特定的道德准则从而影响道德判断。

当他人处于不幸和身心痛苦时,个体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同情,或者会因为不能提供帮助而感到内疚。

这些移情情绪会使一个人意识中的与当前问题有关的道德准则更为突显和活跃,更有可能把它作为在思考道德问题时的重要依据,并最终得出相应的道德判断。

移情与道德价值观:移情的发展使一个人能注意引发他人情感状态的各种线索,使一个人能感受到他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个人状况与其情感的种种联系。

这能促使个体形成保护他人、呵护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倾向,而且在移情基础上产生愤怒、内疚、同情等情感,并促使个体产生不公平感。

因此,移情强化了个体具有的公平的道德价值取向或者关爱的道德价值取向。

移情与道德行为: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和角色承担能力[2]。

2.国内外学者对移情发展的研究霍夫曼(1982)年提出了一个“移情发展的模型”,移情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3]。

阶段1:物我不分的移情阶段(0-1岁),在生命的第一年,在儿童获得个体永久性概念之前,他人的苦恼引发综合的苦恼反应。

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1-2岁),在儿童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系研究综述钱前摘要: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研究作者:郭勇丁芳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年第04期一、引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1]。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心理理论和移情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两个因素。

以往对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数单独考察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或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丁芳[2]等认为心理理论和移情都是表现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两者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激发了亲社会行为。

单独考察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或者移情和亲社会行为无法全面揭示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

因此本研究使用相关研究法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图弥补以往研究的缺陷。

二、研究方法1、被试从苏州某小学二、四、六年级随机抽取95名学生为被试,其中二年级32名,四年级31名,六年级32名,各年级平均年龄分别为8.21岁、9.95岁、11.7岁。

各年级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2、研究工具心理理论的测量采用失言理解任务,亲社会行为测量采用胡艺馨[4]编制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同伴评定问卷,移情测量采用李小玲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移情量表。

三、研究结果1、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对心理理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进行两两的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心理理论和移情、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都相关显著(r=0.378,p=0.000;r=0.22, p=0.000; r=0.336, p=0.001)。

注:*,p2、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采用温忠麟[6]等(2005)提出的逐步回归的方法检验移情在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所具有的中介作用。

由表2所示,移情与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均相关显著,所以可以进行中介作用检验。

第一步,以心理理论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发现回归系数显著,c=0.378;注:*,p第二步,以心理理论为预测变量,以移情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回归系数显著,a=0.22;注:*,p第三步,以心理理论和移情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移情的回归系数显著,b=0.26;心理理论的回归系数显著,c’=0.34。

儿童的观点采择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①丁 芳(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关键词:观点采择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儿童中图分类号:B8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1)01—0010—04 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或内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理论学派只把其中的一个方面看作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基本的方面,把研究的兴趣和努力仅仅集中于其中一个发展过程的探讨上,对其他方面缺少应有的重视或置之不理。

如精神分析理论关注儿童人格或动机与情感的发展问题,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研究,而皮亚杰学派探讨的核心问题则是儿童对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认知发展问题。

这种局面曾长期主宰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然而,在社会性发展领域中,个体的认知与情感通常最终要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

换言之,三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探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于认知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基于下列的假设:当儿童发展了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他们对所推知的他人体验的适当反应能力也应该相应地增长。

观点采择能力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

一般来说,观点采择被分为三种类型:(1)知觉的观点采择,即理解他人书面的可视的观点的能力;(2)认知的观点采择,即预见并理解他人的思想、动机、意图和行为的能力;(3)情感的观点采择,即推断他人的体验和情感反应的能力(Ford,1979;shantz,1975;Underwood&Moore,1982)。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

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研究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开始进入集体生活,与其他同龄孩子一起学习和玩耍。

这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时,表现出的关心、关爱、合作和分享等行为。

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环境,因此,研究3-6岁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对于幼儿园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园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 玩耍和合作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和玩具,这给了他们学习合作和分享的机会。

幼儿们通常会遵循社会规范进行游戏,并在合作中学习等待和分享的能力。

2. 社交技巧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社交技巧的重要场所。

通过与其他孩子互动,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谈、分享物品和尊重别人的个人空间。

这些社交技巧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1. 初期自我中心3-4岁幼儿常常表现出自我中心的行为,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

2. 同伴关系的建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与同伴建立密切的关系。

他们表现出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来与其他孩子互动,这对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 分享和帮助意识的形成5-6岁幼儿逐渐形成了分享和帮助意识。

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并乐于助人。

这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培养幼儿园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 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幼儿可以模仿和学习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2. 社会情感教育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关爱和分享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们交流互动,提高幼儿的关爱意识。

3. 以身作则教师是幼儿园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角色。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进展1引言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儿童如何形成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观点,如何成为行为举止得体、有道德感的人是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2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率先开始将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量化的研究,他们从构建主义的角度详细地阐释了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

他们认为道德的发展是道德规则和道德判断自我构建的过程。

2.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他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四个阶段。

这些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并且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

2.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观点,他强调道德判断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先有道德判断上的成熟,随后才是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并不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构建来自社会互动。

科尔伯格通过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在假设的两难情境中的判断,提出了一个详细、系统的以三水平六阶段为核心的道德发展理论,即前习俗阶段(服从于惩罚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则取向阶段),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逆的,每一个道德发展的阶段都有质的差异,每一个个体需要经历道德发展的所有阶段,最终才能达到了道德成熟。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都认为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关心他人的利益,他们两人都肯定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基本历程,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了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从效果论到动机论,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从受外部权威控制到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从他律到自律,从道德实在论到道德主观主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而柯尔伯格所描述的阶段比皮亚杰更加具体、细致,反应了一些道德认知的社会内容,因而更具有显示意义(陈琦,2001)。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作者:郑蓉在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绪和其相应的社会行为发展最为关键。

在诸多的社会情绪中,移情能力的发展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18世纪中期。

Hume Russeam Shelly和Simth等人把移情看作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自身际关联结构而对移情进行了最早的研究。

此后,许多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动身对移情概念、婴幼儿移情的发展、婴幼儿移情的影响因素以和移情与社会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一、关于移情概念的界定移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依照自身的研究需要对移情进行了界定,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界定方式。

第一类是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即强调个体对他人的思想、感觉、知觉和意图等内在心理状态的认知觉察。

米德(Mead)认为,移情是通过角色承担行为而获得的。

是个体通过自身置于他人情境而采用不同角色、感知他人心理状况的能力;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也强调角色承担能力的重要性,把移情定义为承担他人角色的过程;包克(Borke)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把移情定义为观察区分他人不同情绪状态的能力。

因此,依据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婴幼儿的移情表示在其区分和区分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

这种推测主要是建立在观点采择基础上的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测。

但是Frederique等学者认为认知取向的界定方式未能精确地揭示移情自发性的实质。

第二类是情感取向的界定方式,即突出移情的情绪反应特征。

例如,MeDougall和 Sullivan把移情定义为一种知觉移入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的基本情绪反应。

Freud认为移情是通过对他人情绪反应和情绪条件的模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Jaeobson 认为,移情是一种通过对他人情绪的认同而获得的情绪知识;Fenichel也认为移情从参与他人的情绪体验回到对这种情绪的观察和反应过程。

Berger认为。

移情是观察者的情绪状态与被观察者的情绪状态的一种匹配。

采用此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性反应,其核心是与他人的情境相一致的情绪状态。

儿童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关系

儿童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关系

儿童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关系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有意愿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它是一项衡量儿童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在这里,笔者主要想关于儿童心理理论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实证分析来阐述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理论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1】亲社会行为不仅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与儿童的人际关系、生存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长久以来,由于亲社会行为在儿童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众多围绕其的各种研究不断,也深入到了各个方面。

儿童心理理论一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事关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笔者也将对儿童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进行一次深入梳理。

一、相关理论儿童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

这种能力让他们开始理解自己在生活中对于事物的思考和理解,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逐渐认识到人的行为是由自身的思想观念所推动的。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从在Pigaet和Dodge等人对儿童之间的同伴行为以及逐渐成长过程中发展的个体认知的阐述之后,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开始后,研究者们开始对与此相关的其他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儿童的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才逐渐被关注。

有人提出,从心理理论角度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进行研究,其存在的必要潜在假设是:具备一定相关心理知识的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周围其他人的行为表现,根据此来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最终影响其的社会行为。

【2】并且,在众多对儿童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试验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儿童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

在关于儿童心理理论与其社会行为的关系上的试验中,科学家们主要是研究了儿童对事物的错误认知与其自身社会行为的关系,深入发展到了二级错误认知状态,并且在儿童自身的行为观察与社会行为之间的调查也不断增多。

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实践与研究作者:胡燕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3期摘要: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教育及培养上以及在该项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钻研探索上,很多专家、学者和广大幼儿教师及幼教工作者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勤苦和努力。

为了能更好地抓好此项教学工作,从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解析、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途径、发展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从而为幼儿亲社会教学教育工作开辟出更宽、更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行为情感;实践研究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解析幼儿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新兴词语,在学科方面也是新兴的,而在实际中却是很早就存在的,其实幼儿亲社会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社会行为,它就是幼儿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生活中、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关心、合作、互助的行为,有时在游戏或与亲人交流时表现出的助人、感恩、分享等行为。

如果给亲社会行为一个概念,那么可以将之定义为比较积极的社会亲善和友好行为。

优良科学的幼儿亲社会行为,可以在幼儿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全社会去共同夯实这一基础,不断完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体系。

二、幼儿亲社会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展开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之前,我们要高度明确幼儿亲社会的意义,同时还要梳理一下在开展幼儿亲社会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情感等项教学工作的科学推进。

1.幼儿亲社会教学的意义提起幼儿亲社会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1)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一点我们已经不止一遍地提到过,在这里我们就不做太多的赘述了;(2)有益于对幼儿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推进,幼儿教育伊始,我们只是知道锻炼幼儿动手、动口的能力,却没有知晓它也是幼儿教育学的一门学科,随着认识的提高才规范地把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情感单独拿出来,并把它当成一种教育学,尤其是幼儿教育学中单独的一门去排练,并且调动了众多的专家和学者去研究这一范畴。

所以我说,幼儿亲社会教学丰富了幼儿教学,使幼儿教学和培养更加卓有成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结合两次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 ,从图 1 我们可以看 出 ,当移情水平较低时 ,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表现显著多于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 ( F (1 ,72) = 9. 17 ,P < . 01) 。当移情水平较高时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明显增多 , 且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显著多于低道德 判断水平的儿童 (F(1 ,72) = 47. 70 , P < . 01) 。从图 2 我们可 以看出 ,当移情水平较低时 ,男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无 显著差异 (F(1 ,72) = 0. 72 ,P > . 05) 。当移情水平较高时 ,女 孩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显著多于男孩 ( F (1 ,72) = 14. 11 , P < . 01) 。结合三次交互作用的简单交互作用检验 ,从图 3 我们 可以看出 ,当移情水平较低时 ,道德判断与性别的交互作用 不显著 (F(1 ,72) = 0. 13 ,P > . 05) ,即道德判断与性别是各自 独立地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的 。当移情水平较高时 , 道德判断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 ( F (1 ,72) = 7. 77 ,P < . 01) ,即道德判断水平较低时 ,性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无明显影响 ,而当道德判断水平较高时 ,女孩的亲社会行为 表现显著多于男孩 。
三 、结果
以道德判断 、移情 、性别为组间变量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为因变量进行 2 ×2 ×2 的方差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 :
表 1 道德判断 —性别 —移情的三因素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道德判断 (A)
84. 050 1
84. 050 49. 35 3 3
性别 (B)
18. 050 1
实施移情唤醒操作 ,并提供助人机会来研究道德判断 、移情和性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儿童的道 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高道德判断水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移情水平的影响比 低道德判断水平的儿童明显 ;移情水平较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比移情水平较低的儿童明 显 ;道德判断与移情之间的联系是以角色采择作为中介因素的 ;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明显优于男孩 。
四 、讨论
近年来 ,理解他人认知状态的能力被发展心理学家称为“认 知的角色采择”,而辨别和解释他人情感反应的能力被称为 “情 感 的 角 色 采 择 ”( Ford , 1979 ; Shantz , 1975 ; Underwood & Moore ,1982) 。一些研究已证明角色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存在 着显著的正相关 ,即角色采择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儿童亲社会 行为的发展 (Underwood & Moore ,1982 ;Barrett & Yarrow ,1977 ; Peterson ,1983) 。
移情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着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 用的具体涵义是 :道德判断与移情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 ,它 们不是孤立进行的 。
近几年来 ,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以及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已有一些 。像刘建媛关 于中学生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 ;李辽 关于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等等 ,但这些 研究大多从教育干预的角度来考察 ,而且结论也不尽相同 。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尚未见到国内关于儿童道德判断 、 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材料公诸于世 。因此 ,我们期 望通过该实验研究 ,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探求影响亲社会行为 的内外因素和内部机制问题 ,并考察认知 、情感与亲社会行 为的关系 ,能够为研究我国儿童品德发展积累资料 ,为促进 他们的健康发展 ,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可靠 的心理学依据 。
(二) 正式实验 1. 实验设计类型 本实验采用的是 2 ×2 ×2 三因素实 验设计 。自变量由三部分组成 :道德判断变量 、移情变量和 性别变量 。因变量为亲社会行为 。 2. 被试 被试取自济南市某所普通中学 ,被试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 。从初二年级随机抽取 6 个班参加本次实验 ,并随 机指定其中 3 个班为实验班 ,另 3 个班为控制班 。经 DIT 测 量后 ,我们根据 DIT 测验分数 ,分出高道德判断组 (X + 1/ 2σx) 和低道德判断组 (x - 1/ 2σx) 。为实现实验等组化 ,实验班和 控制班分别从各自的高道德判断组和低道德判断组中随机 抽取 20 人作为本次实验的被试 ,共计 80 人 ,男女各半 。被试 的实足年龄范围为 13 - 15 岁 。各平行班的年龄 、性别分配 、 学业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大致相同 。 3. 研究工具 (1) 道德判断量表 。本实验采用的是莱士 特 (1979) 的道德判断“确定问题测验”(DIT) 。有人 (陈欣银 等 ,1988) 已经将其译成中文 ,并已证明它具有可用的信度和 效度 。记分指标为“原则性道德判断分数”,即 P 分数 。(2) 亲社会行为问卷 。自编儿童亲社会行为问卷 ,以测查儿童的
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 、情感状态引 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 、情感体验 ,是一种替代性情绪 、情 感反应能力 。已经有一些证据可以说明移情作用有助于亲 社会行为 (Underwood & Moore ,1982) ) 。因此 ,我们假设 :道德 判断和移情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 ,道德判断与
8. 450 4. 96 3
单元内误差
122. 600 72
1. 703
合计
306.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79
3 P < . 05 3 3 P < . 01 表 1 的方差分析表明 ,道德判断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 F
(1 ,72) = 49. 35 ,P < . 01) ,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 F(1 ,72) = 10. 60 ,P < . 01) ,移情的主效应也非常显著 ( F (1 ,72) = 28. 21 , P < . 01) ,说明三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有影响 。方 差分析还表明 ,道德判断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 F (1 ,72) = 2. 94 ,P > 0. 05) 。但道德判断与移情的交互作用非 常显著 (F(1 ,72) = 7. 52 ,P < . 01) ,移情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 显著 (F(1 ,72) = 4. 23 ,P < . 05) 。道德判断 、性别与移情三个 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F(1 ,72) = 4. 96 ,P < . 05) 。为了说 明交互作用的具体涵义 ,我们对实验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 。
二 、方法
本实验分预备实验和正式实验两步进行 。 (一) 预备实验 1. 被试 被试取自济南市一所普通中学 ,被试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 。从初二年级 (上学期) 随机抽取两个班 ,并随机指 定一个班为实验班 ,另一个班为控制班 。由于各班人数不等 及有的同学填写问卷不符合要求 ,我们只好从各班的合格者 中随机抽取 50 人作为本次预备实验的被试 ,共计 100 人 。被 试的实足年龄范围为 13 - 15 岁 。两个班的年龄 、性别分配 、 学业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大致相同 。
亲社会行为 。 4. 实验步骤 (1) 施测 DIT。(2) 两周后 ,在实验班实施
移情唤醒操作 ,操作程序同预备实验步骤 (1) 。控制班则无 此操作 。(3) 几分钟之后 ,给所有的被试提供在双休日帮助 一位孤寡老人的机会 ,并用问卷测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
5. 计分方式 将被试选择助人时间的数量作为衡量其 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指标 。如果被试不给予帮助 ,得 0 分 ;打 算帮助半天 ,得 1 分 ;打算帮助 1 天 ,得 2 分 ; ……打算帮助 4 天 ,得 8 分 。
3 收稿日期 :1999 - 09 - 03 作者简介 :丁芳 (1971 — ) ,女 ,回族 ,山东泰安人 ,山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分院讲师 。
77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研究工具 移情唤醒水平的测量采用的是美国梅拉 比安 (A. Mehrabian ,1972) 编制的移情量表 (简称 MES) 。有人 (李辽 ,1988) 已经将其译成中文 ,并已证明它具有可用的信 度和效度 。
3. 实验步骤 (1) 移情唤醒 。在实验班实施移情唤醒操 作 。先给被试放一篇文章的录音 ,内容是关于一位残疾青年 的不幸遭遇 ,并要求被试在听录音时认真体会该残疾青年的 思想感情 。放完录音后 ,主试给被试讲解文章 ,尤其突出残 疾青年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 。控制班无此操作 。(2) 对所 有的被试施测 MES。尽管移情唤醒诱发的是状态移情 (特定 情境中的移情唤醒) ,而 MES 主要测的是特质移情 (一般的移 情倾向) ,但有研究表明 ,对移情唤醒的评定 (儿童的面部和 言语表情) 与移情测验分数成中等程度的相关 ( + . 31) (Saw2 in ,1979) ,因此我们用 MES 得分来考察此移情唤醒操作是否 有效是可行的 。统计检验表明 ,实验班的移情水平明显高于 控制班 (t = 3. 78 ,P < . 01) ,这说明此移情唤醒操作是有明显 效果的 ,可以应用于正式实验 。照此 ,我们在正式实验中可 以说 ,实验班的移情水平较高 ,控制班的移情水平较低 。
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年第 5 期 (总第 172 期)
儿童的道德判断 、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3
丁 芳
(山东教育学院 教育管理分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