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第六章 1.第1.2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小明的烦恼
我爸爸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我同桌家庭困难,
我十分想帮助他,可他从来不领情。就拿上次来说吧:
我见他橡皮快用完了,想送他一块,我说:“瞧你那
穷酸样儿,橡皮这么小了还用,新的---拿去吧。”他
不但扔回了橡皮,还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我
这招谁热谁了呀?!
前天放学路上,几个初三生拦住小鹏要钱,我大
活动准备:
1.每位幼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 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 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 的游戏活动。
。 自己撞倒
如果是您的话,您是扶还是不扶? 为什么?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将个体的
社会性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
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的行为。 反社会行为: 指违法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最具有 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1.学前儿童安同情心的发展 学前儿童普遍具有同情心 由同情引发的关心和安慰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增加
2.学前儿童同情心的教育 (1)对各种事物的经验
饲养小动物 种植花草树木
(2)丰富的想象
案例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 往。 2.能在不同的情境下用适当的方式说服别人。 3.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以 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 轮车去公园。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a
பைடு நூலகம் 目
录
01. 学 前 儿 童 亲 社 会 行 为 的 发 展 02. 学 前 儿 童 攻 击 性 行 为 的 发 展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 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 作、谦让、援助等。 分享是指儿童与同伴分享玩具、事物等; 合作是指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 谦让是指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够先满足对方; 援助是指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分析嘉嘉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并谈一谈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谢谢欣赏
(四)促进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策略
1.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础 (1)给幼儿丰富的表情。 (2)让幼儿看自己的表情。 (3)看图识表情。 2.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1)表情表演。 (2)表情模仿。 (3)说出自己的感受。 (4)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换位思考及联想,是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 (1)让幼儿扮演“他人”。 (2)引导家长重视和幼儿的沟通。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他人感受。 (4)榜样的力量。
应避免对儿童的体罚和减少观看暴力镜头的机会,或在接 触到暴力镜头后成人能及时进行引导。
2.经验累积与强化
1.尽可能地不要让攻击者从攻击性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 否则就是鼓励其攻击性行为。 2.对于被攻击后 一味忍让的幼儿,要教会他们通过报告 老师等有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对他自己以及对攻 击者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亲社会行为发展及其特征——讲义
一、亲社会行为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0-3岁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征1.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而做出的外显反应。
即婴幼儿能够辨别他人不同情感表现,能对他人情绪及情感起反应。
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对友善与不友善做出不同反应,而6、7个月婴儿能分辨愤怒与微笑的面孔。
如1924年斯腾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即使是2岁的婴幼儿也已经有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试图安慰帮助他人,甚至为他去报复。
2.第二个特征是亲社会行为的萌芽状态。
以色列的一项研究证明婴幼儿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就表现出某些亲社会行为倾向,比如同情。
虽然婴儿很早就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倾向,但请同学们注意亲社会行为是在其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基础上才出现的。
3岁的婴幼儿能感受到他人的悲伤、快乐、痛苦等情绪情感继而有情绪反应或是其他安慰分享等行为,但这些只是他们对别人情绪的敏感性做出外显的反应,是婴幼儿的社会情感或社会性行为,也是婴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心理基础。
由于婴幼儿行为特征的不稳定性,在多种环境条件中的多变性,把其理解为亲社会行为的萌芽状态更为合适。
三、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1.移情能力。
移情是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出生刚两天的婴儿听到另一个婴儿的哭声时自己也会跟着哭;在出生后的第二年中,儿童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当儿童面对痛苦的人时,他们能够明白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感到痛苦,这种认识使婴幼儿能够将注意力由对自身的关心转到对别人的安慰上。
这种对社会环境中情感线索的积极的认知活动是婴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和维持的基础。
2.年龄。
一般而言,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能力是逐渐增加的,如在婴儿期,婴儿能够识别别人的哭泣或者那些看起来比较悲伤的孩子,并能够在行为上体现出来,如给对方抹掉眼泪。
第十一章 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拓展:儿童道德发展: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阐述儿童道德认知随年龄发展,从他律道德向自 律道德转化的理论。
• • • •
道德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二、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 的基础。
•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追随者,但对他的理论 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扩充。 • 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 最早出现:幼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如:对他人的 困境表示或作出哭泣反应 • 一岁半左右,亲社会行为已经比较常见(玩具、 零食等)
• 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 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 • 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4-5岁时,分享 观念增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 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 • 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利 他观念不稳定)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 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 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 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 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 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 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 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 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 3、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 将多余的那份分享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 则不被重视。 • 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 • 5、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 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于玩具,幼儿慷 慨反应稍多。
第七章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PT
20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3、对她人需要得关注 (1)对她人身体或物质需要得关注。 (2)对她人心理需要得关注。
4、定型作用 (1)好人或坏人得定型形象。 (2)大多数行为得定型形象。
29
道德判断得发展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得、自我关注得推理。 阶段2:需要取向得推理。 阶段3:赞许与人际取向、定型取向得推理。 阶段4:A 自我投射性得移情推理。
27
对实验材料得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得 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
1、对权威与/或惩罚得畏惧与迷信、避免惩罚与无 条件得服从权威本身就就是价值。 2、享乐主义得推理
(1)实用主义与享乐主义得自我得益观。 (2)直接得互惠。 (3)情感关系。
28
对实验材料得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得 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
第一节 儿童得道德发展 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得问题 • 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得区分
未对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进行区分,而就是认为 儿童以相同得方式对待不同范畴得规则。
第一节 儿童得道德发展
• 柯尔伯格得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 (L、Kohlberg)得道 德发展阶段论就是对皮亚杰得 道德认知发展论得修正与完善。 她改进了皮亚杰得理论与方法, 经过多年研究,在20世纪60年 代提出了她得道德发展阶段论。
后习俗水平(主要履行自己选择得道德准则)
5、社会契约取向。有一种功利主义得、墨守法规得情调。正 确得行为就是按社会所同意得标准来规定得。重要得就是意 识到个人主义得相对性以及需要与舆论一致。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 合作游戏,占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四、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 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的作 用;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 大众传媒:电视是儿童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 重要途
二、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一)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理解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三)移情: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 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 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 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 根本的、内在的因素。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一)构成条件 (二)种类 (三)发展 1、发展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p124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前一类的攻击。 反应型攻击和主动型攻击——反应型攻击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
第四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 及倾向。
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 发展的核心问题。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 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是指儿童的对社会的学习与适应,它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人格形成的一部分。
特别是指在婴儿出生到全面发展,多方面表现出与周围社会环境联系的行为过程。
在婴儿期以及童年期,儿童都会受到父母及其他社会人、社会团体的一定的影响,熟悉及适应社会生活,社会行为发展就是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主要涉及到儿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debug技能的发展,即可由儿童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及社会发展构成。
婴儿期,孩子们的生理发展表现为机体各部分及多样功能在快速发育成熟。
心理发展除对环境有感知外,宝宝在婴儿期便可表现出具有吸引性的情绪和行为,开始学会了用脸、眼神及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由此可形成婴儿期的较为强烈的亲社会行为特征、临时情绪表达及其调节及社会关系的交往。
小童期,是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初生阶段。
在此阶段,儿童的生理发展及心理发展即尤其明显,可表现为生理发展多方面的功能完善、心理发展在感知及情绪调节能力有明显变化、社会性心理建立,有社会行为及情绪表达的敏感期和社会交往的发展期。
小童期尤其是元认知发展及认知控制的发展,对社会行为的形成及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童年期,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的生理发展一般已趋于稳定,而心理发展却仍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综合心理功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感知结构、认知发展及元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交行为发展等多方面取得大幅度提升,让儿童在了解及掌握复杂社会环境规则及行为规范及予以加以应用方面产生新的进展,让儿童具有更好的亲社会能力。
总的来说,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阶段不同,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婴儿期开始用脸、眼神及声音表达、小童期的思维发展、童年期的认知发展及元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行为发展及社交行为发展,三个阶段均在增强婴儿至少今后能有能力去了解及掌握社会行为规范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儿童今后发展10命,高超的身心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 –电视媒介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家庭 –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 ——主要途径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策略 (1)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3)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 满足心理需要,减少受挫心理; • 提供宣泄压力的途径 • 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和强化
小结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2. 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 攻击行为的起因 • 攻击行为的方式 • 攻击行为的类型 •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模仿: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 • 经验的积累与强化 • 挫折 • 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4.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 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 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 攻击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工具性攻击:为了获得想得到的东西采取的抢夺 、推搡等行为; 敌意攻击:为了伤害他人而采取的攻击行为。 幼儿攻击的方式主要有: 身体攻击、语言攻击、物品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主讲:郝少毅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是指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如自己的玩具
给人看、送人、拿出玩具参与别人的行动。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的个别差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3岁以前)
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3~6、7岁)
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 出现明显个别差异
eg: 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 送玩具给他人动
eg: 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 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01
02
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 在的因素。
移情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亲 社会行为? 2.观察生活中的幼儿的分享行 为,是否符合所述特点?
分享行为受分享物品特点、数 量、对象的影响
“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
n 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 n 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的时候,更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
分给需要的幼儿; n 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反应也不同; n 与玩具相比,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05
出现明显的个性 差异
影响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
✓ 社会文化 ✓ 电视媒介
儿童日常生活环境
✓ 家庭 ✓ 同伴
观点采择、移情
(根本因素)
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
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 处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Βιβλιοθήκη 力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 认知条件。
移情
移情:
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 即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 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 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概念
亲社会行为
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 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等。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同伴关系和友谊
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之一,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如教孩 子如何与人打招呼、分享玩具、等待轮流等。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开始接触同龄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友谊 观念。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和互助;同时也可以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孩子理解友谊的内涵和意义。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针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本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育 策略,包括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等。
对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深入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目前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影响因素 分析层面,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内在机制,揭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感逐渐丰富和稳定,能够表 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行为发展
学前儿童的行为逐渐符合社会规范,能够 与他人进行基本的合作和交流。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因素
家庭环境
同伴关系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氛 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儿童的社会性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伴是儿童社会交往的重要对象,良好的 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 和行为。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日益 显著。未来研究可以探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的社 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一、依恋的产生与特点依恋是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一)依恋的特征婴幼儿的依恋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表现在:(1)渴望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和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能感到最大的愉悦,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接近,会比看到别人表现出较多的高兴微笑依偎、跟随、手舞足蹈、拥抱等。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儿童。
(3)依恋对象让儿童获得慰藉和安全感。
婴儿的依恋行为有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称之为信号行为模式,婴儿会微笑、啼哭、注视和发出响声,目的是把母亲呼唤到身边;另一种称为接近行为模式,婴儿的行为有吸吮乳汁、抓住母亲不放和用目光追视母亲等,目的在于保持和母亲的接触。
总体而言,亲近是依恋的核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二)依恋形成的前提与标志依恋的产生是儿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等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依恋建立的前提依恋建立的前提有两个:(1)社会环境尤其是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产生的首要前提。
(2)识别记忆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依恋建立的认知前提。
2.依恋形成的标志一般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原则:(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想象的普遍存在。
二、依恋的发展过程婴儿的依恋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熟读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能够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所以,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协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能够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
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
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实行了。
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
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所以,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协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合的行为。
其中同情、安慰、协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合”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理论
阶段5
深度内化阶段(高中)
个体以内化的价值观、准则、义务、责任感以及保护他人权利与尊严的需 要来决定是否帮助他人
小组成员:郝蒙蒙 黄彦彦 主讲人:黄彦彦
理 儿 论 童 亲 社 会 之
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
•亲社会行为既是一种内心冲动的表现,也是一种对表现冲动的防御
(1)强调爱本能也同是人类本性的要素之一 (2)过分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努力掩盖内心焦虑 、罪恶感和敌意的反向防御机能
Hale Waihona Puke 分享行为儿童期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之分享)
• 定义:分享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 行为。 • 萌芽于出生后约12个月时 • 发展趋势:
– ,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婴 儿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还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由 于自我意识增长的需要,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 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7~lO岁儿童中有77%愿意和人分享,11 一16岁的儿童100%愿意和人分享。 – 分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物品分享和游戏分享 最重要,学习分享次之,心理分享最少;到了高年级,物品分享 和游戏分享逐渐让位于学习分享和心理分享。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判断理论
艾森伯格(N.Eisenberg)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 理学家,主要从事儿童亲社会领域的研究。在科尔 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亲社会道德 判断理论。
艾森伯格利用亲社会两难道德情境作为研究儿童 道德判断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关于儿童亲 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是通过直接经验获 得的,即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 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类是通过观察 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即间接经验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
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
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
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
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
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
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
像有个动画片叫“帮帮龙”,孩子受到影响也会想去帮助他人。
第三是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
观点采择是指幼儿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这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不过最终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还是依赖于幼儿自己的判断。
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是幼儿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因为认知局限,容易自我中心考虑问题,所以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四、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作中,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同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