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2020年整理).doc
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PDF.pdf

2019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中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美术的中考考试是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的考核,覆盖的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考题形式多样,不仅考察学生对美术理论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和表
达能力。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美术中考的知识点重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一、色彩知识
色彩是绘画中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辅色、次色等;需要了解
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如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色彩的鲜艳度等。
另外,
学生还需要了解色彩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作用,以及色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二、线条和形态
线条和形态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了解线条的基本类型,如直线、曲线、斜线等,以及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形态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造型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理,如透视、比例、空间关系等。
三、素描技巧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素描材料的使用方法,如铅笔、墨水、木炭等,并且需要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擦拭、涂抹等。
四、绘画构图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构图原理和构图技法,如
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法、对称构图等,还需要了解空间透视、光影关系、细节处理等。
五、艺术常识
除了以上内容,美术中考还包括一些艺术常识,如名家作品的学习和分析,艺术史知识,
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等。
总的来说,美术中考的考点多,覆盖面广,需要同学们充分备考,逐一攻克。
希望同学们
能够在备考中学有所得,发挥出自己的绘画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美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美术会考知识点总结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艺术学科,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考美术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下面将对中考美术可能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考题形式中考美术主要考查学生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艺术知识和艺术素养。
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论述题等。
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绘画技能,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构图、线条、色彩等知识,完成一定主题和要求的图画。
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对所给出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
二、基本绘画技能1. 线条:线条是画面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直线、曲线、折线、曲线等。
学生需要掌握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法,如细线、粗线、虚实线等。
2. 色彩:色彩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配色原理,如对比色、冷暖色、明度、纯度等。
同时需要理解色彩的运用方法,如调色、层次感、透视等。
3. 构图:构图是绘画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决定画面的整体效果。
学生需要掌握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构图的原则,如对称构图、黄金分割、透视构图等。
4.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描绘物体形态和质地的基本方法,如明暗对比、虚实结合、透视等。
5.速写:速写是对于所见场景快速描绘的技能,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场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出来。
三、艺术常识1. 绘画史:了解中国和世界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和画作,对于绘画风格和艺术潮流有所了解。
2. 著名绘画作品:熟悉一些重要的著名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并能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论。
3. 美术术语:掌握一些常见的美术术语,如色彩对比、光影效果、氛围表现等,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艺术作品。
四、艺术品鉴能力1. 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学生需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理性地分析艺术作品并做出客观的评论。
2. 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对于艺术创作的基本认知,能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理念和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
2019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pptx

学海无 涯
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 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
(一)总述 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 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 立 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 艺 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 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 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区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各民族在服装的选料,色彩 , 款式和装饰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色。
借物寓意: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画分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按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山水画 “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
2
学海无 涯
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而有 葵》《星月夜》《鸢尾花》。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阿尔
之、灵活变化。
弗莱德·西斯莱--《洪水泛滥中的小舟》
⑤修改。(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 劲的效果。最后要用毛刷扫渣。)
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匀、平着提起)
富有时代感,获得最佳视觉传达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3、 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从图文角度看字体就是笔形及组合。 宋体:源于宋朝雕版字。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 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2019年湘教版美术中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美术中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1、用毛笔蘸水、墨、色彩画于绢或宣纸上的传统风格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古称为丹青。
2、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美术作品的来源:1、美术家的创作2、源于现实生活的感受3、美术家的臆想4、结合实际生活的表现。
3、《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傅抱石、关山月(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装饰人民大会堂。
4、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等六大类。
5、《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万山红遍》中国画李可染、《弓箭手》雕塑亨利摩尔。
6、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三庭五眼(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的一般规律)。
7、头部“八格”:由、甲、田、用、风、国、目、申。
8、人物直立、坐姿、盘坐状态下的比例关系:站七坐五盘三半。
9、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10、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11、字体设计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12、中国汉字出现了:篆、隶、楷、行、草、等字体。
13、字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只要有a字形匀称大小统一b上松下紧上小下大c有争有让d笔画统一主次分明。
14、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a对比与调和b节奏与韵律c比例与分割d空白与疏密e变异与秩序f对称与均衡。
15、平行透视也称为焦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也称为二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16、日用产品设计主要考虑: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17、素描:一般指为记录形象或绘制草图而创作的单色画,也可作为单独的画种进行创作。
18、五官:人物画中的五官指人的耳、眼、鼻、眉、口五种器官。
七年级下册1、美术作品是如何选材和艺术加工的a深入生活b主观表现c凭空想象d因材施艺。
2、优秀的美术作品离不开:a生活情趣B情景交融C高雅品位D精湛技艺。
3、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者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进去,就会创造出一种包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界,那就是“意境”5、《血衣》油画素描稿王式廓,取材于参加土地改革的斗争场面。
初中美术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美术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美术是一门注重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学科,初中美术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美术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绘画基础知识1.线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直线、曲线、斜线、曲线等。
2.色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主要颜色、次要颜色、中间色等。
3.明暗的基本概念:明暗的对比关系、阴影和光影等。
4.空间的表现手法:透视、立体感、远近关系等。
5.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面、体等。
二、素描的技法与表现1.素描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构图、勾线、拉线、涂影等。
2.素描中的明暗表现:明暗对比、层次感、投光和反光等技巧。
3.工具的运用:铅笔的硬度、修正液、橡皮等。
4.人像、静物、风景的素描表现技巧。
三、色彩的表现方式1.颜色搭配与运用:色彩的对比、色相、色彩搭配等。
2.色彩的明暗表现:明度、饱和度等。
3.表现光线与阴影:明暗的表现、光线的角度与强度等。
4.颜料的运用:水彩、油画、粉笔等颜料的特点与运用方法。
四、造型的表现方式1.模型的塑造和表现:线条、形体、体积等。
2.造型的简化与夸张:形态的处理、特点的突出等。
3.立体构造的表现:几何图形的组合、体块的变化等。
4.动态与静态的呈现:实物的运动、姿态、速度等。
五、综合题目的应对技巧1.题目解析与构思:理解题目要求、构思创意等。
2.合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素描、色彩、造型等。
3.注意整体效果与细节处理: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表现等。
4.审美观与创新思维:表达个人风格与想法。
以上是初中美术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汇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提升绘画水平。
然而,仅仅掌握这些知识点还不足以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同学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祝愿同学们在美术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9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2020年7月整理).pdf

2019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2019中考美术知识点、考点汇编(人教版)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点汇编一、单项选择题:1、1959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巨幅中国画。
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课P2A、《开国大典》B、《万山红遍》C、《松谷》D、《江山如此多娇》2、绘画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4A、中国画、油画、山水画B、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C、连环画、壁画、装饰画D、中国画、油画、版画3、绘画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4A、中国画、油画、山水画B、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C、连环画、壁画、装饰画D、中国画、油画、版画4、中国画按题材可大致分为、花鸟、人物三大类。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4A、山水B、风景C、静物D、肖像5、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4A、蒋兆和B、林风眠C、董希文D、罗工柳6、下面雕塑作品《弓箭手》的作者是()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5A、张德举B、罗丹C、亨利·摩尔D、李可染7、雕塑依照其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之分。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5A、玉雕B、石雕C、透雕D、架上雕塑8、雕塑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石雕、玉雕、木雕等之分。
七上第一单元P5A、浮雕B、砖雕C、透雕D、架上雕塑9、雕塑依照功能、性质,雕塑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等之分。
七上P5A、玉雕B、砖雕C、透雕D、环境雕塑10、现代建筑分为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和等。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6A、园林建筑B、民居建筑C、民用建筑D、宫殿建筑11、现存的传统建筑有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等。
七P6A、公共建筑B、民居建筑C、民用建筑D、纪念性建筑12、下列不属于美术与科技结合的表现形式是()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P7A、动画片B、摄影C、工业设计D、国画13、作品《青年男子的肖像》创作者是()七上P9A、钱绍武B、安格尔C、肖惠祥D、尼古拉·费钦14、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是()七上第二单元第二课P12A、动态线B、三庭五眼C、站五坐七盘三半D、站七坐五盘三半15、脊柱是人体最关键的动态线,它将三大体块联系起来。
初中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三、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
4、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工笔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5、使用的是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6、用笔: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做画的方法7、用墨: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8、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
9、山水画——勾、皴、擦、染、点。
10、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1、要画好人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13、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14、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15、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7.5 个头长,坐约5.5 头长,席地坐约3.5头长。
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4又1/3头长。
16、“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巴。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8、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心点”。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100个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100个美术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初中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针对初中美术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并解释其中的100个核心概念。
一、线条造型1. 线的基本概念2. 强弱线和虚实线3. 线的分类和应用4. 线条的表现力二、色彩表现5. 基本色彩和配色理论6. 色彩的明暗变化和透视效果7. 冷暖色调和主次色调8. 色彩的情感表达三、造型表现9. 形体和体积感的表达10. 平面构图和比例关系11. 点、线、面的平衡与对比12. 正、负空间的运用四、材料和工具13.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14. 特殊材料的运用和效果15. 素描纸和绘画纸的选择16. 画布和艺术板的制作和处理五、素描基础17. 素描的定义和基本技法18. 透视的原理和方法19. 光与影的表现20. 素描对象的形态特征六、水彩画基础21. 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22. 水彩颜料的混色和运用23. 渐变色和湿画法24. 干画法和湿画法的对比七、国画基础25. 国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26. 水墨与宣纸的运用27. 中国画的构图和表现方式28.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要求八、平面设计基础29. 平面设计的定义和原则30. 排版和字体的选择31. 图形和色彩的运用32. 广告设计和标志设计的要求九、雕塑基础33. 雕塑的定义和基本原理34. 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5. 立体造型和空间感的表现36. 人体比例和骨架的学习十、建筑美学37. 建筑的基本元素和结构38. 建筑风格和建筑师39.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40. 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趋势十一、艺术史知识41. 古代文明和艺术作品42.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43.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44. 现代艺术运动和艺术家十二、创意表达45. 创意的概念和发展46. 创意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47. 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8. 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十三、艺术欣赏49.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50. 名画和名家的欣赏51. 艺术展览和美术馆的参观52. 艺术评论和批评的方法十四、文化与艺术53. 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54. 不同地区的艺术特色55.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56. 艺术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五、人物肖像57. 人物肖像的构图和表现要求58. 肖像画和肖像摄影的比较59. 名人肖像和自画像的创作60. 人物表情和动作的捕捉十六、风景画61. 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表现62. 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的比较63. 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创作64. 风景画的情感表达十七、动物画65. 动物画中的造型和细节表现66. 动物生态和行为的观察67. 动物画和动物雕塑的比较68. 动物画中的情感和寓意十八、植物画69. 植物画的形态和生态特点70. 不同植物材料的表现技法71. 植物画中的光影效果72. 植物画的装帧和设计十九、书法基础73.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74. 书法字体和笔画的特点75. 书法构图和字形的表现76. 书法作品的评价标准二十、学习和实践77. 美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78. 素描和写生的重要性79. 创作作品的主题和选材80. 参加艺术比赛和展览的经验二十一、艺术与生活81. 艺术的娱乐和享受82. 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3. 艺术教育与学习成绩的提高84. 艺术与社交和人际关系二十二、名家和艺术作品85. 达·芬奇和蒙德里安86. 徐悲鸿和毕加索87. 张大千和梵高88. 莫奈和达利二十三、艺术节庆和展览89. 国内外艺术节的介绍90. 艺术展览的组织和策划91. 全国性艺术展览和比赛92. 现场创作和公共艺术二十四、艺术职业和就业方向93. 艺术专业和学院的选择94. 设计师、画家和艺术教师95. 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96. 广告公司和艺术媒体二十五、艺术与科技97. 数字艺术和虚拟现实98. 艺术软件和绘图工具99. 网络艺术和社交媒体100. 创意科技和艺术创新通过以上对初中美术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美术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019精选教育新版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

益阳市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范围一、美术基础知识部分: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2.“三庭五眼”。
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
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睛的间距,两眼外侧至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睛的间距,各占比例的1/5。
3.“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出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4.人体正立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水平状,人体动作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呈倾斜状。
5.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6.美术字。
宋体字: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黒体字: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7.透视。
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作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七上P29)。
8.三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三种颜色。
9.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指色的饱和程度。
10.对比色: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如:蓝与橙、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等等;类似色:色相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相邻色,如:红、红橙、橙,绿、黄绿、蓝绿等等。
11.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如:红、黄、橙。
2020年 中考美术带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2.《芙蓉锦鸡图》①作者:赵佶②时代:宋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筌②时代:五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④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墨葡萄图》①作者:徐渭②时代:明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④绘画特色:借物抒情,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
5.《花卉册》①作者:恽寿平②时代:清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没骨法)6.没骨法:花鸟画家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画法。
7.《游鱼》①作者:朱耷②时代:清代8.《蟹篓图》①作者:齐白石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不同的工具表现的苹果。
4.用笔的轻重和疏密是素描写生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淡彩画的作画步骤:(1)用素描的方法起稿(2)用彩色铅笔继续画(3)再加上淡淡的水彩。
3.《花绘练习》①画种:素描②作者:达·芬奇③国家:意大利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临摹《兔子》的基本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的轮廓(2)开始加一点明暗(3)利用明暗充分的描绘(4)最后用水彩轻轻罩上一层。
第五课《耕牛·战马》1.《五牛图》①作者:韩滉②时代:唐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艺术特色: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再以沉稳的赭石加墨进行渲染。
2.《五马图》①作者:李公麟②时代:宋代③画种技法:中国画(白描)④艺术特色:画家在画中着力尝试运用线条来表达画面中的所有构成元素。
极大地丰富了线的表现性,体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六课《花的变化》1.花卉图案设计式样:①单独纹样②适合纹样③连续纹样: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第七课《图案之美》1.图案的分类: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2.图案的形式美的基本规律:①对称②平衡第九课《外国静物画》1.静物画作为独立画种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
初三年级美术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初三年级美术考试重点知识总结初三年级的美术考试就像是一场充满创意的旅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你最终成功的关键。
了解考试的重点知识,是你踏上这段旅程的第一步。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准备这次美术考试。
首先,掌握基础绘画技能至关重要。
初三的美术考试通常涵盖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内容。
素描不仅要求对形状、阴影的准确把握,还需要练习手眼协调。
要深入理解各种线条的表现力,并熟悉不同的绘画工具,如铅笔、炭笔等,这将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
其次,色彩的运用是另一项重点。
考试中,你可能需要运用水彩、油画棒等多种材料,展现对色彩的理解。
掌握色轮、色彩搭配原理,理解冷暖色调的应用,将使你的作品更加生动。
颜色的明暗对比、渐变技巧也是你需要重点练习的部分。
构图是艺术创作的骨架。
在考试中,合理的构图不仅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还能有效传达你的创意。
练习不同的构图方法,如对称构图、三分法则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画面,使其更具平衡感和美感。
此外,观察力的培养也是考试准备的关键。
通过细致的观察,你可以捕捉到物体的细微变化和特征。
无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静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提升你的绘画表现力。
可以通过临摹经典作品或进行写生练习,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
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力也很重要。
考试不仅考察你的技巧,还考察你的创意和个性。
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向和风格。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你将能够在作品中融入更多个人的艺术特色。
最后,不要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了解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能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艺术理论。
这些理论知识不仅能帮助你丰富创作背景,也能在创作过程中给予你更多的灵感。
总之,初三年级的美术考试不仅是对你技艺的检验,更是对你艺术素养的全面考察。
通过细致的基础练习、色彩运用、构图技巧、观察力培养和理论知识学习,你将能够在考试中展现出自己最好的艺术水准。
希望你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这次挑战。
中考美术艺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美术艺考知识点汇总一、素描基础知识在中考美术艺考中,素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技能。
素描是用铅笔或炭条等工具,在纸上进行线条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
掌握好素描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绘画的第一步。
1.线条的运用:素描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线条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细节。
在绘制线条时,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类型,如实线、虚线、粗细变化等,来表达物体的不同特点。
2.透视法:透视法是素描中常用的一种绘画手法,用于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远近关系。
掌握好透视法可以使绘画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3.阴影处理:阴影在素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阴影,可以使物体表面的光影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
要注意阴影的明暗度和过渡的自然性。
二、色彩基础知识除了素描技巧,色彩也是中考美术艺考中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知识。
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1.基本色彩知识: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是学习绘画的关键。
了解原色、二次色、三次色等基本色彩概念,以及它们的组合和搭配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了解冷暖色调的概念和运用,以及对比色、相近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3.调色技巧:掌握好调色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色彩效果。
例如掌握好调色盘的使用,合理调配颜料的浓度和混合比例等。
三、创意构图与表现除了技巧的掌握,中考美术艺考还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创意构图和表现。
创意构图和表现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情感。
1.构图设计:创作时要注意构图的设计,即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安排。
要考虑画面的平衡、重心和动态感,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2.主题表达:在作品中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表达目的。
要通过画面元素的选择和安排,以及色彩和构图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3.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中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9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

2019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201x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

2019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2020美术中考综合复习

(一)圆雕
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 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二)浮雕
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 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三)透雕
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
5、工艺美术
①指以
制成的各种与
赏价值的工艺品。
相结合并有欣
②一般分为: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生 活实用品。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观念 中国有着优久的绘画历史,古代的画论中曾论述过画风
景要注意“远山无石、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人无目”、 浓淡虚实以及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等纵深空间的问 题。
宋代郭熙在《林泉 高致》载:“山有三 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 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 之( 平远 )
2019美术中考复习
分类综合复习
一,美术:
1,美术: 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 段,创造出来的视觉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 觉艺术。
2,美术按存在形态与用途分:
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
建筑艺术
在东方还涉及独特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随科技发展,又出现新媒体艺术
3,绘画,是在平面上绘制形象的艺术。 ①按作画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 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
5,透视规律 (1)成角透视(二点透视):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
定角度的透视,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 视平线上的一点,叫余点(灭点),余点在视平线上,景物的纵深因 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2)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 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 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 点)----就是说景物纵深与视平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美术基础知识1. 美术相关名词解释- 画面构图:画面的构成方法,是指在一个矩形画面内,如何以形、色、线等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色彩: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是由光源和物体所反射或透过的光所形成的视觉刺激。
- 构成:绘画中所表现的对象,在绘画中所呈现的造型及组合方式。
- 骨法:在绘画中用于构建人物形象的骨架结构。
- 素描:绘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它介于形态和光影之间,是形成画面构图与构成基础。
- 油画:属于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媒介,利用颜料和油混合而成的画技法。
2. 色彩搭配原理- 对比色:指在色相环上相对相反位置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对比色在色彩组合中常用于强调和突出画面中的某个重点部分。
- 三原色:指红、黄、蓝三种色彩。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这三种颜色是色彩的基础。
- 冷暖色:冷暖色是指观者在感知时所形成的一种色彩对比,通常将蓝绿等调为冷色,而红橙等调为暖色。
3. 绘画基础知识- 线:画面上的分界线。
可以用线描表现形状、质地和空间。
- 形状:绘画中所能表现出来的平面图形的形态。
- 质感:绘画中用线和色彩等手法表现物体的实质形态和感觉。
- 空间:绘画中物体之间、环境中的距离、深度、延伸等。
- 透视:用于表现画面深度和距离感的方法。
4. 绘画常用工具- 画笔:绘画中常见的工具,分为毛笔、油画刷、水粉画笔等。
- 素描铅笔:用于进行素描绘画的铅笔,多种硬度可选择。
- 调色盘:用于混合颜色的器具,一般为塑料材质,可清洗重复使用。
5. 绘画基本技法- 线描:运用线条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纹理和轮廓等。
- 涂抹:将颜料均匀地铺在画面上。
- 描绘:用画笔描绘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并注重细部的描绘。
二、绘画造型表现1. 人物造型- 人物头部结构:头部骨骼构造分为头骨、脸骨和颅底部三部分。
- 人体比例:人体的比例是指人物各部位相对尺寸的比较,包括头身的比例、四肢的比例等。
美术中考知识点总结

美术中考学问点总结美术中考学问点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状况进展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查找工作和事物进展的规律,从而把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中考学问点总结,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第一单元美术是制造性的劳动1、美术学习的四大领域:①观赏·评述。
②造型·表现。
③设计·应用。
④综合·探究。
2、美术作品产生需要的条件:①生活阅历和感受。
②画家提炼、加工的制造激情。
③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
3、再现性美术作品:真实;表现性美术作品:抽象。
4、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
其次单元春天的畅想1、原色:不能与任何其他两种单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颜料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是混合成其他一切颜色的原料,本身不能再分解,三原色等量相加为黑色。
2、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而成;三原色的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3、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4、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5、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6、比照色:色环中180°正对的颜色,互为比照色。
7、类似色:色环中30~90°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8、色调:颜色总倾向,表达确定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气氛。
一般分为冷色、暖色。
〔冷色:带有蓝色色调或青色色调的.颜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一般称为冷色。
暖色: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温存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9、美术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等。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标志设计、桔祥物设计、奖杯奖牌设计〕1、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起着识别、示意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2、标志的特点:表现形式——简练、传达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
3、标志的种类:国家标志、团体标志、商品标志、会议标志、交通标志、平安标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围绕创作意图组织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色彩知识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①色彩基础: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情感:红、黄、蓝的色彩情感。
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相似色: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
在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例如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冷暖色: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暖色,指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色调: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倾向。
(三)人体比例相关知识三庭五眼:发际线—眉间点—鼻底—下颌。
上庭、中庭、下庭。
人体比例:以一个头长作单位,站七、坐五、盘三半。
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和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称为重心线。
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衣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表示人体运动总趋势的线。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
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
人物侧面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变化。
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
1、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图示:(四)透视知识1、平行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2、成角透视::()就是把画到画面上,的四个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
3、视平线:是的专业术语之一,简称H.L,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4、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
(五)有创意的字1、字体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字义等方面变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表现形式。
2、字体设计要易读耐看,追求视觉美感;符合使用目的,增强观赏效果和内涵;富有时代感,获得最佳视觉传达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3、字体: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
从图文角度看字体就是笔形及组合。
宋体:源于宋朝雕版字。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4、象形文字:中国古代为了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依据大自然的物象设计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形态符号,称为“象形文字”。
5、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和风格。
出现了“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六)风景速写取景时主体景物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的画面才更符合视觉美感。
实际操作时可将画面纵横分成三等份,主体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线交会点上即可。
6、视平线高低不同,所取的景物构图也就不同。
7、霍贝玛的村道成功地表现了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给观众以舒畅的美感。
8、视平线——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视点变化而变化。
9、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做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10、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两个消失点。
11、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意刻画;远景一般是背景,起衬托作用,为次要景物,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
12、线描写生方法:首先选择自己要表现的主体景物,然后明确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关系,对于那些影响景物特征的细节应予以取舍,要整体把握画面的疏密层次。
八年级知识点(一)篆刻印章:分朱文印、白文印;刀法分:冲刀法和切刀法。
印章——画家的印章一般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制印步骤:①打磨石料和刻刀(注意打磨方法)②制稿:直接反写,水印翻稿。
(拷贝,套模等)③印稿上石。
④镌刻。
(刀法:⑴冲刀: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去,这样运刀十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材大面积破裂。
⑵切刀: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
)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而有之、灵活变化。
⑤修改。
(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最后要用毛刷扫渣。
)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匀、平着提起)(二)中国画知识中国画(1)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
(2)中国画写意花卉按技法一般分为泼墨法、破墨法和积墨法。
(3)中国画山水画中的“三远法”指的是高远、深远、平远。
借物寓意: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画分类:按技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按题材:分人物、山水、花鸟。
山水画“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
(三)书籍封面设计一般从图形、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
常见的方式是以图形为主,图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
其实,单纯以文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种可以进行设计的图形符号,同样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设计意味。
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
九年级知识点1、文艺复兴三杰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代表作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大卫》拉斐尔: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2、印象派代表人物及作品: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少年》。
莫奈-- 《日出·印象》《睡莲》《》。
雷诺阿-- 《》。
梵高-- 《向日葵》《星月夜》《鸢尾花》。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
--《》3、抽象派艺术特点: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
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
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
4、美术的基本门类: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
5、中国博物馆分类: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6、民族服装特点:民族服装多注重袍,裙,饰带的制作。
不同民族的服装与该地区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各民族在服装的选料,色彩,款式和装饰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色。
7雕塑的分类:雕塑按形式分为圆雕、浮雕、透雕8、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对称,斗拱,榫卯结构。
中国建筑艺术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建筑文化,利用创造性的思维或方法,策划、设计、建造、雕塑、装饰、布置、制作的;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如房屋、洞穴、桥梁、墙垣、道路、水利、家具等构筑物;栽培植物等,具有典型性的形体或社会意识表现形态。
名家名画1、《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 1953年《》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时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广场开阔,红旗如海,。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和传统的。
作者使蓝毯、红柱子、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
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赏析: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作者以严谨的构图,用写实手法和传统的重工彩相结合,成功地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伟大庄严时刻。
《开国大典》2、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赏析: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画面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
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了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江山如此多娇》3、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小名阿芝,名璜,号白石等,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群虾图》是齐白石其中最为著名的画作之一,他在题词中写道:“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
”是一种物我两合一的境界,画家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已达到了极致。
另有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牧牛图》等。
4、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江苏常熟人。
他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是“元四家”之首。
元代山水画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写和创造理想的意境。
所谓“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富春山居图》是一幅山水长卷,描绘的是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
画中林木深秀、峰峦起伏,两岸数百里的景色尽收笔底。
(文人写意山水画)5、《清明上河图》风俗画,是宋代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画法。
6、范宽《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
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