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教育思想

(一)现代教育

建立在现代大工业、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基础上的教育;对美国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称谓。与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相对。

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实施和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2、教育内容极大地丰富。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高校逐渐实教学、科研、生产一体。

4、教育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成人教育迅速发展,由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

6、新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

7、国际交往频繁,教育日趋国际化。

(二)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的新型的现代教育体系。

1、现代教育体系包括

(1)教育思想。

(2)教育体制。

(3)教育目标。

(4)教育内容。

(5)教育方法。

(6)教育技术手段。

(7)教育研究方法。

(8)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2、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教育普及化。

(2)教育终身化。

(3)教育国际化。

(4)教育个性化。

(5)教育信息化。

(三)现代教育观

1、质教育观

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关于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理解

①德:即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思想好。

②智:即智育,就是使学生学习好。

③体:即体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使学生身体素质好。

④美:即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A、使学生爱美,讲究卫生;B、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认识社会,塑造美好的未来。

⑤劳:即劳动, 就是使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参加社会实践。

(1) 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它是建立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水准的教育。

素质教育观可以归纳为“三全”、“三创”、“三个发展”、“两个重点”、“一个目标”。

①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

②三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③三个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④两个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一个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关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是建立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水准的教育。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不一定要出新的东西,只要有进步就是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每一个人要有紧迫感,要有压力。)

①学生创新精神的构成

A、创新认知:指学生对创新的本质、意义有明确的认识,从思想意识上想创新,形成了创新的动机和动力。

B、创新情意:指学生在认知基础上形成了对创新的情感和意志,不仅想创新,而且爱创新,乐于创新。

C、创新个性:指学生具有好奇心,不惟师、不惟书、不惟权威、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

D、创新思维:其基本特征是,敏捷性、变通性、精密性和创造性。

E、创新品德:包括创新理想、信念、合作、责任感、使命感。

②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A、动手操作能力:正确有效地、科学合理地使用好双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动手不仅可以激活脑神经细胞,增强人的大脑的活力,而且能使左、右脑协调发展,从而在智力和创新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潜能。

B、交往能力:无论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实践,都是社会性的,涉及人与人的交往。因此,学生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信息沟通、交流,达成合作等。

C、设计能力: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对实践的目的、条件、手段、过程、结果等进行谋划安排,形成一个方案,使实践活动能够有目的、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就需要有设计能力。

D、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充满着许多预测和不可预测的问题,要把实践活动进行好,就必须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弄清问题,分析其实质和包含的因素;探索思考,提出设想;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步骤,实施计划,分析结果,总结评价;等等。)

③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A、转变思想观念,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实现由传统思想观念到现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思想和双手,提供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有充分的精力、时间和空间去创新、去实践。

B、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C、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形成优化的教学合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但是,也必须重视活动课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教室楼厅布置来宣传创新精神的思想、观念和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D、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增长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义务劳动、主题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联系、自己组织,在自主实践中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创新精神,把读书学习、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统一起来。

(3) 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①创造能力培养的内容

A、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B、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C、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②新课改下学习方式关键词

A、创新学习:学习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维持学习,一种是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以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方法的学习活动。

B、自主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确立学生在课程中主体地位,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强调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与交往。

D、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绝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以生活为主要开展形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由此看来,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

E、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立的(即发现学习),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生活。从本质上看,它和研究性学习没什么区别。然而,在新课程中,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