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 斯密的一些理论
亚当斯密理论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
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
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
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
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
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
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
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因而亚当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
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
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
亚当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他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
亚当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
《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其他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三) 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核心。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 个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分析了三种收入,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各 种具体形式。
值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指出一个商品可能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或者使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使用价值,而有很大交换价值
不科学之处:
①没有从商品的二重性出发而是从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区别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错误的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并导致他完全抛开使用价值 而只从交换价值来考虑商品;
③混淆了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斯密所说的交换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有 时是指价值。
心和交换倾向,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专门从事某一种 工作所取得的好处,要比自己包揽一切工作取得的好处多,于是就专门 从事某一种工作,从而形成了分工。 分工程度也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斯密强调交换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交通的发展对分工有促进作用, 这在当时是一种创见,具有进步意义。
和社会性,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当作一般分工,忽视了它赖以形成 的条件; (4)将分工不利影响归因于分工的本身,而不是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 主义性质。
2.交换理论
斯密从分工产生的角度分析了交换。 交换是产身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 根据斯密的观点,分工的产生是由人类本性决定的,人类生来就有利己
(1)工资的性质 斯密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之前,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 工资;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工资只是劳动产品中的一部分了。
亚当斯密的三个理论
亚当. 斯密的三大理论是什么亚当. 斯密的三大理论分别是劳动分工理论、“看不见的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人物简介: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早年出版《经济自由主义》,9年完成《国富论》,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是古典经济学的“先驱”。
亚当·斯密三大理论之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人类天赋的天然差异,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交换和物物交换倾向。
物物交换是自利行为,其利益是由分工决定的。
假设个人愿意专业化和提高生产率,通过剩余产品的交换,会促使个人增加财富。
这些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实现利己与公益的调和。
亚当·斯密三大理论之“看不见的手”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生产者提供合适的产品;为提供不同产品而形成的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
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促成了社会分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例如,面包师为顾客提供面包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有利可图。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用它来描述这样一个原理,即作为无意的个人行动的结果,一个能够产生良好结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手段。
虽然在这个意义上,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只用了几次“看不见的手”这个词: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一次是在他谈到早期宗教思想时,幽默地写到希腊神话中的木星“看不见的手”。
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但是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渗透到了他所有的社会道德理论中。
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绝对成本的差异。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那个国家就拥有该产品的绝对优势,可以出口。
各国要根据自己的绝对优势形成国际分工,各个国家要提供交换产品。
亚当斯密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管理学的主要观点亚当·斯密的管理学观点真的是一块宝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他的思维方式。
首先,斯密最著名的理论就是“看不见的手”,听起来像魔术一样,其实是说市场如何通过个体的自利行为,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像我们常说的,个体的努力能汇聚成集体的成就。
你想想,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最后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秩序”,这就是他提到的市场机制。
哎,这就跟咱们的生活一样,人人都想发财,结果反而让整个市场活跃起来。
再往深了说,斯密也强调了分工的重要性。
他的意思是,分工可以让每个人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而提升效率。
这就像在厨房里,炒菜的、切菜的、洗菜的各司其职,最后能做出一桌好菜。
你要是让一个人同时做所有事情,那肯定是忙得不可开交,结果可能连个汤都煮不好。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发挥所长,最终的成果可想而知,味道绝对一流。
接着,斯密还谈到了竞争的重要性。
他认为,竞争能够推动创新和进步。
就像打游戏一样,如果没有对手,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到多么厉害。
市场中的竞争,就像一个个“BOSS”,你打败了他们,不仅能升级,还能收获更多资源和经验。
竞争让每个企业都得不断改进,这样消费者才会受益,最终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当然,斯密也没有忽视社会的责任。
他认为,虽然个体的自利行为能促进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约束。
就像咱们平时常说的“人不能太贪”,太过分了可就不好了。
他提倡的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大家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人的感受。
这样的社会才能持久发展,毕竟,谁也不想跟一群自私的人打交道,对吧?再来看看斯密对相关部门角色的看法。
他认为,相关部门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但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出手的。
就像开车的时候,偶尔得踩刹车,确保安全。
相关部门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垄断现象的发生。
你要是让市场完全自由,可能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局面,最终利益只会被少数人垄断,这可不是斯密所期望的结果。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国富论》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分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无中央指导的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生产。
他主张政府应该少干预经济活动,人们应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自由贸易是斯密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和交换商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斯密的分工理论是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分工的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国家的财富也就越大。
斯密的这一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组织学奠定了基础。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通论》可以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总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失业和萧条的困扰,而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调节总需求的水平。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压力。
凯恩斯的《通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他的观点对于解释和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批判。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实施会导致个人自由和经济效率的丧失。
经济学理论解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概述
经济学理论解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概述简介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重要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许多关键的经济学理论,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进行概述。
1. 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社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他指出,通过将生产过程分成许多简单而熟练的任务并专门化,劳动者可以更高效地生产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力和效率。
【详述描述劳动分工理论,包括优点、影响等】2. 自由市场与自由贸易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体系,并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
他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个人自利行为会通过价格机制来达到整体福利最大化。
他也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不同国家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社会财富。
【详述描述自由市场与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影响】3. 价值理论与价格形成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量,并将此理论应用于价格形成,解释了价格是如何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详述描述价值理论和价格形成的具体内容】4. 经济增长与积累理论斯密对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积累理论。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能够通过节约和投资来积累资本,那么它将实现经济增长,并促进社会财富的扩大。
【详述描述经济增长和积累理论】5. 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虽然亚当·斯密主张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但他也承认政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干预经济活动以保护公共利益。
他提出了政府应该履行维护法律和秩序、提供公共设施、解决市场失灵等角色。
【详述描述政府角色和公共政策的具体内容】结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劳动分工理论、自由市场观念、价值理论与价格形成、经济增长与积累理论以及关于政府角色和公共政策的看法,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许多重要思考方向。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重要理论,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经济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劳动分工、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三个方面。
首先,劳动分工是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通过研究人们从事不同劳动的方式和效率,提出了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的观点。
斯密认为,通过将生产过程划分为更小、更专业化的任务,可以使工人更加熟练和高效,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他以制钉工厂为例,指出了分工对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这一理论对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生产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
他主张政府不应该对市场过度干预,而是应该让市场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运行。
斯密认为,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由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自动调节。
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自主调节的机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学中。
这一理论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自由和竞争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
他认为贸易的自由与开放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和国家财富的增长。
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保护主义政策,主张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国际贸易。
他认为,通过自由贸易,不同国家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思想对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劳动分工理论、自由市场观点和自由贸易主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亚当·斯密的思想不仅在其所处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理论经典之一 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
理论经典之一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第四篇中严厉批判了重商主义所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他把重商主义的实质概括为“限制和管理的学说”。
他认为这种学说不让个人在平等自由和公平的条件下按照各自的意愿追求各自的利益却给某些产业部门以特权而给其他产业部门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违背自然规律阻碍经济发展.他在批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和政策之后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原则把国家的职能缩小到仅为抵御外国侵略、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一些公共工程的最低限度。
国家既然缩小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也随之缩小为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和建设费用三项。
他主张国家财政支出应当尽量节省以建立“廉价政府”. 理论经典之二新古典财政学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是20世纪西方财政学发展的重点这一传统发轫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奥意财政学者和瑞典学者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公共产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公共支出分析中的应用这一应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地。
奥意财政学者提出了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虽然这只是很初步的。
奥意财政学者塔莱奥尼、马佐拉、马尔科、萨克斯等人对此做出了贡献。
潘塔莱奥尼在1983年发表的《对公共支出理论的贡献》一文中对公共支出作了分析。
马佐拉在1980年出版的《论财政科学》一书中对公共产品价格的形成作了系统的表述。
马尔科把国家活动视为一种特殊的受资源稀缺性约束的生产性活动. 奥意财政学者的观点虽存在差别但这只是细微的。
他们都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说明公共产品理论。
他们都认为边际效用理论除了适用于私人产品外还适用于公共产品.但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不可分性人们无法通过消费数量的调节来改变边际效益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成本税收价格来适应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这就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个人支付不同的税收价格。
瑞典学者也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阶段作出了贡献其中主要是威克塞尔和林达尔。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第一次把经济科学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他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
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整体贯穿着他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
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人们为了追求私利,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利益,而且往往比存心为社会谋利益的效果好得多。
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
分工包括社会分工与国际分工,其中,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或由于自然条件差异产生,或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生产力)而发生。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因为国际商品交换的背后,隐藏着各国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2.分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能专注其事)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例子制针1:4800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
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亚当认为应当把自己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邻人有利地位的职业(人尽其才),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故裁缝不必亲自做鞋,鞋匠不必亲自做衣。
分工前同样、同量产品,显然英国生产毛呢效率高,葡国酒的生产效率高;人尽其才地进行分工后,两国的总投入不变(190人),但英国总产出(此时全部都是毛呢)(2.7>2)和葡国总产出(此时全部都是酒)(2.375>2 )增加了,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亚当﹒斯密的发展理论
g qL / qL Y / Y
(8)
增长方程
• 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把不同阶段的收入增
长率表示为
g1 q1L1 / q1 L1 Y1 / Y1
g 2 Y2 /Y2
从上面的表达我们很容易得到增长方程: 给定工资率不变,工资水平等于工 人用于消费的所有收入,收入增长就是劳 动生产力和地主、资本家的消费倾向的函 数。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如果三者保持不 变不变,经济就会处在一种稳态增长中。
(1 c1 ) S1 / w L1
(6)
增长方程
现在我们以 q q 1 q2 表示不同时期的劳动生 产力,生产开始的时候有:
Y = q L
(7)
方程(7)表明,一个经济的收入水平不仅仅决 定于劳动的投入量,而且决定于这个经济的分 工水平。 第一个生产过程带来了收入增长,增加量表示为 ⊿y=q ⊿ L 。因此收入的增长率为
LOGO
湖南科技大学 高万里
•
当下一个生产时期开始的时候,这个 经济的劳动量为:
L L L1
(4)
增长方程
这个生产过程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剩余,有:
Q1 W1 S1
(5)
其中 W1 W (1 c)S 假设这个时期的剩余中用于剩余所有者的非生产 性消费比例为 c1,那么 1- c1 为用于资本 积累或生产性劳动雇佣的比例。由 (1- c1)s 在市 场上雇佣的新增劳动力为:
工资率保持不变 • 斯密认为工资提高的趋势不可能持续不变。因为工资提高到自然工 资水平以上,人口将出现增长趋势,总产品的剩余就会减少,积累率 下降,导致工资最终下降到自然工资水平。
增长方程
• 根据斯密的思想,总产出是由劳动和其它资源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这时正值法国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兴旺时期,斯密在巴 黎拜会了魁奈、杜尔哥等,交流了学术观点。这对他的经 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写作。 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2.两种价值规定
(1)第一个价值规定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决定商品的价值
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 学教授。他讲授的道德哲学的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 法学、政治学。
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 长、副校长等职务。
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 5月被 授予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 大学博士学位。
1776年 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 称《国富论》),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 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 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 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 大学名誉校长。
三、亚当·斯密的著作
4、由于斯密把流通手段看作是货币的主要职能,所 以他认为纸币和金属货币具有同等的作用,并且比金属货 币更便宜。因此,他主张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不过他把 那种有现金保证,随时可以兑现为金银的银行券,也包括 在纸币之内,从而较深刻论述了信用货币的流通规律。
三、价值理论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 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 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 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他所研究的是价值的 后一种意义,即交换价值。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是英国产业革命前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哲学家和经经学家。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学院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
这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
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
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
斯密一生埋头书斋,著述甚丰,但问世甚少。
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
同理心让我们能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也能站在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
因为每个人自私的本性,这个社会反而能够与非常顺利地运转。
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全部)
价值理论
二、劳动价值论及两种价值规定
发展:斯密确认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 品的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这是斯密在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也纠正了配第认为叧有开采金银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的体 现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动决定价值时,提出了两种丌同的解释。
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利润论、地租理论
和再生产理论都是建立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
1、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劳动价值论及两种价值规定
3、三种收入价值论 4、市场价格不自然价格
价值理论
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效用 交换价值是指人们由亍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能力
的价格。自然价格就是价值,市场价格就是指市场上实际出卖的价格。
市场价格总是围绕自然价格变动。市场价格决定亍商品实际上市量和 有效需求乊间的比例。由亍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价格可能会高亍、低 亍或等亍自然价格,但总是以自然价格为波动中心,并丌断趋向亍自然 价格。
价值理论
由于特殊的意外事故,天然的原因,特殊的政策的规定, 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大超过其自然价格; 在一般正常条件下(即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时 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自然价格)。”
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特定物品的效用。
价值理论
交换价值:由于占用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 物的购买力。
价值理论
斯密对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认识
价
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理论
我认为,一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 往只有很小的交换价值,甚至于没有价 值,而一些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常常 我~首次提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并 只有很小的使用价值。前者如空气、水 论述了两者的关系,这推进了前人的认识。 等,后者如钻石。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全部)PPT课件
总录
斯密简介 分工与价值理论 收入与分配理论 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 经济自由思想与政策主张
亚当斯密的简介
• Adam Smith (1723~1790) •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
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 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
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 和发展。 • 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亚当斯密的简介
1723年6月5日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 的一个小镇柯卡尔迪
1737年夏天,14岁的斯密从柯卡尔迪 中学毕业,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
1740年17岁时,经哈奇森教授提名, 格拉斯大学决定将斯内尔奖学金授予 斯密,资助他去贵族的牛津大学深造。
亚当斯密的简介
1748-1751年,斯密于牛津大学毕业后, 接受了爱丁堡大学的聘请,讲授修辞 学和文学。
斯密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 主义社会。他感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有矛盾, 特别是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二者量的不等,因此便抛弃了劳动价值论, 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
价值理论
三、三种收入价值论
内容:斯密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商品价值是由耗 费的劳动决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雇佣工人来进 行生产时,资本家要和工人、地主共同享用劳动产物, 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工资、 利润和地租。这样,就脱离了劳动价值论。
分工理论
1、 斯密最早全面地考察和叙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他 详尽地分析了制造业内部的分工,例如他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 家他以制针工场实行分工为例说明分工的作用。一个人单独制针,每 天最多能制20枚,也许1枚也制不出。一个制针工场把过程分为18个 专业,由10个工人分工劳动,每人搞1、2项作业,每天可制针48000 枚,这比分工前劳动生产率高240倍。
理论经典之一: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
理论经典之一: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第四篇中,严厉批判了重商主义所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他把重商主义的实质,概括为“限制和管理的学说”。
他认为这种学说不让个人在平等自由和公平的条件下,按照各自的意愿,追求各自的利益,却给某些产业部门以特权,而给其他产业部门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违背自然规律,阻碍经济发展。
他在批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和政策之后,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原则,把国家的职能缩小到仅为抵御外国侵略、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一些公共工程的最低限度。
国家既然缩小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也随之缩小为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和建设费用三项。
他主张国家财政支出应当尽量节省,以建立“廉价政府”。
理论经典之二:新古典财政学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是20世纪西方财政学发展的重点,这一传统发轫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奥意财政学者和瑞典学者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
公共产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公共支出分析中的应用,这一应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地。
奥意财政学者提出了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虽然这只是很初步的。
奥意财政学者塔莱奥尼、马佐拉、马尔科、萨克斯等人对此做出了贡献。
潘塔莱奥尼在1983年发表的《对公共支出理论的贡献》一文中,对公共支出作了分析。
马佐拉在1980年出版的《论财政科学》一书中,对公共产品价格的形成作了系统的表述。
马尔科把国家活动视为一种特殊的受资源稀缺性约束的生产性活动。
奥意财政学者的观点虽存在差别,但这只是细微的。
他们都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说明公共产品理论。
他们都认为,边际效用理论除了适用于私人产品外,还适用于公共产品。
但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不可分性,人们无法通过消费数量的调节来改变边际效益,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成本(税收价格)来适应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这就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个人支付不同的税收价格。
瑞典学者也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阶段作出了贡献,其中主要是威克塞尔和林达尔。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道德观
念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自由市场
经济体系的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一。
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自由竞争能够有效地调节供
求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在这种市场体系中,个人自由选
择是否消费某个产品或服务,企业也自由选择是否生产某个产品或服务,价格则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斯密强调,私人财产权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因为只有拥
有私人财产权才能激发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他还提出了“分工理论”,即将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各个环
节由专门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除此之外,斯密还有许多其他观点,如他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等等。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市场自由竞争、政府的最小限度干涉等
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斯密的思想对现代经济学和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
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
虽然在斯密的观点中也存在一些争议的地方,但他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如私人财产权、分工理论等等,至今仍
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第四篇论经济政策与经济学说之诸体系。即商业体系与农业体系。
第五篇论元首或国家的收入。并具体说明下列三点:
一,哪些是君主或政府的必要费用;在这些费用当中,哪些该由社会一般人民的奉献来支应;哪些则该由特别的社会团体或个人来承担。
二,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让一般社会成员为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费用作出奉献;这些方法分别有哪些重要的优缺点。
既然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追求个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对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就不应限制,亚当斯密认为私利与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一步一步趋向和谐与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质。
[编辑本段]影响
《国富论》一书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增长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也成为了开展现代经济学科的先驱。它也提供了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最为重要的论述基础之一,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经济学家。
[编辑本段]结论
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可发现:以前学者多研究经济现象,所称经济学不过是特定时代、特定场所的经济政策,亚当斯密以”人性”为出发点,把普遍性带入了经济学的领域,使之成为社会科学。
以前学者以增加人民财富作为富裕国家的手段,亚当斯密则确立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主的经济学观念。将”国富”的标准,由不生产的“货币”与仅生产“纯产物”的农业,引入以国民每年劳动生产“物品”总量的增加,亦即国家所拥有全部交换价值总额的增加为标准。
2财产私有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3追求利润具有正当性:企业家投资工商业虽然为了追求利润,但是在过程中往往产生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效果,促进社会进步。
4经济自由: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其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政府不干涉”对亚当斯密而言,不过是个普通的原则,而不是一条绝对的原则。除政府三任务外(一、巩固国防,以防止外力的侵犯。二、建立司法组织,以维持社会治安与公道。三、创设公共工程制度,以补救私人企业之不足。),他还赞成政府管理邮政、合法限制利率、国民义务教育,及一切自由业或信用业的执照考试等。他也同意用公共规章以保障国民之有形安全,像是采取卫生措施以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编辑本段]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5价格机能: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如此价格自然会调整恰当,而且资源也会配置得当,结果将始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的状态。
他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市场)”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亚当斯密积极倡导“自由放任”和排除政府干预经济事务,促进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实现;一八四六年及1860年,“谷物条例”(对进口谷物征重税的法律,1436年实施,1846年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予以废除)与“保护关税”即相继被废除。
作为一位“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亚当斯密对工商业者的工作甚为赞赏,但对他们的动机不无怀疑。
他对农工大众的利益颇为关怀,同情工人,认为合理工资对占社会多数的工人是必要的。“……各种各类不同的工人,在整个政治社会中占其多数……凡足以改善多数人之生活,便永远不能视为有害于社会全体。……当社会最大部分的分子穷苦无依,则那个社会断然不能昌盛而安乐,是以凡耕种五谷以养人、缝制衣服以衣人,及建筑房子以居人者,应使他们本身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内获有一部分的产品以勉资自养、自衣自居,毕竟是最公道不过的事。”
《国富论》一书的原始版本则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人主张书中的内容曾被窜改的较为温和,以符合当时某些思想家如休莫和孟德斯鸠的既定理论。的确,许多斯密的理论都只简单地描述历史的走向将会远离重商主义并朝向自由贸易,而当时这种走向早已发展了数十年,并且已对政府政策有极大影响。无论如何,斯密的作品广泛地组织了他们的理论,因此至今仍是经济学界最为重要而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不仅是亚当斯密进行交替创作、修订再版的两部著作,而且是其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国富论》所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从现在的观点看来,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伦理学,后者属于经济学。亚当斯密把《国富论》看做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论》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在论述的语气、论及范围的宽窄、细目的制定和着重点上虽有不同,如对利己主义行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论》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而在《国富论》中则寄希望于竞争机制;但对自利行为得动机的论述,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室把“同情”作为判断核心的,而其作为行为的动机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亚当斯密心目中的政府,不是无为的。他心目中的自由,不是无条件的。他曾明白表示:“若一小部分人侵犯天赋的自由权,…….足使社会全体有蒙受危险之于,则可以并且应用政府法律来加以抑制。这与政府之为自由政府或专制政府无关。”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一、道德情操论(1759)
在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亚当私密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
他批评制造业与贸易者抱有专利的企图,并谓其利益“从未与公共的利益协调……..通常都在欺骗并压迫公众。”“任何由工商业者所建议的新法律,或者新的规章,都应对之特别小心,都不应该不经过长期的、慎密的考虑而即予采用。”同时,亚当斯密对于这群人总想联合起来,以避免彼此间之竞争的企图也从未忘怀。他曾如此说:“同行同业的人士是很少会集合在一起的,甚至就是为了娱乐,他们也很少会这样做,但是,只要他们在一起聚谈,则最后产生的必是一种对大众不利的阴谋,或是一种哄抬物价的勾当。”
作为一个经济原动力的利己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交换的基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必须给别人以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就有分工、有交换、有价值、有货币等等现象产生。人们在利己心的支配下做各种劳动,从而构成了私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将利己心看作人的本性,将经济活动看作利己心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切经济现象是客观的,都受某种自然规律的支配。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蓄及用途。第二篇有五大论点:
一论资产的性质及分类;
二论社会总资产中的一种特别部门(即货币)及银行的各种操作以节约货币的方法;
三论资本的积蓄及生产与不生产的劳动;
四论利息的升降;
五论资本的各种用途,并予以比较。
第三篇论各国富裕进步的不同。第三篇说明:国富的自然进步,资本是最初用于农业,而后用于各种制造业,最后用于国外贸易。
二、国富论(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