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说课
《端午粽》说课稿(通用9篇)
《端午粽》说课稿《端午粽》说课稿(通用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粽》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粽》说课稿篇1我执教的是第10课《端午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端午粽》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花样和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使学生在体会浓浓亲情的同时,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内容,丰富语言积累。
二、说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和教学实施建议为指导,重在教给学生识字、写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而本单元教学同时又要落实“读好长句子”和“积累语言”两个教学重点。
为此,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单元教学要点,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粘又甜”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其中,识字写字,即认识13个生字、两个新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积累文中的叠词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不高,朗读方法欠缺,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进而体会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便成为了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里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通用5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相互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活动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活动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打算1、有湿度的碎泥2、粽叶若干、橡皮筋3、范例、课件三、活动过程1、老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爱好。
(1)小挚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态的粽子?(2)老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态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视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老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挚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3、老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爱好。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老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老师边示范。
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牢固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老师巡回指导。
激励幼儿大胆尝试,相互帮助,对于实力弱的幼儿刚好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激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
迎端午包粽子(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教科版
迎端午包粽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传说和习俗,增强民族文化意识;2.学习制作粽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4.体验制作传统美食的过程,增强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传说和习俗;2.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粽子的食品安全问题。
2. 教学难点1.学生卫生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2.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1. 活动准备准备好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和器具,包括糯米、肉、豆沙、枸杞子等,并做好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让学生在安全、干净的环境下学做粽子。
2. 活动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说和习俗。
引导学生说出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端午节经历和感受。
3. 制作粽子1.带领学生了解粽子的形状和口感特点,指导学生准备材料和器具;2.指导学生洗米、泡米等基本步骤,让学生学习合理利用时间、劳动;3.引导学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注意卫生和食品安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鼓励学生团队协作,相互帮助、学习。
4. 活动总结带领学生回顾制作粽子的过程,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并请学生分享自己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护食品安全的小方法。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评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生活技能的发展;2.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口头表述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3.观察学生在制作粽子过程中处理食品的技能和注意食品安全的意识,评价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技能的培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制作粽子时也能够注意到食品安全。
但是,部分学生在卫生方面的意识和操作有待提高。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优秀8篇)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2、通过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一定了解,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1、衬词及二声部的演唱2、吐字的清晰度3、延长音的认识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教学内容唱:《包粽子》听:《紫竹调》《茉莉花》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动:表现歌曲教学过程播放《紫竹调》背景音乐,学生进入课堂。
一、创设情境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著名的《紫竹调》,你知道它是流传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带给你什么感受?生:流传于江南地区。
给人轻快、流畅的感觉。
师:是呀,《紫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梦,江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柔美的小调一起去江南走一走。
(播放课件)师: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导入歌曲师:江南不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包粽子。
师:伴随着初夏的凉风、飘香的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包粽子的快乐情景。
三、新歌教学1、初听歌曲《包粽子》(播放课件)课件出示问题1: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生:感觉很欢快。
课件出示问题2:哪句话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生: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的是“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跟我的节奏来读一读。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5篇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端午节包粽子教案5篇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学任务,我们都要提前制定好一份教案,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包粽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稿第【1】篇〗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说教学难点:书写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说教学过程一、借助,导入新课。
1.你们看,这是什么?2.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3.齐读课题。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课题,学习生字和偏旁。
1.认读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端”、“粽”。
2.这两个字中藏着两个新偏旁:“立字旁”和“米字旁”。
3.认识生字“米”。
(1)读词语:大米、小米、糯米。
(2)结合认识“糯米”。
4.观察并交流:“立”字和“米”字做了偏旁后,发生了什么变化?5.再读读“端”、“粽”两个字,记住两个新偏旁。
6.再读课题:10 端午粽借助课题,识记生字,认识新偏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听清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
(1)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四、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1.我们一起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1)读词语“节日”,认读“节”字。
(2)读句子,认读“总”字。
(3)再读句子,发现“一”在句子中的不同读音。
(4)借助认读“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
(5)朗读句子,认识“间”、“分”、“带”等字。
2.再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五、识记会写字,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写好这七个生字,一起读一读:“午、节、叶、米、真、分、豆”。
2.自己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识记并书写“午、米、豆”。
(1)多种方法记字形。
(2)细致观察抓要点。
“午”字,撇从横中线左边起笔,长横压横中线,竖压竖中线,不要写出头。
端午节包粽子的教案6篇
端午节包粽子的教案6篇端午节包粽子的教案篇1教材分析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快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机会。
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有自信心。
3、喜欢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朋友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
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
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
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
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粽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1)引导幼儿观察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小结:新鲜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察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容易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
《包粽子》教案6篇
《包粽子》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汇报材料、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发言稿、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material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 drafts, doctrinal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包粽子》教案6篇教案能够提供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通过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包粽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包粽子》优秀教案(精选
《包粽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劳动技术教育教材《包粽子》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粽子文化,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学习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以及探讨粽子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习俗。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步骤。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文化,学会包粽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制作视频、粽子图片、教学课件、粽子材料(糯米、粽叶、馅料等)。
学具:剪刀、线、盆、勺子、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引入粽子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展示粽子图片,讲解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粽子有全面的认识。
3. 示范:播放粽子制作视频,教师现场示范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的由来2. 粽子的种类3. 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4. 粽子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学会了包粽子”为主题,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向家人传授包粽子的技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端午节文化。
同时,开展“我家粽子最美味”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包粽子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包粽子一、教学背景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日益受到重视,在学校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心。
而传统的端午节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包粽子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传承端午节文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合作、沟通、关爱等能力。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状况,通过包粽子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动手实践能力、美好的情感品质等。
二、教学目标1.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了解粽子的由来和制作流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4.增强学生的情感认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5.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自信心。
2. 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内容与方法1. 内容1.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了解粽子的做法和包法。
2.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制作粽子,体验团队合作和手工制作的乐趣。
3.通过制作粽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粽子品尝,感受到传统美食的魅力。
2. 方法1.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知识。
2.小组分工合作,积极参与制作,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3.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进行口味评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流程1. 精神准备老师通过PPT和图片介绍粽子的由来和背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由和粽子的制作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实践环节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其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2.实践环节主要为学生实践操作,要求每个小组在限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的粽子,并在最后进行展示和品尝。
《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
《包粽子——走进端午节》说课稿无极县泊头小学曹红丽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包粽子——走进端午节》。
《包粽子——走进中国端午节》这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端午节的历史悠久,学生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其它一概不知。
于是我确定了以“包粽子——走进中国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也是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体现人与文化的一个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自己学会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通过一系列和端午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习俗,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生通过“屈原的故事传说”,对屈原有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亲自制作和品尝粽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了解各式各样的粽子,知道粽子随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发展、变革、拓展这时候课外知识面。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下1. 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进行访问和网络搜索技能的学习与实践。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让学生感受传统风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 探究制作粽子的一般方法,并尝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本活动主题开始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准备粽叶、糯米、棉线、蜜枣、盆、碗勺、桌布、湿巾纸等。
课上通过展示资料、动手操作实践、想象设计创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与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与启迪。
人教版端午粽说课稿
人教版端午粽说课稿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象征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
今天,我们将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一次关于端午节粽子的说课。
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端午粽》一文,旨在通过对粽子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掌握粽子的制作方法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粽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端午粽》这篇文章通过对粽子的详细描述,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端午节的历史与传说: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包括纪念屈原的传说故事,以及其他相关的民间传说。
2. 粽子的文化象征:分析粽子在端午节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如粽子的棱角代表着坚定的意志,粽子的包裹象征着团结和保护。
3. 粽子的制作工艺:详细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浸泡、包裹、烹煮等步骤,并介绍不同地区粽子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说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述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递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基本知识。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探究粽子的制作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和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4.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粽子特色和端午节的习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粽子的象征意义。
3. 视频展示:播放粽子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粽子的制作技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容。
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以及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兴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说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说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精神,那么有精神的小朋友肯定也很聪明。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聪明的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
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
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
”预设:粽子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将谜底揭晓了。
说到粽子,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二、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吃外婆做的粽子,尤其是外婆做的粽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端午粽》,看看稳重的小朋友喜欢吃的粽子是什么样的说板书课题:10、端午粽(引导小朋友一起说板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要求:读出声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复习生字。
师范读。
“想想文中围绕端午粽写了哪些内容”三、再读课文,探讨研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说一说文中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时候吃粽子的,文中哪里体现出来了。
预设:端午节。
总会:一直,总是的意思用“一到……总会”造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外婆做了什么样的粽子等着我们回去在文中找一找外婆的粽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找出句子。
《包粽子》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包粽子》优秀教案(精选10篇)《包粽子》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粽子》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粽子》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粽子的形状特征,并能大胆表达。
2、激发幼儿对家乡小吃的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各种各样的粽子若干重点与难点了解粽子的特征,简单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过程:一、看粽子,说粽子这是什么?粽子是怎样的?(外面有粽叶包着,里面是糯米,糯米里面还有馅)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粽子?(长、三角),他们的形状像什么?闻闻粽子香不香?清香从哪里来?(从粽叶来)二、吃粽子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口味的粽子给大家品尝,你们说说看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还有蘸糖吃的白粽子。
粽子里面的米和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煮熟后,比较粘,吃上去糯糯的)三、了解粽子的做法:你们知道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看到过谁做?怎样包的?看包粽子过程的录像或者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所见。
小结:粽子好吃却需要很高的本领才能包好,家乡的人民本领真大。
四、延伸活动:包粽子尝试用长条纸来包粽子。
《包粽子》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教学过程一、了解端午民俗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
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
艺术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精选7篇)
艺术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教案艺术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精选7篇)艺术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教案1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知识)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
(技能)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
(创造性)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难点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准备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习俗。
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入活动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包粽子说课稿综合实践
包粽子说课稿综合实践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包粽子”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活动主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则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通过开展包粽子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说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粽子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掌握包粽子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成功包出完整的粽子。
2、活动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发挥创意,包出有特色的粽子。
四、说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粽叶、糯米、红枣、绳子等包粽子的材料;制作好教学PPT,包含粽子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等内容;准备好刀具、蒸锅等工具。
2、学生准备分组并选出组长,每组准备一个盆用于盛放材料。
五、说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播放端午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引出包粽子的主题。
(2)提问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利用 PPT 展示粽子的历史、种类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对粽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2)详细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浸泡糯米、处理粽叶、包粽子、系绳子等。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活动,每组由组长负责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2)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1)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包的粽子,介绍粽子的特点和创意。
小学综合实践《包粽子》说课稿
小学综合实践《包粽子》说课稿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一部分,将围绕着包粽子这个传统文化活动展开。
通过研究包粽子的过程,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包粽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研究包粽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了解粽子的起源和传统文化背景。
2. 研究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和基本步骤。
3. 进行实际操作,亲自包粽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粽子的样子和制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粽子的起源和传统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粽子的文化意义。
3. 展示包粽子的材料和工具,介绍包粽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老师的指导一起包粽子。
5. 学生操作: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轮流实际操作,亲自包粽子。
6. 教师巡视: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7.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将包好的粽子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
8. 总结:回顾整个包粽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评价1. 借助学生展示包好的粽子,进行实物评价。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对包粽子过程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的情况,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拓展延伸1. 给学生分享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激发对文化的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或进行其他相关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包粽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出色。
不过,部分学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下次教学可以在活动前进行材料的展示和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包粽子的技巧。
《包粽子》说课稿
《包粽子》说课稿一、设计意图:《包粽子》选自幼儿大班下册,记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就开展了这次与包粽子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同时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
《包粽子》的目标是:1、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3、在包粽子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及与小伙伴的合作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1、重点:喜爱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民族自豪感。
在知识和情感方面,我还是比较重视情感的教育。
以德为本,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2、难点:包粽子,小朋友们毕竟年龄还小,动手操作能力稍差点,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说准备:1、猜谜语,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2、4、包粽子的材料:皱纹纸屑、海绵纸条、棉线四、说教法学法:1、直观演示法:在活动一中通过演示活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2、猜测法: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而猜测更能调动他们的好奇,促使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在活动一中出示的香袋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五、说活动过程:活动一:猜谜语出示老师包好的一个粽子活动二:包粽子注明:此活动是孩子、家长、老师一起合作完成的。
1、让小朋友们认识包粽子需要的材料:皱纹纸屑、海绵纸条、棉线。
2、学包粽子,有的小朋友还互相学习怎样包的更好看。
3、小朋友展示自己包好的粽子,对包的不错的小朋友表扬。
《包粽子》(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包粽子一、前言包粽子是传统的中国民间美食,制作粽子的材料和方法因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
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包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和粽子的历史渊源,也是一项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等重要能力。
二、适用年级本活动适用于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三、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学习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步骤;3.发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种类了解粽子的起源和历史渊源,以及不同地区粽子的种类、材料和制作方法,并通过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等方式进行展示。
2.学习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步骤介绍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
注重安全注意事项和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粽子的封口和煮熟等要点的讲解。
3.体验文化之旅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知名的粽子品牌或者传统的粽子制作场所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粽子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巧。
4.团队合作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独特粽子。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制作中来。
五、教学方法1.听课讲解通过讲述粽子的来历、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粽子,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2.学习操作在学生的参与下进行制作过程的演示,让他们动手操作和模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制作粽子的难易程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合理分工,并且互相协作完成自己的小组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4.现场参观为学生带来现场的参观和学习活动,以真实场景来激发他们对粽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粽子。
六、教学步骤1.准备材料和器具:糯米、猪肉、枸杞、鸭蛋、糯米叶、绳子、锅等。
2.讲解粽子的来历、种类和制作方法,并且介绍粽子的卫生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
“包粽子,话端午” (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包粽子,话端午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端午文化,我组织了“包粽子,话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端午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三、活动准备1. 购置材料竹叶、糯米、肉类、豆沙等食材以及绳子、剪刀、刀等工具。
2. 安排场地学校食堂或是教室均可作为包粽子的场地,需要预留充足的操作空间和通风良好的环境。
3. 制定流程制定包粽子的流程,包括煮米、准备材料、清洗竹叶、包粽子、煮粽子等步骤。
4. 分组安排按学生人数和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数,每组4-5人,尽量组成异年级的小组,既可以增加团队合作的交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安全防范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如使用刀具时需要有老师的指导,防止学生受伤事件的发生。
同时在准备食材时也要避免食品污染。
四、活动实施1. 开场介绍在活动开始前,由主持人宣布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
2. 操作演示老师向学生演示包粽子的具体步骤,同时可以让学生们一起操作,以巩固掌握技巧。
3. 分组操作学生按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进行包粽子的操作。
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同时注意看护学生的安全。
4. 评价及奖励评价学生的包粽子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为优秀的小组颁发奖励,鼓励学生继续发扬传统文化。
五、活动效果通过“包粽子,话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达到了以下效果: 1. 提高了学生对端午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增强了学生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促进了其文化传承。
六、注意事项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学生参与活动前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并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安全。
2. 食材准备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卫生。
3.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教室或食堂的卫生和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粽子》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包粽子》选自幼儿操作材料大班下册5,记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最近有几个小朋友在讨论奶奶包的粽子有多好吃,好奇心最重的瑞奥问我,“老师,我奶奶说要过端午节了,所以包粽子吃,为什么叫端午节呀?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呀?”我简单的解答了瑞奥的问题,后来转念一想,这不马上要过端午节了吗?不如趁机搞个端午节的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就开展了这次与包粽子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同时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包粽子》的目标是:
1、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3、在包粽子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及与小伙伴的合作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1、重点:喜爱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民族自豪感。
在知识和情感方面,我还是比较重视情感的教育。
以德为本,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2、难点:包粽子,小朋友们毕竟年龄还小,动手操作能力稍差点,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说准备:
1、与端午节相关的图片、香袋,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2、小朋友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调查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3、《粽子歌》
4、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红枣、粽叶、棉线
四、说教法学法:
1、直观演示法:在活动一中通过演示活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2、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这种方法在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效果不错。
3、猜测法: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而猜测更能调动他们的好奇,促使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在活动一中出示的香袋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4、竞赛法:动作练习到肯定水平,幼儿会失去爱好;大班幼儿已有初步的竞争意识,并较注重成果,此时安排竞赛性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爱好和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性和集体荣誉感。
这一方法在活动二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5、情境教学法:在活动一中,唱儿歌,就让孩子们已经置身于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中了,孩子们很快乐。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小朋友很容易受到那种情境的熏染,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尤其是在吃粽子的过程中,放着《粽子歌》,更让孩子体会到了端午节的快乐,是无法言语的快乐。
6、图画记录法:在活动二中小朋友们用美丽的图画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端午节,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更是对这次活动的延伸,相信这种方法一定会让这次活动牢牢地印在小朋友心中。
7、激励法:孩子们是需要掌声和老师的表扬声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从不忘记抓住孩子的亮点及时表扬,小朋友们也经常的自发响起对同伴的掌声。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1、幼儿回忆从家长口中得知的端午节来历,互相谈论。
改变“我教你学,我教你听”的教学模式,倾听孩子们的讲解,给了孩子口语表达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孩子自信。
2、出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出示老师包好的一个粽子
用形象的语言鲜明的指出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小朋友们兴趣盎然,尤其是对各色各样的粽子惊叹不已,在出示图片的同时老师作适当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在欣赏中就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端午节的风俗。
最后出示的屈原图片,来引出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
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
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
3、唱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拍手读,表演读,孩子们读得欢喜至极!一会儿功夫,我让会背的孩子举手,几乎所有的小手就都举起来了。
那,就进行第二首儿歌的诵读吧!“百糯米,黏又黏,大红枣,圆又圆,端午节,包粽子,个个粽子角尖尖,角尖尖,真好看,蘸糖吃,甜又甜。
吃粽子,祭屈原,爱国精神代代传。
”
大班幼儿的记忆力明显提高,儿歌又一直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所以选用这种形式既浅显易懂,又易于传诵。
活动二:包粽子
注明:此活动是孩子、家长、老师一起合作完成的。
1、让小朋友们认识包粽子需要的材料:糯米、红枣、粽叶、棉线。
2、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引导下以小组的形式学包粽子,有的小朋友还互相学习怎样包的更好看。
3、小朋友展示自己包好的粽子,对包的不错的小朋友表扬。
4、煮粽子。
5、绘画活动:与家长合作一块画出你心中的端午节,小朋友们互相欣赏作品。
4、播放《粽子歌》,在歌中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小朋友们互相谈论着粽子的味道及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的心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要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有和家长的沟通
合作能力,同时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敬佩之情,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真可以称为不错的一次亲子互动节目了。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让孩子们快乐我觉得是每次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您说不是吗?让我最意外的收获是家长们的支持,在百忙之中都能来参加,有点甚至请假来,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动,更让我感动的是,煮好粽子后孩子们竟然争先恐后的让我先品尝,这真是心的感动,泪水就要落下来了。
当然,我也借机教育孩子们,家长很辛苦,要亲手喂家长第一口,我看到了家长们与我一样无法言语的感动。
这真的是我想象不到的收获,最真的是孩子们的心,这又怎能不让我爱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呢?
六、说板书:
端午节快乐
我制作了一个端午节的黑板报形式的板书,中间是美术体的“端午节快乐”五个大字,用一个屏扇圈起来,周围是与端午节有关的图画,比如粽子,竹子,荷花等。
我设计这个板书的用意是给孩子们以视觉的体验,通过具体的画面感受到过端午节的快乐,同时比较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班有几个痴迷画画的小画家,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幼儿识字还不是很多,所以我认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