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体现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摘要:有一位名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这样获得的知识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来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探求新的知识。

关键词:主体性;自主探究;主动参与
把学生的大脑当成可以容装无限知识的仓库,教学任务则是用知识来填充这个仓库——这个被批判的“仓库理论”。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而当今课改风靡的现在,课堂同样不乏教师主导课堂的状况。

向学生传授知识,只是教育教学的过程,而不是目的;目的应当是发展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的立足点也远远不是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探索什么。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不应停留在潜意识中,而应是教育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的自觉行动。

如何摆脱“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探索更为有效,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如何摆脱课堂上大量的只是灌输,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只是海洋;如何摆脱死记硬背大量公式、定理的老套,真正煞费苦心地教会孩子们思考问题;如何摆脱用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重压,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创造或尝试……这些无疑是我面
临的紧迫任务。

一、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观的真切需要
主体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必须实现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的转变,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学习需要和教学要求,形成自己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主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在自主学习中自我发展。

这一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观真实而迫切地需要新的教学形态与之相适应,能让学生在丰富、自主的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学会方法,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贯彻主体性原则,学习者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学习者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和潜能。

为此,教学活动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是一项富于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规划和安排。

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过程导向理性的全面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探求知识的乐
趣。

教师可以从认真设计、精心组织教学入手,尊重每一位学生,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和教师交往。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形象生动、亲切自然,这样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励,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再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问题交给学生,并激励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从而诱发、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写作精神,诱发其浓厚的参与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这样设计,让学生摆长方形,观察它们的规律,再大胆引导猜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论证,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中,我只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去尝试、发现、去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单纯地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且在自主的探究过程中印象更深,更有成就感。

学生以后再面对类似的知识学习时,就可以举一反三、自主学习。

主体教育的教师目中有学生,课中有情感。

课堂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唯我独尊,“正确”和“错误”的判断轮番登场。

简单
演绎推进,而是充满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情感意志活动。

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融汇,形成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涌起情感的波澜,在入情入境中感受学习,加深体验,主动地学习。

三、课堂中如何调节各方面关系体现学生主体性
主体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室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和教学媒体等互为因果、互相调节、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因素构成的特定时空。

在这一时空内,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主体教育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策略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发展特点的需要,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可感、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自觉得参与学习,能动自主地灵武学习材料,感悟人生,陶冶情趣,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

主体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行为和角色发生明显改变、要更加热爱、信任、尊重、关注、理解、接纳学生。

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且是自身素质发展的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实质上是开发自身素质潜能、内化社会文化素质行程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过程,为此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组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尊自信,学习动机得到启动激发;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生动、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知识、能力、人格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主动是谐动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唤起学生新的需要、兴趣和自求完善的意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自主运动,主动探究,主动发展。

不可竭止和不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突出行为表现。

主动地学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或“暂时领先者”的“告诉”和“灌输”,而是有强烈的学习主人意识,在每一次学习经历中都能产生新的需要、兴趣和自求完善的意向,主动积极地去探究性、创造性地学习,在自主运动中自主发展。

教师要善于广开路径,把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过程变为学生的主干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能主动投入,主动参与。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在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时,应该创设适当的情景指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尤其是启发学生将知识与生活、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到各项学习的活
动中,积极思维,善于表达,努力实践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磨励意志,增强信心与人合作,并认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遇到难题冷静思考和分析,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创设以学生的亲身参与、主动实践为重要特征的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在活动中享有更充分的思维和行为的自由,更广的活动空间,更生动、直接、切实的体验、经历……这会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欲,激发并增强学习动机,促使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

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要着力于摒弃旧的束缚人的思想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主体教育观念,并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转变,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归纳总结。

主体性教学从学生整体发展着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的师生研讨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促使他们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较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使教与学呈现高度协调、和谐的主体性教学,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新模式典型课例——主体性谐动教学》
[2]《有效备课——小学数学》
[3]《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