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障碍的诊治策略2013.5.2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程度: 轻度到重度 流行病学1:1 million*
34
* PEYVANDI, F et al. Rare bleeding disorders -Thromb Haemost , 2009 , Volume 35 , N°4 , p. 346
遗传性缺乏
外源性途径
Factor VII
严重程度: 轻度到重度 流行病学1: 500,000*
17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 筛选试验 常用有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PLT) (1)BT和PLT均正常:除正常人外多数是血管性紫癜。 (2)BT延长伴PLT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BT延长伴PLT增多:血小板增多症伴功能异常。 (4)BT延长伴PLT正常:血小板功能异常或某些凝血因 子缺陷所致。
纤溶调节: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 相关项目:D-二聚体,FDP, FM, PLG等
13
诊断思路
1、是否为出血性疾病? 2、定位诊断: 一期止血障碍 ? — 二期止血障碍? 纤溶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内源性?外源性?共同通路? — 3、定性诊断: 遗传性 or 获得性? — 凝血因子缺乏 or 获得性抑制物? —
遗传性缺乏
内源性途径
Factor XI = Rosenthal disease罗森塔尔疾病
» 以往的不正确的名称:血友病C
罕见 出血多样化 < 15% 导致出血 见于拔牙后或术后 2/3病例或病人起源于德系犹太人
31
遗传性缺乏
内源性途径
Factor XII = Hageman’s disease哈格曼氏病
病例2:血管性血友病(VWD)
女性 26岁 月经30天未净。有鼻衄,月经量多史。 PE :轻度贫血貌,皮肤散在新鲜出血点与陈旧性紫 斑
血常规:Hb 82g/L , WBC 6.8X109,PLT 96X109/L BT >20,APTT 44.7,PT 11.7,TT 15.2 血小板聚集:ADP(2um) 53.4, 53.2, 59.8 Risto(1.25) 12.7, 10.1, 15.3 vWF:Ag 21.7% , 血浆中存在各种分子量的多聚物。
FVIII < 1% 为重度缺乏
西方国家发病率 0.3 :1000*
Von Willebrand Disease血管性血友病
VWF; FVIII ± 在普通人群中占1% (多数为轻型)
Factor IX
Haemophilia血友病 B: FIX
FIX < 1%为重度缺乏 西方国家发病率1 :106 * VWF/FVIII complex
APC以蛋白水解方式 灭活辅因子Va和辅因 子VIIIa ,从而降低两 个关键性的凝血反应 环节,即减少因子X酶 和凝血酶原酶的形成。 蛋白S增进蛋白C的激 活。
纤维蛋白溶解:当血凝块(血栓)形成和 稳定之后,血块溶解和血管修复立刻开始。 内皮细胞分泌的tPA和uPA在血块上(纤维 蛋白)上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变成纤溶 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流行病学:非常罕见 与出血无关 有文献报告纯合子个体的血栓风险
首例确诊病人死于肺栓塞(纤溶酶原激活缺陷?)
杂合子个体没有症状
32
病例3 FⅫ 缺乏症
患者女,27岁,无出血史,无家族史,产前 常规行凝血筛选试验检查,发现APTT明显延 长: PT 11.6” APTT 164.5” Fib 4.23g/L TT 15.6” vWF 179% FⅧ:C 125% FⅨ:C 77.6% FⅪ:C 92% FⅫ:C 0.2%
生理凝血
凝血是在多因素参与下,相互作用的加速过程。
凝血的调节
凝血受抗凝血系统的调 节。抗凝血系统包括: 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和TFPI。 凝血被紧密的调节,每 一种酶只有极少量被转 变成其活化形式。凝血 的调节至关重要,1毫升 血液的凝血潜能可以使 全身纤维蛋白原在10-15 秒钟凝固。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小片段(降解产物,FDP)。PAI-1调节tPA 和 uPA 活性;a2-PI调节纤溶酶活性。
出凝血三步骤
一期止血:形成血小板凝块的过程。 相关项目:出血时间(BT),VWF 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检测 二期止血:由凝血因子及其抑制物共同作用形 成纤维蛋白的过程。 相关项目:常规四项:PT, APTT, Fib, TT;因子检测;AT, PC, PS
25
(1)FDP和D-D均正常:纤溶活性正常。 (2)FDP阳性伴D-D阴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蛋白原被 降解而未有纤维蛋白降解,见于原发性纤溶。实际上在肝 病、术后大出血、重症DIC、纤溶初期、剧烈运动后、类 风湿因子阳性、抗Rh(D)抗体存在条件下,可出现FDP 假阳性。 (3)FDP阴性伴D-D阳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蛋白被降 解,见于血栓栓子自发性溶解。而在DIC、动静脉血栓形 成和溶栓治疗后,可出现FDP假阴性。 (4)FDP和D-D均阳性: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同时被 降解,见于继发性纤溶,如DIC和溶栓治疗
26
2.纤溶功能检测 (1)t-PA(活性及抗原性)和u-PA测定。 (2)纤溶酶原活性(PLG:a)和抗原含量( PLG:Ag)测定。 (3)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和α2-抗纤溶酶 (α2-PI)测定。
27
遗传性缺乏
Factor VIII
内源性途径
Haemophilia血友病A: FVIII
遗传性缺乏
共同凝血途径
Factor II
低凝血酶原血症和异常凝血酶原血症 严重程度: 轻度到重度 流行病学 1:2 million*
Factor V
» 老的错误名字: Owren Parahaemophilia
严重程度: 轻度到重度 流行病学 1:1 million*
Factor X
男9岁,自幼反复膝关节疼痛肿胀,1周前运 动后,右膝关节疼痛难忍,肿胀。 X 示膝关节骨膜囊肿行骨科手术,术中出血 不止。 其舅舅有类似病史。 BPC 18.4 ×109/L,BT 4 ”, PT 13”, APTT 90” Fib 3g/l, TT 18”
FVIII 1% FIX 84% FXI 100%
出血性疾病的诊治策略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潘学谊
1
凝血是一个促凝与抗凝之间的平衡
出血/凝血 出血性疾病/血栓
• 启动试剂 • 酶原 酶 (丝氨酸蛋白酶: IIa, VIIa, IXa, Xa) • 辅因子(V & VIII)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AT (ATIII) • 辅因子抑制物: PC / PS • (TFPI)
21
(3)APTT正常伴PT延长:外源凝血途径缺陷。 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因子Ⅶ缺乏症,其中获得性 者常见于肝病、维生素K缺乏、循环中出现Ⅶ抗体 和口服抗凝剂等。
22
(4)APTT和PT均延长:共同途径凝血缺陷。 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Ⅴ、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 陷症。 获得性者主要见于肝病和DIC、口服抗凝剂、循环中抗凝 血因子(Ⅹ、Ⅴ和凝血酶原)抗体出现及肝素治疗时。 为明确病因,应进一步选择TT和Fg定量。 ①TT正常:Ⅹ、Ⅴ、凝血酶原缺陷,见于肝病、维生素 K缺乏。 ②TT延长和Fg下降(<0.75g/L):低或乏纤维蛋白原血 症。 ③TT延长和Fg正常(或不低于0.75g/L):血浆中存在抗 凝物质。此时如果延长的TT可被甲苯胺蓝所纠正,表明 肝素样物质增多;反之,表明FDP增多。
凝血酶
2
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瀑布学说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组织)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共同途径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3
纤维蛋白
3
内皮细胞
XII
凝血瀑布学说
XIIa
XI
XIa
IXa VIIIa
Ca++
VIIa
TF
IX
PF3
X
Xa
Ca++
Va
PF3
II
IIa IIa
= 凝血酶
4
4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4
如何诊断?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基本特征:性别、年龄 出血诱因:自发 or 外伤后出血 出血部位及表现:出血频度 既往出血史 手术或外伤史 用药史 基础疾病 家族史
15
一期止血与二期止血障碍的鉴别
16
ຫໍສະໝຸດ Baidu 诊断思路
实验室检查:筛选试验
一期止血障碍: 血小板计数 出血时间
二期止血障碍 : PT 、 APTT、 TT 、纤维蛋白原 纤溶亢进: FDP、D-Dimer 、PLG
28
*A study of variations in the reported haemophilia A prevalence around the world J. S. STONEBRAKER et al, Haemophilia (2010), 16, 20–32
病例1:血友病
HA(重型)
23
(5)凝血障碍与血小板异常共存:血管性血友病 、DIC等。
24
(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出血的实验诊断
1. 筛选试验: FDP和D-二聚体(D-D)测定。 FDP是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 生成的X(x)、Y(y)、D(d)、E(e)碎片 ,含量增高反映纤溶系统激活。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表明纤 维蛋白的形成及溶解的发生,理论上可用于原发 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鉴别。
追问病史,患者出牙,拔牙时牙龈渗血,劳 累后关节肿痛。家族中无类似症状患者。其父 母为姨表兄妹近亲结婚。 凝血因子检查:FVII:C 0.1%, 对患者家系3 代12人进行了调查,先证者母 亲,二弟,二妹,表弟虽无出血症状,但 FVII 分别为 0.40 , 0.15 , 0.27 , 0.35 。故诊断为先 天性FVII缺乏。 经用PCC及输血浆治疗,患者血尿消失。
35
»*PEYVANDI, F et al. Rare bleeding disorders -Thromb Haemost , 2009 , Volume 35 , N°4 , p. 346
病例4:遗传性FVII缺乏症
男, 23 岁,因血尿一个月于 1991.11.20 , 入院泌尿外科。 查体:中度贫血貌,无黄染,皮肤粘膜无出 血点及紫癜,LN(-),心肺(-),肝脾未及。实验 室检查: Hg90g/L , BPC100X109/L ,尿 RT , WBC少许,RBC#,肾功能正常。 因血尿原因不明请血液科会诊。
抗凝血酶(AT)可与所有的丝氨酸蛋白酶(除因子 VIIa以外)形成复合物,以此方式灭活他们。但AT的 主要作用靶是凝血酶和因子Xa。内皮细胞附着或分 泌的肝素和肝素衍生物加速上述复合物的形成速率, 即加速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
肝素加速
AT
对丝氨酸蛋白酶的 灭活是肝素抗凝作 用的基础。
蛋白C与凝 血酶调节蛋白 (TM)结合之后 被凝血酶激活, 转变成活化的 蛋白C (APC)。
19
(二) 凝血障碍-抗凝物质型止血缺陷
1. 筛选试验: 常用APTT、PT、TT。 APTT模拟内源性凝血过程,主要反映因子Ⅷ、 Ⅸ、ⅩⅠ、因子ⅩⅡ、Ⅹ、Ⅴ的变化。 PT模拟外源性凝血过程,主要反映因子Ⅶ、Ⅴ、 Ⅹ的变化。 TT延长表明纤维蛋白原减少或血浆存在抗凝物质 。
20
(1)APTT和PT均正常:正常人、因子ⅩⅢ缺乏 症。 (2)APTT延长伴PT正常:内源凝血途径缺陷。 有出血倾向: 血友病(甲、乙)、遗传性凝血因 子ⅩⅠ缺乏症、循环中出现抗因子Ⅷ、Ⅸ或ⅩⅠ 抗体、血管性血友病。 无出血倾向: 因子ⅩⅡ、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 激肽原缺乏。
90年代对传统的凝血途径的重大修 改
1 、外源性的第Ⅶ因子在组织因子的结合下既可激活Ⅹ因子 ,又可激活内源性的第Ⅸ因子,从而打破了内源与外源的 界限。 2 、第Ⅻ因子缺乏时并不引起出血,这说明第Ⅺ因子并不一 定只被Ⅻ因子激活,现已证明Ⅺ本身具有自身激活作用。 3、凝血酶(Ⅱ因子)也可激活Ⅺ因子,原来认为只有Ⅻ因子才 能激活Ⅺ因子。 4 、 TF 被激活并与Ⅶ因子结合后会被一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 物(TFPI)所抑制;后者已成为一种新型抗凝剂。
18
2.血小板功能检测 (1)粘附功能:采用血小板粘附实验(PAdT); (2)聚集功能:常用血小板聚集实验(PAgT); (3)释放反应:β-TG、PF4、GMP-140、TSP 、5-HT测定; (4)花生四烯酸代谢:TXB2、cAMP/ cGMP测 定等; (5)收缩蛋白试验:常用血块收缩时间; (6)促凝活性:PF3 有效性(PF3aT)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